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內容考試附有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20/wKhkGWaoU4KAN6jyAAFdHPy6MKE314.jpg)
![生物必修內容考試附有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20/wKhkGWaoU4KAN6jyAAFdHPy6MKE3142.jpg)
![生物必修內容考試附有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20/wKhkGWaoU4KAN6jyAAFdHPy6MKE3143.jpg)
![生物必修內容考試附有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20/wKhkGWaoU4KAN6jyAAFdHPy6MKE3144.jpg)
![生物必修內容考試附有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20/wKhkGWaoU4KAN6jyAAFdHPy6MKE31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必修內容考試[復制]您的姓名:[填空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號:[填空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班級:[單選題]*○1班○2班○3班○4班○5班○6班○7班○8班○9班○10班1.1937年,某人把原產(chǎn)丹麥和德國的白三葉草移到瑞典栽培,這里的氣候比較寒冷。最初白三葉草莖葉的單位面積產(chǎn)量很低,但經(jīng)過若干年后,產(chǎn)量顯著提高。人們對這一事實作出以下幾點解釋,其中不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單選題]*A.比較不耐寒的個體被自然淘汰B.耐寒的個體得以生存并繁衍C.白三葉草在生長過程中逐漸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正確答案)D.這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答案解析:按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三葉草本身存在抗寒個體的變異,環(huán)境(氣候比較寒冷)對該種變異進行了選擇,使抗寒性狀在后代中積累和加強,比較不耐寒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被自然淘汰,A、B、D正確,C錯誤。2.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對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進行了修改,下列哪項不是修改的內容()[單選題]*A.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而不是生物個體B.自然選擇是因為生物存在過度繁殖而導致生存斗爭來實現(xiàn)的(正確答案)C.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D.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將自然選擇學說與遺傳變異有關理論結合起來答案解析: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生物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而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A不符合題意;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沒有闡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而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C、D不符合題意。3.下列對生物進化理論的認識,正確的是()[單選題]*A.基因頻率的改變意味著新物種的誕生B.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C.青霉素使細菌產(chǎn)生了抗藥性突變體D.共同進化的過程也是生物多樣性形成的過程(正確答案)答案解析:基因頻率的改變意味著生物發(fā)生了進化,生殖隔離的出現(xiàn)意味著新物種的誕生,A錯誤;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雜交,其后代三倍體西瓜不育,所以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之間存在生殖隔離,B錯誤;青霉素對細菌種群中存在的抗藥性突變體起到了定向選擇的作用,C錯誤;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D正確。4.下列關于進化和自然選擇的敘述,錯誤的是()[單選題]*A.自然選擇不僅保留有利變異,淘汰不利變異,而且能使有利變異積累起來B.自然選擇是進化的唯一因素(正確答案)C.生物在繁殖過程中直接傳遞給后代的并不是性狀,而是基因D.種群中具有不同性狀的個體間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現(xiàn)了差異,自然選擇就發(fā)生了答案解析:通過自然選擇,能保留有利變異,淘汰不利變異,并能使有利變異積累起來,A正確;自然選擇不是進化的唯一因素,還有突變和基因重組等,B錯誤;生物體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而不是性狀,C正確;種群中具有不同性狀的個體間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現(xiàn)差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正確。5.