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課件_第1頁
城市設計課件_第2頁
城市設計課件_第3頁
城市設計課件_第4頁
城市設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空間和秩序:城市設計的形式論2.1卡米羅·西特:城市空間的美學研究卡米羅·西特(1843—1903)奧地利建築師《城市建設藝術》《市鎮(zhèn)設計》《城市空間》《城市藝術》吉伯德(英)哈羅新城伊利爾·沙裏寧(美)現代城市設計學說的奠基人《城市建設藝術》建築物、紀念物及公共廣場之間的關係中心空敞的公共廣場公共廣場的封閉特徵公共廣場的形式和大小古代公共廣場的不規(guī)則性公共廣場群北歐公共廣場的佈局現代城市規(guī)劃的藝術貧乏和平庸無奇的特徵現代體系城市規(guī)劃藝術的現代限制因素改進了的現代體系城市規(guī)劃中的藝術原則結論大學VOTIVE教堂廣場改造規(guī)劃化學實驗室住宅住宅主廣場觀察主立面次廣場次廣場2.2培根:城市空間的運動學研究《城市設計》同一運動系統(tǒng)找出“同路人”的“城市經歷”費城城市中心設計時代週刊封面人物3.場所與文脈:城市設計的涵義論3.1場所·場所精神空間容納人們日常生活的三維整體場所由自然環(huán)境和人造環(huán)境相結合的、有意義的整體場所=實體空間+精神意義場所精神場所的總體氛圍3.2文脈·城市文脈文脈就城市設計領域而言,文脈就是人、建築、城市及其文化背景之間的關係城市文脈包括顯性文脈和隱性文脈顯性文脈包括人在城市中的社會活動,人的活動領域和領域的構成要素隱性文脈對城市有潛在影響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習俗、心理行為等建築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造有意味的場所,幫助人們棲居。

——諾伯格·舒爾茨4.生命與活力:城市設計的活力論簡·雅各布其人簡·雅各布(1916—)記者自由撰稿人《建築論壇》助理編輯讚賞城市原有街道的歡樂與祥和

城市規(guī)劃這一偽科學及其夥伴——城市設計的藝術,至今還未突破那些似是而非、以願望代替現實,卻又為人們所習以為常的迷信,過分的簡單化和象徵手法,使城市設計至今還沒有走向真實的世界。

——簡·雅各布《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對傳統(tǒng)空間的綜合利用和進行小尺度的、有彈性的改造——保留老房子從而為傳統(tǒng)的中小企業(yè)提供場所——保持較高的居住密度,產生複雜性——增加沿街小店鋪以增加街道的活動——減小街區(qū)的尺度,從而增加居民的接觸Diversityisnaturetobigcities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一書或許是城鎮(zhèn)規(guī)劃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部力作。

——《紐約時報》《城非樹形》(1965)《俄勒岡實驗》(1975)C·亞曆山大《宣導規(guī)劃與多元社會》(1965)P·達維多夫《城市設計宣言》(1987)A·雅各布D·阿普爾亞德5.環(huán)境與意象:城市設計的意象論凱文·林奇(1918—1984)耶魯塔裏埃森MIT《關於對城市滿意情況的記錄》《城市的形式》波士頓、洛杉磯、澤西市條件:識別性

物體的外形特徵結構

物體所處的空間關係和視覺條件意義

在使用上對觀察者的重要性元素:路徑

Path

區(qū)域

District

邊緣

Edge

節(jié)點

Node

地標

Landmark6.生長與衰?。撼鞘性O計的有機論—1918年為緩解城市機能過於集中,提出有機疏散理論—城市是有機體,符合生命體的內部秩序,不能任其凝成一片—把城市人口和工作崗位分散到離開中心的地域—工業(yè)不應佔據市中心,空出的面積開闢綠地—大赫爾辛基規(guī)劃,建立半獨立城鎮(zhèn),控制城市的擴張6.1有機疏散伊利爾·沙裏寧

