每一味中藥背后都有一個美麗傳說_第1頁
每一味中藥背后都有一個美麗傳說_第2頁
每一味中藥背后都有一個美麗傳說_第3頁
每一味中藥背后都有一個美麗傳說_第4頁
每一味中藥背后都有一個美麗傳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每一味中藥都有一個傳說枸杞子傳說在宋代某日有位在朝使者奉命離京赴興州(今銀川)等地辦事,在途中見一位嬌柔婀娜,滿頭青絲年約十六、七歲的姑娘手執(zhí)竹竿,口里嘀咕嘮叨著在追打一個白發(fā)蒼蒼、弓腰駝背80-90歲的老頭,老頭前躲后藏很是可憐,使者見狀便下馬擋住那姑娘責(zé)問:“此老者是你何人,你應(yīng)尊敬老人,為何如此對待他?”那姑娘回答:“這人是我的曾孫兒。”使者驚道:“那你為何要打他呢?”答曰“家有良藥他不肯服食,年紀輕輕就這樣老態(tài)龍鐘的,頭發(fā)也白了,牙齒也掉光了,就因為這個……。所以我才要教訓(xùn)他。”使者好奇的問道:“你今年多少歲了?”姑娘應(yīng)聲說:“我今年已有372歲了!”使者聽后更加驚異:忙問:“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高壽的呢?”姑娘說:“我沒有什么神秘方法,只是常年服用了一種叫枸杞子的藥,據(jù)說可以使人與天地齊壽?!笔拐呗犃T,急忙記錄了下來,并稱為神仙服枸杞法。

使君子

宋年間,潘州一帶有個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醫(yī)道,深得鄉(xiāng)鄰尊敬。一天,他上山采藥被一種結(jié)在藤狀植物上的果實所吸引。果實形如山梔,又似訶子,去殼嘗之,其味甘淡,氣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帶回家來想研究它的藥性。幾天后,郭使君見這些果實未干透,怕久放發(fā)霉,就放到鍋中炙炒。不一會兒,濃郁的香氣彌散開來,誘得年幼的孫子嚷著要吃。使君無奈,就揀出炒熟的三枚給孫兒吃。沒想到次日早晨,孫子解大便時竟排出了幾條蛔蟲。使君思想其緣故,莫非這果兒能驅(qū)除蛔蟲?于是就又給孫子吃了八九枚。這下子可把孫兒折騰壞了,又是一個勁打嗝,又是嘔吐。郎中斷定是過量中毒,忙用甘草、生姜等給孫兒解了毒。幾天后,他再次給孫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孫兒又順利排出了幾條蛔蟲。這孫兒本偏食,面黃瘦弱,吃果子不僅驅(qū)了蟲,而且食欲大增,身體也漸漸強壯起來。此后,郭郎中在行醫(yī)時,遇到疳積、蟲積的患兒,就酌量用這種果實去醫(yī)治,每獲良效。人們問起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時想不出,最后應(yīng)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使君子是同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實。主要功能是驅(qū)蟲、消疳積。對蛔蟲、蟯蟲有良好的驅(qū)殺作用。有毒性,勿過量。

蒼術(shù)許學(xué)士,是人們對宋代醫(yī)道高明的大醫(yī)學(xué)家許叔微的尊稱。相傳青年時代的叔微異常勤奮,每天攻讀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許學(xué)士有一個睡前飲酒的習(xí)慣,大概是取民諺“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用酒養(yǎng)生之意吧!幾年后,他時時感到胃中漉漉作響,脅下疼痛,飲食減少,每過十天半月還會嘔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來。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會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這到底是種什么怪?。吭S叔微陷入深思并四處求治。誰知遍求名醫(yī)卻總不見效,他心中十分苦惱。于是,許學(xué)士摒棄了“醫(yī)不自治”的信條,開始自已解救自己。他對自己的病情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認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濕阻胃”引起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藥在精”的一貫學(xué)術(shù)思想,選用蒼術(shù)一味為主藥,用蒼術(shù)粉1斤,大棗15枚,生麻油半兩調(diào)合制成小丸,堅持每天服用50粒。以后又逐漸增加劑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藥數(shù)月后,他的怪病逐漸減輕,直至獲得痊愈。

為什么一味蒼術(shù)有如此效力,對于許叔微的怪病有這樣奇特的治療效果呢?原來,許叔微素嗜飲酒,傷及了脾胃,脾虛不運則水濕不化,脾與胃互為表里而致“濕阻胃”,從而出現(xiàn)了胃中漉漉有聲和夏天左半邊身軀無汗而右半邊有汗及嘔吐胃液等內(nèi)濕癥狀。脾屬土,土愛暖而喜芳香。蒼術(shù)氣味芳香,性辛、溫而味苦,歸脾胃二經(jīng)。藥證相合,氣味相投。蒼術(shù)為芳香之品,善能醒脾化濕,濕邪屬陰之氣,得溫則化。許叔微辨證準確,選藥精當,一味藥而收神功。還要認識的是,許氏堅持長期用藥,且不斷加大用藥劑量的方法也是有良苦用心的。他深知濕邪性粘膩而滯,不易速去。只有堅持長期服藥并逐漸加大劑量,才能增加藥力在體內(nèi)的積蓄,最終攻克濕邪。

當歸當歸,是中醫(yī)和血補血的要藥,對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歸。故名當歸?!侗静菥V目》載:“當歸調(diào)血為婦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正應(yīng)當歸之名。

在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在岷山腳下渭水源頭.住著—對恩愛夫妻.男的叫荊夫、女的喚秦娘。夫妻二人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不久,秦娘懷孕生子,得了產(chǎn)后血癥,荊夫四處求醫(yī)治療,不見好轉(zhuǎn),心里著急。一天,門口來了一位老道人,聲稱他居住在峨嵋山下,管種百草百藥.醫(yī)治人間疾病,如荊夫愿去求藥,秦娘之病可治。荊

夫聽說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他安慰秦娘一番,當即隨老道前往。經(jīng)過千里跋涉,終于到了峨嵋山。這里重山疊嶂.云海綿綿,仙洞天池,奇花異香,真是個神仙境地。老道人將荊夫領(lǐng)到一座茅庵旁,指著一種紫桿綠葉開著蔥白傘形花序的植物說:“這就是你要找的那種藥,現(xiàn)在正在開花,要得成藥,最少要三年時間,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種成藥.還得施肥除草.精心護理,如有疏忽,時間倍增”。

