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供借鑒_第1頁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供借鑒_第2頁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供借鑒_第3頁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供借鑒_第4頁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供借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供借鑒

第一單元

有趣的聲音世界第

教學內(nèi)容: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教學目標:

1、

能尋找并模仿生活中的聲音。

2、

能創(chuàng)造幾種聲音。

3、

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過程:

(一)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1、教師用猜謎語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用耳朵仔細聽辨生活中的各種

聲音(謎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兩邊,說話聽得見,相互難見面。

謎底:耳朵)。

2、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一一“傾聽”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并模

仿這些聲音。

3、教師將學生所傾聽到的聲音進行簡單分類,再分別播放教材中

城市、森林、鄉(xiāng)村的聲音,學生分辨、模仿并簡單說明這些聲音有什么

特點?

4、想一想,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有大雨和小雨。下面我學唱一首關(guān)于雨的

歌曲一一《大雨和小雨》。

2、有教師范唱或聽錄音。

3、跟著教師學唱《大雨和小雨》。

4、討論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么特點?

(三)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1、我們剛才聽到的聲音都是生活中的聲音。我們能不能創(chuàng)造一些

聲音呢?按教材提示創(chuàng)造出聲音。

2、能不能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與教材中不同的聲音呢?

3、用幾種聲音連在一起表現(xiàn)一定的內(nèi)容。教學反思:

教學內(nèi)容:

1、

音樂活動”在音樂廳里”

2、

歌曲《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

教學目標:

1、能說出幾種樂器的名稱,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2、會唱《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

教學過程:

(-)在音樂廳里

1、教師播放音樂廳里合唱和管弦樂隊的錄像。提問:除了生活中

的聲音還有什么聲音呢(唱歌的聲音和樂器的聲音)?

2、請你在教材圖中找一找,你認識哪些樂器呢?學生說出一種樂

器,教師就可以出示這樂器的圖片并播放聲音,如有學生會演奏,可在

課上為同學們演奏,最后教師再介紹其他的樂器。

3、有打擊樂器的可讓學生敲擊一下,感受這些樂器的音色。

4、還知道其他的樂器嗎?

(二)學唱《布娃娃彈琴》

1、你們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狀,它發(fā)出的是怎樣的聲音嗎?教師可

出示木琴的圖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騎兵》片段)。下面我

們來學習一首新歌《布娃娃彈琴》。

2、教師范唱或放錄音。

3、跟著老師學唱《布娃娃彈琴》。

4、邊唱歌曲邊做律動。

(三)學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隊鼓號隊的錄像,提問:隊伍中有什么打擊樂器呢(大

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強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學唱《大鼓和小鼓》。

4、邊走步邊唱《大鼓和小鼓》

(以上兩首歌曲也可以選擇一首學唱)。教學反思:第

教學內(nèi)容:

用聲音編織的故事一一小白兔蓋房子(一)。

教學目標:

了解《小白兔蓋房子》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相

應(yīng)的聲音。

教學過程:

1、教師先給學生講述《小白兔蓋房子》的故事。

2、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復述故事內(nèi)容。

3、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如何用身邊的材料表現(xiàn)雷、閃電、大風以

及故事情景要求表現(xiàn)的聲音。

4、安排學生課下尋找能表現(xiàn)《小白兔蓋房子》內(nèi)容的聲音材料。

教學反思:第

教學內(nèi)容:

用聲音編織的故事一一小白兔蓋房子(二)。

教學目標:

能用聲音表現(xiàn)《小白兔蓋房子》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擔任一個角色。

教學過程:

1、

學生復述《小白兔蓋房子》的故事。

2、

將學生分成2—4組,討論如何用聲音來表現(xiàn)。

3、

分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學講故事,其他同學用聲音來表現(xiàn)。

4、

師生共同評價。

5、

如有時間還可創(chuàng)編其他內(nèi)容。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教學內(nèi)容:

《國旗國旗真美麗》

1、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學唱。

2、綜合訓練:音的強弱

3、音樂游戲:有趣的繩子

4、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管樂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自然、圓潤、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通過學唱《國

