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國內(nèi)外跨文化交際理論的發(fā)展研究摘要: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跨文化交際逐漸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地球村的發(fā)展,使世界各國的人們開始頻繁交流。跨國公司的增多、外國留學生的涌現(xiàn)、外國移民的加入、國際會議與大型國際活動的開展、國際都市的出現(xiàn)等等都使得跨文化交際學科越來越重要。而人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也應(yīng)得到提高以適應(yīng)新的發(fā)展。本文就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理論和實踐做了綜述,梳理國內(nèi)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各類研究,以帶動跨文化交際學科的發(fā)展。
1.國外研究
1956年,Chomsky在其文章《AspectsoftheTheoryofSyntax》中,首次提出了“語言能力”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anidealuser’sknowledgeofhislanguage”,強調(diào)了語言使用規(guī)則。然而,語言的使用離不開社會文化。1967年,美國社會語言學家Hymes首先采用了“交際能力”,對Chomsky進行了批判,他認為Chomsky關(guān)于“能力”的定義存在局限性。Hymes(1972)提出交際能力的四個組成部分:可能性、可行性、得體性和表現(xiàn)性。其中,得體性強調(diào)了語言使用應(yīng)符合特定的社會文化語境。1959年,Hall首先運用跨文化交際概念,并對言語交際行為作了深入分析,此書因此成為了跨文化交際的開山之作(戴曉東,2011)。隨后眾多學者在該領(lǐng)域繼續(xù)探索,跨文化交際歷經(jīng)半個世紀的旅程,理論框架也越來越清晰豐滿,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Ruben(1989)提出了Behavior-skillApproach模型,將跨文化交際能力看作是一系列的交際行為。Gudykunst等人(1977)從心理角度來解釋交際行為,提出了焦慮性和不確定性管理理論。他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際者,不是用其文化準則而是以第三者的視角來解釋其行為模式。Ting-Toomey(1988)提出了身份協(xié)商理論,該理論圍繞跨文化交際中的身份沖突問題,分析了面子的行為與策略。Bennett(1986,1993)創(chuàng)建了跨文化交際敏感度發(fā)展模型,來解釋人們對文化差異的反應(yīng)。根據(jù)觀察和別人對跨文化經(jīng)歷的敘述,該模型主要關(guān)注民族優(yōu)越感(Bennett,1993)(自身文化的世界觀占據(jù)主要地位)和民族相對主義(坦然接受眾多標準和習俗,并在跨文化場景中自覺調(diào)整行為和判斷標準)的構(gòu)建(Bennett&Bennett,2004)。然而,該理論的前提是:民族相對主義世界觀更能有效培養(yǎng)成功的跨文化交際以及適應(yīng)陌生環(huán)境所需要的態(tài)度、知識和行為(Kim,2005)。
Deardorff(2006)創(chuàng)建了金字塔模型。該模型主要用來評估學習結(jié)果,并進一步發(fā)展可測量的學習結(jié)果,根據(jù)跨文化交際能力所包含的具體態(tài)度、知識和技能,來關(guān)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nèi)在和外在結(jié)果。Spitzberg(2010)認為“能力”應(yīng)該被認為是對各種行為的社會評價,并強調(diào)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社會評價的兩個主要標準:有效性和得體性。Spitzberg&Cupach(1984)認為大多現(xiàn)存的跨文化交際理論模型(ICC)都不全面,主要包括了一些文獻綜述,并就此陳列出了相關(guān)的技能、能力和態(tài)度等。因此,他們建議發(fā)展出一套綜合性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型,該模型不僅包含理論和實踐綜述,還應(yīng)該能預測具體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行為。Spitzberg&Cupach的Cross-CulturalAttitudeApproach包含一系列成分,可劃分三個層次進行分析:個體系統(tǒng)、片段系統(tǒng)和關(guān)系系統(tǒng)。
2.國內(nèi)研究
我國的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后,跨文化交際漸漸成為顯要的話題(戴曉東,2011)。何道寬(1983)正式把跨文化交際學引入中國外語學界。此后10年里。中國的跨文化研究也逐漸展開。
何道寬和閻莊(1986)提出文化差異往往造成兩種類型的失誤:第一是語言本身的失誤,第二是社交語用的失誤。
林大津(1996)根據(jù)D.Hymes的理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可以從行為、知識結(jié)構(gòu)和道德倫理三個層面來解釋跨文化交際能力。一個成功的交際者應(yīng)該具有得體、有效的行為,相關(guān)的語言、文化與收集信息的知識和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并應(yīng)該具有尊重對方、樂于接受文化差異的道德觀。高一虹(1998)以中國文化中的“道”與“器”來解讀跨文化交際的內(nèi)涵,并批評了以“功效”為中心進行研究的缺陷。她認為應(yīng)該以“人”為中心,從“涵蓋健全人格與能產(chǎn)生交際意向”的“道”,以及“文化知識、交際技巧與功效”的“器”兩個層面來解讀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合理性。她還指出,“器”得于“道”,“道”寓于“器”,兩者相互依存。許力生(1997,2000)認為,就語言層面而言,交際能力包括語法、社會語言、語篇和策略的四個方面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際中,語法和策略能力有突出的重要性,因為它們比其他兩種能力更具有跨文化性。
高永晨(2003,2005)指出,在跨文化交際能力要素中文化移情能力是最重要的成分;文化移情應(yīng)該遵循適度原則。胡庚申(2004)提出“日常交際”、“專業(yè)交流”和“談判交涉”語境三分假說;他認為,語境對話語有制約和釋義作業(yè);在國際交流者,對語用失誤的處理應(yīng)該根據(jù)語境和交流,分別采取“酌情”、“忽略”和“補救”的原則。戴曉東(2009)認為,向獨特性與普遍性兩個方向擴展文化認同,使其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本體開放,不斷積累文化共識,是構(gòu)建跨文化認同的有效途徑。賈玉新(2009)指出,全球化是當今跨文化交際關(guān)鍵因素,意味著文化的多元化;在這個語境下人們應(yīng)該以“和而不同”的理念進行對話;對話的前提是傾聽而不是說服。高永晨(2014)基于三大理論基礎(chǔ)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論模型,分別是陳國明(2010)的跨文化交際思維模型、Byram的跨文化交際理論模型、Deardorff(2006)的金字塔模型。該跨文化交際評價模型包含兩套跨文化交際系統(tǒng):知識系統(tǒng)(knowledgesystem)和表現(xiàn)系統(tǒng)(performancesystem)。
