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25年中考化學考試(全國)易錯類型03 物質構成的奧秘“五個”理解誤區(qū)(解析版)_第1頁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化學考試(全國)易錯類型03 物質構成的奧秘“五個”理解誤區(qū)(解析版)_第2頁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化學考試(全國)易錯類型03 物質構成的奧秘“五個”理解誤區(qū)(解析版)_第3頁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化學考試(全國)易錯類型03 物質構成的奧秘“五個”理解誤區(qū)(解析版)_第4頁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化學考試(全國)易錯類型03 物質構成的奧秘“五個”理解誤區(qū)(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類型03物質構成的奧秘五個理解誤區(qū)目錄一、易錯知識梳理二、易錯陷阱(五大陷阱)易錯陷阱1:微粒的性質理解誤區(qū)易錯陷阱2:分子和原子理解誤區(qū)易錯陷阱3:原子結構理解誤區(qū)易錯陷阱4: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理解誤區(qū)易錯陷阱5:化合價、化學式及計算理解誤區(qū)三、易錯題通關(真題+模擬)1.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離子。大多數(shù)物質由分子構成,金屬、稀有氣體、部分非金屬固體如金剛石、石墨、硅等由原子構成,一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2.微粒(如分子)的性質(1)分子極小,其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3)分子間有空隙(4)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不同。3.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4.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5.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6.物理變化中分子種類不改變,只是分子空隙在改變。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改變,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7.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構成的。8.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原子序數(shù)9.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內的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10.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取決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一般相似。11.穩(wěn)定結構:原子核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或只有一層時為2。12.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帶電的微粒不一定是離子,離子一定帶電。13.離子符號的意義:離子符號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離子個數(shù),離子符號右上角數(shù)字表示每個離子所帶正(或負)電荷數(shù)14.原子中: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陽離子中: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陰離子中: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15.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16.元素是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元素的根本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shù)一定相同。17.地殼中質量含量前五位:氧O、硅Si、鋁Al鐵Fe、鈣Ca;生物體內前五位:氧O、碳C、氫H、氮N、鈣Ca18.元素符號的意義(1)宏觀:表示一種元素;(2)微觀: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3)特殊:某些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元素符號還表示一種物質。如:H: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Fe:表示鐵元素,一個鐵原子,鐵這種物質。(4)數(shù)字+元素符號,只表示微觀意義:幾個原子。如:5O:表示5個氧原子;3Ne:表示3個氖原子。19.元素的分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20.元素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21.化學式的意義:表示物質的宏觀元素組成,如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也表示物質的微觀構成,如一個水分子由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22.化合價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正上方標出化合價。符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若數(shù)字為1時,不能省略。例如:標出物質中元素的化合價:氯化鎂:EQ\*jc2\*hps10\o\ad(\s\up9(+2),Mg)EQ\*jc2\*hps10\o\ad(\s\up9(-1),Cl)2;硫酸鈉:EQ\*jc2\*hps10\o\ad(\s\up9(+1),Na)2SO423.化合價的規(guī)則: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24.必背離子符號:陽離子:鉀離子、鈣離子、鈉離子、鎂離子、鋅離子、鋁離子、鐵離子、亞鐵離子、銀離子、氫離子、銨根離子K+、Ca2+、Na+、Mg2+、Zn2+、Al3+、Fe3+、Fe2+、Ag+、H+、NH4+陰離子:氯離子、氧離子、硫離子、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硝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磷酸根離子Cl-、O2-、S2-、SO42-、CO32-、NO3-、OH-、PO43-25.有關化學式的計算(以AmBn為例)相對分子質量Mr(AmBn)=Ar(A)×m+Ar(B)×n各元素的質量比=[Ar(A)×m]:[Ar(B)×n]某元素質量分數(shù)ω=eq\f(Ar(A)×m,Ar(A)×m+Ar(B)×n)×100%易錯陷阱1:微粒的性質理解誤區(qū)(2023·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對下列事實的解釋不合理的是A.通過氣味區(qū)別氮氣和氨氣——分子是運動的,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B.干冰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狀態(tài)變化,分子大小隨之變化C.氧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壓強增大,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D.蔗糖在熱水中溶解更快——溫度升高分子的運動速率加快【錯因分析】物質狀態(tài)改變,分子之間的間隔改變,分子的大小不變【正確答案】B【典例分析】A、通過氣味區(qū)別氮氣和氨氣,是因為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氮分子和氨分子不斷運動,運動到人的鼻孔中,由于不同分子性質不同,氮氣是無味的,氨氣有刺激性氣味,氣味不同,故可以區(qū)分,不符合題意;B、干冰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是因為狀態(tài)改變,分子之間的間隔改變,分子的大小不變,符合題意;C、氧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間隔,壓強增大,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不符合題意;D、蔗糖在熱水中溶解更快,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不符合題意。故選B。