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專項訓練文言文_第1頁
小升初專項訓練文言文_第2頁
小升初專項訓練文言文_第3頁
小升初專項訓練文言文_第4頁
小升初專項訓練文言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知識梳理——小升初專項訓練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題〔共9分不識自家曩有愚者,常于戶外縣履為志。一日出戶,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歸,不見履,訝曰:“吾家徙乎?〞徘徊不進。妻見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無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識吾?〞愚者審視之,乃悟。1〕下面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愚者審視之?!矊徱暎鹤屑毜乜?。〕B、至薄暮,愚者歸。〔薄暮:晚歸〕C、常于戶外縣履為志?!仓荆褐鞠颉矰、吾家徙乎?!册悖合А?〕句子翻譯〔3分〕愚者審視之,乃悟。〔〕3〕這個故事挖苦哪種人?〔3分〕A臨近黃昏標志搬走愚蠢的人仔細觀察了他的妻子,這才恍然大悟。這個故事挖苦了那些只迷信教條而不求實際,死板教條的人。理解文言文的步驟2.理解詞語3.翻譯句子4.了解內(nèi)容5.領悟文章的道理1.通讀文章一、文言文學習“五讀法〞:1.正音讀文。

①要讀音正確。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有通假字、多音字,注釋中對這些字都注明了讀音,要依據(jù)注音,認真讀準。②要注意停頓。包括句中停頓和句間停頓。能正確劃分句中停頓和句間停頓,說明了對語句層次和大意的正確理解,這要通過誦讀來實現(xiàn)。一、文言文學習“五讀法〞:1.正音讀文。補充:古人有姓、名、字、封號、謚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文體名稱等。假設遇到這些情況要做停頓。如:

1.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2.捕蛇者/說。3.漢/丞相/諸葛/武侯祠。5編輯ppt一、文言文學習“五讀法〞:2.讀注解詞3.串講文意在初步感知的根底上,在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的幫助下,要從詞到句、從句到篇連起來,由局部到整體把全首詩的意思弄清楚,串講全詩、全文。6編輯ppt一、文言文學習“五讀法〞:

4.體會情感〔道理〕在理解全首詩和整篇文言文的根底上,能夠結(jié)合時代背景,體會詩中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文言文中講明的道理等。7編輯ppt二、文言文翻譯〔必考考點〕文言文中詞句意思的特點:1.一詞多義例如:“說〞讀shuō時,說、說明?!罢f〞讀shuì時,游說。如“蘇秦以連橫說秦〞。“說〞讀yuè時,快樂。如?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8編輯ppt二、文言文翻譯〔必考考點〕文言文中詞句意思的特點:2.古今意義不同

①詞義的擴大。如:“河〞在古代專指黃河,而現(xiàn)在泛指一般河流。

②詞義的縮小。比方:“窮〞在古代有阻塞不通、生活困難、不得志、不顯貴以及窮盡、窮究等多種義項?!案F那么獨善其身,達那么兼濟天下〞中的“窮〞,用的就是不得志、不顯貴這個意思。這個意思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沒有了。9編輯ppt常見文言詞語之1.“之〞作代詞的用法最多而一牧童見之,指書畫處士笑而然之,指牧童說的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指學過的知識2.“之〞作動詞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動詞“到〞3.“之〞作結(jié)構(gòu)助詞“的〞圣人之道4.“之〞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作用,不譯。久之,目似瞑記憶順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

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其1.代詞,指“他、她、它〔們〕的〞欲知其輕重:指“它的〞,大象?!?曹沖稱象?〕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問等語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第一個“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第二個“其〞,表推測語氣,可譯作“恐怕〞。記憶順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遠指近指“這〞和“那〞;

后帶數(shù)詞譯“其中〞,表示反問譯“難道〞。而用作連詞,連結(jié)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子與句子,表示前后兩局部的并列、承接、轉(zhuǎn)折、等關(guān)系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3、溫故而知新?!病车?,表轉(zhuǎn)接并且,表并列然后,表承接記憶順口溜:

而作連詞要分清,并列承接與轉(zhuǎn)折;