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單選題]*A.突變和基因重組使種群產(chǎn)生定向變異,為新物種形成提供材料B.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正確答案)C.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間的生存斗爭來實現(xiàn)的D.長期的地理隔離一定會導致新物種的形成答案解析:突變和基因重組使種群產(chǎn)生不定向變異,為新物種形成提供材料,A錯誤;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緩慢進化,因此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B正確;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C錯誤;長期的地理隔離,當種群的基因庫存在顯著差異并出現(xiàn)生殖隔離時,才會導致新物種的形成,D錯誤。6.下列關于物種形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單選題]*A.產(chǎn)生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B.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是常見的物種形成方式C.生殖隔離是地理隔離的必然結果(正確答案)D.自然選擇對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起的作用有差別答案解析:產(chǎn)生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A正確;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是常見的物種形成方式,B正確;長期地理隔離不一定會導致生殖隔離,C錯誤;不同種群對環(huán)境的適應情況不同,所以自然選擇對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起的作用有差別,D正確。7.根據(jù)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圖解(如圖),下列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補充、完善等內容中,不正確的是()[單選題]*
A.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研究種群中基因頻率變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C.物種形成包括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D.種群中每個個體都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正確答案)答案解析: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正確;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使分化的種群之間失去自由交流基因的機會,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C正確;從實質上看生物進化是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結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研究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A正確;種群基因庫是種群中全部生物個體的全部基因的總和,每個個體只有種群基因庫的一部分基因,D錯誤。調查某校學生中關于某種性狀的各種基因型及比例為:則該校學生中XB和Xb的基因頻率分別是()[單選題]*A.6%、8%B.92%、8%(正確答案)C.78%、92%D.8%、92%答案解析:伴性遺傳的基因頻率計算,只計數(shù)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體,即男性只統(tǒng)計一個基因,女性中統(tǒng)計兩個基因,所以該校學生中Xb的基因頻率為eq\f(7.36%+0.32%×2+4%,42.32%×2+7.36%×2+0.32%×2+46%+4%)×100%=8%,則XB的基因頻率為92%。9.下列關于生物進化方面的證據(jù)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單選題]*
A.圖1四種地雀喙的差異是由于不同環(huán)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變異B.圖2昆蟲的兩類翅形的形成是對環(huán)境的主動適應C.圖3是兩種體色的樺尺蠖,它們的性狀分化證實了物種形成的機制D.圖4中兩種動物之間的關系對兩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正確答案)答案解析:圖1中四種地雀喙的差異是由于環(huán)境不同自然選擇保留的個體不同,A錯誤;圖2中翅形的形成是由于生物變異形成的,B錯誤;圖3中樺尺蠖的性狀分化只是進化,還是同一物種,C錯誤;圖4中兩種動物的捕食關系可以促進二者共同進化,捕食者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D正確。10.下列哪項對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影響?()[單選題]*A.隨機交配(正確答案)B.基因突變C.自然選擇D.染色體變異答案解析:基因突變會產(chǎn)生新基因,自然選擇會定向改變基因頻率,染色體變異也可以改變種群基因頻率。B、C、D都有影響,隨機交配不會影響種群基因頻率,A符合題意。11.生物的共同進化,可以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出來()①同種生物之間②不同種生物之間③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④親代與子代之間[單選題]*①③②④②③(正確答案)①④答案解析:共同進化指不同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發(fā)展進化,①④錯誤,②③正確。