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CECSXXX-20XX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標準
黃土高填方地基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ickloessfilledground
(征求意見稿)
中國計劃出版社
1總則
1.0.1為了在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中貫徹執(zhí)行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適用、技
術先進、經濟合理、確保質量、保護環(huán)境,制定本規(guī)程。
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黃土丘陵溝壑區(qū)以黃土為主要填料,填筑厚度大于20m的建設場
地(或地基)形成過程的勘察、設計、施工、質量檢驗與監(jiān)測,以及形成后的地基勘
察和地基基礎設計。
【條文說明】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地形起伏、溝壑縱橫、平地較少,除石質山地外,大部
分覆蓋著深厚的黃土,黃土覆蓋層厚度一般在幾十米,厚度大的她方甚至超過
100m,在該地區(qū)進行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建設,一般就地取材,采用黃土為主要填
料。目前國內一般認為高填方地基是指填筑厚度大于20m,經有序分層填筑和壓
(夯)實處理后的地基。本規(guī)程適用于填筑厚度大于20m的建設場地(或地基),主
要是考慮到填筑厚度在20m以下的建設場地(或地基)在黃土地區(qū)比較常見,處理起
來相對容易,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和監(jiān)測等人員可按現有相關標準執(zhí)行。隨著我
國西部用地需求的增大,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不斷涌現,處理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出
現了諸如延安新區(qū)最大填方厚度達112m,最大挖方厚度達118m的黃土高填方地基工
程??紤]到現階段填方厚度超過100m的工程實例較少,工程經驗積累不夠充足,為
此超過100m的高填方地基處理設計,可以參考本規(guī)范的原則做專項設計。
1.0.3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條文說明】本規(guī)程是針對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的特點制定的,難以全面反映地質勘
察、設計、施工、檢測、監(jiān)測、場地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所有工程技術。因此,對本規(guī)
程未規(guī)定的有關內容,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2術語及符號
2.1術語
2.1.1黃土高填方地基thickloessfilledground
黃土丘陵溝壑區(qū)以黃土為主要填料且厚度大于20m的填筑地基。
2.1.2填挖比fill/cutratio
對規(guī)定范圍內某一類土石方材料,填筑壓實后的壓實方體積與對應的開挖前天然
體積的比例。
2.1.3地勢設計terraindesign
對場地自然地形進行設計,將場地地形進行豎直方向的調整,充分利用和合理改
造自然地形,合理選擇設計標高,使之滿足建設場地的使用功能和經濟安全等方面的
要求,成為適宜建設的場地或地基。
2.1.4深挖方區(qū)deepcutzone
挖方區(qū)中挖方厚度從原始自然地面起算>20m的區(qū)域。
2.1.5淺挖方區(qū)shallowcutzone
挖方區(qū)中挖方厚度從原始自然地面起算W20m的區(qū)域。
2.1.6薄填方區(qū)thinfillzone
填方區(qū)中填方厚度從原始自然地面起算W20m的區(qū)域。
2.1.7厚填方區(qū)thickfillzone
填方區(qū)中填方厚度從原始自然地面起算>20m的區(qū)域。
2.1.8挖填交界區(qū)interfaceofcutandfillzones
房屋建筑基底標高處,位于挖填交界線挖方區(qū)一側10m,填方區(qū)一側15m的范
圍。
【條文說明】挖填交界區(qū)是位于挖填交界線附近的特殊區(qū)域,本規(guī)程是指房屋建筑的
基底標高處,挖填交界線挖方區(qū)一側10m,填方區(qū)一側15m的范圍內,地基的不均
勻沉降大,房屋建筑容易出現開裂、傾斜等工程事故,是場地建筑工程需要重點關注
的部位。不同的原場地地形條件和工程項目類型,該區(qū)域的范圍根可做適當調整。
2.1.9超挖回填over-excavationandbackfill
原屬于挖方區(qū),在挖除一定厚度的原始土層后又回填了一定厚度的填土。
3
2.1.10二次回填secondarybackfill
屬于填方區(qū),在回填完成后,經過一段時間后又繼續(xù)回填一定厚度的填土。
2.1.11壓實填土地基差異沉降敏感度differentialsettlementsensitivityofcompacted
filledground
填方區(qū)內建筑物基底下的壓實填土地基差異沉降,受填方厚度和原始地形坡度影
響的敏感程度,反映了壓實填土地基出現差異沉降可能性的大小和產生差異沉降的程
度。
2.1.12性能目標設計performance-baseddesign
根據上部結構對地基變形的適應能力和使用要求,確定填方區(qū)建筑物地基變形性
能目標及設計指標,并采用針對性的地基基礎處理和上部結構措施進行設計。
2.2符號
P一試驗壓力;
入一濕陷系數;
。一從基底起算的填土厚度;
a一原始地形坡度;
W一變形縫寬度。
4
3基本規(guī)定
3.0.1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應堅持挖填平衡、保護環(huán)境、防止水土流失與確保工程安
全的原則,應綜合考慮地形地貌條件、巖土條件、工程特點、使用要求、環(huán)境和施工
條件等因素,進行系統(tǒng)的工程測量、原場地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和監(jiān)測等工作。
【條文說明】本規(guī)程所述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的最終目的是用于工程建設,一方面高
填方形成的場地最終必須滿足建設工程的穩(wěn)定性要求,另一方面無序施工的大厚度人
工填土地基通常是工程建設中難評價、難處理、難控制和容易導致工程問題產生的復
雜地質體,國內已出現較多無序人工填土原因導致的事故案例,而黃土地基(包括原
狀黃土地基和黃土作為主要填料的地基)通常具有的濕陷性和濕化變形特性更是對場
地的穩(wěn)定性不利。因此,黃土高填方地基形成應進行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工程測量、原場地
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和監(jiān)測工作,減少人工填土性質的不確定性,使在填方體上
實施的建設工程在建設時機和質量等方面處于可控狀態(tài)。
3.0.2工程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工程測量應準確反映場地地形、地貌和場地環(huán)境狀態(tài),滿足工程建設相應階段
