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7.100.01
CCSX16
團體標準
T/CIXXXX—XXXX
沙漠有機奶生產管理規(guī)程
Regulationsforthemanagementofdesertorganicmilkproduction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發(fā)布
T/CI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東北農業(yè)大學提出。
本文件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東北農業(yè)大學、內蒙古益嬰美乳業(yè)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分院、
北京首農畜牧發(fā)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
研究所、黑龍江省伊春市農業(yè)農村局、黑龍江省伊春市伊美區(qū)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俊財、趙凱、王洪寶、劉振君、王玉堂、張靜、姜瞻梅、馬佳歌、姜成
剛、劉寧、龍忠臣、張亞軍、孫曉春、張建全、趙任慧、高立鵬。
II
T/CIXXXX—XXXX
沙漠有機奶生產管理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沙漠有機奶的生產、加工、感官控制、理化指標控制、微生物控制、體細胞數(shù)控制、
標識與管理體系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沙漠有機奶的生產、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識和銷售。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GB126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制品良好生產規(guī)范
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
GB/T16568奶牛場衛(wèi)生規(guī)范
GB18596畜禽養(yǎng)殖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
GB/T19630-2019有機產品生產、加工、標識與管理體系要求
GB/T20014.8-2013良好農業(yè)規(guī)范第8部分:奶??刂泣c與符合性規(guī)范
GB/T27342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乳制品生產企業(yè)要求
GB2805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
HJ568畜禽養(yǎng)殖產地環(huán)境評價規(guī)范
NY/T1242奶牛場HACCP飼養(yǎng)管理規(guī)范
NY/T3075畜禽養(yǎng)殖場消毒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令2017年第2號無規(guī)定動物疫病區(qū)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反芻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跨省調運乳用、種用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有機生產organicproduction
遵照特定的生產原則,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
肥、生長調節(jié)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生態(tài)學原理,協(xié)調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的平衡,保持
生產體系持續(xù)穩(wěn)定的一種農業(yè)生產方式。
3.2
沙漠有機奶desertorganicmilk
產自烏蘭布和沙漠綠洲,按有機標準生產,并經第三方嚴格認證的“健康,天然”的奶制品。
4選址與建廠
4.1奶牛場環(huán)境
奶牛養(yǎng)殖產地環(huán)境應符合HJ568的規(guī)定,牛糞便貯存處理設施應符合GB/T19630-2019中4.5.11的
要求,養(yǎng)殖污染物的排放應達到GB18596的規(guī)定,土壤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的規(guī)定。
