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系統(tǒng)標測和射頻消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比較_第1頁
caro系統(tǒng)標測和射頻消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比較_第2頁
caro系統(tǒng)標測和射頻消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比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aro系統(tǒng)標測和射頻消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比較

一些室性快速心力衰竭,如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和室內感動(室內感生),臨床藥物通常無效,患者無法接受藥物治療。長期發(fā)作易致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影響心功能。導管射頻消融是較成熟的首選非藥物治療技術。但常規(guī)標測方法,患者和術者常需較長時間暴露在X射線下,且不能準確確定心臟三維解剖界限。三維電磁導管標測(即Carto)系統(tǒng)指導下標測和消融治療各種心律失常,新近已應用于臨床。它應用導管磁場跟蹤定位技術,少用或不用X線,同時顯示心腔三維空間解剖結構和心內電生理信息,可克服常規(guī)方法的缺點。本研究通過其與常規(guī)X線透視下標測和射頻消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比較,評價其臨床應用價值。數(shù)據(jù)和方法一、常規(guī)治療后x線表現(xiàn)1999年1月~2000年3月,在我院經(jīng)心內電生理診斷為房速或房撲,同意行射頻消融手術治療患者共27例。常規(guī)方法組15例,在常規(guī)X線指導下消融,年齡(37.5±11.7)歲,男性6例,女性9例,1例為法樂三聯(lián)癥外科根治術后。Carto組12例,應用Carto系統(tǒng)指導消融,年齡(40.3±14.5)歲,男性8例,女性4例,2例為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手術后,余均無器質性心臟病。二、wo方法1.融最早病房激點房速應用雙大頭導管“蛙跳”標測,溫控消融最早心房激動點。線性消融三尖瓣環(huán)與下腔靜脈入口的峽部治療房撲,常規(guī)放置Halo電極,消融終點為完全雙向傳導阻滯。2.房速或房撲期標測對房速、房撲標測消融見參考文獻。設置解剖參考電極于患者后背部,X線透視下電極頭部約位于心影中央,IC1-IC2導聯(lián)記錄冠狀竇近端電圖作為參考電圖,相關窗口選擇比心動過速周期低5~10ms,三角填充閾值設定為25mm或30mm,在房速或房撲持續(xù)發(fā)作時標測。標測導管為7FNavi-Star(CordisWebster),IC3-IC4導聯(lián)雙極記錄。在相應心腔內心內膜上移動標測,心腔的三維解剖實時重建。根據(jù)導管的位置、局部激動時間、心動周期三方面穩(wěn)定性取點并校正。局灶性房速采用“熱點”標測法,選擇電激動圖上最早激動波處為消融靶點,大折返環(huán)房速在標測到的緩慢傳導區(qū)域關鍵峽部進行線性消融。房撲病例線性消融折返環(huán)關鍵峽部。消融時溫控為60℃,注意功率調節(jié),防止燒焦或損傷鄰近組織三、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以P<0.05為統(tǒng)計學上差異有顯著性。術后手術情況比較常規(guī)方法組15例中,9例右房房速,6例典型房撲,其中13例即時消融成功。2例消融不成功,1例為法樂三聯(lián)癥外科根治術后房速,另1例為希氏束旁自律性房速,應用Carto系統(tǒng)電解剖標測再次手術消融均成功。Carto組12例中房速和房撲各6例,均即時消融成功。其中右房房速5例,2例為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手術治療后,左房房速1例;典型房撲5例,左房房撲1例。