承譯“接著〞轉(zhuǎn)譯“但〞,狀語后頭表修飾。于

1.對,對于,向。例:貧者語于富者曰。

2.在,從。例: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3.與,跟,同。例: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4.到。例: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芜\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

6.被例:受制于人記憶順口溜:

于字可譯到、在、從,也可翻作對、與、同;

形容詞后表比較,動詞之后表被動。以

1.作為介詞

表示憑借,譯為“憑、靠〞例: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病耙渊暫笫÷越樵~賓語。〕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時間處所,譯為“在、從〞記憶順口溜:

“以〞作介詞“把、拿、用〞,因為、按照、在、憑、從;

又作連詞如同“而〞,偶爾通假要分清。以2.作為連詞

表示并列、承接、修飾“以〞相當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墨池記?〕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例:

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表示范圍譯為“到〞

例:

“已〞,已經(jīng)。例:固以怪之矣。通假字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快樂。?論語十那么?2.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稱代詞,你〔你知道怎樣教導別人嗎?〕。?論語十那么?3.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兩小兒辯日?4.擔中肉盡,止有剩骨。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鄭人買履?6.出門看火伴?!盎皎曂ā盎铷?,伙伴。?木蘭詩?7.才美不外見?!耙姩曂ā艾F(xiàn)〞,出現(xiàn)。?馬說?8.河曲智叟亡以應?!巴雳曂ā盁o〞,?愚公移山?9.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偏〞通“遍〞,普及,普遍。?曹劌論戰(zhàn)?10.一切烏有?!盀酲曂ā盁o〞,沒有。?山市?古今異義字1.絕境古義:今義: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2.交通古義:今義:例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3.窮古義:今義:例句: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4.鮮美古義:今義:例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5.布衣古義:今義: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出師表?〕與世隔絕的地方。無出路的境地。交錯相通。主要用于稱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窮盡。經(jīng)濟貧困。鮮艷美麗。指〔食物〕味道好。平民。棉布衣服。6.感謝古義:今義:例句:由是感謝。〔?出師表?〕7.可以古義:今義:例句: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那么請從。〔?曹劌論戰(zhàn)?〕8.開張古義:今義:例句:誠宜開張圣聽〔?出師表?〕9.涕古義:今義:例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10.兵古義:今義:例句:兵甲已足〔?出師表?〕感動振奮。感謝??梢詰{借。對某事表贊同。擴大。開業(yè)〔多指商業(yè)部門〕。淚。鼻涕。兵器。士兵。11.獄古義:今義:例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12.池古義:今義: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13.居古義:今義:例句:居十日,扁鵲復見〔?扁鵲見蔡桓公?〕14.走古義:今義:例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15.湯古義:今義: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16.去古義:今義: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17.再古義:今義:例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案件。監(jiān)禁犯人的地方〔監(jiān)獄〕護城河。小水塘、池塘。停留、過了。居住、住所?!芭塄暤囊馑?。行走。熱水。菜或面做的稀狀食物。離開。到……去第二次。又一次。二、文言文翻譯〔必考考點〕翻譯方法留、刪、補、換、調(diào)1.“留〞,就是保存。但凡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譯時可保存不變。

2.“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方:有的文章在句子的結(jié)尾會一些語氣詞,它的作用是增強語氣,這樣的詞語我們就可以不翻譯。24編輯ppt二、文言文翻譯〔必考考點〕翻譯方法留、刪、補、換、調(diào)3.“補〞,就是增補。

①把文言文中的單音詞變?yōu)楝F(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詞?!氨丶毑炱浼y理〞“細〞——“察〞——“必細察其紋理〞——“必〞——“必定〞“仔細〞“觀察〞“必定仔細觀察它的紋理〞25編輯ppt二、文言文翻譯〔必考考點〕翻譯方法留、刪、補、換、調(diào)3.“補〞,就是增補。

②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此癡人,(被)世人所笑〞26編輯ppt二、文言文翻譯〔必考考點〕翻譯方法留、刪、補、換、調(diào)4.“換〞,就是換字。