旗國旗真美麗》和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教育學生熱愛祖國。

2、指導學生初步感受與分辨音的強弱。通過音樂游戲訓練學生對

強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應(yīng)能力。

教學重點: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學唱。

教學難點:感受與分辨音的強弱。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二、綜合訓練:音的強弱

1、同學們,剛才我們練唱了火車,那你們說一說,火車汽笛發(fā)出

的聲音音量有沒有變化?(有,有大?。?/p>

對,我們管這叫聲音的強弱。聲音較大的叫做強,小叫做弱。

請同學用wu按照教師要求來表示火車汽笛發(fā)出的聲音的強弱。

(教師作如下要求:強、弱、強、弱、強……)

2、師用響鼓敲擊,請生說一說哪次強,哪次弱。

3、你在生活中,都聽到了什么樣的聲音?它們都有強弱嗎?

能舉出各例子嗎?(學生舉例)

4、教師有強有弱地拍擊節(jié)奏,請同學們來模仿。

三、音樂游戲:有趣的繩子

1、同學們做的都非常的好,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和聲音強弱有關(guān)的

游戲。

2、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長線,在線上畫上大小不同、距離不等的

圖形。

請同學隨著教師的手勢依次讀出“wu”、“di”、“da”的強弱音。

(見到線按照線讀wu,遇到大圓大聲讀da,遇到小圓小聲發(fā)出di)

做游戲

3、用長繩子來玩,方法同上。

(一組一組的做,另一組給他數(shù)著,錯的次數(shù)少的組獲勝)

四、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1、導入:同學們,我們每周一都要參加升旗儀式,誰能說說在升

旗儀式上,都有哪些活動?

對,最后美麗的五星紅旗會升上旗桿,在天空飄揚。我們今天就來

學一首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2、教師范唱,請同學說說這首歌曲有什么特點?聽了以后有什么

感受?

3、教師帶領(lǐng)學生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讀詞。

4、教唱法學唱歌曲。注意咬字要清楚。

5、歌曲處理:

前兩句要以贊美的情感來演唱,音量不要太強,音與音之間要唱的

連貫。后兩句要唱的親切。

“親親你”要唱的輕而有彈性。

教師指導學生練唱。

6、用樂器、舞蹈等方式來詮釋歌曲,全班一起來表演。

五、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國旗在升起時會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下面我們就一起

來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教師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田漢作

詞,聶耳作曲,寫于1935年。這首歌曲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

斗爭中起過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斷激勵著我們?yōu)閷崿F(xiàn)四

化,振興中華而奮勇前進。

2、初聽樂曲。請同學說一說有什么感受?你聽到國歌時都想到了

什么?

完成聽聽想想

3、復聽樂曲,

全體起立齊唱國歌。

六、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明白了什么?(請學生自由發(fā)言)。

板書設(shè)計:

音的強弱

聲音大一強

聲音小一弱教學反思:

教學內(nèi)容: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1、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2、聽賞歌曲《吹蘆笙》。

教學目標:

1、能有興趣地聽喜樂,并知道《吹蘆笙》是表現(xiàn)哪個民族的兒童

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教學過程:

(一)學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1、教師掛出中國地圖和長江、黃河風景圖,介紹長江、黃河,并

請學生指出長江和黃河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2、教師將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聲獨唱錄音。使學生初步了解

歌曲的歌詞、節(jié)奏和情感。

3、跟著教師有表情地分句輕聲學唱。

4、請幾級學生集體演唱,并評出有表情且音色較美的小組進行表

揚。

(二)聽賞《吹蘆笙》

1、教師播放歌曲《吹蘆笙》,引導學生欣賞,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簡單介紹侗族及其吹奏樂器蘆笠的主要特點。

3、引導學生在聽賞時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4、在聽賞幾遍以后,可讓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

(三)認識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1、教師向?qū)W生展示樂器實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讓學生識

別兩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師將樂器發(fā)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的敲擊方法。

如樂器數(shù)量不夠,可輪換進行。

3、教師出示卡片

碰鈴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響板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統(tǒng)習演奏。可分組交換練習,每兩人為一組作

樂器交換。

教學反思:第

教學內(nèi)容:

《彝家娃娃真美麗》

教學目標:

1、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能主動、大方地參加歌表演。

教學過程:

(一)用碰鈴和響板為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伴奏

1、在教師指導下將歌曲集體演唱一遍,使學生感受節(jié)奏、速度和

情緒。

2、教師給出節(jié)奏卡片。

學生分組按節(jié)奏拍手練習。

3、每兩人一組發(fā)給碰鈴和響板,按卡片上的節(jié)奏練習。

4、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分組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p>

1、在教師的指導下聽歌曲的錄音。

2、學生四人為一組學習彝族集體舞的走步與拍手。

3、教師引導每組學生隨歌曲跳簡單的彝族集體舞。

4、教師請出跳得較好的學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勵其

他學生。

5、要求學生回家后將所學的彝族集體舞的基本動作大方地跳給爸

爸和媽媽看,并能在家里尋找一件能敲擊出清脆聲音的物件,制作打擊

樂器。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我們都是好朋友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好朋友》。

2、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2、能說出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名稱并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們在小學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紹一下各自的優(yōu)點。

3、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些什么事呢?

4、討論交流。

5、我們在一個大集體,一起游戲、一起上課、一起唱歌、一起勞

動,一定要互相團結(jié)友愛,今天老師介紹一首新歌給小朋友一一《好朋

友》。

6、跟著老師分句學唱歌詞。

7、指導學生歌唱,在拍手處重點指導,與歌詞銜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插圖,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呢?

10、分組仔細觀察,進行創(chuàng)編新歌詞活動。分組進行匯報。

11、把好歌詞寫在黑板上。

12、集體學唱新歌詞,并將老歌詞與新歌詞連起來唱。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明白,課間要文明

游戲,不能追逐奔跑,做正當?shù)挠螒?。?/p>

逐一出示實物:三角鐵、雙響筒、鈴鼓,并示范演奏。

13、學習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演奏方法。

分組表演,為歌曲伴奏。富有表情地歌唱。

14、除了這些打擊樂器外,小朋友還能想到別的嗎?

作業(yè):自找、自制打擊樂器。

教學反思: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

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好朋友》(暫不用打擊樂器)

2、我們有很多好朋友,(引導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

3、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4、有感情地朗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詞一一范唱歌曲兩遍。

5、輕聲唱歌詞。

6、指導學生演唱,唱好XX

XX

XX

0的節(jié)奏型,唱出歡快、跳躍感。

7、分句學唱歌詞,再完整地跟琴唱詞。

8、出示打擊樂器,讓學生認并選擇。

9、創(chuàng)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

并寫出兩小節(jié)的節(jié)奏譜(碰鈴、響板)

10、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3、6小節(jié)的小過門

11、指導學生進行歌表演。

12、有表情地進行表演(唱、奏、動)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學反思: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通過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興表演和伴奏,繼續(xù)培

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增進學生表現(xiàn)音樂的欲望與能力,并繼續(xù)從中培養(yǎng)

熱愛集體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學會《快樂的小舞曲》的歌詞及歌譜。

教學過程:

1、跟著老師的琴聲復習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復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節(jié)奏型。

響:

XX

XX

I

XX

XX

I

xxxx

X

I

鈴:

XX

I

XX

I

X

X

三角鐵:

x—

X

X

鼓:

XX

I

XX

X"

板:

XX

XX

I

XX

XX

I

XXXX|

注意事項:①必須先學會拍對各種節(jié)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時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師生共同為歌曲3、4兩句設(shè)計伴奏,老師進行歸納、總結(jié),并

寫出伴奏譜。

4、學生學習完整的伴奏譜,一起為歌曲伴奏。

5、分組學習幾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動作,(教師指導)并討論如何表

演:對形、角色難得分配等)

6、四張圖片導入新歌《快樂的小舞曲》教學。

7、老師帶領(lǐng)學生按節(jié)奏朗誦歌詞,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8、跟著琴學唱歌曲。

9、聽唱與跟唱相結(jié)合,學會歌譜,并要求背唱歌詞與歌譜。

10、作業(yè):

①為歌曲《快樂的小舞曲》選擇幾種打擊樂器。

②并分組寫出伴奏譜。

教學反思:

教學內(nèi)容:

1、為歌曲《快樂的

小舞曲》伴奏。

2、集體舞《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在《快樂的小舞曲》的綜合性表演中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提