荊夫按老道的指點,披星戴月,辛勤栽務(wù)。三年過去,所栽之藥有了收獲,他心里非常高興,準備回鄉(xiāng)給秦娘治病。臨行之時,拜別老道。老道人將所栽之藥捆在一起,交給荊夫說: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歸,當歸,當歸!”當歸之名即從此來。老道人邊說邊開得藥方一劑,交給荊夫。荊夫接藥,感激不盡,雙膝跪地,再拜師傅:“不知此藥能在吾鄉(xiāng)栽種嗎?”老道猶豫片刻說:“要種此藥得有三個條件:適宜的氣候.濕潤肥沃的土壤,勤勞而有耐心的主人。吾觀弟子家鄉(xiāng)有此三寶,這里有少許種子送你,望能依法培植,解民疾苦?!?/p>

荊夫拜別師傅,星夜趕路,半月后回到家里,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他當即將所帶之藥如方配制,給秦娘灌服,病情立見好轉(zhuǎn).不久便痊愈。夫妻二人感激不盡,就將老道人所贈藥籽依法種植,三年之后種成當歸,岷山腳下,洮渭之濱,遍地栽種,異香醉人。

王不留行北方有一段歌謠說:“穿山甲,王不留,大閨女喝了順懷流?!笨鋸埖卣f出了王不留行的通乳作用。那王不留行不過是一種草的種子,怎么起了這么個怪名字呢?

傳說王不留行這種藥是藥王邳彤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實驗,具有很好的舒筋活血、通乳止痛的作用,可是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邳彤想起當年王莽、王郎曾來過這里的事。

王郎率兵追殺主公劉秀,黃昏時來到邳彤的家鄉(xiāng),揚言他們的主子是真正的漢室后裔,劉秀是冒充漢室的孽種,要老百姓給他們送飯送菜,并讓村民騰出房子給他們住。這村里的老百性知道他們是禍亂天下的奸賊,就不搭他們的茬兒。天黑了,王郎見百性還不把飯菜送來,不由心中火起,便帶人進村催要,走遍全村,家家關(guān)門鎖戶,沒有一縷飽煙。王郎氣急敗壞,揚言要踏平村莊,斬盡殺絕。此時一參軍進諫道:“此地青紗帳起,樹草叢生,莊稼人藏在暗處,哪里去找。再說就是踏平十會村莊也解不了兵將的饑餓,不如趕緊離開此地。另作安頓,也好保存實力,追殺劉秀?!蓖趵陕犃耍艂髁铍x開了這個村莊。

邳彤想到這段歷史,就給那草藥起了個名字叫“王不留行”,就是這個村子不留王莽、王郎食宿,借此讓人們記住“得人心得天下”的道理。

紫花地丁從前,有兩位花郎,常在一起沿村討飯,日久天長,兩個人感情漸漸深厚,即結(jié)拜為兄弟。他倆白日討飯,夜間同宿于破古廟中。一天,弟弟手指突發(fā)疔瘡,疼痛難忍,紅腫發(fā)亮。哥哥焦急如焚,心想若不及時診治,手指有爛掉危險。于是,他帶其弟前去尋醫(yī)。離此不遠有座東陽鎮(zhèn),有一家“濟生堂”藥鋪,既治病又賣藥,有一種自制治療疔瘡?fù)庥盟?。老板見是花郎討花,就以先拿五兩銀子再給藥為借口,將兩個花郎拒之門外。無奈倆弟兄離開東陽鎮(zhèn),來到一片山坡地,弟弟疼痛難忍。這時,太陽快落山了,滿天霞光照在山坡上,有一種紫草花在眼前耀耀生輝,哥哥順手掐了幾朵放在嘴里嚼嚼,覺得苦絲絲的,便又吐在手心里。此時弟弟的手指頭火燒火燎心難受,哥哥順手將剛剛吐出來的花瓣按在弟弟的手指頭上。過了一會兒,弟弟感到手指頭涼蔭蔭的,比剛才舒坦些了,又過了一個時辰,弟弟的手指頭竟不痛了。他們又采一些帶回廟中搗爛糊在手指頭上,并用紫花草熬水喝了下去,安安靜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腫痛果然消了。過了二天后,疔瘡竟奇跡的全部好了。

后來花郎就根據(jù)這種草秸梗筆直,象一根鐵釘,頂頭開幾朵紫花的形象取了“紫花地丁”的名字。

丹參丹參是一味常用中藥,別名紅根、紫丹參、血參根等,這是因其藥用的根部呈紫紅色之故。此外,民間還有將其稱作“丹心”的,這與流傳的一個感人故事有關(guān)。

相傳很久以前,東海岸邊的一個漁村里住著一個叫“阿明”的青年。阿明從小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因自幼在風(fēng)浪中長大,練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稱“小蛟龍”。有一年,阿明的母親患了婦科病,經(jīng)常崩漏下血,請了很多大夫,都未治愈,阿明甚是一籌莫展。正當此時,有人說東海中有個無名島,島上生長著一種花開紫藍色、根呈紅色的藥草,以這種藥草的根煎湯內(nèi)服,就能治愈其母親的病。阿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想尋求答案。正當這時,店堂小伙計與張大戶的爭吵聲驚動了王懷隱?;镉嬍治找话褟埓髴羲蛠淼男←溦f:“這樣的小麥我怎能收?你別以為做藥就可以將就些,這癟麥子你拿回去吧!”王懷隱聽罷,憶起上次那婦人所用的小麥就是張大戶送來的癟麥子,于是即忙上前道:“張老兄,你這麥子是……”未等先生說完,張大戶便紅著臉訴出了實情:“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麥子,我舍不得丟棄,我估計治病用大概可以吧,因此送來了?!蓖鯌央[聽罷,從中似乎悟出了什么,便吩咐伙計:“暫且收下吧,另放一處,并注明‘浮小麥’三個字。”

后來,王懷隱用浮小麥試治盜汗、虛汗癥,果然治一個好一個,便逐漸認識到浮小麥的功效。太平興國三年,他與同道好友王祜、鄭奇、陳昭遇潛心研究張仲景的醫(yī)著,合編成《太平圣惠方》一方,并將浮小麥的功效記入該書。

從此,“浮小麥”一藥便流行于世,并為歷代醫(yī)家治用至今。

荊三棱荊三棱又稱三棱,是一味很強的軟堅散結(jié)(消除腫塊)藥。傳說古時候一位工人,因肚子長了個瘤,偶爾就會發(fā)作疼痛,他因為沒有接受治療,最后瘤愈長愈大,終于沒救了。他在臨終之前交代家人,在他死后一定要替他將這個瘤取出再下葬。

不久這個工人死了,家人按照遺囑請人為他開腹,果然在肚子里發(fā)現(xiàn)一個比拳頭還大的硬塊,質(zhì)地堅硬,就像石頭一樣,表面還有一層層的紋理,呈現(xiàn)出五彩顏色,非常特別,家人驚訝之余決定將它做成一只刀柄,并保留下來。

幾年后的一天,工人的兒子準備上山工作,心血來潮帶著這把刀一起上山除草,砍呀砍,就在砍到一株荊三棱的根部時,根皮擦過刀柄,堅硬的刀柄竟被刮出深深一道溝痕!他覺得很奇怪,但還是繼續(xù)工作,后來刀柄逐漸軟化,不一會兒工夫,整個刀柄竟化成一攤水!