12.下列事實不屬于共同進化的是()[單選題]*A.工業(yè)的發(fā)展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溫升高(正確答案)B.昆蟲和體內共生菌的關系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馬和獵豹都能迅速奔跑,這是它們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D.4億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陸生植物,隨后出現(xiàn)了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答案解析:共同進化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B、C、D屬于共同進化,不符合題意;工業(yè)的發(fā)展導致CO2等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全球氣溫升高屬于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A符合題意。某種蘭花有細長的花矩(如圖),花矩頂端貯存著花蜜,這種蘭花的傳粉需借助具有細長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過程中完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單選題]*A.蛾口器的特征決定蘭花花矩變異的方向B.花矩變長是蘭花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C.口器與花矩的相互適應是共同進化的結果(正確答案)D.蛾的口器會因吸食花蜜而越變越長答案解析: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是隔離,B錯誤;兩種生物之間的種間互助是共同進化的結果,C正確;蛾的口器變長是花矩變長對其進行自然選擇的結果,D錯誤。14.現(xiàn)有兩個非常大的某昆蟲種群,個體間隨機交配,無遷入和遷出,無突變,自然選擇對A和a基因控制的性狀沒有作用。種群1的A基因頻率為80%,a的基因頻率為20%;種群2的A基因頻率為60%,a的基因頻率為40%。假設這兩個種群大小相等,地理隔離不再存在,兩個種群完全合并為一個可隨機交配的種群,則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是()[單選題]*A.75%B.50%C.42%(正確答案)D.21%答案解析:根據(jù)遺傳平衡定律,種群1中AA=64%,Aa=32%,aa=4%,種群2中AA=36%,Aa=48%,aa=16%,則二者合并后,AA=50%,Aa=40%,aa=10%,所以A=70%,a=30%,隨機交配后,子代中Aa=2×70%×30%=42%。15.下列不能體現(xiàn)生物正在進化的是()[單選題]*A.在黑褐色環(huán)境中,黑色樺尺蠖被保留,淺色樺尺蠖被淘汰B.雜交育種通過不斷地自交、篩選和淘汰使純合矮稈抗病小麥比例越來越高C.雜合高莖豌豆通過連續(xù)自交,導致后代純合子頻率越來越高(正確答案)D.青霉菌通過輻射誘變產(chǎn)生了青霉素產(chǎn)量很高的菌株答案解析:生物進化的標志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在黑褐色環(huán)境中,黑色樺尺蠖被保留,而淺色樺尺蠖被淘汰,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A能體現(xiàn)生物在進化;雜交育種通過不斷地自交、篩選和淘汰使純合矮稈抗病小麥比例越來越高,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B能體現(xiàn)生物在進化;雜合高莖豌豆通過連續(xù)自交導致后代純合子頻率越來越高,但種群基因頻率沒有發(fā)生改變,C不能體現(xiàn)生物進化;青霉菌通過輻射誘變產(chǎn)生了青霉素產(chǎn)量很高的菌株,種群基因頻率改變,D能體現(xiàn)生物在進化。16.下圖是有關遺傳和生物進化原理的概念圖,結合此圖,分析以下結論錯誤的是()[單選題]*
A.圖中①是自然選擇,②是種群基因頻率,③是生殖隔離B.突變和基因重組是隨機的、不定向的,它為進化提供了原材料C.地理隔離不一定產(chǎn)生③,而種群基因庫間的差異是產(chǎn)生③的根本原因D.種群中②的改變一定會導致③的出現(xiàn)(正確答案)答案解析:分析圖示可知:①是自然選擇,②為種群基因頻率,③是生殖隔離,A正確;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突變和基因重組是隨機的、不定向的,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正確;地理隔離是指同一物種由于地理上的障礙而分成不同的種群,使種群間不能發(fā)生基因交流的現(xiàn)象,地理隔離不一定產(chǎn)生③生殖隔離,種群基因庫間的差異積累到一定程度就產(chǎn)生生殖隔離,C正確;種群中②基因頻率的改變會導致生物進化,不一定會導致生殖隔離(新物種的形成),D錯誤。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A.人的某一器官用得越多,就會越發(fā)達,反之就會退化;由于使用多少而產(chǎn)生的變異是可以遺傳的B.生物受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的變異都是不能遺傳的C.在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D.地理隔離可能導致生殖隔離(正確答案)答案解析:用進廢退及獲得性遺傳理論缺乏科學依據(jù)的支持,A錯誤;生物受環(huán)境影響產(chǎn)生的變異,如果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是能夠遺傳的,B錯誤;環(huán)境條件不變,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等因素也會使基因頻率改變,C錯誤;地理隔離可能導致生殖隔離,D正確。