高參與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體的音樂環(huán)境中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

趣、愛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進一步加深對四分音符“X

一”和

八分音符“X”的認識。

教學過程:

1、隨音樂律動。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樂的小舞曲》(歌詞及歌譜)

3、逐一出示節(jié)奏卡片:

X

X

X

I

X

X

X

X

X

X

I

X

X

X

-I

X

—X

X

X

X

—I

X

XX

X

IX

X

I

要求:①用打擊樂器按節(jié)奏譜演奏。

②二分音符時三角鐵可用滾奏,鈴鼓可用搖奏。

③跟著老師做,老師先演奏,學生模仿。

4、將節(jié)奏譜進行分配,學生自己喜歡哪一條就演奏哪一條,一起

為歌曲伴奏。

5、分組合作:一組唱歌;一組伴奏。(再進行交換)

6、集體舞學習,動作師生共同設(shè)計。

7、有表情地邊歌邊舞。

教學反思:

教學內(nèi)容:

1、音樂游戲《音樂探寶》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形式全面復習前三單元的內(nèi)容。

2、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在游

戲中保持既有競爭又友好、和諧的氣氛。

教學過程:

1、學生觀察九幅插圖,初步了解游戲的全部內(nèi)容。

2、學生選擇游戲方式:集體還是小組競賽。

3、如何向前走,一次最多可以走幾步,用什么方式?jīng)Q定,誰做評

委?

4、學生討論師總結(jié):

⑴這個游戲可以集體做,也可分組競賽。

⑵用抽簽的方式?jīng)Q定:“1”或“2”。

⑶集體做老師當評委;分組競賽時可由一組同學當評委。

5、先集體做,班長抽簽。

6、分組競賽。

教學反思: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聲音的長短。

2、《在動物園里》。

教學目標:

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并在教師的弓1

導下,邊模仿叫聲,邊拍節(jié)奏,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的節(jié)奏感。

教學過程:

1、將小貓、獅子、老牛、小狗、鴨子、老鼠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2、教師播放獅子的叫聲錄音,請學生猜一猜它是誰?

3、學牛模仿,總結(jié)獅子叫聲的特點:音長、低沉。

教師隨即在獅子的圖片上出示節(jié)奏卡:

4、一半學生拍節(jié)拍,一半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互換練習;全體

學生手拍節(jié)拍,口中模仿動物的叫聲。

5、一名學生模仿任意一種動物的叫聲,其余學生豬。

6、教師在這種動物的圖片上出示節(jié)奏卡:

7、依次將黑板上的動物,按叫聲分類(方法同4)。

獅子:

小狗:

小雞:

X

X

X

X

X

X

X

小貓:

鴨子:

老鼠:

可以變換方式,由個別學生選擇其中一個圖片,放在獅子、老鼠、

鴨子的圖片下方,全體學生判斷正誤。

8、學唱歌曲《在動物園里》(聽兩遍錄音)。

9、教師帶領(lǐng)學生熟悉歌詞。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X

X

X

X

I

X

X

X

0

X

X

X

I

X

X

X

I

們,

玩,

勁,

玩,

哨,

玩,

玩,

教師念歌詞,學生拍節(jié)奏Z學生跟著老師邁念歌詞邊拍節(jié)奏。

10、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11、教師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分句唱歌詞。

12、兩名學生為一組,選兩種叫聲不同的動物共同演唱。下節(jié)課課

上匯報。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在動物園里》。

2、音樂活動“聲音的長短”;聽賞樂曲《獅子》。

教學目標:

1、在上一課學習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感受聲音的長短;

2、練習三聲部合奏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的節(jié)奏感。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在動物園里》,讓學生熟練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2、上節(jié)課課后練習匯報:兩個學生為一組進行表演。

3、動物大合唱:教師選中一組節(jié)奏準確、節(jié)拍穩(wěn)定的同學,再加

上老師組成一個三個聲部的“動物大合唱

4、學生聆聽,感受大合唱中三聲部的和諧美。

5、

學生練習:將全體學生分成三個大組,剛才示范的組當指揮,練習

“大合唱”(全體手拍節(jié)拍)。

6、學生自由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師出示各種打擊樂器(鈴鼓、碰鈴、三角鐵、響板),學生自

由選擇、討論,練習剛才模擬的動物的叫聲。

8、匯報練習結(jié)果。

9、欣賞樂曲《獅王進行曲》。這首樂曲描述的是動物園中的哪一種

動物?為什么?

