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 同步課件_第1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 同步課件_第2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 同步課件_第3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 同步課件_第4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 同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

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素養(yǎng)目標1.運用多種方法積累詞語,擴大詞匯量,豐富詞語積累。2.探究一詞多義現(xiàn)象,通過具體語境把握多義詞的含義,了解詞義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3.辨析詞義的細微差異,理解詞語除了概念義還有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4.學會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選擇和運用詞語,領會作家選詞煉字的藝術(shù)。從小學到中學,我們一直都在積累詞語。漢語中的詞語數(shù)量巨大,我們不可能全部掌握,但每個人都應當有意識地擴充自己的詞語庫,努力提升閱讀和表達的能力。有些人說話寫文章干巴巴的,拙于表達,詞不達意,就是因為積累的詞語太少。1.了解詞語“家族”,讓積累更加有效漢語中的詞語并非雜亂無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統(tǒng)的。有些詞包含共同的語素,如包含語素“理”的詞語有“理解”“理由”“整理”“辦理”“梳理”“條理”等。有些詞,通過語義上的各種關系聚合在一起,如同義關系、反義關系、親屬關系、順序關系等。從詞語的“家族”或者“系統(tǒng)”出發(fā),觸類旁通,可以大大增加詞匯量。我們一直都在積累詞語,但未必有方法上的理性認識。寫一段文字,說說自己從前是怎樣積累詞語的,現(xiàn)在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寫完后與同學交流。一豐富詞語積累參考示例:在課外閱讀中,可根據(jù)詞語的演變積累一些同義的詞語。如:筵席上的中國菜誠然大抵濃厚,然而并非國民的常食。(魯迅《華蓋集續(xù)編》)因有一頭親事來效勞,將來好吃太太喜酒。(《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高贊為選中了乘龍佳婿,到處夸揚,今日定要女婿上門親迎,準備大開筵席,遍請遠近親鄰吃喜酒……趁著筵席,做了花燭……午飯已畢,重排喜筵。(《醒世恒言》卷七)古代禮儀活動常鋪上層層筵席,因此“筵席”本指鋪墊物品。因古人宴飲多在筵席上進行,于是筵席就專指酒宴。詞義的轉(zhuǎn)移造成了“宴”字代“筵”的轉(zhuǎn)變,于是慢慢就出現(xiàn)“筵宴”“宴席”“喜筵”“喜酒”等詞。2.豐富熟語積累,讓語言多姿多彩無論說話還是作文,我們經(jīng)常會用到熟語。熟語主要包括成語、慣用語和歇后語??梢試L試按照這幾個類別,分類搜集、整理一些熟語。每類中各選五個例子,理解它們的含義,并分別運用它們說一兩句話。還可以找出意思相近的成語、慣用語和歇后語,做做互換練習。(1)成語①意思相近的成語【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容藝術(shù)形象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例:技術(shù)人員利用動畫語言,在三維建模中將壁畫元素重新編程,合成的畫面瀝粉貼金,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了。“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例:老師在教學中的表達習慣、體態(tài)語言與面部表情,孩子們都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來。參考示例:②意思相反的成語【忐忑不安泰然自若】“忐忑不安”,心神不定。例:學子們從此告別象牙塔邁向社會,有的人忐忑不安,有的人則豪情萬丈,有對相處多年的同學的不舍,也有對老師和母校的感恩……“泰然自若”,形容鎮(zhèn)定、毫不在意的樣子。例:謙虛從容、泰然自若地與世界相處,保持定力同時兼具海納百川的氣度,才是真正的自信。(2)慣用語①放冷箭:比喻暗中害人。例:構(gòu)建良好的秩序應采取有理有據(jù)有節(jié)的方式,而不是彼此攻擊或放冷箭。②打頭陣:比喻沖在前邊帶頭干。例:這個指南車為高貴的隊列打頭陣,保證整個隊伍不會迷失在古代中國荒涼的村野之中。③唱主角:比喻擔負主要任務或在某方面起主導作用。例:這份計劃書讓智慧旅游唱主角,以游客互動體驗為中心,以一體化的行業(yè)信息管理為保障,激勵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④破天荒:指事物第一次出現(xiàn)。例:在校慶科學報告會上,破天荒出現(xiàn)了下面這一幕——大學一年級學生作研究古文字的學術(shù)報告,在該校前所未有。