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縣城南實驗中學2024屆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海安縣城南實驗中學2024屆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海安縣城南實驗中學2024屆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海安縣城南實驗中學2024屆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海安縣城南實驗中學2024屆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海安縣城南實驗中學2024屆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潛水員完全進入水中后,下潛的過程中,他所受到的()A.浮力逐漸增大,壓強逐漸增大B.浮力逐漸增大,壓強逐漸減小C.浮力不變,壓強逐漸增大D.浮力不變,壓強不變2.圖中記錄了中國體操運動員張楠參加世界女子平衡木比賽時單腳靜立在平衡木上的精彩瞬間。此時,相互平衡的兩個力是A.張楠受到的重力和平衡木對張楠的支持力B.張楠受到的重力和張楠對平衡木的壓力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平衡木的支持力D.張楠對平衡木的壓力和平衡木對張楠的支持力3.如圖,輕質杠桿AB可以繞O點轉動,在A點用細線懸掛一重物,在B點施加一豎直向下的動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將動力的方向改為沿虛線方向,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A.動力臂增大,動力增大 B.動力臂增大,動力減小C.動力臂減小,動力減小 D.動力臂減小,動力增大4.“抓沙包”是中國傳統(tǒng)的游戲。圖中沙包從手中豎直向上拋出后,向上運動的過程中()A.重力勢能增大B.只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C.受到重力和向上拋的力D.運動到最高點時,受平衡力作用5.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體是A.正在圓形軌道上運動的過山車 B.騰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C.減速進站的火車 D.正在勻速上升的電梯6.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落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A.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機械能不變B.重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少,機械能不變C.重力勢能減少,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少D.重力勢能增加,動能不變,機械能增加7.有一個小球從滑梯上A點以一定的速度沿滑梯向上運動,到最高點B后小球又沿滑梯向下運動到C點,不計摩擦。則()A.小球由A→B運動過程中,動能逐漸減小B.小球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A點的機械能C.小球由B→C運動過程中,機械能逐漸增大D.小球在C點時重力勢能最大8.下列現象中,不屬于利用慣性現象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塵B.錘頭松了,將錘柄在地上撞擊幾下C.動員采用助跑跳遠D.騎自行車時為了減速捏剎車閘9.非洲旱季,常用Hipporoller(中間有轉軸的塑料桶)運水.如圖所示,小華分別用背背、手抱、平拉、滾拉的方式運滿桶水,在粗糙的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對滿桶水做功最多的是()A.B.C.D.10.如圖所示,甲、乙兩杯液體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個雞蛋分別放入甲、乙兩杯液體中,雞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懸浮,此時兩液面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甲杯液體中加入食鹽溶化后,雞蛋會下沉一些B.兩杯液體的密度相等C.兩杯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D.雞蛋在甲、乙兩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11.下列事實中,屬于物體運動狀態(tài)沒有改變的是()A.在圓形跑道上勻速滑行的滑冰運動員B.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C.正在進站的火車D.熟透的蘋果從樹上下落12.如圖所示圖像中,如果在y軸和x軸上依次加上適當的物理量及單位,就能表示兩個物理量的函數關系。此圖像中,不能用來描述下列兩個物理量之間關系的是()A.大氣壓強和高度的關系B.同一地點的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其質量的關系C.鐵塊在水中所受浮力與其排開水的體積的關系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13.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圖),可以證明二力平衡必須使二力在同一直線上的實驗操作是()A.細線兩端分別掛上相同和不同鉤碼數,觀察硬紙片的狀態(tài)B.讓硬紙片所受兩個力的方向分別相反和相同,觀察硬紙片的狀態(tài)C.把硬紙片轉過一定角度,觀察硬紙片的狀態(tài)D.把硬紙片從中間剪開,觀察硬紙片的狀態(tài)14.暑假,小華和家人從廣東到西藏去旅游。小華發(fā)現一個密封袋裝食品在兩地表現出了不同的外形,如圖甲、乙所示。當該袋裝食品分別位于廣東和西藏時,袋內氣體哪個物理量沒有發(fā)生變化()A.溫度 B.質量 C.密度 D.體積15.如圖所示,一個質量均勻的木塊放在水平地面上,現在沿虛線方向將木塊鋸成A、B兩部分,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則的大小關系為A. B. C. D.無法比較16.對下列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壓力B.液體從容器側壁的孔噴出,說明液體對容器底有壓強C.用吸管吸飲料,利用大氣壓把飲料“吸”入口中D.口吹硬幣跳越木塊,利用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大的原理17.有一種電子牙刷,它發(fā)出的超聲波,能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既干凈又舒服.關于電子牙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聽不到超聲波,是因為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超聲波能傳遞能量C.