1
T/CIXXXX—XXXX
4.2場址選擇
4.2.1應建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水良好的烏蘭布和沙漠塊。
4.2.2應建在有利于隔離、封鎖等疫病防控的地方。
4.2.3牛場周圍5km內不應有大型化工廠、礦場、醫(yī)院、屠宰場和其他畜牧場,同時也不應建在飲用
水源或食品廠上游。
4.3牛場布局與設施
4.3.1奶牛場布局與設施應符合GB/T16568的規(guī)定。
4.3.2牛場應分設管理區(qū)、生活區(qū)、生產區(qū)、隔離區(qū)、廢棄物處理區(qū)。場內設凈道和污道,凈道和污
道分開。根據地勢和風向,生產場地應以從凈區(qū)向污染區(qū)不可逆走向的要求進行布局。廢棄物處理設施
應設在牛場生產區(qū)的下風處。
4.3.3牛場周圍應建立隔離帶,并設圍墻或防疫溝。
4.4牛舍建筑設施
4.4.1牛舍室內面積和室外面積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要求,確保足夠的活動空間。
4.4.2牛舍建筑設施應符合GB/T20014.8-2013中4.3的要求,但牛舍的室內面積和室外面積應當符
合4.4.1的要求。
4.4.3牛舍基礎應穩(wěn)定、堅固,防止地基下沉、塌陷和建筑物發(fā)生裂縫傾斜。墻壁應堅固結實、抗震、
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隔熱性能。
4.4.4牛舍建設不應使用對人或奶牛健康明顯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設備。
4.4.5牛舍地面和墻體應選用適宜材料,要致密堅實、不打滑、有彈性、便于清洗消毒。
5奶牛養(yǎng)殖
5.1品種引入
5.1.1應根據烏蘭布和沙漠的地理氣候特點選擇引入適應性強、抗性強的品種。
5.1.2必須依據《反芻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跨省調運乳用、種用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的規(guī)定,引
進健康的奶牛、種公牛,同時,調入調出機構必須有相應資質,引入的牛必須有良種登記記錄。
5.1.3奶牛、種公牛的運輸應符合GB/T19630-2019中4.5.9要求。引入牛在裝運及運輸過程中不應
接觸其他偶蹄動物,運輸車輛要做徹底清洗消毒,引入后要進行隔離飼養(yǎng)至少45d,經檢疫檢測并確定
為健康后,方可并入牛場進行飼養(yǎng)。
5.1.4宜引入有機飼養(yǎng)的奶牛。當不能得到有機飼養(yǎng)的奶牛時,可引入符合以下條件常規(guī)飼養(yǎng)的奶牛,
并經過有機轉換期,方可并入有機牛場進行飼養(yǎng)。
——引入不超過4周齡,接受過初乳喂養(yǎng)且主要以全乳喂養(yǎng)的犢牛。
——引入超過4周齡常規(guī)奶牛,但是不應超過成年有機奶??偭康?0%。
——在出現(xiàn)不可預見的嚴重自然災害、人為事故或牛場規(guī)模大幅度擴大以及牛場發(fā)展新的品種時,
經認證機構許可,引入超過4周齡常規(guī)奶牛的數(shù)量可為成年有機奶??偭康?0%。
5.1.5可引入常規(guī)種公牛,引入后應立即按照有機生產方式進行飼養(yǎng)。
5.2轉換期
奶牛轉換期應符合GB/T19630-2019中4.5.1要求。
5.3飼養(yǎng)管理
5.3.1飼養(yǎng)條件
5.3.1.1奶牛的飼養(yǎng)條件應當符合GB/T19630-2019的要求。
5.3.1.2舍內溫度、濕度、氣流、風速和光照應滿足奶牛不同飼養(yǎng)階段的生理需求。
5.3.1.3應配備自動化、智能化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
5.3.2飼喂管理
2
T/CIXXXX—XXXX
5.3.2.1應以有機飼料飼養(yǎng),飼料應符合GB/T19630-2019中4.5.4要求。
5.3.2.2飼喂前飼草應鍘短,揚棄泥土,清除異物,防止污染;塊根、塊莖類飼料需清洗、切碎,冬
季防冷凍。
5.3.2.3按飼養(yǎng)規(guī)范飼喂,不堆槽、不空槽,不喂發(fā)霉變質和冰凍飼草飼料。
5.3.2.4每天應清洗牛舍槽道、地面、墻壁,除去褥草、污物、糞便。清洗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將糞便
及污物運送到貯糞場。運動場牛糞派專人每天清掃,集中到貯糞場。
5.3.2.5應按奶牛生長發(fā)育階段和成年母牛泌乳期、泌乳量等分群飼養(yǎng)。
5.3.3飲水管理
飲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實行自由飲水。冬季應飲溫水。
5.3.4飼養(yǎng)人員管理
5.3.4.1人員健康應符合NY/T1242的規(guī)定,衛(wèi)生應符合GB/T20014.8-2013的規(guī)定。
