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企業(y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研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38/wKhkGWV1SuKAVCx5AAINFC8tDl0447.jpg)
![W企業(y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研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38/wKhkGWV1SuKAVCx5AAINFC8tDl04472.jpg)
![W企業(y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研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38/wKhkGWV1SuKAVCx5AAINFC8tDl04473.jpg)
![W企業(y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研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38/wKhkGWV1SuKAVCx5AAINFC8tDl04474.jpg)
![W企業(y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研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38/wKhkGWV1SuKAVCx5AAINFC8tDl044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3"\h\u第一章緒論 51.1研究背景及意義 51.2國內外研究現狀 51.2.1國外研究現狀 51.2.2國內研究現狀 61.3研究內容及目標 71.3.1研究內容 71.3.2研究目標 71.4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71.4.1研究方法 71.4.2技術路線 8第二章W企業(yè)安全管理現狀 92.1船舶制造業(yè)的行業(yè)現狀 92.2W船舶制造廠生產概況 102.3W企業(yè)目前實施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 11第三章安全風險管控理論分析 133.1風險 133.2風險管控的程序及相關方法 133.2.1風險辨識 143.2.2風險評估 153.2.3風險控制 153.3安全生產雙控機制 15第四章W企業(y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研究 174.1風險辨識 174.1.1技術風險 174.1.2環(huán)境風險 174.1.3管理風險 184.1.4人員風險 184.1.5其他風險 184.2風險評估 194.2.1構建層次分析模型 194.2.2構造兩兩判斷矩陣 194.2.3分別計算元素的相對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214.2.5確定W企業(yè)船舶制造風險評估指標權重 234.2.6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234.2.7風險評估結果分析 254.3風險管控 254.3.1技術風險方面 264.3.2環(huán)境風險方面 264.3.3管理風險方面 274.3.4人員風險方面 28第五章總結與展望 28參考文獻 29摘要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貿易、政治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化和國內制造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船舶制造業(yè)的生產得到了長足的提升,成為我國制造業(yè)的重要支柱之一。大量人員進入船舶制造行業(yè)中從事船舶制造工作。但在船舶的制造生產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風險和隱患,對企業(yè)的安全生產、職工的人身安全和社會安定造成了威脅,直接影響了各船舶企業(yè)的效益和日后的發(fā)展,以及我國船舶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前景,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本文以W企業(yè)為研究對象,結合W企業(yè)的生產和安全管理現狀,按照風險管控的流程,采用文獻研究法、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訪談法,對W企業(yè)在船舶制造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辨識和分類,評估各自的風險等級,經計算分析可以得出W企業(yè)生產的風險水平和各風險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從風險辨識和風險評估的結果出發(fā),對W企業(yè)的風險管控手段和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從技術、環(huán)境、管理、人員的四個方面提出建議。研究成果對提升W企業(yè)的風險管控能力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對于其他船舶制造企業(yè)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關鍵詞船舶制造;風險管控;風險辨識;風險評估;安全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continuousdeepeningofglobaleconomicandtrade,politicalandculturalexchangesandthevigorousdevelopmentofdomesticmanufacturingindustry,theproductionofshipbuildingindustryhasbeengreatlyimprovedandbecomeoneoftheimportantpillarsofChina'smanufacturingindustry.Alargenumberofpersonnelentertheshipbuildingindustrytoengageinshipbuildingwork