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嘉興高三二模卷地理及詳細分析_第1頁
2015年嘉興高三二模卷地理及詳細分析_第2頁
2015年嘉興高三二模卷地理及詳細分析_第3頁
2015年嘉興高三二模卷地理及詳細分析_第4頁
2015年嘉興高三二模卷地理及詳細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2019年高三教學測試(二)文科綜合能力測試2019年4月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共12頁,選擇題部分1至7頁,非選擇題部分7至12頁。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選擇題部分(共14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選擇題部分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鬼城是指因資源枯竭而被廢棄的城市,屬于地理學名詞。在我國,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出現了城區(qū)人口及建成區(qū)面積比值(鬼城指數)低于0.5的新城、新區(qū),這些新城、新區(qū)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稱為“鬼城”。據此完成1、2題。1.關于鬼城(地理學名詞)形成的原因,不正確的是A.產業(yè)結構過于單一 B.嚴重依賴資源開發(fā)C.城市環(huán)境污染加劇 D.片面追求經濟發(fā)展2.鬼城指數越低,反映了A.逆城市化現象更加明顯 B.虛假城市化越明顯C.城市土地擴張相對過快 D.城市人口規(guī)模越大

第3題圖0°南赤道暖第3題圖0°南赤道暖流A.大陸輪廓 B.地轉偏向力 C.東北信風 D.赤道低壓帶指標數值人口下表為我國某城市不同指標下適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測算結果。指標數值人口基于人均建設用地基于人均居住用地基于可供水資源基于生態(tài)環(huán)境適度人口(萬)63.8083.2072.3670.18最大人口(萬)106.20113.40210.35106.334.根據表中的數據可推測,該城市A.可供水資源最為緊張B.人口合理容量是210.35萬C.人均居住用地最為短缺D.環(huán)境人口容量為106.20萬圖1為澳大利亞大陸簡圖,圖2為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圖。據此完成第5、6題。第第5、6題圖1②①④③20°30°降水(mm)第5、6題圖201020123456789101112(月)5.下列四地中,降水量及圖2相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①地冬季盛行西風B.②地夏季多洪澇災害C.③地夏季炎熱干燥D.④地冬季多寒潮災害I北方一作區(qū)Ⅱ中原二作I北方一作區(qū)Ⅱ中原二作區(qū)Ⅲ南方二作區(qū)Ⅳ西南混作區(qū)IⅡⅢⅣ第7、8題圖7.馬鈴薯在華北平原種植最佳的時期是①2月播種,5月收獲②6月播種,8月收獲③9月播種,11月收獲④11月播種,次年2月收獲A.①

B.①③

C.②④

D.②③8.西南混作區(qū)是一作、二作(“作”代表熟制)的混合區(qū),影響其混作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 B.光照C.地形 D.土壤第9第9、10題圖丙甲乙丁圖例山脈020km慢行冷鋒9.此時A.甲丙兩地多陰雨天B.乙地氣溫高于甲地C.丙丁兩地氣流下升D.丁地風力大于乙地10.甲地當前的風向可能為①東北風②西北風③東南風④西南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某地在一年中T1、T2兩個日期的正午太陽高度均為70o,且晝長T1日大于T2日,則A.該地可能位于赤道

