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刮痧療法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刮痧器具的選擇1、刮痧板的選擇:橢圓形刮痧板、方形刮痧板、缺口形刮痧板、三角形刮痧板、梳形刮痧板2、刮痧介質的選擇:刮痧油、刮痧乳(二)、握持刮痧板的方法:根據(jù)所選刮痧板的形狀和大小,使用便于操作的我班方法。一般為單手握板,將刮痧板放置掌心,一側由拇指固定,另一側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刮痧時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與皮膚之間夾角約45°為宜。(三)、刮痧的次序總原則為先頭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全身刮痧者順序為:頭、頸、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頸部:頭、頸、肩、上肢;肩部:頭、頸、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正中、脊柱兩側、雙下肢。(四)、刮痧的方向總原則:由上向下,由內向外,單方向刮拭,盡可能拉長距離。頭部:由前向后面部:由正中向兩側下頜向外上刮拭胸部:正中由上向下,肋間由內向外背部、腰部、腹部:由上向下,逐步由內向外擴展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五)、刮痧的補瀉方法1、補法:力度小,速度慢,時間長。宜用于體弱多病、久病虛弱的虛證患者,或對疼痛敏感者等。2、瀉法:力度大,速度快,時間短。宜用于身體強壯、疾病初期的實證患者以及骨關節(jié)疼痛患者。3、平補平瀉:介于補法和瀉法之間。宜用于虛實夾雜體質的患者,尤其適宜于亞健康狀態(tài)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復刮痧。(六)、刮痧的時間每個部位一般刮20-30次,選3-5個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鐘,全身刮痧宜20-30分鐘。兩次之間間隔3-6天或以皮膚上痧退、手壓皮膚無痛感為宜。急性病痊愈為止,慢性病以7-10次為一療程。(七)、刮痧的程度刮痧是由輕到重,以能夠承受為度,一般刮至皮膚出現(xiàn)潮紅、紫紅色等顏色變化,或出現(xiàn)粟粒狀、丘疹樣斑點,或片狀、條索狀斑塊等形態(tài)變化,并伴有局部熱感或輕微疼痛。對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較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八)、刮痧手法1、按力量分為輕刮法和重刮法2、按移動速度分為快刮法和慢刮法3、按刮拭方向分為直線刮法和弧線刮法4、按刮痧板接觸體表部位分為摩擦法、梳刮法、點壓法、按揉法、角刮法和邊刮法二、常見病癥的刮痧療法(一)、感冒主要部位是頭部、頸肩部和上肢。1、刮頭部:患者取坐位。(1)刮頭部兩側:術者一手扶患者頭部右側,保持頭部相對穩(wěn)定;另一只手握持刮痧板刮拭頭部左側,刮拭頭側部足少陽膽經(jīng)循行區(qū)域,從前頭側太陽穴附近開始,繞耳上,向頭側后部乳突和風池穴方向刮拭,先輕刮,然后力量逐漸加重,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最后再逐漸減力輕刮。每一側刮拭10~20次為宜。(2)刮前頭部:術者一手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額,保持頭部相對穩(wěn)定;另一手握刮痧板,首先刮拭頭頂部正中督脈循行區(qū)域,從頭頂部的百會穴向前額方向刮拭,每一側刮拭10~20次為宜,然后刮拭頭頂部雙側膀胱經(jīng)循行區(qū)域,刮拭力量和次數(shù)同正中部位。(3)刮頭后部:術者一手扶持患者頭頂前部,保持頭部相對穩(wěn)定;另一只手握持刮痧板,首先刮拭頭后部正中督脈循行區(qū)域,從百會穴向頭后部至頸項過風府穴方向刮拭,每一側刮拭10~20次為宜,然后刮拭頭后部兩側,從頭頂部向頭后部至頸項過風池穴方向刮拭,刮拭力量和次數(shù)同頭后部正中部位。注意頭部刮痧不需涂抹刮痧介質,并且不強求出痧。2、刮頸肩部:患者取坐位。(1)刮頸部:用直線刮法刮頸部循行區(qū)域,從啞門至大椎進行刮拭,重點刮拭大椎穴,刮10~20次為宜。(2)刮肩部:用弧線刮法刮兩側肩部,由風池穴及乳突根部從上向下,經(jīng)過肩井,刮向肩端,每側刮10~20次為宜,力量均勻適中,并在風池、肩井穴加點壓按揉手法增強效果。(3)刮上肢:患者取坐位。術者一手牽拉前臂,另一手握刮板,用直線刮法刮拭前臂手太陰肺經(jīng)循行區(qū)域,從尺澤經(jīng)孔最、列缺、經(jīng)渠刮至太淵,每側刮10~20次。在手少陽三焦經(jīng)支溝穴、手陽明大腸經(jīng)合谷穴處可用刮板棱角點壓按揉3~5次。(二)項痹病刮痧治療項痹病時刮拭的主要部位為頭部、頸肩部和上肢。1、刮頭部:患者取坐位。采用梳刮法,從前額發(fā)際處及雙側太陽穴處向后發(fā)際處做有規(guī)律的單方向刮拭,使頭部放松。注意重點刮拭太陽、百會和風池穴。2、刮頸肩部:患者取坐位,低頭向前傾;術者一手扶持患者頭頂部,保持頭部相對穩(wěn)定,另一手握持刮痧板刮拭。