.However,therearemanyrisksandhiddendangersinthemanufacturingprocessofships,whichposeathreattothesafetyofproduction,personalsafetyofworkersandsocialstability,directlyaffectthebenefitsandfuturedevelopmentofshipenterprises,andthedevelopmentprospectofChina'sshipmanufacturingindustry,whichshouldbepaidgreatattentionto.BasedonWenterpriseastheresearchobject,thecurrentsituationofproductionandsafetymanagementofWenterprise,accordingtotheriskcontrolprocess,usingliteratureresearch,combining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nalysis,interviewmethod,totheWenterpriseinshipbuildingprocesspossibleriskfactorsforidentificationandclassification,toassesstheirrisklevel,throughcalculationandanalysiscanbeconcludedthatWenterpriseproductionlevelofriskandtheimportanceofeachriskfactor.Startingfromtheresultsofriskidentificationandriskassessment,thispaperputsforwardSuggestionsontheriskmanagementandcontrolmeansandtheestablishmentofsecurityrisk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Wenterprisefromfouraspectsoftechnology,environment,managementandpersonnel.TheresearchresultshavecertainreferencesignificanceforimprovingtheriskcontrolabilityofWenterprise,andalsohavecertainreferencevalueforothershipbuildingenterprises.Keywordsshipbuilding;Riskcontrol;Riskidentification;Riskassessment;security第一章緒論1.1研究背景及意義隨著全球經濟不斷發(fā)展和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深,國內各地區(qū)和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qū)的政治、文化、經濟交流只增不減,大量的物資來往促進了物流業(yè)與貨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而以船舶為主的水上交通工具有著承載重量大、運輸平穩(wěn)、性價比高等特點,適合運送規(guī)模較大、距離較遠的貨物,大量使用于物流運輸中。目前我國的船舶制造企業(yè)的數量與規(guī)模都在不斷擴大中,制造的船舶的大小與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在船舶制造業(yè)發(fā)展的同時,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和事故層出不窮,給工人的人身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也給企業(yè)的生產經營帶來了重大損失。船舶建造工業(yè)有著作業(yè)范圍廣、工程量巨大、工種數量多、安裝程序復雜、設計和制造周期長的特點,給船舶制造行業(yè)的安全生產管理和風險管控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1]。制造業(yè)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整個產業(yè)的安全生產狀況關乎國家經濟水平和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因此對船舶制造業(yè)進行風險管控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對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和人身安全有著重大意義。1.2國內外研究現狀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風險管理學說呈現出研究領域逐步擴大、研究范圍逐步延伸、分析模型逐步成熟多樣的三大趨勢。1.2.1國外研究現狀美國是風險管理學說的起源地。。英國在風險研究方面和美國互為補助,代表了該領域的兩個主流派別。其他發(fā)達國家的風險管理理論基本上是在美國的理論體系指導下發(fā)展起來、逐漸形成一套適合本國國情的系統(tǒng)的。日本于1988年成立本國的風險管理學會,表1國外研究現狀931年美國管理協會(AmericanManagementAssociation)提出了風險管理理論,并于2003年頒布了新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把風險管理內容擴充為六個階段:規(guī)劃風險管理、識別風險、風險定性分析、風險定量分析、風險應對和風險監(jiān)控[2]。1982年美國保險管理協會(ASIM)更名為風險與保險管理協會,意味著風險管理中處置風險的方式從用保險轉變?yōu)檎嬲凑诊L險管理的步驟進行2004年美國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COSO)在《全面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中系統(tǒng)研究了風險管理控制的過程,對企業(yè)的風險管理進行了定義,闡述了相關準則、標準及模式[3]。南安普頓大學的C.B.Chapman教授在《RiskAnalysisforLargeProjects:Models,MethodandCases》中提出了“風險工程”的概念,這個模型框架的構建彌補了單一過程的風險分析評估技術的不足,使得風險管理理論能夠運用于較高層次上[4]。