18.下列關于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單選題]*A.生殖隔離不一定是地理隔離的必然結果B.存在地理隔離的兩個種群,如果人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產(chǎn)生可育后代(正確答案)C.生殖隔離產(chǎn)生的關鍵原因是種群基因庫的差異D.不同的物種之間一定具有生殖隔離答案解析:經(jīng)過地理隔離不一定能產(chǎn)生生殖隔離,A正確;存在地理隔離的同一物種的兩個種群,如果環(huán)境條件相差不大,也可能不會導致生殖隔離,若人為地將不存在生殖隔離的兩種群放在一起,則能相互交配并產(chǎn)生可育后代,B錯誤;種群基因庫發(fā)生變化,并不斷擴大差異,將最終導致生殖隔離,C正確;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chǎn)生生殖隔離,D正確。19.下列有關生物變異與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單選題]*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定向改變B.基因重組不產(chǎn)生新的基因,但也能為進化提供原材料(正確答案)C.抗生素的使用誘導細菌產(chǎn)生了抗藥性,使細菌的抗藥基因頻率增大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生物變異與進化,要求考生理解相關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A錯誤;基因重組不產(chǎn)生新的基因,但可以產(chǎn)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能為進化提供原材料,B正確;抗生素的使用對細菌產(chǎn)生的不同抗藥性個體進行定向選擇,使細菌種群的抗藥基因頻率增大,C錯誤;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D錯誤。20.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單選題]*A.生物進化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發(fā)生改變的結果B.共同進化是指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的結果C.長期地理隔離可能造成不同種群基因庫發(fā)生顯著差異(正確答案)D.突變與基因重組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答案解析: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A錯誤;共同進化是指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的結果,B錯誤;長期地理隔離可能造成不同種群基因庫發(fā)生顯著差異,C正確;突變、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D錯誤。21.下列哪項不屬于豌豆適合作遺傳學實驗材料的理由()[單選題]*A.豌豆屬于閉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都是純種B.豌豆具有多對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C.一株豌豆一次可以產(chǎn)生很多后代D.豌豆的花屬于單性花,容易操作(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豌豆的花屬于兩性花,且是嚴格的閉花受粉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都是純種;豌豆具有多對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豌豆一次可以產(chǎn)生許多后代,便于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分析實驗結果。22.下列有關相對性狀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單選題]*A.在一群同種生物個體中,若僅考慮一對等位基因,可有4種不同的交配類型B.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F2的表現(xiàn)型比為3∶1C.若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銹病(顯性)小麥,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正確答案)D.通過測交可以推測被測個體產(chǎn)生配子的數(shù)量答案解析:在一個生物群體中,若僅考慮一對等位基因,可有6種不同的交配類型,A錯誤;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F1產(chǎn)生兩種比例相等的配子,B錯誤;鑒別一棵顯性性狀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植物常用自交法,簡便易行,還可保留純合子,C正確;測交可推測被測個體產(chǎn)生配子的種類和比例,而不是數(shù)量,D錯誤。23.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某植物個體自交,雙顯性子代中含隱性基因的個體占()[單選題]*A.1/16B.8/9(正確答案)C.9/16D.1/2答案解析:依據(jù)自由組合定律,雙顯性子代的基因型為A_B_,所占比例為9/16,其中只有AABB不含隱性基因,在雙顯性子代中所占比例為1/9,則雙顯性子代中含隱性基因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1/9=8/9。24.