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考試基礎知識背誦集(知識點)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1頁
小升初考試基礎知識背誦集(知識點)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2頁
小升初考試基礎知識背誦集(知識點)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3頁
小升初考試基礎知識背誦集(知識點)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4頁
小升初考試基礎知識背誦集(知識點)語文六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2"\h\u小升初易錯字音積累 1小升初成語積累 3小升初易錯字形積累 7成語典故里的歷史人物 11小升初文學文化常識 18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18(一)作品類 18(二)人物類 19(三)事物類 20(四)常見借代詞語: 21(五)中國文學之最 21(六)古代的科舉考試 22(七)不同的稱謂 23(八)古代官職任免升降 27(十)天文部分: 28二、現(xiàn)當代著名作家 29三、其他(京劇、漢字) 31四大名著??贾R點梳理 33部編版57年級古詩 44文言文常見實詞、虛詞、通假字積累 63部編語文16年級園地詞語及日積月累(分類版) 66部編版14年級古詩 75小升初易錯字音積累莘莘學子(shēn)吞噬(shì)挑剔(tī)碑帖、字帖(tiè)笨拙(zhuō)遠見卓識(zhuó)連累(lěi)碩果累累(léi)鑰匙(shi)湯匙(chí)通緝(jī)徇私(xùn)渲染(xuàn)投奔(bèn)誨人不倦(huì)蹊蹺(qīqiāo)壓軸(zhòu)豁出去(huō)渾水摸魚(hún)哈達(hǎ)汗流浹背(ji?。斄眩╦ūn)泯滅(mǐn)倔強(jué)框架(kuàng)埋怨(mán)聯(lián)袂(mèi)拘泥(nì)嘔心瀝血(ǒu)奇葩(p?。﹦?chuàng)傷(chuāng)揣著書(chuāi)翹首(qiáo)纖夫(qiàn)熾熱(chì)掂量(diān)友誼(yì)(zài)懲罰(chéng)狹隘(ài)一哄而散(hòng)悖逆(bèi)包庇(bì)舟楫(jí)窠臼(kē)畸形(jī)彬彬有禮(bīn)哺育(bǔ)諂媚(chǎn)懺悔(chàn)敷衍(fū)亙古(gèn)嗔怒(chēn)馳騁(chěng)奢侈(chǐ)憧憬(chōng)輟學(chuò)猝不及防(cù)攢動(cuán)檔案(dàng)玷污(diàn)咄咄逼人(duō)言簡意賅(gāi)詬罵(gòu)憨厚(hān)皓月(hào)干涸(hé)亨通(hēng)諳熟(ān)同胞(bāo)迸裂(bèng)剛愎自用(bì)裨益(bì)瀕危(bīn)粗糙(cāo)闡明(chǎn)徜徉(cháng)瞠目(chēng)鞭笞(chī)相形見絀(chù)流水淙淙(cóng)一蹴而就(cù)皸裂(jūn)洗滌(dí)佝僂(gōulóu)汩汩(gǔ)粗獷(guǎng)呵護(hē)聒噪(guō)引吭高歌(háng)病入膏肓(huāng)即使(jí)徘徊(huái)窖藏(jiào)發(fā)酵(jiào)內疚(jiù)巋然(kūi)羸弱(léi)萎靡(mǐ)氣餒(něi)懦弱(nuò)抨擊(pēng)剖析(pōu)慳吝(qiānlìn)樞紐(shū)愜意(qiè)蜷曲(quán)贍養(yǎng)(shàn)吮吸(shǔn)作祟(suì)如火如荼(tú)蛻變(tuì)混淆(xiáo)自詡(xǔ)戲謔(xuè)挾持(xié)街頭巷隅(yú)抓鬮(jiū)笑容可掬(jū)逶迤(wēiyí)隱匿(nì)澎湃(pài)媲美(pì)破綻(zhàn)踉蹌(liàngqiàng)侵占(qīn)冗長(rǒng)懾服(shè)浣紗(huàn)逮捕(dài)華山(huà)昵稱(nì)憎惡(zēng)潔癖(pǐ)嫉妒(jí)揩油(kāi)寧可(nìng)親戚(qi)劊子手(guì)凹陷(āo)緘默(jiān)著落(zhuó)貯蓄(zhù)婀娜(ēnuó)鱖魚(guì)桎梏(gù)謬論(miù)尷尬(gà)訛詐(é)溝壑(hè)殷紅(yān)覬覦(jìyú)熠熠(yì)鳥瞰(kàn)湍急(tuān)千里迢迢(tiáo)塑封(sù)涮洗(shuàn)絢麗(xuàn)垂涎三尺(xián)炙熱(zhì)麻痹(bì)踱步(duó)倜儻(tìtǎng)瞭望(liào)強迫、強詞奪理、強人所難(qiǎng)帳篷(zhàngpeng)鄙薄(bǐbó)秕谷(bǐ)琢磨(zuó/zhuómo)附和(hè)稱職(chèn)摻和(chānhuo)蓬勃(pénɡbó)中傷(zhòng)竦峙(sǒngzhì)小升初成語積累1.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無光,大為遜色的樣子。

2.按部就班:指按其門類,就其次序,比喻學習要循序漸進,做事要遵循規(guī)章。

3.按兵不動:指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時機,也借指接受任務后不肯行動。4.暴殄(tiǎn)天物:任意糟蹋東西。5.別出心裁:表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或辦法。