的要求;
2控制點應設置在挖填方變形影響范圍外,數量不應少于3個,并應妥善保護,
工程實施期間應定期校核;在各勘察、設計和施工階段宜采用同一坐標和高程系統(tǒng);
3初步設計階段的地形測量比例尺宜為1:1000或1:2000,施工圖設計階段的地
形測量比例尺宜為1:500或1:1000;
4河流、溝渠、湖泊、水庫等應按實際形狀測繪,水涯線宜按測圖時水位測定,
水涯線和泉的位置應記錄和標注觀測日期。挖填方范圍內地形變化較大的水系區(qū)域宜
進行比例為1:100或1:200的平面測量和間距20m?40m的剖面測量。
【條文說明】工程測量是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中的重要技術內容,與一般地區(qū)的高填
方工程測量相比,其獨特之處主要包括:一是挖填方場地及其周邊區(qū)域在建設過程中
會發(fā)生變形,因此控制點應設置在挖填方變形影響范圍以外,同時需要校核其準確
性;二是''水”對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具有重大影響,因此條文特別強調了對水系的
測繪,以便為后期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和工程設計提供基礎資料。除此之外,并無更多
的獨特之處,因此本規(guī)程中對工程測量不設專門章節(jié),總體按現行國家和行業(yè)標準執(zhí)
行即可。
5
3.0.3原場地勘察應查明原場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和評價
巖土工程問題,為工程現場試驗、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
【條文說明】原場地勘察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查明原場地的地層結構及其巖土性質,
相較于一般建設工程,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的原場地勘察工作具有如下特點:挖方區(qū)
原場地地基主要是填筑材料勘察,需要查明填料特性和儲量;填方區(qū)主要是填筑體地
基勘察,需要查明濕陷土、松散土、軟弱土、滑坡和采空區(qū)等不良地質體的分布范
圍、深(厚)度和性質;邊坡區(qū)則主要作為支擋結構周圍介質勘察,需要查明土的抗
剪強度特性。從初步勘察、詳細勘察到施工勘察逐步深入,初步勘察主要滿足試驗區(qū)
段設計和填方工程初步設計的要求,詳細勘察主要滿足施工圖設計的要求,在施工圖
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當有必要進一步精細化查明地基土的分布范圍、厚度和性質,
以及設計變更導致原有勘察資料不滿足使用栗求等情況時應進行施工勘察。
3.0.4原場地勘察階段應與高填方工程各設計階段要求相適應,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對于一般場地的勘察可分為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兩個階段;
2對于工程地質條件特別復雜、有特殊要求的場地,尚應進行施工勘察;
3對于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填筑施工可能引起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導致工程危害發(fā)
生的場地,應進行專項水文地質勘察。
【條文說明】黃土是具有較強水敏性的特殊土,水是誘發(fā)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病害和
地質災害的關鍵因素。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建設前后,地下水環(huán)境會發(fā)生明顯的變
化,地表水的下滲遷移、地下水位的變動等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對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
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導致黃土發(fā)生濕陷變形;二是導致原場地地基和填筑體中
的非飽和壓(夯)實黃土發(fā)生濕化變形:三是降低黃土的抗剪強度,導致邊坡失穩(wěn)。
本規(guī)程中黃土高填方設計的一個重要理念是控制挖填造地施工對原有水文地質條件的
改變,因此查清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特別重要,必要時應進行專門水文地質勘察。
3.0.5黃土高填方地基填筑前,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場地進行原場地地基處理和填筑
地基處理的現場試驗或試驗性施工,確定地基處理施工方法、設計和施工參數。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較為復雜,不同地區(qū)的場地條件、填料性質具有差
異,在初步設計階段應進行現場試驗或試驗性施工,通過現場試驗確定適宜的施工設
備、設備組合和施工工藝等各項施工參數,檢驗已經選定的設計參數和實際處理效
果,為施工設計圖提供必要的參數,確保處理效果。
6
3.0.6黃土高填方地基設計內容包括地勢與土方平衡、原場地地基處理、填筑體處
理、邊坡和排水等,應依據施工情況、檢測和監(jiān)測反饋的信息,采用動態(tài)設計方法。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設計內容中,地勢與土方平衡設計強調利用和改造自然
地形,選擇合理的設計標高,科學調配土石方,尋求使用功能和經濟安全的統(tǒng)一。原
場地地基處理設計主要針對填方區(qū)原場地地基中的濕陷土、軟弱土和松散土,對它們
進行壓密、擠密、固結或換填處理,同時對存在的滑坡、土洞等不良地質體進行處
理,消除不良地質體的不利影響,減少工后沉降,提高原場地地基的穩(wěn)定性。填筑體
設計則追求填土壓實度與填方區(qū)工程建設等待時間的矛盾統(tǒng)一,總體上壓實度越大則
后續(xù)工程建設等待的時間越短,但目前壓實度與填方穩(wěn)定時間的關系還缺乏研究數
據,黃土地區(qū)也主要將黃土作為填料,因此通常取現有技術手段能達到但又不至于施
工難度太大的壓實度作為控制指標,以盡可能縮短后續(xù)工程建設的等待時間;此外填
筑體設計還需處理好填筑體與原始坡面、相鄰施工工作面、挖填交界面等的搭接,以
盡力避免這些界面成為滲水通道影響工程穩(wěn)定性。邊坡設計則需在滿足穩(wěn)定性的前提
下,節(jié)約工程建設用地和控制工程造價,并實現支護結構、水土保持和景觀綠化有機
融合,同時支護結構還需滿足耐久性要求。排水設計著重防止水文地質條件改變導致
填筑體和原場地地基土的受水浸濕,引起濕陷和濕化導致地基穩(wěn)定性降低,為此地下
排水設計著重維持原有自然條件水的徑流規(guī)律,防止地下水位的大幅度升高,地表排
水設計則將大氣降水有組織排出到場地以外。地質條件的隱蔽性、勘探測試條件的局
限性、巖土體的復雜性、設計理論和方法帶有的經驗性等因素決定了無論采用哪種設
計方法,“一次完成式”的工程設計都很難是最優(yōu)的,根據施工中反饋的信息、檢測
和監(jiān)測資料進行動態(tài)設計,是一種客觀求實、準確安全的設計方法。如土石比對地勢
設計標高和土石方的調配影響很大,在填料開挖施工前很難確定出準確的土石比,需
要根據實際開挖反饋的土石比進行相應的土石方填筑設計調整。