本講思考哈爾濱城市意象要求:圖示A4

時間:20分鐘內,下課前交現代城市設計理論1.集中與分散:關於城市理想模式的探索1.1霍華德的田園城市霍華德(1850—1928)《明日的田園城市》結合城鄉(xiāng)優(yōu)點改善城市環(huán)境消除貧富差異建立新型社會經濟關係新城市運動萊切沃斯:霍華德的夢想1.2萊特的廣畝城市萊特(1869—1959)《消失中的城市》自然主義者每人一英畝土地高速交通連接拋棄城市結構,真正融入自然中產階級郊區(qū)化1.3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明日城市》城市集中主義空間、人口和各種資源的集中提高城市運做效率反對傳統(tǒng)城市空間模式體現現代藝術觀光明城,300萬人口,中心24棟摩天樓,60萬人居住在周邊的板式豪華公寓內。巴黎伏瓦生規(guī)劃城市集中還是分散:還未有結果的爭論城市設計基本要素土地使用

建築形態(tài)及其組合

公共空間

使用活動

交通與停車

保護與改造

步行街/區(qū)

標志與標牌1.建築形態(tài)及其組合城市設計研究的建築包括建築物和橋樑、水塔、護堤、電視通訊塔,乃至煙囪等構築物。建築設計:通過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把建築藍圖變?yōu)檎鎸嵉慕êB物。城市設計:通過控制相關建築元素,使建築師的建成作品對城市整體環(huán)境起到建設性而非破壞性的作用。城市設計師的“二次訂單”1.1目的1.2城市建築:建築·城市建築反映地理特徵:氣候、日照、風向、地形地貌支持城市運轉:符合城市的規(guī)模、尺度表達特定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特點的美學涵義:尊重建成環(huán)境的意義,尊重歷史文化特徵在城市空間形態(tài)上的反映反映人們的社會、生活活動行為:同樣功能的建築物,在城市不同區(qū)位,其形態(tài)會有所差異具有文化的延續(xù)性和空間關係的相對穩(wěn)定性:對地方文化特色的考慮、對城市既有空間肌理的考慮1.3控制要素高低大小形狀風格色彩材料質感容積率空地率建築高度體量沿街退後質地色彩環(huán)境影響1.4控制原則1.4.1保護城市地形和天際線的美觀和特色1.4.2保證城市公共開放空間有合理的日照和良好的視覺感受1.4.3保護歷史建築的景觀條件與周圍建築物的協(xié)調關係1.4.3保護建築物之間的文脈關係及空間比例1.5彈性控制概念1.5.1高度獎勵私人地塊修建城市公共福利設施或為歷史建築及環(huán)境保護提供資金1.5.2城市環(huán)境日照條件評價魚眼鏡頭結合日照天穹圖某點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間的日照條件,為周圍體量控制提供依據1.5.3高層建築的分段控制對建築底部、中部、頂部及屋頂形式的控制1.6城市設計控制技術手段:設計導則1.7建築師的城市責任感:作為城市設計師的建築師個性·理性個體·整體2.土地使用2.1研究內容城市規(guī)劃:土地使用性質,各種用地的佈局組合關係,經濟技術指標。城市設計:

1、開發(fā)強度和土地使用的經濟性

2、保護自然與生態(tài)環(huán)境

3、有利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4、交通及人口密度的控制2.2土地使用的原則2.2.1土地綜合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保持城市空間的全天候活力2.2.2保護自然形體要素和生態(tài)資源作為城市設計師應當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形體要素突出城市整體景觀特色城市建設實踐中的成功與遺憾2.2.3有利於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狹義基礎設施:市政工程、城市交通及電力、電訊設施廣義基礎設施:公路、鐵路,城市服務事業(yè)、文教事業(yè)基礎設施的建設決定城市的發(fā)展和容量基礎設施耗資大,建設週期長,先行建設土地使用計畫中: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安排物質空間,提供方便條件有效協(xié)調基礎設施與其他用地之間的關係小實例---SUNWAY新城3.公共空間3.1概念也稱開放空間或開敞空間,指城市中向全體市民開放使用的空間。街道、廣場、公共綠地、河流、建築物之間的公共外部空間新型公共空間:公共建築物的大廳、中庭、室內街道、室內廣場、建築灰空間3.2特性開放性可達性大眾性功能性3.3中西城市公共空間演變比較西方:廣場為主要形式,承載大量城市公共生活中國:“街”為主要形式,承載的城市公共生活有限,以商業(yè)貿易為主西方:近代,公共空間成為城市環(huán)境的附屬品,不能滿足使用要求20世紀50年代,城市美化運動,公共空間建設考慮景觀、藝術效果,對人的活動需求考慮很少60年代,簡·雅各布的著作發(fā)表後,開始關注人的行為心理和需求心理中國:近代,外來文化的影響和社會、政治結構的變化,城市公共空間模式也發(fā)生轉變,也開始承載更多的公共活動近十幾年,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量很大,也出現了種種誤區(qū),甚至重蹈西方失敗的覆轍問題一:尺度失當,難以積聚人氣,缺乏活力問題二:一味追求形式,不注重實效,缺乏對人的關懷3.4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理想目標儘量消除城市消極空間,儘量增加城市積極空間消極空間:無人問津、無法使用的城市空間。大面積的停車場、廢棄土地、閒置的河岸、倒閉的工廠、鐵路兩側的棚戶區(qū)、建築物之間的三不管空地……城市輪廓低沉、水準,建築物內部生活與街道活動緊密結合,戶外空間尺度人性化現代城市脫離街道生活,充斥著高層建築,戶外空間尺度非人性化,產生消極空間。消除消極空間,“縫合”城市空間的創(chuàng)傷,創(chuàng)造積極空間設計控制要點1、邊界明確,形成積極空間(鐵人廣場)2、注重重點空間的步行區(qū)化和設施建設(中央大街)3、強調公共空間使用及視覺聯繫(華盛頓)4、強調公共空間活動的多樣化及人情味(中央大街)4.使用活動城市景觀是一個連續(xù)的統(tǒng)一體,既包括物質環(huán)境,也包括各種人的行為、活動。城市空間與人的行為如果能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關係,則有利於創(chuàng)造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城市景觀。使用活動是城市設計中一個具有潛力的元素。4.1人的活動類型必要活動:構成城市活力的基本要素選擇活動:激發(fā)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社交活動:激發(fā)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增加後兩種活動,就能提高城市運轉的活力,增加城市的魅力差好選擇活動和社交活動與城市物質環(huán)境品質好壞有很大關系。4.2使用活動與環(huán)境品質的互動關係符合人行為心理的環(huán)境,可誘發(fā)使用活動,反之則抑制使用活動可改變空間的性質,使之變得有意義,甚至促使其環(huán)境品質的提升4.3城市設計策略策略一:設計活動以增強環(huán)境對人的吸引力策略二:環(huán)境設計中,為使用者提供多種選擇,考慮到使用者利用環(huán)境設施的能動性。策略三:為使用者提供安全的空間環(huán)境策略四:運用適當的設計手段,激發(fā)使用活動的產生策略五:重視環(huán)境對人行為的約束力,以積極的環(huán)境塑造積極的使用活動5.交通與停車5.1重要性汽車改變城市結構,帶來城市問題解決交通與停車問題,維持城市正常運轉5.2關注的內容城市規(guī)劃*道路交通規(guī)劃:側重於定量研究?;冻鞘薪煌康默F狀調查和預測,建立密度合理,便捷高效,交通流量分佈儘量均勻的城市道路網路,同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方案,以保證城市道路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城市設計:側重於定性研究,確立一種模式,以此解決交通與停車問題,根本目的是如何減少大量車行交通與停車空間對城市環(huán)境和景觀的不利影響,使城市不至於淪為“汽車的城市”,仍然是以人為主體的城市,最大限度維護步行者利益。5.3模式研究多種停車方式相結合:地下、多層、路邊停車與景觀的結合:林蔭停車場中心區(qū)邊緣停車發(fā)展公交捷運系統(tǒng)建設步行街、區(qū)5.4專業(yè)銜接城市設計與道路交通規(guī)劃的銜接,與城市規(guī)劃的銜接(中央大街論證)本講思考對鐵路局住宅街坊的現狀環(huán)境及居住模式的調查要求:文字+圖示

時間:下節(jié)上課前交城市設計基本要素土地使用

建築形態(tài)及其組合

公共空間

使用活動

交通與停車

步行街/區(qū)