990年關西大學的龜井利明教授1出版了《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務》一書[4]。1.2.2國內研究現狀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風險管理理論傳入我國,我國開始對風險管理作為一門單獨的學學科進行研究[5]。但目前的企業(yè)風險管控研究多集中在煤礦、電力、化工等領域,對于船舶制造生產領域的專門、系統(tǒng)的研究較少。表2國內研究現狀2006年國務院國資委發(fā)布了第一個全面的風險管理指導性文件《中央企業(yè)全面風險管理指引》[6]。丁香乾、石碩在《層次分析法在項目風險管理中的應用》中,詳細介紹了的分析步驟和計算方法,為企業(yè)在多風險指標和多種策劃方案的情況下如何規(guī)避、控制風險提供了解決方法[7]。1.3研究內容及目標1.3.1研究內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論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的基礎上,對國內外的風險管理控制研究現狀進行論述和評價,明確本文的研究目的,確定了本次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第二,簡述目前船舶制造業(yè)的應用前景,介紹國家、行業(yè)管理部門在船舶制造業(yè)方面的相關安全管理規(guī)范法律,并對W企業(yè)的船舶制造工藝流程和安全管理現狀進行論述分析。第三,簡要論述安全風險管理控制理論的相關概念,包括風險和風險分析評估的定義、風險管控的程序流程和相關分析方法、雙控的定義。第四,對W企業(y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的建立進行研究,包括對該企業(yè)生產中的危險因素辨識、風險評估,進而提出風險預控和風險管控的措施,構建安全風險管控體系。第五,關于本文的結論與展望。1.3.2研究目標運用風險管理的相關知識,分析船舶制造企業(yè)的生產特點,對船舶制造業(yè)安全生產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分析評估,對建立W企業(yè)的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提出建議,提高企業(yè)對風險的判斷防范能力,將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保證安全生產。1.4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1.4.1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通過大量查閱文獻、研究報告等資料,熟悉船舶制造業(yè)的工藝流程、風險管控現狀、危險源識別及評估方法,為本文奠定研究的理論基礎。(2)定性和定量分析結合法:結合W企業(yè)的實際情況,運用生產流程法、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風險識別分析,(3)訪談法:通過實習時的實地考察、和船舶制造企業(yè)的安全生產管理相關部門的人員進行交流,獲得了更多資料和實踐知識。1.4.2技術路線圖1.1本文技術路線圖本文按照如圖1.1所示的技術路線圖進行研究圖1.1本文技術路線圖第二章W企業(yè)安全管理現狀2.1船舶制造業(yè)的行業(yè)現狀船舶制造業(yè)是我國制造業(yè)的綜合性支柱產業(yè)之一,是“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重點發(fā)展領域的其中之一,對我國的水上交通運輸事業(yè)、海洋資源開發(fā)、國防力量建設提供技術裝備、與其他國家地區(qū)貿易往來具有重大意義。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è)司發(fā)布的“《中國制造2025》解讀”中指出,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各地區(qū)交流的加深,國際船舶市場將進入新一輪的大調整周期,競爭日漸激烈,關鍵要素由硬實力轉變?yōu)檐泴嵙9]。而2016年我國遭遇航運業(yè)低谷、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后,多家船舶制造企業(yè)受到了嚴重打擊。為了更好地發(fā)展船舶制造業(yè)、把握發(fā)展新機遇,不僅要研發(fā)高端技術、協調企業(yè)的生產組織體系和生產流程,也要注重對生產時的風險進行判別、分析和控制,建立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避免生產事故帶來的損失,保證船舶制造的生產項目達到既定的質量標準和安全標準[1]。到目前為止關于船舶制造業(yè)的安全管理條例有很多。在2012年國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fā)了《船舶工業(yè)標準體系》(2012版),該標準適用于船舶工業(yè)標準的修制定和管理,保持了與國家標準體系總體的一致、與相關國際標準和技術要求的協調和銜接,使下屬的各項標準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現行的生產作業(yè)規(guī)范有《液化氣體船舶安全作業(yè)要求》(GB18180-2010)、《船舶建造安全管理》(CB/T3515-1993)、《船廠起重作業(yè)安全要求》(CB3660-2012)、《船廠安全標志使用要求》(CB4203-2012)、《重大件吊裝作業(yè)安全要求》(CB4205-2012)、《船舶行業(yè)企業(yè)放射性檢驗作業(yè)安全管理規(guī)定》(CB/T4297-2018)等等,職業(yè)衛(wèi)生相關規(guī)范有《船舶工業(yè)勞動衛(wèi)生管理規(guī)程》(CB3769-1996)、《電鍍工藝防塵防毒技術規(guī)范》(AQ4250-2015)等等,其他由各地方政府、行業(yè)領導部門制定的地方性規(guī)范也很多,種類繁多、面面俱到,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具有我國船舶行業(yè)生產特點的標準體系[10]。2.2W船舶制造廠生產概況W船舶制造廠于2000年建成投產,占地面積約5000畝,集各類船舶、海洋工程及配套設備的開發(fā)、設計、制造、改造和修理為一體,主要負責設計建造公務船、工程船、海工船、運輸船,也負責高端海工裝備的制造供應,具有設計、建造、修理8000噸級以下各類船舶的生產能力。船舶制造是一個復雜的生產流程,W船舶制造廠基本上是實行殼舾涂一體化作業(yè)體制,即按船體、舾裝、涂裝這三個作業(yè)類型按順序組織生產,生產流程如圖所示[9]。