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一、單選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1.1872—1875年,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推動下,清政府先后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學,主要學習軍政、船政、步算、制造諸學。原定以15年為期,學成回國,由于擔心幼童成為“美化”之人,“不復卑恭之大清順民矣”,1881年,留美幼童被強行提前召回。這說明了()A.清朝統(tǒng)治基礎出現(xiàn)動搖 B.留學教育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C.近代化受制于傳統(tǒng)觀念 D.留美學生受到清政府有效管理2.1885年,清政府強化了對臺灣的管轄,建立臺灣省。這一舉措體現(xiàn)了清政府()A.適應戰(zhàn)時的需要 B.統(tǒng)治危機的加深C.主權意識的增強 D.邊疆危機的解除3.有些日本人認為,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文明之戰(zhàn)、解放之戰(zhàn)、救亡之戰(zhàn)”。下列選項對此觀點認識正確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 B.掩蓋了日本對華侵略的戰(zhàn)爭本質C.突出了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 D.表明了中國備受異族壓迫的事實4.1897年,德國出兵占領膠州灣,總理衙門兩度求助俄國未果。1897年11月,俄國主動提出“助華”,并派遣軍艦進入旅順、大連,俄皇表示:“俄艦借泊,一為膠事,二為度冬,三為助華防護他國占據。”據此推知,俄國的這一行為()A.促使清政府加強海軍建設 B.拉開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C.加重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危機 D.證明“以夷制夷”策略有效5.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軍潰敗后,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維新思想高漲。維新派認為洋務運動只是“盜西法之虛聲,而沿中土之實弊”,主張在中國政治、經濟、教育等各個領域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其目的在于()A.救亡圖存 B.推翻清朝統(tǒng)治C.“扶清滅洋” D.建立中華民國6.維新變法裁撤閑差衙門后,大批丟了烏紗帽的庸官極端仇恨變法,他們或造謠惑眾,或上書恫嚇,使得京師謠言四起。變法令旗人自謀生計,引起不少旗人的強烈不滿。一些對變法主張不滿的大臣,更是對康有為和梁啟超充滿仇恨。據此可知,維新變法()A.加劇了政局動蕩 B.蘊含了失敗風險C.摧毀了封建制度 D.導致了社會分裂7.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于1900年8月12日說他“同情中國人”,11月23日更公開宣稱他“也是一個義和團員”,“無論何時都站在義和團一邊,義和團是愛國者”。馬克·吐溫上述言論的主要依據是義和團運動()A.與太平天國斗爭目標一致 B.導致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C.具有強烈的反帝愛國傾向 D.盲目排外違背近代歷史潮流8.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國“宣戰(zhàn)”決定后,6月26日,由盛宣懷牽線策劃,上海道余聯(lián)沅與各國駐滬領事共同商定了“保護東南章程九款”,主要內容包括: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yè)為主。這表明()A.清王朝的統(tǒng)治土崩瓦解 B.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高漲C.清朝地方官員不諳時務 D.清王朝中央政府的式微9.1900年,美國國務卿要求駐柏林、巴黎、倫敦、羅馬、圣彼得堡、維也納、東京等地的外交代表通知所在國外交部長:“我們認為北京的情況事實上已成為無政府狀況……(美國)總統(tǒng)的目的和過去一樣,將與其他列強共同行動。”這次“共同行動”()A.引發(fā)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B.導致西方侵略勢力深入長江沿岸C.刺激士大夫階層提出政治改良 D.使清廷徹底淪為列強侵華的工具10.下面的資料出自中國近代某不平等條約,該條約是()第七款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并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A.《天津條約》 B.《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1840年3月,英國對華棉織品出口商、曼徹斯特商會主席莫克·維卡在致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的私人函件中說:“是他們自己陷入了錯誤的處境,逼得我們不得不走上為國家所受的侮辱,為個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補償?shù)牡夭??!斍熬謩荩赡芴峁C會,完成兩國關系的改善,隨著關系的改善,我們輸出(棉織品)的擴張程度將是不可估量的?!薄幾試乐衅健队Y產階級紡織利益集團與兩次鴉片戰(zhàn)爭史料》材料二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臺灣去?!S遵憲《臺灣行》材料三八國聯(lián)軍統(tǒng)帥瓦德西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tǒng)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1)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維卡所說的“當前局勢”的含義。他認為“擴張程度將是不可估量的”,理由是什么?(4分)(2)臺灣同胞懷著悲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聲達于四野”,這一令人悲痛的歷史場面發(fā)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強侵華戰(zhàn)爭之后?材料二中“倭人”割占臺灣是哪一不平等條約的規(guī)定?(4分)(3)根據所學知識,材料三中瓦德西為什么說“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列強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國?結果如何?(12分)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在這百天之內,康有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緊的有兩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試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經濟的策論。換句話說,以后讀書人要做官不能靠虛文,必須靠實學。