10、你怎么感受到是獅子?體會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

11、觀看動畫片《獅子王》片斷。

12、教師引導學生從音色入手,理解樂曲音色中“威嚴”的感受:

獸中之王一一獅子。

13、聽樂曲模仿獅子在森林中昂首漫步的神態(tài)。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聽賞樂曲《大象》。

2、唱歌《兩只小象》。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兩只小象》,體會三拍子的韻律感。

2、欣賞《大象》,區(qū)分獅子與大象不同的音樂形象。

教學過程:

1、完整欣賞《獅王進行曲》:這首樂曲的曲名?

2、欣賞《大象》:這也是一首描述動物的樂曲。聽一聽樂曲表現(xiàn)了

什么動物?

3、這兩首樂曲有什么不同:《獅王進行曲》更威嚴,這一首稍活潑。

4、告訴學生樂曲名稱《大象》。

5、誰來模仿大象的動作?雙手交叉,兩臂伸直于頭頂,彎腰;左

手托住右臂,右臂柔軟的向上甩起,手腕下垂。

6、聽音樂,學生自由運用肢體語言,感受體會大象快樂的舞蹈。

7、學習歌曲《兩只小象》。

8、教師帶領(lǐng)學生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9、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10、教師彈奏旋律,學生演唱歌詞。

11、自由討論,如何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歌表演《兩只小象》。

2、聽賞樂曲《蔭中鳥》。

教學目標:

1、復習歌曲《兩只小象》,體會歌曲三拍子舞蹈的韻律。

2、欣賞《蔭中鳥》,感受樂曲帶給人們的愉快感受,同時培養(yǎng)學生

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兩只小象》。

2、歌表演《兩只小象》。展示上節(jié)課后學生自由創(chuàng)編的結(jié)果,體驗

三拍子的韻律感。

3、聽賞《蔭中鳥》,請你聽聽:音樂中什么動物在鳴叫?

4、初聽樂曲:小鳥怎么叫?為什么叫得這么好聽?

5、出示圖片:《鳥類的家園》請你觀察。

6、圖片上的鳥的家怎么了?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

引導學生保護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

7、請你為鳥設(shè)計一個美好的家。學生可以在黑板上即興創(chuàng)作,也

可在圖畫紙上創(chuàng)作。

8、復聽樂曲,體會鳥兒在綠茵下快樂歌唱的愉快心情。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聽賞樂曲《鴨子拌嘴》。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鴨子拌嘴》,體會音的強弱、快慢對比。

2、將樂曲編成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過程:

1、圖片導入:圖片上畫了什么動物?它們在做什么?

2、鴨子生活在什么地方?

3、欣賞《鴨子拌嘴》:你聽到了什么?

4、將全體學生分成兩組,一組聽到水擦演奏的老鴨時請舉手,一

組聽到小鏡演奏的小鴨時請舉手。

5、任意扮演老鴨或小鴨。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6、你能將這段音樂講述的內(nèi)容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7、請你回家后,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第五單元動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

2、歌曲《一個師傅仁徒弟》。

教學目標:

按節(jié)奏朗讀,按節(jié)奏走步,隨音樂的分句準確變換動作。

教學過程:

(一)念歌謠

1、教師請學生看教材插圖,或播放動畫片《西游記》的片斷,請

學生說出動畫片的片名。

2、請學生指出插圖或動畫片中的人物名稱,教師板書或粘貼人物

頭像。

3、請學生仔細觀看插圖或動畫片,說出各個人物的外形特征,教

師逐一總結(jié)。如學生說唐僧騎馬、穿袈裟等,教師可總結(jié)并念童謠:

X

X

X

X

X

X

X

學生說孫悟空手拿金箍棒、抓耳撓腮、機靈活潑等,教師可總結(jié)并

板書:

X

X

X

X

X

X

學生說豬八戒肩扛釘耙、長嘴大耳、動作遲鈍等,教師總結(jié)并可板

書:

X

X

X

X

X

X

4、教師先拍手義

X

X

X,然后邊拍手邊按教材所給節(jié)奏念童謠。

5、教師邊教童謠,邊指著人物頭像,提示學生。學生可兩人一組,

邊念歌謠邊對拍手掌,如下例:

節(jié)奏:X

X

X

X

歌謠:唐

拍手:合

6、教師與學生邊拍手邊接念童謠,如下例:

教師:x

X

X

X

學生:X

X

X

咚,

(二)模仿

1、看動畫片或插圖,啟發(fā)學生模仿五個角色的形態(tài)。

2、模仿白龍馬的蹄聲。

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西游記》里的另一個角色:白龍馬,發(fā)揮想象,模

仿馬蹄聲。

3、念歌謠,請少數(shù)學生表演動作。

請幾位學生分別扮演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妖怪、白龍

馬,一邊念歌謠,一邊表演動作。

(三)聽賞《一個師傅仁徒弟》

1、先完整地聽賞一遍歌曲《一個師傅任徒弟》。

2、教師簡單介紹歌詞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集中注意力聆聽,樂曲在什

么地方有較大變化?例如,注意聽情緒有無變化,音區(qū)的高與低。歌曲

前8個小節(jié)情緒較平和,第9小節(jié)開始情緒稍微激動一些。

3、復聽音樂,學生隨音樂情緒的變化自編動作表演。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聽賞歌曲《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2、學唱歌曲《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教學目標:

學唱并按故事情節(jié)表演《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三只小豬》

1、導入新課

請學生講看過的動畫片,哪些是美國的迪士尼動畫片,喜歡哪幾部

動畫片。

請學生講《三只小豬》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可有多種版本。

2、聽《三只小豬》的音樂。

教師播放《三只小豬》的音樂,請學生判斷樂曲中大灰狼的音響。

3、復聽音樂

教師再次播放《三只小豬》的音樂,請學生注意辨別大灰狼的音響

特征。例如,聲音沉悶、粗壯、兇狠,由低到高的吼叫聲,伴隨著哪里

啪啦的雜亂聲音等。

(二)聽唱歌曲《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1、聽教師演唱

教師演唱《我們才不怕大灰狼》的第7段??蓪⒏柙~“老大、老二

進磚房”改為“我們才不怕大灰狼”,反復演唱“我們才不怕大灰狼”,

啟發(fā)學生感受歡快的情緒,指出面對兇狠的大灰狼,小豬的態(tài)度是樂觀

和毫不畏懼的。

2、跟老師學唱歌曲。

教師教唱唱名,學生學唱唱名;學生完整地演唱唱名;教師教唱簡

單的歌詞“我們才木怕大灰狼”,學生學唱;學生完整地演唱《我們才

不怕大灰狼》。

(三)朗讀。

1、朗讀

教師指著茅草房,介紹豬老大蓋房的經(jīng)過,帶領(lǐng)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

老大的念白。教師指著木房,介紹豬老二蓋房的經(jīng)過,帶領(lǐng)學生有節(jié)奏

地朗讀老二的念白。教師指著磚房,介紹豬老三蓋房的經(jīng)過,帶領(lǐng)學生

有節(jié)奏地朗讀。

2、朗讀并做動作。

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有節(jié)奏地朗讀三段文字,并自由地表演。

(四)歌唱并表演

1、提問

教師提問,在大灰狼粗暴的推操下,誰的房屋倒塌了,誰的房屋最

安全?

教師繼續(xù)提問,三只小豬誰才真正不怕大灰狼?

2、演唱

全體學生演唱我們才不怕大灰狼人并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表演(啟發(fā)學生

創(chuàng)編大灰狼拍打房門的聲音)。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zhuǎn)》

教學目標:

1、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zhuǎn)》;用打擊樂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練習山谷回聲(詞語卡農(nóng))。

教學過程:

(一)聽賞《勞動回家轉(zhuǎn)》

1、初聽歌曲《勞動回家轉(zhuǎn)》。歌曲描寫了七個小矮人從礦井勞動完

之后回家的情景。說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想象一下,小矮人勞動一

天是滿載而歸,還是空手而返?

