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中高考語文作文高分素材-不負熱愛_第1頁
2024屆高中高考語文作文高分素材-不負熱愛_第2頁
2024屆高中高考語文作文高分素材-不負熱愛_第3頁
2024屆高中高考語文作文高分素材-不負熱愛_第4頁
2024屆高中高考語文作文高分素材-不負熱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中高考語文作文高分素材-不負熱愛不負熱愛

一、【熱點話題】

奔赴心中所愛;追逐理想;探索興趣

“天文老博士"劉博洋:拍下中國空間站的“十二變”

浦東

中國空間站在建造階段的12種構(gòu)型被一位“90后"抓拍了下來,成為珍貴的民間影像。這位“90后”就是天體物理學博士、天文攝影師劉博洋。

劉博洋于1990年出生在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他從小喜歡看星星,經(jīng)常做與星星和月亮有關的夢。父母發(fā)現(xiàn)兒子的這一愛好后,便買了一臺入門望遠鏡送給他。2007年高考后填報志愿時,劉博洋堅定地選擇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

本科畢業(yè)后,劉博洋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攻讀碩士學位,后來又去了澳大利亞的西澳大學攻讀博土學位。學成歸來后,他選擇成為一名天文科普創(chuàng)作者與天文攝影師。

2020年,還在西澳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劉博洋驚訝于國外的攝影師能夠在地面拍出國際空間站的精細影像,作為一名天體物理學的“專業(yè)選手"和天文攝影的“忠實愛好者”,他暗下決心也要拍出那樣的照片。

拍攝中國空間站的計劃始于2022年3月。2022年是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的關鍵之年。當年5月上旬,天舟四號貨運飛船成功發(fā)射,中國空間站迎來在軌建造階段。從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到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再到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以及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伴隨每一次發(fā)射任務而來的,是中國空間站構(gòu)型的不斷變化。

其間,每個月甚至每一天,中國空間站的形態(tài)都可能不一樣。劉博洋說:“我

覺得這是特別值得記錄的歷史性時刻,如果有一件事我覺得跳一跳能夠著,中國

沒有人干,但又需要它,我覺得我應該把它干了。"傳統(tǒng)的空間站“凌日凌月”的拍攝方式是找到太陽或月亮等顯著標志物,在天空中標記空間站經(jīng)過的位置,在它經(jīng)過的瞬間抓拍。但在不到半秒內(nèi),由于大氣抖動等因素,大概率很難拍到

清晰的高質(zhì)量畫面。要想突破就必須找到能夠?qū)崿F(xiàn)光學跟蹤的軟件,控制望遠鏡跟蹤拍攝?!伴_發(fā)出光學跟蹤程序,自己編程!劉博洋不想錯過記錄中國空間站“從小到大"的成長軌跡的最佳階段。

2022年4月19日,中國空間站過境河北一山東一線,劉博洋和伙伴們驅(qū)車三個小時趕到河北衡水郊外,從晚上8點待到第二天凌晨4點,終于等到劃過夜空的中國空間站。劉博洋使用自主開發(fā)的光學跟蹤程序,成功捕捉到清晰的中國空間站特寫影像,成為國內(nèi)采用該技術(shù)拍攝到高清中國空間站的第一人。

隨著每一次發(fā)射任務的完成,中國空間站不斷改變著構(gòu)型,而在地面,能觀測并拍攝中國空間站過境的條件卻十分有限,甚至某種新構(gòu)型的拍攝機會只有一兩次。為了不鎧過良機,劉博洋自費輾轉(zhuǎn)于北京、海南、陜西、廣東、甘肅、江西等地,只要條件允許,他都會帶著兩大箱設備趕往拍攝地,等待中國空間站劃過夜空的那幾分鐘。

2022年8月1日,中國空間站過境北京,這次它又多了一個新艙段一一問

天實驗艙。當時劉博洋準備在家附近的停車場拍,可當晚起了云,天氣預報說北京城南云量稍少,但此時距離空間站過境只剩兩個小時。劉博洋決定碰碰運氣。他跑到大興區(qū),找到一所駕校門口的馬路牙子,只用一個小時就完成了望遠鏡搭建??粗R頭里核心艙加天舟組成的一個很小的十字形突然多了一個特別大的艙段,而且問天太陽翼一下展開五十幾米,變成了一個大“土”字......他非常激動。

為了拍攝中國空間站,劉博洋還去過荒漠上過高原,甚至差點在沒有信號的野外迷路。這些辛苦在他看來根本不算什么,“我是在做一件好玩兒的事,而且在得到樂趣的同時進行了天文科普"。