5.3.4.2飼養(yǎng)人員應穿戴整潔的工作服,持有健康合格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建立檔案,
傳染病患者不得從事飼養(yǎng)工作,場內獸醫(yī)、配種人員等生產技術人員不得對外從事相關工作。
5.3.5平行生產管理
奶牛場內同時有有機奶牛和非有機奶牛養(yǎng)殖的,應滿足GB/T19630-2019的要求。
5.4繁殖
5.4.1應建立奶牛的繁殖檔案,包括發(fā)情、配種、妊檢、流產、產犢和產后監(jiān)護等記錄。
5.4.2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規(guī)定。
5.5疫病防治
5.5.1衛(wèi)生消毒
5.5.1.1消毒劑應選擇對人體、奶牛和環(huán)境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對設備沒有破壞和不會在牛體內產
生有害積累、不對牛奶生產造成污染的消毒劑。消毒劑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規(guī)定。
5.5.1.2奶牛場各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消毒方法應符合NY/T3075的規(guī)定。
5.5.1.3消毒范圍應對養(yǎng)殖場的環(huán)境、牛舍、用具、外來人員、生產環(huán)節(jié)(擠奶、助產、配種、注射
治療及任何對有機奶牛進行接觸)的器具和人員等進行消毒。消毒處理時,應將奶牛遷出處理區(qū)。
5.5.2免疫
奶牛場的免疫應符合農業(yè)部《無規(guī)定動物疫病區(qū)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無疫區(qū)對牛的牛布魯氏菌
病、牛結核病等規(guī)定動物疫病實行禁止免疫。使用疫苗預防接種,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規(guī)定。
5.5.3健康檢查及疫病監(jiān)測
5.5.3.1依據《反芻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的技術要求,必須定期對牛群進行臨床健康檢查。
5.5.3.2奶牛場應定期開展動物疫病檢測。檢測的疫病至少應包括口蹄疫、藍舌病、炭疽、牛白血病、
牛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同時需要注意檢測已撲滅的疫病和外來疫病的傳入,如牛瘟、牛傳染性胸膜
肺炎、牛海綿狀腦病等。對檢測不符合要求的奶牛、種公牛,必須嚴格按照《反芻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
對檢疫結果處理的要求進行處理。
5.5.4疾病治療
5.5.4.1可選用符合有關要求的植物源制劑、微量元素、微生物制劑,采用中獸醫(yī)、針灸、順勢治療
等方法治療。
5.5.4.2不應使用抗生素或化學合成的獸藥對處于潛伏期或未發(fā)病奶牛進行預防用藥。
5.5.4.3不應使用抗生素、化學合成的抗寄生蟲藥或其他生長促進劑促進奶牛的生長和生產,但激素
可在獸醫(yī)監(jiān)督下對個別動物進行疾病治療。
3
T/CIXXXX—XXXX
5.5.4.4當采取多種預防措施仍無法控制奶牛疾病或傷痛時,可在獸醫(yī)的指導下對患病奶牛使用常規(guī)
獸藥,但每頭牛每年最多可接受3個療程的抗生素或化學合成的獸藥治療,如超過允許療程則應再經過
規(guī)定的轉換期。
5.5.4.5對于接受過抗生素、激素、化學合成的獸藥治療的奶牛,應逐個標記,經過該藥物休藥期的
2倍時間(如果2倍休藥期不足48小時,則應達到48小時)之后,這些奶牛所產的牛奶才可以作為有
機產品出售。
5.5.5非治療性手術
對奶牛進行非治療性手術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要求。
5.5.6疫情處置
奶牛場內發(fā)生動物疫病或疑似染疫的,應當立即向所在地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
機構報告,并迅速采取隔離等控制措施,防止動物疫情擴散。
5.5.7病死牛和病害牛乳的無害化處免疫
病死牛和病害牛乳或者死因不明的牛尸,嚴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
進行無害化處理。
5.6有害生物防治飼養(yǎng)管理
有害生物防治應按照優(yōu)先次序采用以下方法:
a)采取預防措施,搞好牛舍內外環(huán)境衛(wèi)生;
b)采取機械、物理和生物控制方法;
c)可在奶牛飼養(yǎng)場使用GB/T19630-2019允許使用的物質,消滅雜草和水坑等蚊蠅孳生地,或在
牛場外圍設誘殺點,消滅蚊蠅。在牛舍內外奶牛接觸不到的部位采用器具滅鼠。同時要及時收集死鼠、
死蚊蠅等有害生物,并做好無害化處理。
