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XXXXXX

XXX

立案號:XX—XXXXSL

中國水利行業(yè)標準

SL101-20XX

替換SL101-94

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

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codeofsafetyinspectionfor

hydraulicsteelgateandhoistmachinery

(征求意見稿)

201X-XX-XX公布201X-XX-XX實施

中國水利部發(fā)布

刖百

依據(jù)水利部水國科()150號文“相關公布《水利技術標準體系表》安排,

根據(jù)《水利技術標準編寫要求》(SL1-)要求,對《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

檢測技術規(guī)程》(SL101-94)進行修訂。

本標準共14章18節(jié)134條,關鍵技術內容有:

——安全檢測機構、人員、設備基礎要求和要求;

——現(xiàn)場檢測內容、項目及技術要求;

——復核計算內容、項目及技術要求;

——怎樣進行安全評價。

此次修訂關鍵內容有:

——補充完善了閘門外觀狀態(tài)檢測內容;

——按啟閉機型式確定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內容;

——增加了腐蝕程度評定內容;

——增加了啟閉機性能狀態(tài)檢測內容;

——增加了復核計算內容;

——增加了安全評價內容;

——刪除了水質和底質檢測內容;

——補充完善腐蝕量檢測內容,單獨列為一章;

——補充完善閘門振動檢測內容,單獨列為一章。

本標準為全文推薦。

本標準所替換歷次版本為:SL101—94

本標準同意部門:中國水利部

本標準主持機構:建設和管理司

本標準解釋單位:建設和管理司

本標準主編單位:河海大學

水利部水工金屬結構安全監(jiān)測中心

本標準出版、發(fā)行單位: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本標準關鍵起草人:鄭圣義(主編)

楊光明葉華順王山山秦戰(zhàn)生卜現(xiàn)港夏仕鋒

本標準審查會議技術責任人:

本標準體例格式審查人:

目次

1總則.............................................................1

2基礎要求.........................................................2

3巡視檢驗.........................................................5

4外觀和運行情況檢測...............................................6

5腐蝕檢測........................................................10

6材料檢測........................................................11

7焊縫無損檢測....................................................12

8結構應力檢測....................................................13

9閘門振動檢測...................................................15

10啟閉力和啟閉機性能狀態(tài)檢測.....................................16

11啟閉機考評試驗.................................................17

12復核計算.......................................................18

13安全評價.......................................................19

14安全檢測匯報..................................................20

條文說明...........................................................21

1總則

1.0.1為統(tǒng)一在役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含攔污柵,下同)和啟閉機安全檢測內

容和技術要求,確保安全檢測質量,特制訂本規(guī)程。

1.0.2本規(guī)程適適用于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在役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小

型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可參考實施。

1.0.3本規(guī)程引用標準:

《黑色金屬硬度及強度換算值》(GB/T1172)

《金屬熔化焊焊接接頭射線攝影》(GB/T3323)

《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guī)范》(GB/T5972)

《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級》(GB/T11345)

《腐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標準方法》(GB/T12336)

《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制造、安裝及驗收規(guī)范》(GB/T14173)

《水利水電工程啟閉機設計規(guī)范》(SL41)

《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設計規(guī)范》(SL74)

《水利水電工程啟閉機制造安裝及驗收規(guī)范》(SL381)

《無損檢測焊縫磁粉檢測》(JB/T6061)

《無損檢測焊縫滲透檢測》(JB/T6062)

2基礎要求

2.1安全檢測機構

2.1.1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機構應含有省部級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閘門

和啟閉機安全檢測資質證書。

2.1.2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機構應含有省部級及以上質量技術監(jiān)督機構頒發(fā)

計量認證合格證書。

2.2安全檢測人員及設備

2.2.1安全檢測機構檢測人員應全方面了解閘門和啟閉機設計、制造、安裝和運

行情況,熟悉相關業(yè)務知識,熟練掌握檢測方法。檢測人員應含有省部級及以上

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檢測資質證書。

2.2.2無損檢測人員應持有中國水利水電行業(yè)及無損檢測協(xié)會無損檢測人員資

格判定工作委員會簽發(fā),并和其工作相適應技術資格證書。無損檢測結果評定應

由II級或II級以上檢測人員擔任。

2.2.3安全檢測使用儀器設備精度應滿足要求并經地(市)級及以上計量檢定機

構檢定合格。

2.3安全檢測內容及項目

2.3.1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應包含以下三部分內容:

1閘門和啟閉機現(xiàn)場檢測;

2閘門和啟閉機復核計算;

3閘門和啟閉機安全評價。

2.3.2現(xiàn)場檢測應按下列項目進行:

1巡視檢驗;

2外觀和運行情況檢測;

3腐蝕量檢測;

4材料檢測;

5焊縫無損檢測;

6結構應力檢測;

7閘門振動檢測;

8啟閉力和啟閉機性能狀態(tài)檢測;

9啟閉機考評試驗。

2.3.3現(xiàn)場檢測項目分為必檢項目和抽檢項目。232條所列1?2項為必檢項目,

3~9項為抽檢項目。

2.3.4必檢項目應逐孔進行檢測。抽檢項目應依據(jù)同類型閘門和同類型啟閉機數(shù)

量,按百分比抽樣檢測。抽樣百分比按表234實施。抽樣時應考慮閘門和啟閉

機運行情況及部署位置等原因。

表2.3.4抽樣百分比表

閘門(啟閉機)數(shù)量(扇/臺)抽樣百分比(%)

