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PDF版含答案)_第1頁
第六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PDF版含答案)_第2頁
第六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PDF版含答案)_第3頁
第六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PDF版含答案)_第4頁
第六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PDF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PDF版含答案)高一半期考試答案

1.D“北方生活艱難,人們長期與自然對抗"錯,于文無據(jù)

2.A“儒家思想不是認知的學問,缺乏抽象的哲學思考,學術研究價值有限”錯,原文是說“孔子將中國后世幾千年的思想脈絡一錘定音,這是一門人間與社會的學問,而非今天學術界的認知學問”,可見,儒家思想是人間與社會的學問,而非今天學術界的認知學問,且“缺乏抽象的哲學思考,學術研究價值有限”的說法過于武斷。故選A。

3.B.意為: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該句探討的是個人修養(yǎng)外在形式和內在本質的關系問題,沒有涉及到實用方面的內容,所以不能體現(xiàn)儒家思想注重實用特點。

4.①儒家內部出現(xiàn)分歧。②儒家受到道家沖擊。

5.①孔子心中理想的世界是禮樂大成后長幼有序、和樂悠閑的社會。這種社會既有完備的禮儀制度供遵循,又能滿足老百姓對自由、審美等的追求,“禮"和“樂”兩方面都得到高度發(fā)展,相得益彰。

②孟子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是仁君在位,百姓普遍有恒產、有恒心、明禮義的社會。君主施行“仁政”,注重保障百姓的經濟利益,注重道德教化,發(fā)展教育事業(y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讓老百姓在生活水平得到高水平保障的情況下懂得禮義教化。

5.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據(j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分析,孔子的社會理想是實現(xiàn)社會大同,能讓賢者在位,百姓各得其所,上下尊卑秩序井然,社會和諧。他所暢想的正是大同社會的生活縮影,所以孔子贊同曾皙的理想。這種社會既有完備的禮儀制度供遵循,又能滿足老百姓對自由、審美等的追求,“禮"和“樂”兩方面都得到高度發(fā)展,相得益彰。

根據(jù)“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可知,孟子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是仁君在位,百姓普遍有恒產、有恒心、明禮義的社會。根據(jù)“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分析,君主施行“仁政”,注重保障百姓的經濟利益,注重道德教化,發(fā)展教育事業(y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讓老百姓在生活水平得到高水平保障的情況下懂得禮義教化。

6.B我和高個子的對話才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主要力量。故選B。

D高個子消失引起了恐慌,不是因為以前他留在小鎮(zhèn)有重大意義,是小鎮(zhèn)和鎮(zhèn)上的人們因此而“空空蕩蕩”,甚至有人認為是“石羊鎮(zhèn)繼續(xù)衰敗的標志"。

石羊鎮(zhèn):①處在經濟轉型期,破敗凋敝;②人們消極頹廢,生活按部就班,不愿主動改變現(xiàn)狀。③對于小鎮(zhèn)的變化,人們心里有觸動,有危機感。魯鎮(zhèn):①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封閉沉悶;②人們受封建思想束縛,落后保守,麻木愚昧。

藏得住秘密:①通過“兒童”視角觀察,真實地把“我"眼中的高個子形象展示出來,讓讀者思考其人物形象背后的意義。②以第一人稱敘事,其視角的有限性,讓小說有一種神秘感,給讀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間。③運用象征手法含蓄表達,每天“看日出日落”象征了高個子對理想的堅持。④白描式的外貌描寫,簡略地勾畫出人物的特征,但普通的外貌下隱藏著與眾不同的追求。大優(yōu)雅:指的是主人公高個子的堅持理想、追求美好,熱情友好、真誠善良。

10B句意:開始臣是在下邳起家,和皇上在留相會,這是上天把臣托付給陛下。陛下采納臣的計策,幸而有時還能有成效,臣希望把留封給我就夠了,不敢接受三萬戶。

“下邳"留”是地名,分別做“起"和“會”的地點狀語,應在“邳"留”后斷開;而“此"是下句主語,其前斷開,排除ACD;

11C“表彰”錯,謚號,是封建時代在人死后根據(jù)其生前事跡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有“美謚和惡謚"之分。

C“沒費一兵一卒”錯,原文是“臣聞其將屠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

(1)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整個句子是判斷句,“……者……也"是標志;“所以”,……的原因;“出入”,偏義詞,偏在“入”;“非?!?,古今異義詞,意外的變故。