錯誤類型錯誤原因解讀微粒的性質理解錯誤氨氣可以被壓縮成液氨——氨氣分子體積變小氣體變?yōu)橐后w,狀態(tài)改變,是分子空隙在改變;分子的大小不會改變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壓縮氣體,體積變小,是分子空隙在改變;分子的大小不會改變構成物質的微粒理解錯誤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時,是因為分子空隙變大汞柱會上升汞是金屬,由汞原子構成,不是分子構成;溫度的升高,汞原子的大小不變,汞原子間空隙變大【易錯1-1】(2024·河北邯鄲·二模)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A.氣體被壓縮后體積發(fā)生了較大變化,說明氣體分子間的距離較大B.用銼刀銼鐵件時,得到很多細小的鐵粉,每一粒鐵粉就是一個鐵分子C.用手捏面包,面包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空隙D.“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詩中聞到花香,是因為花在做熱運動【答案】A【解析】A.氣體的體積能被壓縮,且有較大變化,是因為氣體分子間距較大,故選項的微觀解釋正確,符合題意;B.用銼刀銼鐵件時,得到很多細小的鐵粉,這些鐵粉屬于宏觀物質,不是分子,故選項的微觀解釋錯誤,不符合題意;C.用手捏面包,面包體積變小了,是因為面包的宏觀結構有空隙,而不能說明分子間有空隙,故選項的微觀解釋錯誤,不符合題意;D.“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能聞到花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而不是因為花在做熱運動,故選項的微觀解釋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A。【易錯1-2】(2024山東濰坊模擬)對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合理的是A.空氣濕度增大:單位體積空氣中水分子數(shù)目增多B.石墨一定條件下轉變成金剛石:原子種類發(fā)生改變C.CO2氣體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運動變?yōu)殪o止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溶液中含硫酸根離子【答案】A【解析】A、空氣濕度增大,說明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增加,即單位體積空氣中水分子數(shù)目增多,正確;B、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單質。石墨一定條件下轉變成金剛石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原子種類不變,錯誤;C、二氧化碳氣體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間的間隔變小,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不會由運動變?yōu)殪o置,錯誤;D、酸具有通性是因為酸都能解離出氫離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是因為溶液中含有氫離子。錯誤;故選A。【易錯1-3】(23-24·山東聊城·九年級上期末)下列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中,不正確的是A.氫氣和液氫都可做燃料---同種分子,其化學性質相同B.在花園里可嗅到花香---分子在不斷運動C.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溫度升高,分子間隔變大D.一切化學變化都符合質量守恒---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不變【答案】C【解析】A、氫氣和液氫都可做燃料,是因為它們是由氧氫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故選項解釋正確;B、在花園里可嗅到花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C、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是利用了汞原子的間隔受熱時變大,故選項解釋錯誤;D、一切化學變化都符合質量守恒,是因為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不變,故選項解釋正確。故選C。易錯陷阱2:分子和原子理解誤區(qū)(2023·湖南長沙·中考真題)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復雜的分子結構。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 B.通常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C.水變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運動 D.構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錯因分析】不是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能構成物質的微粒還有原子和離子。分子永不停止地運動,即使變成固體也在不停地運動?!菊_答案】B【典例分析】A、物質不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鐵是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故選項說法不正確;B、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因此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故選項說法正確;C、水變成冰以后分子仍然在不斷運動的,故選項說法不正確;D、H2O是由水分子構成,H2O2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因此構成H2O和H2O2的分子不相同,故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錯誤類型錯誤原因解讀是碳原子排列順序對分子、原子的概念理解錯誤認為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單個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如狀態(tài)、氣味、沸點等宏觀性質,是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現(xiàn)的性質。認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但不能在沒有限定條件下說不能再分。對分子、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理解錯誤認為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分子重,原子輕;其實分子與構成這種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大原子小。但不是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如汞原子就比氫分子大得多。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一定不變化學變化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組的過程,所以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一定不變;分子種類一定改變,數(shù)目則不一定不變。【易錯2-1】(2024·上海徐匯·一模)有關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B.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C.化學變化中,原子的個數(shù)一定不變,而分子的個數(shù)可能變化D.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可能變化,而分子的種類一定不變【答案】C【解析】A、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說法錯誤;B、原子可以再分成原子核、核外電子,說法錯誤;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和種類不變,而分子的個數(shù)可能變化,說法正確;D、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和種類不變,分子種類一定改變,說法錯誤。故選C?!疽族e2-2】(2024·黑龍江哈爾濱·模擬預測)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選項事實解釋A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稀鹽酸和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質溶液中都含有氫原子C墻內開花墻外可聞到花香分子是不斷運動的D一氧化碳變?yōu)槎趸己笠谎趸嫉幕瘜W性質不再保持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B、稀鹽酸、稀硫酸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的緣故,故選項解釋不正確。