6.篳(bì)路藍縷:形容創(chuàng)業(yè)艱辛。

7.變本加厲: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8.病入膏肓:病到了無可醫(yī)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嚴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9.不可名狀: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10.不假思索:不經(jīng)過思考就作出反應。

11.不毛之地:形容貧瘠的土地或荒涼的地區(qū)。

12.不脛(jìng)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傳播流行。

13.不落窠臼(kējiù):比喻有獨創(chuàng)風格,不落俗套。

14.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15.重蹈覆轍:不吸取失敗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16.出奇制勝:用奇兵或奇計制服對方,取得勝利。后比喻用別人意想不到的手法取勝。

17.川流不息:行人、車馬等像流水一樣連續(xù)不斷。

18.發(fā)憤圖強:下定決心,努力進取,謀求強盛。

19.飛揚跋扈:意氣舉動超越常軌,不受約束。

20.分道揚鑣: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紛至沓(tà)來:形容連續(xù)不斷地到來。

22.甘之如飴(yí):感到像糖一樣甜,表示甘愿承受艱苦、痛苦。

23.各行其是

: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24.攻城略地

:攻打城池,掠奪土地。

25.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現(xiàn)狀,盲目自得。

26.骨鯁在喉:比喻有話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蠱惑人心:比喻用欺騙、引誘等手段來迷惑、欺騙人們。28.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廣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9.過往不咎:原指已經(jīng)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xiàn)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30.汗流浹(jiā)背:汗水濕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多。也形容非常驚恐或羞愧。

31.好高騖遠:比喻不切實際,不踏實。

32.和藹可親:態(tài)度溫和,容易接近。

33.嘔心瀝血:費盡心思,竭盡心血。

34.皇皇巨著:皇皇,形容盛大?!盎驶示拗保稳葜骱拼?。

35.岌岌可危:意思是形容非常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

36.竭澤而漁

:直譯為“排盡湖水捕魚”,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38.金碧輝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裝飾華麗。

39.精兵簡政

:謂黨政軍緊縮機構,精簡人員。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簡要。

40.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鉆研或經(jīng)營。41.膾(kuài)炙人口:比喻優(yōu)美的詩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們交口稱贊。