(2)這只是他們的將領想反叛罷了,恐怕士兵們不會聽從。如不聽從就一定會有危險。不如趁他們懈怠時去襲擊他們?!芭稀蓖ā芭选保炎?;“恐”,恐怕、擔心;“因”,趁著;“解”通“懈”,懈怠松懈。

14.①以利相誘;②設疑兵;③攻其懈怠。(答對兩點給4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說:“不要和(劉邦)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是韓王派給沛公的人,現(xiàn)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張良就進去,(把情況)詳細告訴劉邦。劉邦大吃一驚,說:“對這件事怎么辦?”張良說:“誰替大王作出這個計策的?"(劉邦)回答說:“淺陋無知的小人勸我說:‘把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進來,秦國所有的地盤都可以由你稱王了?!裕ㄎ遥┞犘帕怂脑挕!睆埩颊f:“估計大王的軍隊能夠抵擋住項王的軍隊嗎?"劉邦沉默(一會兒)說:“本來不如人家,將怎么辦呢?”張良說:“請讓我親自去告訴項伯,說劉邦不敢背叛項王。"劉邦說:“你怎么和項伯有交情的?”張良說:“在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有交往,項伯殺了人,我救活了他;現(xiàn)在有了緊急的情況,所以幸虧他來告訴我。"劉邦說:“他你年齡,誰大誰???”張良說:“他比我大。"劉邦說:“你替我(把他)請進來,我得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待他?!睆埩汲鋈?,邀請項伯。項伯隨即進來見劉邦。劉邦就奉上一杯酒為項伯祝福,(并)約定為親家,說:“我進入關中,極小的財物都不敢沾染,登記官吏,人民,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以等待將軍(的到來)。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日日夜夜盼望著將軍的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對項王)詳細地說明,我是不敢忘恩負義的。"項伯答應了,跟劉邦說:“明天你不能不早些來親自向項王謝罪?!眲钫f:“好。"于是項伯又連夜離開,回到(項羽)軍營里,詳細地把劉邦的話報告項王。就趁機說:“劉邦不先攻破關中,您怎么敢進來呢?現(xiàn)在人家有大功(你)卻要打人家,這是不仁義的。不如就趁機友好地款待他?!表椡醮饝?。

材料二:

沛公從雒陽向南穿過軒轅山時,張良率兵跟隨沛公。沛公打算率領兩萬人馬去攻擊橈山下的秦軍,張良勸說道:“秦軍還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說他們的將領是屠戶的兒子,買賣人容易用利益來動搖。希望沛公暫且駐留營壘,派一部分人先出發(fā),給五萬人準備糧餉,在周圍的山上多張掛旗幟,作為疑兵之計,然后派酈食其帶著貴重的財寶去誘惑秦將。"秦軍的將領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聯(lián)合一齊向西襲擊咸陽,沛公想接受他們。張良說:“這只是他們的將領想反叛罷了,恐怕士兵們不會聽從。如不聽從就一定會有危險,不如趁他們懈怠時去襲擊他們。”于是沛公率兵襲擊秦軍,大敗秦軍。

張良體弱多病,不曾單獨領兵。經常作為謀臣,時時跟從在漢王身邊。漢四年,韓信打敗齊國以后想自立為齊王,漢王非常生氣。張良向漢王獻計,漢王才派張良前去授予韓信齊王王印。漢六年正月,封賞有功之臣。高帝說:“運籌謀劃于帷帳之中,決戰(zhàn)取勝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勞。你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戶作為封地吧。"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兵,與陛下在留縣會合,這是上天把我授給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策,幸而時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縣就滿足了,不敢接受三萬戶的封地。”于是封張良為留侯。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謚號為文成侯。

15.C“頸聯(lián)用擬人手法描繪出色澤明麗的景致"分析錯誤,頸聯(lián)的意思是:正是淅瀝的蘆葦含著秋霧的時候,也正是玲瓏的橘柚透著夕陽的色澤之際。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并沒有使用比擬的修辭手法。與上聯(lián)意境相似,錯誤。

16.①衡陽是秋來雁至的地方,可借雁寄語傳遞友情;②拿柳州與衡陽對比,柳州環(huán)境更惡劣,衡陽尚有美好的景色;③借用典故,以被貶的柳惲來寬慰勸勉友人。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首聯(lián)“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意思是:你處在臨蒸,也用不著嘆息身處在炎熱的南方,秋天到來時還有幾行大雁到你那里棲息。“大雁"是古詩中常用的意象,此處之“雁”指“衡陽之雁”,作者借此勸慰友人,衡陽是秋來雁至的地方,可借雁寄語傳遞友情。