3.0.7黃土高填方地基設計與施工宜與地質災害治理同步進行。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建設場地的設計與施工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與地質災害治
理同步進行,兼顧地質災害的治理,消除不穩(wěn)定因素,可增強地基的穩(wěn)定性,同時達
到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
3.0.8黃土高填方地基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夯)實、分層檢驗,同一水平層,應采
用同一填料,不宜混合填筑。
7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作為建(構)筑物地基使用,若不滿足穩(wěn)定性要求,進
行二次處理難度極大,因此必須有序填筑,保證施工質量。黃土高填方地基總體質量
受每一層的填筑質量的影響,土方填筑過程應采用堆填法分層鋪填,分層壓實或夯
實,保證每一層的填筑質量均滿足設計要求,未經檢驗合格,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
工。此外,為保證填方場地地基的均勻性,同一水平分層,應采用同一填料。
3.0.9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按檢驗
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進行。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屬于隱蔽工程,施工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大,事后
補救亦較困難,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質量控制,確保每道工序處于受控狀態(tài),按檢臉
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進行質量驗收。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項目劃分應符合國家標
準《高填方地基技術規(guī)范》GB51254-2017第3.0.13的規(guī)定,分項工程可根據工程
實際情況進行增減。
3.0.10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及其擾動區(qū)域應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引發(fā)次生災害和
環(huán)境影響。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所處區(qū)域主要為西北地區(qū),該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往往脆
弱,且高填方工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是一個大破大立過程,在設計和施工等建設過程中應
貫徹“綠色”發(fā)展新理念,必須貫徹實施水土保持法和環(huán)境保護法,采取必要措施進
行環(huán)境保護,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3.0.11在黃土高填方地基填筑過程和施工完成后,應對原場地地基和填筑地基進行變
形監(jiān)測。當地下水對工程有影響時,應進行地下水位監(jiān)測。當項目建設過程對周邊區(qū)
域產生擾動與危害時,應進行水土保持監(jiān)測和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
【條文說明】變形監(jiān)測結果是檢驗設計、施工質量和進行工程總結的重要資料,通過
監(jiān)測資料評價填方地基的穩(wěn)定性,是后續(xù)高填方地基上進行工程建設時機選擇的關鍵
依據,因此變形監(jiān)測工作應貫穿于高填方地基的填筑施工期間和使用期間。地下水的
變化對黃土填方地基的變形具有重要影響,當其對工程存在影響時,也應進行監(jiān)測。
巖土工程監(jiān)測應能較全面地反映填筑地基和原場地地基的變形與穩(wěn)定狀態(tài),目的明
確,重點突出,監(jiān)測項目和儀器應針對性布置,監(jiān)測斷面和部位應有代表性。黃土高
填方地基工程多存在大挖大填現象,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應進行水土保持監(jiān)測和環(huán)境
保護監(jiān)測,對監(jiān)測中出現的水土流失、環(huán)境破壞問題,應及時采取保護和防治措施。
8
水土保持監(jiān)測可參照《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jiān)測與評價標準》GB/T51240,環(huán)境保
護監(jiān)測可參照《高填方地基技術規(guī)范》GB51254o
3.0.12填方區(qū)場地建筑工程建設應在填方地基變形穩(wěn)定后進行。
【條文說明】建筑場地首先需要滿足穩(wěn)定性要求,而高填方地基在填筑完成后有一個
長期的沉降過程,場地有一個從不穩(wěn)定到穩(wěn)定的過程,在沉降活躍期是不適宜進行工
程建設的,但是若要等到場地不再產生沉降,完全穩(wěn)定時再建設,等待的時間可能十
分漫長,也是不經濟的,畢竟建(構)筑物的破壞主要由不均勻沉降引起,建(構)
筑物與周邊高填方地基同時沉降也并非不允許,因此高填方地基上可接受的穩(wěn)定不是
絕對穩(wěn)定,而是相對穩(wěn)定。延安新區(qū)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的監(jiān)測結果表明,當壓實填
土填筑完工后30個月時修建多層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層沉降已基本穩(wěn)定,地基主
要壓縮層沉降變形基本可控。為此,根據延安新區(qū)的工程實踐經驗,當符合下列條件
之一并經專門論證后可提前進行建設:
1最后100d沉降速率不超過0.08mm/d且沉降變形趨勢逐漸收斂;
2壓實填土填筑完工后不少于30個月。
上述延安新區(qū)的穩(wěn)定標準在其他地區(qū)的適用性尚待檢驗。
3.0.13黃土高填方地基上建(構)筑物的平面布置應結合原始地形地貌、挖填區(qū)域分
布情況、場地地基土應力歷史等因素確定,地基基礎工程設計前應進行巖土工程勘
察。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是形成時間較短的人工地基,有別于自然界已沉積超過
數萬年的天然地基土,不絕對穩(wěn)定(工后沉降持續(xù)相當長時間)是其顯著特點,建筑
規(guī)劃應順應這種特點,采用如下布置方式:承載力要求高、變形控制嚴格的建筑應布
置在挖方區(qū);在填方區(qū)宜布置低矮建筑,承載力栗求宜不超過填土地基能提供的承載
力值;在原始地形坡度大的地段不宜布置建筑物等。挖填交界區(qū)域確有必要進行建
(構)筑物的建設時,應對建(構)筑物的平面形狀、高度、剛度、結構形式等進行
限定,跨越挖方區(qū)和填方區(qū)交界線的建(構)筑物的基礎形式應采用樁基礎。在黃土
高填方地基上進行工程建設,應重新進行工程項目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原場地勘察
和填方檢測結果不能完全替代建設項目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需開展專門針對建設項