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D.超聲波的音調很低,所以人聽不到18.下列現象或事例中,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A.客機升空B.帕斯卡裂桶實驗C.橡皮膜外凸D.用吸盤掛鉤掛物品19.菜刀的刀刃很薄,刀柄寬厚,對此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刀刃很薄可增大壓力 B.刀柄寬厚可減小壓力C.刀刃很薄可增大壓強 D.刀柄寬厚可增大壓強20.“復興號”列車在減速進站的過程中,列車的慣性()A.變小 B.不變C.變大 D.先變小后不變21.京津高鐵所用列車CRH3動車組在試驗中跑出了394.3km/h的世界運營列車最高時速記錄。列車高速行駛時,若人靠近列車容易被吸進軌道,應特別注意安全。從物理學的角度看,這是由于高速行駛的列車與人之間的()A.空氣流速減小,壓強增大 B.空氣流速減小,壓強減小C.空氣流速增大,壓強減小 D.空氣流速增大,壓強增大22.物理學中把抽象的、不易觀察的物理現象,轉換為具體的、易觀察的物理現象的研究方法,叫做轉換法。在圖所示實驗中沒有使用轉換法的是()A.將小車扭轉一定角度,探究二力不在同一直線能否平衡B.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液體壓強的大小C.用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反映鉤碼重力勢能的大小D.用木塊移動距離反映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23.甲、乙兩個容器橫截面積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b、c、d四個點的位置如圖所示,水在a、b、c、d四處產生的壓強分別為pa、pb、pc、pd,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A.pa<pc B.pa=pdC.pb>pc D.pb=pd24.針對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軍進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確的是()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壓力的作用B.文具盒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引起的C.文具盒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文具盒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25.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為20N,繩重及摩擦不計.用它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所用的拉力F是()A.50N B.60N C.70N D.120N26.以下物理量中,能夠直接反映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的是A.壓強 B.浮力 C.密度 D.壓力27.實心均勻正方體靜止在水平面上。若在其右側,按圖所示方式,沿豎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則剩余的部分,其質量、密度、對水平面的壓力和壓強四個物理量中,不變的是A.質量、密度 B.壓力、壓強 C.密度、壓強 D.密度、壓力28.小明去物美超市購物時,自動扶梯把他從一樓勻速送到三樓的過程中,小明的()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減小B.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C.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不變D.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增大29.將同一小球分別放在甲、乙、丙三種不同的液體中時,小球的浮沉情況如圖所示,則小球在三種液體中所受浮力F甲、F乙、F丙的大小關系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30.現要利用斜面將木箱拉上汽車,下列做法中可以提高斜面機械效率的是A.以較快的速度拉木箱 B.以較慢的速度拉木箱C.減小斜面的傾斜程度 D.增大斜面的傾斜程度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如圖所示,甲、乙兩套裝置中,每個滑輪的質量相等,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用甲裝置把重為100N物體G升高2m,所用拉力為62.5N,甲、乙裝置的機械效率分別η1、η2,則η1=________;若用乙裝置提相同的重物,則拉力F2________F1(選填“>”、“<”或“=”,下同),機械效率η2________η1.32.某科技小組研究圖所示水平擲出的物體落地點遠近與什么因素有關.小組同學猜想水平擲出的物體落地點遠近可能受下列因素影響:甲.拋出點的豎直高度h;乙.水平擲出的速度v;丙.小球的質量m.于是設計了實驗記錄表一,并將一些有關的實驗條件及數據記錄在表一中:表一實驗序號123456789豎直高度h(米)111122133水平速度v(米/秒)123123123小球質量m(千克)0.50.50.50.60.60.60.70.70.7①根據表一中的信息,你認為可以探究的相關因素是_____,A.甲B.乙C.丙D.甲和乙E.甲和丙F.乙和丙G.甲、乙、丙H.與甲、乙、丙無關的其它因素請說明你選擇該選項的依據:_____.②小組同學隨后進行了實驗,并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二中.表二實驗序號123456789豎直高度h(米)111122133水平速度v(米/秒)123123123小球質量m(千克)0.50.50.50.60.60.60.70.70.7水平距離x(米)0.450.901.350.451.261.890.451.542.31②根據表二中的信息,你認為可以探究的相關因素是_____,A.甲B.乙C.丙D.甲和乙E.甲和丙F.乙和丙G.甲、乙、丙H.與甲、乙、丙無關的其它因素請說明你選擇該選項的依據:_____.33.如圖,將裝有適量水的小瓶瓶口向___________(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將大塑料瓶密封后,就制成了“浮沉子”.按壓大塑料瓶,水會壓入小瓶內,此時由于整個小瓶所受的重力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其所受的浮力,因而發(fā)現小瓶下沉;松手后,小瓶又會上升,這個裝置可用于演示___________(密度計/輪船/潛水艇)的工作原理.在制作過程中,小陳同學蓋緊了蓋子,用很大的力也未能使小瓶下沉至大瓶底部.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34.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測一物體所受的重力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所示,是________N。