(3)歇后語①芝麻掉到針眼里——巧上加巧。例:這口古井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頗有趣味,用當?shù)厝罕姷脑捳f是芝麻掉到針眼里——巧上加巧。②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例:那家私塾的老師只讓學生念念背背,不講解,大家都不懂,難怪人家要說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③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例:面對兵變,作為皇帝的唐玄宗,此時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只能忍痛舍愛。成語是熟語中最常用的一種。建議舉辦一次“領略成語魅力”的主題語文活動。下面的內(nèi)容供參考。①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梳理所學成語,以其中若干成語作為研習的對象,查找它們的出處。注意考察成語中保留的代漢語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特征。參考示例成語來源(1)有來源于神話傳說的,例如:開天辟地、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2)有來源于寓言故事的,例如:杞人憂天、邯鄲學步、掩耳盜鈴、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等。(3)有來源于歷史故事的,例如:完璧歸趙、破釜沉舟、約法三章、投筆從戎、聞雞起舞等。(4)有來源于古人作品語句的,例如:舍生取義、春風得意、近水樓臺、滿城風雨、水落石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等。(5)有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活躍于群眾口頭語言中的,例如:大海撈針、指桑罵槐、另起爐灶、三三兩兩、大刀闊斧等。(6)還有外來文化傳入,如來自國外的典故、格言以及漢語譯本的,例如:一塵不染、現(xiàn)身說法、心花怒放、以牙還牙、舊瓶裝新酒、火中取栗、物競天擇、迷途羔羊等。(7)最近幾十年來源于生活的新生成語,例如:白手起家、分秒必爭、變廢為寶等。成語在語音、語義和語法方面的特點(1)古今異讀余勇可賈“賈”讀gǔ暴虎馮河“馮”通“憑”,讀píng博聞強識“識”通“志”,讀zhì(2)古今異義不刊之論刊:削除錯字赴湯蹈火湯:滾燙的水身體力行身體:親身體驗便宜行事便宜:方便,適宜(3)詞類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星羅棋布星、棋,名詞作狀語閉月羞花閉,動詞使動用法;羞,形容詞使動用法不遠萬里遠,形容詞意動用法時不我待賓語前置,時不待我曉之以理狀語后置,以理曉之貽笑大方省略句,貽笑(于)大方②成語深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分類整理成語(如愛國、民本、誠信、榮辱、世情、師友、讀書、歲月、動物、植物等,也可自己擬定),同學分工,各選一類,以《成語中的

文化》為題,寫一則語言札記。參考示例成語與中華民族精神當仁不讓義無反顧守正不阿一言九鼎篳路藍縷身先士卒慘淡經(jīng)營披肝瀝膽死得其所氣貫長虹成語與天文地理江河日下星羅棋布五風十雨高山流水滿城風雨泰山北斗七月流火風雨如晦如坐春風石破天驚成語與政治法律海晏河清道路以目金科玉律罪不容誅城下之盟明火執(zhí)仗

罰不當罪成語與文學藝術(shù)粉墨登場行云流水登堂入室信筆涂鴉舞文弄墨惟妙惟肖繪聲繪色栩栩如生下里巴人朝歌夜弦成語與衣食住行惡衣惡食鐘鳴鼎食美輪美奐登山臨水觥籌交錯安步當車風塵仆仆空中樓閣空谷足音燈紅酒綠成語與動物植物趨之若鶩龍飛鳳舞目無全牛良莠不齊不稂不莠芝蘭玉樹明日黃花魚目混珠魚龍混雜過江之鯽成語中的植物文化要說什么東西從古至今幾乎未曾改變,那必然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的成片的綠樹、茵茵的青草和繽紛的花朵。而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成語中,蘊藏著數(shù)不盡的植物文化。植物在成語中常常帶有一些特有的意象,這和古詩詞中是相類似的。比如“桃李春風”“桃李滿天下”,其中的“桃李”就指被栽培的后輩、門生,這樣的用法也被廣為流傳?!袄睢庇羞@樣一層含義不是沒有原因的。相傳漢朝時有一個叫子質(zhì)的大臣,得勢時保薦提拔了很多人,可他后來遇危難,卻沒有一個人來幫助他。簡子聽了之后笑著對子質(zhì)說:“他春天種了桃樹和李樹,到夏天可在樹下納涼休息,秋天還可吃到可口的果實;可是,如果春天種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葉子,而秋天它長出來的刺反倒要扎傷人。”因此,“桃李”被用來指提拔培養(yǎng)的優(yōu)秀人才,這是基于桃子李子本身的特點再加以引申得來的。植物特有意象以外,植物本身的特點也足以表現(xiàn)出成語含義。“水性楊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水性流動,楊花,即柳絮,隨風飄揚。因此它的本義就顯得非常合理且十分易懂。“藕斷絲連”這個成語也是如此。