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文化史》課程教學大綱課程編號:1312017課程總學時/學分:36/2課程類別:專業(yè)選修課一、教學目的和任務中國文化史課程通過基礎知識講授和專題論述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能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又具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對中國文化史的學習,還具有培養(yǎng)熏陶、潛移默化的巨大精神力量及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顯著作用。它既可以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充實文化素養(yǎng)、提高精神境界、明辨是非善惡;又可以使學生通過學習,了解中國獨樹一幟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了解開近代文明先河的中國古代科技,了解豐富多采的文學藝術、耐人尋味的政治智慧,進而了解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增強民族自信心,進而可以將愛國主義落到實處。二、教學基本要求本課程分為課堂講授、專題作業(yè)、隨堂討論、讀書筆記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以靈活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把課本知識傳授與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將傳授知識和提高能力結合起來,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54認識民族文化各層面的具體狀態(tài)及歷史演變,進而把握其文化的特質,認識民族文化的優(yōu)長。三、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第一章 導論(2學時)本章主要內容:文化與文化史的基本概念、中國文化史研究對象及任務以及中國文化環(huán)境與文化史特征。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史的研究現(xiàn)狀;本章難點中國文化史研究的意義。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孕育(6學時)本章主要內容:中國文化滋生、采集狩獵文化、中國文化的孕育、居住文化的形成、宗教文化的產生。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起源;本章難點居住文化的形成。第三章 中國文化的雛形(6學時)本章主要內容:神本文化向民本文化的嬗變、殿堂威嚴與青銅神韻、巫史文化的盛衰、甲骨文與金文神韻、宗法文化的盛行、天人文化的探索、諸子百家、區(qū)域文化格局形成。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初步發(fā)展;本章難點宗法文化的盛行、天人文化的探索。第四章 中國文化的定型(6學時)本章主要內容:儒學的經(jīng)學化與經(jīng)學的讖緯化、道教產生與佛教東來、秀麗的樂府與堆砌的漢賦、“史家之絕唱”與藝術的情理之美。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化是如何由百家爭鳴走向儒術獨尊;本章難點確定其基本形態(tài)的。第五章 中國文化的融會與自覺(4學時)本章主要內容:中國文化的融會、世家大族文化的盛行、經(jīng)學的“中衰”與玄學的盛行、道教成熟與佛光普照、胡漢文化的沖突與融會。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融會與自覺的進程及其中國文化在亂世中的艱難發(fā)展;本章難點中國文化的融會、世家大族文化的盛行。第六章 中國文化的整合(6學時)儒學振興與經(jīng)世精髓回歸、燦爛的科學技術文化、東亞文化圈的形成。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中國封建經(jīng)濟鼎盛時期的文化狀況;本章難點燦爛的科學技術文化、東亞文化圈的形成。第七章 中國文化的重構(6學時)本章主要內容:理學構筑與中國文化的再造、水田農耕文化體系的定型、古代城市元雜劇的興起。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宋元時期中國文化的新發(fā)展;本章難點文化中心的南移、游牧與農耕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元雜劇的興起。第八章 中國文化反思(6學時)本章主要內容:西學東漸、人文思潮的形成、心學與異端、考據(jù)學的興起、中國文化的反思、科技文化和學術文化的大規(guī)??偨Y。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明清時期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基本狀況;本章難點中國文化的反思、科技文化和學術文化的大規(guī)模總結。第九章 中國文化的轉型(6學時)本章主要內容:中國近代文化的興起、中西文化的沖突、民族文化的變異、文化載體與傳播的變異、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生機。本章教學要求:本章重點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在遭受外敵入侵及西學猛烈沖擊的條件下,近代中國文化的蛻變過程以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中國勝利的歷史必然性;本章難點文化載體與傳播的變異、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生機。四、推薦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三角形的面積練習課-蘇教版秋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 估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丨蘇教版
- 學習2025年雷鋒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3份)-76
- 蘇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單元測試卷-第四單元-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含答案
- 人教版三年級英語上冊期末測試卷
- 2025年河南省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遼寧省安全員知識題庫
- 醫(yī)院鋼結構居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車位租賃合同
- 2025年度股權質押合同工商局備案及企業(yè)環(huán)境管理體系認證服務協(xié)議
- 小學運動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 安全評價工作程序框圖流程圖
- 臨床血液學檢驗第5講骨髓活檢及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
- 空間生產理論
- 網(wǎng)絡營銷教案完整版講義
- 山東省任氏宗親分布村落
- 《固體物理學》全冊完整教學課件
- 水生觀賞動物鑒賞與維護課程
- ATOS阿托斯葉片泵PFE-31PFE-41PFE-51選型資料樣本
- 體育測量與評價PPT課件-第三章 身體形態(tài)的測量與評價
- 學生個人成長檔案實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