其中船體建造與舾裝作業(yè)是同時分道進行的,兩個生產線在各階段接續(xù)地匯入一體化生產流程,涂裝作業(yè)則安排在分道生產線的兩個小階段之間[11]。圖圖2.1W企業(yè)船舶制造生產流程圖具體工藝程序包括以下幾項:第一,船體放樣。要將設計好的船體圖紙按1:1的比例大小打印出來,或使用數學方法編程在電腦中數學放樣,為后續(xù)的各種構件工序提供詳細資料。第二,鋼材預處理及號料。船體制造所需要的鋼材原料表面一般有氧化層、鐵銹、局部凹凸不平、扭曲、斷裂等缺陷,需要預先對鋼材矯平、除銹、涂上防護漆使它達到加工要求。之后再按照放樣資料中各種零件的材質、大小、形狀畫到已預處理好的鋼材上,并標注下一步要進行的加工、裝配符號,方便后續(xù)工序。第三,零件加工。零件的加工由邊緣加工和成型加工組成。邊緣加工是指根據號料后鋼材上的圖樣,對鋼材進行機械的剪切、車刨、車銑或火焰切割、激光切割、等離子切割等,對某些自由孔使用砂輪進行打磨,對焊接坡口安裝焊要求加工。成型加工是指通過各種機械設備將鋼材在常溫條件下冷彎加工,少數則是在高溫條件下熱彎加工,將鋼材彎曲制成所要求的空間形狀。零件可以分為船體構件和自制舾裝件。船體構件需要經歷以上兩個步驟;而自制舾裝件涉及的材料種類多樣、加工工藝也多樣,一般會分配給有關加工部門自行完成。第四,分段裝焊。船體外殼面積很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將船舶產品分解為若干個局部結構,稱為中間產品,按制造級和結構類型分類成組后分別在相應的生產線上裝焊加工,有的時候會對中間產品進行一部分的涂裝,待總裝完成后再進行其他部分的涂裝。第四,船舶總裝。將已完成的各類中間產品運送到船臺上或船塢中,按照設計的安裝順序將它們組合在一起,按制造級進行船內舾裝和船臺涂裝作業(yè)。第五,船舶下水試驗。借助設備,將船舶從船臺或船塢移動到水中,進行系泊試驗、傾斜試驗、航行試驗,檢查船舶的各項機能和設備系統(tǒng)是否完好,測量船體的重心位置,再測定船上的各種設備、機械、通信導航儀器的技術指標并進行各種航行性能的極限狀況的測驗,判斷該船是否達到了設計要求。第六,交船和驗收。下水試驗結束后應根據試驗結果排除各項隱患和缺陷,完成后將船舶整體以及所有部件的圖紙、說明書和技術文件移交給船東。2.3W企業(yè)目前實施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W企業(yè)目前實行公司、車間、班組三級重點負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12]。具體安全職責劃分如下:(1)董事、總經理等高級管理層:高層管理人員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部責任,是企業(yè)發(fā)展方向的決定者,不直接參與日常管理的安全組織操作。他們負責組織制定年度安全生產計劃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批準頒布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并確保它們得到貫徹執(zhí)行,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每年定期主持召開安全會議,在會議上研究解決安全問題并監(jiān)督落實,組織參加企業(yè)人員參加安全生產知識的培訓和考核,認真落實“三同時”、“五”、事故處理“四不放過”等相關要求。(2)部門管理人員等中層管理層:在W企業(yè)中主管安全的部門是安全環(huán)保部部(簡稱“安環(huán)部”)。他們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責任,負責組織編寫、修訂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并落實隱患的排除和整改,按規(guī)定進行事故的調查和上報,管理職工的職業(yè)健康檔案并落實職業(yè)衛(wèi)生管理程序。(3)生產主管、班長等一線管理人員:確保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在生產過程得到有效實施,組織車間的安全檢查和本車間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在日常檢查或生產中發(fā)現隱患了要及時記錄、整改、上報,發(fā)生事故應按緊急預案處理,落實勞保用品管理制度和生產設備維護保養(yǎng)管理制度。(4)工人:所有工人在完成所負責的工作時都有保持安全行為的責任。工人必須認真學習并遵守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嚴格遵守工藝操作規(guī)程和設備維護流程,穿戴好勞保用品,一旦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和上報,按要求參加安全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第三章安全風險管控理論分析3.1風險風險即人們從事某項生產或社會活動時在一定時間內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是一種“不確定的對目標結果的影響”。只要一件事情的后果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都可以認為這件事情是存在風險的。風險的危害大小難以度量,在它還未充分暴露在人們眼前時很難肯定或否定,因此一般用風險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和后果組合表示。這里的后果可以是組織的財產損失,也可以是人員的受傷程度、死亡數量、損失工作時間等[13]。某個風險存在的前提是它對應的危險。危險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及帶來的損失嚴重度的綜合就是風險。由風險率的表示方法我們可以知道,風險在某些程度上是可以由人們的意志改變的,只要我們找出所有危險因素,把風險控制在一個可接受的水平上,就能盡量減小風險發(fā)生的概率,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4]。3.2風險管控的程序及相關方法風險管控是風險識別和風險控制的全過程,以對風險的辨別、分類、評價結果為基礎,對控制風險、降低事故發(fā)生概率和惡性后果進行科學決策,并且在決策實行中對風險及控制結果進行監(jiān)督和監(jiān)控。通過風險管控,能夠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5]。風險管控的基本程序為風險辨識、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具體層次如圖3.1所示。