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課時集訓 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一輪復習_第1頁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課時集訓 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一輪復習_第2頁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課時集訓 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一輪復習_第3頁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課時集訓 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一輪復習_第4頁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課時集訓 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一、選擇題1.(2023·漣水中學調研)李贄在談及《藏書》時說:(此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見解與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贄這樣說主要是因為該書()A.向封建正統(tǒng)思想提出挑戰(zhàn)B.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C.指斥封建等級觀念D.抨擊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觀念2.(2023·常熟期中調研)關于“封建制”與“郡縣制”的爭論,秦漢和唐朝是兩個高潮,主要是圍繞王朝行政體制的優(yōu)劣主題進行爭論。明末清初,這一爭論又出現一次高潮,黃宗羲、顧炎武、顏元等人,力主“復封建”,對有關“封建”問題的討論,寓以了新的意涵?!靶碌囊夂敝诵氖?)A.提倡經世致用 B.反對君主專制C.挑戰(zhàn)宋明理學 D.弘揚唯物思想3.(2023·海門中學調研)顧炎武認為:“王(陽明)學末流背離孔門為學宗旨,不習六藝,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而專心于內,實乃內釋外儒之學,已非儒學之正宗?!辈牧戏从沉?)A.顧炎武意識到宋明理學的危機B.王陽明倡導“經世致用”C.顧炎武主張摒棄孔孟儒學D.王陽明深受西方思想影響4.(2023·曲塘中學月考)顧炎武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大學者,他曾有詩云:“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痹娭兴w現的情懷是()A.“經世致用”B.“人心一點靈明”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5.(2023·鎮(zhèn)江月考)黃仁宇認為,李贄攻擊虛偽的倫理道德,也拒絕以傳統(tǒng)的歷史觀作為自己的歷史觀,但在更廣泛的范圍內,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贄構成一位特色鮮明的中國學者,而不是一位類似條件下的歐洲式人物。這表明李贄()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疇B.具有早期啟蒙思想C.局限于傳統(tǒng)文化樊籬D.思想引起社會變革6.(2023·蘇州中學月考)歷史敘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現、史實陳述和歷史解釋等。下表是不同時期的學者對李贄形象的歷史敘述。這些不同的歷史敘述反映出()李贄形象形象特點評論者(生卒年代)“異端”“妖孽”“罪人”“小人”離經叛道、帶壞士風、顛倒是非黃宗羲(1610—1695)亂天下、導致國家滅亡方以智(1611—1671)反封建反專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義等,又有封建主義的局限性侯外廬(1903-1987)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發(fā)現新的人倫物理,突破儒家的倫理規(guī)范,提倡具有近代意識島田虔次(1917-2000)A.時代立場不同影響歷史解釋B.歷史解釋目的在于揭示歷史事實C.歷史敘述應當尊重歷史事實D.歷史敘述的差異性揭示歷史本質7.(2023·宿遷調研)明清時期,思想家們對“存理滅欲”進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認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導“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歡”。這反映出當時()A.理學統(tǒng)治地位的喪失B.社會民眾對個體價值的追求C.儒學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學受到新思想的沖擊8.(2023·姜堰中學調研)顧炎武認為:天子、君主都是一種職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稱號。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稱,天子稱“君”,人臣、諸侯、卿大夫亦稱君,甚至奴婢稱其主人,女稱其父,婦稱其舅,皆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種。材料中顧炎武()A.倡導君臣之間的平等關系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為否定專制尋找歷史依據D.痛斥了君主專制的弊端9.(2023·煙臺檢測)明清時期出現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天下為主,君為客”“經世致用”等觀點,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出現了與儒學對立的新式思想B.反映了思想家挑戰(zhàn)正統(tǒng)的主張C.宣告了宋明理學地位的完全淪喪D.