B.該地可能位于6°SC.T1可能是夏至日

D.T2可能是秋分日非選擇題部分(共160分)注意事項:1.用黑色或藍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寫清楚。36.根據下列材料,完成(1)-(3)題。(30分)材料一圖1為世界某區(qū)域簡圖,圖2為甲區(qū)域向心狀水系圖。材料二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一大淡化水生產國,其淡水供應的50%來自海水淡化工業(yè),海水淡化主要依賴于“熱法技術”(加熱蒸餾)。第第36題圖1海洋7月盛行風等高線1月盛行風圖例50°40°20°30°甲季節(jié)性河流A硝酸鹽分布區(qū)國界線第36題圖2(1)比較該國西部地區(qū)降水的南北差異,并從地形、大氣環(huán)流角度分析其原因。(9分)(2)A地附近埋藏了豐富的地下水,且鹽度高。試從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角度,分析A地地下水鹽度高的自然原因。(12分)(3)說出該國發(fā)展海水淡化工業(yè)的優(yōu)勢自然資源。(9分)37.根據下列材料,完成(1)-(3)題。(26分)材料一西遼河流域位置及區(qū)域簡圖。材料二西遼河流域地處我國農牧交錯帶,年降水量約375mm,灌溉農業(yè)較為發(fā)達,素有“北方糧倉”之稱。農牧界線農牧界線1748年1989年第37題圖大興安嶺常流河時令河灌渠灌區(qū)122°120°44°42°流域界線沙漠MN40°50°110°130°(1)分析M—N河段干流河道左右擺動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2)指出該地區(qū)農牧界線的空間變化,并據此判斷該地區(qū)農業(yè)土地利用類型面積的變化。(9分)(3)說明該地區(qū)大規(guī)模修建灌渠的主要原因。(9分)2019年高三教學測試(二)文科綜合測試參考答案2019.4選擇題部分(每小題4分,共140分)1234567891011CCADBABCDDC非選擇題部分(共6小題,共160分)36.(30分)(1)南多北少(3分)。南部地形起伏大,對夏季盛行風的抬升明顯(3分),降水相對較多;北部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時間較長(3分),降水少。(2)大氣降水后(3分);形成地表徑流,將硝酸鹽帶至A地(3分);鹽分隨地表水下滲(3分);水分蒸發(fā),鹽度升高(3分)。(3)海水資源(3分);太陽能(風能)資源(3分);油氣資源(3分)。37.(26分)(1)流域降水集中,短時間流量大(2分);植被覆蓋率低,含沙量大(2分);地形平坦,水流不暢(2分);河床淤積、抬高(2分)。(2)農牧界線北移(3分);耕地面積擴大(3分);林草地面積縮?。?分)。(3)降水較少,水源不足(3分);灌溉農業(yè)較發(fā)達,需水量大(3分);地形平坦,易于修建(3分)。2019嘉興二模地理試卷解析鬼城是指因資源枯竭而被廢棄的城市,屬于地理學名詞。在我國,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出現了城區(qū)人口及建成區(qū)面積比值(鬼城指數)低于0.5的新城、新區(qū),這些新城、新區(qū)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稱為“鬼城”。據此完成1、2題。1.關于鬼城(地理學名詞)形成的原因,不正確的是A.產業(yè)結構過于單一B.嚴重依賴資源開發(fā)C.城市環(huán)境污染加劇D.片面追求經濟發(fā)展[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過程中的出現問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解題思路]材料中出現資源枯竭而被廢棄,說明鬼城的形成和產業(yè)結構過于單一,片面追逐眼前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有關,因此,A、B、D項是正確原因,而C項材料中未所涉及,故選C。2.鬼城指數越低,反映了A.逆城市化現象更加明顯B.虛假城市化越明顯C.城市土地擴張相對過快D.城市人口規(guī)模越大[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解題思路]鬼城指數為城區(qū)人口及建成區(qū)面積比值,因此指數變低,要么城區(qū)人口變少,要么建成區(qū)面積擴大,而根據題中“這些新城、新區(qū)居住人口少”,可知C正確。城市建成區(qū)在擴大,說明城市化進程快,不能代表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虛假城市化的表現是城市化水平(以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主要標志)虛高?!究己笳f】看完題目,可能你也沒搞清楚“鬼城”除了地理學名詞還屬于什么學名詞,不過這不是重點。高考中常會出現一些讓你感覺陌生的專業(yè)術語讓你分析,如2019年浙江卷中的“區(qū)域人口對資源壓力指數”、“水分盈虧量”等,也許你當時會愣一下,但只要你理解材料中對概念的解釋,問題往往就可以迎刃而解的?!肮沓恰币步凶觥翱粘恰?,2019年廣東卷41題可以去看下:“據報道,該市在距老城區(qū)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個可以容納100萬人的豪華新城區(qū),現入住人口不足3萬,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簡要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痹?019年中國大陸“鬼城”指數排行榜上,我們大嘉興榮列第八位,你感受下!右圖為南美洲部分區(qū)域示意圖。據此完成第3題。