圖3.1圖3.1風險管控基本程序3.2.1風險辨識風險辨識是進行風險管控的首要任務。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危險因素,這些因素導致的后果危害程度也不一致。不考慮或疏漏某些主要因素會極大影響分析結果、仔細考慮全部因素則會使分析過程過于復雜,而風險辨識能合理縮小這個不確定性,進行合理分析[4]。要開展風險辨識,應當先明確對象系統(tǒng)的范圍和功能,再根據系統(tǒng)工程原理將復雜的大系統(tǒng)分解成若干個較為簡單的部分,然后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對系統(tǒng)進行辨識,確定危險的類型、來源、傷害程度,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區(qū)別主次,從而建立合適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14]。常用的風險識別方法有以下幾種:(1)德爾菲法:德爾菲法實際上就是集中許多專家意見的方法,利用各位專家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分析,給出判斷結果。在匯總專家結論時應當注意專家一意見的傾向性、一致性和相對重要性,傾向性意見常被視為主要參考依據,一致性表示了這個意見的參考價值,相對重要性則是與專家本人的專業(yè)知識方向和結構有關[15]。(2)事故樹法:事故樹分析法是一種圖形演繹的方法,通過繪制事故樹圖,可以看出導致某個事故發(fā)生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對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就能夠確定故障原因的可能組合方式[4]。(3)流程圖法:流程圖法也叫生產流程分析法,針對整個生產流程中的不同環(huán)節(jié)進行逐個詳細的調查分析,找出風險的類型和存在原因,能夠保證風險識別的全面性[16]。3.2.2風險評估廣義的風險評估包括風險分析和風險評估兩項。風險分析指在風險識別的結果基礎上,研究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對其他風險的影響程度,確定評價風險的標準。而風險評估是對風險的相關因素進行量化方便計算它們的發(fā)生可能性和后果,按照不同風險對目標影響的嚴重程度排列,從而為如何針對這些風險因素提出控制手段提供科學依據[17]。常用的風險評估方法有以下幾種:(1)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就是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各項因素,按支配關系分組對各類因素層、目標層、方案層內的因素兩兩比較判定,確定出每個層次內因素的重要順序,再于遞接層次中合成,得到所有風險因素對于最終目標的重要性總順序[4]。(2)模糊綜合評價法:大多數風險因素是難以確定的,而模糊綜合評價法是通過建立一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輸入參數得到一系列結果,取最大隸屬值作為評判風險等級的依據,即數值最高的所對應的風險等級就是該風險因素的風險水平確定值[18]。(3)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是一種分析某一變量的變化對其他變量變化的影響與否和影響程度的模型技術,找出影響目標結果的主要因素,判斷項目承受風險的能力,但是這個方法無法進行定量計算[4]。3.2.3風險控制在風險評估的結論基礎上,針對每一項危險因素提出管控措施,以降低風險。管控措施必須要明確、有針對性,同時要監(jiān)督是否落實到位。3.3安全生產雙控機制安全生產雙控機制是從我國實際安全生產管理情況角度提出的、遏制重大或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重要措施。2016年國務院安委會在《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中提出,這個雙控機制是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的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也是政府、企業(yè)、第三方評價機構共同組成創(chuàng)造的安全管理模式,強調了構建并加強這個體制是安全生產管理領域工作的改革方向[19]。雙控機制要求以企業(yè)的風險辨識結果和分級分類結果為切入點,全面排查、辨別、評價企業(yè)的生產風險,將企業(yè)的風險管理控制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對任何風險實現精準監(jiān)測,在危險事故未發(fā)生前就將風險發(fā)生扼殺在搖籃中,把安全生產管理的工作從隱患排查整改前移到安全風險管控[20][21]]。第四章W企業(yè)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研究運用風險管控的程序和相關方法,對W船舶制造廠的生產實際情況進行風險辨識和風險評估,最終為建立該企業(yè)的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提供建議。4.1風險辨識鑒于船舶制造企業(yè)的生產特點,在充分考慮可靠性和可行性的基礎上,選擇流程圖法對W企業(yè)的生產過程進行風險辨識。從人、機、環(huán)三個要素的角度出發(fā),在對船舶制造的每一個生產環(huán)節(jié)進行仔細分析并參考大量資料后,可以初步將所有風險因素大致分為技術風險、環(huán)境風險、管理風險、人員風險、其他風險五個大類。4.1.1技術風險因生產工藝方式和設備系統(tǒng)造成的風險因素統(tǒng)稱為技術風險。(1)工藝流程因素:工藝流程是否合理恰當,應用到的材料和技術是否符合生產實際,以及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一些新的材料、技術、設備都會在制造流程中運用到,這對工藝流程有著影響,可能產生風險。(2)設備因素:在船舶生產流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大型或小型手持的機械設備,這些設備是否在使用期限內、具有規(guī)定的生產能力,內部零件有無磨損腐蝕嚴重,擺放固定是否恰當,設備的絕緣防護、接地、防雷電裝置是否完好,都會對安全生產造成影響。(3)應急預案因素:應急預案是針對一些潛在危險事故制定的處置方案,當設備發(fā)生故障,必須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控制事情的發(fā)展狀態(tài),防止事故影響進一步擴大。