例如:“昂首觀之〞“昂〞——“首〞——“抬〞“頭〞27編輯ppt夸父逐日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wèi);河、渭缺乏,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1.解釋以下加點的詞。〔每空2分,共4分〕⑴夸父逐日〔〕⑵夸父與日逐走〔〕2.在括號里補出句中省略的成分?!裁靠?分,共2分〕⑴〔〕飲于河、渭。⑵〔〕渴,欲得飲3.翻譯下面句子?!?分〕河、渭缺乏,北飲大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夸父與日逐走〞,他勝利了嗎?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趕賽跑夸父夸父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28編輯ppt經(jīng)典例題道旁李苦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分〕游:_________嘗:_________2.解釋句子?!?分〕①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

②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3.說說王戎是怎么判斷李子是苦的呢?〔2分〕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2分〕玩耍,游玩。曾經(jīng)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jīng)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去。真題鏈接1.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在括號里填上序號?!?分〕〔〕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宋人有耕田者。〔〕因釋其而守株,復得兔?!病程镏杏兄?,兔走觸株,折頸而死。2.?鄭人買履?中“寧信度,無自信也〞的“自信〞是的意思。3.?學弈?中“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而射之〞的“援〞是意思。由這個學弈人的學習態(tài)度,我想到〔〕這個詞語。1234相信自己三心二意,或心不在焉引,拉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的題目?!?分〕山陰有一道士好養(yǎng)鵝,王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市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鵝相贈耳。義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解釋加點字的意思:〔3分〕往:固:籠:〔2〕給橫線處的句子加標點: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鵝相贈耳〔2分〕真題鏈接固執(zhí),執(zhí)意前往用籠子裝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鵝相贈耳。〞北人識菱北人生而不識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班⒘忭毴ぁ(暺淙俗宰o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chǎn),此坐③強不知以為知也?!咀⑨尅竣偎追Q菱角,水生植物,水果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為。真題鏈接32編輯ppt1.想想加點字的意思。⑴席上啖菱?!病尝票比松蛔R菱者?!病尝鞘擞谀戏健病潮比俗R菱北人生而不識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班⒘忭毴?。〞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chǎn),此坐③強不知以為知也。酒席認識、了解做官真題鏈接33編輯ppt2.翻譯?!氨钡匾嘤写宋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人識菱北人生而不識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chǎn),此坐③強不知以為知也。難道北方也有這種東西〔菱角〕嗎?真題鏈接34編輯ppt3.試用一段話評價文中的“北人〞。

北人識菱北人生而不識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班⒘忭毴?。〞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chǎn),此坐③強不知以為知也。北人無知而又虛榮,為了掩飾自己,貽笑大方。真題鏈接35編輯ppt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①。〞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釋]彘:豬1.解釋以下句子中紅色的字。⑴顧反為女殺彘〔〕⑵特與嬰兒戲爾〔〕⑶是教子欺也〔〕⑷妻適市來〔〕你只是欺騙剛剛真題鏈接36編輯ppt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①。〞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釋]彘:豬2.翻譯。⑴女還,顧反為女殺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回去,我回來給你殺豬吃。真題鏈接37編輯ppt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①。〞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釋]彘:豬2.翻譯。⑵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今天你欺騙他,是教導他欺騙呀。真題鏈接38編輯ppt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①。〞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釋]彘:豬3.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做任何事都要說道做到,不能說謊。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真題鏈接39編輯ppt愚人食鹽①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②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③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④食鹽。食已口爽⑤,返為其患?!咀ⅰ竣龠x自?百喻經(jīng)?。這是一部佛教文學作品,古印度人著,我國南朝時人譯。全書共98條,號稱“百喻〞,均以故事宣揚佛教思想。②更:改變。③緣:因為。④空:空口。⑤口爽:口味敗壞。課堂練習40編輯ppt愚人食鹽①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②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③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④食鹽。食已口爽⑤,返為其患。1.以下句子中加線詞解釋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至于他家〔愚人〕 B.更為益鹽〔增加〕C.況復多也〔再〕 D.返為其患〔通“反〞〕A課堂練習41編輯ppt愚人食鹽①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②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③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④食鹽。食已口爽⑤,返為其患。2.翻譯句子。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味道之所以這樣好,是有鹽的緣故。課堂練習42編輯ppt愚人食鹽①昔有愚人,至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