藕被切斷了仍會有千絲萬縷連接著兩段,便被用來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系。像這樣用植物本身性質(zhì)作為含義的還有很多,便不在這里一一贅述了??傊?,成語中包含了植物的文化,可以從成語的意思推斷出植物的性質(zhì),更可以通過植物特性猜測成語含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的信息猶如大海,等待我們探尋。3.關注新詞語,讓語言鮮活生動隨著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新詞語在不斷涌現(xiàn),為漢語增添了鮮活的生命力。積累詞語,不能不關注新詞語。新詞語的來源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漢語自身的新造詞和外來詞,如“供給側(cè)”“高鐵”“刷屏”“博客”“作秀”等。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搜集一些新詞語,從中選擇十個,參考后面的“學習資源”(見課本),為它們制作“詞語檔案”。檔案內(nèi)容包括詞語的來源、含義,體現(xiàn)了社會生活哪些領域的變化,反映了什么樣的文化現(xiàn)象,等等。參考示例(1)學習情境:選擇幾個新詞語,談談對其含義的理解。【供給側(cè)】指供給方面,國民經(jīng)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取決于經(jīng)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舅⑵痢炕ヂ?lián)網(wǎng)上某重復信息集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2)活動一:討論新詞語產(chǎn)生的途徑。①記錄新事物、新現(xiàn)象:高鐵共享單車博客微信②詞語的衍生、縮略:金領(由白領衍生而來)、央行、

高考(縮略)③外來詞:雅思托福④方言詞:埋單(廣東方言)雄起(四川方言)⑤“舊瓶裝新酒”,原有的詞產(chǎn)生新的含義:高燒(反映人們對某事物的興趣有增無減且持續(xù)增強)槍斃(比喻準備好的節(jié)目、建議被否決)(3)活動二:探究新詞語包含的信息、反映的社會變化或文化現(xiàn)象。①按詞語梳理【酷】外來文化的影響:現(xiàn)代漢語的“酷”表示“特立獨行、充滿個性”的引申意義來源于英文單詞cool,是其音譯。②按社會生活不同領域梳理【經(jīng)濟變化流行新詞】大灣區(qū)、金磚+、中歐班列、中國品牌日、藍色經(jīng)濟通道【科技成就流行新詞】引力波、復興號、C919大型客機、光量子計算機,可燃冰試采【文化流行新詞】國家公祭日、統(tǒng)編教材、國家寶藏、雙一流【社會生活流行新詞】房住不炒、無人超市、宮頸癌疫苗積累、學習詞語,要特別關注詞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認識的深化,詞義也會不斷發(fā)展變化。古今詞義既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閱讀古詩文,要留意一詞多義、古今詞義不同的現(xiàn)象,避免以今律古;閱讀現(xiàn)代作品,也要準確理解詞義,避免望文生義。1.探究一詞多義一詞多義現(xiàn)象在古漢語中非常普遍,閱讀古詩文時,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仔細甄別,正確理解。例1:絕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②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陶淵明《桃花源記》)③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吳均《與朱元思書》)二把握古今詞義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⑥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張岱《湖心亭看雪》)例2:信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②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諸葛亮《出師表》)③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世說新語·雅量》)④??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⑤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白居易《琵琶行》)⑥不忍拈將等閑用,半封京信半題詩。(元稹《書樂天紙》)從你所學的古詩文中,再梳理一些一詞多義的例子,比如“兵”“報”“亡”“朝”“理”等,理解它們在具體語句中的含義。兵①本義為名詞,指武器。例: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②名詞,引申為拿武器的人,就是士卒、戰(zhàn)士。例:一老河兵聞之。