第二,調整行政機構??涤袨椴锰嗽S多無用的衙門和官職……同時他添了一個農工商總局。……他們(指讀書人)費了多少的心血,想從之乎者也里面升官發(fā)財,一旦廢八股,他們絕望了。難怪他們要罵康有為洋奴漢奸。至于被裁的官員更不要說,無不切齒痛恨。——蔣廷黻《中國近代史》材料二楊銳者,張之洞入室弟子,歲饋千金,養(yǎng)之京師,而一切托之者也。楊銳與劉光第之入軍機,亦張之洞托陳寶箴薦之者也……張之洞本為新黨,自恐不免,乃請殺譚、楊等六人,以求避黨禍,其忍于殺帝黨久矣。——康有為《駁后黨逆賊張之洞、于蔭霖誣捏偽示》(1)根據材料一,概括百日維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這些措施的主要意圖。(12分)(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教訓。(4分)(3)有學者認為康有為由于泄私憤而忽視了張之洞在維新變法中的努力。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歷史研究怎樣才能做到客觀公正。(4分)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一、單選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1.1872—1875年,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推動下,清政府先后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學,主要學習軍政、船政、步算、制造諸學。原定以15年為期,學成回國,由于擔心幼童成為“美化”之人,“不復卑恭之大清順民矣”,1881年,留美幼童被強行提前召回。這說明了()A.清朝統(tǒng)治基礎出現(xiàn)動搖 B.留學教育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C.近代化受制于傳統(tǒng)觀念 D.留美學生受到清政府有效管理【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清政府選派幼童赴美留學,學習西方先進的自然科學知識和技術,這有利于推動教育的近代化。但“由于擔心幼童成為‘美化’之人”,留美幼童被提前召回,說明教育的近代化和社會轉型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制約,故C項正確。2.1885年,清政府強化了對臺灣的管轄,建立臺灣省。這一舉措體現(xiàn)了清政府()A.適應戰(zhàn)時的需要 B.統(tǒng)治危機的加深C.主權意識的增強 D.邊疆危機的解除【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清政府加強對臺灣的管理,體現(xiàn)其主權意識的增強,故C項正確;臺灣建省時中法戰(zhàn)爭已經結束,排除A項;材料與清政府統(tǒng)治危機加深無關,排除B項;由材料不能得出邊疆危機解除,排除D項。3.有些日本人認為,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文明之戰(zhàn)、解放之戰(zhàn)、救亡之戰(zhàn)”。下列選項對此觀點認識正確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 B.掩蓋了日本對華侵略的戰(zhàn)爭本質C.突出了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 D.表明了中國備受異族壓迫的事實【答案】B【解析】“文明之戰(zhàn)、解放之戰(zhàn)、救亡之戰(zhàn)”的說法把日本裝扮成救世主的身份,掩蓋了這場戰(zhàn)爭是日本為滿足自身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而對中國進行掠奪和侵略的本質,故選B項。4.1897年,德國出兵占領膠州灣,總理衙門兩度求助俄國未果。1897年11月,俄國主動提出“助華”,并派遣軍艦進入旅順、大連,俄皇表示:“俄艦借泊,一為膠事,二為度冬,三為助華防護他國占據?!睋送浦韲倪@一行為()A.促使清政府加強海軍建設 B.拉開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C.加重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危機 D.證明“以夷制夷”策略有效【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俄國派遣軍艦進入旅順、大連,名為“助華”,實為搶占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損害了中國主權,加重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危機,故選C項。5.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軍潰敗后,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維新思想高漲。維新派認為洋務運動只是“盜西法之虛聲,而沿中土之實弊”,主張在中國政治、經濟、教育等各個領域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其目的在于()A.救亡圖存 B.推翻清朝統(tǒng)治C.“扶清滅洋” D.建立中華民國【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軍潰敗后,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維新思想高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列強趁機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此情況下,維新派登上歷史舞臺并主張變法,以達到救亡圖存的目的,故選A項。6.維新變法裁撤閑差衙門后,大批丟了烏紗帽的庸官極端仇恨變法,他們或造謠惑眾,或上書恫嚇,使得京師謠言四起。變法令旗人自謀生計,引起不少旗人的強烈不滿。一些對變法主張不滿的大臣,更是對康有為和梁啟超充滿仇恨。據此可知,維新變法()A.加劇了政局動蕩 B.蘊含了失敗風險C.摧毀了封建制度 D.導致了社會分裂【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維新變法裁撤閑差衙門、令旗人自謀生計等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說明維新變法觸犯了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這是維新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故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加劇政局動蕩,排除A項;維新變法并未摧毀封建制度和導致社會分裂,排除C、D兩項。7.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于1900年8月12日說他“同情中國人”,11月23日更公開宣稱他“也是一個義和團員”,“無論何時都站在義和團一邊,義和團是愛國者”。馬克·吐溫上述言論的主要依據是義和團運動()A.與太平天國斗爭目標一致 B.導致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C.具有強烈的反帝愛國傾向 D.盲目排外違背近代歷史潮流【答案】C【解析】馬克·吐溫認為“義和團是愛國者”的主要依據是義和團運動直接將矛頭對準帝國主義,具有強烈的反帝愛國傾向,故C項正確。