佛手很早以前,金華羅店一座高山下,住著母子二人。母親年老久病,終日雙手抱胸,自覺胸腹脹悶不舒。兒子為了給母親治病,四處求醫(yī)無效。一天夜里,兒子夢見一位美麗的仙女,賜給他一只猶如仙女手樣的果子,經(jīng)母親一聞,病就好了??墒?,醒來一看,母親病情依舊,原來那是一場夢。于是,兒子下決心要找到夢中見到的那種果子。經(jīng)過多少天的翻山越嶺,當他坐在巖石上歇息時,突然看見一只美麗的仙鶴,一邊舞一邊歌:“金華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時山門口,大好時機莫錯過?!?/p>

第二天午夜,兒子爬上金華山頂?shù)纳介T,只見金花遍地,金果滿枝,金光耀眼。一位美麗的女子飄然而來,兒子定睛一看,正是夢中所見的仙女。

仙女說道:“你的孝心感人,今送你天橘一只,可治好你母親的病?!眱鹤痈屑げ唤瑧┣笙膳儋n給他一棵天橘苗,以便母親天天能聞到天橘之香,永解病痛。

仙女滿足了他的要求。兒子回來后,將天橘給母親服用,母親胸腹脹悶的癥狀很快就消失了。仙女賜給的天橘苗經(jīng)過辛勤培植,很快地傳遍了整個山村,給更多的人享用。鄉(xiāng)親們認為,這位仙女就是救世觀音,天橘象觀音的玉手,因此稱之為“佛手”。

(《本草綱目》中對“佛手”有這樣的描述:“雖味短而香芬大勝,置笥中,則數(shù)日香不歇。寄至北方,人甚貴重。古作五和糝用之?!薄捌湮叮ㄖ干鄧L)不甚佳而清香襲人。南人雕鏤花鳥,作蜜煎(餞)果食置于幾案,可供玩賞。若安芋片于蒂而以濕紙圍護,經(jīng)久不癟?!狈鹗治缎痢⒖?、性溫,具有理氣和中,疏肝解郁,燥濕化痰之功效。)

雷公藤相傳“神農(nóng)嘗百草,死于斷腸草”。幾千年來,人們對于神農(nóng)的獻身精神,充滿了敬佩和惋惜之情。而這個傳說給“斷腸草”也抹上神秘的色彩。

蒲松齡的名著《聊齋志異》中,有篇關(guān)于“水莽草”的故事。講述一個姓祝的書生,路途口渴,巧遇賣茶美麗少女,買茶一杯飲下,頓時腹痛難忍,中毒身亡。原來此茶是用水莽草泡的。祝生死后,變成了“水莽鬼”。但他不肯找“替身”害人,反而救助了許多中毒之人。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記載:“莽草,又稱芒草,鼠草。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生長在滇南者花紅,呼為火把花;生長在岳陽者謂之黃藤。如入人畜腹內(nèi),即粘腸上,半日黑爛,又名“爛腸草”。

湖南岳陽有座“黃藤嶺”,漫山遍野長著雷公藤。當?shù)厝溯p生時,只需服下六、七枝雷公藤的嫩芽,就魂歸西天。十幾年前,有位被麻風(fēng)病折磨得痛不欲生的青年,特地找到此山,采了一把雷公藤,煎服一碗,想以此了結(jié)生命。不料服后上吐下泄,昏睡了一天,不但沒有死,反而全身輕快,病痛去了大半。這個“絕處逢生”的故事傳到某麻風(fēng)病防治院,醫(yī)生因此受到啟發(fā),于是試用雷公藤煎劑內(nèi)服治療麻風(fēng)病,獲得成功。

月季花傳說很久以前,神農(nóng)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蘭,年方18,溫柔沉靜,很多公子王孫前來求親,玉蘭都不同意。因為她有一老母,終年咳嗽、咯血,多方用藥,全無療效。無奈之下,玉蘭背著父母,張榜求醫(yī):“治好吾母病者,小女以身相許?!庇幸晃唤虚L春的青年揭榜獻方。玉蘭母服其藥,果然康復(fù)。玉蘭不負前約,與長春結(jié)為百年之好。洞房花燭之夜,玉蘭詢問什么神方如此靈驗,長春回答說:“月季月季,清咳良劑。此乃祖?zhèn)髅胤剑罕桥c月季花合燉,乃清咳止血神湯,專治婦人病?!庇裉m點頭記在心里。

蛇床子古時候,中原有一個村莊,村莊上的人們勤于耕作,自給自足,日子倒也過得和和美美??捎幸惶欤迳虾鋈涣餍幸环N怪病,患者全身長著雞皮疙瘩,瘙癢無比,直抓得鮮血淋淋、體無完膚才瘙癢暫緩。此病還有很強的傳染性,沒幾天,村人就大多染病。村醫(yī)束手無策,外地醫(yī)生不敢前來,全村人只好任由病魔肆虐。

一天,一位周游四方、行善積德的老和尚聞訊前來。細心診察之后,老和尚對村人說:“離本地百余里外有一個小島,島上長著一種葉子如羽毛、花開如雨傘的草藥,如用其種子煎水沐浴,即可治好本病。但聽說島上滿是毒蛇,且蛇還喜歡躺此藥上為窩,很難采到此藥?!?/p>

大家驚喜之余,不禁嘆息唏噓。有兩位血氣方剛的小伙子駕船出海,但卻是有去無回。為此,村人打消了蛇口采藥的念頭。最后,有一位被瘙癢折磨得死去活來、抓破皮肉露出骨頭、傷口流膿的壯年漢子,咬咬牙道:“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還不如前去一搏!即使不為自已,為了鄉(xiāng)親,我也要把藥采回來!”