1-1030?100

11?3020?30

31?5015?20

51?10010?15

100以上10

2.4安全檢測周期

2.4.1閘門和啟閉機應定時進行安全檢測。安全檢測周期可依據(jù)閘門和啟閉機運

行時間及運行情況確定,通常分為首次檢測、定時檢測和特殊情況檢測。

2.4.2閘門和啟閉機投入運行后5?內應進行首次檢測。首次檢測項目應按

2.3.2條逐項進行。

2.4.3首次檢測后,閘門和啟閉機應每隔10?進行一次定時檢測。定時檢測項

目能夠依據(jù)閘門和啟閉機實際運行情況有所側重。

2.4.4閘門和啟閉機在運行期間假如出現(xiàn)下列情況,應立即進行特殊情況檢測。

檢測項目能夠依據(jù)閘門和啟閉機實際情況確定。

1在運行期間遭遇烈度7度以上地震、超設計標準工況、誤操作引發(fā)重大

事故等特殊情況;

2在運行期間發(fā)覺并確定閘門和啟閉機關鍵結構件或關鍵零部件存在影響

安全危害性缺點和重大隱患;

3閘門和啟閉機運行情況出現(xiàn)顯著異常,影響工程安全運行。

2.5技術資料

2.5.1閘門和啟閉機運行管理單位應向安全檢測機構提供安全檢測需要相關技

術資料。

2.5.2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應含有下列技術資料:

1閘門和啟閉機制造完工圖紙和安裝完工圖紙;

2閘門和啟閉機關鍵材料出廠質量證實書或復驗匯報;

3閘門和啟閉機制造和安裝最終檢驗統(tǒng)計、試驗統(tǒng)計及相關資料;

4閘門和啟閉機焊縫無損檢測匯報;

5閘門和啟閉機防腐蝕檢測匯報(統(tǒng)計);

6閘門和啟閉機重大缺點處理統(tǒng)計和相關會議紀要;

7閘門和啟閉機設計修改通知單及相關設計資料;

8閘門和啟閉機運行管理及檢驗匯報(統(tǒng)計);

9閘門和啟閉機制造安裝質量第三方驗收檢測匯報。

3巡視檢驗

3.0.1巡視檢驗為運行管理單位常常性工作,關鍵由運行管理單位完成。檢測機

構進行現(xiàn)場檢測時應依據(jù)運行管理單位提供檢驗統(tǒng)計進行抽樣復檢。

3.0.2運行管理單位巡視檢驗人員應經過培訓并取得上崗證,熟悉閘門和啟閉機

及相關水工建筑物維修、養(yǎng)護情況。

3.0.3巡視檢驗宜每個月進行一次。在特殊情況下(如汛期或嚴寒地域冬季等),

宜合適增加巡視檢驗次數(shù)。

3.0.4巡視檢驗結果應立即統(tǒng)計,定時整理分析。

3.0.5巡視檢驗關鍵內容以下:

1閘門泄水時水流流態(tài);

2閘門關閉時漏水情況;

3閘門淤積情況;

4門槽及周圍區(qū)域混凝土空蝕、沖刷、淘空等;

5閘墩、胸墻、牛腿等部位裂縫、剝蝕、老化等;

6通氣孔坍塌、堵塞或排氣不暢等;

7啟閉機室裂縫、漏水、漏雨等;

8嚴寒地域閘門防凍設施運行情況。

4外觀和運行情況檢測

4.1通常要求

4.1.1外觀和運行情況檢測包含閘門外觀情況檢測、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閘門

和啟閉機腐蝕情況檢測。

4.1.2外觀和運行情況檢測前應具體了解閘門和啟閉機制造安裝完工驗收資料,

重大缺點處理情況,運行、維修、保養(yǎng)情況和巡視檢驗中發(fā)覺多種異常情況。

4.1.3對閘門和啟閉機制造安裝時存在缺點(已經處理)部位或零部件、運行時

曾經發(fā)覺異常部位或零部件應關鍵檢測。

4.1.4閘門若無制造安裝質量第三方驗收檢測匯報,則應對閘門構件外形尺寸或

型號進行復查。啟閉機若無制造安裝質量第三方驗收檢測匯報,則應對啟閉機關

鍵技術參數(shù)進行復查。

4.1.5外觀和運行情況檢測可采取卷尺、直尺、測深儀、深度游標卡尺等量測儀

器和量測工具進行。檢測結果應立即統(tǒng)計,必需時可采取攝像、拍照等輔助方法

進行統(tǒng)計和描述。

4.2閘門外觀情況檢測

4.2.1閘門外觀情況檢測應包含以下內容:

1閘門門體外觀情況;

2閘門支承行走裝置外觀情況;

3閘門止水裝置外觀情況;

4閘門埋件外觀情況。

5閘門平壓設備(充水閥或旁通閥)外觀情況;

6閘門鎖定裝置外觀情況。

4.2.2閘門門體外觀情況檢測應包含以下項目:

1門體顯著變形、扭曲;

2主梁、支臂、縱梁、小橫梁、面板等構件損傷、變形、位置偏差等;

3關鍵受力焊縫外觀缺點;

4連接螺栓損傷、變形、缺件及緊固情況等;

5吊耳損傷、變形、連接情況等。

4.2.3閘門支承行走裝置外觀情況檢測應包含以下項目:

1平面閘門主輪(滑道)、側向支承、反向支承轉動、潤滑、磨損、表面裂

紋、損傷、缺件等;

2弧形閘門支錢轉動、潤滑情況。

4.2.4閘門止水裝置外觀情況檢測應包含以下項目:

1柔性止水磨損、老化、龜裂、破損、脫落等;

2剛性止水磨蝕、變形等;

3止水壓板、墊板、擋板變形、缺件等;

4螺栓損傷、變形、缺件及緊固情況等。

4.2.5閘門埋件外觀情況檢測應包含以下項目:

1主軌、側軌、反軌、止水座板、閘槽護角磨損、脫落、錯位等;錢座表

面缺點、損傷;

2底檻變形、損傷、錯位、淘空等;

3門楣、鋼胸墻變形、磨損、錯位等。

4.2.6閘門平壓設備(充水閥或旁通閥)可靠性及完整性,吊桿和閥體變形、損

傷等。

4.2.7閘門鎖定裝置運行可靠性和操作方便性,零部件變形、損傷、缺件等。

4.3固定卷揚式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

4.3.1機架損傷、變形、焊縫缺點檢測。

4.3.2制動器檢測。關鍵包含制動輪表面缺點、粗糙度檢測,必需時進行制動面

硬度檢測;制動帶和制動輪實際接觸面積、制動帶和閘瓦間隙檢測。

4.3.3減速器檢測。關鍵包含齒輪副嚙合情況檢測,齒面損傷、缺點、磨損、膠

合情況檢測,必需時進行齒面硬度檢測;減速器油質、油量、滲漏檢測等。

4.3.4卷筒及開式齒輪副檢測。關鍵包含卷筒表面、輻板、輪緣、輪毅損傷和裂

紋缺點檢測;開式齒輪副潤滑情況、嚙合情況檢測,齒面損傷、缺點、磨損檢測,

必需時進行齒面硬度檢測。

4.3.5傳動軸及聯(lián)軸器變形、裂紋檢測。

4.3.6滑輪組磨損、損傷、變形檢測。

4.3.7鋼絲繩檢測。包含鋼絲繩潤滑、斷絲、繩徑減小、磨損及多種變形檢測;

鋼絲繩末端和卷筒及閘門吊點固定情況檢驗;鋼絲繩在卷筒表面最小纏繞圈數(shù)及

排列情況檢驗。鋼絲繩檢測和判定按《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guī)范》

(GB/T5972)要求實施。

4.4移動式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

4.4.1門架和橋架撓度、變形、損傷、焊縫缺點檢測,聯(lián)接螺栓完整性及扭緊程

度檢測。

4.4.2制動器、減速器、卷筒及開式齒輪副、傳動軸及聯(lián)軸器、滑輪組、鋼絲繩

檢測應符合本規(guī)程4.3.2~4.3.7要求。

4.4.3車輪裂紋、磨損、龜裂、起皮等缺點檢測,必需時進行硬度檢測。

4.4.4軌道軌距、側向彎曲、軌面高差、接頭間隙和錯位檢測。

4.5液壓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

4.5.1液壓缸缸體和缸蓋損傷、變形檢測。

4.5.2活塞桿磨損、變形檢測。

4.5.3液壓系統(tǒng)油箱、油泵、閥件、管路泄漏檢驗,儀表靈敏度、正確度檢測。

4.5.4液壓缸液壓油泄漏檢測。液壓缸不應出現(xiàn)外部泄漏現(xiàn)象;因液壓缸內部泄

漏引發(fā)閘門沉降量,在24h內不得大于100mm。

4.6螺桿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

4.6.1螺桿和螺母、蝸桿和蝸輪裂紋、變形、損傷、磨損及潤滑情況檢測。

4.6.2機箱和機座裂縫、損傷檢測和漏油檢驗。

4.7電氣設備和保護裝置運行情況檢測

4.7.1電氣控制設備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檢驗。

4.7.2電氣設備和電力線路絕緣電阻檢測及接地系統(tǒng)可靠性檢驗。

4.7.3荷載控制裝置、行程控制裝置、開度指示裝置完整性;移動式啟閉機緩沖

器、風速儀、夾軌器、錨定裝置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檢驗。

4.7.4動力線路及控制保護、操作系統(tǒng)線路排列、老化情況和備用電源檢驗。

4.8閘門和啟閉機腐蝕情況檢測

4.8.1腐蝕情況檢測應按下列項目進行:

1閘門門體各構件腐蝕情況;

2閘門支承行走裝置腐蝕情況;

3閘門止水裝置腐蝕情況;

4閘門埋件腐蝕情況;

5啟閉機機架(門架、橋架)腐蝕情況;

6啟閉機零部件腐蝕情況。

4.8.2腐蝕程度按A、B、C、D四級進行評定:

1A級,輕微腐蝕。表面涂層基礎完好,局部有少許蝕斑或不太顯著蝕跡,

金屬表面無麻面現(xiàn)象或只有少許淺而分散蝕坑。在300mmx300mm范圍內只有

1?2個蝕坑,密集處不超出4個。

2B級,通常腐蝕。表面涂層局部脫落,有顯著蝕斑、蝕坑,蝕坑深度小于

0.5mm,或雖有深度為1.0mm?2.0mm蝕坑,但較分散。在300mmX300mm范

圍內不超出30個蝕坑,密集處不超出60個。蝕坑平均深度小于板厚5%,且小

于1mm;最大深度小于板厚10%,且小于2mm。構件(桿件)還未顯著減弱。

3C級,較重腐蝕。表面涂層大片脫落,脫落面積大于lOOmmxlOOmm,或

涂層和金屬分離且中間夾有腐蝕皮,有密集成片蝕坑,在300mmx300mm范圍

內超出60個,深度為1.0mm?2.0mm;或麻面現(xiàn)象較重,在300mmx300mm范

圍內蝕坑數(shù)量雖未超出60個,但深度大于2.0mmo蝕坑平均深度小于板厚10%,

且小于2mm。最大深度小于板厚15%,且小于3mm。構件(桿件)已經有一定

程度減弱。

4D級,嚴重腐蝕。蝕坑較深且密集成片,局部有很深蝕坑,蝕坑平均深度

超出板厚10%,且大于2.0mm,最大深度超出板厚15%,且大于3.0m;出現(xiàn)孔

洞、缺肉等現(xiàn)象。構件(桿件)己嚴重減弱。

4.8.3腐蝕情況檢測應取得下列結果:

1腐蝕部位及其分布情況,包含蝕坑深度、大小和密度等;

2嚴重腐蝕區(qū)域分布范圍和面積,占構件(桿件)面積百分比;

3構件(桿件)或部件整體腐蝕程度等級評定。

5腐蝕量檢測

5.0.1腐蝕量檢測可采取測厚儀、測深儀、深度游標卡尺等量測儀器和量測工具

進行。

5.0.2腐蝕量檢測前應對被檢部位表面進行清理,去除表面附著物、污物、銹皮

等。

5.0.3腐蝕量檢測應遵照下列標準:

1檢測斷面應在構件腐蝕相對較重部位;

2每個構件(桿件)檢測截面應不少于3個;

3每塊節(jié)點板測點應不少于5個;

4閘門面板應依據(jù)板厚及腐蝕情況劃分為若干個測量單元,每個測量單元測

點應不少于5個;

5檢測時宜除去構件表面涂層;如帶涂層測量,應扣除對應涂層厚度;

6對于構件(桿件)隱蔽部位,宜合適增加檢測截面和測點數(shù)量;

7對于嚴重腐蝕局部區(qū)域,宜合適增加檢測截面和測點數(shù)量。

5.0.4腐蝕量檢測數(shù)據(jù)應根據(jù)《腐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標準方法》(GB/T12336)要

求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處理。

5.0.5腐蝕量檢測應取得下列結果:

1構件(桿件)腐蝕量及其頻數(shù)分布情況,構件(桿件)平均腐蝕量、平

均腐蝕速率(mm/a)、最大腐蝕量;

2結構整體腐蝕量及其頻數(shù)分布情況,構件(桿件)平均腐蝕量、平均腐

蝕速率(mm/a)、最大腐蝕量;

3構件(桿件)嚴重腐蝕局部區(qū)域平均腐蝕量、最大腐蝕量、平均腐蝕速

率和最大腐蝕速率(mm/a)。

6材料檢測

6.0.1運行管理單位提供材料出廠質量證實書和制造安裝完工文件等資料,足以

證實閘門和啟閉機關鍵結構件所用材料牌號和性能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時,可不進

行材料檢測。

6.0.2閘門和啟閉機關鍵結構件材料牌號不清或對材料牌號有疑問時,應進行材

料檢測并確定材料牌號和性能。

6.0.3材料檢測應遵照以下標準:

1現(xiàn)場條件許可取樣時,按機械性能試驗要求取樣進行機械性能試驗,

同時分析材料化學成份,確定材料牌號和性能;

2現(xiàn)場條件不許可取樣進行機械性能試驗時,可采取光譜分析儀或在受

力較小部位鉆取屑樣分析材料化學成份,同時測定材料硬度,按《黑色金屬硬度

及強度換算值》(GB/T1172)換算得到材料抗拉強度值,經綜合分析確定材料

牌號和性能;

3取樣點應在結構件受力較小、便于修復部位,并事先確定修復焊接方

法。試樣割取部位不得有銳角,周圍呈圓弧過渡,圓弧半徑不得小于3倍板厚且

大于30mm;

4許可采取優(yōu)異可靠無損檢測方法進行材料檢測。

6.0.4對于嚴寒地域運行多年閘門和啟閉機,可能和必需時,應進行低溫沖擊試

驗,以判定材料脆化程度。

6.0.5對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鋼閘門和啟閉機,應在構件和零部件上直接取樣進行

機械性能試驗、化學成份分析和金相分析,確定材料牌號和性能。

6.0.6閘門和啟閉機發(fā)生破壞事故后,應在破壞構件和零部件上直接取樣進行機

械性能試驗、化學成份分析和金相分析。

7焊縫無損檢測

7.0.1閘門和啟閉機關鍵結構一類、二類焊縫應進行無損檢測。

7.0.2無損檢測人員應符合222要求。

7.0.3無損檢測之前應清除焊縫表面及其周圍區(qū)域附著物、污泥、腐蝕物,必需

時宜對焊縫兩側表面進行修整打磨處理。

7.0.4焊縫表面有疑似裂紋缺點時,可選擇磁粉檢測或滲透檢測。

磁粉檢測應符合《無損檢測焊縫磁粉檢測》(JB/T6061)要求;滲透檢測

應符合《無損檢測焊縫滲透檢測》(JB/T6062)要求。

焊縫表面檢測合格等級為2級。

7.0.5焊縫內部缺點可選擇射線檢測或超聲波檢測。

射線檢測應符合《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攝影和質量分級》(GB/T3323)

要求,檢驗等級為B級,一類焊縫n級為合格,二類焊縫HI級為合格。

超聲波檢測應符合《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級》(GB/T

11345)要求,檢驗等級為B級,一類焊縫I級為合格,二類焊縫H級為合格。

7.0.6內部缺點檢測焊縫長度占焊縫總長度百分比按下列標正確定:

1一類焊縫,超聲波檢測長度應不少于20%,射線檢測長度應不少于10%;

2二類焊縫,超聲波檢測長度應不少于10%,射線檢測長度應不少于5%;

3若焊縫多處存在缺點,宜增加探傷百分比;

4如發(fā)覺某條焊縫存在裂紋等連續(xù)性超標缺點,應對整條焊縫進行檢測。

7.0.7內部缺點檢測焊縫數(shù)量按下列標正確定:

1一類焊縫應不少于焊縫總條數(shù)20%;