誕生了成熟的啟蒙思想10.王夫之說,“理欲皆自然”,“理”與“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即“理”是一種客觀的自然屬性,而“欲”則為人的主觀欲求。由此可知,他()A.要求明確工商業(yè)合法地位B.反對宋明理學“禁欲”思想C.具有民主啟蒙的意識導向D.全面闡述了主客觀辯證關系11.明末思想家李贄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頭發(fā)留著長須,“儒帽裹僧頭”,穿著亦僧亦儒的怪異服裝;他講學傳道,卻收女弟子。由此可見,李贄()A.致力于儒學和佛教的融合B.認可明代婦女地位的變化C.力圖沖破封建傳統(tǒng)的束縛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12.(2023·常熟質檢)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學校篇》中寫道:“民間吉兇,一依朱子《家禮》行事。庶民未必通諳其喪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宮室之制,在市肆工藝者,學官定而付之;離城聚落,蒙師(私塾教師)相禮以革習俗?!边@表明他寄望學校能夠()A.評議國政是非 B.宣揚理學道統(tǒng)C.培養(yǎng)科技人才 D.引導地方風俗二、非選擇題13.(2023·泰州中學月考二)“新民本思想”是明清之際形成的一種政治理念和社會思潮,是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革新形態(tài)。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舊民本是時代呼喚君主集權政治的產物,新民本則是在時代試圖解構君主專制制度之際應運而生的。所以舊民本中包含著濃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則包含著強烈的限君意識。如果說,“一盤散沙”式的小農社會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君主集權來實行國家權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業(yè)時代到來之際那只“看不見的手”便開始排斥君主專制制度。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時,卻無法擺脫舊的傳統(tǒng)思想的羈絆,最終選擇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順利駛向近代民主的廣闊海域?!T天瑜、謝貴安《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材料二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約束君主權力。他們以社會分工理論為基礎確立宰相與君主的同事關系,在行政上擁有與君主“同議可否”的權力。黃宗羲認為學校不僅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國家的機構。學校參與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對君主進行監(jiān)督與制約。王夫之則提出將中央的權力一級級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縣,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謂一統(tǒng)?!薄幾灾x貴安《明清文化史探研》完成下列要求:(1)結合所學知識,請列舉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舊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張。根據材料一,概括材料中舊民本思想與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異。(9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約束君主權力的主要措施。(3分)(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新民本思想”。(3分)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一、選擇題1.(2023·漣水中學調研)李贄在談及《藏書》時說:(此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見解與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贄這樣說主要是因為該書()A.向封建正統(tǒng)思想提出挑戰(zhàn)B.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C.指斥封建等級觀念D.抨擊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觀念A[李贄被稱為離經叛道的思想家,李贄挑戰(zhàn)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認為是非標準依照時代變化而變化,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故A項正確。]2.(2023·常熟期中調研)關于“封建制”與“郡縣制”的爭論,秦漢和唐朝是兩個高潮,主要是圍繞王朝行政體制的優(yōu)劣主題進行爭論。明末清初,這一爭論又出現一次高潮,黃宗羲、顧炎武、顏元等人,力主“復封建”,對有關“封建”問題的討論,寓以了新的意涵?!靶碌囊夂敝诵氖?)A.提倡經世致用 B.反對君主專制C.挑戰(zhàn)宋明理學 D.弘揚唯物思想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清啟蒙思想家思想的一個共同之處是均反對君主專制,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意涵”指的是反對君主專制,B項正確;A、C、D三項均與材料無關,排除。]3.(2023·海門中學調研)顧炎武認為:“王(陽明)學末流背離孔門為學宗旨,不習六藝,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而專心于內,實乃內釋外儒之學,已非儒學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顧炎武意識到宋明理學的危機B.