如果不能根據科學的應急預案、合理地處理應對危險,小事故可能會演變?yōu)榇笫鹿?,導致風險擴大化。4.1.2環(huán)境風險環(huán)境風險是指客觀存在的、直接或間接作用于船舶制造生產過程中的事物因素。自然環(huán)境因素:如外界風雨冰雪的惡劣氣候條件。作業(yè)環(huán)境因素:包括在生產過程中需使用到的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害性氣體(例如乙炔、天然氣、LPG、工業(yè)氧氣等)、機械運轉和鋼材碰撞發(fā)出的噪音、切割焊接鋼材時的高溫和粉塵、進行吊裝作業(yè)時的高空物體。市場環(huán)境因素:船舶市場具有波動性,行業(yè)之間也存在著競爭,都會影響到W企業(yè)的生產計劃安排,主要是間接作用于船舶制造的安全生產。政策因素:船舶制造業(yè)作為國家制造業(yè)的重要組成之一,受國家政策調控的影響,這個因素也會間接作用于船舶制造的安全生產。4.1.3管理風險因管理組織體系和規(guī)章制度造成的風險因素統(tǒng)稱為管理因素。管理組織因素:如果組織管理和現場管理混亂,管理者失去對生產過程的安全的有效控制,指揮失誤或者交叉管理混亂,可能引發(fā)安全事件。制度因素: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未落實到位,以及工人對制度要求的執(zhí)行力度不夠、安全檢查不到位遺漏部分隱患或未監(jiān)督隱患控制手段得到實施,都會影響到船舶制造的安全生產。安全文化培訓因素:如果不注重營造全企業(yè)上下的安全文化氛圍、強調對職工的安全意識培訓,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作業(yè)習慣,可能會造成船舶制造過程中的管理風險。4.1.4人員風險人作為生產作業(yè)時的工作主體,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同狀態(tài)都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人員素質因素:工人沒有按規(guī)定要求使用、檢查、維修儀器,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不清楚,遇到緊急情況無法恰當處置或及時上報,未按要求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缺乏責任心和安全意識等,都會影響船舶制造的安全生產。人員考核因素:沒有對工人進行相應的操作和安全知識考核,對某些特種作業(yè)崗位的作業(yè)人員沒有考察技術能力和證件檢驗后就同意上崗工作,是安全生產作業(yè)的影響因素之一。4.1.5其他風險主要包括能源風險和合同風險。(1)能源因素:船舶制造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電力等其他能源,這些能源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隱患。(2)合同因素:不規(guī)范的合同管理如雇傭了缺乏相應技能的臨時工上崗工作、聘請的安全檢測人員不夠專業(yè)、購買的勞動保護用品不合格,都會影響到船舶制造的安全生產。4.2風險評估鑒于船舶制造企業(yè)的生產特點,在充分考慮可靠性和可行性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W企業(yè)的船舶制造生產過程進行風險評估。首先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項風險指標的權重,從大到小排列得出重要性順序,再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得出綜合評價模型,將某個風險因素的模糊關系矩陣R帶入模型中,就能得出各個風險因素的發(fā)生概率和風險值,為后續(xù)提出風險措施提供科學依據。4.2.1構建層次分析模型結合層次分析法原則,根據4.1中的風險辨識結果,由評估的五個一級指標、十四個二級指標確定遞接層級結構,風險評估指標體具體如表4.1所示:表4.1W企業(yè)風險評估指標表目標層一級因素層二級因素層W企業(yè)船舶制造生產領域風險因素體系A技術風險A工藝流程A設備A應急預案A環(huán)境風險A自然環(huán)境A作業(yè)環(huán)境A市場環(huán)境A政策環(huán)境A管理風險A管理組織A制度規(guī)范A安全培訓A人員風險A員工素質A員工考核A其他風險A能源A合同A4.2.2構造兩兩判斷矩陣選擇九分位相對重要性的比率標準進行構造,標度內容如表4.2所示。表4.2標度含義表1表示兩個元素相比較,有同等重要性3表示兩個元素相比較,一個比另一個稍微重要5表示兩個元素相比較,一個比另一個明顯重要7表示兩個元素相比較,一個比另一個強烈重要9表示兩個元素相比較。一個比另一個極端重要2、4、6、8表示兩個元素相比較,重要性介于兩個相鄰判斷結果的中間狀態(tài)針對同一個一級因素層下屬的不同因素,按它們的相對重要性分別賦予權重。本文參考了W企業(yè)內一些經驗人士的意見進行評分,對一級、二級因素的指標的重要性兩兩比較,依次建立兩輛判斷矩陣表,如表所示。根據比較判斷得分表可得出比較判斷矩陣,各項風險因素的指標比較判斷得分如表4.3至表4.8所示。表4.3“技術風險”指標比較判斷得分AAAAA11/31/3A312A31/21表4.4“環(huán)境風險”指標比較判斷得分AAAAAA11/521A5154A1/21/511A11/411表4.5“管理風險”指標比較判斷得分AAAAA112A112A1/21/21表4.6“人員風險”指標比較判斷得分AAAA12A1/21表4.7“其他風險”指標比較判斷得分AAAA14A1/41表4.8一級因素層的指標比較判斷得分AAAAAAA11/2115A1/211/21/24A12114A12113A1/51/41/41/314.2.3分別計算元素的相對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根據4.2.2中的判斷矩陣計算對于不同目標元素而言的各個元素的相對重要性,運用特征根法計算矩陣A的最大特征λmax根和其對應的歸一化后特征向量W=[ω1ω(1)將矩陣中同行元素相乘得Mi=j=1naij(i=1(2)計算ωi=n(3)對ωi進行歸一化計算得ωi=ωi(4)計算最大特征根λmax=i=1n(Aω)i(5)計算CI=λi-nn-1,n為矩陣的階數,由表4.9中查出不同階數對應的一致性指標RI,計算比值CR=CIRI,表4.9矩陣平均一致性指標值階數12345RI000.580.891.12代入公式得:M1=1*13*13=19,M則ω1=319=0.481,ω2則ω1=0.4810。481+1.817+1.145=0.140,ω2=0.528,ω表4.10“技術風險”指標權重結果AAAAω0.1400.5281.145根據公式λmax=i=1n(AW)inωi可知Aω=113133123121其他四組矩陣的權重計算和一致性檢驗步驟與上述相同,結果如表所示。