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八中新高考歷史五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山東棗莊八中新高考歷史五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山東棗莊八中新高考歷史五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山東棗莊八中新高考歷史五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山東棗莊八中新高考歷史五模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棗莊八中新高考歷史五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61年9月,第一次不結盟運動國家首腦會議召開。周恩來總理致電祝賀:“愿會議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干涉,反對新老殖民主義,保衛(wèi)世界和平事業(yè)做出貢獻?!边@表明A.中國已經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國 B.不結盟運動建立起國際政治新秩序C.不結盟運動壯大了社會主義陣營 D.中國與不結盟運動擁有共同的訴求2.董仲舒稱:“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边@反映出董仲舒A.為封建專制提供了理論依據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繼承發(fā)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將“無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3.漢武帝時代是古代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時期。下列項中屬于漢武帝推行的措施有①頒“挾書律”②置刺史③建“中朝”④設司隸校尉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西漢初年,賈誼在政論文《過秦論》中指出,奪取政權需要暴力和智謀,即“并兼者高詐力”,但是構建和維系政權,更多需要運用調節(jié)和整合的方式,即“安定者貴順權”。他進而提出,“三主(秦始皇,二世、子嬰)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據此可知,賈誼認為A.法治不利于長治久安 B.治國方略應因時而變C.大一統秩序業(yè)已鞏固 D.秦代的政制缺乏創(chuàng)新5.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口紅效應”經濟理論首次被提出,即經濟不景氣時,人們就會轉向購買廉價奢侈品,口紅雖非生活必需品,卻兼具廉價和粉飾的特點,能給消費者帶來心理慰藉。美國電影因其虛構的美好,也成為“口紅效應”的受益者之一這一現象說明A.新政促進了第三產業(yè)繁榮B.經濟危機引發(fā)精神危機C.人們面對危機能夠淡定應對D.現代主義藝術得到社會認同6.美國憲法某修正案規(guī)定:“凡在合眾國出生或歸化合眾國并受其管轄的人,均為合眾國的和他們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實施限制合眾國公民的特權或豁免權的任何法律?!迸c這則修正案有直接聯系的是:A.獨立戰(zhàn)爭 B.南北戰(zhàn)爭 C.羅斯福新政 D.組建北約7.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間是中國社會劇烈變化的時期,社會上出現各種思想觀點。表中空白處的主張應是序號主張1民主共和2提倡國貨34外爭主權,內除國賊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C.聯俄聯共,扶助農工D.打倒列強,除軍閥8.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說:“粟貴傷末,粟賤傷農。乃當其貴,不能使賤,上禁止勿貴,而積粟者閉糴,而愈騰其貴。當其賤,不能使貴,上禁止勿賤,而懷金者不售,則愈益賤?!辈牧媳砻魍醴蛑鲝圓.實行農商并舉的經濟政策B.加強政府調控平抑糧食價格C.征收工商稅減輕農民負擔D.發(fā)揮市場作用促進商品流通9.“過新年,過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產黨軍來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過新年,計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鐮,高舉紅旗開大會,工農翻身掌大權?!边@首江西遂川的歌謠最有可能傳唱于A.國民大革命時期 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C.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 D.人民解放戰(zhàn)爭時期10.“他們面臨著雙重使命:既要把人從禁欲主義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又要避免滑向縱欲主義;既要聲張自我牟利的正當性,又要將社會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視古典美德共同體一去不復返,又要展示現代社會是一個‘全民嘉年華’的年代”。“他們”()A.開啟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先河 B.打破了民眾對羅馬教會的迷信C.恢復了被基督教泯滅的人性 D.開辟了否定權威的理性新時代11.《呂氏春秋》由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門客編撰而成,書中寫道:“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始生之者,天也;養(yǎng)成之者,人也。能養(yǎng)天之所生而勿攖(觸犯)之謂天子”。其提出的置君治國之道是A.君權神授 B.中央集權 C.無為而治 D.以人為本12.下列歷史人物,最早領導本國人民向西方學習的是A.甘地 B.穆罕默德·阿里 C.凱末爾 D.孫中山13.商王既是國家的最高行政首腦,也是最大的祭師:占卜顯兆吉兇皆由他親自制定,在甲骨文中的反映就是經常出現“王占曰”。這一現象本質上說明了A.神權實際服務于王權 B.商王權力高度集中C.王權具有了神秘色彩 D.君權神授思想盛行14.鴉片戰(zhàn)爭后《海國圖志》和《瀛環(huán)志略》的內容是介紹:()A.西方各國政治制度 B.西方歷史地理知識C.西方兵器制造知識 D.西方先進科學技術15.據《尚書》記載,禹曾向皋陶請教如何做到誠信。皋陶說:“謹慎自身,思慮深遠。