目的勘察工作,收集高填方建設過程的有關資料是勘察必須開展的工作,同時需要注
意黃土高填方中地基土的水、氣平衡是個長期過程,巖土工程勘察結果具有時效性。
9
3.0.14黃土高填方地基上建(構)筑物應采取防止水浸入地基土措施,采取抵抗和減
小不均勻沉降的措施,并進行沉降監(jiān)測。
【條文說明】不絕對穩(wěn)定和穩(wěn)定性受水影響是黃土高填方地基的兩個顯著特點,因此
在黃土高填方地基上的建筑物應采取防止水(雨水、生產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和市政用水等)進入地基土的措施,如設置墊層和擠密樁隔水、管道設檢漏管溝和檢
漏井、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管溝、加強沉降縫防水構造、采用抗?jié)B混凝土和有組織排
水等;也需采用抵抗和減小不均勻沉降的措施,如采用筏板基礎、設置沉降縫、采用
樁基礎、禁止室外大面積土方回填、延遲項目建設時間等。填方及挖填交界附近地基
上的建筑物應進行沉降監(jiān)測,以監(jiān)測建筑的安全,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置。
10
4原場地勘察
4.1一般規(guī)定
4.1.1原場地勘察應包括工程地質測繪、巖土工程勘察和水文地質勘察等工作。勘察
階段可包括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場地較小且工程地質條件簡單時可合并勘察階段,
直接進行詳細勘察。
【條文說明】原場地勘察階段與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的勘
察階段劃分保持一致,同時考慮不同設計階段和場地挖填條件。工程地質調查與測
繪、巖土工程勘察和水文地質勘察資料是高填方設計的依據,也是確保工程質量、減
少投資和提高建設效率的基礎工作,其成果必須滿足用地、規(guī)劃設計及施工要求。調
查、測繪和勘察工作方法應根據工程情況、地質環(huán)境條件和勘察階段確定。黃土填方
工程的勘察以查明挖方區(qū)填料性質和儲量,填方區(qū)土層的分布和工程特性、滑坡崩塌
采空等不良地質作用、邊坡區(qū)地基土特性和填土作用下地基穩(wěn)定性為主。勘察應分階
段進行,目前主要分為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兩個階段,對于個別大型項目資料不全的
項目也進行可研或規(guī)劃階段的勘察,執(zhí)行相關國家和行業(yè)標準,本規(guī)程不再單列;建
筑布局與場地豎向設計已確定的小型挖填場地,可合并勘察階段直接進行詳細勘察;
擬挖填場地應在巖土填挖方案確定之前或初步設計階段進行初步勘察,在巖土設計施
工圖階段進行詳細勘察。由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勘察前應搜集
場地的總體規(guī)劃、豎向設計等資料,確定場地挖方區(qū)、填方區(qū)、挖填交界區(qū)以及挖填
后人工邊坡的分布及范圍,明確勘察重點。
4.1.2地形地貌、地質條件較復雜或基巖出露的場地應進行工程地質測繪。對地形地
貌、地質條件簡單的場地,可用調查代替工程地質測繪。
【條文說明】為滿足巖土工程勘察和水文地質勘察方案布置及評價的需要,工程地質
測繪區(qū)域應包含整個工程場地所處的流域范圍,其中工程規(guī)劃區(qū)應作為重點區(qū)域。依
據高填方工程特點,為滿足后期可能的填方地勢設計、土方計算和調配的需要,提出
了工程地質調查測繪和勘察工作的基本要求。
4.1.3巖土工程勘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勘察方案應根據擬建場地工程建設分區(qū)及填筑地基相應設計的要求制定;
2勘察范圍應根據建設項目總平面規(guī)劃范圍確定,場地附近存在影響工程安全的
11
不良地質作用時應擴大;
3對場地設計標高以上的挖方區(qū)應進行填料勘察,查明填料性質、儲量和填挖
比;
4由于設計方案調整等因素導致原有勘察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進行施工勘
察。
【條文說明】巖土設計方案調整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復雜的工程地質環(huán)境
和水文地質環(huán)境制約,比如黃土地區(qū)存在土石二元結構對地勢設計的制約,復雜的地
下水賦存條件及徑流等變化會影響填方工程的成敗,不良地質作用的也會工程場地的
安全產生巨大影響,出于工程建設成本和場地安全性考慮設計方案可能會出現實時調
整;另一方面就是前期規(guī)劃方案調整,主要是高填方工程建成后需要穩(wěn)定時間,一旦
出現功能區(qū)劃出現變化則相應會出現路網標高調整和建設用地或綠化用地的功能變
化,相應的會調整邊坡設計、地勢設計、填筑體壓實要求等內容。
4.1.4巖土工程勘察等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高填方地基技術規(guī)范》GB51254的有
關規(guī)定。
【條文說明】本規(guī)程參照現行國家標準《高填方地基技術規(guī)范》GB51254中巖土工
程勘察等級的劃分,根據場地復雜程度、場地地基的等級按表4.1.4-1確定,復雜程
度和等級劃分按表4.1.4-2確定,地基等級劃分按表4.1.4-3確定。劃分勘察等級是為
了突出重點,區(qū)別對待。勘察等級按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等級進行劃分。等級不
同,勘察要求也不一樣。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等級劃分按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
察規(guī)范》GB50021執(zhí)行,同時考慮了黃土的特性和地下水變化對高填方地基的影
響。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全部并到一張表很難進行勘察等級的判定,可操作性差。“地
基”一詞主要是以填方區(qū)原場地地基為勘察對象,“濕陷等級”綜合考慮濕陷場地類
型和濕陷程度,既考慮了平面分布也考慮了濕陷上下限,單獨考慮濕陷程度離散性太
大不便于操作,且不便于提供原場地地基處理方案。
表4.1.4-1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劃分
確定條件
勘察等級
場地復雜程度場地地基等級
甲級一級場地(復雜場地)一級、二級、三級
二級場地(一般場地)二級或三級
乙級
三級場地(簡單場地)二級
丙級三級場地(簡單場地)三級
12
表4.1.4-2場地的復雜程度和等級劃分
場地復雜程度復雜等級場地條件
地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大于8度;
不良地質作用強烈發(fā)育;
復雜一級
地質環(huán)境已經或可能受到強烈破壞:
地形地貌復雜
地震設防烈度等于7度;
不良地質作用一般發(fā)育;
一般二級
地質環(huán)境已經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壞;
地形地貌較復雜
地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
不良地質作用不發(fā)育;
簡單三級
地質環(huán)境基本未受破壞;
地形地貌簡單
表4.1.4-3場地地基等級劃分
地基等級地基條件
巖土種類多且性質變化大,地下水對填方工程影響大,且需特殊處理;
存在厚度較大的人工填土、淤積土、膨脹土、鹽漬土等特殊性巖土;
一級
地基濕陷等級屬嚴重及以上;