表4.11“環(huán)境風險”指標權重結果AAAAAω0.1520.6050.1080.135λmax=4.064,CI=0.021,CIRI=0.024表4.12“管理風險”指標權重結果AAAAω0.3870.4430.550λmax=3.074,CI=0.037,CI表4.13“人員風險”指標權重結果AAAω0.6670.333該二階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表4.14“其他風險”指標權重結果AAAω0.80.2該二階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表4.15一級因素層指標權重結果AAAAAAω0.2240.1630.2830.2670.334λmax=5.226,CI=0.057,CIRI4.2.4檢驗層次總排序的一致性根據上述計算數據可得表4.16。表4.16總排列數據檢驗表矩陣AAAAAACI0.0410.0210.03700RI0.580.890.5800因素指標權重a0.2240.1630.2830.2670.062CI=i=1nRI=i=1CIRI=0.02320.42204.2.5確定W企業(yè)船舶制造風險評估指標權重由上述計算結果可建立W企業(yè)船舶制造風險評估指標權重表格,如表4.17所示。表4.17W企業(yè)船舶制造風險評估指標權重表目標層一級因素層權重二級因素層權重W企業(yè)船舶制造生產領域風險因素體系A技術風險A0.223工藝流程A0.140設備A0.528應急預案A0.333環(huán)境風險A0.163自然環(huán)境A0.152作業(yè)環(huán)境A0.605市場環(huán)境A0.108政策環(huán)境A0.135管理風險A0.283管理組織A0.387規(guī)范制度A0.443安全培訓A0.169人員風險A0.267員工素質A0.667員工考核A0.333其他風險A0.062能源A0.8合同A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1)建立因素集A主因素集A=A1,子因素集A1=A11A2=A21A3=A31A4=A41A5=A51(2)建立風險評價集V根據不同因素對W企業(yè)船舶制造生產過程的影響程度,將評價集定義為V=V1,(3)確定各級指標權重向量W根據4.2.4中計算得出的各項指標權重值,可得各級指標權重向量:W1=W2=W3=W4=W5=W=0.223,0.163,0.283,0.267,0.062確定模糊關系矩陣R通過咨詢企業(yè)內10位經驗人士進行打分,統(tǒng)計評價指標因素對應的每個風險等級打分的人數,結果如表4.18所示。表4.18經驗人士對指標的風險等級打分匯總表VVVVA1432A2242A3421A0343A1243A0154A2521A0235A0136A1432A1153A1252A0244A2431A2530A1441A0244A1225A1234則可以從上表中得出各級模糊關系矩陣R:R1=R2=R3=R4=R5=R=0.1確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使用單指標評價法進行計算、并規(guī)范化處理后的各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如下:B1=W1*RB2=W2*RB3=W3*RB4=W4*RB5=W5*RB=W*R=0.2,0.45,0.35,風險評估結果分析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若er=max1≤i(1)W企業(yè)的模糊總評判矩陣B中最大值為0.45,該元素對應的評價集元素是V2“較高風險”,結合W企業(yè)在生產中出現過的一系列說明(2)由B1到B5的各個模糊評判矩陣可知,技術風險、環(huán)境風險、人員風險的最大值元素對應的評價集元素是V2“較高風險”,管理風險的最大元素對應的評價集元素是V34.3風險管控從對W企業(yè)船舶制造生產過程中的風險辨識和評估結果出發(fā),從技術、環(huán)境、管理、人員風險因素四個方面,結合安全生產雙控機制的建設要求,對W企業(yè)的風險管控手段和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立提出建議。4.3.1技術風險方面采納先進的、現代化自動化的制造工藝,對于一些必須讓職工參與的有一定風險的工藝流程,應設法改良或注意對職工的保護。(2)對所有使用到的機械設備從購買、使用、維護、檢修、保養(yǎng)全程都要嚴格監(jiān)督,加裝有效可靠的防護措施,淘汰老舊、失去既定功能且存在隱患的設備,對設備維護保養(yǎng)時也要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對儲存運輸易燃易爆用品的儲罐和管道必須保證完好無泄露,工作正常可靠,上面的安全指示儀器和裝置應定期檢查和校正,保證它們的正常運行[22]。(3)船舶生產時存在著諸多風險,應當對每一類風險可能產生的狀況和事故進行分析,確定管控手段,編寫成冊分發(fā)到職工手中,方便在危險即將發(fā)生或剛發(fā)生時正確應對,將損失降到最低。編寫科學完善的應急預案,覆蓋生產全周期。定期舉行應急事故演練,提高職工應對突發(fā)事故的處理能力。4.3.2環(huán)境風險方面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減少或停止戶外作業(yè),加強對戶外設備儀器的保障和檢查維護。據調查,在船舶制造生產過程中因作業(yè)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事故里常見的是火災與爆炸事故、高空墜落與墜物事故、觸電事故,粉塵、噪聲和高溫傷害、擠壓碰撞事故也占了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些危險因素,應當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儲存、運輸和使用監(jiān)督,加強高空作業(yè)時相關裝置設施的驗收和檢查,組織全面的電氣安全檢查、健全安全用電生產制度、提高職工的安全用電意識,選用對人體傷害較小的機械設備,注意除塵和通風降溫設施的布置,同時也要督促職工在上崗前自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規(guī)范用品的使用方式[23]。對某些有毒有害的工作場所要定期開展勞動衛(wèi)生檢測,對超標工作崗位做好處理措施。在這些場所里工作的職工必須定期接受體檢,禁止有職業(yè)禁忌證的職工上崗作業(yè)。對于船舶市場環(huán)境和政策環(huán)境,應當多關注市場交易近況和國家生產有求標準的變化,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和安全管理要求。