(1)刮頸部正中:用直線刮法輕刮頸部正中督脈循行區(qū)域,從風府穴向下刮過大椎穴下至陶道穴,刮10~20次為宜;身體消瘦、頸椎棘突明顯突出者,易用刮痧板的邊角由上向下依次點壓按揉每一個椎間隙3~5次,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2)刮頸部脊柱兩側:用直線刮法重刮頸部脊柱兩側膀胱經(jīng)循行區(qū)域,從天柱穴向下刮至風門穴,每側刮拭20~30次為宜,風門穴可采用點壓法、按揉法。(3)刮頸部外側:用輕刮法、弧線刮法刮拭頸部左右兩側膽經(jīng)循行區(qū)域,從風池過肩井并延長至肩頭,每側刮拭20~30次為宜,肩井穴可采用點壓法、按揉法。(4)刮上肢:患者取坐位,頭頸向對側平旋。術者用一手牽拉前臂,另一手握刮板,刮拭上肢延手陽明大腸經(jīng)循行區(qū)域,由肩上的肩髃穴向下刮過曲池至合谷,每側刮10~20次,在肩髃、曲池穴位處可稍加力重刮,其他部位輕手法相連,合谷穴處宜用刮板棱角點壓按揉3~5次。(三)肩凝癥主要部位為頸肩部、上肢和下肢1、刮頸肩部:患者取坐位。(1)刮頸部正中:用輕手法直線刮拭頸部正中督脈循行區(qū)域,從風府到大椎穴,刮10~20次即可;若肌肉薄弱,棘突明顯者,可用刮板棱角點壓按揉椎間隙,自上而下,每個間隙按壓10秒左右。(2)刮肩上部:用弧線刮法從后發(fā)際風池穴向肩井穴、肩髃穴方向刮拭,每側刮拭20~30次為宜,風池穴、肩井穴可采用點壓法、按揉法。(3)刮肩胛內側:用直線重刮法從后發(fā)際天柱穴向大杼穴、膈腧穴方向刮拭,每側刮拭20~30次為宜。(4)刮肩后部:先用直線輕刮法由內向外刮拭肩胛岡上下,然后用弧線刮法刮拭肩關節(jié)后緣的腋后線,每一部位刮拭20~30次為宜。(5)刮肩前部:用弧線刮法刮拭腋前線,每側從上向下刮拭20~30次為宜。(6)肩外側刮痧:術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手腕處,使上肢外展45%,用重刮法、直線刮法刮拭肩關節(jié)外側的三角肌正中及兩側緣,每側刮拭10~20次為宜。
2、刮上肢:患者取坐位。術者用一手牽拉前臂,另一手握刮板,刮拭上肢沿手陽明大腸經(jīng)脈循行區(qū)域,由肩上的肩髃向下刮過曲池至合谷穴,每側刮10~20次,在肩髃、曲池穴位處可稍加力重刮,其他部位輕手法相連,合谷穴處用刮板棱角點壓按揉3~5次。
3、刮下肢:患者取坐位。用直線刮法刮拭足陽明胃經(jīng)循行線,從足三里刮至條口穴,每側刮10~20次,在條口穴可稍加力重刮。
三、禁忌癥1、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極度虛弱或消瘦者。2、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嚴重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3、急性骨髓炎、結核性關節(jié)炎、傳染性皮膚病、燒傷、體表腫瘤、皮膚潰爛,或急性外傷創(chuàng)傷部位。4、精神分裂癥、抽搐等不配合進行刮痧者。5、醉酒、過饑、過飽、過度疲勞者。6、孕婦的腹部、腰骶部。7、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前后二陰,以及大血管顯現(xiàn)處等部位。四、注意事項1、治療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治療刮痧時應避風,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響刮痧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fā)新的疾病2、每次只治療一種病癥每次治療時刮拭時間不可過長,嚴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療一種病癥的原則。不可連續(xù)大面積出痧治療,以保護正氣。教材中每個病癥所提供的刮拭部位,當經(jīng)絡穴位與全息穴區(qū)結合應用時,多種全息穴區(qū)治療部位,每次選刮1-2種即可。3、治療刮痧后飲熱水一杯治療刮痧使汗孔開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不但可以補充消耗的水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
4、刮痧后洗浴的時間治療刮痧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5、不同種類皮膚病刮拭方法皮膚病患者,皮損處干燥、無炎癥、滲液、潰爛者(如神經(jīng)性皮炎、白癜瘋、牛皮癬等病癥),可直接在皮損處刮拭。皮膚及皮下無痛性的良性結節(jié)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損處有化膿性炎癥、滲液潰爛的,以及急性炎癥紅、腫、熱、痛者(如濕疹、皰疹、疔、癤、癰、瘡等病癥),不可在皮損處或炎癥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損處周圍刮拭。6、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法糖尿病患者皮膚抵抗力減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瀉刮法。下肢靜脈曲張局部及下肢浮腫者,宜用補刮法或平刮法從肢體遠端向近端刮拭。謝謝