記錄空間站的同時,他將拍攝空間站的過程也記錄下來,發(fā)布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他自稱“天文老博士”,將自己發(fā)布的內(nèi)容戲稱為“天文八卦學"。兒時的那臺望遠鏡不斷變大,再變大,將遙遠的太空逐漸拉近,再拉近。他的鏡頭,是民間描繪中國空間站銀色輪廓的“初印象”,更多人透過他的望遠鏡看向了太空,看清了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

【素材運用】

兒時對星空的向往,激發(fā)出劉博洋探索宇宙的興趣,因為熱愛,所以為之奔赴,為了心中的星辰大海,劉博洋選擇與千萬人的太空夢一路相伴??释麨楹闷婺?,熱血為活力奔騰,心中所愛謂之理想,為熱愛而奔赴,理想的追逐也將開出花來。

二、【熱點話題】

女性力量;直面恐懼;勇敢

浴火般的勇敢!

奇女子挑戰(zhàn)千年絕技“打鐵花”

編輯部匯編

什么是這個世界上極致的浪漫

看完江尋千的視頻,也許很多觀眾心中就有了答案一-打鐵花。鐵樹銀花落,萬點星辰開。將1600攝氏度的鐵水打向高空,化為滿天華彩,遍地生金。這,

就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確山打鐵花"的現(xiàn)場。

打鐵花起源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在河南、山西一帶流傳了一千余年。打鐵花時需要將鐵水擊打上天,形成又高又散的鐵屑,才不會傷人。整個過程可謂力量與技巧的結(jié)合,對力氣和技巧有很高要求。而且打鐵花最好赤膊上陣,否則有點燃衣服的風險。對女孩子來說,打鐵花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難度都要比男性的大得多,所以千百年來都沒有女性嘗試過。

當江尋千探訪國家級非遺“確山打鐵花”的傳承人楊建軍,表示自己想從零學起的時候,楊師傅連連擺手:“你學不行!要是燒著燙著了,那可是一輩子的事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對她的堅持,楊師傅也不得不松口:“試試吧,中了就打。不中了,就拉倒。”

打鐵花需要用到兩根柳木棒,上棒盛鐵水,下棒擊打,這對上肢力量是個考驗。楊師傅讓她從打石塊練起,先把石頭打上十幾米高的樹梢再說。結(jié)果,她掄圓胳膊擊打,只能將石頭微微打起。為克服男女在力量方面的差距,她只有用巧勁,即讓下棒正好擊打在上棒凹槽的正下方,這樣力透石塊,才能打得又高又直。

而把石頭打上天空,也僅僅是勉強有了學習的資格。接下來,還要練習精準度——打沙。打沙和打鐵水的手感是最為接近的,要打得又高又散才行,但越是用盡全力,準頭就越差,可1600攝氏度的鐵水哪兒容得下丁點兒失誤想要兼具力度和精準,無他,唯手熟爾。

現(xiàn)在距離出師,還差最后一道門檻——打水。這一步需要感受水霧落在身體上的感覺,模擬鐵屑接觸身體的瞬間。因為是血肉之軀,芝麻大小的鐵水落在身上都會被燙傷起泡,必須打出蒙蒙細雨的效果才行。

經(jīng)過一個多月枯燥的練習,江尋千將最終演出的場地定在了沙漠。而到了這臨門一腳,她才真正感到害怕——之前成百上千次練習積累起來的自信,在滾燙的鐵水前蕩然無存。之前聽說,有人練了好幾年還不能上場,她現(xiàn)在才明白,原來打鐵花最難的不是技術(shù),而是克服直面烈火的恐懼。

最終,她還是選擇堅定地站在沙漠之中。漆黑的夜色中,鐵水從柳木中飛濺出來的那一刻,火樹銀花散落人間,絢爛的鐵花將黑夜照得亮如白晝。

這件千年來幾乎沒有女生做過的事,江尋千不僅做到了,更把這份勇氣傳遞給了更多的人——千年來傳男不傳女的非遺文化,在一個瘦弱的女孩子手下綻放。

用網(wǎng)友的話說,此刻的她,纖弱卻有力量。

【素材運用】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江尋千手下綻放的鐵花不僅帶來了瑰麗的震撼,更閃耀著她作為女性踏入“無女之境"的勇氣。或許,有人會問她難道不知道1600攝氏度有多滾燙嗎難道不知道稍有差池會有毀容的風險嗎她當然知道,在決定上陣的那一刻,她就已經(jīng)用行動展示出女性的力量與勇氣可以多么璀璨。