王陽明倡導“經世致用”C.顧炎武主張摒棄孔孟儒學D.王陽明深受西方思想影響A[材料“王(陽明)學末流背離孔門為學宗旨,不習六藝,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而專心于內……已非儒學之正宗”說明顧炎武認為宋明理學背離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傳統(tǒng),故選A項;顧炎武批評王陽明非儒學正宗,但并不表明顧炎武主張摒棄孔孟儒學,排除C項;B、D兩項不符合王陽明的思想主張,排除。]4.(2023·曲塘中學月考)顧炎武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大學者,他曾有詩云:“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痹娭兴w現的情懷是()A.“經世致用”B.“人心一點靈明”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世致用是指學問必須有益于國事。根據材料“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體現的是經世致用,A項符合題意;人心一點靈明體現的是心為天地萬物之主,B項排除;循天下之公體現的是反對君主專制,C項排除;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體現的是對君權的限制,D項排除。]5.(2023·鎮(zhèn)江月考)黃仁宇認為,李贄攻擊虛偽的倫理道德,也拒絕以傳統(tǒng)的歷史觀作為自己的歷史觀,但在更廣泛的范圍內,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贄構成一位特色鮮明的中國學者,而不是一位類似條件下的歐洲式人物。這表明李贄()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疇B.具有早期啟蒙思想C.局限于傳統(tǒng)文化樊籬D.思想引起社會變革C[依據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類似條件下的歐洲式人物”可知,黃仁宇強調的是李贄思想的局限性,故C項正確。]6.(2023·蘇州中學月考)歷史敘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現、史實陳述和歷史解釋等。下表是不同時期的學者對李贄形象的歷史敘述。這些不同的歷史敘述反映出()李贄形象形象特點評論者(生卒年代)“異端”“妖孽”“罪人”“小人”離經叛道、帶壞士風、顛倒是非黃宗羲(1610—1695)亂天下、導致國家滅亡方以智(1611—1671)反封建反專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義等,又有封建主義的局限性侯外廬(1903-1987)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發(fā)現新的人倫物理,突破儒家的倫理規(guī)范,提倡具有近代意識島田虔次(1917-2000)A.時代立場不同影響歷史解釋B.歷史解釋目的在于揭示歷史事實C.歷史敘述應當尊重歷史事實D.歷史敘述的差異性揭示歷史本質A[李贄形象從明末清初的黃宗羲等人眼里的“小人”,到中國現代無產階級史學家侯外廬認可的“斗士”,再到日本現代史學家島田虔次認為的“近代精神的思想家”等,可見由于時代和立場的不同,導致了歷史解釋的多樣性,故選A項。]7.(2023·宿遷調研)明清時期,思想家們對“存理滅欲”進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認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導“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歡”。這反映出當時()A.理學統(tǒng)治地位的喪失B.社會民眾對個體價值的追求C.儒學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學受到新思想的沖擊D[明代封建正統(tǒng)思想是儒家思想,對“存理滅欲”進行深刻反思,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強調人欲的正當性,這都是對宋明理學思想的批判,故D項正確。]8.(2023·姜堰中學調研)顧炎武認為:天子、君主都是一種職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稱號。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稱,天子稱“君”,人臣、諸侯、卿大夫亦稱君,甚至奴婢稱其主人,女稱其父,婦稱其舅,皆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種。材料中顧炎武()A.倡導君臣之間的平等關系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為否定專制尋找歷史依據D.痛斥了君主專制的弊端C[材料反映了顧炎武從古代“君”的含義與稱呼入手,否定了“君”是天子的專有稱號,這實際上是為否定專制尋找歷史依據,故C項正確;材料并沒有反映倡導君臣之間的平等關系的主張,故A項錯誤;材料內容并不能說明顧炎武主張?zhí)岣吲缘恼蔚匚?,故B項錯誤;材料主旨并不是痛斥君主專制的弊端,而是從古代歷史入手否定君主專制,故D項錯誤。]9.(2023·煙臺檢測)明清時期出現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天下為主,君為客”“經世致用”等觀點,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出現了與儒學對立的新式思想B.反映了思想家挑戰(zhàn)正統(tǒng)的主張C.宣告了宋明理學地位的完全淪喪D.