35.俗話說“瓜浮李沉”,說的是西瓜雖然比李子重,但投入水中可以漂浮,而李子投入水中卻會下沉。由此可知,西瓜的密度______李子的密度,西瓜受到的浮力_____李子受到的浮力(兩空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6.當風沿著窗外的墻頂吹時口懸掛的窗簾會飄向窗外,這是因為窗外空氣的流速_____室內空氣的流速,窗外空氣的壓強_____室內空氣的壓強(兩空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7.如圖所示,假期小明和爸媽一起去旅游,在將較重的攝像機和較輕的衣物裝進旅行箱時,你覺得他應該把重的攝像機放在箱的_____(上部/下部)較合理.這樣放的理由是______.38.如圖甲所示,一塊質量為0.2kg的鐵塊被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方向上拉力F=3N的作用下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則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N,在該時間段內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W.(取g=10N/kg)39.生活中蘊含著很多物理知識: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_________的作用:茶壺是_________原理的應用;司機開車時要系好安全帶,是因為剎車時司機由于_________會繼續(xù)向前運動,易造成傷害。40.赤峰高鐵預計2020年7月正式開通運行,屆時將大大方便廣大市民的出行,帶動地方經濟發(fā)展。和諧號動車組在運行過程中的機車牽引功率為4800kW,時速為200km/h。若一列從赤峰站駛出的和諧號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0.5h,則該列火車在這段時間內所做的功是________kW?h,動車組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N。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實驗中,老師給不同小組提供了相同規(guī)格及標度相同的透明坐標紙(如圖甲所示),隨機提供綠豆、紅豆或黃豆一包(每組只有一種豆類),利用彈簧測力計和天平測得多組重力與質量的實驗數據.(1)根據測得的實驗數據描繪成G-m的圖像;發(fā)現圖像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由此可知“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成_______”;(2)有小組提出可以將綠豆和黃豆兩組數據的透明坐標紙進行重疊后,觀察繪制的圖像,圖線可能是圖乙中_______,以此判斷重力與物質種類的關系.(已知ρ綠豆﹥ρ黃豆)(3)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老師提出把彈簧測力計改裝成測量液體的密度秤,具體操作如下:用同一小桶分別盛滿不同的液體(圖丙),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的重力為1N,裝滿水后總重力為3N,再裝滿另一液體時示數為4N,則液體密度為_______kg/m3.用這樣的方法分別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處標注對應其它液體的密度;小宇對本實驗原理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從而得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被測液體的密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則符合此關系的應是圖丁中的圖線____(選填“①”、“②”或“③”);若某次測量液體密度時,小桶中沒有裝滿待測液體,則測量結果與真實值相比會__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若要提高此密度秤的精確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42.小鷺想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她利用一段彈簧、光滑軌道、物塊A和B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用物塊將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后釋放,物塊沿軌道向左滑行,最高可沖到光滑斜面虛框處.(1)實驗時可通過觀察同一滑塊___________來判斷彈性勢能的大?。?)比較如圖(a)、(b)兩個實驗可以初步得出,彈簧的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___________.(3)若物塊沖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彈性形變的大小la<lb=lc,則物塊達到最高處所具有的重力勢能Ea、Eb、Ec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小明質量50kg,每只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0.02m2。他用如圖滑輪組提升物體,使用滑輪組在空氣中提升重150N的重物時,滑輪組機械效率為75%。使用此滑輪組能提起的物體最重為950N,若物體再重,繩子將斷裂。正方體B邊長為0.3m。繩重及摩擦均不計。(1)動滑輪總重為多少?(2)使用此滑輪組在空氣中勻速提起最重的物體時,若物體被提升1m用時10s,小明做功的功率是多大?(3)當他用此滑輪組在空氣中勻速提起重物的機械效率為90%時,小明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4)若用此滑輪組從水中勻速提起正方體B,B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與所用時間圖像如圖。當提升到第4s時,繩子恰好要斷裂,則B的密度為多大?(保留兩位小數)44.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國有領土,早在明朝1373年我國漁民就已經發(fā)現了釣魚島。如圖所示是我國一艘裝備精良的現代化綜合公務船正在釣魚島巡航的示意圖(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1)若該船的聲吶探頭距海面深度為8m,則該聲吶探頭受到海水的壓強是多少?(2)該船滿載時排水量為3400t,則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和公務船的總重力各為多少?(3)當該公務船以45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航行2h,若航行時受到阻力為船重的0.05倍,則這一過程中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C【解析】

