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中考歷史真題解讀_第1頁
2023年河北省中考歷史真題解讀_第2頁
2023年河北省中考歷史真題解讀_第3頁
2023年河北省中考歷史真題解讀_第4頁
2023年河北省中考歷史真題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歷史試卷評析河北省初中畢業(yè)生升學文化課考試一、試題總體分析

(一)題型結構,穩(wěn)定延續(xù)

2023年的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題型與題量與去年中考保持一致,全卷共14小題,滿分60分,考試形式為開卷考試。題型如下:題型數量分值題號單項選擇題24分每題2分91811-19每題3分2620-21材料題3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9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227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21528各板塊分值和比例與2022年相比,保持一致,詳見下表。河北省2022、2023兩年中考分值分布變化情況2022年分值2023年分值變化中國近代史21210中國現代史1415+1世界近代史76-1世界現代史18180(二)板塊分值,緊依課標和中考試題特點2023年歷史中考試題遵循歷史課程標準和課程標準解讀,內容分布大致為:中國近現代史約58.3℅,世界近現代史約41.7%。在繼承往年題型和題量等基礎上,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整體難度適中,穩(wěn)中求變,求突破。既注重考查學生對歷史主干知識的掌握,又考查了學生依據題干要求獲取關健信息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概括歸納等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彰顯了歷史學科“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落實了教育部的“雙減”舉措,有效達成了初中歷史學科的測量與評價目標。(三)河北省近五年中考選擇題分析表題號2019202020212022202311南京條約道光帝(晚晴政治)八國聯(lián)軍侵華與義和團運動南京條約(周年)戊戌變法(周年)12洋務運動洋務運動辛亥革命(周年)辛亥革命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13北洋政府的黑暗統(tǒng)治中國共產黨成立抗日戰(zhàn)爭五四運動土地革命14聯(lián)合國三大改造解放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一五計劃(周年)15工業(yè)革命文化大革命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與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建設對外開放16民族大起義英國君主立憲制殖民擴張中美關系(周年)新中國外交政策(三)河北省近五年中考選擇題分析表題號2019202020212022202317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法國大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新航路開辟(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周年)法國大革命18《聯(lián)合國家宣言》英國工業(yè)革命英國工業(yè)革命俄國十月革命(周年)英國工業(yè)革命19馬歇爾計劃冷戰(zhàn)中歐洲的聯(lián)合印度民族大起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明治維新(周年)20冷戰(zhàn)中的對峙蘇聯(lián)解體二戰(zhàn)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崛起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周年)21第三次科技革命納米比亞獨立(周年)中美關系聯(lián)合國的作用雅爾塔會議2019-2023年河北省中考歷史選擇題命題規(guī)律分析年份2分題3分題中國世界中國世界2019450220205402202154112022630220236302命題規(guī)律分析:21、22連續(xù)兩年選擇題11-19題中國史與世界史基本上就是6:3,選擇題部分主要以考查主干知識為主,如:列強侵華戰(zhàn)爭與不平等條約、中國人民抗爭與探索、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政治經濟(三大改造)、改革開放、新中國的外交;新航路開辟與殖民擴張、民族解放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兩次世界大戰(zhàn)及戰(zhàn)后的國際關系、三次科技革命、戰(zhàn)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及世界經濟等。20、21題主要以考世界史為主,考查內容主要以大國關系、國際機構、兩次世界大戰(zhàn)、科技革命、國家發(fā)展等為主。(四)河北省近五年中考非選擇題分析表題號2627282019工農武裝割據(毛澤東)、鄧小平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貢獻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化五四運動(李)、西安事變(張)2020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lián)軍侵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聯(lián)合國及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202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國的國防建設(武器裝備)袁隆平與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2022資產階級革命、工業(yè)革命、洋務運動、維新變法美國、蘇聯(lián)、中國軍事、二戰(zhàn)及美蘇爭霸(周年)中共七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23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聯(lián)合國與世界貿易組織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命題規(guī)律分析:1.綜合性強。學科內綜合,中國史與中國史、中外歷史相結合。2.注重考查重要歷史人物:李大釗、毛澤東、鄧小平、張學良、新時期的科技人物(袁隆平)等;3.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4.重要戰(zhàn)爭與國防建設:兩次世界大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的國防等;5.側重對新中國史、中國共產黨黨史的考查;6.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命題內容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歷史材料總結概括答案,注重培養(yǎng)和考查學生的能力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1.注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選擇題11、13、17、18、21,材料題27(1)28(1),根據材料中關鍵詞的提取,可以清晰地指向所學知識。這類題目比較容易。選擇題12、14、15、16、19、20更注重考查學生的基本能力,通過豐富的材料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需要學生在整體解讀材料的基礎上,結合或者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判斷,解決歷史問題。二、2023河北省中考試題特點2.歷史材料呈現形式豐富多樣,取材專業(yè)性強選擇題中除了文字材料還運用了大事年表,數據柱狀圖、歌謠、地圖等豐富的歷史材料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材料題中的取材則更凸顯了歷史學科的專業(yè)性,27題兩則材料分別選自《世界通史》、《世界現代史》,28題出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3.中國史題目比重較為突出,中外史結合不露痕跡。選擇題11-16,材料題26、28均考查中國史;選擇題17題以中國史切入考查世界史知識。4.設問穩(wěn)中求變。材料題除了以往較常規(guī)的設問外,27題(3)設問較為新穎,表面看是舉例,實則要求較高。學生需要在審清題目具體要求后,按照給出的結構結合所學舉出適當例子,注重考查學生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5.熱點考查靈活多樣周年熱點的考查主要體現在選擇題,例如11題戊戌變法、19題明治維新、14題一五計劃、20題德國建立法西斯政權。時政熱點的考查則體現在材料題,例如27(3)綜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舉出一個二戰(zhàn)后順應設問2中歷史潮流的事例,學生答題既可以參考課本也可以結合時政。此類問題的設置拓寬了學生視野,體現了歷史學科的社會價值,也對歷史教師的日常教學具有相當的引導作用。