5.7養(yǎng)殖檔案及畜禽標識
奶牛應加施畜禽標識,建立奶牛生產檔案。奶牛養(yǎng)殖場應當建立養(yǎng)殖檔案,檔案符合GB/T
19630-2019的要求,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6加工
生產加工過程的衛(wèi)生要求應符合GB/T19630-2019中5.1和GB12693的規(guī)定。
7感官控制
7.1色澤
7.1.1不應過度擠奶,導致乳頭破裂,血液混入儲奶罐。
7.1.2管道、儲奶罐和運奶罐不應殘留有清洗用酸液和堿液宜采取自然繁殖方式。
7.2滋味和氣味
7.2.1儲奶間
7.2.1.1應遠離堆糞棚、氧化塘和青貯飼料存儲區(qū)域。
7.2.1.2不應放置酸液、堿液等化學品和其他有氣味的設備設施。
7.2.1.3門、窗應裝配完整、嚴密;通風良好,宜強制通風。
7.2.1.4下水道應保持通暢,清潔無異味,尤其他廢棄物流入或濁氣逸出。
7.2.1.5儲奶罐上方罐蓋,應處千密閉狀態(tài)。
7.2.2設備設施
7.2.2.1與生乳直接接觸的管道、連接件、泵、橡膠件等設施設備應使用食品級材質。
4
T/CIXXXX—XXXX
7.2.2.2擠奶管道、運輸管道、儲奶罐等與生乳接觸的設備設施,新安裝或是改造后,應對與生乳接
觸的內管壁進行檢查,焊接點、內壁、彎道連接處等應無毛刺、無凸點、無凹點。
7.2.2.3每班次擠奶結束后,應對奶水分離器及其上方真空管道進行清洗,無奶垢殘留,無異味。
7.2.2.4真空盛氣筒應每月檢查,無廢液,無異味。
7.2.2.5每班次擠奶結束后,應對與生乳接觸的設備設施進行清洗、消毒。
7.2.3組織狀態(tài)
牛乳入儲奶罐前,應通過直徑0.150mm(100目)的濾網;每班次擠奶前,應更換清潔的濾網。
8理化指標控制
8.1冰點和相對密度控制
8.1.1氣頂奶、奶頂水等過程中不應有水進入儲奶罐。
8.1.2儲奶罐、管迶和運奶罐笘與生乳接觸的設施設備,不應殘留水。
8.2管理
8.2.1溫濕度指數(shù)(THI)大T68時,應執(zhí)行防暑降溫秤序。
8.2.2應減少奶牛的應激,維持瘤胃微生物穩(wěn)態(tài)。
9微生物控制
9.1清洗消毒
9.1.1通用要求
對擠奶、生乳儲存和運輸設備設施,牧場應制定和執(zhí)行清洗消毒制度與管理操作程序。
9.1.2設施
9.1.2.1擠奶操作前,應進行消毒。消毒用熱水溫度進口應達到80℃以上,出口應達到40℃以上。
9.1.2.2擠奶操作后,每班次應進行堿洗,堿洗后,清洗管道排出的水應無堿液殘留,pH呈中性。
9.1.2.3擠奶設施宜鉗3d進行酸洗,酸洗后,清洗管道排出的水應尤酸液殘留,pH呈中性。
9.1.2.4儲存設施和運輸設備宜配備原位清洗(CIP)系統(tǒng),并符合GB/T27342的規(guī)定。
9.1.2.5儲奶罐應每天清空,消洗、消毒。
9.2擠奶
9.2.1前三把奶發(fā)現(xiàn)異常的奶牛應隔離檢查。
9.2.2藥浴液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
9.2.3使用藥浴杯的牧場,宜使用止回流藥浴杯;宜每20頭牛更換一次清洗后的藥浴杯。
9.3儲存
9.3.1儲奶罐應安裝溫度自動監(jiān)控記錄儀;應定期校正溫度計精度。
9.3.2生乳擠出后,應在2h內降溫至0℃-4℃,宜選用速冷設備進行冷卻;24h內,奶溫升高不宜超
過2℃。
9.3.3冷卻后的牛乳與剛擠出的生乳混合后的溫度不應超過10℃貯混合后1h內降溫至0℃-4℃。
9.3.4應每班次對儲奶罐溫度計進行溫度驗證,當實際測試奶溫與儲奶罐顯示溫度差異1℃以上時,
應查找原因,并及時糾偏。
9.4運輸
9.4.1運奶罐材質和保溫性能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9.4.2生乳從擠奶到運抵乳品加工企業(yè)不宜超過36h。
9.4.3運輸過程中生乳溫度應控制在0℃-6℃。
5
T/CIXXXX—XXXX
10體細胞數(shù)控制
10.1擠奶
對擠奶設備設施,牧場應制定擠奶程序與設備維護保養(yǎng)計劃,并嚴格實施。
10.2乳房炎控制
應建立個體泌乳奶牛的隱性乳房炎和臨床乳房炎揭發(fā)制度,并及時治療。
10.3奶牛的淘汰和隔離
宜淘汰連續(xù)3個月以上體細胞數(shù)超過100萬個/mL,且無乳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陽性的泌乳
奶牛;宜隔離治療連續(xù)3個月以上體細胞數(shù)超過70萬個/mL的泌乳奶牛。
11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11.1標志
11.1.1產品標識標簽應符合GB/T19630-2019中6.1和6.3、GB7718和GB28050的規(guī)定,產品標簽
外包裝標志應符合GB/T191的規(guī)定。
11.1.2沙漠有機奶應在產品包裝主要展示面上緊鄰產品名稱的位置,使用不小于產品名稱字號且字體
高度不小于主要展示面高度五分之一的漢字標示“有機鮮乳/奶”。
11.2包裝