依次與九族親戚敦厚,使眾賢臣勉力輔佐,由近及遠,還要知人善任,使民眾安居樂業(yè)?!庇戆葜x認同。這一記載表明A.儒家文化形成于上古時期 B.禹的成功緣于他知人善任C.誠信蘊含濃厚的家國觀念 D.私學是貴族主要求學途徑16.1943年11月,陜甘寧邊區(qū)召開第一次勞模大會,表揚獎勵了185名勞動英模,給予各位英模人物豐厚的物質獎勵。之后這一做法迅速被各抗日根據地所仿效。這一舉措旨在A.應對日本對華適地適產主義 B.打擊國民黨的消極抗戰(zhàn)情緒C.堅持自力更生擺脫抗戰(zhàn)困局 D.通過勞動教育鼓舞抗戰(zhàn)斗志17.20世紀初,清政府不得不以立法的形式將西方的工廠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與之配套的經濟制度正式引入中國。清政府這一做法A.體現了中國經濟殖民地化 B.強化了官僚資本的主導地位C.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 D.解決了近代工業(yè)發(fā)展的困境18.從亞里士多德的記載來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確定了村社為最基本的政治單位,所有的政治和軍事制度如五百人會議、公民大會、法庭和將領等都以村社為基礎而組織起來。這A.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 B.促進了雅典工商業(yè)快速發(fā)展C.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礎 D.推動了雅典城邦國家的形成19.閱讀下列詩句,推測“晁監(jiān)”的身份當是A.御史大夫 B.樞密使 C.外國公使 D.遣唐使20.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設任務,一方面是徹底廢除國民黨時期的舊法;另一方面進行了新法的創(chuàng)建,如制定了臨時憲法《共同綱領》,起草了《刑法大綱》《訴訟程序通則》《公司法》等。這些法制工作的開展A.表明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B.保障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C.不利于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D.使國家管理實現了有法可依21.1952—1953年,中國編制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從工業(yè)總產值增長1.3%、手工業(yè)增長2.9%、大型工礦項目施工694個到具體的各種產品產量增加多少都有規(guī)定。“當時中央政府管2萬個硬指標,計劃就是法律,硬得很?!薄拔迥暧媱潯卑l(fā)展模式A.經濟指標具體細致,具有指令性B.內容科學詳盡,具有強大生命力C.是落后國家趕超發(fā)達國家的必然選擇D.是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主要原因22.“采取統一經營與分散經營相結合的原則,使集體優(yōu)越性和個人積極性同時得到發(fā)揮。這一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上述材料中所述“這一制度”指的是A.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制度 B.建國初期的農業(yè)生產合作社C.58年開始的人民公社體制 D.新時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3.丘吉爾曾說:“未能通過一種或另一種手段將當初已屈服了的俄國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這一失敗如今成為我們的沉重負擔?!睂Α斑@一失敗”的準確理解是A.《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B.蘇聯“二五”計劃后工業(yè)超過英國C.俄國十月革命勝利 D.美蘇爭霸導致世界長期動蕩不安24.新中國成立后,針對與周邊國家之間遺留的邊界問題,確立了以“安定四鄰,爭取國際形勢的和緩”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礎上加以解決”為原則,依據歷史和照顧現狀,“在解決之前,維持現狀”的基本政策。與緬甸、尼泊爾、阿富汗、蒙古、朝鮮等國解決了遺留的邊界問題。新中國外交上的這些做法A.推動了亞非各國的反帝反殖斗爭B.成為新中國順利進行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C.體現出“一邊倒”的外交戰(zhàn)略方針D.具有強烈的革命性和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特點25.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充分認識到,藝術不但要攀仿自然,而且也要摹仿自然規(guī)律創(chuàng)造事物形象的方法,按照自然規(guī)律來進行創(chuàng)造。這一認識A.意在再造古典人文精神 B.體現了浪漫主義的特點C.直接否定天主教會地位 D.受到了時代變革的影響26.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下列有關文明起源與輻射示意圖,較符合事實的是A. B.C. D.27.有學者指出,蘇聯的現代化不可能是一個自然的社會演變過程,外部形勢決定它只能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以迅速趕上先進工業(yè)國和適應世界環(huán)境。該學者意在強調A.蘇聯與其他國家的工業(yè)化路徑不同B.蘇聯的現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選擇C.蘇聯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極大成就D.蘇聯當時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形勢28.20世紀初,文獻中使用“紳商”一詞時,多分指紳士和商人兩類人。但是隨著“紳土和商人在新的經濟基礎上進一步滲透、融合,有時二者已是渾然一體,難分彼此,變成某種亦紳亦商的、兼具紳、商特征的獨特群體?!边@表明A.社會結構變動 B.商人地位提高 C.自然經濟解體 D.近代工業(yè)發(fā)展29.1922年6月《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的主張中》指出:為了完成中國共產黨在目前最迫切的任務,中國共產黨主張同國民黨等革命黨派以及其他革命團體,建立民主主義聯合戰(zhàn)線。這表明當時的中國共產黨()A.確立與國民黨合作的方針 B.深化了對中國國情的認識C.注重掌握國民革命領導權 D.系統地闡述革命動力問題30.