3.圖中南赤道暖流越過赤道向北流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大陸輪廓B.地轉偏向力C.東北信風D.赤道低壓帶[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洋流的影響因素問題,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思路]南赤道暖流沿著赤道自東向西流到南美洲,再沿著陸地尖角向南北兩側流去,不管是圖示南赤道暖流還是巴西暖流,影響因素都是大陸輪廓,因此A項正確;考慮地轉偏向力,南半球應該向左偏,該暖流不應穿過北半球,B項錯誤;東北信風位于北半球,不會把南半球的洋流吹到北半球,同時如果受東北信風的吹拂,洋流應該向西南,而不是圖示向西北,C項錯誤;赤道低壓帶,氣流上升,為無風帶,不會吹動表層海水,D項錯誤?!究己笳f】排除法是選擇題常用的方法。影響洋流的因素有風、海陸輪廓、地轉偏向力、海水密度等。平常練習中,海陸輪廓對洋流的流向似乎很少提及,命題老師讓你們見識了下。看看南半球的西風漂流,為啥它像小彩旗一樣轉個不停,沒陸地阻擋??;再去看看世界洋流分布圖,是不是很多沿岸洋流的流向跟海岸線差不多平行呢?下表為我國某城市不同指標下適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測算結果。據此完成第4題。

4.根據表中的數據可推測,該城市A.可供水資源最為緊張B.人口合理容量是210.35萬C.人均居住用地相對短缺D.環(huán)境人口容量為106.20萬[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人口容量問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思路]據表格中,不論適度人口還是最大人口,橫向進行比較,人均建設用地人口數最少,因此最為緊張的應該是建設用地,A項錯誤;相對于人均居住用地,人均建設用地承載的人口數要少,因此緊缺,C項錯誤;環(huán)境人口容量和合理容量應該由影響因素中的“短板”決定,因此該城市人口合理容量為63.80萬,人口容量為106.20萬,因此B項錯誤,D項正確?!究己笳f】所謂適度人口就是人口合理容量,所謂最大人口就是環(huán)境人口容量,變個說法就看不懂了嗎?圖1為澳大利亞大陸簡圖,圖2為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圖。據此完成第5、6題。

5.下列四地中,降水量及圖2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6.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①地冬季盛行西風B.②地夏季多洪澇災害C.③地夏季炎熱干燥D.④地冬季多寒潮災害[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澳大利亞的氣候問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思路]①為地中海氣候,②為熱帶草原氣候,③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④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第5題中根據年降水量分布圖判斷該地全年降水較少,總量在200mm左右,②地位于30°S附近,受副高影響,降水較少,B項正確;第6題中①為地中海氣候,冬季盛行西風,A項正確;②地總體降水少,洪澇少,B項錯誤;③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C項錯誤;④地冬季西北風受大分水嶺阻擋,影響小,D項錯誤?!究己笳f】做這道題目,首先你必須得清晰的記得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圖。而根據圖2,氣候似乎更接近熱帶沙漠氣候。但事實上,我們書本上的圖顯示,②地位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一般分布在10°~回歸線之間,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干濕季分明。所以②地似乎不太像熱帶草原氣候。后來我查了下②地附近城市尤克拉的氣候資料,跟材料中②地的降水情況相似,比較像熱帶沙漠氣候。

怎么理解呢?我們的氣候圖都是人做的,氣候的分類也都是人定的。這里氣候特征是像熱帶沙漠氣候,但可能因為水文等原因就是長了草,如果非得硬生生把它劃入熱帶沙漠氣候是不是也不大合適了。世界上的地理環(huán)境千差萬別,教材使用的13種氣候類型不夠用啊,只能根據跟誰更像的原則粗暴“認親”。千萬別迷信這些籠統的劃分方法,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推斷。而這道題目,根據潘老師的解釋,其他三地可以明顯看出由于西風帶、信風帶降水多,而這個位置,位于30°附近,你也應該敏感地想到副高對其的影響。還有就是此圖中30°S標注有偏差,實際上30°S離南部海岸線相聚還有較長距離,但圖上給人的感覺好像沿海就是30°。馬鈴薯塊莖生長最適宜的氣溫是16℃-18℃,當溫度高于25℃時,塊莖停止生長。下圖為我國馬鈴薯種植分區(qū)示意圖。據此完成