頷聯(lián)“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寫出林邑山勢的曲折、高聳,牂牁水的滾燙,突出了環(huán)境的惡劣。

頸聯(lián)“蒹葭浙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淅瀝蘆葦含著秋霧,玲瓏橘柚透著夕陽的色澤,形象地描繪了衡陽的美好景色。拿柳州與衡陽對比,柳州環(huán)境更惡劣,衡陽尚有美好的景色。

尾聯(lián)說我雖然不是江南白蘋洲般的游客,仍然寄上這首詩,來表達對瀟湘水邊的你的遙遠祝福?!鞍滋O洲畔客”指南朝詩人柳惲,當時柳惲被貶到吳興,思念瀟湘江畔的古人,詩人引用這個典故,以被貶的柳惲來寬慰勸勉友人。

17.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18.①畫龍點睛;②一語雙關;③習以為常\司空見慣\見怪不怪

19.①用三個不同的稱謂,可以讓語言更為活潑,避免了行文的呆板。②“蘇公"是作者對蘇軾的敬稱,體現(xiàn)了作者對蘇軾的景仰和欽佩。③“蘇軾”及“他"是客觀指代,表明作者對蘇軾的遭遇進行冷靜客觀地評價。

20.①有益于身體健康;②原因有很多;③烹飪方式不當也是危險因素。

21.發(fā)酵食品尤其是腌菜、豆醬、腐乳等都含有大量鹽分,容易讓血壓升高,這也是人們認為發(fā)酵食品有害健康的原因。語序不當語義重復

作文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本題屬于記敘性材料作文題。材料記敘的是鄧清明作為備份航天員默默無聞卻毫不遜色的故事。

立意的關鍵點在于備份航天員鄧清明的話“無論是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這個本分可以理解為對祖國的熱愛,對航天事業(yè)的忠誠,可以理解為高度的信念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23年不計較一直做“備份”,堅持訓練,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這個寫作要求提醒考生在立意時不能只就事論事,應該引申到“每個人都應遵循自己的本分”,這個本分就是信念、使命、責任、擔當,為了恪守這個本分,我們應努力奮斗、執(zhí)著追求、堅持不懈、不計得失。

行文時最好寫成議論文,要中心突出,論據(jù)充分,論證方法多樣。要從材料出發(fā),提煉出觀點,緊扣“本分”這個關鍵詞,建議從“怎么辦"的角度分析恪守本分的意義或如何恪守本分。

參考立意:

1.恪守本分,時刻準備。

2.恪守本分,執(zhí)著追求。

3.恪守本分,不計得失。

材料作文,審題是關鍵,而閱讀材料又是審題的前提。在閱讀過程中,要通過概括材料大意,找出關鍵語句,確定立意角度,進而提煉出中心論點。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關鍵性的一環(huán),所以可運用如下的做法:

①發(fā)現(xiàn)法。主要用于意義顯豁、中心明確的材料。發(fā)現(xiàn)的目標,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題中關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關于中心的提示。發(fā)現(xiàn)了這些內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設想法。主要用于有頭無尾或有尾無頭的材料,如續(xù)寫的材料。設想的內容,或是與材料合理銜接的情節(jié),或是與材料合理銜接的論述。設想的過程就是思維的發(fā)散,所以要注意發(fā)散的合理性。

③歸納法。主要用于意義明晰,但既無中心句,也無提示句的一則或多則材料,歸納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處。

④提煉法。主要用于含義對立的對照型材料。從正反對比中、矛盾對立中、正誤相對中提煉出材料所要表達出的意圖,以作立意的依據(jù)。

⑤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從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擷取文題所需要的部分內容,并據(jù)此理清寫作的線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義型、寓義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復體味、比較之中品評出材料的喻義、哲理、觀點等,然后據(jù)此形成自己的觀點。

范文:

忠于本分,靜候花開

“無論是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二十三年默默無聞的堅守,雖無緣于頭頂?shù)男浅胶谱?,卻鑄就了心中的一片海闊天空。鄧清明忠于本分,無言得失,在人生的道路上靜候一片花開。

喬布斯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拿著“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在世界上呼云喚雨。有時,你會幡然醒悟,自己并不是生來受于大任,注定揮舞干戚,而是屢屢同成功擦肩而過,被冷峻的現(xiàn)實所傷害。"青春就是追逐別人的背影而有力奔跑”,不少人總是落得個“備胎"的下場。

