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緣風成堆積中的古近系中的砂層中的微形態(tài)特征_第1頁
青藏高原北緣風成堆積中的古近系中的砂層中的微形態(tài)特征_第2頁
青藏高原北緣風成堆積中的古近系中的砂層中的微形態(tài)特征_第3頁
青藏高原北緣風成堆積中的古近系中的砂層中的微形態(tài)特征_第4頁
青藏高原北緣風成堆積中的古近系中的砂層中的微形態(tài)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藏高原北緣風成堆積中的古近系中的砂層中的微形態(tài)特征

世界氣候持續(xù)變化,亞洲季風氣候系統(tǒng)形成,亞洲內陸干旱,是自歐朝以來世界環(huán)境最顯著的變化。它也是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關系到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中國資源環(huán)境戰(zhàn)略。因此,這些問題一直是地學界的研究重點。過去對風成記錄的研究從黃土到下伏紅粘土(底界8Ma左右)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第四紀以來風塵的演化特征和分布規(guī)律有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從而使亞洲內陸干旱化和東亞季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目前對它們形成時間仍存在較大爭議。自1937年德日進認為中國的干旱環(huán)境可能自二疊—三疊紀開始就持續(xù)存在以來,周廷儒、趙松喬、董光榮等認為我國西北干旱氣候于白堊-第三紀初步形成,劉東生等、李吉均等指出中亞氣候變干主要與新近紀青藏高原構造隆升有關,Guo等提出亞洲冬季風和亞洲內陸干旱化至少自22Ma開始,Garzione等推測在29Ma就已經出現(xiàn)了風成沉積,李孝澤等認為晚侏羅世初期中國西北部就出現(xiàn)了干旱環(huán)境。由于亞洲冬季風是引起中國西北內陸干旱化的直接原因,并且與大面積風成堆積有明顯的因果關系。因此,目前確認我國西北地區(qū)古近紀是否存在大范圍的風成堆積物對探討亞洲冬季風和內陸干旱化的起始時間和演化過程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等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石英特殊的化學和物理性質使其表面能夠記錄作用于它表面的動力過程,從而反映石英顆粒所經歷的沉積環(huán)境。從掃描電鏡成為研究工具就開始用于石英砂表面微結構的觀察,并廣泛應用于沉積環(huán)境的研究。基于上述科學問題以及我國西北特別是青藏高原北緣和東北緣古近紀地層中廣泛存在反映干旱環(huán)境的膏巖和紅層沉積組合,本文針對該區(qū)該組合中類似風成或古沙丘堆積的紅色砂層,主要利用掃描電鏡對其石英砂表面特征進行仔細研究,并結合沉積物粒度分析和沉積特征,確定其成因,推斷青藏高原北緣古近紀是否存在大范圍風成沉積物,為東亞季風和亞洲內陸干旱化的形成以及青藏高原隆起過程的研究提供依據。1分布和測量采樣點1.1紅色基因組織、活性巖組特征樣品點分布于我國西北青藏高原北緣至東北緣典型地區(qū)古近系紅色細粒碎屑巖地層中,包括六盤山寺口子組、貴德盆地西寧群、臨夏盆地銀川溝組、蘭州盆地西柳溝組、河西走廊酒泉盆地的白楊河組和火燒溝組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緣江尕勒薩依地區(qū)庫木格列木組(圖1),年代為始新世—漸新世。所有樣品均采自紅色砂巖和粉砂巖中,它們呈巨厚層、塊狀構造(偶見大型交錯層理)和球狀風化外貌特征(類似古沙丘堆積),這些紅層曾被作為干旱環(huán)境的標志。