C、墻內開花墻外可聞到花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D、CO和CO2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兩種物質的分子結構不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一氧化碳變?yōu)槎趸己笠谎趸嫉幕瘜W性質不再保持,即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選項解釋正確。故選:B。【易錯2-3】(2024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一模)化學是在分子、原子的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如氨氣、苯由分子構成;汞、金剛石由原子構成B.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所以純凈物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D.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答案】B【解析】A、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如氨氣、苯分別由氨分子、苯分子構成,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金剛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但純凈物不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也可能是由原子、離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不正確;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選項說法正確;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易錯陷阱3:原子結構理解誤區(qū)(2023·湖南衡陽·中考真題)歸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鹽溶液一定呈中性B.有機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D.帶正電的粒子一定是陽離子【錯因分析】原子中不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如氫原子中不含有中子;帶正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如質子帶正電荷,但是質子不屬于陽離子【正確答案】B【典例分析】A、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呈堿性,如Na2CO3的溶液呈堿性,故選項說法錯誤;B、有機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氫元素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鹽等,則有機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C、原子中不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如氫原子中不含有中子,只含有質子與電子,故選項說法錯誤;D、帶正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如質子帶正電荷,但是質子不屬于陽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錯誤類型錯誤原因解讀色石蕊對原子結構認識錯誤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一定等于中子數(shù)。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如氫原子質子數(shù)為1、中子數(shù)為0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不是所有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如氫原子不含中子。對離子的形成理解錯誤原子變成離子,質子數(shù)發(fā)生改變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變成離子,核內質子數(shù)并不發(fā)生變化,即元素種類不變?!疽族e3-1】(2024·江蘇·模擬預測)如圖為某原子結構模型示意圖,其中a、b、c是構成該原子的三種不同粒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決定該原子種類的粒子是b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均由a、b、c三種粒子構成C.原子中a與c的數(shù)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答案】D【分析】根據(jù)模型圖可知,a為質子,b為電子,c為中子;【解析】A、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決定該原子種類的粒子是a,故A錯誤;B、氫原子內只含有質子和電子,沒有中子,即只含有a質子、c中子兩種粒子,故B錯誤;C、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原子中a與c的數(shù)目不一定相同,故C錯誤;D、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故集中在a和c上,故D正確。故選D。【易錯3-2】(2024·遼寧撫順·一模)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體積和質量都比原子大B.原子變成離子,質子數(shù)發(fā)生改變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D.分子、原子、離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答案】D【解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籠統(tǒng)的比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分子比它的構成原子大,故A說法錯誤;B、原子得失電子變?yōu)殡x子,而質子數(shù)不變,故B說法錯誤;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但不限于化學變化,原子還能再分,故C說法錯誤;D、分子、原子、離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故D說法正確;故選:D?!疽族e3-3】(23-24九年級下·福建福州·開學考試)人類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獲取地球上蘊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卻極為豐富的核聚變燃料—“”是指原子核內含有6個質子、7個中子的碳原子,則“”所指的氦原子核內A.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 B.含有3個中子,沒有質子C.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 D.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答案】D【解析】由題干已推出“He-3”中的3也是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之和。氦的原子序數(shù)是2,即質子數(shù)為2,所以中子數(shù)=3-2=1,所以原子核內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故選D。易錯陷阱4: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理解誤區(qū)(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單質中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shù)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D.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錯因分析】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但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正確答案】C【典例分析】A、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還有可能是混合物,例如:O2和O3的混合物,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還有可能是含氧化合物而不是氧化物,例如:KMnO4。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C、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shù)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推理正確,符合題意;D、中和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而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例如:。