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0講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歷史【課標要求】知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課程標準——明考向命題統(tǒng)計——知重點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1.儒家思想與東漢良吏書寫模式。(2022·全國乙卷,42)2.董仲舒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原因。(2019·全國Ⅱ卷,25)3.儒家思想對佛像造型的影響。(2019·全國Ⅲ卷,25)4.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影響。(2018·全國Ⅲ卷,42)5.儒家倫理秩序對秦漢政治的作用。(2014·全國Ⅰ卷,25)6.法律儒家化趨勢。(2014·全國Ⅱ卷,25)重點考查儒家思想的影響【知識結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線索
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
漢代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陰陽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儒學,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從鞏固大一統(tǒng)需求出發(fā)獨尊儒術、興辦太學,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對后世影響深遠。主干梳理認知拓展
公元前213年,始皇舉行盛大宴會。博士(儒家)70人上前祝壽,仆射周青臣當面歌頌秦始皇完成統(tǒng)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齊人)卻建議始皇效法周分封子弟功臣,說:“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必┫嗬钏辜右择g斥,主張禁止諸生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入則非新,出則巷議”,誹謗朝庭,“惑亂黔首”,提出了“焚書”的建議,得到始皇的認可。當時所焚之書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統(tǒng)一前的列國史記;二是百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一律全部要焚燒。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私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凡要學習的一律以吏(法)為師。嚴厲貫徹焚書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極大的破壞。秦朝的統(tǒng)治思想一、“焚書坑儒”——儒學的重大挫折一、“焚書坑儒”——儒學的重大挫折1、背景(1)秦朝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文化成為政治權力的附庸。(2)一些儒生和游士批評時政,與專制文化不合。(3)導火線:關于郡縣制與分封制之爭。(4)加強思想控制,維護秦朝統(tǒng)治(目的)(1)秦始皇采納丞相的建議,將秦以外的各國史書,以及除醫(yī)藥、卜筮、種樹等有實用價值以外的私人收的書籍統(tǒng)統(tǒng)燒毀,并嚴禁私下討論《詩》《書》和私禁書。(2)焚書后不久,秦始皇又將違禁令的460多名儒生坑殺,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一、“焚書坑儒”——儒學的重大挫折2、概況一、“焚書坑儒”——儒學的重大挫折3、評價
實質:
積極:
消極:(1)是對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場浩劫。(2)使儒學的發(fā)展走向低潮。(3)成為兩千年來文化專制政策的開端。
是一種文化專制政策。有利于加強思想控制,鞏固國家統(tǒng)一。二、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無為而治”指導思想:黃老之學“黃”:黃帝的學說,治身(養(yǎng)生)“老”:老子的學說,治國(無為)強調“無為而無不為”,尊重自然規(guī)律,反對盲目行動倡導“待時而動”、“因時制宜”,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二、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無為而治”
黃老之學是指“黃帝之學”與“老子之學”相結合的一種理論學說,始于戰(zhàn)國盛于西漢,假托黃帝和老子的思想,實為道家和法家思想結合,并兼采陰陽、儒、墨等諸家觀點而成。強調“無為而無不為”,既尊重自然規(guī)律,反對盲目行動,又主張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倡導“待時而動”“因時而動”,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在分析社會矛盾時,認為“刑德相養(yǎng),逆順若成”,“先德而后刑,順于天”,主張把德政與法治有機統(tǒng)一起來,以德為主,以刑為輔。這些思想是對《老子》消極無為思想的積極改造,為漢初黃老之學的勃興提供了理論根據。二、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無為而治”什么是“無為而治”?“無為”:遵循自然的法則而不妄為“治”:治理。意思是自己不妄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無為而治決不是一無所為,不是什么都不做。應該是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概念解析材料:(陸賈):“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義,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史記·陸賈列傳》政治:統(tǒng)治者吸取秦亡教訓,欲圖長治久安。二、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無為而治”材料:漢初,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yè)而大饑謹?!讼嗍?,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駟(同一顏色的四匹馬),而將相或乘牛車?!稘h書˙食貨志》經濟:長期戰(zhàn)爭使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二、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無為而治”(1)原因①客觀:由于長期戰(zhàn)爭,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②主觀:統(tǒng)治者吸取秦亡教訓,欲圖長治久安。③思想: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適應了漢初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需要。二、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無為而治”(2)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無為而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3)政策:(4)措施:①輕徭薄賦,減輕刑罰;②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③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賦稅徭役。