(紀昀《河中石獸》)③名詞,也引申為很多戰(zhàn)士,就是軍隊。例:沙場秋點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④名詞,也引申為軍隊交戰(zhàn),就是戰(zhàn)爭、軍事。例: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憶舍弟》)參考示例報①動詞,報答。例:欲報之于陛下也。(諸葛亮《出師表》)②動詞,報告。例: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③動詞,報復。例:日夜思欲報楚王。(干寶《搜神記》)亡①動詞,本義指逃跑。例: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司馬遷《陳涉世家》)②動詞,引申為失去。例: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③動詞,再引申為死亡、滅亡。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④動詞,沒有,讀wú。例: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朝①名詞,早晨。(讀作zhāo)如: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②動詞,早起上朝,朝見、朝拜。(讀作cháo)如: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廉頗藺相如列傳》)③名詞,官員們上朝的地方。(讀作cháo)如:于是入朝見威王。

(《左傳?鄒忌諷齊王納諫》)④名詞,朝代。(讀作cháo)如: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赤壁》)理①動詞,整理,梳理。如: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②動詞,治理。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諸葛亮《出師表》)③動詞,練習,溫習。如: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古詩十九首》)④名詞,道理,規(guī)律。如: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送東陽馬生序》)一詞多義看似紛繁復雜,其實也有規(guī)律可循。多義詞的各個義項并不是孤立的,其間存在著各種聯(lián)系。分析義項間的相互關系,往往就抓住了理解多義詞的“線索”。比如,兵,本義是武器,引申指拿武器的士卒、戰(zhàn)士,由此義引申指軍隊,又引申指戰(zhàn)爭、軍事。參考后面的“學習資源”(見課本),梳理一詞多義的例子,撰寫學習筆記,說明詞義的引申關系。知識拓展詞義發(fā)展演變的幾種情況:第一,詞義的擴大。即詞的今義所表示的范圍大于古義,而古義包括在今義中,或者說詞義的外延擴大了。比如,“江”“河”,古義專指長江、黃河,現(xiàn)在則泛指一切河流?!安恕北緛韺V甘卟?,后泛指菜肴。一般說來,詞義的擴大總是具有從個別到一般、從部分到整體的特點。第二,詞義的縮小,即詞的今義所表示的范圍小于古義,或者說詞義的外延縮小了,比如“禽”在古代指“鳥”和“獸”,后來專指鳥類?!白印钡脑x包括兒子和女兒,現(xiàn)在只指兒子。“宮”原是房屋居室的通稱,秦漢開始專指帝王的住所。第三,詞義的轉(zhuǎn)移,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詞所表示的概念的轉(zhuǎn)移。詞的概念的轉(zhuǎn)移指詞所表示的概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比如,“丈夫”,原指成年男子,現(xiàn)在指女子的配偶。第二種情況是詞所表示的基本概念沒有發(fā)生變化,只是詞的感情色彩轉(zhuǎn)變了,如“勾當”,原義是辦理,是動詞,中性詞,現(xiàn)在指“壞事情”,是名詞,貶義詞。3.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義詞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詞語的古義和今義,既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閱讀古詩文時,要注意避免以今律古。下面這些句子中,加點的部分是一個詞還是兩個詞?如何理解?再搜集一些類似的例子。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諸葛亮《出師表》)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白居易《琵琶行》)地方今義:①泛指空間的一部分;②民間;③地區(qū)。古義:土地方圓。例如:江東雖小,地方千里。(《史記?項羽本紀》)痛恨今義:①深為憎恨;②極端憎恨。古義:痛心遺憾。例如:痛恨高賢不再逢,臨岐泣別兩情濃。(《三國演義》)無論今義: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例如:無論再繾綣,已是安蒼黃。(杜甫《入衡州》)因為今義:①表示原因;②常跟“所以”連用,表示因果關系。古義:于是寫了。例如: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古今異義詞的例子:(1)卑鄙今義:(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古義:卑,指出身低微;鄙,指學識淺陋。