產品的包裝容器與材料應符合有機食品安全標準和有關規(guī)定。
11.3運輸和貯存
11.3.1貯存場所及運輸工具應清潔、衛(wèi)生、干燥,防止日曬、雨淋,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或影
響產品質量的物品同庫存放或混裝運輸。
11.3.2產品堆放時必須有墊板,與地面距離10cm以上,與墻壁距離20cm以上。
11.3.3巴氏殺菌產品需要冷藏,運輸和貯存的溫度為2℃-6℃。
11.4保質期
產品保質期由生產企業(yè)根據包裝材質、工藝條件自行確定。
12管理體系
有機產品的管理體系應符合GB/T19630-2019中的規(guī)定。
6
T/CI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選址與建廠.........................................................................1
5奶牛養(yǎng)殖...........................................................................2
6加工...............................................................................4
7感官控制...........................................................................4
8理化指標控制.......................................................................5
9微生物控制.........................................................................5
10體細胞數(shù)控制......................................................................6
11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6
12管理體系..........................................................................6
I
T/CIXXXX—XXXX
沙漠有機奶生產管理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沙漠有機奶的生產、加工、感官控制、理化指標控制、微生物控制、體細胞數(shù)控制、
標識與管理體系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沙漠有機奶的生產、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識和銷售。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GB126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制品良好生產規(guī)范
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
GB/T16568奶牛場衛(wèi)生規(guī)范
GB18596畜禽養(yǎng)殖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
GB/T19630-2019有機產品生產、加工、標識與管理體系要求
GB/T20014.8-2013良好農業(yè)規(guī)范第8部分:奶??刂泣c與符合性規(guī)范
GB/T27342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乳制品生產企業(yè)要求
GB2805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
HJ568畜禽養(yǎng)殖產地環(huán)境評價規(guī)范
NY/T1242奶牛場HACCP飼養(yǎng)管理規(guī)范
NY/T3075畜禽養(yǎng)殖場消毒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令2017年第2號無規(guī)定動物疫病區(qū)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反芻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跨省調運乳用、種用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有機生產organicproduction
遵照特定的生產原則,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