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錯誤類型錯誤原因解讀對元素的概念理解錯誤水(H2O)是由兩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組成的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因此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對元素周期表給出的信息理解不清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中子數(shù)關系不明確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shù),可以確定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與其相同,中子數(shù)不能確定,不一定等于原子序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帶單位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一,省略。元素符號中數(shù)字的意義混淆H2中的“2”表示兩個氫原子;2H中的“2”表示一個氫分子元素符號前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個數(shù),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shù)從元素角度對單質概念理解錯誤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質子數(shù)相同的微粒一定屬于同種元素質子數(shù)相同的原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但質子數(shù)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CH4分子中質子數(shù)為10,并不是氖元素?!疽族e4-1】(23-24九年級上·河北邯鄲·期末)“推理歸納”是化學學習過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所以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B.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C.催化劑的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則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一定是催化劑D.同種元素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所以質子數(shù)相同的微粒一定屬于同種元素【答案】B【解析】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但是原子中不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如氫原子核內沒有中子,故A推理不合理;B、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故B推理合理;C、催化劑的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但是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不一定是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雜質,故C推理不合理;D、同種元素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但是質子數(shù)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如甲烷分子(CH4)與水分子(H2O)核內都是10個質子,但屬于不同物質的分子,故D推理不合理;故選:B?!疽族e4-2】(2024·山東泰安·模擬)下列化學用語中,關于數(shù)字“2”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A.2H:表示兩個氫元素B.Mg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兩個氧原子D.2CH4:表示兩個甲烷分子【答案】D【解析】A、2H:表示兩個氫原子,不符合題意;B、Mg2+:表示1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不符合題意;C、NO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不符合題意;D、2CH4:表示兩個甲烷分子,符合題意。故選D?!疽族e4-3】(2024·河南洛陽·一模)如圖是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和對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元素為金屬元素B.該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13C.該元素位于第三周期D.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答案】B【解析】A、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13號元素為鋁元素,鋁為“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該選項說法正確;B、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原子的質子數(shù),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最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則該原子的中子數(shù)=27-13=14,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原子序數(shù)=原子的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x=13,y=13-2-8=3,該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而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元素周期數(shù),則該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該選項說法正確;D、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易錯4-4】(2024·陜西·一模)關于下列化學符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①SO2

②Fe3+

③2H2O2

⑤A.①中“2”的含義:表示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B.②中“3+”的含義:表示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C.③表示2個過氧化氫分子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均為原子【答案】D【解析】A、①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shù)目,SO2中的“2”表示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故選項說法正確;B、②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F(xiàn)e3+中的“3”表示一個鐵離子帶有3個單位的正電荷,故選項說法正確;C、③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2H2O2表示2個過氧化氫分子,故選項說法正確;D、④中質子數(shù)為12,電子數(shù)為10,質子數(shù)大于電子數(shù),是陽離子,⑤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10,為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易錯陷阱5:化合價、化學式理解誤區(qū)(2023·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化學語言。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A.兩個碳原子:C2 B.兩個鎂離子:2Mg+2C.三個氮分子:3N2 D.