2二類焊縫應不少于焊縫總條數(shù)10%。

7.0.8當采取某種檢測方法對所發(fā)覺缺點不能正確定性和定量時,應采取其它無

損檢測方法進行復查。同一焊接部位或同一焊接缺點,若采取兩種及兩種以上無

損檢測方法檢測,應分別按各自檢測標準進行評定,全部合格方為合格。

7.0.9前次檢測發(fā)覺超標缺點部位或經修復處理過缺點部位,應在下次檢測時進

行100%復測。

7.0.10對于無損檢測發(fā)覺裂紋或其它超標缺點,應分析其產生原因,判定發(fā)展

趨勢,對缺點嚴重程度進行評定,并提出處理意見。

8結構應力檢測

8.1通常要求

8.1.1應力檢測前,應依據(jù)材料特征、結構特點、荷載條件等,按《水利水電工

程鋼閘門設計規(guī)范》(SL74)和《水利水電工程啟閉機設計規(guī)范》(SL41)對

閘門和啟閉機關鍵結構進行應力計算分析,了解結構應力分布情況,確定測點位

置和數(shù)量。

8.1.2測點部署應遵照以下基礎標準:

1測點應含有代表性,高應力區(qū)域和復雜應力區(qū)域均應部署足夠數(shù)量測點;

2在滿足檢測目標前提下,測點宜少不宜多;

3對稱結構可在一側部署測點,但在對稱側應部署合適數(shù)量比照測點。

8.1.3傳感元件應粘貼牢靠并做好絕緣防潮處理;傳感元件處于水下時,應做好

防水處理;信號傳輸導線應妥善固定,電阻值應確保穩(wěn)定;當信號傳輸導線電阻

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時,應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

8.1.4檢測宜在設計工況下進行。如無法實現(xiàn),則應充足利用現(xiàn)場條件,盡可能

使檢測工況靠近設計工況。

8.2結構靜應力檢測

8.2.1結構靜應力檢測關鍵為閘門主梁、次梁、支臂、面板及啟閉機門架結構、

橋架結構、支承梁柱等關鍵受力構件。

8.2.2荷載能夠分級時,應分級加載,以確定各級荷載下結構應力。荷載不能分

級時,一次加載檢測。

8.2.3每一級荷載均應反復檢測3次,每次檢測數(shù)據(jù)采集應不少于3遍。

8.2.4檢測數(shù)據(jù)應立即整理分析,各次檢測數(shù)據(jù)相差超出5%時,應分析原因并

重新檢測。

8.2.5檢測結果應和計算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必需時應依據(jù)檢測工況應力值推算

設計工況和校核工況應力值。

8.3運動狀態(tài)結構應力檢測

8.3.1運動狀態(tài)結構應力檢測關鍵為閘門啟閉過程中輕易產生附加應力關鍵受

力構件。

8.3.2檢測時宜盡可能使檢測工況靠近設計工況,檢測荷載不分級。

8.3.3測點數(shù)據(jù)應連續(xù)采集,以得到完整應變應力過程線。

8.3.4檢測應反復3次,各次檢測數(shù)據(jù)相差超出5%時,應分析原因并重新檢測。

8.3.5閘門開度宜結合實際情況盡可能達成最大。

9閘門振動檢測

9.0.1閘門振動檢測應包含以下內容:

1振動量檢測,包含位移、速度、加速度、動應力等;

2自振特征檢測,包含自振頻率、阻尼比、振型等。

9.0.2結構振動檢測可采取位移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和電阻應變

計等,所用傳感器及二次儀表頻率響應特征應滿足測量頻率范圍要求,而且有足

夠靈敏度和較低噪聲,使測量系統(tǒng)信噪比滿足動態(tài)范圍要求;動應力檢測還應滿

足應力檢測相關技術要求。

9.0.3振動檢測測點應部署在振動響應較大位置,測振傳感器測振方向應和結構

振動方向一致。振型檢測測點部署應依據(jù)結構型式確定。

9.0.4自振特征檢測可采取激振器激勵、沖擊激勵等方法使結構產生振動;振動

位移、振動速度、振動加速度響應宜采取測振傳感器測量,經過適調放大器將激

勵和響應信號放大后,經由動態(tài)信號采集系統(tǒng)進行振動數(shù)據(jù)采集、顯示和存放。

9.0.5測振傳感器應和結構連接牢靠,在振動過程中不能松動,電纜應固定牢靠,

避免產生“顫動噪聲”。

9.0.6對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必需預處理后,應進行時間域和頻率域分析處理。

10啟閉力和啟閉機性能狀態(tài)檢測

10.1啟閉力檢)則

10.1.1啟閉力檢測應在完成本規(guī)程第4章要求檢測工作后進行。

10.1.2啟閉力檢測包含啟門力檢測、閉門力檢測和持住力檢測。

10.1.3啟閉力檢測宜在設計工況下進行。如無法實現(xiàn),則應充足利用現(xiàn)場條件,

盡可能使檢測工況靠近設計工況。

10.1.4依據(jù)啟閉機型式和現(xiàn)場條件,啟閉力檢測可采取直接檢測法或間接檢測

法。直接檢測法宜采取測力計或拉壓傳感器直接測量啟閉力。間接檢測法宜采取

動態(tài)應力檢測系統(tǒng),經過測量吊桿(吊耳)、傳動軸應力換算得到啟閉力。對于

液壓啟閉機,宜經過測量液壓缸油壓換算得到啟閉力。

10.1.5檢測時,各測點應力應變數(shù)據(jù)應連續(xù)采集,以得到完整啟閉力改變過程

線,確定最大啟閉力。檢測應反復進行三次

10.1.6當檢測工況和設計工況相差較大時,應依據(jù)檢測數(shù)據(jù),推算設計工況啟

閉力。推算時,應考慮止水裝置和支承裝置局部損壞對啟閉力影響。

10.1.7啟閉力檢測結束后,應全方面檢驗閘門支承裝置、止水裝置、起吊裝置

及啟閉機傳動系統(tǒng)零部件、電氣設備和機架等有沒有顯著異常現(xiàn)象及殘余變形。

10.2啟閉機性能狀態(tài)檢測

10.2.1啟閉機性能狀態(tài)檢測可單獨進行,亦可結合啟閉力檢測同時進行。

10.2.2啟閉機性能狀態(tài)檢測應包含下列項目:

1啟閉機運行噪音;

2制動器制動性能;

3電動機電流、電壓、溫升、轉速;

4滑輪組轉動靈活性;

5移動式啟閉機車輪啃軌和轉動靈活性;

6雙吊點啟閉機同時偏差;

7荷載控制裝置、行程控制裝置、開度指示裝置精度及運行可靠性;

8移動式啟閉機緩沖器、風速儀、夾軌器、錨定裝置運行可靠性。

11啟閉機考評試驗

11.0.1啟閉機考評試驗對象為移動式啟閉機。固定卷揚式啟閉機、液壓啟閉機、

螺桿啟閉機等其它類型啟閉機通常不進行啟閉機考評試驗。

11.0.2啟閉機考評試驗應在完成本規(guī)程第4章要求檢測工作后進行。要求啟閉

機各機構運轉正常,保護裝置運行可靠,電氣設備接線正確,接地可靠。

11.0.3移動式啟閉機考評試驗荷載不得大于SL381或設計文件(圖樣)要求靜

載試驗荷載值或動載試驗荷載值。

11.0.4移動式啟閉機考評試驗荷載宜采取專用配重試塊;靜載試驗荷載宜分為

50%、75%、90%、100%、110%、125%額定荷載共六級,動載試驗荷載宜分為

50%、75%、90%、100%、110%額定荷載共五級。試驗時逐層增加荷載。

11.0.5靜載試驗時,荷載離開地面100mm?200mm,保持時間不少于lOmin,

測量門架或橋架撓度。然后卸去荷載,測量門架或橋架變形。試驗宜反復三次。

必需時進行機架結構應力檢測。

11.0.6靜載試驗結束后,各部件和金屬結構不應有裂紋、永久變形、連接松動

或損壞、油漆剝落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

11.0.7動載試驗時,啟閉機在全揚程范圍內進行反復起升、下降、停車等動作,

延續(xù)時間不少于Iho

11.0.8試驗過程中對各機構性能狀態(tài)進行檢驗。要求各機構工作平穩(wěn)可靠、動

作靈敏,安全保護裝置動作正確、可靠。試驗結束后,要求零部件、結構件無損

壞,聯(lián)接處無松動或損壞。

11.0.9行走試驗最大荷載為1.10倍設計行走載荷。試驗時,應檢驗門架或橋架

擺動情況,制動裝置是否可靠,車輪和軌道配合是否正常,有沒有啃軌現(xiàn)象。

12復核計算

12.0.1復核計算應包含以下內容:

1檢測工況下閘門和啟閉機結構強度、剛度、穩(wěn)定復核計算;

2設計(校核)工況下閘門和啟閉機結構強度、剛度、穩(wěn)定復核計算;

3必需時進行設計工況下啟閉機關鍵零部件復核計算。

12.0.2復核計算方法應符合SL74和SL41要求。

12.0.3復核計算荷載應按原設計文件要求和要求實施。假如閘門和啟閉機運行

工況已經發(fā)生改變,則應結合工程實際重新確定計算荷載。重新確定計算荷載應

得到原設計單位和運行管理單位書面確定。

12.0.4關鍵受力構件材料明確無誤時,按設計文件(圖紙)標明材料進行復核

計算;和設計文件(圖紙)不符材料,按檢測確定后材料牌號進行復核計算。

12.0.5復核計算時,關鍵受力構件厚度及截面尺寸應采取實測尺寸。

12.0.6許可應力除實施SL74和SL41要求外,還應考慮運行時間影響。

1運行時間不足閘門和啟閉機,時間系數(shù)為L00;

2中型工程閘門和啟閉機運行?20年、大型工程閘門和啟閉機運行?30

年,時間系數(shù)為0.95?0.90;

3中型工程閘門和啟閉機運行20年以上、大型工程閘門和啟閉機運行30

年以上,時間系數(shù)為0.90。

13安全評價

13.0.1閘門和啟閉機安全等級分為安全、基礎安全和不安全三個等級。

13.0.2被評定為“安全”閘門和啟閉機應符合下列條件:

1巡視檢驗各項內容均符合要求;

2閘門外觀情況檢測、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各項內容均符合要求;

3腐蝕程度為輕微銹蝕(A級)或通常銹蝕(B級);

4一類、二類焊縫存在少許制造缺點,但沒有裂紋和連續(xù)超標缺點;

5設計工況最大實測應力值和最大計算應力值均小于許可應力值;

6閘門運行中無振動現(xiàn)象;

7設計工況閘門最大啟閉力小于啟閉機額定容量。

13.0.3被評定為“基礎安全”閘門和啟閉機應符合下列條件:

1巡視檢驗各項內容基礎符合要求;

2閘門外觀情況檢測、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各項內容基礎符合要求;

3腐蝕程度為較重腐蝕(C級);

4一類、二類焊縫存在較多制造缺點,但沒有裂紋和連續(xù)超標缺點;

5設計工況最大實測應力值和最大計算應力值不超出許可應力值5%;

6閘門運行中有輕微振動,但不影響閘門安全運行;

