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七年級上冊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七年級上冊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七年級上冊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七年級上冊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4頁
2023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七年級上冊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語文專題復(fù)習(xí):七年級上冊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

一、對比閱讀

閱讀《〈論語〉十二章》節(jié)選,完成問題。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修,不亦

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舉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哉,回也!”

子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夏日:“博學(xué)而節(jié)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人不知而不限_______

②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③人不坐其憂

④博學(xué)而寫志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下列選項錯誤的一項是()

A.《論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全書以語錄

體為主。

B.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可以看出,孔子認(rèn)為虛心向別人學(xué)習(xí)求教是很有必要的。

C.曾子具體講到了他自我反省的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可見自省是儒家弟子自我教育、自

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徑。

D.從“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可以看出,孔子是很排斥富貴的,告誡弟子不可不

擇手段地追求富貴。

4.結(jié)合選文和下列鏈接材料,分析二者關(guān)于學(xué)習(xí)的相同認(rèn)識。

【鏈接材料】

故木受繩①則直,金就礪②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③省乎己,則知④明而行無過矣。

第1頁共17頁

(《勸學(xué)》)

【注釋】:①受繩:用墨線量過。②礪:磨刀石。③參:參,一譯檢驗,檢查;二譯同“叁”,

多次。④知:通"智”,智慧。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

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

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魏文侯?與虞人②期獵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日:“今日飲酒樂,天又雨,

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④之。

魏于是乎始強(qiáng)。

注釋:①魏文侯:戰(zhàn)國時期魏國國君。②虞人:侍衛(wèi)。③焉之:到哪里。④罷:停止,

取消。

5.下列各組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陳太丘與友期行(期待)魏文侯與虞人期獵(約定)

B.去后乃至(才)乃往,身自罷之(于是,就)

C.元方入門不顧(照顧)易日,飲酒樂,天雨(這)

D.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往)天又用,公將焉之(下雨)

6.翻譯下列句子

(1)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2)友人慚,下車引之

(3)魏于是乎始強(qiáng)。

7.甲乙兩文表現(xiàn)的共同主題是什么?讀兩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主題:

感受: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誡子書

第2頁共17頁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

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

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乙】

示兒燕

孫枝蔚?

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咒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

一本。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飯碗.明知是舊

窯④,當(dāng)珍惜;然貧家止有此器,將忍渴忍饑作珍藏計乎?兒當(dāng)知之。

【注釋】①孫枝蔚:清初詩人。②高閣:束之高閣,不去閱讀。③遑:閑暇,空閑。④

舊窯:指年代久遠(yuǎn)的珍貴古瓷。

8.根據(jù)文意,選出【乙】文標(biāo)題中“示''最恰當(dāng)?shù)牧x項。()

A.上天對人類顯示吉兇禍福B.給人看C.表示D.教導(dǎo)

9.翻譯下面句子。

①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②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效此也。

10.參照示例,結(jié)合加點詞語賞析下面句子,體會文中父親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

【示例】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

“須''是必須的意思、,連用兩個“須”表達(dá)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語氣,強(qiáng)調(diào)了"靜''和"學(xué)''是

學(xué)習(xí)和增長才干的必要條件。表現(xiàn)了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初讀古書,切篡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

11.下面是從三則家書中摘錄的蘊(yùn)含著修身治學(xué)智慧的話,根據(jù)語境把合適的內(nèi)容填在

相應(yīng)的橫線上。(填序號)

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③淫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治性④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

讀書須注重方法,務(wù)實求知,我們可以按照古人說的“”去做;當(dāng)我們放縱懈怠、

內(nèi)心浮躁時,可以提醒自己"":當(dāng)我們追逐名利、失去目標(biāo)時,可以告誡自己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

第3頁共17頁

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

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卷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

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競忘其為

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

又如前。乃偽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袄?/p>

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于野心矣。

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12.請在下句中需要加標(biāo)點的地方用標(biāo)出來。(需標(biāo)兩處)

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意嬖甚

(2)斷其取

(3)與家犬雜蕾

(4)此人何取而自購患耶

14.翻譯下列句子。

(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

15.甲、乙兩文,作者對狼分別持怎樣的態(tài)度?