刺鼠的毛色由兩個位點B和C決定,B(b)和C(c)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黑色)對b(褐色)為顯性;凡是具有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體色,只要基因型是cc則為白化鼠。黑色的刺鼠與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1/2個體是白化鼠,1/4是黑色正常刺鼠,1/4是褐色正常刺鼠。請推測黑色親本的基因型是()[單選題]*A.bbCcB.BbCc(正確答案)C.BbCCD.BBCc答案解析:刺鼠的毛色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只有C基因存在的情況下,B_表現(xiàn)為黑色,bb表現(xiàn)為褐色,黑色親本中至少含一個B和一個C,基因型為B_C_的黑色刺鼠與白化鼠bbcc交配,子一代中有eq\f(1,2)個體是白化鼠,所以親本黑色刺鼠含有c為B_Cc,子一代中eq\f(1,4)是黑色正常刺鼠,eq\f(1,4)是褐色正常刺鼠,親本黑色刺鼠含有b,所以黑色親本的基因型是BbCc。25.蘿卜的根形由兩對等位基因決定,且這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xiàn)用兩個純合的圓形塊根蘿卜作親本進行雜交,F(xiàn)1全為扁形塊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塊根、圓形塊根、長形塊根的比例為9∶6∶1,則F2中的圓形塊根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單選題]*A.2/3(正確答案)B.6/16C.8/9D.3/16答案解析:F2中比例為9∶6∶1,即9∶3∶3∶1的變形,圓形塊根的基因型為3A_bb和3aaB_,其中1AAbb、2Aabb、1aaBB、2aaBb,其中雜合子占eq\f(4,6)=eq\f(2,3),A正確。26.某二倍體植物的葉表面無蠟粉和有蠟粉是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E、e控制),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做了如下三組實驗,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單選題]*A.實驗結果表明有蠟粉是顯性性狀B.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內C.三組親本中有蠟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D.丙組的F1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正確答案)答案解析:根據(jù)丙組可知,有蠟粉是顯性性狀,A正確;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分離定律,因此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內,B正確;甲、乙是測交,后代有兩種表現(xiàn)型,丙組自交后代有性狀分離,所以三個親本中有蠟粉植株都是雜合子Ee,C正確;丙組Eeeq\o(――→,\s\up7(?))1EE、2Ee、1ee,純合子占eq\f(1,2),D錯誤。27.某種蝴蝶紫翅(Y)對黃翅(y)是顯性,綠眼(G)對白眼(g)為顯性,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生物小組同學用紫翅綠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進行雜交,F(xiàn)1出現(xiàn)的性狀類型及比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單選題]*A.上述親本的基因型是YyGg×YyggB.F1紫翅綠眼個體自交(基因型相同個體間的交配),相應性狀之比是15∶5∶3∶1C.F1紫翅白眼個體自交(基因型相同個體間的交配),其中純合子所占比例是eq\f(2,3)D.F1紫翅綠眼個體與黃翅白眼個體交配,則后代相應的性狀之比是4∶2∶1∶1(正確答案)答案解析:紫翅∶黃翅=3∶1可以推斷出兩個親本關于翅色的基因型為Yy×Yy,綠眼∶白眼=1∶1,說明綠眼不是純合體,這樣就可以得到兩個親本的基因型YyGg×Yygg,A正確;F1紫色綠眼基因型eq\f(1,3)YYGg、eq\f(2,3)YyGg,Gg自交,綠眼∶白眼=3∶1,Y_自交,出現(xiàn)黃翅的概率為eq\f(2,3)×eq\f(1,4)=eq\f(1,6),紫翅為1-eq\f(1,6)=eq\f(5,6),即紫翅∶黃翅=5∶1,故F1紫翅綠眼(Y_Gg)個體自交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3∶1)×(5∶1)=15∶5∶3∶1,B正確;F1紫翅白眼基因型為Y_ggeq\f(1,3)YYgg、eq\f(2,3)Yygg,自交后代中雜合子的概率為eq\f(2,3)×eq\f(1,2)=eq\f(1,3),純合子的概率為1-eq\f(2,3)×eq\f(1,2)=eq\f(2,3),C正確;F1紫翅綠眼eq\f(1,3)YYGg、eq\f(2,3)YyGg個體與黃翅白眼(yygg)個體雜交,出現(xiàn)黃翅概率eq\f(2,3)×eq\f(1,2)=eq\f(1,3),紫翅為1-eq\f(1,3)=eq\f(2,3),即紫翅∶黃翅=2∶1,綠眼∶白眼=1∶1,則后代性狀比例為紫翅綠眼∶紫翅白眼∶黃翅綠眼∶黃翅白眼=(2∶1)×(1∶1)=2∶2∶1∶1,D錯誤。28.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自交后,其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接近于()[單選題]*A.9∶3∶3∶1(正確答案)B.3∶3∶1∶1C.1∶2∶1D.3∶1答案解析:AabbDd自交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接近于(3∶1)×1×(3∶1)=9∶3∶3∶1,A正確。29.