7設計工況閘門最大啟閉力不超出啟閉機額定容量5%o

13.0.4不符合“安全”和“基礎安全”等級條件閘門和啟閉機評定為“不安全”。

14安全檢測匯報

14.0.1檢測機構應向委托單位提供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匯報。檢測匯報封面

應蓋有檢測機構計量認證標志。

14.0.2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匯報應包含下列內容:

1工程概況及閘門和啟閉機運行、維修、保養(yǎng)情況;

2閘門和啟閉機現(xiàn)場檢測結果;

3閘門和啟閉機復核計算結果;

4閘門和啟閉機安全評價;

5結論和提議。

中國行業(yè)標準

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

技術規(guī)程

SL101-194

條文說明

目次

1總則............................................................23

2基礎要求.......................................................24

3巡視檢驗........................................................25

4外觀和運行情況檢測..............................................26

5腐蝕檢測.......................................................28

6材料檢測.......................................................29

7焊縫無損檢測....................................................30

8結構應力檢測...................................................31

9閘門振動檢測....................................................33

10啟閉力和啟閉機性能狀態(tài)檢測.....................................34

11啟閉機考評試驗.................................................35

12復核計算.......................................................36

13安全評價.......................................................37

14安全檢測匯報...................................................38

1總貝IJ

1.0.1閘門和啟閉機是水利水電工程關鍵組成部分,是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安全運

行關鍵原因之一。閘門和啟閉機在運行過程中,若能定時進行安全檢測,則可立

即發(fā)覺問題,制訂對應方法,避免事故發(fā)生。伴隨病險水庫和病險水閘安全判定

和除險加固工作連續(xù)開展,閘門和啟閉機全檢測工作量越來越大,開展這項工作

機構也越來越多。鑒于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工作責任重大,技術性強,為確保

安全檢測結果可靠性,故編制本規(guī)程。

2基礎要求

2.1安全檢測機構

2.1.1原2.0.1條補充和完善。原條文只要求檢測機構含有檢測資質,但沒有對

檢測資質等級提出要求。新條文明確檢測機構檢測資質應由省部級及以上行政主

管部門頒發(fā)認定。

2.1.2新增條文。原規(guī)程頒布實施時,計量認證工作在中國還剛剛開始,絕大多

數(shù)檢測機構沒有開展計量認證工作。現(xiàn)在,計量認證工作已經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所以,新條文對檢測機構計量認證資質提出了明確要求。