常用作謙辭。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2)風流今義:輕浮放蕩;指跟男女間情愛有關的。古義:①繁華的景象,流風余韻。例如: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②學問才華,雍容的風度。例如: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詠懷古跡》)參考示例(3)老大今義:①年老;②排行第一的人;③船上主要的船夫,也泛指船夫;④很,非常(多用于否定式)。古義:年齡大。例如: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琵琶行并序》)(4)爪牙今義:比喻壞人的黨羽,含貶義。古義:鳥獸的爪子和牙齒。例如:蚓無爪牙之力。(《勸學》)(5)學者今義:在學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6)白露今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古義:指白茫茫的水汽。例如:白露橫江。(《赤壁賦》)(1)分析下列句子中成語誤用的原因。①現(xiàn)在我們單位職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騎車,為的是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尤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們新來的領導。學習現(xiàn)代漢語詞語,尤其是從古代沿用而來的成語,容易望文生義而誤用。了解成語的來歷,或者理解成語中某些字的含義,往往能夠幫助我們準確理解詞義。如“不贊一詞”,出自《史記?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不贊一詞”是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后來也指一言不發(fā)。如果將“贊”理解為現(xiàn)代常用義“贊揚”,就會歪曲成語的意思而誤用。查找資料,搜集容易錯誤理解的成語,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全班交流:這些成語的含義是什么?如何避免誤用?參考示例②在語文老師的嚴格要求下,我逐漸改正了文不加點的毛病。③時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來詞時,追求時髦,嘩眾取寵,令人費解。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稱,只能讓人貽笑大方。解析:①“始作俑者”泛指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者。句中望文生義,用于某行動的開創(chuàng)者。

②“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寫成。不能望文生義,錯誤地理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③“貽笑大方”讓內(nèi)行笑話。不可望文生義,錯誤地理解為“讓人嘲笑”。(2)其他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舉例?!静缓酢坎缓涠l(fā)抖,形容非??謶帧#ú荒苡糜谝蚝涠l(fā)抖)【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多形容文章悲慘動人。(不能用于文章、作品粗糙不能讀下去)【從一而終】指女子只能從屬一個丈夫,丈夫死了終身不再嫁人。(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從頭到尾堅持)【登高自卑】登上高處一定要從低處開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用于自卑情緒)【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也作“升堂入室”。(易望文生義,錯誤理解為進入室內(nèi))【反戈一擊】指掉轉(zhuǎn)兵器的鋒芒(進行攻擊)。比喻掉轉(zhuǎn)頭來反對自己原來所屬的或擁護的一方。(不能錯誤理解為轉(zhuǎn)過頭來反擊)【風聲鶴唳】前秦苻堅領兵進攻東晉,大敗而逃,潰兵聽到風聲和鶴叫,都疑心是追兵。形容驚慌疑懼。(不能理解為風聲中聽鶴鳴)【瓜田李下】經(jīng)過瓜田,不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不能用來形容田園生活)【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不能用來形容受到責備)【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不能用來形容上下動手)【嘆為觀止】指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不能錯誤地理解為感嘆而停止)詞語是造句成文的基礎?!胺蛉酥⒀裕蜃侄?,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劉勰《文心雕龍?章句》)詞語的選擇,不僅講究用“對”,也追求用“好”;既要準確,也要生動。