42.老奸巨猾:形容十分奸詐狡猾。

43.勵精圖治: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

44.禮尚往來:指禮節(jié)上注重有來有往。

45.寥寥無幾:形容非常少。

46.鱗次櫛(zhì)比:多用來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齊地排列。

47.唉聲嘆氣:由于煩悶苦惱而嘆息。

48.流言蜚語:多指誣蔑或挑撥離間的壞話。

49.流芳百世:美名流傳百世。

50.毛骨悚然:是指一種毛發(fā)豎起,脊梁骨發(fā)冷的感覺。形容人感到陰森或恐懼。

51.美輪美奐: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麗,其他用法要慎重。

52.彌天大謊:形容謊言已達到極致。

53.墨守成規(guī):比喻因遁守舊不知變通。

54.綿里藏針:形容柔中有剛,或比喻外貌柔和,內心刻毒。

55.明火執(zhí)仗:比喻強盜行為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

56.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

57.名貫九州

:名氣大得貫穿整個中國,形容很有名。

58.委曲求全:勉強遷就,以求保全;為了顧全大局而暫時忍讓。59.山清水秀:意思是形容風景優(yōu)美。60.一籌莫展:指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常用于形容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61.直截了當:形容做事、說話不繞彎子。62.立竿見影:把竹竿豎在太陽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比喻收效非常迅速。63.有恃無恐:因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64.應接不暇:原形容美景很多,來不及觀賞?,F(xiàn)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多,應付不過來。65.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鳥類招呼同伴。66.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課文《春》中比喻姿態(tài)優(yōu)美。67.淅淅瀝瀝: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68.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69.翻來覆去:來回翻身,多指睡不著覺。形容多次重復,變化無常。70.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71.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72.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73.人聲鼎沸:形容人聲喧鬧,像水在鼎中沸騰一樣。鼎,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一般為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開。74.截然不同:形容兩種事物沒有一點共同之處。75.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疲倦,疲憊,極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76.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現(xiàn)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77.不求甚解:現(xiàn)在多指讀書學習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78.混為一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說成是同樣的事物。79.恍然大悟:頓時醒悟過來?;腥?,猛然清醒的樣子。80.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81.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景象。簇,叢集、聚集。82.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勝,完、盡。83.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84.漠不關心:形容對人或事物冷淡,一點兒也不關心。85.麻木不仁:本義是肢體麻木,沒有感覺。課文《紀念白求恩》中指缺乏熱情,對集體和人民的利益不關心。86.精益求精:比喻(學術、技術、作品、產品等)已經(jīng)很好了,還要求更好。87.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課文《紀念白求恩》中指不安心工作,事業(yè)心不強。遷,改變。88.不毛之地:不長莊稼的地方。泛指荒涼、貧瘠的土地。89.刨根問底:比喻追究底細。90.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91.哄堂大笑:形容眾人一起大笑的樣子。92.驚慌失措:驚恐慌亂,不知怎樣辦才好。93.畏罪潛逃:犯了罪后怕受制裁而逃走。94.怪誕不經(jīng):離奇古怪,不合常理。誕,荒唐、離奇。不經(jīng),不正常。95.大相徑庭:形容彼此相差很遠。96.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fā)。97.不可救藥:病重到已無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98.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fā)生的壞事)。99.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100.神通廣大:本指法術廣大無邊?,F(xiàn)形容本領極大,辦法極多。101.力不暇供: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完成這項工作。102.杞(qǐ)人憂天:傳說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吃飯睡覺都感到不安。借指為完全不必要或沒有根據(jù)的事情而憂慮擔心。小升初易錯字形積累易錯詞語朗潤(lǎngrùn)醞釀(yùnniàng)嘹亮(liáo)抖擻(dǒusǒu)窠巢(kē)貯蓄(zhùxù)澄清(chéng)(的河水)鑲嵌(xiānɡ)響晴(xiǎng)一髻兒(jì)棱鏡(léng)池畦(qí)靜謐(mì)蒞臨(lì)吝嗇(lìnsè)干燥(zào)粗獷(ɡuǎnɡ)屋檐(yán)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gzhì)仿膳(shàn)癱瘓(tānhuàn)侍弄(shì)捶打(chuí)憔悴(qiáocuì)絮叨(xùdɑo)訣別(jué)爛漫(lànmàn)分歧(qí)取決(jué)禱告(dǎo)姊妹(zǐ)攲斜(qī)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驟雨(zhòu)尋覓(mì)倘若(tǎng)淋漓(línlí)倜儻(tìtǎnɡ)云霄(xiāo)紳士(shēn)蟬蛻(tuì)收斂(liǎn)鑒賞(jiànshǎng)感慨(kǎi)搓捻(cuōniǎn)綻開(zhàn)慚愧(cánkuì)奧秘(àomì)希冀(jì)派遣(qiǎn)殉職(xùn)狹隘(ài)熱忱(chén)鄙薄(bǐbó)戳一戳(chuō)帳篷(zhànɡpenɡ)坍塌(tān)沉默寡言(ɡuǎ)酬勞(chóu)流淌(tǎng)干涸(hé)慷慨(kāngkǎi)刨根問底(páo)呻吟(shēnyín)恍惚(huǎnghū)暮色(mù)懶惰(duò)慫恿(sǒngyǒng)悵然(chàng)蜷伏(quán)安詳(xiáng)匍匐(púfú)溫馴(xùn)余暉(huī)嗔怪(chēn)禁錮(jìnɡù)滑稽(jī)聘請(pìn)勛章(xūn)縹緲(piāomiǎo)摻和(chānhuo)氣概(gài)蓬勃(pénɡbó)庇護(bì)愛慕(mù)凱歌(kǎi)俯瞰(kàn)二、易錯成語括號內字體的為易錯字1.(鋌)而走險2.并行不(悖)3.原形(畢)露4.白(璧)微瑕5.同仇敵(愾)6.卑躬(屈)膝7.語無(倫)次8.(漫)不經(jīng)心9.輕歌(曼)舞10.(篳)路藍縷11.(唉)聲嘆氣12.相形見(絀)13.弄巧成(拙)14.獨出(心)裁15.(嘔)心瀝血16.既往不(咎)17.翻天(覆)地18.歸根結(蒂)19.莫(名)其妙20.功虧一(簣)21.響徹云(霄)22.(昭)然若揭23.劍拔(弩)張24.(蛻)化變質25.不(肖)子孫26.動(輒)得咎27.如法(炮)制28.(惘)然若失29.(喧)賓奪主30.飲(鴆)止渴31.浮想聯(lián)(翩)32.癡心(妄)想33.(煊)赫一時34.旁(征)博引35.路有餓(殍)36.(恣)意妄為37.(循)規(guī)蹈矩38.(支)離破碎39.居心(叵)測40.(蔚)然成風41.甘(拜)下風42.自(暴)自棄43.一(籌)莫展44.(川)流不息45.天翻地(覆)46.(鞭)長莫及47.一(鼓)作氣48.流(連)忘返49.懸梁刺(股)50.食不(果)腹51.一如(既)往52.草(菅)人命53.(矯)揉造作54.一諾千(金)55.不(脛)而走56.不落(窠)臼57.(蠱)惑人心58.死皮(賴)臉59.鼎(力)相助60.事必(躬)親61.剛(愎)自用62.蛛絲(馬)跡63.美(輪)美奐64.(嘔)心瀝血65.萎(靡)不振66.得不(償)失67.出(其)不意68.(罄)竹難書69.聲名(鵲)起70.談笑風(生)71.人情(世)故72.有(恃)無恐73.額(手)稱慶74.潔白無(瑕)75.鬼鬼(祟祟)76.金榜(題)名77.引(吭)高歌78.趨之若(鶩)79.竭澤而(漁)80.濫(竽)充數(shù)81.世外桃(源)82.不能自(已)83.(炙)手可熱84.(尋)章摘句85.(趾)高氣揚86.(提)綱挈領87.好高(騖)遠88.桀驁不(馴)89.怙惡不(悛)90.應接不(暇)91.(奄)奄一息92.鱗次(櫛)比93.委(曲)求全94.大(顯)身手95.(湮)沒無聞96.閑情逸(致)97.庸人自(擾)98.一丘之(貉)99.察(言)觀色100.(衷)心感謝101.當(仁)不讓102.老奸巨(滑)103.禍國(殃)民104.莫(衷)一是105.(任)勞任怨106.(煥)然一新107.(杳)無音信108.一見(鐘)情109.耳(濡)目染110.(琳)瑯滿目197.有口皆(碑)111.笑容可(掬)112.(厲)行節(jié)約113.(流)芳百世114.越(俎)代庖115.無(事)生非116.(畸)形發(fā)展117.不寒而(栗)118.(寥)寥無幾119.略見一(斑)120.病入膏(肓)121.開門(揖)盜122.老態(tài)龍(鐘)123.(莘)莘學子124.天網(wǎng)(恢恢)125.甘之如(飴)126.摩肩接(踵)127.海市(蜃)樓128.融(會)貫通129.(貽)笑大方130.(惴)惴不安131.拾人牙(慧)132.苦心孤(詣)133.搖搖欲(墜)134.暴(殄)天物135.(猶)豫不決136.(拭)目以待137.憤世(嫉)俗138.怨天(尤)人139.(銷)聲匿跡140.各(抒)己見141.若(即)若離142.良(莠)不齊143.蒙(昧)無知144.眾口(鑠)金145.聲名狼(藉)146.坐收(漁)利147.所向披(靡)148.毛骨(悚)然149.迫不(及)待150.向(隅)而泣151.(靡)靡之音152.短小精(悍)153.故(伎)重演154.(緣)木求魚155.(彌)天大謊156.紛至(沓)來157.汗流(浹)背158.戒驕戒(躁)159.(秘)而不宣160.(恬)不知恥161.各行其(是)162.(沽)名釣譽163.(綿)里藏針165.(艱)苦奮斗166.滿(載)而歸167.(明)珠暗投168.無(稽)之談169.萬馬齊(喑)170.以身作(則)171.死不(瞑)目172.走(投)無路173(矯)揉造作174.(沾)沾自喜175.苦思(冥)想176.如火如(荼)177.弱不(禁)風178.明火(執(zhí))仗179.(漠)不關心180.按(圖)索驥181.(噤)若寒蟬182.烏煙(瘴)氣183.(墨)守成規(guī)184.老馬識(途)185.(兢)兢業(yè)業(yè)186.不(脛)而走187.百無聊(賴)188.黃(粱)美夢189.縱橫(捭)闔190.(涇渭)分明191.(迥)然不同192.火中取(栗)193.(紋)絲不動成語典故里的歷史人物你知道多少?成語意思完璧歸趙(藺相如)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四面楚歌(項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敵,處于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破釜沉舟(項羽)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投筆從戎(班超)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臥薪嘗膽(勾踐)原指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后演變?yōu)槌烧Z,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懸梁刺股(孫敬、孫秦)形容刻苦學習。吳下阿蒙(呂蒙)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手不釋卷(呂蒙)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投筆從戎(班超)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入木三分(王羲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fā)現(xiàn)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F(xiàn)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鑿壁偷光(匡衡)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囊螢映雪(車胤)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讀。背水一戰(zhàn)(韓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一飯千金(韓信)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暗度陳倉(韓信)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孔道。多多益善(韓信)益:更加。越多越好。紙上談兵(趙括)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指鹿為馬(趙高)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三顧茅廬(劉備)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東窗事發(fā)(秦檜)比喻陰謀敗露,自食惡果。如魚得水(劉備)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huán)境。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鞠躬盡瘁(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斗終生。