中硫元素的化合價【錯因分析】元素符號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個數(shù);離子符號是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上離子的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在離子符號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離子的個數(shù);在化學式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分子個數(shù);【正確答案】C【典例分析】A、用元素符號表示原子,在元素符號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個數(shù),故兩個碳原子寫法是:2C,選項不正確;B、離子符號的書寫方法是: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上離子的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號在后。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因此1個鎂離子正確的書寫方法是:Mg2+,在離子符號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離子的個數(shù),兩個鎂離子:2Mg2+,選項不正確;C、用化學式表示分子,在化學式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分子個數(shù),氮氣的化學式為N2,故三個氮分子寫法是:3N2,選項正確;D、三氧化硫中氧元素顯-2價,設硫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jù)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得:x+(-2)×3=0,x=+6,選項不正確。故選C。錯誤類型錯誤原因解讀化學用語表達不規(guī)范或錯誤化合價或離子符號表示方法混淆化合價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符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1”不能省略;離子符號是在元素符號右上角,先寫符號,再寫數(shù)字,“1”要省略。對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描述錯誤過氧化氫(H2O2)是由H、O兩個元素組成的過氧化氫(H2O2)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的。元素是宏觀概念,不能論個數(shù)。過氧化氫(H2O2)是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的過氧化氫分子只能由原子構成,不含有其他的分子??梢哉f一個過氧化氫(H2O2)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疽族e5-1】(2024·陜西西安·二模)下列關于O2、CO2、H2O2三種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均含有1個氧分子 B.均含有2個氧原子C.均含有氧元素 D.均含有氧離子【答案】C【解析】A、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三種物質中只有O2中含有氧分子,錯誤。B、1個氧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1個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錯誤;C、根據(jù)化學式可知,三種物質都含有氧元素,正確;D、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不含有氧離子,錯誤。故選C?!疽族e5-2】(2024·山西呂梁·模擬預測)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質中可以顯示不同的化合價。下列物質中硫元素化合價標注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C【分析】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數(shù)值為1時,不能省略。【解析】A、硫單質中硫元素化合價為0,表示為,故A錯誤;B、硫化氫中氫元素顯+1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則有(+1)×2+x=0,解得x=-2,表示為,故B錯誤;C、二氧化硫中氧元素顯-2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y,根據(jù)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則有y+(-2)×2=0,解得y=+4,表示為,故C正確;D、硫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z,根據(jù)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則有(+1)×2+z+(-2)×4=0,解得z=+6,表示為,故D錯誤;故選:C?!疽族e5-3】(2024·重慶·一模)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A.3個氫原子——3H2 B.鈉離子——Na1+C.石灰石——CaO D.氖氣——Ne【答案】D【解析】A、原子用元素符號表示,多個原子就是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3個氫原子表示為:3H,不符合題意;B、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該離子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上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帶一個電荷時,1通常省略,多個離子,就是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鈉離子表示為:Na+,不符合題意;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中鈣元素顯+2價,碳酸根離子顯-2價,化學式為:CaCO3,不符合題意;D、氖氣由氖原子構成,化學式為:Ne,符合題意。故選D?!疽族e5-4】(2024·山西晉中·模擬預測)豆腐起源于我國,食用豆腐能獲得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學式:)。有關亮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亮氨酸是由碳原子、氫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構成B.亮氨酸分子中碳、氫原子的數(shù)目比為6∶13C.亮氨酸分子由22個原子構成D.亮氨酸是由碳、氫、氯、氧元素組成【答案】B【解析】A.亮氨酸由亮氨酸分子構成,亮氨酸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構成,此選項錯誤;B.由亮氨酸的化學式可知,亮氨酸分子中碳、氫原子的數(shù)目比為6∶13,此選項正確;C.亮氨酸由亮氨酸分子構成,一個亮氨酸分子由6+13+1+2=22個原子構成,此選項錯誤;D.由亮氨酸的化學式可知,亮氨酸由碳、氫、氮、氧元素組成,此選項錯誤。故選B。A組中考真題1.(2023年湖北省襄陽市中考化學真題)下列物質含有氧分子的是A.O2 B.H2O2 C.H2CO3 D.SO2【答案】A【解析】A、氧氣由氧分子構成,含有氧分子,故選項A符合題意;B、過氧化氫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碳酸由碳酸分子構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D、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構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解答這類題目,分清楚哪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由什么分子構成。2.(2023·四川涼山·中考真題)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yè)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A.O2 B.2O C.O D.O2-【答案】A【解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所以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學符號O2。故選A。3.(2023·江蘇揚州·中考真題)重氫可應用于光導纖維制備。重氫和氫都屬于氫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質子數(shù) B.中子數(shù) C.體積 D.相對原子質量【答案】A【解析】A、元素是質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重氫和氫都屬于氫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符合題意;B、同種元素,中子數(shù)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題意;C、重氫和氫都屬于氫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與體積無關,不符合題意;D、同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題意。故選A。4.(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下列化學用語的含義描述正確的是(