肥、生長調節(jié)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生態(tài)學原理,協(xié)調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的平衡,保持
生產體系持續(xù)穩(wěn)定的一種農業(yè)生產方式。
3.2
沙漠有機奶desertorganicmilk
產自烏蘭布和沙漠綠洲,按有機標準生產,并經第三方嚴格認證的“健康,天然”的奶制品。
4選址與建廠
4.1奶牛場環(huán)境
奶牛養(yǎng)殖產地環(huán)境應符合HJ568的規(guī)定,牛糞便貯存處理設施應符合GB/T19630-2019中4.5.11的
要求,養(yǎng)殖污染物的排放應達到GB18596的規(guī)定,土壤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的規(guī)定。
1
T/CIXXXX—XXXX
4.2場址選擇
4.2.1應建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水良好的烏蘭布和沙漠塊。
4.2.2應建在有利于隔離、封鎖等疫病防控的地方。
4.2.3牛場周圍5km內不應有大型化工廠、礦場、醫(yī)院、屠宰場和其他畜牧場,同時也不應建在飲用
水源或食品廠上游。
4.3牛場布局與設施
4.3.1奶牛場布局與設施應符合GB/T16568的規(guī)定。
4.3.2牛場應分設管理區(qū)、生活區(qū)、生產區(qū)、隔離區(qū)、廢棄物處理區(qū)。場內設凈道和污道,凈道和污
道分開。根據地勢和風向,生產場地應以從凈區(qū)向污染區(qū)不可逆走向的要求進行布局。廢棄物處理設施
應設在牛場生產區(qū)的下風處。
4.3.3牛場周圍應建立隔離帶,并設圍墻或防疫溝。
4.4牛舍建筑設施
4.4.1牛舍室內面積和室外面積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要求,確保足夠的活動空間。
4.4.2牛舍建筑設施應符合GB/T20014.8-2013中4.3的要求,但牛舍的室內面積和室外面積應當符
合4.4.1的要求。
4.4.3牛舍基礎應穩(wěn)定、堅固,防止地基下沉、塌陷和建筑物發(fā)生裂縫傾斜。墻壁應堅固結實、抗震、
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隔熱性能。
4.4.4牛舍建設不應使用對人或奶牛健康明顯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設備。
4.4.5牛舍地面和墻體應選用適宜材料,要致密堅實、不打滑、有彈性、便于清洗消毒。
5奶牛養(yǎng)殖
5.1品種引入
5.1.1應根據烏蘭布和沙漠的地理氣候特點選擇引入適應性強、抗性強的品種。
5.1.2必須依據《反芻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跨省調運乳用、種用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的規(guī)定,引
進健康的奶牛、種公牛,同時,調入調出機構必須有相應資質,引入的牛必須有良種登記記錄。
5.1.3奶牛、種公牛的運輸應符合GB/T19630-2019中4.5.9要求。引入牛在裝運及運輸過程中不應
接觸其他偶蹄動物,運輸車輛要做徹底清洗消毒,引入后要進行隔離飼養(yǎng)至少45d,經檢疫檢測并確定
為健康后,方可并入牛場進行飼養(yǎng)。
5.1.4宜引入有機飼養(yǎng)的奶牛。當不能得到有機飼養(yǎng)的奶牛時,可引入符合以下條件常規(guī)飼養(yǎng)的奶牛,
并經過有機轉換期,方可并入有機牛場進行飼養(yǎng)。
——引入不超過4周齡,接受過初乳喂養(yǎng)且主要以全乳喂養(yǎng)的犢牛。
——引入超過4周齡常規(guī)奶牛,但是不應超過成年有機奶??偭康?0%。
——在出現(xiàn)不可預見的嚴重自然災害、人為事故或牛場規(guī)模大幅度擴大以及牛場發(fā)展新的品種時,
經認證機構許可,引入超過4周齡常規(guī)奶牛的數(shù)量可為成年有機奶牛總量的40%。
5.1.5可引入常規(guī)種公牛,引入后應立即按照有機生產方式進行飼養(yǎng)。
5.2轉換期
奶牛轉換期應符合GB/T19630-2019中4.5.1要求。
5.3飼養(yǎng)管理
5.3.1飼養(yǎng)條件
5.3.1.1奶牛的飼養(yǎng)條件應當符合GB/T19630-2019的要求。
5.3.1.2舍內溫度、濕度、氣流、風速和光照應滿足奶牛不同飼養(yǎng)階段的生理需求。
5.3.1.3應配備自動化、智能化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
5.3.2飼喂管理
2
T/CIXXXX—XXXX
5.3.2.1應以有機飼料飼養(yǎng),飼料應符合GB/T19630-2019中4.5.4要求。