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在公元前655年5月,聯合八國諸侯在首止開大會,并與其中的七國諸侯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不久,周惠王死,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這反映出A.諸侯爭霸斗爭激烈 B.周王室開始衰微C.傳統體制受到沖擊 D.宗法制遭到破壞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自格致學日明,而天予神授為皇帝之邪說可滅。自世界文明日開,而專制政體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聰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賦之權利可享。今日,今日,我皇漢人民,永脫滿洲之羈絆,盡復所失之權利,而介于地球強國之間,蓋欲全我天賦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獨立之權。嗟予小子無學,頑陋不足以言革命獨立之大義。兢兢業(yè)業(yè),謹模擬美國革命獨立之義,約為數事,再拜頓首,獻于我最敬最親愛之皇漢人種四萬萬同胞前,以備采行焉如左:………………——摘自鄒容《革命軍》第六章《革命獨立之大義》(1)你是否同意鄒容所言“自格致學日明,而天予神授為皇帝之邪說可滅?!钡挠^點?簡要說明你的理由。(2)鄒容提出“驅逐住居中國中之滿洲人,或殺以報仇?!薄ⅰ罢D殺滿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萬世不復有專制之君主?!敝袊鴼v史的現實演變與該構想有何差異?(3)你如何看待鄒容對中華共和國的構想?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72年,李鴻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廠“日需外洋煤鐵”極多,“可憂孰甚”。他建議清政府“設法勸導官督商辦,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準洋人代辦……于富國強兵之計殊有關系”。清政府采納李鴻章建議,決定先在部分地區(qū)試辦“開采煤鐵事宜”?!幾源饕葜骶帯逗喢髑迨贰返炔牧隙轮袊耙晃濉庇媱澲赋觯骸暗V產資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進度,資源供應的保證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產力、建立新工業(yè)基地、正確地規(guī)定工業(yè)建設計劃的先決條件?!睘榇?,國家要求“有計劃地展開全國礦產的普查工作”,“加強對某些從前沒有發(fā)現或者很少發(fā)現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區(qū)上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獡督▏詠碇匾墨I選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在19世紀70年代的礦業(yè)政策及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清代礦業(yè)政策相比,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礦業(yè)政策的特點,并簡析其意義。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虞衡是我國古代掌管山林川澤的政府機構的泛稱,其職責主要是保護山林川澤等自然資源,制定相關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執(zhí)行這種政策法令,這就是虞衡制度?!吨芏Y·地官·山虞》記載了周代的虞官設置:“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秦漢時期,虞衡轉稱少府,但其職責仍為管理山林川澤,具體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疇官等。隋唐時期、虞衡職責有了進一步的擴展,管理事務范圍不斷擴大,據《舊唐書》記載,虞部“掌京城街巷種植、山澤苑圃、草木薪炭供頓、田獵之事”。宋元以后,除元朝設有專門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負責資源與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工作。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當政者對環(huán)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開始從系統性的角度來考慮和管理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問題。虞衡制度及其機構基本延續(xù)至清代,可以說這一制度是中國對世界自然資源管理做出的制度性貢獻?!幾圆窌攒?、任保平《中國古代的樸素生態(tài)文明思想及其實踐》材料二左宗棠在就任陜甘總督、督辦新疆(1867—1881年)緊張繁重的軍事、政治、經濟活動之外,對西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也推行了一系列樸素但卻富有針對性的環(huán)保舉措,主要集中在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而且首要目的是先要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益。這與當時戰(zhàn)亂剛過、元氣未復的社會實際相適應的。經過十多年的開發(fā)建設,西部荒地漸少,生態(tài)漸轉,民困漸蘇,百業(yè)肇興,民氣日旺,氣象一新的局面日漸形成。光緒帝因此在上諭中稱贊左宗棠經營西北的計劃“井井有條”,且其工作已“漸著成效”,要求他“認真經理,以期次第就緒,教養(yǎng)有資?!薄幾择R嘯《左宗棠對近代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與建設》(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虞衡制度的發(fā)展特征及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左宗棠在西北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建設的背景及其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都主張維護民族獨立,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干涉,反對新老殖民主義,因此中國與不結盟運動的國家有著共同的利益,故D項正確。2、C【解析】