保護與改造

標誌與標牌6.步行街\區(qū)6.1步行街\區(qū)的意義以人為本社會效益:增加城市積極空間,提供公共活動的場所經濟效益:帶動相關商業(yè)活動環(huán)境效益:減少污染,提高環(huán)境品質交通效益:減少汽車交通對城市的壓力6.2建立步行街\區(qū)的必要條件交通可達性,人車分離的可能性街道介面(硬質、軟質)在美學意義上的和諧、連續(xù)必要的環(huán)境設施活動支持(商業(yè)活動、特色人文活動)6.3步行區(qū)步行網路所連接的城市元素在功能上應有緊密的聯繫超過130-140米人的視力無法辨認他人輪廓、衣服、年齡和性別吉伯德:文雅的城市空間範圍不應大於137米亞曆山大:人的鄰里認知範圍直徑不應超過274米同濟周儉:我國社區(qū)規(guī)模不應超出150米的空間範圍範圍過大反而造成不便(德方斯)適應人的步行心理,提供多種選擇,不能強迫人的流線6.4住區(qū)步行系統(tǒng)與新城市主義社區(qū)6.4.1時代背景中產階級郊區(qū)夢:一部車子、一幢房子、一個院子社會精英:鄉(xiāng)村風情+現代都市文明開發(fā)商、學術界、大眾傳媒:重振DOWNTOWN6.4.2理論基礎L·克裏爾:城市重建理論簡·雅各布:城市活力論凱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論場所理論、圖示語言理論6.4.2基本思想社區(qū)多樣性地方建築傳統(tǒng)鄰里感場所精神城市生活氣息6.4.3兩種典型類型TOD模式:交通引導開發(fā)(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TND模式:傳統(tǒng)鄰里開發(fā)(TRAIITIONALNEIGHBORHOODDEVELOPMENT)土地混合使用公交站點為核心各種功能在600米範圍內緊湊、組織嚴密快速公交系統(tǒng)聯繫TOD單元TOD之間保留大量綠地TOD模式:交通引導開發(fā)鄰里為基本單元,每個16—18公頃鄰里半徑400米以內居民到達公共空間的步行時間5分鐘以內鄰里內住宅、居民多元化,土地使用多樣化網格狀街道系統(tǒng)降低車速,為行人和自行車提供方便若干鄰里組成社區(qū)TND模式:傳統(tǒng)鄰里開發(fā)TOD模式:佛羅里達沃頓郡海濱鎮(zhèn)1981年TOD模式:加利福尼亞薩克拉曼多拉圭那韋斯特社區(qū)1990年TND模式:馬里蘭蓋德斯堡肯特蘭鎮(zhèn)1988年6.4.4對中國的借鑒意義——適度的社區(qū)規(guī)?!獎?chuàng)造可識別性和領域感——土地多功能混合——公交優(yōu)先——步行優(yōu)先關注真正構成居民日常生活的元素較多的鄰里中心和密集的街道縮小了建築地塊,產生了親切尺度7.保護與改造7.1保護與改造的涵義保護:保護城市的地方文化、景觀特色和保護城市演變的歷史連續(xù)性,除了保護歷史建築和歷史名城外,還包括保護不同時期的優(yōu)秀建築、歷史街道環(huán)境、歷史性景觀特色和地方性風俗民情。改造:採取適當措施,將城市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城市建設結合起來,使保護活動體現經濟價值,利用經濟收益更有效的保護歷史文化資源。7.2保護與改造的必要性馬丘比丘憲章經濟理性與文化理性柯布西耶與國際化空間與心理的歸屬感歷史:城市生長的印記;文化:城市環(huán)境中人的行為活動模式多樣性與地方特色保護與改造的收益經濟、社會和文化收益7.3保護與改造的類型個體歷史建築或遺存的保護及環(huán)境整治索非亞教堂、革新街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群體歷史建築的保護與改造三藩市吉拉德廣場歷史性街區(qū)的保護與改造上海新天地歷史性區(qū)片的保護與改造北京菊兒胡同、哈爾濱道外傳統(tǒng)商市修復或整飭功能定位室外空間視覺條件交通組織功能調整開發(fā)建築風格設計與實施中應當考慮的基本問題7.4保護與改造的城市設計控制技術保護區(qū)劃設計導則視線控制建築風格與形式控制建築高度管理手段空中開發(fā)權轉讓建築立面轉讓減免稅收小實例:周莊與同裏傳統(tǒng)花會傳統(tǒng)小吃TND模式:馬里蘭蓋德斯堡肯特蘭鎮(zhèn)1988年6.4.4對中國的借鑒意義——適度的社區(qū)規(guī)?!獎?chuàng)造可識別性和領域感——土地多功能混合——公交優(yōu)先——步行優(yōu)先關注真正構成居民日常生活的元素較多的鄰里中心和密集的街道縮小了建築地塊,產生了親切尺度7.保護與改造7.1保護與改造的涵義保護:保護城市的地方文化、景觀特色和保護城市演變的歷史連續(xù)性,除了保護歷史建築和歷史名城外,還包括保護不同時期的優(yōu)秀建築、歷史街道環(huán)境、歷史性景觀特色和地方性風俗民情。改造:採取適當措施,將城市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城市建設結合起來,使保護活動體現經濟價值,利用經濟收益更有效的保護歷史文化資源。7.2保護與改造的必要性馬丘比丘憲章經濟理性與文化理性柯布西耶與國際化空間與心理的歸屬感歷史:城市生長的印記;文化:城市環(huán)境中人的行為活動模式多樣性與地方特色保護與改造的收益經濟、社會和文化收益7.3保護與改造的類型個體歷史建築或遺存的保護及環(huán)境整治索非亞教堂、革新街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群體歷史建築的保護與改造三藩市吉拉德廣場歷史性街區(qū)的保護與改造上海新天地歷史性區(qū)片的保護與改造北京菊兒胡同、哈爾濱道外傳統(tǒng)商市修復或整飭功能定位室外空間視覺條件交通組織功能調整開發(fā)建築風格設計與實施中應當考慮的基本問題7.4保護與改造的城市設計控制技術保護區(qū)劃設計導則視線控制建築風格與形式控制建築高度管理手段空中開發(fā)權轉讓建築立面轉讓減免稅收小實例:周莊與同裏傳統(tǒng)花會傳統(tǒng)小吃空間與景觀1.城市空間1.1城市空間的構成底介面?zhèn)冉槊骓斀槊嫣J原義信《街道的美學》第一層次輪廓線:建築本身的外觀形態(tài)第二層次輪廓線:建築外牆的凸出物和臨時附加物構成的形態(tài)一次街廓H/D1—1.5二次街廓H/D2—31.2城市空間的領域性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私密空間1.3感覺城市空間圖形感受實際感受太原五一廣場1.3.1直覺與錯覺的感受1.3.2人對形的感覺有簡化和完整化的傾向1.3.3人的感覺能力是有限度的1.3.4動態(tài)的綜合感覺效應城市環(huán)境模擬實驗室潛望鏡攝像積累“實際感受”1.4城市空間的界定1.4.1積極空間與消極空間1.4.2街道----注重高寬比例1.4.3廣場----注重規(guī)模2.城市景觀2.1概念與構成2.1.1概念(城市形體環(huán)境+城市生活)物質形態(tài)的的視覺形式2.1.2要素景物、景感與主、客觀2.1.3構成自然景觀