)A.SO2可表示二氧化硫這種物質 B.N2表示兩個氮原子C.Mg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D.H2O2表示過氧化氫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答案】A【解析】A、SO2可表示:①二氧化硫這種物質,②一個二氧化硫分子,③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等,正確;B、N2表示:①氮氣這種物質,②一個氮氣分子等,兩個氮原子表示為2N,錯誤;C、元素符合右上角數(shù)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值,Mg2+表示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錯誤;D、物質由元素組成,H2O2表示過氧化氫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H2O2是純凈物,不含其他分子,錯誤。故選A。5.(2023·湖南衡陽·中考真題)歸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鹽溶液一定呈中性B.有機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D.帶正電的粒子一定是陽離子【答案】B【解析】A、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呈堿性,如Na2CO3的溶液呈堿性,故選項說法錯誤;B、有機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氫元素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鹽等,則有機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C、原子中不一定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如氫原子中不含有中子,只含有質子與電子,故選項說法錯誤;D、帶正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如質子帶正電荷,但是質子不屬于陽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6.(2023·山東煙臺·中考真題)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huán)——水分子不斷地運動且間隔發(fā)生改變B.氧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氧氣分子體積變小C.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構成二者的分子不同【答案】B【解析】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huán),是因為水分子不斷地運動且間隔發(fā)生改變,故選項解釋正確;B、氧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故選項解釋錯誤;C、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故選項解釋正確;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分子的構成不同,不同種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故選:B。7.(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桃金娘烯醇C10H16O是生物化工領域的一種產品,下列關于桃金娘烯醇說法正確的是:A.桃金娘烯醇是氧化物B.桃金娘烯醇是由10個碳原子,16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的C.桃金娘烯醇中碳與氫質量比5:8D.桃金娘烯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高【答案】D【解析】A、氧化物是指含有兩種元素,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桃金娘烯醇中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桃金娘烯醇是由分子構成的,1個分子是由10個碳原子,16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的,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桃金娘烯醇中碳與氫質量比(12×10):(1×16)=15:2,而5:8為原子個數(shù)比,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而其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0):(1×16):16=15:2:2,則碳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8.(2023·吉林·中考真題)小龍同學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A.氧氣壓縮為液氧,氧分子的體積變小B.鈉原子和氯原子的本質區(qū)別是核電荷數(shù)不同C.濕衣服在陽光下容易曬干,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D.二氧化硫與三氧化硫的元素組成相同性質不同,分子的構成不同【答案】A【解析】A、氧氣壓縮為液氧,是因為分子間隔變小,氧分子本身的大小不變,解釋錯誤,故A符合題意;B、根據(jù)不同種元素的最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則鈉原子、氯原子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即核電荷數(shù)不同,解釋正確,故B不符合題意;C、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故濕衣服在陽光下容易曬干,解釋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二氧化硫與三氧化硫的元素組成相同,但二者分子構成不同,故二氧化硫與三氧化硫的性質不同,解釋正確,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9.(2023·湖南長沙·中考真題)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復雜的分子結構。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 B.通常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C.水變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運動 D.構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答案】B【解析】A、物質不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鐵是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故選項說法不正確;B、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因此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故選項說法正確;C、水變成冰以后分子仍然在不斷運動的,故選項說法不正確;D、H2O是由水分子構成,H2O2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因此構成H2O和H2O2的分子不相同,故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10.(2023·青?!ぶ锌颊骖})“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氟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氟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9 B.氟屬于金屬元素C.氟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9.00g D.在化學反應中氟原子容易失去電子【答案】A【解析】A.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原子序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原子內的質子數(shù),因此氟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9,此選項正確;B.氟字帶有氣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此選項錯誤;C.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此選項錯誤;D.氟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氟原子容易得到電子,此選項錯誤。故選A。11.(2023·山東泰安·中考真題)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①②③