三、逐題分析11.19世紀末,某女士在《女學報》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已開,國勢日危。前月明詔特下,諭各庶民,皆得上書,夫民也者,男謂之民,女亦謂之民也。凡我同輩亦可以聯(lián)名上書,直陳所見?!薄翱梢月?lián)名上書,直陳所見”這一情形的出現是由于()A.太平天國的建立

B.洋務運動的興起C.戊戌變法的實行

D.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建【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的內容。根據題干中時間19世紀末,可排除ABD三項,太平天國建立于19世紀50年代,洋務運動興起于19世紀60年代,中華民國創(chuàng)建于1912年,時間不符。再根據材料中“方今瓜分之局已開,國勢日?!笨芍褡逦C加深,根據“可以聯(lián)名上書,直陳所見”可知是允許官民上書言事。這正好符合戊戌變法的背景和內容。12.下表是李大釗在1918年發(fā)表著作的匯總表(部分)。他撰寫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是()【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李大釗宣傳馬克思學說和十月革命,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所列的著作都是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的著作,故C項正確;材料中并未提及清朝黑暗統(tǒng)治,排除A;材料內容與實業(yè)救國無關,排除B;五四運動發(fā)生于1919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著作名稱發(fā)表時間及報刊名稱《法俄革命之比較觀》7月《言治》季刊第3冊《俄國革命與文學家》7月《言治》季刊第3冊《庶民的勝利》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號《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號A.揭露清朝黑暗統(tǒng)治

B.闡述實業(yè)救國思想C.介紹俄國十月革命

D.記述五四運動史實13.右側是一首民主革命時期流傳于江西歌謠。據此分析,當時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主要原因是()【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中“九月毛澤東建立了根據地;十月紅軍打過來,十一月打倒土豪分田地;十二月歡歡喜喜過新年,家家戶戶鬧翻天?!辈⒔Y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了毛澤東創(chuàng)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當時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主要原因是土地革命的開展,B項正確;題干和武昌起義無關,排除A項;題干反映的是大革命失敗,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與紅軍長征無關,排除C項;題干沒有涉及西安事變,排除D項。正月里來就過荒,老天爺故意來作干;二月來了葉將軍,三月江西得太平;四月蔣賊大屠殺,五月共產黨遭難星;六月早禾不過鐮,七月汪精衛(wèi)又叛變;八月朱德起了義,九月毛澤東建立了根據地;十月紅軍打過來,十一月打倒土豪分田地;十二月歡歡喜喜過新年,家家戶戶鬧翻天。A.武昌起義的發(fā)動