他背上包裹,駕船出海。但他沒有馬上前往蛇島,而是先四處尋找治蛇高手。一天晚上,他走到海邊一座寺院歇息,老和尚告訴他:“醫(yī)圣神農(nóng)走遍華夏嘗遍百草,據(jù)說他不久前曾前往那島取過蛇膽配藥。你不妨去問問他有什么治蛇之法?!眽涯隄h子四處尋找神農(nóng),一連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在波浪滔滔的黃海邊找到他。神農(nóng)被他不畏艱險采藥救人之心所動,毫無保留地告訴他:“毒蛇懼怕雄黃酒。你可于端午節(jié)這天午時上島,見蛇即揮灑雄黃酒,毒蛇聞之就不會動了,那藥任由你采?!闭f罷,贈給壯年漢子雄黃和黃酒。壯年漢子謝過神農(nóng),帶上雄黃和黃酒前往蛇島,等到端午節(jié)那天正午靠岸上島。但見島上觸目皆蛇,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令人毛骨悚然。壯年漢子見蛇便揮灑雄黃酒。毒蛇聞之,果然漸漸地盤在地上不動了,好似死了一般。壯年漢子迅速從一條條蛇身底下挖出許多草藥,凱旋而歸。

鄉(xiāng)親們熱烈歡迎降蛇采藥英雄歸來。英雄把草藥分給大家,大家采摘草藥種子煎水洗澡,不久全部病愈,他們還把用剩的藥種在屋前、屋后、田邊和路旁備用。神農(nóng)聞訊前來,把這種草藥帶回去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草藥性味辛、苦、溫,具有祛風(fēng)、燥濕、殺蟲、止癢和補腎的功效,于是神農(nóng)廣泛把它用于皮膚濕疹、癬疥瘡毒和陰癢帶下等癥的治療。因為這種藥最初是從毒蛇身子底下采來的,所以大家便叫它為“蛇床”,而“蛇床”的種子自然而然地叫做“蛇床子”了。

萊菔子(蘿卜子)(一)清朝年間,蘇州府有位姓楊的富家公子,年已三十多歲,仍然沉溺于聲色犬馬,不務(wù)正業(yè)。有一次,這個楊公子為了嫖妓,偷著花了家里一千兩銀子,被父親發(fā)覺后挨了一頓責(zé)罵。他本來就身體虛弱,精神受了刺激后竟病倒了。一開始像是傷寒,后來漸漸地神志昏迷,臥床不起。其父請來一位醫(yī)生,診視之后,認為是純虛之證,只有大補一法,每日用人參三錢。誰知愈補痰火愈結(jié),最后竟身強如尸,皮下還大大小小地生了上千個痰核。家里人都以為他不行了,已開始哭哭啼啼地準備后事。這時,有一位鄰居對其父說:“葉天士是當今名醫(yī),住處離這兒也不算遠,何不請他來看看,或許還有一線希望?!逼涓敢宦?,心想也對,反正死馬當著活馬治,于是立即派人去請。葉天士診視之后,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那些圍在四周的親屬都吃了一驚,頓時止住哭聲,朝他觀望。葉天士說道:“你們哭哭啼啼地準備后事,都以為病人無救了是不是?你們拿來大板,重打他幾十下,他都死不了?!逼涓敢宦犎~天士出言不遜,大不以為然,當即對他說:“我這個兒子自得病后,光吃人參就花了一千兩銀子。你要是能治好他的病,我就再拿出一千兩銀子作謝酬。”葉天士搖搖頭,說道:“這樣一大筆銀子,能讓別人動心,對我卻動不了心。再說,我自從行醫(yī)以來,還沒有收受過這么豐厚的診金,咱們還是先治病人要緊?!闭f罷,便開了一張方子,上面都是些清火安神之類的普通藥。然后,又留下些自帶的藥末,叫病人一起服用。病人服藥之后,三天就能講話了,五天便坐了起來,一個月便行動自如了。其時,正值楊家花園里的牡丹花盛開,全家人會同親友飲酒賞花,以慶賀公子病體的康復(fù)。葉天士此時剛好出診路過此處,順便來看看楊公子病本恢復(fù)得如何,大家便邀其入席,少不了一番感謝之辭。葉天士杯酒下肚后,對其父說道:“令郎服了一千兩銀子的人參差點兒送了命,吃了我?guī)У哪欠N藥末轉(zhuǎn)危為安,少說也得把藥的本錢還給我吧!”其父連忙點頭稱是,說道:“那天一時疏忽,未能付給藥金,這當然是少不了的,還請先生說個數(shù)目?!比~天士回答道:“增病人參,價值千兩,去病藥末,自當倍之——不多不少,二千兩銀子!”其父一聽,頓時面露難色。在座的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覷,一言不發(fā)。葉天士突然又放聲大笑起來,說道:“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我就以實相告吧——那藥末是我花八文錢買來的蘿卜籽(中藥名“萊菔子”)研成的?!贝蠹疫@才知道葉先生方才是故意開的玩笑,便也一齊大笑起來。

(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因外患內(nèi)憂,政務(wù)繁忙,勞累過度,以至臥床不起。御醫(yī)們可慌了手腳,急忙會診研究,按照“北則補”的原則,在膳食中倍加營養(yǎng)滋補之品,反而覺得眩暈眼花,不思飲食,怒火一來就流鼻血。御醫(yī)們嚇得惶恐不安,苦無良方,有的雖已看出“富貴”的病因,但又不敢冒然越出皇宮“太平”方的范圍,去冒風(fēng)險,最后一致同意“出皇榜”,

有個江湖郎中見到告示后,便揭榜進宮。在給西太后診脈后,他不慌不忙地從藥袋里取出三錢萊菔子,研成細末,再加入一點面粉,用茶水調(diào)和均勻,然后搓揉成三個丸子,讓太后一日三次,每次1丸服下。西太后一丸下去,鼻血就止住了;二丸下去,眩暈也除了;三丸末了,太后諸恙已平,食欲頓開,西太后加倍賞賜了郎中。郎中高興地出了宮門,感慨之余,遂立傳作詩曰:“萊菔雖小有奇功,一朝出馬顯神威,代參消滯通腸胃,太后御醫(yī)贊美名?!?/p>

密陀僧(氧化鉛)在中岳嵩山中,有一樵夫,一日進山砍柴,忽遇一只惡狼向他撲來,好在他眼急腿快,拼命奔走,方才免為狼食。但因驚嚇俘度,回家后得一怪病,失音不能言語,多天難愈。

一日,遇一僧人路過,自稱能治此病。那僧人取出一塊似銅非銅、似金非金的東西,研末后讓樵夫用茶水調(diào)服。樵夫服藥后,很快便感覺渾身輕松,失音不語的癥狀隨即消失。樵夫向那僧人詢問藥物的名藥,那僧人并不作答,只是連聲念起“阿密陀佛!阿密陀佛!”