現(xiàn)實中,不少青年被目前窘境所嚇倒,奉"佛系"為豐桌,淪為躺平人士,終日無所追求,碌碌無為;也有人渦望光鮮亮麗,用過度消費來包裝精致的外表,最終使自己陷入困境。在社會劇烈的競爭下,有些青年陷入了白我懷疑和自我否定泥淖,羨艷別人的成功,終至迷失了自我定位,與當代青年人應有的本分相背離,喪失了追求理想的勇氣和信心。

"有時不是看到希望而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輪椅博土李麟青從小下肢癱瘓,只能輪椅移動,但他自幼刻苦,終獲計算機博士學位,并研發(fā)出殘障人士無障礙導航系統(tǒng);姜馨田作為全球首位聾啞人殘障大使,懷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最終破繭成蝶,成為奧運圣火的傳遞手。他們忠于青年人的本分,即使上天給予了他們先天的不公,但依舊憑借毅力和堅持贏得了異樣的精彩人生。

忠于本分,靜候花開,要甘于隱藏光環(huán),忍受花開前的寂寞。援藏醫(yī)生周南不顧家人反對,只身前住醫(yī)療落后的西藏,用耐心和毅力傳播醫(yī)學知識,千辛萬苦建立風濕免疫血液科,面診上萬人次,在中國第二個醫(yī)師節(jié)中被評定為“最美醫(yī)師"。西藏天寒地苦,卻難掩她的赤誠之心,堅持作一名恪盡職守的醫(yī)生,最后迎來化繭成蝶的契機。

“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每個青年都應堅守自己的人生"本分”。越來越多的青年志士,從盲目困頓中走出,從安逸享樂中蛻變,氣字軒昂,創(chuàng)造改變,用生命溫潤大地,慷慨踏歌而來。黃文秀、吳應譜、樊貞子,無論是主份還是備份,他們時刻銘記本分,將理想信念鐫刻在血脈中,靜候那一片花開,贏得無悔人生。內江六中2023—2024學年(下)高2026屆半期考試

語文學科試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7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儒家思想的建立

孔子身處的時代,禮崩樂壞,西周的封建制度隨著西周本土的淪陷,只剩下一個空名。在

大崩潰的時候,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時空限制的普世價值觀念,將依據(jù)理性道德建立的系統(tǒng)作

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也作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為準則。

孔子教誨門下,并不像后世所謂的學校,而是與來自各方的同人和朋友們隨機討論問題,

共同建立和發(fā)展一套思想體系。從一開始,孔子注意的就不是個人“獨善其身"的道德,而是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相處之道又建立在道德之上。

“道”在孔子心目中是永恒而且普世的原則,即使是至高無上的神明“天”,也不過是“道”

的顯現(xiàn),“天"和“道”是一體兩面。神的力量和永恒、普世的原則,雖然抽象,但“道"不

只存在于人與人的相處之中,它還存在于萬事之中。因此,儒家思想落實在人間事務上,是主

導人間關系的大原則、確立人和人之間相處的尺寸與尺度。孔子將中國后世幾千年的思想脈絡

一錘定音,這是一門人間與社會的學問,而非今天學術界的認知學問。這個特點我們必須記得,

它乃是中國和西方制度方向上最大的差異。

儒家思想中的“安人”與“安百姓"