同時,為了對比分析也采集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阿爾金山北緣洪積扇上的現(xiàn)代風沙沉積物。1.2石英砂的表面特征樣品中石英砂提取方法是綜合前人的經驗和步驟,首先取適量的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1︰1的HCl溶液在水浴鍋中加熱,直至樣品中的碳酸鹽完全反應,用蒸餾水清洗。在實驗過程中要防止蒸干現(xiàn)象的發(fā)生,如果發(fā)生蒸干,就會產生CaCl2沉淀于石英顆粒表面,而新沉淀在石英砂表面的CaCl2是難以除去,它將影響電鏡下石英砂表面特征的觀測;第二步,在樣品中加入氯化亞錫溶液,并在水浴鍋中加熱至燒杯中的樣品全部發(fā)白,用蒸餾水多次沖洗;第三步,樣品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在水浴鍋中加熱,直至完全除去有機質,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后晾干;研究表明0.5~0.125mm石英砂基本為各成因沉積物中最活躍組分,其表面結構成因組合發(fā)育齊全,比較靈敏和全面地記錄了它的成因信息。因此,將篩選出0.5~0.125mm的樣品在雙目顯微鏡下隨機挑選出30~40粒石英單礦物,并均勻的粘到雙面膠上。然后將樣品放在金屬托上均勻鍍上200?金鈀合金,最后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JSM—5600LV低真空掃描電子顯微鏡下進行仔細觀測,所挑樣品石英單礦物純度在99%以上。2層和砂礫表面特征2.1盤山區(qū)固原縣寺治寺地層分區(qū)六盤山和寧夏中南部地區(qū)廣泛分布著始新統(tǒng)寺口子組紅色陸相碎屑堆積,與下伏不同時代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清水營組地層呈整合接觸。在寧夏中南部固原縣寺口子一帶(圖1,命名剖面)分布的寺口子組為一套厚度較大、呈塊狀、膠結較差以深紅色砂巖為主的碎屑巖組合,礫巖相對不發(fā)育,并見大型槽狀和板狀交錯層理。寺口子地層自1921年謝家榮發(fā)現(xiàn)并命名為“紅層”以來,1923年安特生和袁復禮對寺口子紅層進行了調查,安特生稱其該紅層為“固原層”,認為屬始新世層系,而袁復禮則稱為“寺口子系”,并認為是比貴德組年代老的湖相沉積物。1937年楊鐘健、卞美年將固原縣寺口子剖面劃分為二套地層,下部稱固原建造(古近紀),上部稱甘肅建造(新近紀)。1956年楊鐘健、周明鎮(zhèn)將寧夏靈武縣清水營的紅層定名為“清水營層”,其時代依據所產哺乳動物化石確定為晚漸新世。1957年關士聰、謝繼哲等將六盤山地區(qū)紅層命名為“第三紀固原系(Trk)”,自下而上分為紅色底礫巖層(Trk1)、磚紅色砂巖夾泥巖層(Trk2)、含石膏層(Trk3),橙紅色泥巖層(Trk4)、褚紅色泥巖層(Trk5)。1959年石油部銀川石油勘探局125隊,將寧夏南部第三系二分,下部劃分為寺口子統(tǒng)(相當關士聰?shù)鹊腡rk1—Trk2)、清水營統(tǒng)(相當于Trk3—Trk5)。1965年寧夏區(qū)域地質調查隊在編寫固原幅l∶20萬區(qū)調報告時,將寺口子剖面下部磚紅色砂巖稱寺口子組,時代為始新世,上部泥巖夾薄層灰?guī)r和石膏的紅層稱清水營組,時代為晚漸新世。自從寺口子組提出以來,有關其成因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解釋。樣品采自六盤山區(qū)寧夏固原縣寺口子剖面寺口子組大套磚紅、棕紅色細砂巖層,其上覆地層是由褐紅、紫紅色泥巖和粉砂巖夾灰綠—灰白色砂巖、泥灰?guī)r、石膏層組成的清水營組,二套地層構成典型的紅層和膏巖組合。