兩組間比較,Carto組較常規(guī)方法組,手術時間延長[(236±53)min與(179±67)min,P<0.05],曝光時間縮短[(16±7)min與(37±19)min,P<0.01]。兩組均無傳導阻滯和心包填塞等并發(fā)癥。隨訪4~8個月,Carto組中1例左房房速復發(fā),經(jīng)再次Carto系統(tǒng)標測和消融成功。房速重建和線性規(guī)制導管射頻消融術是房速、房撲等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選的非藥物治療方法。應用雙大頭導管“蛙跳”標測,可有效消融治療折返性和局灶性房速。通常在X線透視下,尋找最早激動點為靶點,曝光時間一般較長,尤其是靶點鄰近重要傳導部位或心內結構變異時,須多投照位確立導管位置,且消融時需連續(xù)曝光觀察。Carto系統(tǒng)應用磁場定位技術,可實時觀察導管位置,避免X線透視的二維局限性;對自律性機制的局灶性房速,采用“熱點”標測法,在三維解剖結構圖上,根據(jù)其附加著色的電生理信息,可同時比較A波,尋找最早激動點。利用系統(tǒng)的定位和記憶功能,迅速找到激動傳出點,減少放電次數(shù),提高消融成功率。在體表心電圖V1、Ⅱ、Ⅲ、aVF導聯(lián)P波正向、Ⅰ導聯(lián)雙向,初步判斷為間隔旁起源可能,但難以確定在左房或右房。若右房電傳導圖上激動自房間隔中上部傳出,且最早A波提前體表P波<20ms,要考慮穿刺房間隔在左房標測。Schwartzman報告1例房速患者,在右房后壁記錄到較提前的雙向A波,消融不成功;后在Carto系統(tǒng)下標測左房,顯示房速起源于右上肺靜脈,消融成功;并在豬模型中證實右房后壁與左房右上肺靜脈間存在延續(xù)區(qū)域(contiguityregion),右房后壁記錄的雙向A波中有右上肺靜脈電位。本研究中,1例房速起源左房右上肺靜脈口與右下肺靜脈口之間,圖1為患者心動過速時的體表心電圖,圖2為Carto系統(tǒng)標測的左房電解剖圖。對先天性心臟病術后瘢痕介導的大折返環(huán)房速,利用Carto系統(tǒng)電解剖標測到低電壓分裂電位的瘢痕區(qū),結合隱匿性拖帶,確定慢傳導區(qū),從激動圖或傳導圖上顯示折返通路,對關鍵峽部進行線性消融有指導價值。本研究中常規(guī)方法組中1例先天性法樂三聯(lián)癥外科術后大折返環(huán)房速消融失敗,后在Carto系統(tǒng)標測下顯示房速為右房外側壁手術切口瘢痕所介導,在折返環(huán)的關鍵峽部放電3次消融成功。采用連續(xù)線性消融三尖瓣環(huán)與下腔靜脈入口的峽部,達到完全雙向傳導阻滯,可有效治療典型房撲。但因三尖瓣環(huán)及右房大小存在個體差異,有時Halo電極放置有一定困難,尤其是在心臟外科術后心腔結構受到不同程度損害,X線影像難以準確定位,故對判斷消融終點即完全雙向阻滯存在局限性。Carto系統(tǒng)通過峽部的高密度標測,可三維重建心腔解剖結構,易于識別解剖界線。標識下腔靜脈入口、冠狀竇、希氏束及三尖瓣環(huán),左前斜位加尾位充分暴露峽部,設置最短消融徑線。消融后根據(jù)激動或傳導圖上的傳導順序、雙極記錄時低振幅以及出現(xiàn)寬間期心房雙電位判斷線性損傷是否完全阻滯。通過標志原消融點,確切尋找漏點,避免不必要的多次放電,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復發(fā)率。對不典型房撲,常規(guī)電生理及拖帶判斷為非峽部依賴性,右房間隔中上部A波較早時,要對左房進行標測。Carto系統(tǒng)三維電解剖標測左房,可顯示后壁、肺靜脈口及二尖瓣環(huán),觀察房撲折返激動徑路,有效設置線性消融路標。圖3為1例不典型房撲患者的體表心電圖,F波在Ⅱ、Ⅲ、aVF及V1~V6導聯(lián)正向;在左房的電解剖圖(圖4)上發(fā)現(xiàn)左房后壁鄰近右上肺靜脈口區(qū)域局部低電壓,為慢傳導區(qū),線性消融此處至房間隔,成功治愈房撲。本研究通過與常規(guī)X線透視下標測和射頻消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比較,結果初步顯示應用Carto系統(tǒng)安全有效;與雙平面X線常規(guī)方法相比,定位準確可靠,且有定位記憶功能,可重新回到曾標測或消融的某一點;明顯縮短曝光時間,減少放電次數(shù),提高成功率。尤其是在鄰近希氏束等特殊部位及異常心臟結構和復雜病例,Carto系統(tǒng)簡化標測,有助于準確定位消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