5.3.2.2飼喂前飼草應鍘短,揚棄泥土,清除異物,防止污染;塊根、塊莖類飼料需清洗、切碎,冬
季防冷凍。
5.3.2.3按飼養(yǎng)規(guī)范飼喂,不堆槽、不空槽,不喂發(fā)霉變質和冰凍飼草飼料。
5.3.2.4每天應清洗牛舍槽道、地面、墻壁,除去褥草、污物、糞便。清洗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將糞便
及污物運送到貯糞場。運動場牛糞派專人每天清掃,集中到貯糞場。
5.3.2.5應按奶牛生長發(fā)育階段和成年母牛泌乳期、泌乳量等分群飼養(yǎng)。
5.3.3飲水管理
飲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實行自由飲水。冬季應飲溫水。
5.3.4飼養(yǎng)人員管理
5.3.4.1人員健康應符合NY/T1242的規(guī)定,衛(wèi)生應符合GB/T20014.8-2013的規(guī)定。
5.3.4.2飼養(yǎng)人員應穿戴整潔的工作服,持有健康合格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建立檔案,
傳染病患者不得從事飼養(yǎng)工作,場內獸醫(yī)、配種人員等生產技術人員不得對外從事相關工作。
5.3.5平行生產管理
奶牛場內同時有有機奶牛和非有機奶牛養(yǎng)殖的,應滿足GB/T19630-2019的要求。
5.4繁殖
5.4.1應建立奶牛的繁殖檔案,包括發(fā)情、配種、妊檢、流產、產犢和產后監(jiān)護等記錄。
5.4.2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規(guī)定。
5.5疫病防治
5.5.1衛(wèi)生消毒
5.5.1.1消毒劑應選擇對人體、奶牛和環(huán)境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對設備沒有破壞和不會在牛體內產
生有害積累、不對牛奶生產造成污染的消毒劑。消毒劑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規(guī)定。
5.5.1.2奶牛場各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消毒方法應符合NY/T3075的規(guī)定。
5.5.1.3消毒范圍應對養(yǎng)殖場的環(huán)境、牛舍、用具、外來人員、生產環(huán)節(jié)(擠奶、助產、配種、注射
治療及任何對有機奶牛進行接觸)的器具和人員等進行消毒。消毒處理時,應將奶牛遷出處理區(qū)。
5.5.2免疫
奶牛場的免疫應符合農業(yè)部《無規(guī)定動物疫病區(qū)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無疫區(qū)對牛的牛布魯氏菌
病、牛結核病等規(guī)定動物疫病實行禁止免疫。使用疫苗預防接種,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規(guī)定。
5.5.3健康檢查及疫病監(jiān)測
5.5.3.1依據《反芻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的技術要求,必須定期對牛群進行臨床健康檢查。
5.5.3.2奶牛場應定期開展動物疫病檢測。檢測的疫病至少應包括口蹄疫、藍舌病、炭疽、牛白血病、
牛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同時需要注意檢測已撲滅的疫病和外來疫病的傳入,如牛瘟、牛傳染性胸膜
肺炎、牛海綿狀腦病等。對檢測不符合要求的奶牛、種公牛,必須嚴格按照《反芻動物產地檢疫規(guī)程》
對檢疫結果處理的要求進行處理。
5.5.4疾病治療
5.5.4.1可選用符合有關要求的植物源制劑、微量元素、微生物制劑,采用中獸醫(yī)、針灸、順勢治療
等方法治療。
5.5.4.2不應使用抗生素或化學合成的獸藥對處于潛伏期或未發(fā)病奶牛進行預防用藥。
5.5.4.3不應使用抗生素、化學合成的抗寄生蟲藥或其他生長促進劑促進奶牛的生長和生產,但激素
可在獸醫(yī)監(jiān)督下對個別動物進行疾病治療。
3
T/CIXXXX—XXXX
5.5.4.4當采取多種預防措施仍無法控制奶牛疾病或傷痛時,可在獸醫(yī)的指導下對患病奶牛使用常規(guī)
獸藥,但每頭牛每年最多可接受3個療程的抗生素或化學合成的獸藥治療,如超過允許療程則應再經過
規(guī)定的轉換期。
5.5.4.5對于接受過抗生素、激素、化學合成的獸藥治療的奶牛,應逐個標記,經過該藥物休藥期的
2倍時間(如果2倍休藥期不足48小時,則應達到48小時)之后,這些奶牛所產的牛奶才可以作為有
機產品出售。
5.5.5非治療性手術
對奶牛進行非治療性手術應符合GB/T19630-2019的要求。
5.5.6疫情處置
奶牛場內發(fā)生動物疫病或疑似染疫的,應當立即向所在地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