刮痧療法
什么是痧“痧”又叫做“瘴氣”等。它包含兩方面的含義,從廣義來講,是指“痧”疹征象,即痧象;從來講,痧證是特指一種疾病。古人認為,痧證主要是內風、濕、火之氣相搏而為病。它是許多疾病在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反映在體表皮膚的—種共性表現(xiàn)。它不是一種的病,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xiàn)痧象,痧是許多疾病的共同證候,統(tǒng)稱之為“痧證”,故有“百病皆可發(fā)痧”之說。什么是刮痧呢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復刮動,摩擦患者某處皮膚,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通過良性刺激,充分發(fā)揮營衛(wèi)之氣的作用,使經(jīng)絡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jīng)絡,舒筋理氣,驅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作用機理本療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借助神經(jīng)末梢的傳導以加強人體的防御機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環(huán)增強;淋巴液的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旺盛。本療法還有明顯的退熱鎮(zhèn)痛作用。刮痧療法作用部位是體表皮膚,皮膚是機體暴露于外的最表淺部分,直接接觸外界,且對外界氣候等變化起適應與防衛(wèi)作用。古錢幣是刮痧療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經(jīng)發(fā)展到專業(yè)工具:刮痧板、扶陽罐。苧麻、麻線、棉紗線團;銅錢、銀圓;瓷碗、瓷調羹、木梳背;小蚌殼;檀香木、沉木香刮板、小水牛角板等等。另外,還有水、油、潤膚劑等輔助材料刮痧的作用(一)活血祛瘀(二)調整陰陽(三)舒筋通絡(四)排除毒素(五)行氣活血
適應癥內科病癥: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發(fā)熱、頭痛、咳嗽、嘔吐、腹瀉等,急慢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后遺癥、泌尿系感染、遺尿癥、急慢性胃炎、腸炎、便秘、腹瀉、高血壓、眩暈、糖尿病、膽囊炎、肝炎、水腫,各種神經(jīng)痛、臟腑痙攣性疼痛等,外科病癥: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的各種外科病癥,如急性扭傷,感受風寒濕邪導致的各種軟組織疼痛,各種骨關節(jié)疾病,坐骨神經(jīng)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頸椎、腰椎、膝關節(jié)骨質增生,股骨頭壞死,外科如痔瘡、皮膚搔癢癥、蕁麻疹、痤瘡、濕疹、脫發(fā)等病癥。
兒科病癥:營養(yǎng)不良、食欲不振、生長發(fā)育遲緩、小兒感冒發(fā)熱、腹瀉、遺尿等病癥。五官科病癥:牙痛、鼻炎、鼻竇炎、咽喉腫痛、視力減退、弱視、青少年假性近視、急性結膜炎、耳聾、耳鳴等病癥。婦科病癥:痛經(jīng)、閉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乳腺增生、產(chǎn)后病等。
保?。侯A防疾病、病后恢復、強身健體、減肥、美容等。痧證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點二是酸脹感
刮痧療法的種類和手法種類:直接刮痧;間接刮痧。手法:平刮、豎刮、斜刮、角刮等。
操作步驟一、評估1.核對醫(yī)囑、治療卡、床號、姓名。2.評估患者:體質、局部皮膚情況、既往史、目前癥狀、發(fā)病部位及相關因素。3.環(huán)境評估:環(huán)境清潔、舒適、安靜、關好門窗、調節(jié)室溫。二、計劃1.預期目標:痧癥如頭暈胸悶等癥狀得到緩解或消除。2.準備(1)護士自身準備:衣.帽.鞋穿戴整潔,修剪指甲,洗手。(2)用物準備:治療盤,衛(wèi)生紙,彎盤,刮具,治療碗內盛少許清水,必要是備浴巾.屏風。。
操作步驟
3.患者準備:說明治療目的。緩解緊張情緒。三、實施1.備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對。2.協(xié)助患者予舒適體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3.檢查刮具邊緣有無破損,以免刮傷皮膚。4.實施者與患者比對手掌的大?。ㄈ』颊叩耐泶纾诩怪蚤_1.5寸避開肩甲下角進行刮痧,刮具與皮膚以45度角為宜,采用臂力.腕力,用力要均勻,以患者能耐受為度,不要來回重復刮。操作步驟5.當刮具干澀時,需及時沾濕再刮。皮膚呈現(xiàn)輕微紫紅或紫黑色痧點或斑塊即可。6一般每個部位刮10-20次,(輕柔手法——補法:力度小,速度慢;強烈手法——瀉法:力度大,速度快。)一般刮15~20分鐘或者起痧,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如需再刮應間隔5-7天,以痧退為原則。