二、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無為而治”(5)結果:經濟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文景之治二、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無為而治”材料: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邊境)廩庾(糧倉)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計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稘h書·食貨志》材料:道家放任無為的政策,對于大帝國組織的鞏固是無益而有損的。這種政策經文帝一朝的實驗,流弊已不可掩。無論如何,在外族窺邊,豪強亂法,而國力既充,百廢待舉的局面之下,“清靜無為”的教訓自然失卻號召力。
——呂思勉《中國史綱》二、從“無為”到“有為”2、漢武帝“積極有為”弊端:社會潛伏著危機,威脅西漢統(tǒng)治。內部:a.各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威脅中央集權;
b.土地兼并劇烈,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外部:匈奴為患,威脅著西漢的邊境。道家“無為而治”已不符合時代需求,積極有為的思想成為漢武帝時代的客觀需要!(1)原因①經濟恢復,社會安定,國力日盛。②政治內部:a.各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威脅中央集權;
b.土地兼并劇烈,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外部:匈奴為患,威脅著西漢的邊境。③漢初“無為而治”的思想不能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二、從“無為”到“有為”2、漢武帝“積極有為”(2)表現二、從“無為”到“有為”2、漢武帝“積極有為”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思想: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告緡算緡、向工商業(yè)者加征重稅,打擊大商人、打擊豪強、抑制土地兼并,推廣代田法。加強中央集權:推恩令、刺史制度加強君主專制:中外朝制度反擊匈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打通絲綢之路三、董仲舒的新儒學1、背景經濟漢武帝時期,經濟恢復發(fā)展,國力增強,為中央集權的加強奠定了物質基礎政治諸侯國勢力膨脹,___________劇烈,匈奴為患,威脅西漢的穩(wěn)定思想漢初推行的道家“___________”思想已不能滿足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董仲舒,西漢時期廣川(今河北棗強)人。漢武帝舉賢良對策,他上《天人三策》,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武帝采納,受到重用。晚年辭職回家從事修學著書,著有《春秋繁露》一書。董仲舒是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陰陽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兩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捎靡哉f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
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將諸子百家中道家(黃老之學)、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1)思想來源: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2019·全國Ⅱ卷,25)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各家學說的精髓;后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吸收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國勢力強大B.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xù)C.現實統(tǒng)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C《漢書》《后漢書》等記載了兩漢時期許多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跡,他們在理訟中一方面堅持執(zhí)法嚴明,秉公而斷;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斷獄。這說明了漢代()A.實際以法家為統(tǒng)治思想
B.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已經確立C.司法制度不夠健全完善
D.儒法結合思想滲透入司法D【拓展延伸】圖讖之學古代關于宣揚迷信的預言、預兆的書籍。宛人李通以圖讖“劉氏復起,李氏為輔”,勸說劉秀起兵光武帝在發(fā)布詔命、制定法令、施政用人等方面都要根據圖讖,引用讖緯(2)主要內容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①加強中央集權:提出“春秋大一統(tǒng)”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材料:
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zhèn)鳌反笠唤y(tǒng)=政治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易錯提醒】“罷黜百家”不是禁絕百家,實質是文化專制。董仲舒放棄了先秦儒家的那種罕言天道的重人事而輕自然的思維方式,開始像道家、陰陽家那樣大講天道,并由天道來推演與論證其形而下的人道。董仲舒此舉意在()A.彌補先秦儒學存在的缺陷B.以神化君權提升儒學地位C.糅合道家、陰陽家的理論D.迎合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需要D(2)主要內容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②加強君權:提出“君權神授”及“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等思想。材料:“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則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tǒng)于天下?!薄疤煲嘤邢才畾?,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薄芭c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故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與天同者而用之