純合的黃色圓粒豌豆(YYRR)與純合的綠色皺粒豌豆(yyrr)雜交,F(xiàn)2代中出現(xiàn)雜合的綠色圓粒豌豆的幾率是()[單選題]*A.1/4B.1/8(正確答案)C.1/16D.3/16答案解析:純種黃色圓粒豌豆(YYRR)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yyrr)作親本進行雜交,F(xiàn)1均為黃色圓粒(YyRr),F(xiàn)1再進行自交,F(xiàn)2中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黃色圓?!命S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9∶3∶3∶1。因此,F(xiàn)2中出現(xiàn)雜合的綠色圓粒(yyRr)豌豆的幾率是1/4×1/2=1/8,B正確。30.菜豆種子顏色由兩對非等位基因A(a)和B(b)調控。A控制黑色素合成(A_出現(xiàn)色素,AA和Aa的效應相同,aa不出現(xiàn)色素),B為修飾基因,淡化顏色的深度(BB使色素顏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顏色淡化)?,F(xiàn)有親代種子P1(純種,白色)和P2(純種,黑色),雜交實驗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推斷不正確的是()[單選題]*A.P1和P2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正確答案)B.F1的基因型是AaBbC.F2種子是黑色的個體基因型有2種D.F2種子是白色的個體基因型有5種答案解析:由于F1的表現(xiàn)型為黃褐色,且F2性狀分離比為3∶6∶7,屬于9∶3∶3∶1的變式,所以F1基因型為AaBb,B正確;P1為純種白色基因型可能為AABB、aaBB、aabb,P2為純種黑色,基因型為AAbb,因為F1為AaBb,所以P1的基因型是aaBB,A錯誤;F2種子是黑色的個體基因型有2種,分別是AAbb和Aabb,C正確;F2種子是白色的個體基因型有5種,分別是AABB、AaBB、aaBB、aaBb、aabb,D正確。31.某植物的花色由兩對自由組合的基因決定,顯性基因A和B同時存在時,植株開紫花,其他情況開白花,以下敘述錯誤的是()[單選題]*A.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B.其中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進行自交,子代表現(xiàn)型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C.只有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時,子代才會出現(xiàn)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正確答案)D.基因型為aaBb的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現(xiàn)為白花植株答案解析:由題意可知,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種,A正確;基因型為AaBb的紫花植株進行自交,子代表現(xiàn)型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B正確;基因型是AaBB或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時,子代都會出現(xiàn)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C錯誤;基因型為aaBb的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基因型為aaBb、aaBB和aabb,全部表現(xiàn)為白花植株,D正確。32.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傳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塊農(nóng)田間行種植等數(shù)量基因型為Aa和aa的玉米(A和a分別控制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且A對a為完全顯性),假定每株玉米結的子粒數(shù)目相同,將收獲的玉米子粒種下去,具有A表現(xiàn)型和a表現(xiàn)型的玉米比例應接近()[單選題]*A.1∶4B.5∶11C.1∶2D.7∶9(正確答案)答案解析:根據(jù)農(nóng)田間行種植等數(shù)量基因型為Aa和aa的玉米可以知道:產(chǎn)生的配子中:A占eq\f(1,4),a占eq\f(3,4)。因為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說明它們之間能進行自由傳粉,玉米結的子粒中,AA占eq\f(1,4)×eq\f(1,4)=eq\f(1,16),Aa占eq\f(1,4)×eq\f(3,4)×2=eq\f(6,16),aa為eq\f(3,4)×eq\f(3,4)=eq\f(9,16)。因此,收獲的玉米種下去,具有A表現(xiàn)型和a表現(xiàn)型的玉米比例應接近eq\b\lc\(\rc\)(\a\vs4\al\co1(\f(1,16)+\f(6,16)))∶eq\f(9,16)=7∶9。33.南瓜的果實中白色(W)對黃色(w)為顯性,盤狀()對球狀(d)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不同親本組合所產(chǎn)生的后代中,結白色球狀果實最多的一組是()[單選題]*A.WwDd×wwddB.WwDd×WWDDC.WWdd×WWdd(正確答案)D.WwDd×wwDD答案解析:WwDd×wwdd后代中結白色球狀果實比值為1/2×1/2=1/4,WwDd×WWDD后代中結白色球狀果實比值為1×0=0,WWdd×WWdd后代中結白色球狀果實比值為1×1=1,WwDd×wwDD后代中結白色球狀果實比值為1/2×0=0,C組結白色球狀果實最多,C正確。34.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現(xiàn)為大花瓣,Aa的為小花瓣,aa的為無花瓣。花瓣顏色受另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為RR和Rr的花瓣是紅色,rr的為黃色,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單選題]*A.