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重難點專項突破學生用_第1頁
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重難點專項突破學生用_第2頁
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重難點專項突破學生用_第3頁
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重難點專項突破學生用_第4頁
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高考生物一輪復習重難點專項突破學生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專題01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一、細胞的多樣性1.列表比較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比較項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本質區(qū)別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細胞壁主要成分為肽聚糖植物細胞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細胞質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有核糖體和其他細胞器細胞核擬核,無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轉錄和翻譯轉錄、翻譯可同時進行轉錄在核內,翻譯在細胞質(核糖體)內是否遵循遺傳定律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核基因遵循,質基因不遵循變異類型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2.生物界常見生物類群的劃分二、細胞的統(tǒng)一性1.“五個”表現2.細胞學說的建立(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連線)(2)基本內容: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3)意義: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揭示了生物之間存在一定的親緣關系。三、顯微鏡的使用1.認識顯微鏡結構2.操作步驟3.使用低倍鏡與高倍鏡觀察細胞標本時的不同點項目物鏡與裝片的距離視野中的細胞數目物像大小視野亮度視野范圍低倍鏡遠多小亮大高倍鏡近少大暗小4.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和物像移動規(guī)律顯微鏡成放大倒立的虛像,實物與像之間的關系是實物旋轉180°就是像。如實物為字母“b”,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為“q”。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則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移動規(guī)律:物像偏向哪個方向,則應向哪個方向移動(或同向移動)裝片。5.污物位置的判斷移動裝片eq\b\lc\{\rc\(\a\vs4\al\co1(動→在裝片上,不動→\b\lc\{\rc\(\a\vs4\al\co1(轉動目鏡\b\lc\{\rc\(\a\vs4\al\co1(動→在目鏡上,不動→在物鏡上)),轉換物鏡\b\lc\{\rc\(\a\vs4\al\co1(消失→在物鏡上,不消失→在目鏡上))))))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農桿菌在細胞核中進行DNA復制 B.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CO2C.藍細菌在葉綠體內產生氧氣 D.肺炎雙球菌利用自身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2.下列有關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真核細胞有染色質或染色體,原核細胞既沒有染色質也沒有染色體B.真核細胞的核仁在細胞周期中會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原核細胞的核仁不會C.真核細胞能進行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原核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D.真核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原核細胞只能進行無絲分裂3.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本質區(qū)別是()A.有無核膜 B.有無核糖體C.有無細胞膜 D.有無細胞壁5.顯微鏡是生物實驗中常用的觀察儀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的裝片時,需先用低倍鏡觀察,再換用高倍鏡B.若要觀察的目標細胞位于低倍鏡視野的左下方,則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使之位于視野中央C.用顯微鏡觀察花生子葉的切片時,發(fā)現細胞部分清楚、部分較模糊,這與切片厚薄不均有關D.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肉細胞內葉綠體的實驗中,能觀察到葉綠體主要分布在大液泡周圍6.建立于19世紀的細胞學說是自然科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下列有關細胞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B.英國科學家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小室”,從而建立了細胞學說C.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細胞學說認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D.細胞學說認為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魏爾肖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7.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表述,正確的是()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生物膜系統(tǒng),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B.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C.真核細胞中都含有DNA和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物,原核細胞中也含有D.真核生物都是多細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8.細胞分為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兩大類。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原核細胞不具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B.原核細胞中沒有細胞器,多種代謝反應均在細胞質中進行C.真核細胞含多種分工合作的細胞器,使其能高效有序地進行生命活動D.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都是DNA9.沙眼衣原體是原核生物,作為判斷的主要依據是()A.有細胞壁 B.有細胞膜 C.沒有線粒體 D.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10.下列關于藍細菌、黑藻、傘藻和小球藻的總結,正確的是()A.細胞質中都有核糖體和含光合色素的細胞器B.都含有光合色素,因此都屬于自養(yǎng)型生物C.都能夠依靠單個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D.擬核區(qū)域都有一個大型的環(huán)狀DNA分子11.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發(fā)于兒童或青少年,有發(fā)熱、陣發(fā)性咳嗽,易引起肺外多系統(tǒng)受累,也可威脅生命。下列有關支原體的說法,正確的是()A.肺炎支原體細胞內沒有核仁,其核糖體是在宿主細胞內形成的B.支原體是已知最小、最簡單的細胞生物,支原體都不具有細胞壁C.肺炎支原體細胞內的核酸分子是由四種基本組成單位構成的生物大分子D.肺炎支原體與人體細胞結構上差別很大,不具有統(tǒng)一性12.關于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高倍鏡下觀察時,用細準焦螺旋調整焦距B.高倍鏡下無法觀察到花生子葉中被染色的脂肪顆粒C.由低倍鏡轉到高倍鏡前,將待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D.高倍鏡下無法觀察到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13.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和細胞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A.池塘中的水、陽光等也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部分B.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C.細胞學說僅涉及動物細胞、植物細胞D.培養(yǎng)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種群層次14.下列有關細胞的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都具有染色質 B.