?!薄盀恼?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春秋繁露》君權神授:認為天是萬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諸侯都要服從天子的統(tǒng)治。天人感應:作為人世間最高統(tǒng)治者的天子受命于天,如果天子無道,上天便會降災(災害或怪異)于他。如果天子有道,則會出現祥瑞(鳳凰或麒麟之類)。天是萬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老百姓必須服從天子的統(tǒng)治;但天子必須按天意行事,如果違背天意,上天就會降災予以警告和懲罰。既為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維護了君主統(tǒng)治,同時又在君主之上安放一個權力更加無限的“天”,對無限的君權加以限制,要求其實行仁政(2)主要內容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評價:①保證了皇權的合理性,加強君權;②對皇權有所限制,有利于抑制暴政。③鞏固君權,維護統(tǒng)治秩序:提出“三綱五?!钡牡赖聵藴剩岢⒌??!熬秊槌季V,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是“天意”、“天志”的自然法規(guī)。
五常:【仁】──親也。對人寬厚有愛心【義】──事之宜也。為人正派,愛憎分明【禮】──理也。待人彬彬有禮,行為端莊【智】──智慧也。處事果斷周密 【信】──誠信也。做人誠實穩(wěn)重講信譽【《天人三策》;用五行解釋】(2)主要內容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消極:①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tǒng)治,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欲求,積極:②塑造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如注重氣節(jié),品德,自我節(jié)制,發(fā)憤圖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等
來源:三綱、五常兩詞,出自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guī)范的內容,它淵源于先秦時期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guī)范。
董仲舒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系的基本法則。東漢班固更是將它發(fā)展為“三綱六紀”思想。
三綱五常之說,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
【名詞解釋】三綱五常④緩和階級矛盾:主張限田、薄斂、省賦役。(2)主要內容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材料:限民名田,以澹(dan四聲)不足,塞并兼之路?!嬉郾?,賦斂重,百姓貧窮叛去,道多饑人。救之者,省徭役,薄賦斂,出倉谷,振困窮。——董仲舒(3)根本目的迎合了漢武帝加強集權、鞏固統(tǒng)一的政治需要?!締栴}探究1】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焚書坑儒”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嗎?提示:是。都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①外儒內法,兼采各家。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綜合性、時代性和實用性。②儒學神學化、宗教化。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學說,神化皇權,開啟了儒學神學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進程。③儒學經學化、官學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學開始被逐漸定于一尊,成為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學說。(4)特點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繼承:①大一統(tǒng):孔子強調正名、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等;②民本思想:“仁政”“禮”“為政以德”“民本”;③道德修養(yǎng):五常(仁義禮智信)發(fā)展:①思想專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屈民而伸君(法家);②神化皇權: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陰陽家);③無為而治:以無為而治思想闡釋三綱和治國之道等(黃老道家)(5)漢代儒學對先秦儒學的繼承和發(fā)展三、董仲舒的新儒學2、董仲舒的新儒學漢代大儒董仲舒認為,理想社會的經濟活動應以道德約束為前提,貫徹義先于利的原則,在義與利產生矛盾時可以舍棄利而追求義,即所謂“正其義不謀其利”。這表明董仲舒的思想()A.違背了專制統(tǒng)治的政治需求
B.推動了儒學獨尊局面的出現C.繼承了先秦儒家的道德傳統(tǒng)
D.阻礙了漢初經濟的恢得發(fā)展C董仲舒稱:“天生之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殘害民者,天奪之。”這反映出董仲舒()A.繼承發(fā)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為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提供了理論依據D.將“無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AB對天、君、民關系的認識上,原始儒學以孟子為例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繼承了原始儒學的全部宗旨 B.背離了原始儒學的民本思想C.背離了原始儒學的仁愛思想 D.摒棄了原始儒學的德治主張【知識解讀】漢代儒學的民本思想是以維護皇權的絕對性為最終目的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背離了先秦儒學的民本思想,完全淪為官方統(tǒng)治哲學。【構圖解史】
董仲舒的新儒學四、儒學成為正統(tǒng)1、漢武帝尊儒的表現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政治①起用大批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②儒學成為政府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教育①教科書:規(guī)定儒家“五經”為官方教科書,教育被儒家壟斷;②中央:興辦太學(考試合格為官),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陳規(guī),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③地方:在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tǒng);