下潛的過程中,所處深度h增大,排開水的體積V排不變,根據p=ρgh,F浮=ρgV排可得,水的密度ρ不變,∴他受到的壓強增大,受到的浮力不變。故選C。2、A【解析】

A、張楠受到的重力和平衡木對張楠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B、張楠受到的重力和張楠對平衡木的壓力,二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地面對平衡木的支持力等于平衡木和張楠的重力之和,不等于平衡木受到的重力,所以二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張楠對平衡木的壓力和平衡木對張楠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3、D【解析】

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長度.改為虛線后,動力臂變短,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阻力阻力臂都不變化,動力臂變小,則動力增大.4、A【解析】

A.沙包質量不變,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勢能增大。A選項正確,符合題意;B.沙包在上升過程中,還受到重力作用。B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C.沙包離開人手后,由于慣性而上升,沒有受到向上的力。C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沙包在最高點時,只受重力作用,不是受平衡力。D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A。5、D【解析】

A.正在圓形軌道上運動的過山車的運動方向是不斷發(fā)生改變的,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A錯;B.騰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的運動速度是在不斷改變的,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B錯;C.減速進站的火車的運動速度是在不斷改變的,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C錯;D.正在勻速上升的電梯運動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故D正確.6、C【解析】解:(1)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落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2)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落時,質量不變,高度越來越小,重力勢能越來越?。?)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蔬xC.7、A【解析】

本題考查機械能的變化及守恒?!驹斀狻緼.小球由A向B運動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慢,而小球的質量保持不變,所以動能逐漸減小,故A說法正確;BC.小球在滑梯上運動的過程中,不計摩擦,所以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恒,所以B點和A點的機械能大小一樣,B到C的過程中機械能不變,故BC說法都不正確;D.小球在整個過程中質量保持不變,C點相對其它點而言,高度最低,所以重力勢能最小,故D不正確。故選A。8、D【解析】A、衣服和灰塵原來都靜止,用手拍打衣服,衣服由靜止變?yōu)檫\動,灰塵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所以脫離衣服自動落下.不符合題意.B、錘柄靜止,錘頭由于慣性繼續(xù)向下運動,因此套得更緊.不符合題意.C、助跑是利用慣性使自己跳得更遠.不符合題意.D、捏剎車閘,是通過力改變自行車的運動狀態(tài).符合題意故選D.9、C【解析】

物理學中規(guī)定,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先判斷力的大小、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相同,利用功的公式W=Fs分析判斷.【詳解】由圖可知,AB中小華是用背背、用手抱,此時力的方向向上,桶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即沿向上的方向沒有移動距離,因此不做功;C中滑動摩擦力大于D中的滾動摩擦力,所以C中拉力大于D中拉力,由于所移動的距離s相同,由W=Fs可知C做功最多,故ABD不合題意,C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影響物體做功大小的因素(力的大小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10、D【解析】