通過掃描電鏡統(tǒng)計(表1),寺口子組石英砂以次棱到次圓為主,其中次棱狀顆粒占60%,次圓形顆粒為25%,其它為尖棱狀和圓形顆粒。這些顆粒表面大多具典型水下磨光面與V型坑組合特征(圖2a),可見溶蝕和硅質沉淀現(xiàn)象(有些顆粒表面甚至完全被硅質沉淀所包裹)。一些石英砂表面V型坑明顯且深,并可見淺蝶形凹面。結合剖面中該砂巖呈巨厚層、塊狀構造為主、偶見大型槽狀和板狀交錯層理以及偶夾礫石層特征,推測六盤山寺口子組巨厚砂巖屬近源急流搬運(顆粒之間的撞擊頻繁)和快速堆積的產物。2.2古近紀地層序列貴德盆地位于青海東北部(圖1),黃河上游松巴峽以西和龍羊峽以東,北以拉脊山為界與西寧盆地相鄰、南依巴吉山,西靠瓦里山,東至扎馬雜日山,盆地面平均海拔約3100m,盆地內新生代紅層廣泛分布。自1885年loczy(即Nehring)將盆地內紅層命名為貴德系(時代定為上新世)以來,前人先后對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將貴德盆地新生代地層分為古近系西寧群和新近系貴德群。對貴德群近年通過地層沉積特征、古地磁年代和古生物深入研究,建立了該盆地新近紀地層序列。而其古近系西寧群一直缺乏詳細的研究。我們通過對貴德盆地古近系西寧群的全面調查,發(fā)現(xiàn)該套古近系地層由紅層與膏巖組成,并與西寧盆地西寧群層序十分類似,與下伏三疊系和上覆中新統(tǒng)均呈不整合接觸。該套地層序列大致劃分為三部分,上部由紫紅、褐紅色泥巖夾石膏和薄層泥灰?guī)r組成(厚度大于460m,與西寧盆地馬哈拉溝組相當)。中部為淺灰綠—土黃色含礫砂巖與紫紅—褐紅色泥巖、粉砂巖構成韻律互層(厚度380m左右,與西寧盆地洪溝組相當)。下部為巨厚塊狀桔紅色泥質粉砂巖和砂巖,底部為礫巖、砂質礫巖和砂巖組成(厚度大于100m,與西寧盆地祁家川組相當)。研究樣品采集于這套紅層與膏巖組合的下部類似于古沙丘堆積的巨厚塊狀桔紅色泥質粉砂巖和砂巖。通過掃描電鏡統(tǒng)計(表1),該套砂巖中石英砂以尖棱和次棱為主,其中次棱占70%,尖棱為22%,次圓為8%。顆粒多呈三角形,表面具水下磨光面和V型坑組合特征(圖2b),有不明顯的表面溶蝕和次生硅質沉淀現(xiàn)象。V型坑相對六盤山區(qū)域的淺,發(fā)育撞擊坑和溶蝕孔。結合剖面地層序列中該套砂巖常夾礫巖和砂礫巖的沉積特征,推斷該套砂巖為流水短距離搬運和快速沉積的產物。這與前期研究認為古近紀早期青藏高原構造活動導致貴德盆地斷陷,盆地開始接受西寧群近源辮狀河流沉積,之后盆地開始發(fā)展并逐漸擴大,形成氣候干燥環(huán)境下的湖泊沉積的觀點一致。2.3盆地地質特征臨夏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圖1),屬新生代大型隴中盆地西南部的次級盆地。盆地西和南緣分別為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祁連山東延余脈拉脊山向南延伸部分(雷積山)和西秦嶺,北緣為祁連山東延余脈向隴中盆地伸入的島狀山體馬銜山,盆地東側與隴中盆地的主體隴西盆地相連。盆地中堆積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積,過去以盆地西部王家山剖面(地層厚達1600m以上)為標準剖面將整個盆地第三紀紅層稱為臨夏組。后來通過詳細的古生物地層和古地磁年代研究,將盆地新生代地層進行系統(tǒng)重新劃分,建立了從29Ma以來他拉組洪積沉積到晚更新世北塬組黃土沉積共12個組的完整地層序列及其年代序列,提供了比南亞西瓦利克群更完整的新生代地層記錄,成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過程和環(huán)境變化的理想地區(qū)。本文選擇該盆地王家山剖面他拉組之下(>29Ma)缺乏研究的一套類似沙丘砂堆積的古近系巨厚橘紅色塊狀泥質砂巖(局部夾礫石層或含大量鈣結核),對其進行采樣。由于該套地層主要出露于銀川溝一帶,故本文暫稱其為銀川溝組。