B.土地革命的開展C.紅軍長征的勝利

D.西安事變的解決14.據下圖中的信息,判斷該圖名稱應為()【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一五計劃。依據統(tǒng)計圖中的時間和數據變化可知白色代表農業(yè),黑色代表工業(yè),隨著一五計劃的開展,工業(yè)產值不斷上升并且超過了農業(yè),故選C。1950年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地主階級被消滅,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而題中圖片顯示農民與地主階級土地占有持續(xù)上升,這與題中圖片內容不符,排除A項;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所以1956年之前不會存在社會主義,排除B項;中國引進外資是在改革開放后,排除D項。A.中國農民與地主階級占有土地數量統(tǒng)計圖B.中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成分統(tǒng)計圖C.中國農業(yè)生產總值與工業(yè)生產總值統(tǒng)計圖D.中國外資企業(yè)產值與內資企業(yè)產值統(tǒng)計圖15.秦皇島是我省沿海城市。1984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5萬美元,2018年增長到11.09億美元。1989年完成進出口總值1482萬美元,2018年增長到53.65億美元。截至2019年,秦皇島市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保持經貿往來,5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客商在此投資置業(yè)。以上材料可以用來佐證()A.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成果突出

B.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效C.經濟特區(qū)的建立促進經濟發(fā)展

D.政企分開釋放企業(yè)活力【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外開放。根據材料可知從1984年到現在秦皇島引進外資不斷增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皇島是1984年開放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故選B;材料涉及的是對外開放,不是對內改革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yè)改革,排除AD項;秦皇島是沿海開放城市,不是經濟特區(qū),排除C項。16.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開幕詞中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中國人民珍惜同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友誼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經過長期奮斗而得來的獨立自主權利。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lián)p害我國利益的苦果。”這段話是針對當時我國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論述。“某方面”指的是()A.社會建設 B.文化建設 C.教育改革 D.對外交往【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根據材料內容和所學可知,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外交方面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教育改革,排除ABC項。17.中華民國成立后,留歐的潮流首先涌向□□。近代中國人對它的向往,不僅是由于它有著聞名于世的燦爛文化,還因為它曾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源地之一。它通過大革命摧毀了君主統(tǒng)治,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吸引著全世界的熱血青年?!啊酢酢睉牵ǎ〢.法國 B.英國 C.德國 D.俄國【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依據材料中“曾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源地之一。它通過大革命摧毀了君主統(tǒng)治,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吸引著全世界的熱血青年?!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是法國;英國和德國都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沒有摧毀君主統(tǒng)治,與題意不符,排除B、C項;中華民國成立時的俄國是沙皇俄國,也沒有摧毀君主統(tǒng)治,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18.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后的數十年間,整個國家向城市化邁進的走向,工業(yè)產值遠遠超過農業(yè)產值的現象,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處其境的人們大為驚訝,有人歡喜有人愁,但卻無人能夠阻擋這一趨勢,只能去適應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國工業(yè)革命()A.發(fā)生的歷史背景