后來,那樵夫在一家銀匠家里發(fā)現(xiàn)煉銀爐爐底的殘渣很象那僧人給他治病的藥,便也試著給人治病,果然也有效果,別人問他這藥的名字,他一時無言以對,因想起僧人給他治病時口念“密陀”,便靈機一動,說這藥名叫“密陀僧”。

紫蘇九九重陽節(jié)。華佗帶著徒弟到鎮(zhèn)上一個酒鋪里飲酒。只見幾個少年在比賽吃螃蟹。他們狂嚼大吃,蟹殼堆成一座小塔。華佗想,這伙少年無知,螃蟹性寒,吃多了會生病。他便上前好言相勸。那伙少年吃得正來勁,哪聽得進華佗的良言!一個少年還諷刺說:“老頭兒,你是不是眼饞了,我掰一塊給你嘗嘗?!比A佗氣憤地嘆了兩聲,便回身對酒店老板說:“不能再賣給他們了,吃多了會出人命的?!本频昀习逭霃哪腔锷倌晟砩隙噘嵭╁X,那里聽得華佗的話?把臉一沉,說:“就是出了事也不關(guān)你的事,你少管閑事,別攪了我的生意!”華佗嘆息一聲,只好坐下來吃自己的酒。哪知過了一個時辰,那伙少年忽然都喊肚子疼,有的疼得額上冒汗珠,喊爹喊媽地直叫;有的捧著肚子在地上翻滾。酒店老板嚇壞了,忙問:“怎么啦,得了什么病?”“唉,是不是這螃蟹有毒?勞您去請個大夫來給我們看看吧?!边@時,華佗在旁邊說話了:“我就是大夫,我知道你們得的什么病?!鄙倌陚兌己荏@奇:原來這老頭是個大夫!想到剛才自己的失禮,不好開口求救。但除了這條道無路可走,只好放下架子向老人央求:“大夫,剛才是我們的不是,冒犯了先生,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發(fā)發(fā)善心,救救我們吧。你要多少錢都好說?!比A佗說:“我不要錢?!薄澳悄阋獎e的也行?!薄拔乙銈冊试S一件事!”“別說一件,一千件,一萬件都行。你快說是什么事吧?”“今后一定要尊重老人,服從老人的勸告,再不準胡鬧!”“一定,一定。你快救命!”華佗回答道:“別著急,稍等一等,我去取藥來給你們治?!比A佗和徒弟出了酒店,徒弟以為是回家取藥,便說:“師傅不用您操勞了,告訴我取什么藥,我自個去取吧?!薄安挥没丶?,就在這酒店外的洼地里采些紫草葉給他們吃?!比A佗和徒弟很快從洼地里采回一抱紫草葉,請酒店老板熬了幾碗湯,叫少年們服用后,不一會兒,肚子不疼了。他們可樂了,再三向華佗表示感謝,各自回家了,并到處向人們講華佗醫(yī)道如何高明。華佗又對老板說:“好險呵!差點鬧出人命。你以后千萬不要光顧賺錢,不管別人性命!”酒店老板連連點頭稱是。出了酒店,

徒弟心里迷惑,問道:“老師,您可從沒有用紫草治過病,您怎么知道紫草能治吃螃蟹中毒的???是哪本書上這樣寫的?”華佗道:“書上沒有講過,難道你忘了?前不久我們不是看到水獺吃紫草葉治病的情況嗎?”那年夏天,華佗帶著徒弟在一條河邊采藥。忽聽河灣里嘩嘩啦啦水響,掀起一層層波浪。一看,原來是一只水獺逮住了一條大魚。水獺把大魚叼到岸邊。嚼吃了好一陣,把大魚連鱗帶骨通通吞進肚里,肚皮撐得象鼓一樣。水獺撐得難受極了,一會兒在水邊躺,一會兒往岸上竄,一會兒躺著不動,一會兒翻滾折騰。后來,只見水獺爬到岸邊一塊紫草地邊,吃了些紫草葉,又爬了幾圈,跳跳蹦蹦地回到了河邊,一會兒便舒坦自如地游走了。看到這個情景,徒弟只是感到有趣,華佗的腦子里卻產(chǎn)生出疑問:為什么水獺吃了紫草就逐漸舒適了呢?華佗對徒弟說:“魚屬涼性,紫草屬溫性。今天少年們吃的螃蟹也是涼性,我用紫草來解毒,這是向水獺學(xué)的。”徒弟聽了老師的述說,心里頓時開了竅,更加佩服老師的高明,也知道了增長才干和學(xué)問的決竅。此后,華佗把紫草的莖葉制成丸、散。給人治病中,又發(fā)現(xiàn)這種藥還具有表散功能,可以益脾、宣肺、利氣、化痰、止咳的作用。本來,因為這種藥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適。所以,華佗給他取名叫“紫舒”??刹恢醯?,后來人們又把它叫作“紫蘇”了--大概是音近的緣故,弄混了吧。

劉寄奴傳說漢武帝劉徹過長坪,見路邊一大蟒,當即用箭射之,蟒負傷而逃。第二天他在射蟒處看見許多青衣童子在搗藥。武帝問何故搗藥,童子說,昨天我主為劉寄奴射傷,命令我等在此搗藥治之。武帝問,你主何人?皆不答。武帝大聲呵斥,童子紛紛逃竄,一時全無蹤影。武帝將所搗之藥傳于世人,皆不熟悉,便將此藥名為“劉寄奴”,成為后世治療金瘡之奇藥。

長蟲坪的蟒蛇大概是條熱衷于功名的蟒蛇,被漢高祖射傷之后并未偃旗息鼓,吸取教訓(xùn),以后劉秀兵敗奔走秦嶺,走到大蟒河又被它攔住去路,劉秀驚得跌下馬來,盛怒之下拔出劍來插在河心石頭上,將蟒刺死。大蟒委委屈曲地纏到劍上越纏越緊,越纏越緊,生生地將自己斬為十八段。蟒蛇的血把河心的石頭染紅了,蟒蛇的身體被水沖到十五里外的山澗凝固成石頭,是為龍骨峽。是夜,大蟒給劉秀托夢說,我纏住你并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向你討個封號,你卻將我殺了,這個代價你是要償還的。于是就有了后來王莽纂位一十八年的傳說……王莽政權(quán)從頭到了算起來沒有一十八年,但是跟傳說就算不得這個細帳了。

(劉寄奴,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野生于山坡、樹林下。主產(chǎn)于江蘇、浙江、江西等地。采集加工時間:8月開花時,連根拔起,曬干,供藥用。)

馬齒莧馬齒莧,老百姓叫“馬齒菜”,原來只作為野菜食用,后來才逐漸成為中藥的。

據(jù)說古時豫西地區(qū)有個郎中,因醫(yī)術(shù)精湛,“刮富濟貧”而聞名鄉(xiāng)里。鄰居有一位小伙子,很想向郎中學(xué)一手,可無從開口,因此經(jīng)常于深夜在郎中窗外偷聽。有天夜里,聽見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馬齒菜治痢多了,要多收些錢......”,“馬齒菜還能治痢疾!”他終于學(xué)得了一個妙方。

其實,老郎中講的這話是教兒子行醫(yī)作人的道理。村里有個名叫劉寨的財主,橫行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們恨之入骨。因其一臉麻子,所以外號“麻子寨”。這天,老郎中對兒子說的話是:“麻子寨吃利多啦,看病要多收些錢......”。鄰居的那位小伙子因一門心思想“藥方”、“治病”,便聽走了調(diào),也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經(jīng)濟、實用、有效的治痢良藥。

淫羊藿在中藥里,有一味強陽補腎的中藥———淫羊藿。相傳,這個名字的得來和入藥還頗有一番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呢!