根據“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可知,天為民而立君主,君主應當使民安樂,體現民本思想,故C正確;材料強調以民為本的思想,無法體現“專制”,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排除B;材料體現民本思想,無法體現“無為”思想,排除D。3、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②③④均漢武帝推行的措施,故選D;“挾書律”是秦始皇在進行焚書時實行的一項法令,排除①,故排除AC;B項不全面,排除?!军c睛】本題考查漢朝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措施,關鍵詞是:漢武帝推行的措施。4、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賈誼認為“構建和維系政權”需要采取和“奪取政權”不同的方式,才能實現統治長治久安,通過秦亡的歷史教訓說明治理國家要隨著形勢發(fā)展變化而變化,故B項正確;題干未體現法治思想,排除A項;賈誼探討治國方略旨在適應鞏固大一統的需要,排除C項;題干未強調對秦政制的認識,排除D項。故選B。5、B【解析】

根據材料“給消費者帶來心理慰藉”“虛構的美好”“口紅效應”等詞可知,經濟危機的創(chuàng)傷讓人們尋求精神上的慰藉,故B項符合題意。A項,“口紅效應”不能說明第三產業(yè)的繁榮,故排除。C項,是對材料的誤讀,不符合題意,故排除。D項,材料并未體現現代藝術的發(fā)展,故排除。6、B【解析】

