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礎練專題五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圖像突破6地質剖面圖的判讀教學課件_第1頁
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礎練專題五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圖像突破6地質剖面圖的判讀教學課件_第2頁
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礎練專題五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圖像突破6地質剖面圖的判讀教學課件_第3頁
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礎練專題五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圖像突破6地質剖面圖的判讀教學課件_第4頁
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礎練專題五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圖像突破6地質剖面圖的判讀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像突破6

地質剖面圖的判讀讀圖指導教材素材變式常見問題判斷方法判斷地殼運動性質①若出現大面積成層巖石,說明地殼處于下沉運動中;②若上覆巖層發(fā)生侵蝕,說明地殼處于上升運動中;③若某個年代的巖層缺失,說明該年代該地區(qū)地殼上升,沒有接受沉積,或者該年代地殼下沉形成了沉積巖,后來地殼上升,該巖層被全部侵蝕掉了。①根據地層層序:沉積巖層→下老上新;②根據生物進化規(guī)律:含復雜高級生物化石的巖層比含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巖層新;③根據巖層的接觸關系:噴出巖的巖層晚于其所切穿的巖層,侵入巖的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巖層;變質巖多受巖漿活動影響,晚于與其相鄰的巖漿巖;④根據海底地形發(fā)展過程:同一海嶺或海溝內,離海嶺越近,巖層形成的年代越晚;離海溝越近,巖層形成的年代越早。讀圖指導教材素材變式常見問題判斷方法判斷地質構造中心巖層老,兩側巖層新,為背斜;中心巖層新,兩側巖層老,為向斜。如右圖中A為背斜,B為向斜。

讀圖專練

[2022年6月浙江卷]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讀圖完成1—2題。1.

圖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B讀圖可知,①代表沉積物,②代表砂巖(砂巖屬于沉積巖),③代表大理巖(大理巖屬于變質巖),④代表花崗巖(花崗巖屬于巖漿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沉積巖中可能含有化石。B正確。答案讀圖專練

[2022年6月浙江卷]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讀圖完成1—2題。2.

圖中甲處A.巖層受擠壓形成向斜構造B.受斷層影響下陷形成谷地C.因巖漿活動地表出露噴出巖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變質巖2.A讀圖可知,甲處巖層受擠壓并向下彎曲,屬于向斜構造,A正確;甲所在地塊相對上升,B錯誤;甲處并無噴出巖和變質巖分布,C、D錯誤。答案讀圖專練巖層和地質構造是地殼運動的證據。如果兩組巖層之間出現沉積間斷或地層缺失,則稱為地層不連續(xù)。頁巖顆粒小于礫巖。下圖是某山地的地質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

該地一定經歷了A.一次斷層活動

B.多次地殼升降C.海侵海退現象

D.明顯變質作用3.C圖中有厚厚的石灰?guī)r說明當地曾經長期被海水淹沒;石灰?guī)r表面出現不連續(xù)面,應該是海底的石灰?guī)r出露地表后,經外力風化、侵蝕形成的,C正確。圖中沒有出現斷層構造,因而該地沒有斷層活動,A錯誤。礫巖、頁巖、砂巖和石灰?guī)r皆為沉積巖,因而沒有發(fā)生變質作用,D錯誤。地殼升降或氣候暖濕變化都會導致海水出現進退現象,該山地只有一個地層不連續(xù)面,可推測當地出現過一次海水進退現象,但不一定是地殼升降造成的,B錯誤。答案讀圖專練巖層和地質構造是地殼運動的證據。如果兩組巖層之間出現沉積間斷或地層缺失,則稱為地層不連續(xù)。頁巖顆粒小于礫巖。下圖是某山地的地質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4.