A.在甲杯液體中加入食鹽溶化后,甲杯中液體密度變大,雞蛋仍然漂浮,其所受浮力仍然等于其所受重力,由知道,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小,所以雞蛋會上浮一些,故A錯誤;B.由圖知道,雞蛋在甲杯中漂浮,說明ρ甲>ρ物雞蛋在乙杯中懸浮,說明ρ乙=ρ物所以ρ甲>ρ乙故B錯誤;C.根據題意知道,兩液面相平,即h甲=h乙,又因為ρ甲>ρ乙,根據p=ρgh知道,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p甲>p乙故C錯誤;D.由圖知道,同一個雞蛋在甲、乙兩杯液體中分別處于懸浮和漂浮狀態(tài),說明受到的浮力都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即同一只雞蛋在兩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D正確。故選D。11、B【解析】

A.在圓形跑道上勻速滑行的運動員,速度不變,但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所以運動狀態(tài)在改變,故A不符合題意;

B.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都沒有改變,所以運動狀態(tài)沒有改變,故B符合題意;

C.正在進站的火車,速度減小,所以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C不符合題意;

D.熟透的蘋果從樹上下落,速度越來越大,所以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12、A【解析】

由圖象可知,橫坐標表示的物理量和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關系;A.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大氣壓強和高度不是正比關系,故A符合題意;B.同一地點物體的重力和質量成正比,可以用該圖象描述,故B不符合題意;C.鐵塊在水中所受浮力與其排開水的體積成正比,可以用該圖象描述,故C不符合題意;D.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時間成正比,可以用該圖象描述,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3、C【解析】

A.細線兩端分別掛上相同和不同鉤碼數,觀察硬紙片的狀態(tài),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必須使二力大小相等,故A不符合題意;B.讓硬紙片所受兩個力的方向分別相反和相同,觀察硬紙片的狀態(tài),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必須使二力方向相反,故B不符合題意;C.要證明二力平衡必須使二力在同一直線上,可以把卡片轉過一個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觀察小卡片能否保持平衡,若不能平衡,說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故C符合題意;D.把硬紙片從中間剪開,觀察硬紙片的狀態(tài),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必須使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B【解析】

A.廣東和西藏為地球的不同位置,該袋裝食品分別位于廣東和西藏時,袋內氣體溫度可能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同一袋密封的袋裝食品,不管它處于什么地方,其質量與物體的位置、狀態(tài)、形狀、溫度無關,因此袋內的氣體質量不變,故B符合題意;CD.乙圖食品袋的體積在變小,在袋內氣體質量不變時,體積變小,密度會變大,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5、B【解析】

A為均勻實心長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對地面的壓強;設圖中B物體的下表面面積為,高為h,上表面的面積為,設物體的密度為;圖中B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因為,所以,所以,所以,B正確。16、C【解析】

(1)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2)由于液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動性,所以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側壁有壓強;(3)吸管吸飲料時,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里;(4)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詳解】A.蚊子有尖尖的口器,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錯誤;B.液體從容器側壁的孔噴出,說明液體對容器側壁有壓強.故B錯誤;C.用吸管吸飲料時,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管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入人的口中,利用大氣壓,故C正確;D.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硬幣上方氣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氣流速度,硬幣上方的氣體壓強小于下方的氣體壓強,從而產生向上的“升力”,所以,口吹硬幣跳越木塊,利用了流體在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的原理.故D錯誤.【點睛】本題是事例都是生活中的常用的現象,利用生活現象考查物理知識,體現物理和生活的密切關系,體現了學以致用的目的.17、B【解析】有一種電子牙刷,它發(fā)出的超聲波,能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說明超聲波能傳遞能量,選B18、D【解析】

A.客機升空的升力,利用的是流速與壓強的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B.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C.在玻璃管中裝入液體后,底部的橡皮膜向外凸,說明液體有向下的壓強,故C不符合題意;D.吸盤擋掛勾能掛物品,是因為吸盤受到大氣壓強的作用,能說明大氣壓的存在,故D符合題意。故選D。19、C【解析】

菜刀的刀刃很薄這樣做是為了在切菜時,施加同樣壓力下,減小受力面積,從而增大壓強,故A錯誤,C正確.刀柄寬大握著舒服是因為增大受力面積減小了壓強,故BD錯誤.故選C.20、B【解析】