古人早就有“煉字”一說,這說明詞語的選擇不但極其重要,而且絕非易事。1.準確理解詞義,把握詞語的用法老舍在《關于文學的語言問題》一文中說,有些詞意思相近,“只看你把它擱在哪里最恰當、最合適就是了”。要做到“恰當”“合適”,就要仔細辨析詞義,準確理解詞語的意義,把握其用法??梢酝ㄟ^作家對原稿的修改體會用詞的準確。例如:三詞義的辨析和詞語的使用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原稿:背脊),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原稿:后身)噴出一陣(原稿:一股)煙霧。(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賞析示例①“梁”的一個意思是物體中間隆起呈長條的部分,如“鼻梁”“山梁”,雖然在詞典中“背脊”與“脊梁”的意思相同,但比較起來,這里“脊梁”比“背脊”更加形象、準確?!昂笊怼彼阜秶容^廣,而“竅”指窟窿,從“后竅”噴出煙霧顯然比從“后身”噴出更加準確、生動。煙霧,用“一股”來修飾,只能表現(xiàn)出煙霧的形態(tài),但魯迅這里是想描繪出斑蝥放屁的情景,用“一陣”,表現(xiàn)出煙霧不可能馬上消失,會在空中彌漫一段時間,一個小場景便生動地描繪出來了?!芭拧币弧芭拧币弧懊保@兩處細節(jié)細膩、生動地傳達出孔乙己不同的心理和境況,值得玩味。“排”帶有一種優(yōu)越的氣勢,表示自己分文不少,是個規(guī)矩人,與短衣幫們不同。此時孔乙己正處于無端受人訕笑、嘲弄,很窘迫的境地,他用表面的鎮(zhèn)定、從容、裝闊氣來應對嘲諷和攻擊,心理上的自我“優(yōu)越”與實際的拮據(jù)窮酸形成強烈的對比,凸顯孔乙己的可悲可嘆。“摸”則有從口袋往外挖出的意思??滓壹罕欢∨e人打折了腿,從肉體到精神,都遭受極大的摧殘和打擊,陷入窮困潦倒、已近末路的悲慘境地,只能“摸”出四文大錢,與前文“排”形成鮮明對比。可以通過作家對不同詞語的選擇體會詞義的細微差別。例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魯迅《孔乙己》)賞析示例對上面幾個例子進行分析,可從課文中再搜集、梳理一些例子,作點評,然后與同學討論:詞語選用如何“最恰當、最合適”?參考示例這樣的煉字在文學作品中不勝枚舉,例如: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是怎樣來寫月色的?“瀉”“浮”“洗”“籠”四個字好在哪里?作者通過對荷塘里的青霧、葉子和花的描寫來寫月色?!盀a”字化靜為動,加強了月光的流動感,寫出了月光的輕快;“浮”字突出了霧氣由下到上的動感、輕盈;“洗”字寫出了月光下葉子和花的純凈;“籠”字表現(xiàn)了月光下葉子與花的輕柔嬌美,襯托了月光的朦朧、柔和。這些字賦予眼前荷塘的景物以神韻,霧、葉、花的“動”體現(xiàn)了景與情的交融,其潛在的韻致也就流動起來了。②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郁達夫《故都的秋》)解析:“細膩”“清閑”“落寞”是作者主觀情感的流露。作者用他的情感繪出了細膩、深沉的意境,使讀者在對秋的意境體味中,感受作品的美。③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撒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茹志鵑《百合花》)解析:“晶瑩”寫出因感動、悲傷而滿眼淚水的眼睛;“撒滿”寫出百合花之多,表達出人們對通訊員無比的熱愛和深深的悼念之情。2.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漢語中不少詞語帶有或褒或貶的感情色彩,即使是中性詞,在具體的語境中也常帶有褒貶色彩。例如: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魯迅《拿來主義》)賞析示例“染污”“孱頭”“昏蛋”“廢物”,都是帶有非常鮮明的貶義色彩的詞語,直接表露出魯迅對這三類人的鄙視和憤怒。一些中性詞,在上下文語境中也帶上了感情色彩,如“徘徊”“勃然大怒”“羨慕”“蹩”等,這些詞活畫出三類人的動作和心理,透露出強烈的諷刺意味。

還有一些原是褒義的詞語,其感情色彩在特定語境中也發(fā)生了轉(zhuǎn)換,比如,“欣欣然”,本是表現(xiàn)喜悅之情的褒義詞,而“欣欣然地蹩進”卻帶有強烈的諷刺、鄙視意味。這個“蹩”決不能換成“走”和“踱”:“走”缺乏形象感,過于平淡;“踱”過于從容不迫,閑適自得,與“廢物”的形象不協(xié)調(diào);“蹩”,是走路不穩(wěn)的樣子,形象地描繪出“廢物”的病弱和猥瑣,再加上“欣欣然”,活畫出“廢物”見到鴉片情急、貪饞、丑態(tài)百出的樣子。在特定的語境下,詞語的感情色彩也會發(fā)生轉(zhuǎn)化,表達出更為復雜的情感。例如: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魯迅《拿來主義》)“鼓吹”指宣傳提倡,也略帶吹噓的含義,“吝嗇”指過分看重財物,當用不用或當給的舍不得給。這兩個詞本來都是貶義詞,用在此處,表達出作者對于“拿來主義”的鮮明態(tài)度,幽默而堅定。搜集典型的段落和語句,探究作者如何利用詞語的褒貶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參考示例在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一文中,還有幾處運用詞語的褒貶色彩表達感情的句子。①當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柏S富”“大度”運用反語,是對國民黨政府自我吹噓、自欺欺人之態(tài)的有力嘲諷。②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澳Φ恰币辉~的意思是“符合時宜”?!澳Φ恰边@個詞因為是從英語音譯過來的,所以出現(xiàn)在這篇討論如何對待中西文化的雜文里就令人感到幽默風趣,同時它的存在也隱隱揶揄了那些自詡“發(fā)揚國光”且固執(zhí)己見、容不得異議的人?!澳Φ恰笔轻槍﹂_篇所說的只顧一味的“送去”而言的,把賣國行徑說成“摩登”。“吝嗇”是針對第三段的“豐富”和“大度”而言的,用以諷刺國民黨政府賣國和狂妄自大的行徑。

