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種植技術_第1頁
金銀花種植技術_第2頁
金銀花種植技術_第3頁
金銀花種植技術_第4頁
金銀花種植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銀花種植技術內容提要:金銀花別名銀花、雙花、二花、二寶花,為忍冬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藥用部分為花蕾,主產(chǎn)于河南、山東,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生于丘陵、山谷、林邊。金銀花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主治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疽疔毒等。金銀花別名銀花、雙花、二花、二寶花,為忍冬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藥用部分為花蕾,主產(chǎn)于河南、山東,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生于丘陵、山谷、林邊。金銀花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主治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疽疔毒等。

金銀花的生長習性金銀花生長發(fā)育過程可大致劃分為萌動展葉期、現(xiàn)蕾開花期和生長停滯期三個時期:1、萌動展葉期:3月下旬葉芽萌動,4月上旬展葉生長。2、現(xiàn)蕾開花期:5月下旬開始現(xiàn)蕾,15天后開花。小滿至芒種(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頭茬花,產(chǎn)量占全年的80%-90%。7月下旬至8月上旬開二茬花,產(chǎn)量占全年的15%-20%?,F(xiàn)蕾先綠,后變白,下午4-5點開放。3、生長停滯期:二茬花開后即行結果,9月果熟。10月下旬霜降過后,部分葉片枯萎進入越冬狀態(tài)。金銀花栽植3-5年后產(chǎn)花漸多,7-8年后高產(chǎn)期,20年后才漸衰退,需要更新。金銀花喜陽光和溫和、濕潤的環(huán)境,生長適溫為20-30度。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鹽堿地均能生長。金銀花的種植技術1、選地整地育苗時,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和灌溉方便、有水源的地方。選地后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打碎土塊,整平耙細,施足基肥。然后作成寬1、3米的高畦播種育苗或扦插育苗。栽植地,可利用荒坡、地邊、溝旁、房前屋后零星地塊種植。先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整平耙細做高畦或高壟栽植。2、繁殖方法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種子繁殖和分根壓條繁殖,扦插繁殖分直接扦插和扦插育苗兩種方法。扦插時期:于春夏秋冬均可進行。春季宜在新芽萌發(fā)前萌發(fā)前,秋季于9月初至10月中旬。插條的選擇與處理:宜選擇1-2年生健壯充實的枝條,截成長30厘米左右的插條,每根至少具3個節(jié)位。然后,摘去下部葉片,留上部2-4片葉,將下端近節(jié)處削成平滑的斜面,每50根扎成1小捆,用500倍液吲哚丁酸溶液快速浸蘸下端斜面5-10秒鐘,稍晾干后立即進行扦插。直接扦插: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150X150厘米或170X170厘米挖穴,穴徑和深度各40厘米,挖松底土,每穴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5千克。然后,將插條均勻撒開,每穴插入3-5根,入土深度為插條的1/2-2/3,再填細土用腳踩緊,澆1次透水,保持土壤濕潤。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發(fā)芽。扦插育苗:在整平耙細的插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劃線,每隔3-5厘米用小木棒或竹筷在畦面上打孔。然后,將插條1/2-2/3斜插入孔內,壓實按緊,隨即澆1次水。若在早春低溫時扦插,插床上要搭塑料薄膜弓形棚,保溫保濕。半個月左右便可生根和萌發(fā)新芽,隨即拆除塑料薄膜,進行苗期管理。春插的于當年冬季或第2年春季出圃定植。夏、秋扦插育苗的于翌年春季移栽。扦插育苗在短期內取得大量營養(yǎng)苗。3、移栽技術于早春萌發(fā)前或秋冬季休眠期進行。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150厘米,株距120厘米挖穴,寬深各30-40厘米,每穴施入土雜肥5千克與底土拌勻。然后,每穴栽壯苗1株,填細土壓緊、踏實,澆透定根水。成活后,通過整形修剪,使匍匐藤形成直立單株的矮小灌木。增加分枝,擴大樹冠,由1年1茬收花變?yōu)?年3-4茬??纱蠓忍岣弋a(chǎn)量。金銀花的的田間管理1、中耕除草:移栽成活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一年在春季萌發(fā)出新葉時;第二次在6月;第三次在7-8月;第四次在秋末冬初進行。中耕除草后還應與植株根際培土,以利越冬。中耕時,在植株根際周圍宜淺,遠處宜深,避免傷根,否則影響植株根系的生長。第三年后,視雜草生長情況,可適當減少中耕除草次數(shù)。2、追肥:每年早春萌發(fā)后和每次采花蕾后,都應進行一次追肥。春、夏季施用腐熟的人畜糞水或硫酸銨、尿素等氮肥,于株旁開淺溝撒入,施后覆土蓋肥;冬季每墩施腐熟廄肥或堆肥5-10千克、硫酸銨100克、過磷酸鈣200克,在花墩周圍開環(huán)狀溝施入,施后用土蓋肥并進行培土,厚5厘米。3、整形修剪:移栽成活后每穴留壯株1株,修剪培養(yǎng)成傘房形直立小灌木。整形修剪方法:栽后1-2年內主要是培育直立粗壯的主干。當主干高度在30-40厘米時,剪去頂稍,促進側芽萌發(fā)成枝。第二年春季萌發(fā)后,在主干上部選留粗壯枝條4-5個,作為主枝,分兩層著生。在冬季,從主枝上長出的一級分枝中保留5-6對芽,剪去上部。以后,再從一級分枝上長出的二級分枝中保留6-7對芽,剪去上部。再從二級分枝上長出的花枝中,摘去勾壯行的嫩梢。一般入春后在二級分枝中或原來的老花枝上萌發(fā)出的節(jié)密而短、葉細的幼枝均是花枝,應予保留。通過整形修剪,金銀花便從原來的纏繞生長改為枝條疏朗、分布均勻、通風透光、主干粗壯直立的傘房形灌木狀花墩。金銀花具有當年新生枝條能發(fā)育成花枝的特性,通過上述修剪措施,能促進多發(fā)新枝,多形成花蕾,從而達到