據材料可以看出這則修正案與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有直接聯系,內戰(zhàn)消滅了奴隸制,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掃清了道路。故憲法修正案規(guī)定“凡在合眾國出生或歸化合眾國并受其管轄的人,均為合眾國的和他們居住州的公民”,故B項正確;獨立戰(zhàn)爭是還沒有制定憲法,給沒有憲法修正案,A錯誤;CD與材料沒有直接關系,排除?!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修正案的背景.南北戰(zhàn)爭摧毀了奴隸制,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但較好的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fā)展掃清了道路,并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7、B【解析】試題分析:據題干可知,材料中的思潮都出現于辛亥革命之后,而“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口號,故這一思潮出現的時間是1912-1919年。A是1905年成立的同盟會的政治綱領;C、D都發(fā)生在國民革命時期(1924-1927年);B是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提出的辦學方針,符合題意??键c: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內容8、D【解析】

王夫之這段話的大意是:粟米價貴傷害商業(yè),價賤則傷害農業(yè)。當其價格昂貴時,不能(通過強制手段)使其價賤,政府強制平抑糧價,那么糧商不再收糧出售,只會導致糧價最終更貴;當糧價低賤時,不能(通過強制手段)使其價格提高,政府強制要求糧食售價提高,那么糧商壓倉不售,就會導致糧價更加低賤。材料中王夫之并論及農業(yè)和商業(yè)關系,故A排除;王夫之反對政府干預糧價,故B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征收工商稅的主張,故C排除;王夫之反對政府強制干預,主張糧價遵從市場調節(jié)作用,故D正確。9、B【解析】

依據材料“共產黨軍來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過新年,計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鐮,高舉紅旗開大會,工農翻身掌大權”“江西遂川”來看,這指的是共產黨在江西進行了土地革命。依據所學可知,共產黨是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在江西進行的土地改革。B正確;國民大革命時期未進行土地改革,A錯誤;抗戰(zhàn)時期土地改革的內容是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不符合材料,C錯誤;人民解放戰(zhàn)爭時期未在江西進行土地改革,D錯誤。故選B。10、D【解析】

材料“既要把人從禁欲主義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又要避免滑向縱欲主義;既要聲張自我牟利的正當性,又要將社會引向公序良俗”反映了反對宗教禁欲主義,主張人文主義,同時強調人的理性,這屬于啟蒙運動的特點,啟蒙運動開辟了否定權威的理性新時代,故D項正確;智者學派開啟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先河,故A項錯誤;宗教改革打破了民眾對羅馬教會的迷信,故B項錯誤;文藝復興恢復了被基督教泯滅的人性,故C項錯誤。11、D【解析】

材料中“非以阿天子”意思是:不是為了讓天子謀私利。后面一句的意思是:最開始產生生命的是天;養(yǎng)育生命并讓它成長的是人??梢员pB(yǎng)上天所產生的萬物而不觸犯它的為天子。材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故選D;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君權神授、中央集權、無為而治,排除ABC。12、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甘地是領導印度獨立的人物,1947年印度獨立;穆罕默德?阿里于1805年開始改革;凱末爾是領導土耳其進行革命的人物,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于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綜上所述,1805年最早,故選B,ACD排除。13、A【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商王既是行政首腦,也是最大的祭師,負責吉兇的占卜,表面上看出早期政治制度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但實質上是商王通過神權為王權服務的,故選A,排除C;商王實行內外服制度,還沒有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君權神授思想,D錯誤。14、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海國圖志》和《瀛環(huán)志略》的內容是介紹西方歷史地理知識,故選B;ACD不符合題意,排除。15、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皋陶誠信行為的做法由自身推及到國家和社會,說明誠信蘊含著濃厚的家國觀念,C正確;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時期,A排除;B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私學的興起是在春秋時期,D排除。故選C。16、C【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反映了陜甘寧邊區(qū)召開勞模大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自力更生擺脫抗戰(zhàn)困局,C正確;日本對華適地適產主義是將淪陷區(qū)納入日本經濟體系,材料反映的是自力更生發(fā)展生產,排除A;材料體現的是陜甘寧邊區(qū)發(fā)展生產,與打擊國民黨的消極抗戰(zhàn)情緒無關,排除B;材料并未體現通過勞動教育鼓舞抗戰(zhàn)斗志,排除D。17、C【解析】