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列車在減速進站過程中,列車的質量不變,所以其慣性不變。故ACD錯誤、B正確。21、C【解析】

人離列車太近時,高速列車行駛過程中,帶動周圍的空氣高速流動,使人和列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很大,壓強很小,人外側的壓強不變,人在內外壓強差的作用下,被壓向列車出現事故。故選C。22、A【解析】

A.將小車扭轉一定角度,探究二力不在同一直線能否平衡,該實驗中沒有用到轉換法,故A符合題意;B.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液體壓強的大小,該實驗中把液體壓強大小轉換為液面高度差,故B不符合題意;C.用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反映鉤碼重力勢能的大小,該實驗把重力勢能的大小轉換為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故C不符合題意;D.用木塊移動距離反映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該實驗把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轉換為木塊移動距離,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3、C【解析】

由圖可知:A.a、c兩點所處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pa=pc,故A錯誤;B.a點所處的深度小于d點所處的深度,由p=ρgh可知,pa<pd,故B錯誤;C.b點所處的深度大于c點所處的深度,由p=ρgh可知,pb>pc,故C正確。D.b點所處的深度大于d點所處的深度,由p=ρgh可知,pb>pd,故D錯誤;24、C【解析】

從重力、彈力和摩擦力的角度分析文具盒受力情況;二力平衡條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詳解】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錯誤;B.文具盒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文具盒的形變引起的,故B錯誤;C.文具盒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文具盒的支持力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的物體上的,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文具盒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力和運動的知識,知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25、B【解析】試題分析:由圖示可知,滑輪組由2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每段繩子應承擔總物重120N的二分之一是60N,所以拉力F的大小為60N,故應選B.考點:滑輪組26、A【解析】

壓強是直接反映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的物理量,這屬于物理基礎常識,用公式p=F/S來計算.27、C【解析】

A.沿豎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因為所含物質減少,質量會變小,故A錯誤;BD.沿豎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質量變小,重力變小,對地面的壓力等于重力,所以壓力也變小,故BD錯誤;C.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沿豎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物質種類、狀態(tài)不變,故密度不變;由可知沿豎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對地面的壓強不變,故C正確。28、B【解析】

自動扶梯把小明從一樓勻速送到三樓,小明的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則動能不變;同時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動能不變,勢能增大,因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的總和,所以小明的機械能增大。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29、D【解析】

因為小球在甲中沉底,在乙中懸浮,在丙中漂浮,根據浮沉條件,所以同一小球,重力一定,則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30、D【解析】

使用斜面時,有用功是克服重力做的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額外功;由于汽車的高度一定,因此克服重力做的功(即有用功)為定值,欲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就必須在有用功一定時,盡量減少額外功。AB.以較快的速度拉木箱或者以較慢的速度拉木箱,都不能減小額外功,所以不能提高斜面機械效率。故AB不符合題意;C.當減小斜面的傾斜程度時,斜面的傾角變小,木箱對斜面的壓力逐漸變大,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壓力越大,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就越大,這樣額外功就越多,機械效率就越低。故C不符合題意;D.當增大斜面的傾斜程度時,斜面的傾角變大,木箱對斜面的壓力逐漸變小,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壓力越小,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就越小,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額外功,提高斜面機械效率。故D符合題意。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80%<=【解析】

第一空.甲圖使用的是動滑輪,則n=2,拉力端移動距離s=2h=2×2m=4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62.5N×4m=250J;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00N×2m=200J;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1==×100%=80%;第二空.由圖可知,甲圖中使用動滑輪繩子的有效股數為n1=2,乙圖中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為n2=3,因為每個滑輪的質量均相等,所以每個滑輪的重力相等,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則物重相等,忽略繩重和摩擦,拉力F=(G物+G動),則:F1=(G物+G動),F2=(G物+G動);所以,F2<F1;第三空.比較甲、乙兩個滑輪組可知,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則W額=G動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甲、乙裝置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總功相同,根據η=可知,兩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相同,即:η1=η2.32、F見解析D見解析【解析】