據(jù)記載,南北朝時的著名醫(yī)學(xué)家陶弘景是個業(yè)精于勤、對中醫(yī)藥具有執(zhí)著追求的人。一日采藥途中,他忽聽一位老羊倌對旁人說:有種生長在樹林灌木叢中的怪草,葉青,狀似杏葉,一根數(shù)莖,高達一、二尺。公羊啃吃以后,陰莖極易勃起,與母羊交配次數(shù)也明顯增多,而且陽具長時間堅挺不痿。誰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陶弘景暗自思忖:這很可能就是一味還沒被發(fā)掘的補腎良藥。于是,他不恥下問,虛心向羊倌實地請教,又經(jīng)過反復(fù)驗證,果然證實這野草的強陽作用不同凡響。后將此藥載入藥典,并由此得名“淫羊藿”。

牽牛子從前,在黑丑山下住著一家姓王的人家,家中只有兩口人,男的叫王安,兩人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

突然,有一天王安下田耕作歸來,覺得自己兩腿發(fā)沉,第二天竟然臥床不起,妻子望著丈夫滿身水腫,腹部腫脹,心中痛苦無比。雖四處求醫(yī),也沒有治好丈夫的病。一日,有一個牽牛娃從王家門前經(jīng)過,見一向辛勤勞作的王大伯躺在床上呻吟,忙問:“伯母,大伯怎么躺下了?“王氏回答說:“你大伯患了水腫,腹脹病,不能下地了?!睜颗M拚f:“這好辦,我去采些藥來試試!”說著,牽牛娃一溜煙跑到山上,采了好多瓜瓣形的黑色顆粒的花籽來,遞給王安:“大伯,你用這花籽熬藥喝看看效果咋樣?”

王安的妻子半信半疑地接過這一大包花籽。每天熬兩碗湯藥喝兩次。喝了不到一個月,滿身水腫消退,腹脹消失,兩腿也活動自如能下地走路了。又過了幾天,竟能下田地耕作了,王安和妻子都很驚奇,又采集了幾大包這種花籽,服用了一段時間后,各種癥狀全部消失,病人痊愈了。后來,王安找到牽牛娃問:“你給我采的那種花籽叫什么名字?“牽牛娃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王安牽著牛來到花叢鞠躬表示謝意,牽牛娃在旁邊見了,便說:“這種花就起名叫牽?;ò?,我采的花籽就叫牽牛子得了”于是牽牛子的名字就這樣傳下來了。

歌曰:牽??嗪?,利水消腫,盅脹痃癖,散滯除壅。

百合相傳,曾經(jīng)有一伙海盜打劫一個漁村,除把漁民家里的金銀財寶和糧食衣物搶劫一空外,還把許多婦女和兒童挾持走,帶到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孤島上。

由于孤島上沒有船只,所以婦女和兒童都沒法逃跑。過了幾天,海盜又出海打劫。然而,在海盜出海后,海上突然刮起了臺風(fēng),把海盜的賊船打翻了,海盜們一個個都葬身海底。守在孤島上的婦女兒童得到了暫時的解脫,但半個月之后,海盜搶來的糧食便被他們吃完了。面對茫茫無際的大海,既沒有船只來救援,又沒法給村里人送個信來接應(yīng),他們只得等待著,并挖些野菜,采點野果,在岸邊撿點魚蝦來充饑。有一次,他們挖來一種草根,圓圓的,像大蒜一樣,根塊肉厚肥實,便把它洗干凈,放到鍋里煮熟,一品嘗,還有點香甜味,大家隨即飽飽地吃了一頓。此后,他們就一直采挖這種草根來充饑。

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有只船來到孤島,婦女和兒童都異常高興,他們把被海盜劫持的經(jīng)歷對船上的采藥人講了一遍。采藥人甚表同情,并驚奇地問道:“島上沒有糧食,這么長的時間,你們吃什么呢?”領(lǐng)頭的婦女說:“開始我們吃糧食,后來又挖一種草根吃,像大蒜一樣,又甜又香,又能當飯吃,我們就是靠它熬過來的?!辈伤幦艘宦?,又看見船上的兒童都吃得胖乎乎的,婦女們也滿臉豐盈紅潤,便斷定這是一種有營養(yǎng)的藥草,于是,挖了些這種草根帶回去種植。經(jīng)過驗證,此草莖塊能夠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藥效還真的不小呢!至于這種藥草叫什么名字,還沒人知道,因考慮到遇難的婦女兒童正好是一百人,此藥是他們百人合力共同采挖品嘗后才發(fā)現(xiàn)的,所以,采藥人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百合“。從此,“百合”這個名字便一直沿用了下來。

辛夷花辛夷花為木蘭科落葉灌木木蘭的干燥花蕾,味辛性溫,入肺胃經(jīng),能通鼻竅,散風(fēng)寒,治鼻淵頭痛、風(fēng)寒感冒。說起來,辛夷花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姓秦的秀才,得了鼻孔流膿水的病,經(jīng)常鼻塞不通,濁涕常流,腥臭難聞,連自己得妻子兒女都回避他。他求了不少名醫(yī),用過不少藥物,總不見好轉(zhuǎn),內(nèi)心非??鄲溃谑钱a(chǎn)生了輕生的念頭。一日,他在一棵古樹下準備自縊,被一個過路的樵夫救下。問明緣由后,樵夫告訴他說:“此山中有一種藥可治此病?!鼻匦悴琶査幟?,并拿出銀兩酬謝。樵夫笑笑說:“老夫認柴不認藥,救人一命值幾何?心誠意肯香撲面,活命自不懼坎坷”.著用手往深山一指,就走了。

秦秀才按照樵夫的指點,攀緣到深山中尋找,終于發(fā)現(xiàn)一種花樹,葉茂花大,香氣四溢。他采了一些花蕾,煎水連服數(shù)天,果真痊愈。他高興異常,又采了一些種子。精心種在自家院子里,以此樹的花為得此病的人醫(yī)治,皆得奇效。有人問他這藥何名?他想了想,覺得這藥是樵夫暗言指點,自己意會所得,就叫“心意花“吧。天長日久,就成了后世的“辛夷花”了。

益母草夏商時,有一貧婦李氏,在生孩子時留下淤血腹痛之癥,她的兒子都長成大人了,可她的病始終沒有治好,體質(zhì)越來越虛弱。大兒子勸她求醫(yī)治療,李氏傷心地說:“咱們連隔夜糧都沒有了,哪有錢治病呢?”