孔子認為門下的弟子分別屬于四個門類:德行、政事、語言、文學。這四科各有出色的代

表人物。德行是修身,政事是為人服務,語言是處理社會事務和傳達信息,文學是書寫能力,

與語言同為傳達信息之用。

四門學科之中,有三門相當實用,都是為了處理世間事務、服務公職、安頓人民而努力。

儒家思想中的“安百姓”和“安人"是兩種志業(yè)?!叭恕笔亲约核闹艿娜耍鞍傩?是天下所

有的人,因此,儒家所關懷的對象不僅是國家的公民及其福祉,也有人類全體的福祉,這是普

世和永恒的價值觀念。在他們心目中,有志者必須“修己”,即整頓自己,才可以進而“安百

姓"。從這個角度看,自己和群體是不能切割的連續(xù)體,所以,“忠恕”和“仁"可以并且必

須一以貫之。

孟子將孔子的比較實用的儒家思想擴大為相當抽象的哲學。孟子思想的根本,是將人性和

天道結合為相呼應的兩種永恒的關懷,所以人心必須是善,天心是垂愛人間,也必須是善。天

道與人性,個人與天下,都是連續(xù)而不能分割的關懷。

孔子、孟子或是孔門其他人,不是單單為了思想而思想,更是為了給人間帶來一個理想的

世界??组T弟子忙忙碌碌地奔走各處游說,希望國君能夠采納他們的建議,利用國家的力量,

一步一步地將世界帶向更高的境界,創(chuàng)造更自在的安樂。人必須自己努力,砥礪修養(yǎng),堅持以

此為基礎,才能安人、安百姓。先安頓自己的親人,使其能彼此和睦相處,然后才可以安頓族

群,才能治理好國家,最后的目標,則是天下太平。

孟子的時代是戰(zhàn)國時期??组T主旨:不論是獨善其身,還是兼善天下,都著重“善”。四

科之中,最主要的“德行"和“政事”,無非是為了個人或群體能夠趨于善。孟子認為:人性

本善,但也可能會因為欲望而喪失本性所具有的善。在他所處的時代,楊、墨理論遍行天下,

孟子必須努力堅持儒家本色,主張持守本性的善,排除可能的惡。

于是,儒家開始有了二元的分野。

荀子時代已是戰(zhàn)國晚期。他在善、惡二元的對立中,特別注意到“善是天生的,還是人為

___

的修養(yǎng)"這個問題,他主張“性善是偽”。其實,他所謂的“偽"并不是假裝,而是意指“人

為的努力”。人性可為善,但是如果不加注意,受到種種誘惑就可能會淪落為惡。人必須努力

讓自己培養(yǎng)出向善的方向,才能做到善。

在政事方面,治理國家乃是走向太平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荀子的不少陳述都在討論一個好

的國家應該有什么樣的境界以及如何走向這一境界。孟、荀二家都從善惡二分的二元下手,可

是二人也都指陳,這二元可以彼此轉換,在二極之間演變。

荀子門下,衍生了所謂“法家"的理論家。一個是韓非,他結合了許多從政人員的實際經

驗,將之綜合為管理學和政治學的理論;另外一個學生李斯成為秦始皇的助手,為秦朝規(guī)劃制

度。儒家四科的“政事”一科,終于發(fā)展出一個政治學理論及實踐,使得儒家在此后的幾千年

中,在皇帝制度的旁邊,發(fā)展成為文官體系主要的理論基礎。

儒家真正的對手乃是道家,老子和莊子兩家都在末世楚國的疆域內發(fā)展。楚國地處淮漢地

區(qū),這里多丘陵、湖泊、溪流、森林,呈現(xiàn)出與北方黃土平原完全不同的景觀。楚文化的南方

傳說系統(tǒng),也呈現(xiàn)出與北方系統(tǒng)不同的風貌。南方諸神都在山間水涯活動,俊美的男神、綽約

的女神和許多靈活的小精靈,是傳說世界的角色。北方生活艱難,人人必須約束、節(jié)制,必須

尊重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限;南方容易維持生計,也因此有抒發(fā)自我的空間。南方人活潑而自

由,個人有更多的自我,也獲得更多的尊重,人兼容于自然之中,而不是與自然對抗。于是,

在這個環(huán)境下發(fā)展出來的思想,著重點都在于尊重個性,甚至離棄集體,不愿有強大的集體妨

礙個人自由,他們也主張“自然"之道不能絕對。

老子、莊子議論的出發(fā)點和北方自然環(huán)境中產生的觀念很不一樣,對于“真實”的本體,

老子以為“有"出于“無”,一切都在流動中;在于則以為衡量和判斷的角度和尺度不同,觀

察的結果也會不同。老子的“虛無論"和莊子的“相對論”,都在絕對真理之外提出另一些選

擇,也否定了思想的武斷。

(節(jié)選自許倬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面對“禮崩樂壞"的現(xiàn)實,孔子基于理性道德,建立了比較實用的儒家思想體系,為處

理人際關系提供了行為準則。

B.儒家的四門學科都有明確具體的功能,其中“德行”和“政事"比較重要,因為二者分

別能夠讓個人或群體趨于完善。

C.在人本性善惡的問題上,孟子和荀子有一些分歧,孟子堅持認為“善”是天性,荀子則

認為“性善"是努力的結果。

D.作者認為,自然環(huán)境是影響思想的重要因素。北方生活艱難,人們長期與自然對抗;南

方人容易維持生計,更崇尚自由。

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儒家思想不是認知的學問,缺乏抽象的哲學思考,學術研究價值有限,但它卻影響了中