七擒七縱(諸葛亮)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shù)厍蹰L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初出茅廬(諸葛亮)初次出來做事,現(xiàn)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剛到工作崗位上,缺乏經(jīng)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錦囊妙計(諸葛亮)舊小說里描寫足智多謀的人把對付敵方的計策寫在紙條上,放在錦囊里,以便當事人在緊急時拆閱。比喻有準備的巧妙辦法。不知所云(諸葛亮)云:說。不知道說得是些么。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⒕猃埍P(諸葛亮)形容地勢雄偉險要。集思廣益(諸葛亮)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圖窮匕見(荊軻)圖:地圖;窮:盡;見:現(xiàn)。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草木皆兵(苻堅)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圍魏救趙(孫臏)原指戰(zhàn)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jù)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zhàn)術。毛遂自薦(毛遂)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千金買骨(郭隗)用重金去買良馬的骨頭。比喻求賢若渴。諱疾忌醫(yī)(蔡桓公)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愿醫(y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殺妻求將(吳起)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驚弓之鳥(更羸)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養(yǎng)虎為患(項羽)比喻縱容敵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養(yǎng)精蓄銳(孫權)養(yǎng):保養(yǎng);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保養(yǎng)精神,蓄集力量。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圖窮匕見(荊軻)圖:地圖;窮:盡;見:現(xiàn)。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圍魏救趙(孫臏)原指戰(zhàn)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jù)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zhàn)術。毛遂自薦(毛遂)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一鼓作氣(曹劌guì)意思是曹劌作戰(zhàn)的道理。千金買骨(郭隗wěi)用重金去買良馬的骨頭。比喻求賢若渴。諱疾忌醫(yī)(蔡桓公)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愿醫(y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殺妻求將(吳起)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養(yǎng)虎為患(項羽)比喻縱容敵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養(yǎng)精蓄銳(孫權)養(yǎng):保養(yǎng);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保養(yǎng)精神,蓄集力量。一字千金(呂不韋)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指鹿為馬(趙高)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焚書坑儒(秦始皇)焚:燒;坑:把人活埋;儒:指書生。焚毀典籍,坑殺書生。約法三章(劉邦)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后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南柯一夢(淳于棼)形容一場大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孺子可教(張良)指年輕人可培養(yǎng)。金屋藏嬌(劉徹)嬌:原指漢武帝劉徹的表妹陳阿嬌。漢武帝幼小時喜愛阿嬌,并說要讓她住在金屋里。指以華麗的房屋讓所愛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孺子可教(留侯張良)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誨。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后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馬革裹尸(馬援)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zhàn)場。老當益壯(馬援)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蕭規(guī)曹隨(蕭何、曹參)蕭何創(chuàng)立了規(guī)章制度,死后,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guī)辦事。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江東:借指家鄉(xiāng)。指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羞愧,再也沒臉見家鄉(xiāng)父老。煮豆燃萁(曹植)燃:燒;萁:豆莖。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間自相殘殺。七步成詩(曹植)稱人才思敏捷。才高八斗(曹植)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文思泉涌(曹植)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樣迅速.豐富。刮目相看(呂蒙)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周郎顧曲(周瑜)原指周瑜精于音樂。后泛指精通音樂戲曲的人。橫行無忌(郭圯yí)橫行:指行動蠻橫;無忌:無所顧忌。指倚仗暴力,毫無顧忌地干壞事。樂不思蜀(劉禪)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huán)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huán)境中去。言過其實(馬謖)實:實際。原指言語浮夸,超過實際才能。后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寶刀不老(黃忠)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并沒減退。一身是膽(趙云)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封金掛印(關羽)指不受賞賜,辭去官職。單刀赴會(關羽)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shù)隨從赴東吳宴會。后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洛陽紙貴(左思)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兵貴神速(郭嘉)神速:特別迅速。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聞雞起舞(祖逖)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東山再起(謝安)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狗尾續(xù)貂(司馬倫)續(xù):連接。晉代皇帝的侍從官員用作帽子的裝飾。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畫龍點睛(張僧繇)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江郎才盡(江淹)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才情減退。精忠報國(岳飛)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胸有成竹(文與可)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意。牛角掛書(李密)比喻讀書勤奮。韋編三絕(孔子)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lián)起來;三:概數(shù),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負重致遠(龐統(tǒng))負:背著;致:送到。背著重東西走遠路。比喻能夠負擔艱巨任務。程門立雪(楊時)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請君入甕(周興、來俊臣)比喻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口蜜腹劍(李林甫)嘴上甜,心里狠。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赴湯蹈火(嵇康)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鶴立雞群(嵇紹)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割發(fā)代首(曹操)字面意思:把頭發(fā)割了代替砍頭,現(xiàn)在已經(jīng)演變?yōu)閷χ袊澒傥劾舻奶幜P捉小放大的調侃。坦腹東床(王羲之)舊作女婿的美稱。嗟來之食(黔敖)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草菅人命(賈誼)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殘害人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廣)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偃旗息鼓(趙云)偃:仰臥,引申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xiàn)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得隴望蜀(岑彭)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jīng)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兔死狗烹(勾踐)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tǒng)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不學無術(霍光)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F(xiàn)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髀肉復生(劉備)髀:大腿。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后患無窮(劉備)以后的禍害沒有個完。超群絕倫(關羽)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一身是膽(趙云)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堅壁清野(荀彧)堅壁:堅固壁壘;清野:清除郊野。對付強敵入入侵的一種方法。使敵人既攻不下?lián)c,又搶不到物資。如嚼雞肋(楊修)雞的肋骨。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諱疾忌醫(yī)(蔡桓公)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愿醫(y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出言不遜(張郃)遜:謙讓,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老牛舐犢(楊彪)舐:舔;犢: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勢如破竹(杜預)比喻節(jié)節(jié)勝利,毫無阻礙。車載斗量(趙咨)形容數(shù)量很多,不足為奇。斷頭將軍(嚴顏)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大器晚成(崔琰)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寓言成語1.狐假虎威2.鷸蚌相爭3.畫蛇添足4.朝三暮四5.濫竽充數(shù)6.鄭人買履7.自相矛盾8.守株待兔9.揠苗助長10.杯弓蛇影11.葉公好龍12.掩耳盜鈴13.刻舟求劍14.買櫝還珠15.亡羊補牢16.井底之蛙17.驚弓之鳥18.邯鄲學步19.東施效顰20.對牛彈琴21.塞翁失馬22.盲人摸象23.黔驢技窮神話成語1.開天辟地2.女媧補天3.女媧造人4.夸父逐日5.后羿射日5.嫦娥奔月6.精衛(wèi)填海7.共工觸山8.倉頡造字9.愚公移山小升初文學文化常識一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作品類1.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2.《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3.《詩經(jīng)》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四史”之一。195年歷史。9.《三國志由西晉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書合為一書。10.前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1四大名著吳承《西游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曹雪芹的《紅樓夢》。(二)人物類1.中國古代的“圣”人書圣(王羲之)醫(yī)圣(張仲景)武圣(關羽)亞圣(孟子) 史圣(司馬遷)詩圣(杜甫) 至圣(孔子)曲圣(關漢卿)文圣(歐陽修)酒圣(杜康) 樂圣(李龜年)兵圣(孫子) 藥圣(李時珍)2.中國的行業(yè)祖師造紙——蔡倫木匠——魯班印刷——畢昇織布——黃道婆醫(yī)業(yè)——華佗 茶葉——陸羽3.