一天,大兒子想出了一個辦法后便急匆匆走出門去。他在十多里之外找到一位采藥人,訴說了自己母親的病苦。那采藥人一聽喜上眉梢,說:“你母親的病我能治好,但需紋銀十兩,大米二十斗?!贝髢鹤用φf:“錢糧都不成問題,只要你能治好我母親的病,報酬好說?!贝髢鹤訂枺骸澳悄闶裁磿r候采藥呢?”采藥人卻說:“這個你就別問了,明天早晨你帶著錢糧來取藥便是了”

這天剛剛接近黃昏之時,那采藥人便扛著鋤頭,背著藥簍悄悄地進了山。李氏的大兒子也躡手躡腳地跟在采藥人的后面,見采藥人在一個山坡上停下來,挖了兩把草,就急忙走了。李氏的大兒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立即找到那采藥人挖藥的地方,借著月光,看到的竟是一種葉子呈手掌狀,開著淡紅色花和淡紫色花的草。他趕緊將自己帶來的口袋打開,用手挖了很多這種草,連夜回家去給母親煎湯喝,七天后,療效大顯,母親不像以前那么腹痛了,再喝七天后,淤血也不見了。后來,李氏的大兒子就用這種草藥給很多婦女治好了病,人們給這種草起了個名字叫“益母草”。

歌曰:益母草苦,婦科為主,產(chǎn)后胎前,生新祛淤。

龍眼龍眼是中醫(yī)傳統(tǒng)補藥,因其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對虛勞贏弱、失眠健忘等癥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在我國民間關(guān)于龍眼治病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江南某地有一個錢員外,本人家有糧田千頃,家財萬貫,但美中不足的是年過半百膝下無子。錢員外連取三房妻室,總算在53歲時得了個兒子。晚年得子,合家歡喜,取名錢福祿,視為寶貝。小福祿嬌生慣養(yǎng),長得又瘦又矮,10歲的他看上去仍像四五歲,這下可急壞了錢員外。

錢員外有位通曉醫(yī)藥的遠房親戚王夫人,她見福祿這般模樣,就對錢員外說:“少爺乃先天稟賦不足,后天過于嬌貴,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若要強身健體,非吃龍眼不可”王夫人并講了有關(guān)龍眼來歷的傳說。在哪吒鬧海那年月,哪吒打死了東海龍王的三太子,還挖了龍眼。這時正好有個叫海子的窮孩子生病,哪吒便把龍眼讓他吃了。海子吃了龍眼之后病好了,長成彪形大漢,活了一百多歲。海子死后,他的墳上長出一棵樹,樹上結(jié)滿了像龍眼一樣的果子。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果子,呀!太好吃了,真是香甜可口。窮孩子吃了這種果子不但沒有出什么危險,而且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從此人們才開始把這種果子當作補藥吃,并叫它為“龍眼”。在東海邊家家種植龍眼樹,人人皆食龍眼肉。錢員外聽后立即派人去東海邊采摘龍眼,并加工制作成龍眼肉,每天蒸給福祿吃。久而久之,福祿果然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

龍眼與荔枝都比較熱,生吃時不宜貪多。

蘆根江南有個山區(qū),這地方有個開生藥鋪的老板。由于方圓百里之內(nèi)只有他這么一家藥鋪,所以這個藥鋪老板也就成了當?shù)氐囊话?。不管誰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藥,他要多少錢就得給多少錢。有家窮人的孩子發(fā)高燒,病很重。窮人來到藥鋪一問,藥鋪老板說退熱得吃“羚羊角”,五分羚角就要十兩銀子。窮人說:“求你少要點兒錢吧,這么貴的藥咱窮人吃不起呀!”藥鋪老板說:“吃不起就別吃,我還不想賣呢。”窮人沒法,只有回家守著孩子痛哭。這時,門外來了個討飯的叫花子,聽說這家孩子發(fā)高燒,家里又窮得買不起那位藥鋪老板的藥,便說:“退熱不一定非吃羚角不可?!备F人急問:“還有便宜的藥嗎?”“有一種藥不花一個錢?!薄笆裁此帲俊薄澳愕教吝呁谛┨J根回來吃?!薄疤J根也能治???”“準行。”窮人急忙到水塘邊上,挖了一些鮮蘆根。他回家煎給孩子灌下去,孩子果然退了熱。窮人十分高興,就跟討飯的叫花子交了朋友。從此,這里的人們發(fā)高燒時就再也用不著去求那家藥鋪了。蘆根成了一味不花錢的中藥。

鳳仙花鳳仙花具有活血消腫的功效,是婦科調(diào)經(jīng)和外治跌打損傷的民間要藥。關(guān)于鳳仙花藥名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龍溪有個叫鳳仙的姑娘,長得亭亭玉立,秉性溫柔善良,與一個名叫金童的小伙子相愛。一天,縣官的兒子路過此地,見鳳仙這般漂亮可愛,頓生歹心,前來調(diào)戲。被鳳仙臭罵一頓灰溜溜地走了。鳳仙知道這下可闖了大禍,縣官兒子肯定要求找麻煩。于是決定與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鳳仙只有父親,金童上有母親。兩老兩少連夜啟程遠走他鄉(xiāng)逃難。途中金童的母親患病,閉經(jīng)腹痛,荒山野嶺又無處求醫(yī)訪藥,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說縣官聽說兒子被村姑罵了一通,就命手下前來捉拿鳳仙,眼看就要追上,無奈之中鳳仙、金童拜別父母,縱身跳入萬丈深淵,以示保潔。兩位老人強忍悲痛,將鳳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兩位老人依墳而臥。鳳仙和金童夜間托夢給父母,告之山澗開放的花兒能治母親的病。次日醒來,果見山澗滿是紅花、白花,紅的似朝霞,白的似純銀。老人采花煎湯,服后果真藥到病除病愈。后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鳳仙花以示紀念。

吳茱萸“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碧拼娙送蹙S的這首千古絕唱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還反映了古代重陽插吳茱萸這一民間習(xí)俗。

關(guān)于吳茱萸,民間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稱為吳萸。有一年,吳國將吳萸作為貢品進獻給楚國,楚王見了大為不悅,不聽吳臣解釋,將其趕了出去。幸虧楚國有位精通醫(yī)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吳萸,并種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舊病復(fù)發(fā),胃疼難忍,諸藥無效。此時,朱大夫?qū)禽羌鍦魏昧顺醯牟?。當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吳國道歉,并號召楚國廣為種植吳萸。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朱大夫的功勞,楚王把吳萸更名為吳茱萸。