7、觀察痧印,注意有時刮完后不一定有痧印,要視情況而定,無病變或肥胖者均不易起痧。囑咐患者喝溫開水,且三小時內不要洗澡。對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操作步驟8.操作過程中要及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觀察局部皮膚顏色變化,及時調節(jié)手法。9.刮痧完畢,清潔皮膚(用點按的方式),協(xié)助患者予舒適體位,整理好床單元。10.清理用物,洗手,記錄。評價:1.患者體位合適,舒適,皮膚無破損,癥狀改善。2.護士:手法正確,操作熟練,部位準確。面刮:在身體平坦的部位用刮板一側的邊緣接觸皮膚約45度角進行刮試。角刮:在凹凸部位,用刮板的角度在穴位上以較短的距離刮試。刮治部位1.背部:病人取側臥或俯臥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從第七頸椎起,沿著督脈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從第一胸椎旁開沿肋間向外側斜刮。此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2.頭部:取眉心、太陽穴。3.頸部:項部兩側,雙肩板筋部(胸鎖乳突肌),或喉頭兩側。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間,從胸骨向外側刮。乳房禁刮。5.四肢:臂彎(在肘的屈側面)、膝彎(腘窩)等處。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拭方向從頸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進行刮痧。刮痧次數(shù)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fā)癢,這些反應屬正?,F(xiàn)象。
注意事項
1.要了解病情,辯證施治,審病求因,確定刮拭的部位。2.根據(jù)病人的虛實、寒熱、表里、陰陽采取手法。3.不要面向電風扇刮痧、盡量避風。4.下肢靜脈曲張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應手法。5.刮痧不必強出痧、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6.刮痧時,有一定量的毛細血管出血,滲到附近組織,然后再行吸收,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種方法。7.怕疼的人,可先泡熱水澡或熱敷再刮痧,以減少疼痛。8.刮痧后,會使汗孔擴張,半小時內不要水澡,洗熱水澡。9.刮痧后喝一杯熱(溫)開水,以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專業(yè)自駕旅游包車代駕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棚改項目回遷房買賣合同范本
- 2025年桉樹種植基地環(huán)保設施建設與運營合同3篇
- 2025版智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指導文件2篇
- 萬科旅游房產(chǎn)買賣合同(2024年專用)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專業(yè)配音演員獨家聘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施工合同規(guī)范文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創(chuàng)業(yè)公司股權激勵及期權授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團隊旅游數(shù)據(jù)共享合同
- 2025年度寫字樓退租合同(含辦公家具設備退還明細)4篇
- 城市微電網(wǎng)建設實施方案
- 企業(yè)文化融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實施方案
- 9.1增強安全意識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 《化工設備機械基礎(第8版)》全套教學課件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舉一反三專題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題型總結(培優(yōu)篇)(學生版+解析)
- 2024屆上海高考語文課內古詩文背誦默寫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電力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
- 初中數(shù)學要背誦記憶知識點(概念+公式)
- 駕照體檢表完整版本
- 農(nóng)產(chǎn)品農(nóng)藥殘留檢測及風險評估
- 農(nóng)村高中思想政治課時政教育研究的中期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