天才詩人的稱號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 詩鬼:李賀 詩豪:劉禹錫詩骨:陳子昂詩囚:孟郊、賈島五言長城:劉長卿七絕圣手:王昌齡4.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fǔ)5.三曹:曹操、曹丕、曹植6.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魚)→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貂蟬(閉月)→貂蟬拜月楊玉環(huán)(羞花)→貴妃醉酒7.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8.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9.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韓愈和柳宗元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并稱“韓柳”。10.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11.三蘇:蘇洵、蘇軾、蘇轍12.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lěi)13.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14.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15.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16.五帝:黃帝、顓頊(Zhuānxū)、帝嚳(Dìkù)、唐堯、虞舜。17.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陰陽家、道家、法家、農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18.唐朝三絕:李白的詩歌、裴旻(mín)的劍舞、張旭的草書。19.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20.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1.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xiàn)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22.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臺、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jiān)生。(三)事物類1.文房四寶:筆、墨、紙、硯2.四大發(fā)明: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3.文人四友:琴、棋、書、畫4.四庫全書:經(jīng)、史、子、集5.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6.歲寒三友:松、竹、梅7.“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四)常見借代詞語:1.桑梓:家鄉(xiāng)2.桃李:學生3.社稷、軒轅:國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學6.烽煙:戰(zhàn)爭7.巾幗:婦女8.絲竹:音樂9.須眉:男子10.嬋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冊13.伉儷: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傴僂,黃發(fā):老人16.桑麻:農事17.提攜,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華蓋:運氣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22.廟堂:朝廷(五)中國文學之最1.第一部軍事理論著作——《孫子兵法》2.第一部系統(tǒng)的古代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3.第一部富有神話色彩的地理志——《山海經(jīng)》4.第一部科普作品——《夢溪筆談》5.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6.第一部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技術論著——《天工開物》7.第一部農業(yè)百科全書——《齊民要術》8.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9.第一部文言紀實小說總集——《太平廣記》10.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11.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國語》12.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13.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14.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吶喊》15.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16.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17.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18.最大的詩歌總集——《全唐詩》19.第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20.第一位女歷史學家——班昭21.第一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22.歷史上留存詩作最多的詩人——陸游23.第一部敘事較詳備的編年體史書——《左傳》(六)古代的科舉考試A童生試,也叫“童試”,包含縣試、府試、院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B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員。C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D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正式的科舉考試分類: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級。連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會元——狀元。(七)不同的稱謂1.關于朋友的稱謂(1)貧賤之交:貧困、地位低下時結交的知心朋友。(2)金蘭之交:十分親密的朋友或結拜兄弟姐妹。(3)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4)忘形之交:彼此用心相許,不拘形跡的朋友。(5)竹馬之交:從小一起長大的異性朋友。(6)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7)忘年之交:輩分不同、年齡相差很大的朋友。(孔融與禰衡)(8)管鮑之交:起源于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系。(9)知音之交:出自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指非常了解、能賞識自己的知心朋友。(10)刎頸之交:出自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11)舍命之交:出自左伯桃與羊角哀的故事,后世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12)膠漆之交:出自陳重和雷義的故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13)雞黍之交:朋友間不會違背諾言的友誼。(范式和張劭)(14)生死之交:意思是同生共死的交誼。(劉備、關羽、張飛)(15)割席斷交,比喻朋友之間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絕交。(管寧和華歆)(16)杵臼(chǔjiù)之交,意思是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份。(公沙穆、吳佑)2.不同年齡的稱謂(需要重點記憶的內容已加粗)嬰兒:人初生襁褓:不滿周歲孩提:兩至三歲黃口:本指雛鳥,后比喻幼兒總角:幼年泛稱垂髫:10歲以下,指童年幼學:10歲束發(fā):15歲弱冠:20歲而立:30歲不惑:40歲知天命:50歲花甲、耳順:60歲古稀:70歲鮐背之年:90歲期頤:百歲與女子年齡有關的稱呼:(1)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2)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3)及笄:女子十五歲(4)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5)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6)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與男子年齡有關的稱呼:(1)舞勺之年:男子十三歲至十五歲(2)舞象之年:男子十五歲至二十歲(3)弱冠:男子二十歲3.人的稱謂:(1)稱字。字,由父親或長輩取的。男20歲行冠禮取字,女15歲行笄禮取字,例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2)稱號。號,自己取的。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年齡不限,如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3)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如范仲淹稱文正,歐陽修稱文忠。(4)稱籍貫。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稱孟襄陽,柳宗元又稱柳河東。(5)稱官名。以人的官名來命名,如杜甫稱杜工部。(6)稱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來命名。如岑參稱岑嘉州,柳宗元稱柳柳州。4.謙稱和敬稱:Ⅰ謙稱(1)自稱: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稱: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4)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謙詞:尊長者自稱在上、晚輩自稱在下、老人自稱老朽、老夫Ⅱ敬稱(1)對帝王:萬歲、圣上、天子、圣駕、陛下、大王(2)對將軍:下(3)對于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賢:稱平輩或晚輩。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仁: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4)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后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5)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死去的帝王:先帝。(6)君對臣敬稱:卿、愛卿。(7)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稱,“孔子”為“圣人”,“孟子”為“亞圣”“杜甫”為“詩圣”,后來“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駕”。Ⅲ其他(1)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民、蒼生、。(méng古代稱民/máng〔流~〕)(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3)古代帝王對貴族功臣的封賜爵號(位):公、侯、伯、子、男(五等)5.古時對不同時間的稱謂每天各時段的古稱23點1點1點3點3點5點5點7點7點9點9點11點1113點13點15點15點17點17點19點19點21點21點23點子時丑事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半夜(三更丙夜)凌晨(四更丁夜)天剛亮(五更戊夜)太陽升起吃早飯臨近中午太陽正中太陽西斜吃完飯?zhí)柭湎绿鞗]全黑(一更甲夜)休息睡覺(二更乙夜)每月特定日古稱初一初三十五/十六十六/十七最后一天朔日朏日望日既望晦日各月份古稱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東(八)古代官職任免升降1.遷:調職、調動,一般指升官;左遷則為降職調動。2.:降職并遠調。3.拜:授給官職。4.授:授予官職。5.:選拔,提拔。6.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7.罷:罷免、停職。8.免:免除官職。9.:廢黜,貶退,也用于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九)地理部分1.陰:山北水南陽:山南水北2.左:東為左右:西為右。3.河:黃河。江:長江4.五岳: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6.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位。7.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8.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9.重要城鎮(zhèn)名,古今對照。蘇州:姑蘇成都:錦官城南京:金陵、建業(yè)、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揚州:維揚、揚城、淮上、江都、廣陵。北京:大都、燕京、神京。開封:大梁、汴梁、東京。鎮(zhèn)江:京口。杭州:臨安、武林、錢塘。10.我國部分城市別稱:昆明——春城蘇州——中國的威尼斯重慶——山城、霧城拉薩——日光城廣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彭城11.長江上的“三個火爐”:重慶、武漢、南京。(十)天文部分:1.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顆亮星,北極星,北方天空的標志。2.閏年,以陰歷年除以4或100(年號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閏年。3.二十四節(jié)氣:春雨驚春清谷天,(春:立春,雨:雨水,驚:驚蟄,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夏滿芒夏暑相連。(夏:立夏,滿:小滿,芒:芒種,夏:夏至,暑相連:小暑、大暑。)