誕生了成熟的啟蒙思想B[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是對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繼承,“與儒學對立”表述錯誤,故A項錯誤;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鑒于君主專制的強化、程朱理學壓抑人性,適應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而提出了挑戰(zhàn)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主張,故B項正確;宋明理學從南宋之后到近代,一直處于正統(tǒng)地位,故C項錯誤;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疇,不具備成熟啟蒙思想的屬性,故D項錯誤。]10.王夫之說,“理欲皆自然”,“理”與“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即“理”是一種客觀的自然屬性,而“欲”則為人的主觀欲求。由此可知,他()A.要求明確工商業(yè)合法地位B.反對宋明理學“禁欲”思想C.具有民主啟蒙的意識導向D.全面闡述了主客觀辯證關系B[題干材料說的“理”與“欲”,沒有關于工商業(yè)地位的任何信息,故A項錯誤;題干材料論述了“理”和“欲”的關系,可知王夫之反對宋明理學“禁欲”思想,故B項正確;C項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題干材料說的是“理”與“欲”的存在和表現,沒有闡述主客觀辯證關系,故D項錯誤。]11.明末思想家李贄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頭發(fā)留著長須,“儒帽裹僧頭”,穿著亦僧亦儒的怪異服裝;他講學傳道,卻收女弟子。由此可見,李贄()A.致力于儒學和佛教的融合B.認可明代婦女地位的變化C.力圖沖破封建傳統(tǒng)的束縛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C[李贄的衣著和行為反映出其離經叛道的不羈性格,是反對正統(tǒng)思想、力圖沖破封建傳統(tǒng)束縛的表現,并非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C項正確,D項錯誤;僅憑衣著不能反映出李贄致力于儒學和佛教的融合,排除A項;收女弟子是倡導男女平等的反映,而非認可明代婦女地位的變化,排除B項。]12.(2023·常熟質檢)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學校篇》中寫道:“民間吉兇,一依朱子《家禮》行事。庶民未必通諳其喪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宮室之制,在市肆工藝者,學官定而付之;離城聚落,蒙師(私塾教師)相禮以革習俗?!边@表明他寄望學校能夠()A.評議國政是非 B.宣揚理學道統(tǒng)C.培養(yǎng)科技人才 D.引導地方風俗D[“衣冠之式、宮室之制,在市肆工藝者,學官定而付之;離城聚落,蒙師(私塾教師)相禮以革習俗”表明黃宗羲認為學校在變革社會風俗方面可以發(fā)揮作用,故選D項;材料表明黃宗羲寄希望于學校能夠引導社會風俗,沒有涉及對國政是非的評論以及學校培養(yǎng)科技人才方面的內容,排除A、C兩項;材料中黃宗羲沒有宣揚理學道統(tǒng),排除B項。]二、非選擇題13.(2023·泰州中學月考二)“新民本思想”是明清之際形成的一種政治理念和社會思潮,是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革新形態(tài)。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舊民本是時代呼喚君主集權政治的產物,新民本則是在時代試圖解構君主專制制度之際應運而生的。所以舊民本中包含著濃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則包含著強烈的限君意識。如果說,“一盤散沙”式的小農社會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君主集權來實行國家權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業(yè)時代到來之際那只“看不見的手”便開始排斥君主專制制度。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時,卻無法擺脫舊的傳統(tǒng)思想的羈絆,最終選擇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順利駛向近代民主的廣闊海域?!T天瑜、謝貴安《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材料二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約束君主權力。他們以社會分工理論為基礎確立宰相與君主的同事關系,在行政上擁有與君主“同議可否”的權力。黃宗羲認為學校不僅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國家的機構。學校參與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對君主進行監(jiān)督與制約。王夫之則提出將中央的權力一級級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縣,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謂一統(tǒng)?!薄幾灾x貴安《明清文化史探研》完成下列要求:(1)結合所學知識,請列舉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舊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張。根據材料一,概括材料中舊民本思想與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異。(9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約束君主權力的主要措施。(3分)(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新民本思想”。(3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儒家的民本思想主要體現在孔子的“為政以德”,孟子的“民貴君輕”和荀子的“君舟民水”,結合所學知識進行作答即可。第二小問,依據材料一“舊民本是時代呼喚君主集權政治的產物,新民本則是在時代試圖解構君主專制制度之際應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