B.開始的具體標志C.發(fā)展的有利條件

D.帶來的社會影響【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業(yè)革命的影響。通過分析材料可知,主要表述的是英國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社會影響,D項正確;根據材料信息“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后的數十年間”可知,材料表述的不是英國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的背景,排除A項;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紡紗機的出現,排除B項;工業(yè)革命首先發(fā)生在英國,有利條件有資產階級建立統(tǒng)治、海外市場廣闊、原始資本積累較多、自由勞動力豐富等,材料主要表述的不是英國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有利條件,排除C項。19.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請外籍專家四千多人,民間團體雇用八千多人。僅1879年外聘專家開支占國家財政支出的2%,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見的。這些外籍專家被主要用在培養(yǎng)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歸國留學生)脫穎而出,便及時削減外聘專家人數。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明治時期的日本非常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yǎng)B.明治政府完全依賴外籍專家推行改革措施C.民間團體是明治時期人才培養(yǎng)的唯一力量D.外籍專家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養(yǎng)方面【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日本的明治維新。根據材料“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請外籍專家四千多人,民間團體雇用八千多人。僅1879年外聘專家開支占國家財政支出的2%,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見的。這些外籍專家被主要用在培養(yǎng)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歸國留學生)脫穎而出,便及時削減外聘專家人數”可知,明治時期的日本重視教育發(fā)展,官方和民間都大量聘請外籍專家以培養(yǎng)本土人才,A項正確;“完全依賴”的說法絕對化,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官方和民間都培養(yǎng)人才,排除C項;“這些外籍專家被主要用在培養(yǎng)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歸國留學生)脫穎而出,便及時削減外聘專家人數?!闭f明明治時期的日本非常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yǎng),排除D項。20.某學者曾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世界并沒有得到和平,卻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禍根……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最顯著的現象乃是以國族生存與榮辱為號召,包藏野心的領袖們在許多國家借民心的怨恨與憤怒,集中權力于集權專制的政治體制,帶領群眾讓國家走上奴役、戰(zhàn)爭與毀滅之旅。”下列史實中,能印證該學者觀點的是()A.意大利參加協(xié)約國一方作戰(zhàn) B.德國建立法西斯政權C.英國鎮(zhèn)壓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D.美國出臺杜魯門主義【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國法西斯政權的建立。根據材料中“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禍根”“包藏野心的領袖們在許多國家借民心的怨恨與憤怒,集中權力于集權專制的政治體制,帶領群眾讓國家走上奴役、戰(zhàn)爭與毀滅之旅?!痹俳Y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題干反映的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現象,意大利參加協(xié)約國一方作戰(zhà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后,排除A項;題干沒有涉及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排除C項;美國出臺杜魯門主義是在二戰(zhàn)后,與題干時間不符合,排除D項。21.右側示意圖所示軍事行動的直接依據是()【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雅爾塔會議。結合材料中時間1937年可知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有關,再結合蘇聯(lián)向我國東北進攻可知是雅爾塔會議的決定;故選C。華盛頓會議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zhàn)勝國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關系,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A項;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聯(lián)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正式形成,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B項;1955年,蘇聯(lián)同7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締結了《華沙條約》,華沙條約組織建立,標志著華約、北約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局面形成,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A.華盛頓會議的決定

B.《聯(lián)合國家宣言》C.雅爾塔會議的決定

D.《華沙條約》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骷壢嗣翊泶髸x舉各級人民政府。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前,由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全體會議執(zhí)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并付之以行使國家權力的職權。

——摘自《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材料二根據的一個方面,是《共同綱領》的規(guī)定。三年來,大陸上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了,土地改革已經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辦全國選舉工作的條件已經成熟。為了發(fā)揚民主,對政權組織,特別是縣、鄉(xiāng)兩級,來一次全國普選,很有必要。這對促進經濟建設,加強經濟建設的領導有積極作用。就是對于抗美撥朝也有好處。

——摘自毛澤東《關于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幾點說明》(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計算從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開始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這一過程經歷了幾年時間?(2)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在上述過程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得以確立的有利因素?!窘馕觥浚?)時間:結合所學知識,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開始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是從1949年開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是在1954年,可以得出,從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開始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這一過程經歷了5年。(2)有利因素:根據材料二中“三年來,大陸上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了,土地改革已經基本完成了”,并結合所學知識,1950-1953年我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新生的人民政權得以鞏固,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可以得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得以確立的有利因素是祖國大陸實現完全統(tǒng)一;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鞏固了新中國政權。(3)主要目的:根據材料二中“為了發(fā)揚民主”、“這對促進經濟建設,加強經濟建設的領導有積極作用。就是對于抗美撥朝也有好處?!笨梢缘贸觯轮袊⑷嗣翊泶髸贫鹊闹饕康氖菫閷崿F人民當家作主;為保障經濟建設;為鞏固國家政權。(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新中國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主要目的?!敬鸢浮浚?)5年

(2)祖國大陸實現完全統(tǒng)一,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鞏固了新中國政權。