2.2安全檢測人員及設備

2.2.1完善原2.0.2條對檢測人員要求。原條文只要求檢測人員持有上崗證書,

新條文明確檢測人員應含有省部級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檢測資質證書。

2.2.2完善原2.0.2條對無損檢測人員要求。無損檢測分為射線檢測、超聲波檢

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等,檢測人員應分別取證,取得檢測資質。新條文要求

無損檢測人員取得資質證書應和實際檢測工作相適應。

2.2.3原2.0.3條補充和完善。對檢測儀器送檢計量檢定機構等級做出了明確要

求。

2.3安全檢測內容及項目

2.3.1新增條文。明確要求安全檢測應包含現(xiàn)場檢測、復核計算和安全評價三部

分內容。

2.3.2原2.0.4條完善。調研結果表明,規(guī)程原來要求檢測項目不夠合理,有些

檢測項目在實際工作中不便操作。為此,增加“腐蝕檢測”和“閘門振動檢測”,

刪除“水質及底質檢測”。調整后現(xiàn)場檢測項目共9項。

2.3.3新增條文。對抽檢項目和必檢項目作出明確要求。

2.3.4原2.0.5條補充和完善。

2.4安全檢測周期

2.4.1新增條文。明確要求安全檢測應包含首次檢測、定時檢測和特殊情況檢測。

2.4.2~2.4.3原2.0.6條補充和完善。

2.4.4原2.0.7條補充和完善。

2.5技術資料

2.5.1-2.5.2原2.0.8條補充和完善。

3巡視檢驗

3.0.1原3.0.2條補充和完善。巡視檢驗關鍵是檢驗和閘門和啟閉機相關水力學

條件、水工建筑物是否有異常跡象,防凍設施是否有效。由運行管理單位進行巡

視檢驗,可使巡視檢驗工作更具時效性,更有針對性,檢驗結果愈加正確和有效。

但檢測機構在進行現(xiàn)場檢測時,應進行抽樣復檢。

原3.0.1條為解釋性條文,不符合《水利技術標準編寫要求》(SL1—)要

求,故刪除。

3.0.2原3.0.3條補充和完善。補充了對巡視檢驗人員資質和上崗要求。

3.0.3新增條文。對巡視檢驗周期作出要求。

3.0.4原條文補充和完善。

3.0.5原條文補充和完善。閘門和啟閉機隸屬設施、電氣控制系統(tǒng)及設備不適合

作為巡視檢驗內容,故刪除。

4外觀和運行情況檢測

4.1通常要求

4.1.1原4.1.2條補充和完善。

調研結果表明,原4.1.1條要求“外觀檢測由工程管理單位組織檢驗,安全

檢測時依據(jù)統(tǒng)計抽樣檢驗”是不適宜,故刪除。

4.1.2原4.1.3條補充和完善。閘門和啟閉機變形、損傷等缺點可能是制造安裝

時產生,亦可能是投入運行后產生。了解閘門和啟閉機制造安裝、缺點處理、維

修養(yǎng)護和運行情況,能夠分析缺點產生時間、原因和過程,有利于檢測人員正確

判定缺點危害和發(fā)展。

4.1.3新增條文。目標在于明確檢測關鍵。

4.1.4新增條文。在實際檢測工作中發(fā)覺,有少數(shù)工程閘門關鍵構件尺寸或啟閉

機關鍵零部件技術參數(shù)和設計圖紙不符。所以,對沒有進行制造安裝質量第三方

驗收檢測閘門和啟閉機,有必需進行結構尺寸或技術參數(shù)復查。

4.1.5原4.1.4條、原421條合并、補充和完善。

4.2閘門外觀狀態(tài)檢測

4.2.1新增條文。明確要求了閘門外觀狀態(tài)檢測內容。

4.2.2~4.2.7原422條(1)?(5)項內容補充和完善。原條文過于簡單,實際

檢測時可操作性差。

4.3固定卷揚式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

4.3.1-4.3.7原422條(3)、(6)~(9)項內容補充和完善。原條文過于簡單,

實際檢測時可操作性差。

4.4移動式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

4.4.1-4.4.4原4.2.2條(3)?(4)、(6)~(9)項內容補充和完善。原條文過

于簡單,實際檢測時可操作性差。

4.5液壓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

4.5.1-4.5.4原4.2.2條(11)項內容補充和完善。原條文過于簡單,實際檢測時

可操作性差。

4.6螺桿啟閉機運行情況檢測

4.6.1-4.6.2原4.2.2條(10)項內容補充和完善。

4.7電氣設備和保護裝置運行情況檢測

4.7.1-4.7.4新增條文。電氣設備和保護裝置是啟閉機關鍵組成部分,應該納入

檢測范圍。

4.8閘門和啟閉機腐蝕情況檢測

4.8.1新增條文。對腐蝕情況檢測內容作出明確要求。

4.8.2新增條文。對腐蝕程度給出量化評定指標,統(tǒng)一分級,便于對腐蝕情況進

行描述。

4.8.3原4.3.2條補充和完善。

5腐蝕量檢測

5.0.1原4.3.1條補充和完善。

5.0.2新增條文。對腐蝕量檢測前處理提出明確要求。

5.0.3原4.3.3條、原434條合并、補充和完善。

閘門面板水上、水下部分腐蝕情況往往有很大差異。所以要求,依據(jù)腐蝕情

況,將閘門面板劃分為若干個測量單元,以使得檢測結果能更正確地反應面板腐

蝕情況。

閘門各部位環(huán)境條件和養(yǎng)護條件不盡相同,如平面門端柱、空腹梁上弦桿、

弧門支臂和較鏈連接處等,養(yǎng)護條件差,防腐保護困難,極易腐蝕,檢測時可依

據(jù)腐蝕程度合適增加檢測截面和測點。

5.0.4新增條文。對腐蝕量檢測數(shù)據(jù)處理提出明確要求。

5.0.5原4.3.5條補充和完善。

6材料檢測

6.0.1原5.0.1條補充和完善。

6.0.2原5.0.3條補充和完善。

6.0.3原5.0.5條補充和完善。增加了對取樣技術要求,以降低對構件或零件影

響。

6.0.4原5.0.2條補充和完善。對于冰凍地域,考察材料脆化傾向對確保安全是

有利。

6.0.5新增條文。對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鋼閘門和啟閉機,取樣確定材料牌號和性

能,是分析質量問題產生原因關鍵步驟。

6.0.6原5.0.4條補充和完善。

7焊縫無損檢測

7.0.1新增條文。明確要求無損檢測焊縫類別。

7.0.2新增條文。焊縫無損檢測屬于特種行業(yè),對從業(yè)人員要求較高,所以,再

次明確對人員要求。

7.0.3新增條文。對焊縫表面預處理提出明確要求。

7.0.4原6.0.1條補充和完善。

7.0.5原6.0.2條補充和完善。

7.0.6原6.0.3條補充和完善。

7.0.7新增條文。對內部缺點檢測焊縫數(shù)量作出明確要求。

7.0.8新增條文。當采取兩種及兩種以上無損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時,對焊縫合格

評定標準作出明確要求。

7.0.9新增條文。強調對存在超標缺點或經修復處理過部位,應進行100%復測。

7.0.10原6.0.5條補充和完善。明確要求對缺點嚴重程度進行評定,并提出處理

意見。

8結構應力檢測

8.1通常要求

8.1.1原7.1.2條補充和完善。

應力檢測前對結構進行計算分析,目標是使檢測截面選擇正確,傳感元件部

署合理,從而使實測應力值能夠更靠近實際應力值。

8.1.2原7.1.3條、722條合并、補充和完善。

測點部署要考慮檢測目標、要求、項目、范圍等多個原因。為使檢測工作關

鍵突出,提升效率,確保質量,測點數(shù)量能滿足檢測目標即可。

現(xiàn)場檢測時,因為多種偶然原因影響,會有少數(shù)測點出現(xiàn)故障,所以需要部

署校核點;其次,校核測點也可提供正式數(shù)據(jù),供分析時采取。

8.1.3原723條補充和完善。

現(xiàn)場檢測是在露天或水下進行,應設置可靠防潮防水方法保護傳感元件。

8.1.4原721條補充和完善。

閘門荷載以水壓力為主,啟閉機荷載關鍵為閘門自重加水壓力?,F(xiàn)場檢測時,

為了取得最大水壓力,可采取在工作閘門和檢修閘門之間充水,利用汛期高水位

(不影響渡汛安全),利用水位改變規(guī)律(如擋潮閘潮漲潮落)等措施來提升上、

下游水位差,使檢測工況盡可能靠近設計工況

8.2結構靜應力檢測

8.2.1原7.1.1條補充和完善。

8.2.2原724條補充和完善。

8.2.3原7.2.5條補充和完善。

8.2.4原7.2.6條補充和完善。明確各次檢測數(shù)據(jù)相差超出5%時應重新檢測。

8.2.5原7.1.4條補充和完善。

現(xiàn)場檢測時,荷載通常極難達成設計要求,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