其他情況復雜,需作專門處理的地基
巖土種類多,性質變化大,地下水對工程有不利影響;
二級地基濕陷等級屬中等;
存在除本表一級地基規(guī)定之外的特殊性巖土
巖土種類單一,性質變化不大,地下水對工程無影響;
三級地基濕陷等級屬輕微;
無特殊性巖土
4.1.5水文地質勘察應查明場區(qū)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及地下水埋深、動態(tài)
變化及與地表水的相互聯(lián)系等水文地質條件,并應提出對地下水和地表水疏導排泄等
措施的建議。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建設改變了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施工
過程就是大面積改造水文地質條件的過程。地下水對原場地地基、填筑體具有浸泡、
軟化和潛蝕等不良作用,這些作用往往引起填筑體過大工后沉降和邊坡變形。施工改
變了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因此要及時進行場地條件改變后相應的水文地質條件評價,
設計、施工也應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水文地質專項勘察應注意調查原場地地基和填
筑體的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分析地下水條件變化對工程的長期影響。
4.1.6原場地勘察主要包括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巖土工程勘察和水文地質勘察等內
容,應包括以下主要成果:
1報告書內容應包括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依據技術標準,工程概況、勘察方法
和勘察工作量布置,場地地形、地貌、地層、地質構造、巖土性質,挖方區(qū)巖土的性
13
質指標、重塑土的壓實參數,填方區(qū)巖土的強度參數、變形參數,土水對建筑材料的
腐蝕性等;可能影響場地工程穩(wěn)定的不良地質作用的描述與評價等;
2勘察成果圖件應包括勘探點平面布置圖、工程地質柱狀圖、工程地質剖面圖、
原位測試成果圖表和室內試驗成果圖表。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和初步勘察成果宜附實
際材料圖、綜合工程地質圖、工程地質分區(qū)圖、綜合地質柱狀圖以及各種影像資料和
文字說明等;
3任務需要時可提交巖土工程及水文測試試驗、檢驗或監(jiān)測、事故調查與分析、
專門巖土工程與水文地質的技術咨詢報告等專題報告。
【條文說明】在成果資料整理中應重視素描圖和影像資料的分析整理工作。這不僅有
助于巖土工程成果資料的整理,而且在原場地地基處理、盲溝回填等一系列工程施工
完成后,一旦由于研究分析或法律訴訟上的需要,就比較容易恢復和重現一些重要的
背景資料。
4.2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
4.2.1工程地質測繪應采用與已有地形圖相同的坐標系統(tǒng)和高程系統(tǒng),特殊情況可采
用獨立坐標系統(tǒng)和假設高程系統(tǒng)。
4.2.2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宜在初步勘察階段進行。在詳細勘察階段可對專門地質問
題作補充調查。
【條文說明】為查明場地及其附近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對場地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做
出評價,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具有重要的意義。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宜在初步勘察階
段進行;詳細勘察時,可在初步勘察測繪與調查的基礎上,對某些專門地質問題(滑
坡、斷裂等)作必要的補充調查。在進行過同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的區(qū)域地質和
水文地質調查的地區(qū),工程地質測繪應充分利用已有資料和遙感解譯成果。在上述調
查中已查明并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內容,工程地質測繪中可根據其動態(tài)變化并結合黃土高
填方地基工程特點進行補充調查和檢查驗證。
4.2.3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的范圍應包括工程場地及對工程影響的周邊區(qū)域,測繪的
比例尺可選用1:1000?1:2000。對地形變化較大的區(qū)域和對工程有重要影響的滑坡、
斷層、洞穴等地質單元體,可選用1:100?1:500。條件復雜時,應選用大比例尺。
2地質界線和地質觀測點的測繪精度,在圖上不應低于3mm,工程地質測繪宜
14
采用比測繪精度要求大一級比例尺的地形圖作為外業(yè)底圖。
3工程地質測繪宜以穿越路線為主,追索路線為輔。觀察路線應沿工程地質條件
變化最大方向布置。在地形破碎、地面通行條件差的地區(qū)可順溝谷方向布置。
4有條件的工程可利用現有的遙感影像進行工程地質解譯。遙感解譯應先于工程
地質測繪,并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利用遙感解譯進行工程地質測繪時,現場檢驗地
質觀測點數量宜為工程地質測繪點數的30%?50%。野外工作應包括檢查解譯標
志、解譯結果和外推結果以及對室內解譯難以獲得的資料進行野外補充。
【條文說明】對工程有特殊意義的地質單元體,如滑坡、斷層、特殊巖土層、洞穴和
泉等都應進行測繪,必要時可用擴大比例尺表示,以便更好地解決巖土工程的實際問
題;為了達到精度要求,通常要求在測繪填圖中,采用比提交成圖比例尺大一級的地
形圖作為填圖的底圖,如進行1:2000比例尺測繪時,常采用1:1000的地形圖作為外
業(yè)填圖底圖,外業(yè)填圖完成后再縮成1:2000的成圖,以提高測繪的精度。對于大面
積的高填方地基工程,遙感解譯對工程地質測繪有極大的幫助,所應用的遙感圖像主
要是航片(飛機拍攝)和衛(wèi)片(衛(wèi)星拍攝)。在初步解譯階段,對航片或衛(wèi)片進行
系統(tǒng)的立體觀測,對地貌和第四紀地質進行解譯,劃分松散沉積物與基巖的界線,進
行初步構造解譯等;第二階段是野外踏勘和驗證,核實各典型地質體在照片上的位
置,并選擇一些地段進行重點研究,作實測地質剖面和采集必要的標本;最后階段是
成圖,將解譯資料,野外驗證資料和其他方法取得的資料,集中轉繪到地形底圖上,
然后進行圖面結構的分析,如有不合理現象,要進行修正,重新解譯或到野外復驗。
4.2.4地質觀測點的布置、密度和定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在地質構造線、地層接觸線、巖性分界線、標準層位和每個地質單元體應有地
質觀測點;
2地質觀測點的密度應根據場地的地貌、地質條件、成圖比例尺和工程要求等確
定,并應具代表性;
3地質觀測點的數量可根據遙感解譯成果適當減少,但最高不超過30%;
4地質觀測點應充分利用天然和已有的人工露頭,當露頭少時,應根據具體情況
布置一定數量的探坑或探槽;
5地質觀測點的定位應根據精度要求選用適當方法,對地質構造線、地層接觸
線、巖性分界線、軟弱夾層、地下水露頭和不良地質作用等特殊地質觀測點,宜用儀
器定位。
15
【條文說明】地質觀測點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對于成圖的質量至關重
要。地質觀測點宜布置在地質構造線、地層接觸線、巖性分界線、不整合面和不同地