國后世幾千年的思想脈絡和政治制度方向。

B.在儒家思想中,“修己”是實現(xiàn)社會和政治目標的前提,只有先整頓好自己,才有可能

安頓好親族,進而實現(xiàn)“安天下"的目標。

C.孟子在楊、墨理論遍行天下的時代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學說,認為人性與天道在“善”

方面是共通的,二者相互呼應,不可分割。

D.韓非和李斯的理論和實踐,從儒家學說衍生和發(fā)展而來,荀子關于國家治理目標和方法

的思考對法家主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下列選項,最不能體現(xiàn)儒家思想注重實用特點的一項是(3分)

A.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B.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C.學而優(yōu)則仕,仕而優(yōu)則學。D.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4.請結合文章內容,給第二、三兩節(jié)各擬一個小標題(序號①、②處)。(4分)

___

5.材料中提到,“孔子、孟子或是孔門其他人,不是單單為了思想而思想,更是為了給人間

帶來一個理想的世界。"請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和《齊桓晉文之事》為例,分別闡

釋孔子、孟子心目中理想社會的核心特點。(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日出日落

朱山坡

外祖母帶著我沿著一條廢棄的舊鐵軌來到了石羊鎮(zhèn)。

這里看上去很破敗,充滿沮喪和頹廢的氣息,從空氣就可以聞出來。一條烏黑的河穿過鎮(zhèn)

區(qū),兩岸有一些低矮而雜亂的房子,其中一些是被丟棄的舊廠房,屋頂千瘡百孔,墻面殘破,

機械拆掉后留下的痕跡依稀可見。鎮(zhèn)上的人不是很多,反正,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寥寥可數(shù)。我

的到來,首先引起了一個高個子的注意。

我從鐵橋那頭走過來,在橋中央跟他相遇了。

高個子攔住了我的去路:“小陌生人,你從哪兒來?”

我回頭看外祖母。一路上,她都是我的發(fā)言人。我可不敢隨便跟陌生人說話。外祖母在我

身后大約有三十米的距離。她步履蹣跚,走得很慢,走幾步便要停下來歇一陣,一副很不情愿

回家的樣子。擔心她走著走著便睡著了,我得經?;仡^喚她,盡管她未必能聽得到。

①外祖母沒有抬頭看我,因此我并沒有貿然回答高個子的問題。

高個子說:“那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嗎?"

我搖了搖頭。

“我要去西山看日落。”高個子興致勃勃地說,仿佛是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要

讓所有的人知道。

我抬頭發(fā)現(xiàn)太陽不在頭頂上了。他指著前面遠處的山。那座山橫向著,跟河流的方向是并

列的,綿延起伏,看上去不是很高,但很陡峭,而且草木叢生,看不到路,要爬上去應該不容

易。

高個子腰間掛著一只軍綠色水壺,手里抓著一根細長的竹竿。除了高而且瘦,頭顱偏小,

嘴巴偏闊之外,我看不出他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他說話的時候很和氣,也一本正經,并不

把我當一個小孩子,而是像對待朋友一樣親近。我覺得他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日落?"他問我,“對我來說,兩個人看跟一個人看沒有什么區(qū)

別。”

我搖搖頭。

“明早,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東山看日出?"他朝相反的方向指了指。

原來東面也有一座差不多同樣高的山,跟西面的山遙遙相望,而且走向都一樣。

我還是搖了搖頭。

②“看來你跟他們一樣,也沒有什么特別?!备邆€子說。

他可能對我有些失望,嘆息一聲,離我而去,很快便跟外祖母碰面了。他沒有停下來跟她

交談,只是擦肩而過,我甚至不能斷定他跟外祖母是否打了招呼或點頭示意過。

外祖母的家在金沙巷的巷頭,靠近主街道,豆腐鋪的旁邊。周邊還有裁縫鋪、打鐵鋪、理

發(fā)鋪和麻將館,但傍晚時節(jié)冷冷清清的。小鎮(zhèn)并不小,在礦業(yè)興旺的那些年,這里曾經輝煌一

時。外祖母說,那些年,四面八方的人擁進來,鎮(zhèn)上車水馬龍,燈紅酒綠,像大都市。

第二天一早,我發(fā)現(xiàn)高個子家竟然就在外祖母家的對面,只隔著五六米寬的石板路。一座

破敗不堪的院子。院門很窄,門板破損得像一塊木篩子,上面還長了幾朵瘦小的蘑菇。有三四

間磚瓦房。屋頂?shù)暮谕邘缀鯖]有一片是完好的,上面還有一些長得老高的雜草。圍墻很矮,是

___

石頭壘的,石頭墻上不僅長著毛茸茸的青苔,還爬滿了青瓜藤和牽?;ㄌ?,如果再細看,還能

看到碩大的福壽螺。

高個子站在他的院子里朝我喊:“喂,你好!"