增產(chǎn)的目的。每年冬剪于降霜后至封凍前進行,還應剪除枯老枝、病蟲枝、細弱枝、交叉擾亂樹形的長枝等,使養(yǎng)

分集中于抽生新枝和形成花蕾。在每茬采花后,同時進行夏季修剪。每次修剪后,都應追肥一次。修剪的步驟如下:定干:春栽的當年或秋栽的第二年,當枝條長33厘米左右時進行定干。主干一般選擇直立、粗壯的枝條,距地16厘米-27厘米左右上端剪掉,第二步要選留側枝,在主干上選留分布均勻、互不遮陰的粗壯枝條3-5個,將其三分之二的稍端剪掉。定干修剪后,每墩施用尿素50克,過磷酸鈣100克,并經(jīng)常進行中耕除草。冬剪:入冬后進行一次冬季修剪。主要是剪去在主干上生長出來的枝條,并在主枝上選留少量明年能開花的母枝。4、排灌水:花期若干旱天氣或雨水過多時,均會造成大量落花、漚花、幼花破裂等現(xiàn)象。因此,要及時做好灌溉和排澇工作。金銀花的病蟲害防治1、白粉病危害金銀花葉片和嫩莖。葉片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圓形白色絨狀霉斑,后不斷擴大,連接成片,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色粉斑。最后引起落花、凋葉,使枝條干枯。防治方法:選育抗病品種:凡枝粗、節(jié)密而短、葉片濃綠而質厚、密生絨毛的品種,大多為抗病力強的品種。合理密植,整形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可增強抗病力。用50%膠體硫100克,加90%敵百蟲100克,加50%樂果15克,兌水20千克進行噴霧,還可以兼治蚜蟲。發(fā)病嚴重時噴25%粉銹寧15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每七天一次,連噴3-4次。2、咖啡虎天牛以幼蟲和成蟲兩種蟲態(tài)越冬。越冬成蟲第二年4月中旬咬穿金銀花枝干表皮;越冬幼蟲于4月底至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成蟲。成蟲交配后產(chǎn)卵于粗壯枝干的老皮下。卵孵化后,幼蟲開始向木質部蛀食,造成主干枯死折斷后蛀道內充滿木屑和蟲屎。防治方法:用食糖1分、醋5分、水4分、敵百蟲0、01分制成糖醋液誘殺。7-8月發(fā)現(xiàn)徑葉突然枯萎時,清除枯枝,進行人工捕捉。在產(chǎn)卵盛期用50%鋅硫磷乳油600倍液噴射滅殺。其他害蟲用常規(guī)方法防治。

金銀花的采收加工1、采收。一般于栽后第三年開花。金銀花開放時間較集中,大約15天左右,適時采摘是提高金銀花產(chǎn)量和質量的關鍵。一般于5月中、下旬采摘第一茬花,隔一個多月后陸續(xù)采第2、3、4茬。采收時期必須在花蕾尚未開放之前。當花蕾有綠變白、上部膨大、下部為青色時,采摘的金銀花稱二白花;花蕾完全變白時采收的花稱“大白針”。一天之內,以清早至上午9時前所采摘的花蕾質量最好,因此時露水未干,不會損傷未成熟的花蕾,而且金銀花香氣濃,好保色。過早,質量差,產(chǎn)量低;過遲,降低藥用價值。2、加工。采摘后要及時進行加工,防止堆漚發(fā)酵,可晾干或烘干。晾干:將鮮花薄攤于曬席上曬干,不要任意翻動,否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