表一:①由表一可知,1、2、3;或5、6實驗數據的水平拋出去的小球,上拋的高度相同,質量相同,平拋的速度不相同.可探究的因素是速度即乙,1、47實驗數據小球上拋的高度相同,運動速度相同,但質量不相同,可探究的因素是質量即丙,所以可探究的因素是乙、丙.即F正確;②實驗序號1與4與7的實驗數據可知,小球上拋的豎直高度相同,運動的速度相同,水平拋出的物體落地點遠近與小球的質量無關,即與丙無關.由實驗序號1與2與3或5與6的實驗數據可知,小球上拋的豎直高度相同,質量相同,水平拋出的物體落地點遠近與小球的速度有關,拋出的速度越大,水平拋出的物體落地點越遠,即與乙有關.實驗序號2與5或3與6的實驗數據可知,豎直上拋得高度不同,水平速度相同,所以小球拋出的距離與上拋的高度有關,即水平拋出的物體落地點遠近與豎直上拋的高度有關,即與甲有關.33、下大于潛水艇小瓶內所裝水量偏少【解析】

第一空.瓶口向下可以阻止小瓶內的空氣排出,如果瓶口向上會使小瓶內進入水而排出里面的空氣,小瓶會沉入水中;第二空.按壓大塑料瓶小瓶下沉,由浮沉條件可知小瓶所受的重力大于其所受的浮力;第三空.浮沉子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因而受到的浮力不變,按壓,松開大瓶時,液體會相應的流入流出小瓶,造成浮沉子重力的變化,靠改變自身重力實現上浮下沉的裝置是潛水艇;第四空.小瓶內所裝水量偏少時浮沉子重力較小,用很大的力按壓大瓶,進入小瓶中的液體也不足以使浮沉子的重力大于浮力,因此不會下沉。34、4.6【解析】

由圖可知,彈簧秤的分度值為0.2N,物體受到彈簧測力計對它的拉力大小是4.6N。35、小于大于【解析】

[1]西瓜在水中漂浮,所以西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李子在水中下沉,所以李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此可知,西瓜的密度小于李子的密度。[2]西瓜在水中漂浮,所以西瓜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李子在水中下沉,所以李子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又因為西瓜的重力大于李子的重力,所以西瓜受到的浮力大于李子受到的浮力。36、大于小于【解析】

風沿著窗外的墻頂吹時,窗簾外側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內側空氣流速慢,壓強大,窗外空空氣的流速大于室內空氣的流速,窗外空氣的壓強小于室內空氣的壓強,在內外壓強差的作用下,窗簾被壓向窗戶外面。37、下部阻力臂變小【解析】

第一空、第二空.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分析,阻力臂越小越省力,如圖所示,支點、動力的作用點及方向是確定的,所以動力臂的大小是一定的,又因為阻力一定,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阻力臂越小越省力,所以較重物品放在旅行箱的下部時,阻力臂較小,更省力.38、1N0.6W【解析】

(1)由乙圖可見,鐵塊在豎直方向上運動時,速度保持不變,因此鐵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鐵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豎直向下的摩擦力f和豎直向上的拉力F;根據平衡力的特點,故鐵塊受到摩擦力大小f=F-G=3N(2)由圖乙知,鐵塊移動的速度為0.2m/s,根據P=Fv得:F做功的功率是:P=Fv=39、大氣壓連通器慣性【解析】

[1]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大氣壓強的作用將飲料壓入吸管的。[2]茶壺的結構符合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特點,是連通器原理的應用。[3]司機在開車時原來和車一起向前運動,緊急剎車時,車由運動突然變成靜止,而司機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易造成傷害,所以司機開車時要系好安全帶。40、24008.64×104【解析】

第一空.火車所做的功W=Pt=4800kW×0.5h=2400kW?h;第二空.火車行駛的路程s=vt=200km/h×0.5h=100km,牽引力F==8.64×104N,由于火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得到火車受到的阻力f=F=8.64×104N。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正比C1.5×103②偏小增大桶的體積【解析】

(1)[1]分析圖象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成正比;(2)[2]因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成正比,為一定值,故圖線可能是圖乙中C,以此判斷重力與物質種類的關系;(3)[3]裝滿水的重力為:G水=3N-1N=2N,裝滿液體的重力為:G液=4N-1N=3N,因桶的容積不變,水的體積等于液體的體積,故有:V水=V液ρ液=×ρ水=×1.0×103kg/m3=1.5×103kg/m3;[4]由題意可知,先將小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再將指針調到零刻度線處(相當于塑料杯的質量忽略不計),小桶的容積不變,由F=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