20世紀初,清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將西方的工廠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與之配套的經濟制度正式引入中國,這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故C正確;A在材料未體現,排除;官僚資本在洋務運動時起到主導作用,B錯誤;社會制度不發(fā)生變化不能解決近代工業(yè)發(fā)展的困境,D錯誤。18、C【解析】克利斯提尼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4個血緣部落,并以此為基礎設立五百人會議、十將軍委員會、重新組織了公民大會等,這些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礎,故C項正確;克利斯提尼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4個血緣部落,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從而為民主政治奠定基礎,故A項不合適;梭倫改革促進了雅典工商業(yè)快速發(fā)展,故B項錯誤;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標志著雅典國家的形成,因此D項是C項的結果,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注意選項的邏輯關系,AD項是迷惑性非常大的選項,這兩個選項和C項構成了因果關系,但不能從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也就是說,所選選項必須能直接從材料信息中得出才能入選。19、D【解析】

根據材料“王維《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聯系所學可知是日本遣唐使晁衡在唐朝做秘書監(jiān),要回日本探親,王維寫詩送行,故答案為D;御史大夫是秦朝的副丞相,樞密使是宋朝負責軍事的官員,分割宰相的軍權,外國公使是近代國家交往中才出現的,均與王維所處的唐朝不符合,排除ABC。20、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建國之初的法制建設任務一方面是徹底廢除國民黨時期的舊法,另一方面制定和起草新的法律;故表明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故A項正確。新中國的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建國之初的法制建設為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提供法律保障,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國家管理有法可依的內容,而是強調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排除D。21、A【解析】材料前半部分是經濟指標具體,后半部分“硬指標,計劃就是法律”體現出指令性計劃,故A項正確;工業(yè)增長指標過大,不符合事實,故B錯誤;該指標不具有現實性,落后國家趕超先進國家不是依靠計劃,故C錯誤;D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會運動的影響。22、D【解析】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指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形式,依據材料“統一經營與分散經營相結合”“個人積極性發(fā)揮”可知,這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正確;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制度是廢除封建土地剝削制度,A錯誤;農業(yè)合作化運動是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農民私有制轉變?yōu)榧w所有制;由一家一戶的個體經營轉變?yōu)榧w經營,這與材料中的“分散經營”不符,B錯誤;人民公社化運動挫傷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排除C項。23、C【解析】

“俄國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說明是俄國十月革命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符合材料主旨,C正確;A是二戰(zhàn)之前蘇德簽訂條約;B是蘇聯經濟建設,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二戰(zhàn)以后美蘇冷戰(zhàn)影響。24、B【解析】

材料信息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本著“安定四鄰,爭取國際形勢的和緩”的目的,依據歷史和照顧現狀,較快地與周邊國家解決了遺留的邊界問題。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為國內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經濟建設提供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故B項正確;材料不是以反帝反殖為目的,排除A項;“一邊倒”針對的是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強烈的革命性和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故D項錯誤。25、D【解析】

藝術不僅僅攀仿自然,而且有遵循自然規(guī)律創(chuàng)造,這一認識顯然受到了人文主義影響,D正確;這一認識認為藝術存在“創(chuàng)造”,故其目的不是簡單的再造古典,排除A;這一認識主張尊重自然規(guī)律,這與浪漫主義追求個人情感的特點不符,排除B;這一認識并未明確反對天主教,C排除。26、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圖示反映了古希臘文明的傳播歷程,古希臘文明起源于愛琴海地區(qū),然后向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的地中海沿岸傳播,故B項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27、B【解析】

據材料“蘇聯的現代化……,外部形勢決定它只能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以迅速趕上先進工業(yè)國和適應世界環(huán)境”可知,由于當時蘇聯面臨的外部形勢,決定它只能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這說明蘇聯的現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選擇,B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其他國家的工業(yè)化道路,A錯誤;材料沒有涉及“蘇聯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極大成就”,C錯誤;據材料“蘇聯的現代化……,外部形勢決定它只能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以迅速趕上先進工業(yè)國和適應世界環(huán)境”可知,由于當時蘇聯面臨的外部形勢,決定它的工業(yè)化道路,沒有體現其“當時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形勢”,D錯誤。28、A【解析】