貌單元、微地貌單元的分界線和不良地質作用分布的地段。同時,地質觀測點應充分
利用天然和已有的人工露頭,例如采石場、路塹、井、泉等。當天然露頭不足時,應
根據場她的具體情況布置一定數量的勘探工作。條件適宜時,還可配合進行物探工
作,探測地層結構、巖土性質、地質構造、不良地質作用等問題。地質觀測點的定位
標測,對成圖的質量影響很大,常采用目測法、半儀器法、儀器法等。
4.2.5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宜包括以下內容:
i氣象、水文、植被和土的標準凍結深度等資料,最高洪水位及其發(fā)生時間、淹
沒范圍;
2地形地貌特征及其與地層、地質構造和不良地質作用的關系;
3巖土的年代、成因、性質、厚度和分布,巖體的結構類型,各類結構面的產狀
和性質,巖、土接觸面和軟弱夾層的特性等,新構造活動的特征、強度及其與地震活
動的關系;
4不良地質作用的形成、分布、形態(tài)、規(guī)模、發(fā)育程度及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
5地下水的類型,補給、徑流、排泄條件,井泉的位置,含水層的巖性特征、埋
藏深度、水位變化、污染情況及其與地表水體的關系;
6人類活動對場地穩(wěn)定性的影響;
7本地區(qū)的黃土填方工程經驗。
【條文說明】本條強調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的內容應與巖土工程緊密結合,著重針對
后期巖土設計與施工影響大的工程地質問題。對巖層應鑒定其風化程度,對土層應區(qū)
分新近沉積土和各種特殊性土,黃土的濕陷性和變化規(guī)律,濕陷性黃土地區(qū)的工程建
設經驗及濕陷事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滑坡、崩塌、泥石流、沖溝、斷裂、地震震
害、地裂縫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質作用。黃土地區(qū)人類活動造成的人工洞穴、地下采
空、挖填方、抽水排水和水庫誘發(fā)地震等也會對場地穩(wěn)定產生影響。
4.3巖土工程勘察
4.3.1初步勘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搜集場地有關的總平面規(guī)劃范圍、工程地質資料及工程測量成果;
2查明場地及周邊的地形地貌特征,不良地質作用的成因、分布、規(guī)模和發(fā)展趨
16
勢,并對場地穩(wěn)定性做出初步評價;
3初步查明場地的地質構造、地層結構、地震烈度和工程地震特征,填方區(qū)巖土
特性和軟弱層的分布;
4初步查明黃土挖方場地內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場地濕陷類型、地基濕陷等
級和濕陷上下限;
5初步查明場地地下水的類型與埋深,地表水匯聚與排泄情況,地下水與地表水
的聯(lián)系特點;
6初步查明挖方區(qū)料場黃土填料的工程性質和儲量。
【條文說明】初步勘察階段應注重收集已有的技術資料和工程地質調繪資料,初步查
明場地巖土的工程特性、軟弱地層、特殊巖土、不良地質作用分布,場地的穩(wěn)定性,
填料性質、儲量及分布等,滿足地勢設計、土石方調配、原場地地基處理、填筑、排
水、邊坡等初步設計要求。
4.3.2詳細勘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查明填方區(qū)域地層結構,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范圍,巖土層的物
理力學性質指標,軟弱地層的位置、范圍及厚度,并應作出穩(wěn)定性評價,對軟弱地層
和不良地質體的處理提出建議;
2查明挖方區(qū)黃土填料的工程技術參數,進行詳細分類和評價;開挖至設計高程
后應查明地面下有無軟弱土層、土洞以及其他不良地質作用,評價其工程影響,提出
相應處理意見及建議;
3查明挖方區(qū)填料工程性質,確定填挖比系數;
4查明邊坡區(qū)及其影響區(qū)內土層分布情況及影響邊坡穩(wěn)定的工程地質問題,提供
滿足不同工況下挖方邊坡穩(wěn)定分析的物理力學參數,對填方邊坡填筑提供建議;
5查明場地內濕陷性黃土的年代和成因、分布范圍、厚度、場地濕陷類型、地基
濕陷等級和上下限深度,黃土高壓條件下的浸水飽和與濕化變形特性;
6查明場地地質構造、地震烈度,提供進行抗震設計的有關參數,并判定場地飽
和砂土與粉土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及等級;
7在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提供土的標準凍結深度;
8對可能采用的巖土體處理措施,應提供處理設計、施工的巖土特性參數。
【條文說明】詳細勘察階段應在不同場地分區(qū),確定不同的勘察重點、勘察要求。挖
方區(qū)應重點查明土石比、巖石的工程類別,評價各種填料工程性質,確定填挖比系
17
數,并提供各種填料的比例和各種料源分布,主要進行擊實試驗確定不同料源的最優(yōu)
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以及不同壓實度條件下壓縮性、濕陷性、抗剪強度等工程特
性。填方區(qū)應重點查明原場地地層結構、巖土物理力學指標,軟弱地層、特殊巖土、
不良地質作用分布,對地基處理提出建議及相關參數。地表水沿挖填交界區(qū)下滲可能
對填方工程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挖填交界區(qū)應重點查明黃土濕陷性、落水洞等現象。
4.3.3勘探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控制性勘探孔和一般性勘探孔在平面上應均勻分布,每個地貌單元和不同地貌
單元交接部位均應布置控制性勘探孔;
2采取不擾動土樣和原位測試的勘探孔數不應少于勘探孔總數的1/2,采取不擾動
土樣勘探孔不應少于勘探孔總數的1/3,探井數量不應少于采取不擾動土樣勘探孔的
1/3,控制性勘探孔數不宜少于勘探孔總數的1/4;
3不良地質作用、地質條件復雜的地段應加密勘探孔;
4在地質條件復雜地段宜采用綜合物探方法,物探剖面宜結合勘探剖面布置,并
應充分利用鉆孔進行綜合測試,成果資料應與其它地質勘察資料綜合分析,互相驗
證。
4.3.4填方區(qū)勘探孔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勘探線采用縱橫向斷面雙向布置,沿溝谷走向布置單條或多條縱向勘探線,沿
溝谷橫斷面布置橫向勘探線,初步勘察階段勘探線間距不宜大于300m,詳細勘察階
段勘探線間距不宜大于100m。在溝谷、坡腳、坡中和坡頂應布置勘探點。填方區(qū)勘
探點間距宜符合表434的規(guī)定。
表4.3.4填方區(qū)勘探點間距(m)
察階段
初步勘察階段詳細勘察階段
勘察等級
甲級80-10020?50
乙級100-15050-80
丙級150-20080-100
2鉆孔深度應滿足查明地基穩(wěn)定性和控制變形計算深度要求,當遇到基巖時,控
制性鉆孔深度應進入中風化基巖不少于2m,一般性鉆孔深度應進入中風化基巖不少
于1m。探井深度應穿透濕陷性黃土層。
【條文說明】填方區(qū)坡腳、坡中和坡頂是以挖填控制場平標高為坡頂進行劃分。黃土
高填方場她內的特殊巖土主要有分布于梁綁斜坡地帶的濕陷性黃土,分布于沖溝溝底
處的新近填土、沖洪積土和淤積土,此外還分布有滑坡、崩塌、落水洞和土洞等不良
18
地質體,因此需要確保在不同的地貌單元和地形復雜位置有勘探孔。
4.3.5挖方區(qū)勘探孔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沿山頂、山脊和地形坡向布置勘探線,初勘階段勘探線間距不宜大于400m,