三、【熱點話題】

熱愛;我的家與國;進取之心

導游爺爺楊建——怎么講著講著就演起來了

編輯部匯編

2023年暑假,陜西西安70歲的導游爺爺楊建講解的視頻“火”了。他講著講著就會表演起來,一開口就引起游客的圍觀。比如,他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對《肚痛帖》的講解就是這樣的一-草圣張旭正在進行構(gòu)思,突然肚痛不已。他老婆說:“夫君,我扶你上床歇息吧。"他說:“不要,我今天要寫一個《肚痛帖》,趕快給我研墨,趕快給我備紙。他老婆說:“神經(jīng)病,神經(jīng)病,有病不休息。”

幽默的表達、手舞足蹈的動作讓游客忍俊不禁。楊建聲情并茂、詼諧幽默的講解也被大家發(fā)到了網(wǎng)絡平臺,引發(fā)廣大網(wǎng)友點贊。網(wǎng)友紛紛跟帖評論:“活力滿滿"歷史這樣講,不愁記不住”!

1953年出生的楊建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到2023年,他已在三秦大地上生活了整整70年。由于從小生長在歷史文化名城,他對古跡文物情有獨鐘。朋友喜歡聽楊建的講解,但他越是講解,越覺得自己的知識有限。抱著濃厚的熱愛之情和強烈的求知欲,他利用工作之余學習,分別考取了全國初級和中級導游資格證。

有了中級導游證后,楊建開始在博物館開展義務講解。2012年,楊建又拿到了高級導游資格證。2013年退休后,他成了一名全職導游。即使年過七旬,

楊建仍保持著平均每周8場講解的工作量,行程遍布陜西各大旅游景點。此外,他還是好幾所院校的特聘教師,擔任導游資格考試的培訓和評委工作,每周都要上十幾節(jié)課。抱著“讓大家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歷史"的初心,楊建保持著每天學習兩三個小時的習慣,他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我不學習就難受”。

“導游是傳播文化的職業(yè),我要保證講解的知識都是有據(jù)可查的史實。"楊建從來不會準備“死”稿子,而是把每一次講解都當成一次新的創(chuàng)作,趣味性和科普性是楊建的秘籍。楊建嘗試過各種講解方式,最終發(fā)現(xiàn)只有用生動的語言、親切的表達把知識講出來,游客才會覺得特別輕松快樂,還有所收獲。于是,他把自己幽默的性格和滿滿的熱情都融入解說里?!爸v解的過程是一種互動的過程,我能感受到精神上的鼓勵特別重要。"

在旅游旺季,一天七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對楊建來說非常平常,雖然每天回家后會有些疲憊,但只要是在講故事、說歷史、談文化,他就感覺渾身充滿干勁?!芭d奮勁過了還是會感覺累,但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那就是再干十年!”對網(wǎng)友的認可,楊建用了三個“絕不"概括了自己的態(tài)度——“絕不能驕傲,絕不能自滿,絕不能停滯”。

楊建還有一個目標——在兩到三年內(nèi)考取特級導游證?!翱疾簧弦矝]關系,至少盡了最大的努力。"楊建認為“人永遠都應該有一顆年輕的心、學習的心、進取的心、奮斗的心”。

【素材運用】

憑著熱情,楊建老師用自己的方式“火"遍全網(wǎng),獲得大眾的喜愛,詮釋了熱愛的價值,展現(xiàn)了熱愛對個人的塑造。是熱愛讓楊建老師得到網(wǎng)友的認可,更是熱愛讓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學習的重要性,也是熱愛讓楊建老師更努力地回饋游客,宣傳家鄉(xiāng)和祖國。

四、【熱點話題】

找尋自我;擁抱天地之大;志趣

“隕石獵人”張勃:帶“天外來客"回家

何伊呢

黑暗中,一顆發(fā)亮的火球飛了過去,霎時,整片天空都被照亮了,泛出了一個漸變的過程,就連云朵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他用力地拍了拍腦袋,努力讓自己清醒。外星人入侵飛機墜毀......他的腦子里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種設想。隕石!直到第二天一早他沖進20公里外最近的網(wǎng)吧,搜索了所有能想到的關鍵詞,這個詞“轟”地跳進了他的腦海。

這是“隕石獵人"張勃在2009年第一次目擊隕石撞擊地球的場景,也是14年來唯一的一次。張勃見過太多石頭,但是隕石到底是什么,他沒有概念。它來自哪里到底長什么樣為什么會掉下來......無數(shù)問號,出現(xiàn)在張勃的腦海中。