通過掃描電鏡統(tǒng)計(表1),該套地層中石英砂多呈三角形和橢圓形,以次圓和次棱為主,其中45%左右的顆粒為次圓狀,次棱狀顆粒占40%左右。由于表面硅質沉淀十分發(fā)育,大多顆粒表面為薄層硅質層所包裹,但從一些剝落的顆粒表面上可見清晰的水下磨光面和V型坑組合特征(圖2c),并有大量不規(guī)則撞擊坑和機械斷口,同時大多顆粒表面發(fā)育溶蝕孔,部分顆粒具有巖耳結構。結合該套砂巖中局部夾礫石層沉積特征,推斷是由地表徑流或沉積物重力流搬運、沉積的產物。由于石英砂具巖耳結構,表明這些物質未經過太遠距離的搬運。2.4早期國家世紀地層巖石學特征蘭州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北緣(圖1),是新生代大型隴中盆地的一個次級盆地。該盆地在白堊系河口群之上沉積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層,關于其地層,20世紀30年代楊鐘健、卞美年在蘭州盆地發(fā)現(xiàn)了一批哺乳動物化石,建立了長川子系、咸水河系、觀音寺系、五泉山系等一系列巖石地層單元。20世紀80年代以來邱占祥等以及甘肅區(qū)測隊在第三系內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從生物學、地層學和磁性地層年代角度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將盆地出露的第三系劃分由下而上為細柳溝組、野狐城組和咸水河組。其中細柳溝組為桔紅—磚紅色巨厚、塊狀砂巖,局部夾砂質泥巖、含礫砂巖及細礫巖,頂界古地磁年齡大約為51Ma。野狐城組由含石膏夾層的紫紅色泥巖與砂巖互層組成,古地磁年代為51~31.5Ma。可見蘭州盆地古近系細柳溝組和野狐城組構成典型的膏巖與紅層組合。本文對蘭州黃河北岸皋蘭縣對亭溝剖面巨厚桔紅—磚紅色疏松塊狀細柳溝組砂巖(厚度152~200m)進行采樣,通過掃描電鏡統(tǒng)計(表1)表明,該套砂巖中石英砂磨圓中等,多為次圓和次棱角狀,其中次圓狀含量達56%,次棱角狀為40%,圓形顆粒和尖棱狀顆粒很少出現(xiàn)。顆粒多呈三角形,可見橢圓形。石英砂表面具水下磨光面、撞擊點和V型坑特征,常為磨光面與V型坑的組合(圖2d),多具溶蝕孔和硅質沉淀以及二氧化硅重結晶現(xiàn)象。結合其砂巖成熟度低(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含較多不穩(wěn)定礦物),以塊狀構造為主,偶見交錯層理和波狀層理,推斷細柳溝組砂巖是由流水搬運和沉積的產物。2.5地層時代及沉積相酒泉盆地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圖1),南以祁連山北緣斷裂帶為界,北至赤金峽山—寬臺山—黑山斷裂帶(即河西走廊北緣斷裂帶),西達阿爾金斷裂帶東抵嘉峪關—文殊山,盆地演化主要受阿爾金走滑斷裂和祁連山北緣逆沖斷裂帶的控制,并沉積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層。1934年侯德封、孫健初等將盆地第三系下部命名為“白楊河系”,上部命名為“疏勒河系”;1942年孫健初將白楊河系從下而上劃分為間泉子期、石油溝期和干油泉期,疏勒河系從下至上劃分為弓形山期、胳塘溝期和牛胳套期。同時命名了玉門礫石層和酒泉礫石層;1946年司徒愈旺、杜博明等認為老君廟井下白楊河系之下的一套紫紅色地層是火燒溝組;1957年玉門礦務局將火燒溝組從下而上劃分為膳馬城、喬家和紅柳峽三段;1969~1976年甘肅省區(qū)測二隊根據在火燒溝組中采集到哺乳類和孢粉化石,將其年代確定為漸新世;方小敏等和戴霜等通過高密度磁性地層年代研究,獲得火燒溝組和白楊河組地層年代分別為40.2~33.5Ma和31~24Ma。火燒溝組主要出露于酒西盆地的北部紅柳峽、膳馬城和火燒溝一帶(圖1),向南、向東厚度減薄并尖滅,厚度250~1196m。