詳勘階段勘探線間距不宜大于200m。料源區(qū)巖土特性變化較大時勘探點間距應加
密。挖方區(qū)勘探點間距宜符合表4.3.5的規(guī)定。
表4.3.5挖方區(qū)勘探點間距(m)
察階段
勘察等才、初勘階段詳勘階段
甲級100~15050-80
乙級150-20080?100
丙級200-300100-150
2勘探孔深度達到初定場平標高以下3m,存在特殊地質情況時,應適當加密勘探
孔。探井深度宜穿透濕陷性黃土層。
3邊坡區(qū)勘探孔布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
的有關規(guī)定。
4.3.6勘探取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探井中取樣,豎向間距宜為1.0m,土樣直徑不宜小于120mm;
2填方區(qū)勘探孔取樣深度小于10m時,取樣間距宜為1.0m~2.0m;取樣深度為
10m~20m時,取樣間距宜為2.0m~3.0m;取樣深度超過20m時,取樣間隔為3.0m,但
每一地層必須取樣;
3挖方區(qū)勘探孔取樣深度小于20m時,取樣間距宜為1.0m~3.0m;取樣深度為
20m~40m時,取樣間距宜為3.0m~4.0m;取樣深度超過40m時,取樣間隔為4.0m,但
每一地層必須取樣;
4黃土填方區(qū)每一主要土層的原狀土試樣不應少于6件,當為軟弱土層時宜連續(xù)
取樣,巖層不應少于9件;
5黃土挖方區(qū)不同土性地層應在鉆孔或者探井中取擾動樣,每一主要土層取樣數
量不應少于6件。
4.3.7室內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不擾動土樣應進行常規(guī)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其中黃土尚應進行濕陷性試驗,測
定壓力與濕陷系數(p—演)關系曲線,最大試驗壓力宜大于土樣所在位置上覆土的
飽和自重壓力,試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
50025的有關規(guī)定;
19
2巖石應進行天然狀態(tài)和飽和狀態(tài)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其它試驗指標根據工程實
際需要確定;
3填料應進行擊實試驗、顆粒分析試驗和重塑土壓縮試驗。當需要評估地基變形
的穩(wěn)定時間時,宜進行高壓蠕變試驗。壓縮試驗和高壓蠕變試驗的終止壓力應采用上
覆土實際壓力;
4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參數的選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高填方地基技術規(guī)范》GB
51254的有關規(guī)定。
【條文說明】黃土斜坡或緩坡上的濕陷性黃土、耕植土,均應采取土樣進行試驗。黃
土高填方地基的變形機理復雜,有學者研究認為除壓縮變形外,蠕變變形也是高填方
地基變形的重要組成部分,蠕變變形計算可參考國家標準《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
準》GB50025-2018中條文說明第6.7.4條的規(guī)定。
4.4水文地質勘察
4.4.1水文地質勘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調查區(qū)域自然氣候、水文和水文地質資料,包括氣溫、年降水量、蒸發(fā)量、冰
期、霜期、凍結期、地形地貌、地層、地質構造、凍結深度等;
2查明場區(qū)主要含水層的分布、厚度及埋深,各含水層和隔水層的埋藏條件、地
下水類型、流向、水位及其變化幅度,各含水層之間、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水力聯(lián)
系,歷年最高地下水位,近3年~5年最高地下水位等;
3查明地下水的水質、巖土層滲透系數等水文地質參數,必要時宜設置水位觀測
孔,觀測水位變化;
4調查場區(qū)附近的河流、水系、水源及水的流向、流速和流量,10年、15年、
20年一遇的水位和歷年最高洪水位及其發(fā)生時間和淹沒范圍;
5當地下水可能浸濕基礎時,應根據其埋藏特征采取有代表性的水樣進行腐蝕性
分析,評價地下水對混凝土、金屬材料有無腐蝕性。
6分析場區(qū)工程建設前后地下水流場的變化規(guī)律以及地下水對填方體、濕陷性黃
土、巖石軟化、邊坡穩(wěn)定性的影響,以及可能引起的環(huán)境地質、水土保持和地質災害
問題,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議。
【條文說明】考慮到地下水在場地整平過程中徑流排泄條件發(fā)生變化,地下排滲體類
型較多,很可能選用鋼筋混凝土材料,另外地下水水位多年以后才能穩(wěn)定,有可能浸
20
濕基礎,取代表性水樣進行腐蝕性分析非常有必要。
4.4.2邊坡區(qū)域及其影響區(qū)域水文地質勘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查明邊坡區(qū)域的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地下水對邊坡穩(wěn)定性的影響,為邊坡設
計、施工提供水文地質資料;
2水文地質調繪范圍應大于可能對邊坡穩(wěn)定性有影響的所有地段;水文地質試驗
應在不影響邊坡穩(wěn)定的條件下進行;
3勘探點深度和間距應滿足水文地質測試、試驗和監(jiān)測的要求;
4根據邊坡具體水文地質條件選擇水文地質試驗,測定邊坡巖土體水文地質參
數,試驗組數可根據需要確定。
4.4.3水文地質勘察與巖土工程勘察應緊密結合,宜采用水文地質測繪、物探、鉆探
和現場試驗等多種手段。
【條文說明】水文她質勘察應和工程地質勘察緊密結合,尤其是鉆孔布置時,水文地
質鉆孔應充分利用工程地質鉆孔。
4.4.4水文地質測繪的比例尺及范圍應根據工程特點和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程度確
定,比例尺可選用1:1000-1:2000,范圍宜涵蓋與挖填場地有關的一個或多個完整的
水文地質單元,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觀測路線應垂直和平行溝谷、含水層的方向,沿地貌變化顯著方向,沿地下水
露頭多的地帶穿越。
2水文地質測繪的觀測點宜布置在地表水、水井、泉、鉆孔、地表塌陷、含水層
和隔水層接觸帶、不同地貌單元分界處。
3水文地質填圖宜結合野外工作、遙感技術和航空攝影進行。
【條文說明】水文地質測繪重點調查地表水、水井、泉及地表塌陷等人工水點和自然
水點,深入了解測繪范圍內的水文地質條件和特征。
4.4.5水文地質物探方法應根據水文地質條件、探測目的和被探測對象的物理特征等
確定,并宜選擇多種方法進行綜合探測,探測資料應結合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進
行驗證分析,提出具有相應水文地質解釋的物探成果。
【條文說明】水文地質勘察宜采用水文地質測繪、物探、鉆探、現場試驗及室內試驗
等多種手段和方法綜合勘察與評價。水文地質物探結合鉆探可以由點到面的幫助工作
人員全面分析場地水位地質條件,并可以指導鉆孔布置等基礎性工作。
4.4.6水文地質鉆孔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21
1鉆孔布置應兼顧觀測網與數值模擬的需要,沿垂直和平行溝谷、梁明的長軸布
置,滿足水文地質單元和水文地質參數分區(qū)的劃分;
2填方區(qū)鉆孔間距宜為50m~200m,挖方區(qū)鉆孔間距宜為200m~300m,水文地
質條件復雜時應加密;