秋處露秋寒霜降,(秋:立秋,處:處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4.傳統(tǒng)節(jié)日。名稱時間習俗春節(jié)正月初一掃塵、守歲、拜年、收壓歲錢、放鞭炮、貼春聯(lián)、剪窗花、吃年夜飯等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等寒食節(jié)清明前2、3天禁煙冷食、祭掃、踏青、蕩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清明節(jié)4月5號左右掃墓,踏青,吃蒿餅、青團、馓子、清明螺等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系五彩繩等七夕節(jié)七月初七祈福、拜織女、吃巧果、染指甲、結扎巧姑等中秋節(jié)八月十五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重陽節(jié)九月初九插茱萸、賞秋、賞菊、登高、踏秋等5.紀年法。(1)公元紀年法。(2)皇帝、年號紀年法,慶歷四年春。(3)天干地支紀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現(xiàn)當代著名作家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著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華蓋集》《三閑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代表小說有《狂人日記》(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孔乙己》《故鄉(xiāng)》《祝福》等。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作家、詩人、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1921年他的第一部詩集《女神》面世??箲?zhàn)時期,創(chuàng)作了歷史劇《屈原》《虎符》等。建國后,發(fā)表了《蔡文姬》等歷史劇作。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中國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曾發(fā)表有童話集《稻草人》。1928年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倪煥之》。著有《葉圣陶集》《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等。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中國作家曾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戲劇《龍須溝》《茶館》等。有《老舍文集》行世。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省長樂縣。中國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小說《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詩集《繁星·春水》,通訊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等。笛福(約1660—1731)英國小說家,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作品有《魯濱孫漂流記》《辛格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等。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1835年開始寫童話,在《丑小鴨》《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和金錢支配一切的罪惡,諷刺統(tǒng)治階級的專橫愚昧,反映貧富之間的懸殊,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想象豐富,情節(jié)生動,語言樸素。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是《昆蟲記》。這部作品不但展現(xiàn)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同時還向讀者表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凡爾納(1828—1905)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探險小說家,被譽為“現(xiàn)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寫有許多科學幻想小說,如《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地心游記》《從地球到月球》等。作品故事生動,幻想有科學基礎,許多預想為后來的科學發(fā)展所證實。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作家。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重要著作有詩集《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長篇小說《沉船》《戈拉》等。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蘇聯(lián)作家。1934年當選為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主席。他的代表作有散文詩《海燕》,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三、其他(京劇、漢字)(一)京劇常識1.京劇是在18世紀下半葉經(jīng)徽戲、秦腔、漢調的交融,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的?;談∈蔷﹦〉那吧怼?.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其他四種分別為越劇、黃梅戲、評劇、豫?。﹦》N之一,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京劇、豫劇、越劇)“榜首”。3.京劇的主要角色分為生、旦、凈、丑、末等行當。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馬旦,彩旦(揺旦)。凈就是花臉,又分正凈(銅錘花臉),副凈(架子花臉),武凈,毛凈。丑就是丑角,俗稱“三花臉”,又分文丑,武丑,鐵丑。末就是指中年以上男子,多數(shù)掛須。又細分為老生、末、老外。京劇四大名旦是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前四大須生是指余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后四大須生是指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5.臉譜是運用色彩和線條構成各種圖案,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質,基本可分為六類:紅、白、黑、黃、藍和綠、金和銀。紅:表示忠義、耿直、有血性,如:“三國戲”里的關羽。白:表示奸詐多疑,含貶義,代表兇詐,如:“三國戲”里的曹操。黑:表示性格嚴肅,不茍言笑,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戲”里的包拯。黃:表示兇猛陰險,如典韋。藍和綠:表示中性,草莽英雄。金和銀: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類。如美猴王和白骨精。歌曲《說唱臉譜》節(jié)選: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6.京劇著名劇目《三岔口》、《四郎探母》、《文昭關》、《空城計》、《群英會》、《借東風》、《霸王別》、《貴妃醉酒》、《龍鳳呈祥》、《王寶釧》、《白蛇傳》、《鍘美案》。(二)漢字1.漢字的演變過程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2.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3.金文是指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始于殷商時期。4.大篆為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為周宣王時史籀(zhòu)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qū)別。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戰(zhàn)國時期行于秦國。5.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tǒng)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6.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7.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于東漢。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瑫教拼l(fā)展到高峰。楷書四大家: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8.狂草出現(xiàn)于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9.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以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四大名著常考知識點梳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成書年代是元末明初,《水滸傳》是以描寫農民戰(zhàn)爭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動故事,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暴露了反統(tǒng)治階級殘暴和腐朽,歌頌了人民的反抗精神。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白話小說。開篇詞: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并后帝,分真?zhèn)?,占?jù)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shù),圖名無數(shù),更有那逃名無數(shù)。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第一個出場的是史進——九紋龍