7.馬鈴薯在華北平原種植最佳的時期是①2月播種,5月收獲②6月播種,8月收獲③9月播種,11月收獲④11月播種,次年2月收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8.西南混作區(qū)是一作、二作(“作”代表熟制)的混合區(qū),影響其混作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B.光照C.地形D.土壤[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農業(yè)問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解題思路]根據材料,第7題,生長最適宜的氣溫是16℃-18℃,排除②④,B項正確;第8題,熱量是影響農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而西南混作區(qū)相對同緯度地區(qū)為二作區(qū),所以排除A【考后說】總有簡單的題目的嘛!不解釋。右圖為某地鋒面氣旋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9.此時A.甲丙兩地多陰雨天B.乙地氣溫高于甲地C.丙丁兩地氣流下沉D.丁地風力大于乙地10.甲地當前的風向可能為①東北風②西北風③東南風④西南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鋒面氣旋問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思路]根據圖中鋒面示意可判斷,圖中鋒面為向北前進的冷鋒。第9題,甲丙位于冷鋒鋒前,受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晴朗,A項錯誤;乙丁兩地位于冷鋒鋒后,受冷氣團控制,氣溫低,B項錯誤;丙地氣流上升,丁地氣流下沉,C項錯誤;乙地丁地盛行偏南風,丁地地形及風向一致,形成狹管效應,風力大,乙地南側的山脈阻擋了風力,風力小,D正確。第10題,根據鋒面南側為冷氣團北側為暖氣團,判斷該地位于南半球,鋒面出現于低壓槽附近,低壓中心位于右側,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左偏,甲地應吹偏西風,選D項?!究己笳f】雖然試卷出了烏龍,雖然冷鋒畫得粗糙了些,雖然圖例給個慢行冷鋒有點不可理解,但這個題目本身還是挺好的。不僅考了鋒面氣旋,還考了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地形對冷空氣的阻擋作用、地形對降水的阻擋作用、地形(狹管效應)對風力的影響,這幾年似乎出現頻率蠻高的,大家可以做個小專題整理一下。偷個懶,南半球的鋒面氣旋網上找了個,自己看下吧。11.某地在一年中T1、T2兩個日期的正午太陽高度均為70o,且晝長T1日大于T2日,則A.該地可能位于赤道B.該地可能位于6°SC.T1可能是夏至日D.T2可能是秋分日[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正午太陽高度問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思路]該題采用排除法,A項該地位于赤道全年晝夜等長,排除;B項該地6°S,正午太陽高度為70°,一年中有兩天,但這兩天太陽應當都直射13.5°N,晝長相同,排除;C項T1可能是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70o的地區(qū)可以是3.5°N和43.5°N,若為3.5°N,下次正午太陽高度為70o日期T2可以是太陽直射16.5°S,而該日3.5°N晝肯定短于夏至日,C項正確;D項T2可能是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為70o的地區(qū)為南北緯20°,不論哪條緯線,上一次正午太陽高度為70o,必須是春分日,晝長相同,D項排除。【考后說】據說,連續(xù)幾年的第11題都選A,但這次模擬考你選A就錯啦。試誤法,也是解題的思路。二、非選擇題36.根據下列材料,完成(1)-(3)題。(30分)材料一圖1為世界某區(qū)域簡圖,圖2為甲區(qū)域向心狀水系圖。材料二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一大淡化水生產國,其淡水供應的50%來自海水淡化工業(yè),海水淡化主要依賴于“熱法技術”(加熱蒸餾)。

(1)比較該國西部地區(qū)降水的南北差異,并從地形、大氣環(huán)流角度分析其原因。(9分)[解題思路]降水空間差異主要圍繞哪里多哪里少,地形對降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迎風坡、背風坡,大氣環(huán)流包括三圈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結合圖中風向。(2)A地附近埋藏了豐富的地下水,且鹽度高。試從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角度,分析A地地下水鹽度高的自然原因。(12分)[解題思路]根據圖2,A地地表水來自于四周的季節(jié)性河流,而河流的上游集中硝酸鹽分布區(qū),再圍繞水循環(huán)地表徑流、下滲、蒸發(fā)環(huán)節(jié)答題。(3)說出該國發(fā)展海水淡化工業(yè)的優(yōu)勢自然資源。(9分)[解題思路]設問動詞為說出,即不需要詳細分析,根據材料海水淡化主要依賴于“熱法技術”(加熱蒸餾),優(yōu)勢自然資源,海水多,能源足,而當地能源主要為太陽能和石油。【考后說】好奇為什么沒了填空題嗎?好奇為什么這個大題一點3分,后面大題一點2分嗎?哈哈,我也不知道。(1)曾經跟大家說過,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