2、教師提問,一上課同學們就回到教室,同學們是怎么知道開始

上課了。學生回答,上課鈴響了。教師繼續(xù)啟發(fā)學生,火車開了,有什

么聲音?“發(fā)出‘嗚一一”的汽笛聲;軍人齊步走,聽什么信號?“一

二一”的口令;運動員比賽,聽裁判的鳴槍聲;門鈴響了,有人來了等

等。

生活中許多聲音就是信號,傳遞消息,給我們提示,為我們的生活

提供便利和幫助。

七個小矮人勞動的礦井里,他們用什么聲音做信號呢?

3、復聽《勞動回家轉(zhuǎn)》

請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七個小矮人勞動的礦井里,他們用什么聲

音做信號提醒大家勞動結(jié)束了呢?

學生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歌曲前奏部分由慢到快的敲鐵聲:

4、敲打擊樂器

清學生思考,怎樣用學過的打擊樂器模仿勞動結(jié)束的節(jié)奏。例如;

三角鐵:

4個四分音符敲4下三角鐵,十六分音符則用小金屬棒在三角鐵的

兩條對邊滾奏。

5、第三次聽音樂,回答問題

這首歌曲為什么是《勞動回家轉(zhuǎn)》而不是《勞動歌》?除了敲鐵聲,

歌曲中還有哪些聲音告訴我們勞動結(jié)束了?

例如,小矮人吹口哨的聲音。人們常在輕松愉快時,吹口哨。

例如,歌曲結(jié)束時,小矮人歌聲越來越弱,表明小矮人在行走的路

途中,而且越走越遠,歌聲漸漸消失。介紹了歌曲背景的移動和變化。

再如,歌曲開始一聲聲“嗨騎”再接一聲聲“嗨嘀”,仿佛小矮人

行進在山谷中,高亢的呼喊聲在山谷回蕩,給人以開闊深遠的環(huán)境聯(lián)想。

(二)詞組卡農(nóng)

1、山谷回聲

聽《勞動回家轉(zhuǎn)》,說說山谷回聲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一個聲

音還沒完,第二個同樣的聲音又傳來,第二個聲音還沒完,第三個聲音

又傳來。

請學生模仿歌曲,用“嗨騎”一詞,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做二

聲部或三聲部卡農(nóng)練習,營造山谷回聲的效果。例如:

學生A:嗨畸-----------------------------------------------

學生B:

嗨嘀---------------------------------------------

學生C:

嗨騎---------------------------------

2、用學過的歌謠《唐僧騎馬咚得咚》,進行二聲部卡農(nóng)。

3、請學生舉出生活中熟悉的詞語或歌謠,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

做簡單的二聲部或三聲部卡農(nóng)。例如:

(三)聽音樂,走步

1、認識小矮人

請學生介紹七個小矮人的名字:害羞鬼、萬事通、噴嚏精、瞌睡蟲、

開心果、糊涂蟲、愛生氣。

2、帶著表情做動作

根據(jù)教材提供的插圖,請學生各做一個勞動動作。例如,有挑擔的、

扛鋤頭的、推車的、抬筐的、鏟礦的等。

跟著音樂,邊做動作邊列隊齊步走。

(四)分組表演

請兩組學生表演,一組用打擊樂器敲前奏,一組演小矮人,注意在

音樂漸弱時,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聽賞《小機靈之歌》

2、音樂活動“猜一猜誰在敲”

教學目標:

1、聽賞《小機靈之歌》,學唱歌曲引子部分。

2、聽音樂和節(jié)奏做游戲。

教學過程:

(一)看頭飾,聽音樂

1、請學生戴上自制的頭飾,說說自己是哪部動畫片的人物。同一

部動畫片的學生集中在一起。

每提到一部動畫片,教師就放這部動畫片的歌曲或音樂。如:學生

提到動畫片《西游記》,教師就放《一個師傅任徒弟》音樂;提到《白

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放《勞動回家轉(zhuǎn)》的音樂;提到《三只小豬》,