在該組命名的火燒溝剖面,火燒溝組與下伏地層下白堊統(tǒng)新民堡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漸新統(tǒng)白楊河組呈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觸。其中底部膳馬城段(厚184m)由下部紫紅—磚紅色含礫砂質泥巖與礫巖互層、中部褐紅色粉砂巖和泥巖夾灰綠色砂巖和細礫巖(發(fā)育鈣質結核和大型斜層理)、以及上部棕紅色—桔紅色泥巖和灰白色礫砂巖(發(fā)育小型交錯層理和水平層理)組成;喬家段(厚195m)由下部淺桔紅色厚層細礫質砂巖夾桔紅或灰綠色砂巖和粉砂巖(發(fā)育大型斜層理)、上部棕紅色砂質泥巖夾灰白或草黃綠色砂巖和砂質細礫巖(發(fā)育鈣質結核)構成;頂部紅柳峽段(厚143m)由下部桔紅色含礫砂巖和泥質砂巖(發(fā)育鈣質結核)、中部巨厚塊狀磚紅—桔紅色砂巖(似古沙丘或風成砂沉積,分析樣品采自該層)、以及上部褐紅色粉砂質泥巖夾灰白色含礫砂巖和細礫巖(含鈣質結核)組成。通過掃描電鏡對分析樣品石英砂顆粒統(tǒng)計顯示(表1),石英砂次圓狀占80%以上,次棱角狀為15%,顆粒多呈四邊形和多邊形,表面多出現(xiàn)水下磨光面與V型坑的組合特征(圖2e)以及V型痕和撞擊坑,同時溶蝕孔和硅質再沉淀現(xiàn)象十分發(fā)育。結合上述沉積組合和沉積構造,表明火燒溝組的砂粒是經過水下長時間的搬運(形成大量V型坑和水下磨光面以及撞擊坑),在穩(wěn)定的水下沉積(豐富的硅質沉淀及表面溶蝕)。白楊河組在河西走廊廣泛分布,呈南厚北薄,厚454~929m。在酒東盆地瓷窯口剖面白楊河組出露完整,其中上部干油泉段(厚度209.5m)主要為巨厚磚紅—棕紅色泥質細砂巖、粉砂巖夾粉砂質泥巖和砂礫巖,呈塊狀構造;中部石油溝段(厚度277.5m)主要由暗褐紅色泥巖夾砂巖和石膏層組成;下部間泉子段(厚度104.5m)主要為厚層磚紅—桔紅色泥質砂巖、砂質粉砂巖組成,含砂質鈣結核,具塊狀構造、大型斜層理及平行層理。分析樣品采自該紅層和膏巖組合中似古沙丘或風成砂沉積的干油泉段和間泉子段巨厚橘紅—磚紅色泥質細砂巖。通過掃描電鏡對石英砂顆粒統(tǒng)計顯示(表1,圖2f),其石英砂表面特征與火燒溝組的基本相同,但白楊河組中次棱角狀、尖棱角狀和三角形的石英砂顆粒相對增多,部分顆粒具有裂隙和不規(guī)則斷口。結合上述沉積組合和沉積構造,說明白楊河組中的石英砂是在機械能量相對較高的流水介質中搬運和沉積形成。2.6庫木格列木組儲巖砂巖成分江尕勒薩依地區(qū)位于阿爾金山脈北緣山前、塔里木盆地東南緣(圖1)。由于江尕勒薩依河垂直下切使該區(qū)出露了大于3km厚的中更新世烏蘇群、早更新世西域組、上新世阿圖什組、漸新世—中新世烏恰組、古新世—始新世庫木格列木組、白堊紀克孜勒蘇群和侏羅紀葉爾羌組地層,前人曾對其進行了初步的磁性地層學和碎屑礦物研究,探討了阿爾金斷裂帶走滑變形和山脈新生代的隆升。其中古新世—始新世庫木格列木組主要為大套紫紅—棕紅色砂巖、泥質粉砂巖和泥巖組合,其內含有大量的鈣質結核,個別層內含石膏脈。分析樣品采自這套紅層與膏巖組合中的砂巖和泥質粉砂巖。通過掃描電鏡統(tǒng)計顯示(表1),其石英砂主要以次圓狀和次棱角狀為主,其中次圓狀顆粒占75%、次棱角狀顆粒為15.5%、圓狀顆粒為8%左右。顆粒多呈橢圓形、近圓形、棱角平滑的四邊形和三角形。石英砂表面具有干凈的磨光面(圖2g),發(fā)育大量的撞擊坑和撞擊點,V型坑不發(fā)育,個別顆粒具有V型式溶蝕特征,硅沉淀和溶蝕現(xiàn)象顯著(部分顆粒表面60%被硅質沉淀所包裹)。這些特征表明其沉積物屬遠源長距離流水搬運,并在比較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沉積形成,這與陳正樂等認為其屬平原河流相沉積一致。2.7納米風成顆粒表面特征為了分析對比,分別采集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阿爾金山北麓未受人類活動或流水影響的現(xiàn)代風成沙丘樣品(圖1),對其石英砂統(tǒng)計顯示(表1),顆粒以圓狀和次圓狀為主,并且顆粒大小較均一、分選較好。