4.3.3管理風險方面(1)公司、車間、班組三級組織應各司其職:高級管理層成員要督促指導各車間落實國家頒布的安全生產方針和政策、W企業(yè)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中級管理層成員應協助建立健全船舶制造生產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車間場所安全分管負責人,改善勞動條件;一線管理人員要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對各職工和生產流程的監(jiān)管,對班組長違章指揮和職工違章操作的行為絕不姑息,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2)結合安全生產雙控機制的建設要求,W企業(yè)的雙控體系建設應注重以下要點,如表4.19所示。表4.19W企業(yè)安全生產雙控體系建立要點作業(yè)崗位人崗位準入:在所有崗位進行“定崗、定編、定員、定責”的工作,即明確該崗位的工作任務、編制人員數量和人力資源、崗位職責,在職工上崗前進行系統(tǒng)培訓上崗管理:班前危險排查、班中安全操作、班后經驗教訓總結三者合一,多維度管控機優(yōu)化操作系統(tǒng)流程提高設備的本質安全性和宜人化水平包機到人,明確責任,建立健全并落實設備生命全周期負責制度點檢與巡檢制度相結合,對各種危險因素進行辨識、排除和防范控制對檢查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落實處理環(huán)對作業(yè)環(huán)境中的危險因素分類、具體描述和事故等級劃分,方便雙檢人員在檢查時進行有效分辨處理,做到全面預控管理崗位明確企業(yè)安全生產目標,由被動型安全管理理念轉變?yōu)橹鲃有桶踩芾砝砟钭⒅厝藛T的溝通交流,邀請安全專家來做報告、提出整改意見并酌情采納建設主動安全信息管理體系,借助現代化網絡工具將安全管理的相關決策、安全問題及時或上或下地傳遞到位,實現風險控制的高效和便捷實施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培訓,在職工上崗前和初始工作時都要接受培訓和監(jiān)督,對某些崗位只有持特定證書或證明能力文件的職工才能上崗工作有效評審,有不足之處盡快改正除了要完善船舶制造生產的相關制度規(guī)范,打造完整的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章和安全管理體系外,還要注意安全管理執(zhí)行的力度是否到位。應進一步加強提升全體職工執(zhí)行安全規(guī)范、落實作業(yè)標準的能力和思想意識,對安全生產事故進行詳細的定責、落責和追責,發(fā)揮安全考核制度的警告作用;提升安全監(jiān)管人員的素質水平,促進安全監(jiān)管隊伍的作風向好勢態(tài)和安全監(jiān)察效能的提高。(3)加強安全文化的氛圍建設,不僅要依靠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開展講座和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還要注重在廠區(qū)內進行安全知識宣傳,如通過宣傳欄、廣播、標識字牌等方式,讓職工時刻感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4.3.4人員風險方面(1)應當督促職工自覺養(yǎng)成安全思維,自覺遵守作業(yè)操作規(guī)范、佩戴穿著好個人防護用品,杜絕危險作業(yè)行為,學會自我保護,牢記生產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提高個人的風險意識水平。(2)實施全廠職工素質提升工程,做好上崗前的三級安全培訓工作,通過講座、例會、事故分析、跟班時間學習等多種方式不斷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加強各崗位的技術基礎培訓,要求職工熟悉所在崗位的操作技能和危險源所在,掌握設備的原理、結構、功能、操作程序。第五章總結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產線的設備檢修與生產效率提升
- 現代辦公環(huán)境下的會議組織策略
- 環(huán)保理念在藝術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 國慶節(jié)愛國實踐活動方案
- 9 古詩三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2024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15 自相矛盾說課稿 新人教版
- 6 我們神圣的國土第一課時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001
- Unit 3 After School Activities Let's Check(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六章 萬有引力與航天 2 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1)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5 Clothes (第六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三年級上冊001
- 施工現場揚塵污染治理巡查記錄
- 2024年列車員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中南大學《藥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無人機測繪技術》項目3任務2無人機正射影像數據處理
- 機電隊技術員安全生產責任制(3篇)
- 《ISO 55013-2024 資產管理-數據資產管理指南》專業(yè)解讀和應用指導材料(雷澤佳編制-2024B0)-121-240
- 小兒腹瀉課件
- 北京市通州區(qū)市級名校2025屆高一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Unit2 Travelling Around Project北京之游學生作業(yè)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項目三任務1:認識超聲波雷達(課件)
- 起重機械生產單位質量安全總監(jiān)-特種設備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