細胞學說從一個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C.老細胞都是由新細胞分裂產生的 D.細胞具有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質具有多樣性15.觀察細胞時,使用光學顯微鏡的正確方法是()A.先高倍鏡對焦,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增加進光量,調焦觀察B.先高倍鏡對焦,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用低倍鏡調焦觀察C.先低倍鏡對焦,轉用高倍鏡,將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調焦觀察D.先低倍鏡對焦,將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用高倍鏡并增加進光量,調焦觀察16.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表述,正確的是()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生物膜系統(tǒng),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B.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C.真核細胞中含有DNA和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物,而原核細胞中沒有D.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多種多樣,均具有多樣性17.以下四組生物中,結構最相似的一組是()A.新冠病毒和大腸桿菌 B.傘藻和變形蟲C.顫藻和酵母菌 D.細菌和草履蟲18.下圖所示是四種不同的生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和乙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乙具有細胞壁B.丙和丁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丙具有擬核C.甲和丙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甲具有細胞結構D.乙和丁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丁沒有核膜19.下列有關“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①真核生物的細胞一定都有細胞核②斐林試劑檢驗某組織樣液,水浴加熱后出現磚紅色,說明該樣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③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一定是37℃⑤有氧呼吸一定在線粒體中進行A.全部正確 B.有一個正確 C.有三個正確 D.全都不對20.下列是關于幾類生物的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腸桿菌和草履蟲的細胞內都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B.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和人肝細胞都為真核細胞,都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C.念珠藻與水綿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念珠藻不含葉綠體只含光合色素,而水綿細胞中含葉綠體D.細菌和噬菌體結構上有統(tǒng)一性,都有細胞壁、細胞膜、核糖體和核酸等21.某研究人員分析了小白鼠組織、小麥組織、乳酸菌、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四種樣品的化學成分,以下結論錯誤的是()A.含有糖原的樣品是小白鼠組織B.只含有蛋白質和核酸的樣品是新型冠狀肺炎病毒C.含有纖維素的樣品是小麥組織和乳酸菌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樣品是小麥組織、小白鼠組織、乳酸菌22.在顯微鏡的低倍物鏡下,看到一個細胞偏向右下方,要觀察該細胞時,轉換高倍物鏡觀察前應該把該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具體做法是()A.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 B.向右下方移動載玻片C.更換高倍目鏡 D.調節(jié)反光鏡23.下列有關細胞學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A.念珠藻、醋酸桿菌都具有核膜、核仁、染色體等結構B.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C.原核細胞擬核中的DNA是環(huán)狀的D.原核生物都是自養(yǎng)生物,沒有異養(yǎng)生物24.如圖所示,其中5、6為觀察時物鏡與標本切片距離大小。欲獲得最大放大倍數的觀察效果,其正確的組合是()A.1、3、5B.1、3、6C.1、4、5D.2、4、625.下列關于顯微鏡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A.當標本染色較深時,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B.若要將位于視野內左上方的物像移至中央,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C.用低倍物鏡觀察清楚后轉換高倍物鏡,需先升高鏡筒,以免鏡頭觸及裝片D.若高倍物鏡下觀察到的細胞模糊不清,應使用粗準焦螺旋進行調焦26.以下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中,正確的是()A.大腸桿菌細胞B.藍細菌細胞C.水稻葉肉細胞D.小鼠肝臟細胞27.細胞既有多樣性,又有統(tǒng)一性。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①不同細胞的細胞膜都通過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等相互作用構建②不同細胞都可通過葡萄糖與ATP的相互轉化為生命活動直接供能③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真核細胞有線粒體,但都能將葡萄糖轉化為丙酮酸④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真核細胞有細胞核,但都以核糖核酸作為遺傳物質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二、多選題28.下圖是對噬菌體、藍細菌、變形蟲和衣藻四種生物按不同分類依據分成的四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乙組中的生物細胞中都具有細胞壁B.丁組中的生物細胞中都具有核膜C.丙與丁的分類依據可以是有無染色體D.甲與乙的分類依據可以是有無葉綠體三、綜合題29.某同學學完細胞知識后,欲通過表中整理的信息,區(qū)分出甲、乙、丙與菠菜葉肉細胞、大腸桿菌和鼠的肝臟細胞的各項對應關系。已知表中a、b、c、d代表細胞內的4種結構。請回答下列問題:生物材料abcd具雙層膜,且膜上有小孔具雙層膜具雙層膜具單層膜,且膜與核膜直接相連甲----乙++++丙++-+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1)該同學歸納的a、b、c、d4種結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甲對應的細胞名稱是______,判斷的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__。表中乙、丙對應的細胞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除表中外,二者的主要區(qū)別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岀三點)。30.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細胞或組織圖像(D中細胞是未成熟的豬血細胞),請回答問題:(1)科學家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2)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此類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能表示生命系統(tǒng)個體層次的是________(填字母)。(3)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A、B所示細胞都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_。(4)B、E兩類生物主要區(qū)別:B類生物一般含有________________,能進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謝類型是________型。(5)在上述五種細胞中,它們都有的結構或物質有________、細胞質、_______這體現了不同類細胞之間的統(tǒng)一性。31.圖1是光學顯微鏡的一組鏡頭,目鏡分別標有“5×”字樣和“15×”字樣,物鏡分別標有“10×”和“40×”字樣。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要使放大倍數最大,顯微鏡的目鏡、物鏡及其與玻片間距離的組合應為_______(填標號)。此時放大的倍數為________。(2)在觀察時,用低倍鏡觀察清楚后想使用高倍鏡應轉動________。調換高倍鏡后,物象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jié)_______。(3)用10×的目鏡和10×的物鏡組合觀察某細小物體,物像的面積為M,換用40x的物鏡觀察(目鏡不變),物像的面積變?yōu)開_____。(4)在目鏡為10×、物鏡為8×的視野中,剛好能看到穿過視野中心的一行連續(xù)排列的10個完整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則在視野中看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