3水文地質鉆孔深度應穿透與挖填場地緊密相關的含水層(組)。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建設會影響原場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地表水和地下
水的水力關系,因此需要查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引起的水環(huán)境變化,提出疏排水建
議,分析高填方工程對區(qū)域環(huán)境的影響,防止因水環(huán)境變化引起高填方工程破壞。
4.4.7水文地質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水文地質試驗應以現場試驗為主,室內試驗為輔;
2當需要查明降水入滲系數和潛水蒸發(fā)系數的水位動態(tài)資料時,應在地形平坦、
水力坡度小、不受地表水和開采地下水影響、水位埋藏深度適宜和含水層與包氣帶巖
性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布設觀測點;
3對松散層中的各主要含水層宜采用帶觀測孔的抽水試驗準確測定含水層的各種
水文地質參數,每一主要含水層試驗組數不應少于3組,當地下水位埋深大、抽水困
難時,可選擇壓水試驗或注水試驗;
4遇承壓水時應測定承壓水頭,當承壓水頭高出鉆孔孔口時應進行涌水試驗,并
測量水溫,取水樣進行水質分析;
5分水嶺或岸坡鉆孔遇重要洞穴時宜進行示蹤試驗;試驗時應測定投放點與接收
點的地下水位;
6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點宜按觀測線和構成觀測網方式布置,分層觀測的水位觀測孔
應分層止水,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應充分利用已有的勘探孔、水井、泉和其他地下水露
頭。
22
5設計
5.1一般規(guī)定
5.1.1工程設計應完成下列工作:
1搜集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震及地質災害評估、水土保持、
環(huán)境評價、礦產壓覆和建設規(guī)劃等資料;
2踏勘現場,分析周邊環(huán)境情況和施工條件。
5.1.2工程設計時應分析環(huán)境與工程的相互影響,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方案,減小工
程施工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所處環(huán)境通常較差、生態(tài)脆弱,一方面環(huán)境對工程
的影響是需要普遍重視的問題,另一方面工程建設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日益顯現,黃土高
填方地基工程的建設通常會對環(huán)境帶來較大改變,甚至帶來不良結果,如填方引起地
表水徑流改變,導致下游村莊、城鎮(zhèn)等遭受洪水、內澇和滑坡等次生災害。因此,本
條文強調在進行高填方地基工程設計時,需加強環(huán)境與工程的相互影響分析。
5.1.3地勢設計與土方平衡應依據場地分區(qū)和填料分類,以挖填平衡和節(jié)約土地為原
則,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條文說明】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建設的范圍大、常跨越多個地形地質單元,土石方
量大且填料性質復雜。巖土的物理力學指標離散性一般較大,加上存在土洞、滑坡等
諸多不良地質作用,場地平整過程有挖有填,同時由于考慮放坡因素,占用更多的土
地,故條文強調應綜合考慮場地條件采取挖填平衡、節(jié)約土地的原則,倡導設計者根
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5.1.4原場地地基處理應根據場地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巖性和水文地質條
件,結合當地處理經驗,采用針對性的地基處理措施。
【條文說明】原場地地基的地層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梁堤及溝谷斜坡處分布
的濕陷性黃土,對濕陷性黃土的處理是以消除濕陷性為主要目標;第二類是沖溝底部
分布的沖洪積土,該類松散地層的處理是以大幅度消除土體壓縮性為主要目標;第三
類是溝道內人為筑壩促淤造地形成的淤積土,其結構松散、壓縮性高,工程性質與淤
泥質土近似,對淤積土的處理,前期通過降水、排水方式,降低中、淺層土體的含水
率,后期以提高承載力和降低壓縮性為主要目標。
23
5.1.5填筑體處理應據挖方區(qū)填料勘察成果,結合地勢設計和場地分區(qū)統(tǒng)一考慮,并
應根據工程特點提出檢測和監(jiān)測要求。
5.1.6下列黃土高填方地基工程的設計應進行專項研究:
1填筑厚度超過100m或者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極為復雜;
2場地存在大型及巨型滑坡;
3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產品;
4施工過程中遇到重大技術和質量問題。
【條文說明】本條文所指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產品”是指尚未被規(guī)范和
有關文件認可的技術、材料、工藝和產品,需栗通過專項研究解決在黃土高填方地基
工程中的應用方法,保證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5.2地勢設計與土方平衡
5.2.1地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滿足建設用地規(guī)劃的要求;
2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地質條件;
3合理確定土石方量及邊坡防護工程量;
4綜合考慮場地防洪、排澇和地質災害防治等要求。
5.2.2地勢設計根據用地自然坡度不同,宜采用下列形式:
1當自然坡度小于5%時,宜設計為平坡式;
2當自然坡度大于8%時,宜設計為臺階式;
3當自然坡度為5%?8%時,宜設計為混合式。
【條文說明】本條結合黃土高填方地基地勢實際,參考行業(yè)標準《城鄉(xiāng)建設用地豎向
規(guī)劃規(guī)范》CJJ83的有關規(guī)定,當設計用地自然坡度超過8%時,地表水沖刷加劇,
同時與城鎮(zhèn)道路銜接較為困難,地勢設計為臺階式較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ktv酒吧合伙合同范例
- 公司做飯阿姨勞務合同范例
- 手套噸貨合同范例
- 施工電梯司機合同范例
- 學校廚師聘用合同范例
- 代理英國租房合同范例
- 婚介中心員工合同范例
- 檔案保管合同范例
- 形婚合同范例
- 土豆網袋采購合同范例
- 2006年度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信息科技風險評價審計要點(共5頁)
- 羊水栓塞演練
-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課堂PPT)
- 化妝品生產流程圖(共1頁)
- 《土地利用規(guī)劃》簡答題復習
- 農村基層人大代表述職報告
- EN10204-2004中文版
- (重要)高中數學數列十種求通項和七種求和方法,練習及答案
- 300MW機組熱力系統(tǒng)計算與經濟性分析
- 人大代表議案范文5篇優(yōu)秀版
- 女性主義視角下《地下鐵道》中科拉命運的解讀[精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