A.①表示2個氫元素 B.②表示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③表示鎂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D.由④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答案】C【解析】A、元素符號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個數(shù),故①表示2個氫原子,不符合題意;B、位于離子符號中元素或原子團的右上角,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故②表示1個鋁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不符合題意;C、③質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12號元素是鎂元素,質子數(shù)大于核外電子數(shù),故③表示鎂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符合題意;D、由④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相對原子質量單位不為g,不符合題意。故選C。12.(2023·山東菏澤·中考真題)模型建構是化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是某同學繪制的原子結構模型和原子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③形成的陽離子符號是H+B.①②屬于同種元素C.①對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④D.②形成的單質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答案】A【解析】A、③的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是1,屬于氫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氫離子,符號為H+,故A說法正確;B、①的質子數(shù)是1,②的質子數(shù)是2,①②的質子數(shù)不同,不屬于同種元素,故B說法不正確;C、①的質子數(shù)是1,核外有1個電子,對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③,故C說法不正確;D、②的最外層也是第一層有2個電子,屬于穩(wěn)定結構,形成的單質化學性質穩(wěn)定,故D說法不正確。故選:A。13.(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用適當?shù)幕瘜W用語填空:(1)氬氣;(2)2個五氧化二磷分子;(3)硝酸根離子;(4)標出氯酸鉀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敬鸢浮浚?)Ar(2)2P2O5(3)(4)【解析】(1)氬氣屬于稀有氣體,由原子直接構成,用元素符號表示其化學式,氬氣的化學式為Ar,故填:Ar。(2)化學式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多個分子則在化學式前面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2個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為2P2O5,故填:2P2O5。(3)根據(jù)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則硝酸根離子可表示為,故填:。(4)氯酸鉀中鉀元素化合價為+1,氧元素化合價為-2,設氯元素化合價為x,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則,化合價標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所以氯酸鉀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可表示為,故填:。14.(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請根據(jù)以下元素信息和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稀土元素是一類有重要用途的資源。據(jù)圖A判斷該稀土元素屬于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2)B、C對應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這兩種粒子的相同?(3)若D表示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某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則X=?【答案】(1)金屬(2)最外層電子數(shù)(3)17【解析】(1)鈰元素名稱帶“钅”,則該稀土元素屬于金屬元素,故填:金屬。(2)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密切,B、C對應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所以B、C對應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故填:最外層電子數(shù)。(3)若D為表示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離子結構示意圖,說明最外層得到1個電子,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所以,故填:17。15.(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宏觀和微觀相結合是認識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重要方法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是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由圖可知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缺鋅會引起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fā)育不良,鋅元素屬于人體所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圖二是幾種元素的粒子結構示意圖,其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粒子是(填字母)。D形成離子的符號是。E元素處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敬鸢浮浚?)65.38微量(2)AC/CAC1-四/4【解析】(1)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數(shù)字為相對原子質量,由圖可知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5.38。鋅元素屬于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2)最外層8個電子(氦是2個)的結構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結構,所以圖二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粒子是AC。據(jù)圖二可知,D是氯原子,最外層7個電子,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所以D形成離子是帶1個負電荷的氯離子,符號是。據(jù)圖二可知,E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是4,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周期數(shù)。所以E元素處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B組最新模擬題1.(2024·云南曲靖·模擬預測)下列物質的構成微粒種類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氨氣 B.干冰 C.硫酸銅 D.氫氣【答案】C【解析】氨氣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構成的;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硫酸銅是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氫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氫分子構成的,故硫酸銅的構成微粒的種類與其他三項不同;故選:C。2.(2024·廣西·一模)碳元素與氧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A.質子數(shù)不同 B.電子數(shù)不同C.中子數(shù)不同 D.