該地從頁巖到礫巖的物質積累期,其自然環(huán)境變遷情況最可能是A.氣候變溫暖,植被更茂密B.氣候變濕潤,地形更陡峻C.地形變平緩,植被更稀疏D.地形變陡峻,土壤更肥沃4.B一般來說,頁巖顆粒細小,礫巖顆粒粗大,因而頁巖沉積時流水速度緩慢,礫巖沉積時流水速度較快。植被茂密,其對地表物質的保護更強,流水侵蝕、搬運的物質顆粒較小,A錯誤;地形落差大,地表徑流速度快,氣候濕潤,地表徑流量更大,流水搬運和沉積的物質顆粒也更大,因此從頁巖到礫巖的物質積累期,氣候變濕潤,地形更陡峻,B正確,C錯誤。地形變陡峻,流水侵蝕作用增強,土壤更易被侵蝕,土壤肥力應下降,D錯誤。答案讀圖專練下圖為云貴高原烏蒙山區(qū)某地地質剖面圖。據此完成5—6題。5.

圖中A.斷層F1較玄武巖形成時間晚B.甲地為向斜形成的谷地C.丙處巖石經過變質作用而成D.乙處有可能挖掘出化石5.A讀圖可知,斷層F1將玄武巖層切斷,所以其形成時間應晚于玄武巖,A對;甲處巖層發(fā)生斷裂,應為斷層形成的谷地,B錯;丙處巖石為石灰?guī)r,石灰?guī)r屬于沉積巖,由外力作用而成,C錯;乙?guī)r層為玄武巖,玄武巖為巖漿巖,不含化石,D錯。答案讀圖專練下圖為云貴高原烏蒙山區(qū)某地地質剖面圖。據此完成5—6題。6.

甲所在谷地水循環(huán)的特點是A.屬于陸地內循環(huán)B.地表徑流豐富,下滲量少C.水資源更新較慢D.a處可能有泉水6.D云貴高原烏蒙山區(qū)屬于外流區(qū),甲處谷地的水循環(huán)屬于海陸間循環(huán),A錯;云貴高原地區(qū)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地表水易滲漏,使得地表水缺乏,地下水豐富,B錯;云貴高原地區(qū)降水量較多,甲處水資源更新較快,C錯;a處有斷層發(fā)育,地下水沿裂隙上涌,可能發(fā)育有泉水,D對。答案讀圖專練下圖示意某區(qū)域地質剖面。據此完成7—9題。7.

有關圖中各處巖石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處巖層彎曲是由斷層所致B.M處巖石有明顯的層理構造C.乙處巖石可能變質成大理巖D.N處巖石材質致密宜做建筑材料7.C甲處巖層向上拱起是由擠壓作用形成的,且發(fā)生在斷層之前,A錯;M處巖石沒有層理構造,讀圖例可知,為巖漿巖,B錯;大理巖是石灰?guī)r在高溫高壓環(huán)境下形成的變質巖,可能出現在與巖漿通道接觸的石灰?guī)r分布區(qū)的乙處,C對;N處為噴出巖,巖石常有氣孔,不易做建筑材料,D錯。答案讀圖專練下圖示意某區(qū)域地質剖面。據此完成7—9題。8.

下列關于圖示區(qū)域的說法正確的是A.丙處巖石形成時間晚于乙處B.丁處可能發(fā)現化石C.N處巖漿冷凝速度慢于P處D.斷層發(fā)生在褶皺之后8.D讀圖可知,丙處巖石上覆有乙處巖石同類巖層,且位于斷層上升側,故丙處巖石形成時間早于乙處,A錯;丁處為巖漿巖,不含化石,B錯;N處巖漿噴發(fā)出地表后迅速冷凝,冷凝速度快于Р處巖漿,C錯;斷層是巖層或巖體沿破裂面發(fā)生明顯位移的構造,圖示斷層發(fā)生在褶皺之后,D對。答案