8.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國“宣戰(zhàn)”決定后,6月26日,由盛宣懷牽線策劃,上海道余聯(lián)沅與各國駐滬領事共同商定了“保護東南章程九款”,主要內容包括: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yè)為主。這表明()A.清王朝的統(tǒng)治土崩瓦解 B.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高漲C.清朝地方官員不諳時務 D.清王朝中央政府的式微【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慈禧太后對外宣戰(zhàn),但是南方各省督撫卻違背中央政府政令,與英、美等國洽商“東南互保”,體現(xiàn)了中央政府的式微,故選D項。9.1900年,美國國務卿要求駐柏林、巴黎、倫敦、羅馬、圣彼得堡、維也納、東京等地的外交代表通知所在國外交部長:“我們認為北京的情況事實上已成為無政府狀況……(美國)總統(tǒng)的目的和過去一樣,將與其他列強共同行動?!边@次“共同行動”()A.引發(fā)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B.導致西方侵略勢力深入長江沿岸C.刺激士大夫階層提出政治改良 D.使清廷徹底淪為列強侵華的工具【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1900年”“駐柏林、巴黎、倫敦、羅馬、圣彼得堡、維也納、東京等地的外交代表”“(美國)總統(tǒng)的目的和過去一樣,將與其他列強共同行動”可知,這次“共同行動”指的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使清廷徹底淪為列強侵華的工具,故D項正確。10.下面的資料出自中國近代某不平等條約,該條約是()第七款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并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A.《天津條約》 B.《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D【解析】1901年《辛丑條約》規(guī)定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qū),中國人不得居住,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1840年3月,英國對華棉織品出口商、曼徹斯特商會主席莫克·維卡在致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的私人函件中說:“是他們自己陷入了錯誤的處境,逼得我們不得不走上為國家所受的侮辱,為個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補償?shù)牡夭?。……當前局勢,可能提供機會,完成兩國關系的改善,隨著關系的改善,我們輸出(棉織品)的擴張程度將是不可估量的。”——摘編自嚴中平《英國資產階級紡織利益集團與兩次鴉片戰(zhàn)爭史料》材料二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臺灣去?!S遵憲《臺灣行》材料三八國聯(lián)軍統(tǒng)帥瓦德西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tǒng)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1)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維卡所說的“當前局勢”的含義。他認為“擴張程度將是不可估量的”,理由是什么?(4分)(2)臺灣同胞懷著悲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聲達于四野”,這一令人悲痛的歷史場面發(fā)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強侵華戰(zhàn)爭之后?材料二中“倭人”割占臺灣是哪一不平等條約的規(guī)定?(4分)(3)根據所學知識,材料三中瓦德西為什么說“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列強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國?結果如何?(12分)【答案】(1)含義: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英國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提供了借口。(2分)理由:中國地廣人多,有望成為巨大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2分)(2)列強侵華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2分)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2分)(3)原因:義和團運動沉重地打擊了列強在中國的勢力,使列強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4分)方式:在華扶植代理人。(2分)結果: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成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6分)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在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秘書證考試理論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天津寫字樓租賃合同
- 就業(yè)勞務人才服務工作情況匯報
- 湖北省2025屆九師聯(lián)盟核心模擬卷(下)(樣卷)地理試題及答案
- 2025設備采購安裝合同模板
- 2025年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7)工程文檔范本
- 政府采購法頒布20周年知識競賽題庫(試題86題含答案)
- 南京市旭東中學2025屆初三第三次模性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針灸大家是怎樣煉成的(感人至深)名老中醫(yī)魏稼作品
- 沈陽北軟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等代數(shù)與解析幾何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空運提單格式
- 蘇教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10課形形色色的動物課件25張
- 中醫(yī)醫(yī)院財務管理制度
- 個 人 簡 歷 及 親 屬 關 系 表
- 農藥安全科學使用技術課件
- 旅游投資簡要概述PPT通用課件
- 中西方浪漫主義文學比較研究
-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評估報告
- 新生兒聽力篩查PPT幻燈片課件
- 雙臺110kV主變短路電流計算書
- 壓力容器設計審核人員答辯考試標準要點歸納及特殊材料特殊工況的設計注意事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