為了將這些問題徹底解決,自那以后,張勃開始廢寢忘食地翻閱各種英文書籍。直到2012年年底,張勃踏上第一次獵隕之旅。

他獨自駕車駛過了美國和墨西哥的交界處,到達了索諾拉沙漠一-這里被美國著名詩人約翰·凡戴克稱為“太陽之火的王國”。極端的環(huán)境下張勃被曬得很黑,臉上還脫了皮。

在荒無人煙的沙漠尋找隕石,無疑是大海撈針。果不其然,就像不少前輩所說的一“獵隕十找九空”,兩個星期里,張勃顆粒無收。

當然,張勃也有被幸運之神眷顧的時候。2014年,在撒哈拉沙漠,他找到了第一塊隕石,“我甚至連金屬探測器都沒用上,只是遠遠掃了一眼,就發(fā)現(xiàn)了那個黑壓壓的東西”。那一刻,張勃沒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反而特別平靜,甚至有點來氣。他摸了摸這塊因長期裸露在地表而風化嚴重的隕石,和這個來自地球外的物體打了聲招呼。“真的像買彩票一樣,有人無意間買了就中了大獎,而有人買了幾年可能都沒有中。"張勃始終覺得,只有去找了才有發(fā)現(xiàn)的可能。

實際上,看似愣頭青的張勃,每次獵隕前都會做不少功課。目擊者手中獲取的信息,甚至古籍文獻中透露的“異樣天象”都是他的線索。

這些年,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所有和隕石有關的

地方.都被張勃走遍。當然危險也與之并存,他曾在新疆差點葬身于暴風雪,在

西伯利亞與黑熊、野狼擦肩而過,在肯尼亞差點遭遇汽車爆炸......歷經(jīng)這些,他反而更癡迷于在絕境中破繭重生的感覺。2015年2月,正在美國拜訪隕石收

藏家的張勃,無意間看到一塊來自中國的隕石,標簽上寫著發(fā)現(xiàn)地點“Chadong"——這正是當年落在茶響又流失境外的那顆隕石。接下來的4年,他與這位收藏

家交朋友、表明心意,終于,這顆隕石在時隔20多年后重歸中國。

回到國內(nèi)后,張勃把這塊茶峒隕石切了一個切面送到了湖南,還幫助籌建了準專業(yè)級別的天文臺。在他的眼中,“這些‘天外來客’非常珍貴,隕石不僅可以用來科研和收藏,還可以讓更多人在仰望星空的同時,觸手可及隕落的星辰”。

如今,41歲的張勃依然迷戀著關于隕石的一切。而在他心中,這顆名叫“隕石"的種子正靜謐地成長,以挖掘宇審這一巨大版圖的秘密。

【素材運用】

一路走來,張勃將足跡寄于天地之間,找尋著墜落的隕石。任何未知都是有邊緣的,只是時間問題,那些你向往的不同,會在遠方等你,就如同隕石在等候張勃。尋找隕石,最后找到的其實是自己。

五、【熱點話題】

不凡;夢想;探索世界

搭車去南極的18歲女生吳一書:是他們把世界帶給了我

金思睿

18歲的吳一書,一個人去了趟南極。

2022年6月,她從美國阿拉斯加州出發(fā),搭便車、睡帳篷、做沙發(fā)客,花了184天抵達3.5萬公里之外的阿根廷鳥斯懷亞——地球最南端的城市。從北到南,她穿越雪山、叢林、沙漠和海洋,走過十幾個國家,感受不同的文化。

2021年,斯坦福大學在中國大陸錄取的本科生中,有3人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吳一書就是其中之一。在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她念完了小學、初中。中考,她所在的湘陰縣只有兩人被雅禮中學錄取,她是其中之一。但她的英語并不好,口語課上,她操著一口“土味英語”,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口。和外教聊天是吳一書每天最期待的事。起初,她只是想了解異國文化,順便練練口語。聊得多了,她就談起自己的夢想、童年的經(jīng)歷、對時事的看法。高二時,吳一書做了一個決定——申請出國留學。同級的學生中,準備出國的只有7個人,她是唯一交不起學費的。吳一書咬咬牙,“爭取獎學金"。一年內(nèi),她讀完了30本英文原著,每天和外教交流,直到能用英語與之自由對話。

17歲,吳一書如愿收到斯坦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進名校,吳一書就發(fā)現(xiàn),身邊有人曾獲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有人精通四五國語言,有人是大企業(yè)的繼承人·....·據(jù)她觀察,同級生里,有人已經(jīng)投出上百份簡歷,在蘋果、微軟等大公司實習。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吳一書需要在大二結(jié)束時選擇專業(yè)?!?個人里5個都選計算機?!彼团笥蚜奈膶W藝術(shù)夢,對方問她:“那你將來打算靠什么吃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