教師放《我們才不怕大灰狼》的音樂。

教師播放《小機靈之歌》,拿出一休的頭飾,請學生猜出動畫片的

名稱:《聰明的一休》。

2、請學生說出《聰明的一休》是哪個國家的動畫片。

3、教師補充說明日本兒童生活、服飾等的特點:穿木屐、和服、

睡榻榻米等。

(二)學唱《小機靈之歌》第一句

1、初聽《小機靈之歌》,說出自己最喜歡的音樂片斷。

2、復聽歌曲,請學生說出上述幾個最喜歡的音樂片斷有哪些特點。

如,“啊,啊,開動腦筋啊”,表現(xiàn)了小一休什么形象。

再如,“格的格的”在歌曲的開始和結(jié)尾,表現(xiàn)了一體什么動作或

形象?啟發(fā)學生注意引子的音樂特點。

3、教師范唱歌曲引子部分,學生聽唱幾遍,然后完整地演唱。

4、跟著教師播放的錄音帶,學唱引子和尾聲。

(三)敲打擊樂器

用三種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做游戲:猜一猜

1、放音樂,猜一猜動畫片

請學生戴好各自的頭飾,圍成一大圈,邊聽音樂邊拍手X

X

X

X。聽到相關(guān)音樂,就走到圈里,圍成一個小圈。例如:教師彈奏

或播放《一個師傅任徒弟》的音樂,戴《西游記》中人物頭飾的學生就

拍手走到圈里,圍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教師放《勞動回家

轉(zhuǎn)》的音樂,戴《西游記》中人物頭飾的學生退回到外圈,戴《白雪公

主和七個小矮人》頭飾的學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圍成一小圈。教師放《我

們才不怕大灰狼》的音樂,戴《三只小豬》頭飾的學生就拍手走到圈里,

圍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

教師把整個單元的歌曲打亂順序播放,可以放完整的歌曲,也可以

放歌曲片斷。學生能辨別各首歌曲出自哪都動畫片,并準確地按節(jié)奏拍

手。

2、

聽音樂,表演

繼續(xù)上面的游戲,要求學生按X

X

X

X的節(jié)奏走步,并做與所戴頭飾相符的人物的表情或動作。例如,

教師放《勞動回家轉(zhuǎn)》的音樂,戴小矮人頭飾的學生,邊一拍一步地走

到圈內(nèi),邊做表情。害羞鬼、萬事通、噴嚏精、糊涂蟲、開心果、瞌睡

蟲、愛生氣各自做出不同的表情。

4、聽節(jié)奏,猜一猜

學生圍成一個圈,請四個學生蒙著眼站在圈內(nèi),各自代表一部動畫

片。大圈里的學生戴著各自的頭飾傳球。音樂一停,手里拿球的學生必

須把自己所代表的動畫片的節(jié)奏,用任意一種方式,如拍手、敲打擊樂

器或走步表現(xiàn)出來。圈內(nèi)的學生如果能聽出來與自己是同一部動畫片里

的人物,就勝出了。被猜中的學生與蒙眼的學生相互交換位置。游戲繼

續(xù)下去。

教學反思:第六單元

第一課

教學內(nèi)容:

唱歌《新年好》。

教學目標:

能背唱歌曲《新年好》,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編配伴奏。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可由教師提問:我國及世界各國在迎接新年到來時,

有哪些風俗、習慣)。

2、放錄音,讓學生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氣氛,產(chǎn)生學唱的興趣。

3、教師分句教唱歌曲(由于學生已經(jīng)通過各種媒介接觸過這首歌

曲,所以,學唱起來不會感到困難)。

4、在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演唱歌曲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啟發(fā)學生自編

歌詞。

①可在歌詞“祝賀大家”處,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想象力,試著填

上新的歌詞。如:“祝賀老師”、“祝賀李曉”“祝賀王芳”等,或回家唱

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祝賀爸爸”、“祝賀媽媽”、“祝賀爺爺”、

“祝賀奶奶”等。

②、“我們唱歌,我們跳舞”這一句,可填上“一束鮮花,一片真

情”、“兄弟們呀,姐妹們呀”等歌詞??傊瑧?yīng)充分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的積

極性,教師不作簡單的評判,而由學生自己選擇,以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參

與意識。

5、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為歌曲編配打擊樂器伴奏。

6、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背唱歌曲《新年好》。

教學反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