(3)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保障經濟建設,為鞏固國家政權。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前,某中學九年級一班開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歷史潮流”主題研學活動?!举Y源共享】有同學搜集整理了體現兩個國際組織作用的相關材料,與大家共享。材料一這個國際組織自1948年5月設立觀察團以來,先后在四大洲組織了近40次維持和平行動,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是在剛果、塞浦路斷、埃及、黎巴嫩的活動。90年代在前南斯拉夫地區(qū)、束埔寨,索馬里、納來比亞進行了更為困難的維和行動。——摘編自徐天新梁志明《世界通史(當代卷)》材料二經過多年談判,這個因際組織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一年后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關貿總協(xié)定。它使貿易和投資日趨規(guī)范化、機制化,極大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世界貿易規(guī)模從1990年的34380億美元擴大到1998年的52250億美元——摘編自《世界現代史(第二版)》(下冊)(1)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這兩個國際組織的名稱?!舅季S共鳴】同學們研討后發(fā)現:以上兩個組織采取協(xié)調相關各方通力合作的做法去解決二戰(zhàn)后一些全球性問題。(2)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這兩個組織以上做法共同體現的歷史潮流。(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按照“面臨的問題——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的結構,舉出一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順應上述歷史潮流的事例。(提示:所舉事例中的“面臨的問題”須是全球性問題,且不得取材于材料一、二)【答案】(1)聯(lián)合國;世界貿易組織(2)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極化,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3)恐怖主義局部沖突——派出維和部隊——保障許多國家社會安全和基礎設施建設【解析】(1)根據材料一“這個國際組織自1948年5月設立觀察團以來,先后在四大洲組織了近40次維持和平行動,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是在剛果、塞浦路斷、埃及、黎巴嫩的活動。90年代在前南斯拉夫地區(qū)、束埔寨,索馬里、納來比亞進行了更為困難的維和行動?!苯Y合所學可知,1945年10月,聯(lián)合國正式成立,聯(lián)合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聯(lián)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使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避免了一些可能發(fā)生的戰(zhàn)爭。故據材料一的國際組織名稱為聯(lián)合國。根據材料二“經過多年談判,這個因際組織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一年后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關貿總協(xié)定。它使貿易和投資日趨規(guī)范化、機制化,極大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世界貿易規(guī)模從1990年的34380億美元擴大到1998年的52250億美元”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國際組織名稱為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1月,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其成員的關稅水平普遍降低,貿易壁壘進一步減少,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fā)展,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貿易總額增加了3倍。(2)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這兩個組織以上做法共同體現的歷史潮流為: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極化,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按照“面臨的問題——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的結構,所舉事例為:恐怖主義局部沖突——派出維和部隊——保障許多國家社會安全和基礎設施建設。28.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朵黃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國故事;一條泱泱大河,承載了一部中華春秋。材料一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懷、賀龍、劉伯承等發(fā)出通電提出,我全體“為抗日前鋒,與日寇決一死戰(zhàn)”。此后,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第一二〇師、第一二九師渡黃河東進,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八路軍總部進入山西境內,開始指揮八路軍各部隊展開新的戰(zhàn)斗。11月,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初步形成。此后,晉西北、大青山、晉冀豫、山東、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紛紛建立。相持階段到來后,日軍將侵華戰(zhàn)爭的重心指向華北敵后戰(zhàn)場,八路軍成為華北抗戰(zhàn)主力軍。

——摘編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簡史》(1)據材料一,指出八路軍“渡黃河東進”作戰(zhàn)的對象。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八路軍在軍事上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的史實。材料二解放戰(zhàn)爭進行一年后,戰(zhàn)爭形勢發(fā)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變化。1947年6月30日晚,劉鄧大軍12萬余人突破黃河天險,由此揭開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8月,陳謝大軍完成在豫陜鄂邊地區(qū)的戰(zhàn)略展開,9月,陳粟大軍越過隴海路南下,完成了豫皖蘇的戰(zhàn)略展開。其他戰(zhàn)場的人民解放軍也逐漸轉入反攻,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在中原地區(qū)展開,縱橫馳騁于江淮河漢之問,使這一地區(qū)成為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2)據材料二,指出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天險”的背景。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解放軍三路大軍挺進中原對人民解放戰(zhàn)爭走向勝利有哪些作用。(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歸納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完成的歷史任務?!敬鸢浮浚?)日本侵略者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zhàn)(2)戰(zhàn)爭形勢有了革命性力量變化拉開了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有利于扭轉戰(zhàn)局,變被動為主動;構建前沿陣地,為全國勝利打下基礎。(3)打敗日本侵略者,贏得民族獨立;贏得解放戰(zhàn)爭勝利,推翻國民黨獨裁統(tǒng)治;建立新中國,取得反帝反封民主革命徹底勝利?!窘馕觥浚?)根據材料一“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懷、賀龍、劉伯承等發(fā)出通電提出,我全體‘為抗日前鋒,與日寇決一死戰(zhàn)’。此后,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第一二〇師、第一二九師渡黃河東進,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八路軍總部進入山西境內,開始指揮八路軍各部隊展開新的戰(zhàn)斗。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