據材料“紳土和商人在新的經濟基礎上進一步滲透、融合,有時二者已是渾然一體,難分彼此,變成某種亦紳亦商的、兼具紳、商特征的獨特群體”可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紳土和商人在新的經濟基礎上進一步滲透、融合,已是渾然一體,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獨特群體,這是社會結構變動的表現,A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商人地位的提高,B錯誤;據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自然經濟已經開始解體,C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D錯誤。29、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922年中共二大召開,在認真地分析了中國國情的情況下,提出了民主革命綱領,認為當時中國國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中國共產黨最迫切的任務聯合國民黨等革命黨派以及其他革命團體,建立民主主義聯合戰(zhàn)線,故B正確;1923年中國共產黨確立與國民黨合作的方針,排除A;國共第一次合作,中國共產黨沒有重視掌握國民革命領導權的問題,排除C;材料不能體現“系統地”闡述,排除D。30、C【解析】

依據材料“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其中的七國諸侯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傳統的分封制、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壞。C正確;材料未反映諸侯的斗爭,A排除;‘開始’的材料不能體現,B排除;材料不僅反映了宗法制度遭到破壞,而且還反映了分封制也遭到了破壞,不全面,D排除。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部分同意。(或基本同意)理由:鄒容所述“格致學日明”,實指西學在中國傳播。西學在中國傳播后,君權神授或君權天授(或皇帝為天子,代表上天統治臣民)的觀點日益動搖(可以涉及自然科學的進步動搖了君權天授的基礎),民主的觀念日漸傳播。但是說君主觀點徹底失去市場則為時過早,在革命興起時保皇勢力仍不可小視,在清朝專制統治推翻后,君主思想仍大有市場以至還出現過袁世凱復辟帝制和丁巳復辟(也可以再往后涉及了民國的獨裁統治)。(2)鄒容的觀點實質上具備狹隘的民族主義性質,滿洲人是中國人的一部分而并非外國人。資產階級革命之初,革命派也持有這樣的觀點,但隨著革命的展開,革命思想也逐漸成熟。在同盟會成立時,就已經開始區(qū)分滿洲人與滿洲貴族,辛亥革命革命時也并沒有“誅殺滿洲人所立之皇帝”,而是在給予退位皇帝相應的優(yōu)待條件,保留皇帝帝號,辛亥革命后滿洲人作為一個民族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3)本題采取分層評價的方法評定。中間層次:能夠兩個角度以上評價鄒容的構想。兩個角度可以是中華共和國的創(chuàng)建途徑、創(chuàng)建模式,為何有這種構想、構想的實現概率等,同時能夠進行辯證分析,(即不能是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能夠做到史論結合。低一層次:忽視革命為創(chuàng)建之手段,或忽視全面模仿美國制度中任一方面;或看不到鄒容構想中的負面因素(如狹隘的民族主義、過激的革命傾向、全盤模仿美國,脫離中國的實際等)高一層次:在中間層次基礎上,論證充分,史料詳實,邏輯嚴明,文字流暢。【解析】

(1)觀點:依據材料中《革命獨立之大義》的內容可知存在偏激言論,因此部分同意。理由:依據材料中“格致學日明”可知西學在中國傳播、君權神授的觀點日益動搖以及民主的觀念日漸傳播等都是正確觀點。依據材料“自世界文明日開,而專制政體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笨芍饔^點徹底失去市場則為時過早,依據所學從在清朝專制統治推翻后,君主思想仍大有市場進行批駁。(2)依據材料“驅逐住居中國中之滿洲人,或殺以報仇”可知鄒容的觀點實質上具備狹隘的民族主義性質;依據所學的辛亥革命的史實從辛亥革命中對待滿人的態(tài)度以及最后實現了和平奪權來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