除了理論以外,中外學者還進行了眾多實際調(diào)查研究,為跨文化交際學科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但在本文中并不加以闡述。
3.總結(jié)
跨文化交際是現(xiàn)代生活的重要一面。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也更為緊密。尤其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一起交流時,文化背景差異會成為交流的障礙。跨文化交際學科理論的發(fā)展也為提高人們跨文化交際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BennettJ.M.(2004).BecomingInterculturallyCompetent.TowardMulticulturalism:AReaderinMulticultural(2nded,p.62-77).Newton,MA:InterculturalResourceCorporation.
BennettJ.M.(1986).ADevelopmentalApproachtoTrainingforInterculturalSensitivity.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10(2),179-196.
CanaleM,&SwainM.(1980).TheoreticalBasesofCommunicativeApproachesto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Testing.AppliedLinguistics,1(1),1-47.
ChamberlainP.Steven,GuerraL.Patricia,&GarciaB.Shernaz.(1999).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theClassroom.
ChenM.G.,&StarostaW.(1996).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ASynthesis.CommunicationYearbook(19),353-383.
DeardorffK.D.(2006).IdentificationandAssessmentofInterculturalCompetenceasaStudentOutcomeofInternationalization.JournalofStudiesinInternationalEducation,10(3),241-266.
GudykunstB.,Hammer,M.R.,Wiseman,R.L.W.(1977).Ananalysisofanintegratedapproachtocross-culturaltrain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1(2),99-110.
HymesD.(1972).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Sociolinguistics(InJ.B.PrideandJ.vHolmesed.).Harmondsworth:Penguin.
JacksonJ.(2011).HostLanguageProficiency,InterculturalSensitivity,andStudyAbroad.Frontiers:TheInterdisciplinaryJournalofStudyAbroad(21),167-188.
KimY.Y.(2005).Adaptingtoanewculture.Theorizingabout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375-400.
SpitzbergH.B.,&CupachR.W.(1984).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vol.4).London:SAGEPublications,Incorporated.
SpitzbergH.Brian.(2010).AModel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Reader(9),375-387.
Ting-ToomeyS.(1988).Interculturalconflict:AFace-negotiationTheory.Y.Y.Kim,W.B.Gudykunst,Theorie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p.213-235).NewburyPark:Sagepublications.
陳國明.(2010).“跨文化傳播”術(shù)語與學科的生成與發(fā)展.載安然,&崔淑惠,文化對話:漢語文化與跨文化傳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戴曉東.(2011).跨文化交際理論從歐洲中心到多中心演進探析.學術(shù)研究(3),137-146.
高一虹.(1998).跨文化交際的“道”和“器”.語言教學與研究(3),39-53.
高永晨.(2003).跨文化交際中移情適度的原則.外語與外語教學(8),29-32.
高永晨.(2005).跨文化交際中移情能力的價值與培養(yǎng).外語與外語教學(12),17-20.
胡庚申.(2004).出處國際交流語用學——從實踐到理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nóng)藥批發(fā)商的采購策略優(yōu)化考核試卷
- 盾構(gòu)機施工中的安全與健康管理考核試卷
- 電氣設(shè)備在智能電網(wǎng)儲能設(shè)備管理中的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炸藥及火工品的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與規(guī)范化考核試卷
- 廣告創(chuàng)意與情感營銷結(jié)合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環(huán)境保護策略考核試卷
- 湖南省新高考教學教研聯(lián)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
- 上海市虹口區(qū)2025屆高三高考二模思想政治試卷(含答案)
- 2025如何撰寫商業(yè)店鋪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版合同:國際專利技術(shù)轉(zhuǎn)讓協(xié)議
- 《照明線路的安裝與檢修》課程標準
- 設(shè)備人員三級安全教育考試題與答案
- 自考07887平面設(shè)計(12-19)真題試卷
- 2023年長春醫(yī)學高等??茖W校單招筆試職業(yè)技能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高大模板工程驗收表
- (中職)Photoshop基礎(chǔ)實用教程全冊教案2022-2023學年
- 2022民族娃娃IP運營規(guī)劃-55P
- 酒店旅館防偷拍攝像頭排查指引
- GB/T 2423.20-2014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d:接觸點和連接件的硫化氫試驗
- GB/T 21655.2-2019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2部分:動態(tài)水分傳遞法
- 地震災害分類標準及分級響應(yīng)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