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師德標兵張桂梅先進事跡_第1頁
全國師德標兵張桂梅先進事跡_第2頁
全國師德標兵張桂梅先進事跡_第3頁
全國師德標兵張桂梅先進事跡_第4頁
全國師德標兵張桂梅先進事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師德標兵張桂梅先進事跡

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有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著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傳遞真愛的使者

2007年1月,一場以向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麗江市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

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生聯(lián)系,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記者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1957年的張桂梅,年輕時不僅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對生活充滿憧憬。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雙雙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學教書。但正當夫妻倆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時,不幸卻突然降臨到他們的頭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癥。為了給丈夫治病,她東奔西走到處借錢,能夠借到錢的地方都借了,該花的錢都花了,但丈夫的病還是不見好轉。1995年,身患癌癥的丈夫離她而去,張桂梅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后來,在同事的幫助下,她決心重新振作起來,為了擺脫令她觸景生情、傷感悲痛的環(huán)境,1996年8月,張桂梅從大理調到華坪,在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環(huán)境賦予了張桂梅新的生機。來到華坪民族中學后,她承擔起4個畢業(yè)班的政治課教學工作。她所教的班級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來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記了疲倦,享受著工作的快樂??删驮谶@時,不幸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1997年4月,張桂梅感覺身體消瘦得特別快,臉也變得特別黑,但肚子卻越來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塊石頭,疼痛難忍。到醫(yī)院檢查,結果嚇了她一跳,原來肚子里長了一個腫瘤。醫(yī)生要她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后果就不堪設想。但是,想到承擔的4個畢業(yè)班的學生再過幾個月就要參加中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們不管呢!一邊是學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邊是自己的生命,怎么辦?

張桂梅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這些磨難更加激勵起她對生活的愛和希望。想想那些學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緊牙關,回到學校把檢查結果鎖進抽屜。這一切,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一直堅持到把學生送進考場才住進了醫(yī)院。1997年7月,張桂梅做了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后,醫(yī)生要求她必須注意休息,最少要調養(yǎng)半年??墒菫榱藢W生,她在手術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講臺。

張桂梅的事跡迅速傳遍華坪大地??h政協(xié)委員來學校視察,校長在匯報時,介紹了她的情況。聽了介紹以后,所有委員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當場為她捐款6230元。縣里召開第八次婦代會,全體代表和縣領導都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對此,張桂梅眼淚奪眶而出:“病無情,人有情,這是一些多好的人??!”

發(fā)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兩次磨難,使她想到,人與人之間是多么需要理解、幫助和支持呀!如果沒有華坪人民,她的生命將無法延續(xù)。她說,她的生命屬于華坪,把全部精力奉獻給華坪人民。正是由于這種感恩的心態(tài)和情懷,張桂梅把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獻給了他的學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校園媽媽的情懷

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個男生突然發(fā)高燒,張桂梅看到這位學生寒冬臘月還穿著單衣,當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給了這位學生,并連夜把他送到醫(yī)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費。第二天,當學生家長趕到醫(yī)院,看到已經守候了整整10個小時的張桂梅臉色蒼白,神情憔悴,這位傈僳族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還有一個男生,因為沒有生活費而幾次提出退學。可只有4個月就畢業(yè)了,眼看孩子中途輟學,張桂梅心痛不已,每周拿出30元,幫助他順利完成了學業(yè)。

有一段時間,班里的許多男生夜不歸宿,沉迷網絡游戲。張桂梅得知后心急如焚,直接將行李搬到了男生宿舍,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學習。通過言傳身教,終于使他們戒除了網癮,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健康向上的業(yè)余愛好。此那以后,不少學生有趣地稱她為“校園媽媽”。

2001年,張桂梅遠在東北年近古稀的姐姐病危,很想見一見她這位已經20多年沒見過面的妹妹,并給她寄來了路費。可這時,正趕上一個學生住院交不起住院費,她又把姐姐寄來的路費給學生交了住院費,并打電話請求姐姐諒解。