16.乙文告訴我們要警惕像狼一樣的壞人,這類人與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處?(用原

文回答)乙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對狼表示譴責(zé)以外,還表達(dá)了什么意思?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

學(xué)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

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誡子書》)

【乙】宋陳諫議為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②,蹄?嚙④傷人多矣。一日,諫議入廄,

不見是馬,因⑤詰仆:“彼馬何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⑥矣。堯咨者,陳諫議之

子也。諫議遽⑦召子,曰:"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于人

也!“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久戒⑩仆養(yǎng)之終老。

第4頁共17頁

(《陳諫議教子》)

注釋:①陳諫議:姓陳,諫議是官名。②馭:駕馭。③蹄:名詞活用動詞,踢。④嚙:

咬。⑤因:于是。⑥賈人:商人。⑦遽:馬上,趕快。⑧汝:你。⑨直:通"值”,價值。

⑩戒:通“誡”,告誡。

17.選出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

A.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

B.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

C.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

D.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

18.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不見星馬(這)

B.遂成植落(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C.瞳躁則不能治性(危險)

D.賈人率能蓄之(怎么,哪里)

19.下列各項中,加點的“以”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非淡泊無以明志

B.非學(xué)無以廣才

C.非志無以成學(xué)

D.彼馬何?不見

2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作者就學(xué)習(xí)和做人兩個方面進(jìn)行論述,強(qiáng)調(diào)了一個“靜''字。

B.“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兩句常被人們用作“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的座右銘。

C.從【乙】文可知,陳諫議的兒子陳堯咨為人處事淳樸、忠信、寬容。

D.從【乙】文印證了《論語》中“己所不欲,勿施與人''這句名言。

21.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2)戒仆養(yǎng)之終老。

在班級舉辦的“善學(xué)精思''交流會上,啟慧小組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例,帶領(lǐng)大家學(xué)習(xí)古

詩文。

子日:“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

君子乎?”(《學(xué)而》)

第5頁共17頁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學(xué)而》)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選自《〈論語>十二章》)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

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浚骸胺侨嗽?!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饺眨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

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陳太丘與友期行》)

22.辨其音?走進(jìn)文本:與“吾日三省吾身”中“省”的讀音相同的一項是()

A.發(fā)人深簞B.省吃儉用

23.解其詞?一詞多義: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學(xué)而不用則罔朝心暮想

B.必有我?guī)熝膳d師問罪

C.去后乃至人去樓空

D.元方人門不顧奮不顧身

24.解其意?理解內(nèi)容:請完成下面語句的翻譯。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2)友人慚,下車引之。

翻譯:______________

25.悟其理?豐富思想:《〈論語〉十二章》中曾子的話與《陳太丘與友期行》都反映了為

人處事的一個什么原則?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原則的?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

乎?”

(選自《學(xué)而》)

【乙】卓?、贋槿撕V信,言不宿諾②。從建業(yè)③還家,辭諸葛?、?,恪問何當(dāng)復(fù)來,

恕對“某(選自《學(xué)而》)日”。是日,恪為主人,停不飲食,以須⑤恕至。賓客皆曰:“金

稽、建業(yè)相去千里,豈得期?”已而恕至,一座盡驚。

第6頁共17頁

(選自《會稽典錄》)

【注】①卓恕:三國時期吳國會稽人(今浙江紹興人)。②宿諾:未及時兌現(xiàn)的諾言。③建

業(yè):今江蘇南京。④諸葛恪(ke):三國時吳國人,曾任吳國太傅。⑤須:等待。

2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吾目三省吾身日(2淮不習(xí)乎傳

(3)號日,恪為主人是(4)已而恕至至____________

2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為人謀而不忠乎?

(2)會稽、建業(yè)相去千里,豈得期?

28.(1)甲文中哪句話對應(yīng)乙文中卓恕的品質(zhì)?

(2)甲、乙兩文都闡述了一個共同道理,請簡述。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

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

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孫權(quán)勸學(xué)

初,權(quán)謂呂蒙日:“卿今當(dāng)涂①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日:“孤

②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③!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

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fù)

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④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

結(jié)友而別。

【注釋】:①當(dāng)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當(dāng)權(quán)。②孤:古時候王侯的自稱,

我。③邪:通“耶”,語氣詞。表反問語氣。④更:重新。

29.解釋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①無以致年()

②淫慢則不能勵精()

③及魯肅過尋陽()

3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第7頁共17頁

31.《誡子書》中,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32.《孫權(quán)勸學(xué)》中,孫權(quán)用什么方法來勸呂蒙學(xué)習(xí)?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

學(xué)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

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乙】子貢問日:”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p>

33.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非寧靜無以蒙遠(yuǎn)致:(2)浮慢則不能勵精淫:

(3)年與時觸馳:(4)險躁則不能檢性治:

(5)終身勺之者乎行:

3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由【甲】文可知,諸葛亮的立德原則是什么?(用原文語句作答)

36.甲乙兩文都有告誡之意,【甲】文中諸葛亮從和兩個

方面告誡兒子;【乙】文中(人名)告誡子貢要。

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題。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

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浚骸胺?/p>

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

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課文《陳太丘與友期行》)

【乙】郭保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飯問:

“兒曹何自遠(yuǎn)來?”對日:“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憋堔o謝之。及事訖,諸兒復(fù)

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dāng)還”。假請別駕從事②,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

僅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③,須期乃入。其為人若此。

(選自《后漢書?郭傳》)

[注釋]①行部:出巡。②別駕從事:部下官吏。③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37.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第8頁共17頁

A.陳太丘與友期行(期:約定)B.尊君在不(不:通“否”)

C.元方入門不顧(顧:拜訪)D.兒曹何自遠(yuǎn)來(自:從)

38.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①下車引之:②計日告之:

3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及事訖,諸兒復(fù)送至郭外。

40.甲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為、品行正直,合乎道義。文中哪些地方能夠

體現(xiàn)出陳元方的方正?

41.甲、乙兩文共同告訴了我們了一個怎樣的道理。從甲、乙兩文的故事中,你還得到

了哪些新的啟示?(至少兩條)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p>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述而》)

【乙】孔子觀于周廟,有欹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謂何器也?”對目:“此蓋

為宥座①之器?!笨鬃釉唬骸奥勫蹲?,滿則覆,虛則鼓,中②則正,有之乎?”對日:

“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散.??鬃余叭欢鴩@曰:“嗚呼!

惡③有滿而不覆者哉!”

(《韓詩外傳》)

【注】①宥(you)座:座位右邊?!板丁蓖ā坝摇薄"谥校哼@里指裝水到一半。③惡(wu):

哪里,怎么。

4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樂趣

B.虛則破被:傾斜

C.思而不學(xué)則陽殆:疑惑

D.滿則覆覆:傾覆

4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此蓋為宥座之器為人謀而不忠乎

B.有之于不亦君子乎

第9頁共17頁

C.孔子喟鏤而嘆公欣然曰

D.孔子問于守廟者曰于我如浮云

44.下列加點的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學(xué)財不思則罔孔子喟然W嘆曰

B.思而不學(xué)則殆虛則被

C.此蓋為宥座之器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D.擇基善者而從之回也不改再樂

45.下面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對于學(xué)習(xí),知道怎么學(xué)習(xí)的人,不如愛好學(xué)習(xí)的人。

B.有之乎:有這樣的事嗎?

C.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們不好的地方就要改正。

D.此謂何器也:這是什么東西呢?

46.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文中孔子“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的感嘆啟示人要謙虛,不要自以為是。

B.這幾段文字內(nèi)容都與學(xué)習(xí)有關(guān),都只談到了學(xué)習(xí)態(tài)度、學(xué)習(xí)方法方面的問題。

C.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的原因是孔子想要驗證宥座器的特點。

D.孔子特別強(qiáng)調(diào)學(xué)思結(jié)合,勇于實踐。

閱讀下面的文言選段,完成小題

【甲】《誡子書》

諸葛亮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也,

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

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乙】《呂氏春秋》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shù)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zé)o

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禊

③??砷L有者,其唯此也?!皩O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

孫叔敖之知,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注】①寢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荊:楚國的別稱。③禳5):迷信鬼神和災(zāi)祥。

47.下列對句中字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淫慢則不能勵精勵:振奮

第10頁共17頁

B.險躁則不能治性治:修養(yǎng)

C.孫叔敖疾疾:疾病

D.王數(shù)封我矣數(shù):多次(或?qū)掖危?/p>

4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

A.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

B.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

C.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

D.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

49.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誡子書》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jié),他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xué)淵博的父親,

對兒子的殷殷教誨成為后世歷代學(xué)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B.《誡子書》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勉勵兒子勤學(xué)立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

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燥。

C.”孫叔敖之知”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楚王多次封賞他,他不受;他教導(dǎo)兒子,讓兒子接受

利地。

D.乙文告訴我們:做事要有遠(yuǎn)見,做人不可貪心不足,別人看不上的東西才能長久保

有。

50.將甲文選段中畫橫線的子翻成現(xiàn)代漢語。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閱讀文言文語段,完成下列小題。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

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哉!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

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世說新語》)

【乙】

魏文侯與虞人①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目:“今日飲酒樂,

天又雨,公將焉②之③?”文侯日:“吾與虞人期獵,雖樂④,豈⑤可不一會期哉?”