博士:秦漢帝國的學術官僚和技術官僚。“五經博士”既是皇帝的顧問,也是太學的教官。太學:中國古代的最高學府和帝國官員的培養(yǎng)基地。太學生員為博士子弟,一律由儒家五經博士負責教授,學完經考試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興辦:學校規(guī)定:太學生由儒家五經博士教授。學校規(guī)模:開始不大,后來不斷發(fā)展。學生來源:多為貴族子弟,也有少數出身社會中下層的?!窘滩氖斑z】太學建立的影響(1)是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標志,推動儒學發(fā)展。(2)帶動了民間積極向學的風氣,對文化傳播起了重要作用。(3)促進了社會不同階層對流,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4)東漢太學生的議政運動,迫使黑暗的政治勢力有所收斂。1.儒學能夠自我調節(jié)、趨勢更新,滿足了時代的要求2.新儒學適應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根本原因)3.漢武帝尊儒措施的推行。思考1:漢代儒家思想取得獨尊地位(成為正統(tǒng))的原因?提醒:自漢武帝起確立的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直到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時期才被動搖。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材料:思想的統(tǒng)一促進了政治的統(tǒng)一,同時促進了人們統(tǒng)一觀念的形成,這種觀念在長時期統(tǒng)一的狀態(tài)下,又會強化人們對于統(tǒng)一的認同和文化的認同,從而培養(yǎng)出同質化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而隨著這種心理和情感的沉淀,必將成為一種穩(wěn)定的民族情感的紐帶,成為維護統(tǒng)一的力量?!醣段幕~帶與國家統(tǒng)一》材料:……董仲舒學說的消極影響也是嚴重的……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封閉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等等劣根性,都與之直接相關?!T天瑜《中華文化史》①實現了思想上的統(tǒng)一,有利于促進了政治“大一統(tǒng)”;②教育為儒家所壟斷,推動了儒學教育的官方化、制度化;③推動了儒學的傳播與發(fā)展,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④加強了對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視,推動了民族歷史文化的進步。積極:思想文化專制實質:四、儒學成為正統(tǒng)2、影響①儒學獨尊,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②宣揚封建綱常倫理,維護封建專制和等級,束縛人性。③唯心主義成分多、神學迷信色彩濃,阻礙了科技文明的進步。消極:四、儒學成為正統(tǒng)2、影響【史論歸納】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對漢代社會的影響(1)對王朝:統(tǒng)一了國家主流思想,穩(wěn)定了統(tǒng)治秩序,神化了皇權。(2)對社會生活:“三綱五?!背蔀閭€人修養(yǎng)的價值標準,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3)對選官:重視品德的察舉制取代軍功爵制等,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4)對法律:以儒入法,法律的制定和案件的審判深受儒家思想影響。(5)對教育:儒學壟斷教育,從中央到地方形成系統(tǒng)的國家教育體系。(6)對史學: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標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史論歸納】漢代以來的法律儒家化趨勢
法律儒家化指將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中,使封建法律具有了倫理法的性質,即以儒家思想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實踐中定罪、量刑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自漢代“春秋決獄”開始,中國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岸Y法結合”“德刑并用”成為統(tǒng)治者制定法律的理論依據。
春秋決獄是漢代的一種司法制度。漢代以董仲舒為代表儒家學派為了改變法家思想主宰司法領域的現狀,通過皇權的力量要求司法官在遇到律無正文或雖有條文但不符合儒家道德的案子時,根據《春秋》經義斷案,實際上賦予《春秋》經義極高的法律效力。課堂小結課堂小結【教材拾遺】儒學主流地位確立對隋唐以后歷史的影響(1)儒生不僅是文化舞臺上的主角,也成為政治舞臺上的主角,儒學因此全面影響了社會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2)使整個知識階層成為官僚隊伍的后備力量,有益于中國專制主義政治體制的穩(wěn)固。(3)導致古代中國專心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50
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五、科舉制1、選官制度的變化
中國古代的三種選官制——世官制、察舉制和科舉制世官制:始于夏商,盛于周,終于戰(zhàn)國。周世官制與當時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緊密結合,擔任王室或諸侯國官職的大小貴族,均遵照嫡長子繼承的原則世代壟斷官職,占有封地。春秋戰(zhàn)國時,社會開始大變革。出于爭霸斗爭的需要,一些大國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實行明賢制度,世官制時代結束。中國古代選官制度
察舉制: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的選官制度。它肇基于高祖劉邦,初步形成于漢文帝,定制于漢武帝,東漢末年因戰(zhàn)爭頻仍而無法推行。此制選官,先經官吏察訪,然后推薦給中央予以任用。薦舉的標準主要看德行和才能,即“選賢使能”。考核能力的辦法是“對策”:皇帝把問題寫在竹簡上,叫做策問,被逐級舉薦到朝廷的人把答案也寫在竹簡上,叫做對策?;实鄹鶕Σ邅砼袛嘁粋€人能力的高下。董仲舒就是通過“對策”得到漢武帝賞識的。東漢時期,豪強地主把持鄉(xiāng)舉里選,使門第族望成為選舉的依據。察舉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4.1《故都的秋》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2025屆山東省威海市乳山一中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屆山東省微山二中高考數學三模試卷含解析
- 2025屆上海市虹口區(qū)復興高中高考考前模擬數學試題含解析
- 10.1《勸學》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3
- 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創(chuàng)新實驗學校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河南省駐馬店市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數學試題含解析
-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2025屆高考語文五模試卷含解析
- 《侵權責任論》課件
-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學協作體2025屆高考仿真卷英語試題含解析
- ××35千伏輸電線路施工方案
- JGJ_T231-202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高清-最新版)
- 畢業(yè)論文(設計)除雪車工作裝置設計
- 交通工程精細化施工質量控制及驗收標準
- 鏡片加工知識之四研磨
- 核電站1E級電氣設備鑒定標準技術經驗
- 乒乓球中的力學原理PPT課件
- 激光原理與激光技術習題全解(北工大)
- 中央空調設備運行管理方案課案
- 預算單位財務服務平臺-出納管理操作手冊
- 在全市裝備制造業(yè)現場推進會上的講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