顆粒表面具有明顯的麻面構造(圖2h,i)、發(fā)育大量的碟形坑和撞擊坑以及表面凸凹不平的典型風成特征。雖然流水作用在顆粒表面也會形成撞擊坑,但其形成的撞擊坑多呈V形,并與水下磨光面共生,而風成顆粒的撞擊坑則為碟形坑,并與麻面伴生??梢?這些石英砂顆粒無論從顆粒形態(tài)、表面形態(tài)和表面光滑程度與上述各剖面的石英砂具有明顯不同。3風成沙丘粒度特征通過對樣品全樣粒度分析表明,上述古近系中類似風成或古沙丘堆積的紅色砂層的粒度曲線與蘭州沙金坪黃土以及現(xiàn)代塔克拉瑪干沙漠沙和阿爾金山北麓洪積扇上風成沙丘的粒度曲線有明顯差異(圖3),黃土以及現(xiàn)代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阿爾金山北緣風成沙丘的粒度比上述古近系紅色砂層沉積物的明顯偏小,一般現(xiàn)代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阿爾金山北緣風成沙丘沉積物的最大粒徑<0.5mm、平均粒徑<0.134mm(黃土值更小),而前述古近系紅色砂層沉積物最大粒徑>2mm、平均粒徑>0.163mm;在粒度頻率曲線上現(xiàn)代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阿爾金山北緣的沙丘沉積物粒度分布模式表現(xiàn)為明顯單眾數(shù),并且粒度分布集中(圖3),分選較好(σ<0.668),顯示了風力搬運和沉積的特征。而前述古近系紅色砂層樣品粒度分布模式則明顯具多眾數(shù)(三峰和雙峰曲線)(圖3),反映沉積介質速度變化大或不同搬運沉積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沖積環(huán)境)。可見,沉積物粒度特征也表明前述古近系中與膏巖共生的類似于風成或古沙丘堆積的紅色砂層并非風成物質。4區(qū)域古近紀紅層和膏巖沉積組合對亞洲簡介從六盤山經蘭州盆地、臨夏盆地、貴德盆地、河西地區(qū)酒泉盆地,到青藏高原北緣阿爾金山北麓江尕勒薩依地區(qū)(圖1),對中國西北青藏高原北緣廣大地區(qū)典型剖面古近系中與膏巖組合的類似風成堆積物—紅色砂層的上述研究表明,其石英砂微形態(tài)具水下磨光面和V型坑組合特征,并且大多數(shù)有溶蝕孔和硅質沉淀(除貴德盆地西寧群和酒泉盆地白楊河組中石英砂表面溶蝕孔和硅質沉淀不明顯),一些剖面石英砂顆粒甚至完全被硅質沉淀所包裹(如臨夏盆地銀川溝組),這些特征與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阿爾金山北緣現(xiàn)代風成沙丘石英砂表面具麻面、蝶形坑、撞擊坑以及凸凹不平的特征明顯不同。同時剖面沉積組合、沉積特征以及沉積物粒度分析也顯示這些沉積物屬流水形成。因此,該區(qū)古近系中這些與膏巖組合的類似風成或古沙丘堆積的紅色砂層屬非風砂沉積物,由此推斷古近紀時期青藏高原北緣廣大地區(qū)不存在大范圍風成堆積物。由于大范圍的風成堆積與亞洲內陸干旱化有關,而亞洲內陸干旱化與亞洲冬季風有一定的必然聯(lián)系,并且青藏高原的隆升對冬季風發(fā)生和加強具有重要的作用[2,5,11,38,39,40,41],因為青藏高原大面積隆升和高度的增加必然會影響到近地表的大氣環(huán)流,以及由此產生的海陸分布變化將導致海陸熱力差發(fā)生變化,從而形成典型的季風。自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在55Ma發(fā)生碰撞以來,青藏高原發(fā)生過多次階段性隆升,然而青藏高原只有隆升到某一臨界高度才可能激發(fā)東亞季風,并可能引發(fā)亞洲內陸干旱化。本文研究表明中國西北青藏高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