讀圖專練下圖示意某區(qū)域地質剖面。據此完成7—9題。9.Q巖石形成前圖示范圍內發(fā)生過的明顯地表侵蝕過程最可能有A.4次

B.3次

C.2次

D.1次讀圖專練9.C分析如下:答案思路點撥解答該題的關鍵詞是“明顯地表侵蝕”。學生在解答該題時,往往會認為Q巖石穿越的巖層都會發(fā)生侵蝕過程,因而作答時,只依據該巖石穿越的巖層層數來確定侵蝕次數。其實,有些巖層并未發(fā)生“明顯”的侵蝕過程。讀圖專練

[2021遼寧卷]某內陸斷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屬于鹽堿湖。下圖為該湖中部區(qū)域一東西向剖面示意圖。圖中水域西側鹽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軟泥層(當地居民稱之為“醬缸包”)。據此完成10—11題。10.

東側湖灘和臺地比西側寬,主要因為A.西側坡積洪積物較少B.西側地殼運動以水平方向為主C.東側風力堆積物較多D.東側地殼相對下降的幅度較小讀圖專練10.A讀圖分析如下:湖泊為斷陷湖,湖盆位于兩條斷層之間,屬于同一巖塊,東西兩側應以下沉作用為主,且下沉速度相當,B、D錯;臺地為坡積洪積物,坡積洪積物在湖泊的作用下,侵蝕成粉砂、粉細砂,西側坡積洪積物較少,導致湖灘和臺地較窄,A對;鹽堿湖與氣候趨干、風力加強、蒸發(fā)強烈,湖水濃縮,水位下降有關,但西部風力堆積應更強些,C錯。答案讀圖專練

[2021遼寧卷]某內陸斷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屬于鹽堿湖。下圖為該湖中部區(qū)域一東西向剖面示意圖。圖中水域西側鹽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軟泥層(當地居民稱之為“醬缸包”)。據此完成10—11題。11.“醬缸包”的主要成因是A.湖底低洼沉積物比較多B.湖底淤泥的含鹽量較低C.地下涌泉使沉積物變軟D.入湖沉積物顆粒比較粗11.C解答該題的關鍵點是“沉積物變軟”,需從軟泥層的下部找原因。“醬缸包”位于湖泊西側,沉積物來源較少,如果沉積物多,底部會被壓實,不會形成軟泥層,A錯;西側湖水鹽度偏低,可推測大部分礦物質積累在湖底,湖底淤泥的含鹽量應較高,且含鹽量的高低與軟泥層的形成關系不大,B錯;“醬缸包”位于湖泊西側,鄰近斷層,會有地下涌泉噴出,使沉積物變軟,C對;入湖沉積物由粉砂、粉細砂構成,顆粒較細,D錯。答案讀圖專練下圖為我國橫斷山區(qū)某地地質構造圖,該地區(qū)在地質歷史時期為湖泊環(huán)境。據此完成12—14題。12.

該區(qū)域最古老的巖層是A.① B.② C.③ D.④12.A分析如下:答案讀圖專練下圖為我國橫斷山區(qū)某地地質構造圖,該地區(qū)在地質歷史時期為湖泊環(huán)境。據此完成12—14題。13.

該地區(qū)湖泊在地質歷史時期的變化主要表現為A.湖泊面積持續(xù)擴大 B.湖泊面積持續(xù)縮小C.湖水出現頻繁進退 D.湖泊面積保持穩(wěn)定13.C由圖可以看出,在地質歷史時期該地區(qū)湖泊底部形成了細砂巖、含礫粗砂巖、砂質泥巖等,且呈現交替分布,構成這些巖石的礦物顆粒大小不同,這與流水搬運作用有關。據此可以判斷,在地質歷史時期該地區(qū)湖泊出現了多次擴張和萎縮的變化,即湖水出現了頻繁的進退現象,C正確。答案反思總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湖泊水量與搬運能力的關系,即湖泊水量大時,搬運能力強,沉積物顆粒大;湖泊水量小時,搬運能力弱,沉積物顆粒小。讀圖專練下圖為我國橫斷山區(qū)某地地質構造圖,該地區(qū)在地質歷史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