山水、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影響下的城市環(huán)境表徵人工景觀新舊建築、建築群形成的城市輪廓線、公共空間、環(huán)境藝術品等?;顒泳坝^能夠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反映地方風俗民情的活動。2.2城市景觀建設的策略2.2.1加強對城市景觀問題的研究,制定長遠與近期的景觀建設計畫。包括城市風貌特色、建築風格、歷史文脈等。2.2.2建構景觀體系城市天際線形式;高層建築的分佈;城市形象標誌系統(tǒng);主要公共空間的佈局;主要景點的分佈;視線、視角、視廊的形成與保護;城市建築在城市環(huán)境中的景觀地位;城市廣告招牌的設置與設計;城市公共藝術的佈局與構想等等。2.2.3建立景觀管理條例,實行景觀品質在內的設計評審制度2.2.4在城市設計領域加強與景觀建築學和公共環(huán)境藝術學科的聯繫第六章城市設計評價1.兩種標準客觀標準設計目標與原則生活實踐和經驗主觀標準視覺方面美學問題審美觀念有差異圖像與實際物質形體有差別表現手段不同總的來說應當是理性過程評價標準具有可變性1960前注重功能1960後歷史遺產保護1980可持續(xù)發(fā)展,保護自然1990生態(tài)觀2.十個評價因數1.適宜的容量(大廣場、景觀大道)2.宜人的環(huán)境(合理的人員密度、場所感、環(huán)境設施、空間色彩、音量)3.多樣的綜合(用地功能的負荷、設施多樣化)4.交通可達性5.與自然的結合6.文脈的連貫7.清晰的結構(空間的中心、各功能的主次、空間聯繫的方式是否具備可識別性、空間邊緣和標誌的可認知性和領域感)8.視景的和諧(調動建築、園林、雕塑、小品、地面、牆面、裝飾、路、橋等所有元素,創(chuàng)造和諧的整體景觀)商業(yè)娛樂空間——歡樂、熱烈紀念性場所——莊嚴、肅穆文化空間——舒展、高雅建築在空間中具有主體作用9.空間特色實體空間特色:與自然要素的結合,與歷史元素的結合,新建築的特色,園林綠化特色,獨特的道路形式人文社會特色:挖掘利用人文歷史資源,利用多樣化的城市活動,創(chuàng)造有特色的空間場所10.發(fā)展餘地3.美國評價標準1970年代以來廣泛採用的“三藩市範式”1.舒適amenity/comfort2.視覺趣味visualinterest3.活力activity4.清晰和便利(步行優(yōu)先權)clarityandconvenience5.特色characterdistinctiveness6.空間的確定性definitionofspace7.視景原則principleofviews8.多樣性/對比variety/contrast9.和諧harmony10.尺度與佈局scaleandpattern美國城市系統(tǒng)研究和工程公司(USRE)提出的標準1.與環(huán)境相適應