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B.子代共有4種表現(xiàn)型(正確答案)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約為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純合子約占1/4答案解析:AaRr自交,根據(jù)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子代共有3×3=9種基因型,A正確;Aa自交子代表現(xiàn)型有3種,Rr自交子代表現(xiàn)型有2種,但由于aa表現(xiàn)無花瓣,即aaR_與aarr的表現(xiàn)型相同,因此表現(xiàn)型共5種,B錯誤;子代有花瓣植株所占的比例為3/4,AaRr所占的比例為1/2×1/2=1/4,因此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為1/3,C正確;AaRr自交,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純合子約占1/2×1/2=1/4,D正確。35.有一植物只有在顯性基因A和B同時存在時才開紫花。已知一株開紫花的植物自交,后代開紫花的植株180棵,開白花的植株142棵,那么在此自交過程中配子間的組合方式有多少種()[單選題]*A.2種B.4種C.8種D.16種(正確答案)答案解析:顯性基因A和B同時存在時才開紫花,則紫花的基因型表示為AABB、AaBB、AABb、AaBb,若AABB自交,后代為紫花;若AaBB自交,后代為紫花∶白花=3∶1;若AABb自交,后代為紫花∶白花=3∶1;若AaBb自交,后代為紫花∶白花=9∶(3+3+1)=9∶7,符合題意,所以該紫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能產(chǎn)生雌雄配子各4種,自交過程中雌雄配子間的組合方式有4×4=16種。36.科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能有效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富含青蒿素,控制青蒿株高的等位基因有4對,它們對株高的作用相等,且獨立遺傳。已知基因型為aabbccdd的青蒿高為10cm,基因型為AABBCCDD的青蒿高為26cm。如果已知親代青蒿高是10cm和26cm,則F1的表現(xiàn)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現(xiàn)型種類是()[單選題]*A.12cm、6種B.18cm、6種C.12cm、9種D.18cm、9種(正確答案)答案解析:依題意可知,每個顯性基因可使植株增高(26-10)/8=2cm。親代青蒿高是10cm和26cm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ccdd和AABBCCDD,二者雜交,F(xiàn)1的基因型為AaBbCcDd,含有四個顯性基因,所以表現(xiàn)型(株高)為10+2×4=18cm;F2的表現(xiàn)型種類可依據(jù)顯性基因的數(shù)目來確定,在F2的個體中,最多含有8個顯性基因,最少不含顯性基因,因此表現(xiàn)型有9種。綜上所述,A、B、C錯誤,D正確。37.某種植物綠葉()對紫葉(a)為顯性,長葉(B)對圓葉(b)為顯性,且基因A或b純合時致死?,F(xiàn)有兩株雙雜合的綠色長葉植株雜交,子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A)[單選題]*A.2∶1(正確答案)B.9∶3∶3∶1C.4∶2∶2∶1D.1∶1∶1∶1答案解析: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雜交,由于當基因A或b在純合時致死,所以子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ktv整套設備出售合同范例
- 2024年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 5 簡易方程第13課時 實際問題與方程(2)配套說課稿 新人教版
- 醫(yī)療單位簽約合同范例
- 修車招標合同范例
- 代購柴油合同范例
- 6《千人糕》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001
- 2024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2.3《氧氣的性質》說課稿 (新版)北京課改版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 B Lets talk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001
- 入伙協(xié)議合同范例
- 運輸合同的履行方案
-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 Integration說課稿 - 2024-2025學年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新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
- 北京市東城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英語試題 含解析
- 中國食物成分表2020年權威完整改進版
- 2024年金屬非金屬礦山(地下礦山)安全管理人員考試練習題(100題)附答案
- 快消品銷售團隊薪酬方案
- 測繪學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國家焊工職業(yè)技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特魯索綜合征
- 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食堂食材配送采購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