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答案】A【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根據(jù)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因此碳元素與氧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故選:A。3.(23-24九年級上·廣東湛江·期末)下列能夠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是A.氫原子 B.氫離子 C.氫分子 D.氫元素【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氫氣由氫分子構成,則能夠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粒子是氫分子,故選C。4.(2024·河南安陽·模擬預測)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等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A.鐵、硅 B.二氧化碳、氨氣C.氯化鈉、硫酸銅 D.金剛石、C60【答案】B【解析】A、鐵由鐵原子構成,硅由硅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氨氣由氨氣分子構成,符合題意;C、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硫酸銅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不符合題意;D、金剛石由碳原子構成,C60由C60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故選B。5.(2024·遼寧沈陽·模擬預測)我國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課堂”做了一個實驗:在“水球演示”中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變成大水球,加上顏料后,變成藍色水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太空中水分子不能運動B.在太空中分子間也有間隔C.在太空中水不能溶解顏料D.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變成大水球,說明水分子本身變大【答案】B【解析】A、水分子在時時刻刻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太空中也是如此,錯誤;B、太空中,水分子所受重力減小,但是質量沒有發(fā)生變化,分子間仍然有間隔,正確;C、太空中水的物理性質變化不大,能夠溶解顏料,錯誤;D、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變成大水球,說明水分子數(shù)目變大了,分子自身大小沒有變化,錯誤。故選B。6.(2024·四川成都·一模)關于相對原子質量說法正確的是A.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真實質量B.相對原子質量沒有單位C.相對原子質量越大,該原子的質量越大D.相對原子質量是一種原子質量對一種碳原子的質量之比【答案】C【解析】A、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實際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的比值,故說法錯誤;B、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的比值,規(guī)定單位是“1”,省略不寫,故說法錯誤;C、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任何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比值,所以可以計算得到兩種元素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原子質量越大,則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故說法正確;D、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任何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比值,不是一種原子的質量和一種碳原子的質量之比,故說法錯誤。故選C。7.(2024·陜西渭南·一模)對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選項宏觀事實微觀解釋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運動B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時,汞柱會上升汞原子的大小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花香分子在不斷運動,故該選項解釋正確,不符合題意;B、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該選項解釋正確,不符合題意;C、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時,汞柱會上升,是因為汞原子的間隔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該選項解釋不正確,符合題意;D、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與氫原子結合形成氫分子,氧原子與氧原子結合形成氧分子,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該選項解釋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8.(2024·重慶·一模)氘和氚是制造氫彈的原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溫的條件下會聚合成一個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質子數(shù)相同C.該變化涉及的元素有3種 D.氘和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等【答案】B【解析】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種類不變,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不屬于化學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氘原子和氚原子均有一個質子,屬于同種元素,質子數(shù)相同,故B符合題意;C、氘原子和氚原子屬于同種元素,該變化涉及兩種元素,故C不符合題意;D、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氘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2,氚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約為3,不相等,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9.(2024·河南駐馬店·一模)化學是在分子、原子的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物質是由傲觀粒子構成的,如氨氣、苯由分子構成;汞、金剛石由原子構成B.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所以純凈物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D.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答案】B【解析】A、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如氨氣、苯分別由氨分子、苯分子構成,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金剛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但純凈物不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也可能是由原子、離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不正確;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選項說法正確;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10.(2024·陜西渭南·一模)如圖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表示離子 B.③④表示原子C.②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D.①④表示兩種不同的元素【答案】C【解析】A、①中質子數(shù)為17,核外電子數(shù)為2+8+7=17,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原子;②中質子數(shù)為8,核外電子數(shù)為2+6=8,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原子,故選項說法不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