有一次,張桂梅在鄉(xiāng)下看到一個衣衫破舊的農村婦女心事重重。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山體滑坡,原來的房子被沖走,各級政府湊錢給她蓋了新房,但自己也借了些錢。眼看孩子就要上學,自己又身帶殘疾,正為孩子上學的費用發(fā)愁。張桂梅聽后沒有多想,對那位婦女說:“孩子我背走,你自己找點活干,什么時候有能力撫養(yǎng)孩子,就什么時候去接回來?!本瓦@樣,她將這個素不相識的女人的孩子背出大山,供他吃住和上學讀書。

2001年3月,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張桂梅義務擔任院長。從那時起,她又把母愛給了失去父母的孩子們。

2007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邀請60位全國部分教師和教育專家到北戴河休假,并允許每人帶一位親人陪同。張桂梅作為云南省唯一被邀請的教師,她的第一個念頭是要帶多年沒有見面的姐姐同去,但這個念頭一閃過后,她又想到了自己收養(yǎng)的孩子們。于是,張桂梅帶上了“兒童之家”年紀最小的“小蘿卜頭”。

現在,“兒童之家”收養(yǎng)的孩子已經有20多人走向社會,成為自食其力的人。17人分布在全省各地讀書。另有50人還在“兒童之家”,在張桂梅媽媽的呵護下幸福成長。

張桂梅過著十分清苦的生活,但她卻把自己的工資和來自其他方面的收入都用在了別人身上。2000年,國務院給她頒發(fā)了5000元獎金,她作為黨費全部交給了黨組織。2003年,“三八”婦女節(jié),昆明市總工會捐給她2萬元用于治病。2005年,華坪縣委、縣政府獎給她1萬元獎金。這些錢經過她的手以后,她又轉手用到了學生和貧困群眾身上。2006年,張桂梅獲得云南省首屆“興滇人才”獎。剛剛從昆明領獎歸來,她就把3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了民族小學,用于新建教學樓。同時,把“兒童之家”的一輛微型車和別人捐獻的一車衣服也捐給了這個學校。

幾年間,張桂梅累計用于資助學生、困難群眾和教育事業(yè)的捐款已接近50萬元,而自己卻沒有留下一分存款。貧困女童的圓夢人

張桂梅在她收養(yǎng)的孩子們身上,看到了太多的不幸。不少孩子由于父母缺乏文化,從小接受不到應有的教育,家庭也無法擺脫貧困。這使張桂梅悟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解決偏遠山區(qū)的貧困問題,要從提高婦女素質入手?!币虼耍恢笔株P注偏遠貧困山區(qū)女童教育問題。她認為,偏遠貧困地區(qū)的落后,主要是教育的落后,而教育的落后又集中體現在女童受教育程度低。女童教育成為提高偏遠貧困山區(qū)人口素質,改變貧困面貌的關鍵。基于這樣想法,幾年來,她致力于興辦一所貧困女子高中,并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出席黨的十七大期間,張桂梅不止一次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在中央人民廣播網演播室,她接受了9歲小記者吳梓曼采訪。小記者向她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魔法瓶,能幫你實現一個愿望,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張桂梅飽含深情地說:“我有一個夢想,夢想讓山里的孩子都有書讀,夢想山里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看到十七大報告提到“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句話,張桂梅激動不已。她說:“國家提出這樣的教育發(fā)展目標,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山里的孩子渴望知識,渴望改變他們的命運,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F在面臨的困難還很大,需要全社會伸出援手,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山里的孩子們都能享受到高中階段的教育?!?/p>

作為黨代表出席黨的十七大歸來以后,張桂梅一邊忙著深入機關、學校、企業(yè)宣講十七大精神,一邊為興辦貧困女子高中、新建“兒童之家”奔波。11月7日上午,在給全縣的企業(yè)老總宣講十七大精神時,張桂梅用自己親歷十七大的感受和一樁樁具體的事例,深深打動了在場的老總們。一位煤礦老板激動地說:“面對奉獻兩個字,我自愧不如。什么是奉獻?在張老師身上就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辈簧倮习灞硎荆欢ㄈχС謴埞鹈?,幫助她把愛的奉獻延伸下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張桂梅一直為之呼吁的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在十七大上已經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關注。她苦苦追求的興辦貧困女子高中,也引起了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10月31日,麗江市已經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正式決定啟動貧困女子高中建設項目。現在,張桂梅的計劃是面向麗江市的華坪、永勝、寧蒗、玉龍4個縣的偏遠山區(qū)招收4個班200名貧困女生,并于2008年3月,先招初三預備班,9月正式就讀高中。