乃往,身自罷之。魏于是乎始強(qiáng)⑥。

第11頁共17頁

——(選自《戰(zhàn)國策》)

【注釋】①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員。②焉:哪里。③之:到……去,往。④雖樂:

雖然(在這里)很快樂⑤豈:難道。⑥強(qiáng):強(qiáng)盛。

5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不思頓的一項是()

A.待君/久不至B.君與/家君期日中

C.元方/入門不顧D.魏于是乎/始強(qiáng)。

5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尊君在不⑵相等而去

⑶元方入門不顧⑷天又闡

5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期日中②吾目三省吾身

B.①日中不至,則號無信②號日,飲酒樂

C.①陳太丘與友即行②吾與虞人期獵

D.①飲酒樂②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⑴友人慚,下車引之。

⑵乃往,身自罷之。

55.(甲】文中“友人慚”的原因是A甲】【乙】兩文共同提倡的美德是

請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

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坝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

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世說新語》)

【乙】

蔡璞,吳縣人。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Q亡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歸之。愕

然不受,曰:“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蔡笑曰:“券

在心,不在紙。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白漭偄鄱轮?/p>

(取材于《清稗類鈔?敬信》)

【注】①券:古代的契據(jù),常分為兩半,雙方各執(zhí)其一。②亡:通“無”,沒有。③輦:

第12頁共17頁

本意是指古時用人拉或推的車,也指乘車,載運(yùn),運(yùn)送。

56.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

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

B.“期日中,過中不至'’這一句話點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陳太丘。甲文中元方

針鋒相對,義正辭嚴(yán)地批評了友人,言之有理,可見他的機(jī)智聰明。

C.“券在心,不在紙”,意思是朋友之間的友誼、信任要銘記在心里,而不是寫在紙上。

D.【乙】文中的“父”與“翁”,指的都是蔡璞的朋友,蔡璞借了朋友很多錢沒還,朋友就

死了,才有了后來的故事。朋友的兒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為父親不曾把這件事告訴

他。

5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意思。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

(2)元方入門不較顧:

(3)千金寄之金:

(4)卒輦而竄之致:

58.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

59.請結(jié)合【甲】【乙】兩段的內(nèi)容談?wù)勀銓Α笆匦拧钡目捶?

【甲】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p>

子曰:“賢戰(zhàn),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哉回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子日:“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p>

子夏日:“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論語〉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

第13頁共17頁

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

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誡子書》

60.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攀其憂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軍可守帥也奪:

③淫慢則不能期精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非寧靜無以般遠(yuǎn)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博學(xué)則篤志相委加去(《陳太丘與友期行》)

B.千我如浮云其一犬坐于前(《狼》)

C.淫慢則不能勵精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十二章)

D.靜以修身投以骨(《狼》)

62.翻譯下列句子。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②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63.【甲H乙】兩篇文章都講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乙】

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學(xué)的經(jīng)驗,著重圍繞一個“”字加以論述,

同時把失敗也歸結(jié)為一個“”字,對比鮮明。(請各用原文中一個

字回答)

第14頁共17頁

參考答案:

1.生氣,發(fā)怒以……為快樂能忍受堅守2.①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xué)習(xí),

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②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

停。3.D4.虛心向別人學(xué)習(xí),不斷反省,就能提高自己。

5.B6.(1)元芳這年七歲,當(dāng)時正在門外玩耍。

(2)友人感到慚愧,下車?yán)?/p>

(3)魏國從此變得強(qiáng)大起來。7.為人一定要講誠信。感受(略)

8.D9.⑴不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無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無法達(dá)到遠(yuǎn)大目標(biāo)。

⑵愛惜書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貴人家)藏書的人所做的事,我們貧窮人家沒有空閑(余力)

效仿這種做法。10?“切莫”是千萬不要的意思,語氣堅決,強(qiáng)調(diào)了要讀書就不必愛惜書,

表現(xiàn)了孫枝蔚要兒子務(wù)實求知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IL④③②

12.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13.(1)悠閑、從

容(2)大腿(3)養(yǎng)(4)留下14.(1)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

(屠夫)前面。

(2)確實(實際上)沒有誣蔑它們啊!但是兇惡本性只不過是隱藏起來罷了。15.甲文

主要譏諷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本性難移)的本質(zhì)。16.陽為親昵,

而陰懷不測。對主人不識狼的陰險本性表示嘲諷。

17.B18.C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