《水滸傳》中共有108將,天罡星共36人,地煞星共72人。水泊梁山先后三位寨主分別為:王倫、晁蓋、宋江。水滸108位好漢中,有三位女將,分別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和“母大蟲”顧大嫂。一是開肉鋪的(鎮(zhèn)關西),被(魯智深)當街所殺;一是開酒鋪的(蔣門神),被(武松)所殺;一是開生藥鋪的(西門慶),被(武松)所殺?!端疂G傳》中,堅決反對招安的頭領有二人,是武松、李逵;主張招安的頭領有兩人,是宋江、盧俊義?!端疂G傳》中有一個人物,原來是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只因踢得一腳好球,受到皇帝的賞識,沒到半年時間,直抬舉他做到殿帥府太尉職事,他把持朝政、無惡不作,這個人是高俅?!端疂G傳》中身懷絕技的三位英雄:善盜的是(鼓上蚤)時遷,善射的是(小李廣)花榮,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宋江手下五虎將是指關勝、林沖、秦明、宛平、呼延灼。主要人物常識列表人物綽號事件人物形象林沖豹子頭誤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陸虞侯)、雪夜上梁山、棒打洪教頭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guī)蹈矩、被逼上梁山。

宋江及時雨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潯陽樓題反詩、三打祝家莊、三敗高太尉為人仗義、善于用人,但總想招安。