與此同時,長期借用華坪縣福利院房子生活的“兒童之家”的孩子們,也即將擁有他們自己的新家。華坪縣已落實3畝土地,并由縣政府安排100萬元,中海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出資100萬元新建“兒童之家”。目前,這個項目已經正式開工建設。據悉,新的“兒童之家”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張桂梅收養(yǎng)兒童的規(guī)??梢詳U大到100人。到那時,可以有更多的兒童分享到她的母愛。

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于漪先進事跡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被首批評為語文特級教師。自1951年從復旦大學教育系本科畢業(yè)分配到中學任教,先后榮獲上海市中小學優(yōu)秀校長、上海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戰(zhàn)線先進工作者、教育督導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yōu)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兩次被評為上海市教育戰(zhàn)線先進工作者、四次獲上海市勞動模范稱號、五次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任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會長等。歷任第七、八、九屆上海市人大常委,教科文衛(wèi)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2010年9月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號,受到胡錦濤總書記親切接見。教育部號召全國教師向“全國教書育人楷?!睂W習。一位師者60年的堅守與追求——記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于漪參與20多所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的評審、領銜名師基地定期培訓、指導制定上?!笆濉睅熧Y隊伍建設規(guī)劃……82歲高齡的她,依然鏗鏘行走、奮筆疾書、呼吁吶喊。為了更多教師的成長,她不遺余力。她,就是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了整整60年的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于漪。在于漪心目中,教師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淡泊名利,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攀登。她就這樣努力攀登著,走到峰頂時,自己化作了山峰。于漪說過三句話,平白樸實卻又內涵豐厚,道出了一位師者的堅守與追求。“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一頭挑著學生的今天,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在幾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有一種切身的體會:教師的責任大于天。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她認為上課不是簡單的技術性問題,它關系著每一個孩子的素質培養(yǎng),因為學校培養(yǎng)的是國家的后代、民族的后代。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面對孩子,于漪的心中充滿了沉甸甸的責任。她為母語的邊緣化而痛心疾首,為功利化的課外作業(yè)擠占了學生的閱讀時間而傷感。在一次研討活動中,于漪憂心忡忡地說,新世紀中學生的心靈如同干涸的鹽堿地,缺少精神養(yǎng)料。她大聲疾呼:“不要讓題海毀了孩子們。老師們要好好鉆研學科的規(guī)律,將語文教學與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無縫對接,喚醒孩子青春的心靈……”正因為如此,對于《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于漪高度認同。她說,這是對急功近利教育行為的有力回擊,將會起到積極的正面引導作用,“明天的國民素質取決于今天的教育質量。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正是著眼于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對于一些新教材中傳統(tǒng)篇目保留過少、新增篇目太多的狀況,于漪隱隱擔憂:“教材固然需要介紹外國文學作品,打開學生的視野,但更要首先學好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培養(yǎng)的人是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格公民,應該深深打上中華民族的烙印,懷有一顆中國心。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庇阡魣远ǖ卣J為,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導向不能動搖。一肩挑著學生的今天,一肩挑著國家的未來。有了這樣強烈的使命感,于漪自覺維護著師道的尊嚴。她說:“我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讓自己的生命和我肩負的教書育人使命結伴同行?!闭驹跒閷W生成長、為民族未來發(fā)展的高度,她鑄起偉大的師魂,自身也獲得了崇高的人格力量。