我驚喜地朝他點了點頭。

“我們不再是陌生人了。”他說。圍墻的高度才到他的膝蓋,他只需要抬腳便可跨出來跟

我握手。兩個院子,彼此能一覽無余。

我心里認同他的說法。

“我已經看日出回來了。"他興沖沖地說,似乎這一天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一切都會得

心應手。

我終于開口回應了他:“好呀?!?/p>

“你見過日出嗎?"他問。

我不能肯定。

“你見過日落嗎?”他又問。

我也不能肯定。

“那你每天都在干嗎呢?"他對我很好奇。

我說,我還在上學,現(xiàn)在只是假期。

他沉默了一會兒,沉吟道:“可惜了。你年紀小小的便已經錯過那么多美好的東西?!?/p>

我不認可他的話,反問:“日出、日落有什么好看的?"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太陽跟昨天的太陽肯定不一樣。甚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都不

是同一個太陽。你明白嗎?”高個子說話的時候仿佛高高在上,我得仰視才能看見他的臉。

我不明白。初來乍到,我什么都不懂,只是對一切都很好奇。

“就像什么呢……就像每天吃的豆腐一樣,都是新鮮的。"高個子說,“絕大多數(shù)的人一

輩子只見過一個太陽,而我,見過無數(shù)的太陽……”

我覺得哪里不對頭,但又說不出來,突然醒悟:可能是跟一個外人說的話太多了。于是我

轉身要回屋子里去。

“你得像我一樣,不要虛度光陰,每天都要干有意義的事情。"他很誠懇地對我說。

我回過頭回答,好的。

然后,他還急切地告訴我,今天不要吃豆腐,③因為他聞出豆腐鋪的豆腐不夠新鮮。

“做豆腐的老杜今天早起了十五分鐘,意味著今天的豆腐老了十五分鐘?!?/p>

我回到屋子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外祖母。她卻劈頭蓋臉地對我說,不要聽對面的人胡說,

他是一個懶漢,全鎮(zhèn)最懶的人,每天除了看日出、日落,什么正事都不干。

然而,我從沒有見過高個子做壞事,相反,我還看到他做過不少好事,比如,清理巷子水

溝里的死老鼠,幫街坊搗掉屋檐下的馬蜂窩,給外鄉(xiāng)人帶路,幫被風雨摧毀巢穴的鳥重建家

園……

高個子不僅晴天去看日出和日落,下雨天也去?!安还芟虏幌掠?,太陽每天都會出來的,

也會落下去。"他說,“我想去海邊看一次日出日落,很想。”

我告訴高個子一個秘密,而且他相信了:只要一直沿著這條河走,一定能看到大海。為此,

他十分興奮,仿佛是迎來了一生中最重大的發(fā)現(xiàn)。

但我很快便后悔了。不止外祖母、舅舅,還有鎮(zhèn)上所有的人,都責怪我做了一件錯事。因

為幾天之后,高個子第一次離開石羊鎮(zhèn),沿著河流,去見識大海。

④高個子的消失在鎮(zhèn)上引起經久不息的恐慌。仿佛他離開后石羊鎮(zhèn)的人口驟減了大半,街

道、店鋪、院落和內心都突然變得空空蕩蕩。他從沒有過那么讓人牽掛,甚至還有人將他的離

開作為石羊鎮(zhèn)繼續(xù)衰敗的標志性事件。

“連他都走了,證明石羊鎮(zhèn)徹底沒有希望了。"

可是,高個子在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覺得石羊鎮(zhèn)有什么希望。

所有的人都知道是我告訴了他去往大海的秘密。他們認為,高個子此去必死無疑……雖然

___

他是一個傻瓜、懶漢,死不足惜,但他畢竟也是我們的街坊,他的母親還是一個好人……

(選自《人民文學》2023年第9期,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和高個子的關系從陌生人發(fā)展到能分享秘密的熟人,在這種變化中,高個子的

形象得以逐步展現(xiàn)。

B.高個子和周圍人的對比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最主要的力量,在扎根現(xiàn)實的基礎上展現(xiàn)一個

