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學案 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14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學案 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14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學案 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14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學案 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學習目標1.唯物史觀認識明清時期經濟的新變化與思想文化新變化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2.時空觀念通過教材和課件,認識明清經濟與文化所處的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分析明清時期經濟文化出現(xiàn)的新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同時期世界的變化,分析中外共時性問題。學習重難點重點:明清時期經濟發(fā)展與局限;明清時期思想領域的變化;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難點:明清時期經濟發(fā)展與局限;明清時期思想領域的變化;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明至清中葉的階段特征及具體表現(xiàn)知識梳理1、明清經濟的發(fā)展與局限(1)經濟發(fā)展的表現(xiàn)農業(yè):①玉米、番薯等高產農作物推廣種植;②多種經營與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③農業(yè)生產區(qū)域分工,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手工業(yè):①明朝中葉,民間私營手工業(yè)超過官營手工業(yè)占據主導地位;②明朝中后期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特征:“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雇傭關系)。商業(yè):①白銀大量流入并實現(xiàn)貨幣化;②工商業(yè)市鎮(zhèn)興起;③區(qū)域性商幫和會館的出現(xiàn)(徽商、晉商);④區(qū)域間長途貿易和大額貿易的發(fā)展;(2)經濟局限的表現(xiàn)經濟: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傳統(tǒng)小農經濟占據壓倒優(yōu)勢政治:日益僵化的專制統(tǒng)治壓制阻礙社會的進步和轉型思想:程朱理學愈發(fā)僵化教條2、明清之際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張(1)陸王心學(南宋陸九淵、明王守仁)主張:①“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良知就是天理;②致良知(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但良知易被私欲侵蝕,所以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去掉人欲,恢復良知的本性);③知行合一(知和行產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評價:①陸王心學強調主觀能動性,激勵人們奮發(fā)立志;②以自己的內心為準則,又隱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③帶有主觀唯心主義傾向。(2)黃宗羲:①抨擊君主專制,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②工商皆本;(3)顧炎武:①主張經世致用,注重實學;創(chuàng)作《天下郡國利病書》;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4)王夫之:①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變化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通過考察研究認識的;②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影響: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3、明清小說戲曲(1)出現(xiàn)原因:城市商品經濟繁榮,社會娛樂活動豐富,文化知識進一步普及。(2)代表:①小說:施耐庵《水滸傳》、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吳承恩《西游記》、吳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紅樓夢》(我國古典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高峰);②戲曲:湯顯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昆曲“百戲之祖”、(清朝)京劇“國粹”4、明清的科技①傳統(tǒng)科技:李時珍《本草綱目》;徐光啟《農政全書》;宋應星《天工開物》;徐弘祖《徐霞客游記》;②西學東漸(意大利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在傳教同時,也傳播了西方科技知識)達標檢測1.王夫之以“公天下”為最高的政治價值標準,強調政治行政管理的公正性、合理性,提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惡有為天下王者自愛而制人,可以宰九州,建千祀者乎”。據此可知,王夫之()A.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 B.追求國家治理的絕對公平C.對理學進行了全面批判 D.主張建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2.有學者認為,“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統(tǒng)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外,經濟文化重心已經固著南方不可移易了”。下列史料中,不能佐證該觀點的是()A.清代浙江學者言:“吾鄉(xiāng)山水清遠,其人明銳而疏達。”B.康熙帝詩云:“東南財賦地,江左人文藪?!盋.明末大臣奏稱:“國家財賦,專倚三吳,而蘇(州)、松(江)獨甲于天下。”D.《元史》記載:“(大都)百司庶府之繁,衛(wèi)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于江南。”3.明朝時期,漢口鎮(zhèn)的商業(yè)地位上升,逐漸形成了以漢口為中心的商貿網絡。湖北的糧食、棉布沿長江東下?lián)P州換取江南的絲綢,順長江穿贛江南下?lián)Q取廣東一帶的土產。溯江經荊州入四川,四川的糧食和絲織品由此可以流動到江浙一帶。這一狀況()A.說明經濟作物得到了廣泛種植 B.利于推動區(qū)域經濟間的互補C.體現(xiàn)南北方經濟發(fā)展失去平衡 D.助推地域性商人群體的活躍4.下面是嘉慶道光年間樊城重修山陜會館捐款客商的地域分布示意圖。52個地名類中,大致確定具體位置的有44個,無法確定具體位置的有8處,52個地域來源大致可反映樊城的經濟往來范圍。樊城重修山陜會館()A.推動了全國各地的交流 B.有利于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C.促使商幫歸宗意識構建 D.重視地域和行業(yè)的發(fā)展5.清朝道光年間,四川《內江縣志要》記載:“沿江左右,自西徂(cú,到)東,尤以藝蔗為務。平日,眾夫力作,家輒[雇]數(shù)十百人……轆轤(壓榨甘蔗)煎煮(蔗汁),晝夜輪更。其壅資工值(利潤),十倍平農?!睋丝芍敃r()①制糖業(yè)有雇傭勞動②資本主義經濟已經形成③已經出現(xiàn)手工工場④多種經營增加經濟收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以王艮為代表的泰州學派,將王陽明之學中“人皆可為圣人”的命題大加發(fā)揮,將玄妙的“天理”世俗化,提出“圣人之道,無異于百姓日用”。該學派從者云集,成為晚明顯學。這一思想()A.蘊含著平等和叛逆色彩 B.帶有強烈保守主義傾向C.體現(xiàn)出回歸理學的趨勢 D.根本否定傳統(tǒng)綱常倫理7.“蓋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讀書之法,莫貴于循序而致精”;“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上述兩種觀點反映了()A.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方法論的對立 B.程朱理學帶有主觀唯心主義傾向C.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宇宙觀的對立 D.陸王心學帶有客觀唯心主義傾向8.“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覽聚焦南宋時期臨安城市民的休閑娛樂生活,以游玩體驗的視角切入,帶領觀眾感受南宋時期精致開放的文化環(huán)境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