總之,詞語的感情色彩,是指某些詞除了基本意義(概念義)之外,還帶有人們主觀評價的色彩,表達喜愛或憎惡、肯定或否定、贊許或貶斥的感情,我們把詞語的基本意義之外所表達的這種特殊的附加意義,叫作詞語的感情色彩。例如:“成果”和“后果”的基本意義都是“行為的結(jié)局”,但前者是指好的結(jié)局,含有肯定、贊許的感情色彩;后者指壞的結(jié)局,含有否定、貶斥的感情色彩。3.把握詞語的語體色彩有些詞語常用于特定的語體中,帶有鮮明的語體色彩。詞語的語體色彩主要分為口語色彩和書面語色彩兩大類。語體色彩表明,不同的詞適用于社會交際的不同范圍,適用于不同的文體。通常情況下,具有某種語體色彩的詞語要用于相應的語體,以求得風格的協(xié)調(diào)一致。例如,“可以”“現(xiàn)在”“打算”等帶有口語色彩的詞語就不太適合用于公文中,而要用“準予”“茲”“計劃”等這些帶有比較莊重、嚴肅的書面語色彩的詞語。在交流和表達中,人們往往根據(jù)對象和內(nèi)容需要,交錯運用不同語體色彩的詞語。文學作品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興趣的班級,可以任選一兩部作品,探究作家如何運用詞語的語體色彩以獲得更好的表達效果。以下專題可供參考,也可另擬專題。①同樣是表現(xiàn)地域特色的小說,《蒲柳人家》和《溜索》在詞語的選用上各有什么特點?體現(xiàn)出怎樣的風格?②在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中,作家常常利用詞語的語體色彩,描寫人物語言,塑造人物形象。你想到了哪些人物?具體說明。參考示例(1)《蒲柳人家》和《溜索》選詞特點和風格?!镀蚜思摇发倨咴绿欤蟹笊挝?,熱得像天上下火。何滿子被爺爺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賊扣兒。②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③長到四五歲,就像野鳥不入籠,一天不著家,整日在河灘野跑。奶奶八樣不放心,怕讓狗咬了,怕讓鷹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給拍花子的拐走。④何滿子對爺爺心懷不滿,拿白眼珠兒翻瞪爺爺,悶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掛個油瓶兒?!久鞔_】“拴賊扣兒”“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拍花子”“白眼珠兒”等詞語有明顯的口語特征,準確傳神地表現(xiàn)出勞動人民生動活潑的形象,富于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

⑤人配衣裳馬配鞍,何滿子穿上這條花紅兜肚,一定會在小伙伴們中間出人頭地。⑥那個不知好歹的年輕纖夫,是個生愣兒,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說:“好狗不擋道!”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⑦老人家左右為難,偷偷掉了好幾回眼淚。但是,前思后想,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到了兒點了頭?!久鞔_】

“人配衣裳馬配鞍”“好狗不擋道”“捅了馬蜂窩”“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等豐富的民間熟語的運用,體現(xiàn)出小說獨特的語言風格,既簡潔洗練又生動形象。《溜索》①一個鐘頭之前就感聞到這隱隱悶雷,初不在意,只當是百里之外天公澆地。雷總不停,才漸漸生疑,懶懶問了一句。②山不高,口極狹,僅容得一個半牛過去。不由捏緊了心,準備一睹氣貫滇西的那江,卻不料轉(zhuǎn)出山口,依然是悶悶的雷。……行到岸邊,抽一口氣,腿子抖起來,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動半步?!久鞔_】“初”“狹”“行”等都是單音節(jié)詞,具有凝練的文言詞特點。③首領啞聲說道:“可還歇?”余下的漢子們漫聲應道:“不消。”紛紛走到牛隊里卸馱子。【明確】“歇”“消”運用文言的單音節(jié)詞來表達,有一種古白話的味道,使這種對白極為儉省。④只有一個精瘦短小的漢子站起來……只一躍,腿已入套。腳一用力,飛身離岸,嗖的一下小過去,卻發(fā)現(xiàn)他腰上還牽一根繩,一端在索頭,另一端如帶一縷黑煙,彎彎劃過峽頂?!久鞔_】除運用單音節(jié)詞使句子表達凝練簡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