小人物身上與眾不同的光芒。

C.高個子執(zhí)著于看日出日落,并不在意人們的看法,看上去是荒唐可笑的行為,這其實

是小說獨特韻味的元素之一。

D.人們從來沒有這樣牽掛他,還將他的離開作為小鎮(zhèn)的標志性事件,說明人們對高個子

有著矛盾復雜的心理。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①表明外祖母可能對高個子有偏見,與后文她對高個子的評價形成照應。

B.句②表現(xiàn)出高個子希望“我"和小鎮(zhèn)上的人們不一樣,及對他們的失望。

C.句③中寫高個子能聞出豆腐的不新鮮,表明高個子對周圍事物的關心和敏感。

D.句④中寫高個子的消失引起恐慌,因為人們認為他以前在小鎮(zhèn)有著重大的意義。

8.文學作品中很多故事是在小鎮(zhèn)上演的,請比較文本中石羊鎮(zhèn)和《祝?!防锏聂旀?zhèn)社會環(huán)境

有何不同。(6分)

9.有評論說“朱山坡的短篇小說有一種藏得住秘密的大優(yōu)雅”,請從高個子形象塑造的角度,

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材料一: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

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

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耄吒媾婀?。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

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p>

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

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

“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

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

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p>

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庇谑琼棽畯鸵谷ィ?/p>

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

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節(jié)選自《鴻門宴》)

材料二:

沛公之從雒陽①南出軒轅,良引兵從沛公。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良說曰:“秦

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

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②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

___

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

兵擊秦軍,大破之。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

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

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

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高帝崩,八年卒,謚.為文成

侯。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有刪改)

[注]①雒陽:洛陽。②酈食其:人名。

10.下列對材料二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

三萬戶

B.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

三萬戶

C.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

三萬戶

D.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

三萬戶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壽,祝頌之辭。向尊長敬酒或饋贈財物,以祈祝健康長壽。

B.侯,古代爵位名,為春秋時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C.謚,封建時代在人死后根據(jù)其生前事跡給予表彰的稱號,稱為“謚"或“謚號”。

D.季父,叔父。古時,稱弟兄的排行為伯、仲、叔、季。年齡最小的叔父稱“季父"。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邦善于用人,虛心納諫。當他聽到項羽要擊破他時,能虛心向張良請教,采納建議,

熱情款待項伯,約為婚姻。

B.劉邦能言善辯,善于應變。他面對危情,既驚呼“為之奈何”,虛心請教,又將自己

的錯誤推到別人頭上,接著又低聲下氣地拉攏項伯,使項伯為他所用,使局勢出現(xiàn)轉機。

C.張良為人精明。材料一中,他深知劉邦肺腑,提出見解,能夠剖析利害,啟發(fā)劉邦醒

悟而予以采納;材料二中,他獻計劉邦,利誘秦朝將領,沒費一兵一卒,一舉拿下咸陽。

D.張良足智多謀,胸有韜略。面對故人報信,他處變不驚,從容應對;他計敗峣下秦軍,

又勸告漢王授印于韓信,解除危難,為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13.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每小題4分)

(1)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2)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

14.材料二中,張良為劉邦擊破秦峣下軍提出了哪些建議?請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15分)

___

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①

柳宗元

臨蒸②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③東回山似戟,牂牁④南下水如湯。

蒹葭浙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蘋洲畔客⑤,還將遠意問瀟湘。

【注】①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秋。居官衡州的盧姓友人寫信給謫居柳州的柳宗

元,抱怨所在的衡陽氣候炎熱難耐,詩人收到后,寄詩安慰。②臨蒸:衡陽舊名。③林邑:古

地名。④牂牁(zāngkē):即牂牁江,流經廣西,至廣州入海。此聯(lián)林邑、牂牁都借指柳

州的景象。⑤白蘋洲畔客:指南朝詩人柳惲,貶吳興太守后,作《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蘋,

日暖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寫衡陽雖氣候難耐,但秋來雁到,尚可借雁寄語,互致問候,詩境幽遠,令人回味無窮。

B.頷聯(lián)描寫了險惡的環(huán)境,借林邑與牂牁表現(xiàn)出柳州位置的偏遠與孤絕。

C.頸聯(lián)用擬人手法描繪出色澤明麗的景致,與上聯(lián)意境相似,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D.尾聯(lián)“瀟湘”用湖南的兩條水名,代指盧衡州,詩人與友人對話問候,回應前文,情感真摯。

16.這是一首勸慰詩。請結合全詩,簡析詩人是從哪些方面勸慰友人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3小題,6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