魯智深花和尚拳打鎮(zhèn)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武松行者景陽岡打虎、

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李逵黑旋風江州劫法場、真假李逵、沂嶺殺四虎、大鬧忠義堂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楊志青面獸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精明能干、粗暴盧俊義玉麒麟大鬧北京城花榮小李廣大鬧清風寨燕青浪子殺死假宋江吳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綱呼延灼雙鞭將奉命取梁山戴宗神行太保給蔡京送假信時遷鼓上蚤在許寧家偷盜雁翎甲張順浪里白條斗欽差、夜鬧金沙渡石秀拼命三郎怒殺潘曉云孫二娘母夜叉賣人肉包子扈三娘一仗青與王英成親顧大嫂母大蟲劫牢反獄柴進小旋風入禁宮《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章回小說。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開篇詞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樁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主要人物基本常識列表姓名字主要事件人物形象劉備玄德桃園結義、三英戰(zhàn)呂布、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漢中稱帝、東征伐吳

寬厚,仁慈,愛民如子,禮賢下士,后期剛愎自負

諸葛亮孔明三顧茅廬、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足智多謀、料事如神、胸懷坦蕩、忠貞不渝。關羽云長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相約三事、斬顏良諸文丑、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靈山顯圣。驕傲,堅毅,忠誠,有膽色,重信義,傲上而不欺下

張飛翼德桃園三結義、怒鞭督郵、三英戰(zhàn)呂布、酒醉失徐州、長阪橋、義釋嚴顏、挑燈夜戰(zhàn)、敬才,暴躁,好酒,粗中有細

趙云子龍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勇猛,聰明,忠誠曹操孟德煮酒論英雄、白門樓斬呂布、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華容道、割須棄袍、左慈戲奸雄、殺華佗有才智、謀略;善于招攬和任用人才,知人善任,忍辱負重,能屈能伸周瑜公瑾赤壁之戰(zhàn),三氣周瑜。聰明,小氣,嫉妒呂布奉先投降董卓、三英戰(zhàn)呂布、鳳儀亭戲貂蟬、斬董卓、大戰(zhàn)曹操、轅門射戟、白門樓殞命

猛,自大,反復,不智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三弟兄分別是使用雙股锏的劉備,使青龍偃月刀的關羽和使丈八蛇矛槍的張飛。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中被稱為“三絕”的分別是:“智絕”諸葛亮、“義絕”關云長、“奸絕”曹操?!度龂萘x》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綽號,如“水鏡先生”是司馬徽、“臥龍”是諸葛孔明、“鳳雛”是龐統(tǒng)、“美髯公”是關羽、“小霸王”是孫策、“常勝將軍”是趙云。《三國演義》中忠義的化身是關羽,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謀、傲的事情分別有: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敗走麥城。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絳,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長八尺,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這句話描寫的人物是諸葛亮。杜牧《赤壁》詩中“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句子寫的戰(zhàn)役是赤壁之戰(zhàn)。涉及到的兩個主要人物周瑜、曹操。諸葛亮與周瑜聯(lián)手指揮的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是赤壁之戰(zhàn);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為馬謖失了街亭。出自《三國演義》的歇后語、俗語(部分)。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使小技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司馬懿稱諸葛亮為——天下奇才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yī)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周瑜打黃蓋———個愿打,一個愿挨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關云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部分)

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huán)境。

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jīng)驗,比較幼稚。

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寶刀未老:(黃忠)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草船借箭: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知所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