機構報告,并迅速采取隔離等控制措施,防止動物疫情擴散。
5.5.7病死牛和病害牛乳的無害化處免疫
病死牛和病害牛乳或者死因不明的牛尸,嚴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
進行無害化處理。
5.6有害生物防治飼養(yǎng)管理
有害生物防治應按照優(yōu)先次序采用以下方法:
a)采取預防措施,搞好牛舍內外環(huán)境衛(wèi)生;
b)采取機械、物理和生物控制方法;
c)可在奶牛飼養(yǎng)場使用GB/T19630-2019允許使用的物質,消滅雜草和水坑等蚊蠅孳生地,或在
牛場外圍設誘殺點,消滅蚊蠅。在牛舍內外奶牛接觸不到的部位采用器具滅鼠。同時要及時收集死鼠、
死蚊蠅等有害生物,并做好無害化處理。
5.7養(yǎng)殖檔案及畜禽標識
奶牛應加施畜禽標識,建立奶牛生產檔案。奶牛養(yǎng)殖場應當建立養(yǎng)殖檔案,檔案符合GB/T
19630-2019的要求,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6加工
生產加工過程的衛(wèi)生要求應符合GB/T19630-2019中5.1和GB12693的規(guī)定。
7感官控制
7.1色澤
7.1.1不應過度擠奶,導致乳頭破裂,血液混入儲奶罐。
7.1.2管道、儲奶罐和運奶罐不應殘留有清洗用酸液和堿液宜采取自然繁殖方式。
7.2滋味和氣味
7.2.1儲奶間
7.2.1.1應遠離堆糞棚、氧化塘和青貯飼料存儲區(qū)域。
7.2.1.2不應放置酸液、堿液等化學品和其他有氣味的設備設施。
7.2.1.3門、窗應裝配完整、嚴密;通風良好,宜強制通風。
7.2.1.4下水道應保持通暢,清潔無異味,尤其他廢棄物流入或濁氣逸出。
7.2.1.5儲奶罐上方罐蓋,應處千密閉狀態(tài)。
7.2.2設備設施
7.2.2.1與生乳直接接觸的管道、連接件、泵、橡膠件等設施設備應使用食品級材質。
4
T/CIXXXX—XXXX
7.2.2.2擠奶管道、運輸管道、儲奶罐等與生乳接觸的設備設施,新安裝或是改造后,應對與生乳接
觸的內管壁進行檢查,焊接點、內壁、彎道連接處等應無毛刺、無凸點、無凹點。
7.2.2.3每班次擠奶結束后,應對奶水分離器及其上方真空管道進行清洗,無奶垢殘留,無異味。
7.2.2.4真空盛氣筒應每月檢查,無廢液,無異味。
7.2.2.5每班次擠奶結束后,應對與生乳接觸的設備設施進行清洗、消毒。
7.2.3組織狀態(tài)
牛乳入儲奶罐前,應通過直徑0.150mm(100目)的濾網;每班次擠奶前,應更換清潔的濾網。
8理化指標控制
8.1冰點和相對密度控制
8.1.1氣頂奶、奶頂水等過程中不應有水進入儲奶罐。
8.1.2儲奶罐、管迶和運奶罐笘與生乳接觸的設施設備,不應殘留水。
8.2管理
8.2.1溫濕度指數(shù)(THI)大T68時,應執(zhí)行防暑降溫秤序。
8.2.2應減少奶牛的應激,維持瘤胃微生物穩(wěn)態(tài)。
9微生物控制
9.1清洗消毒
9.1.1通用要求
對擠奶、生乳儲存和運輸設備設施,牧場應制定和執(zhí)行清洗消毒制度與管理操作程序。
9.1.2設施
9.1.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8.1 《公平正義的價值》聽課評課記錄1
- 特許經營備案合同(2篇)
- 生產線承包合同(2篇)
- 環(huán)保材料采購合同(2篇)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歷史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聽課評課記錄
- 一年級古詩畫聽評課記錄
- 八年級下冊聽評課記錄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數(shù)花生》3 北師大版
- 冀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28.3《圓心角和圓周角》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復習聽課評課記錄
- 2025版茅臺酒出口業(yè)務代理及銷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車司機考試試題(附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醫(yī)院財務分析報告》課件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結題報告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2024年考研政治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復工復產安全培訓考試題
- 產品報價單(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