(吳茱萸,為蕓香科綠灌木植物。它味辛、苦,性溫,有小毒,入肝、胃、脾、腎經(jīng),有濃烈香味。能驅(qū)蟲除臭,利五臟,消食積等,有散寒止痛、理氣止嘔、溫中止瀉的作用,可用于寒疝睪丸冷痛,臍腹部的寒氣作痛,以及寒滯所致的脘腹脹痛、泄瀉、嘔吐酸水等癥。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吳茱萸含有吳茱萸堿、吳茱萸內(nèi)脂醇、脂肪酸等化學(xué)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結(jié)核桿菌及多種皮膚真菌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能驅(qū)除胃氣和抑制腸內(nèi)異常發(fā)酵,還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作用。)

朱砂很早以前,人們迷信,許多人有病不求醫(yī),常去找方士。有一種癲狂病,當時的醫(yī)生沒法治,可這病遇到方士,卻治一個好一個。因此,人們更是信巫不信醫(yī)了。有位秀才懂醫(yī)術(shù),他暗想:“方士只會畫符念咒,裝神弄鬼,怎會真能治病呢?這里面準有什么名堂”

。為了弄清究竟,于是,他跟妻子商量了一個辦法,以探出方士的秘密。一天,

秀才的妻子去找方士,說她丈夫得了癲狂病。方士急忙來到秀才家,只見秀才披頭散發(fā),滿臉泥污,躺在地上正說瘋話呢:

“嘿,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丈人讓我?guī)ьI(lǐng)天兵天將下凡,掃蕩妖魔鬼怪……”

方士一看,秀才果然瘋了。他就裝模做樣地作起法術(shù),點火把、灑松香,堅起桃木棒準備驅(qū)“鬼”

。方士先端一碗凈水放在桌上,又拿起一張畫好的符,嘴里念念有詞:“天靈靈,地靈靈,一天三朝過往神。過往神,有神靈,鬼使神差下凡塵。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為你驅(qū)鬼來治病,只要喝下這符水,妖逃鬼散病除根?!?/p>

說著,方士就要點火燒符。秀才早有準備,嗖地跳起來,一把搶過符紙,抬腿一腳把方士踢出門外,嘴里罵道;“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何方來的妖道膽敢如此放肆,滾!你這個妖孳!”方士被踢倒在地,剛爬起來,門巳關(guān)緊。他叫了半天,沒人理,只好自認倒霉回去了。在屋里,秀才先把那碗水喝了一口,什么味也沒有,確實是碗凈水;再看看符紙,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秀才反復(fù)琢磨:“這都不治病啊”。最后,他盯住畫符用的朱砂了:“莫非這能治???”第二天,他把一個得癲狂病的人找到自已家,用一點朱砂放在水里給他喝。那人喝了以后,病果然慢慢好了。從此,秀才知道方士“驅(qū)鬼”治癲狂病,只不過因為符上的朱砂有藥性。這樣,朱砂成了一味中藥。

茵陳有一個病人,身目俱黃,全身沒有力氣,人亦消瘦了。這天,他拄著拐杖,一步一哼地來找華佗:“先生,請你給我治治吧”。華佗見了病人得的是黃疸病,皺著眉搖了搖頭說:“眼下都還沒有找到治這種病的辦法,我也無能為力啊”!病人見華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臉地回家等死了。半年后,華佗又碰見那個人,誰料想這個病人不但沒有死,反而變得身強體壯,滿面紅光的了。華佗大吃一驚,急忙問道:“你這個病是那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訴我,讓我跟他學(xué)習(xí)去”。那人回答說:“我沒有請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華佗不信:“那有這種事!你準是吃過什么藥吧?”“藥也沒有吃過”。

“這就怪了!”“哦,因為春荒沒糧,我吃了些日子野草?!?/p>

“這就對啦!草就是藥。你吃了多少天?”“一個多月?!薄俺缘氖鞘裁床莅??”

“我也說不清楚?!薄澳泐I(lǐng)我看看去?!薄昂冒伞!彼麄冏叩缴狡律?,那人指著一片野草說:“就是這個。”華佗一看,說道:“這不是青蒿嗎?莫非能治黃疸病?嗯,弄點回去試試看?!庇谑?,華佗就用青蒿試著給黃疸病人下藥治病。但連試用了兒次,病人吃了沒有一個見好的。華佗還以為先前的那個病人準是認錯了草,便又找到他,叮問:

“你真的吃青蒿吃好的?”“沒錯。”華佗想了想又問:“你吃的是兒月里的蒿子?”“三月里的?!薄斑?,春三月間陽氣上升,百草發(fā)芽。也許三月里的青蒿有藥力?!钡诙觊_春,華佗又采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試著治害黃疸病的人吃。這回可真靈!結(jié)果吃一個,好一個。而過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黃疸病了。為了把青蒿的藥性摸得更準,等到第二年,華佗又一次作了試驗,他逐月把青蒿采來,又分別按根、莖、葉放好,然后給病人吃。結(jié)果華佗發(fā)現(xiàn),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黃疸病。為了使人們?nèi)菀讌^(qū)別,華佗便把可以入藥治黃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陳”

,又叫“茵陳蒿”。他還編了四句話留給后人。三月茵陳四月蒿,傳與后人要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四月青蒿當柴燒。

(注:青蒿也是一味中藥。我國中醫(yī)藥科研人員已從中提取出青蒿素,是從植物提取的治療瘧疾藥品,有很好效果,享譽國際,千萬別把“國寶”當柴燒了。)

白芍華佗喜愛栽草藥作為標本,以辨別藥之真?zhèn)?,防止用錯藥。他在自家房前屋后栽滿了草藥。一天,有個外地商人看華佗愛種草藥,便從山上挖了一棵芍花給華佗,并對華佗說:“這芍花本是野生,人家都說它可以治病,不知真假,我給你一棵,你試種一下?!比A佗就把這棵芍花栽到了窗外。來年春天,芍花開放,華佗就先嘗花,后嘗葉。由于華佗對芍花的采藥季節(jié)還沒掌握,對春天的芍花不能入藥更不了解,只感覺它沒有什么藥味,也沒有什么特異之處,就把它放那兒不管了,一直放了數(shù)年沒理睬它。

一天夜晚,夜深人靜,秋風(fēng)涼爽,月對窗戶,華佗正在燈下精心地撰寫醫(yī)書,把某藥治某病一條一條地記錄著。正寫之間,只聽窗外有一女子的哭聲,他抬頭往窗外一看,迎著月光有位身穿綠衣、頭戴紅花的美貌女子?!鞍。∵@是誰家的孩子,深更半夜的在外啼哭,難道受了什么委屈?”華佗便出去看看,可東瞅西望,卻未有半個人影,只見那女子站的地方正是那棵青枝綠葉的芍花。華佗心想:難道是它嗎?他看了看芍花,搖了搖頭,自言自語地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