fitwithsetting2.可識別性的表達

expressionofidentity3.通道和方向

accessandorientation4.功能的支持

activitysupport5.視景

views6.自然要素

naturalelements7.視覺舒適

visualcomfort8.維護和管理

maintenanceandcare第七章開發(fā)與管理1.開發(fā)

城市開發(fā)是以土地為載體,開發(fā)利用空間的經濟活動,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各種城市活動對空間的需求,如居住、商業(yè)、工業(yè)和娛樂等。1.1開發(fā)的類型1.1.1

新開發(fā)與再開發(fā)城市的生長期到成熟期:新開發(fā)遞減、再開發(fā)遞增城市的中心區(qū)到邊緣區(qū):新開發(fā)遞增、再開發(fā)遞減

1.1.2

公共開發(fā)與非公共開發(fā)1.1.3

商業(yè)性開發(fā)與非商業(yè)性開發(fā)1.2與開發(fā)相關的基本概念1.2.1

城市區(qū)位與地價“郊區(qū)化”現象1.2.2

開發(fā)強度與收益1.2.3

使用功能與層數1.2城市設計與開發(fā)

環(huán)境品質

環(huán)境的經濟價值空間形態(tài)

密度、功能、界定、尺度、領域的劃分、環(huán)境特色對開發(fā)商的再認識2.管理城市設計是一連串的設計與實施管理的決策過程管理是城市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法制化是實施管理的根本保證太平橋附近閩江社區(qū)2.1開發(fā)前----預先設計2.2開發(fā)中----區(qū)劃法1特殊區(qū)劃:

歷史區(qū)、混合使用區(qū)、特殊使用區(qū)

2彈性原則:獎勵區(qū)劃、空中開發(fā)權轉讓、計畫單元聯合開發(fā)3運作模式:設計評審、公眾參與4公眾藝術:公共藝術品的購置和陳設2.3開發(fā)後——維護與管理小作業(yè)要求:圖示+文字

時間:下課前交如果你是開發(fā)商,如何對鐵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