“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于漪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技能,修身養(yǎng)性為人師表。她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睂τ趯W生的“不懂事”,于漪是這么看的:“他們畢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他們都懂事,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學習做事都很自覺,還要我們教師干什么?”于漪認為,教師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首先要教育自己,誨人不倦首先要學而不倦。每次上語文課,于漪都力求打破平鋪直敘的套路,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帶給學生深刻的課堂體驗。一位多年追隨于漪的教師說:“于老師從來不重復自己,即使是同樣內容的課,也絕對不重復,每節(jié)課都是美麗動人的人文景觀?!薄皶r代的活水要在課堂上流淌?!庇阡糇⒅亟Y合時代特點,從身邊獲取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果。看到很多學生喜歡周杰倫的歌,于漪并沒有簡單地批評孩子,而是找來有關專輯認真試聽,終于找到了周杰倫吸引孩子的原因:《青花瓷》等歌詞從古典名章中尋找靈感,借鑒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讓學生樂意親近;現代獨生子女無人傾訴,煩悶時哼哼周杰倫的說唱音樂,是種很好的宣泄。許多學生得到了于老師的理解,高興地說:“再告訴您第三個原因,周杰倫的歌,好就好在學不像?!卑雮€多世紀的代溝一下子消除了,師生關系更加融洽,開展課堂教學時就有了更強的感染力?!盎畹嚼?,學到老。”60年的教育生涯,60年的艱苦探索,于漪沒有一天停止過對教育的探索,不斷從經驗與感悟走向理性與科學。她已發(fā)表幾百萬字的教學研究文章和專著,留下了“學做教師”的探索印跡?!拔业男闹杏袃砂殉咦樱阂话殉咦恿縿e人的長處,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1951年7月,22歲的于漪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教育系,來到上海第二師范學校工作。她先是按照校領導安排教歷史,后又服從需要改行教語文。第一次登上語文講臺,于漪講授王愿堅的小說《普通勞動者》,組長徐老師在臺下聽課,她非常緊張。一堂課結束,徐老師失望地說:“你雖然在教學上有許多優(yōu)點,不過語文教學的這扇大門在哪里,你還不知道呢?!庇阡羯钍艽驌?,記住“不過”后邊的話,暗暗下定決心:不僅要找到語文教學的大門,還要做出一番像樣的成績。勤于學習、樂于學習,這是于漪堅持了一生的習慣。她的心中裝著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她認真向語文教研組的同事們取經,白天,她站在窗外,看別的教師是怎么上課的;晚上,她對著參考書仔細琢磨,不到深夜一兩點鐘不睡覺。教研組里共有18位教師,于漪把其他17位教師的長處都學來了;不到3年的時間,她自修了大學語文的全部課程。作為一名非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語文教師,于漪課堂教學的深刻思想、精湛語言、豐富信息常常引得聽課者嘖嘖稱贊,對視界融合、后現代等前沿概念,她也領會深刻,使用十分嫻熟。于漪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知道了“陽春白雪”,還要弄明白什么是“引商刻羽”;聽到溫家寶總理引用“明年春色倍還人”,她窮究這句詩的來龍去脈,讓它真正成為自己的內在積累。于漪非常關心教師們的個人成長,從今年1月開始,她率專家組進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專題調研,對幾十所學校進行了調研及現場評審,關注教師們的成長環(huán)境。近年來,于漪主持了“于漪語文名師培養(yǎng)基地”、“于漪德育實訓基地”等師資培訓基地,同樣將“兩把尺子”傳遞給學員。在基地授課過程中,于漪注重引導學員之間彼此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每名學員都要說課、上課、評課,反反復復地實踐,教后評論求其真。學員之間形成了坦誠交流的氛圍,進行思想的碰撞,不避其短,實話實說。于漪說:“你好我好大家好是捧不出名師的。不是服從哪一個人,是服從真理,要與真理為伴?!薄皬闹畼O少到知之不斷地增加,是發(fā)奮學習的結果,要緊扣自己的工作、所教的課程來學習?!睅е鴥砂殉咦樱阡糇呷肓嘶A教育的大門,登堂入室,成為卓然大家。站上講臺,就是生命在歌唱在三尺講臺,她慷慨激昂;在評課現場,她睿智而真誠。她在基礎教育的最前沿不輟耕耘近一個甲子。她開了近2000節(jié)公開課,近50堂公開課被錄像、傳播,成為半個多世紀以來語文課的經典教案;她堅持真心教學,真愛育人,81歲高齡仍不舍講臺,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影響了千千萬萬的師生。她就是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于漪。“站上講臺,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于漪用一生的實踐寫成這句話。真愛育人——“課一定要教到學生心中”上個世紀80年代初,電視直播于漪的公開課《海燕》。大上海萬人空巷,人們紛紛守在電視機前一睹她的師者風采?!坝诶蠋煹恼Z文課就是有魔力,”時隔20多年,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雙語學校老師沈一敏記憶猶新:上于老師的課,不是在學習課文,而是在跟高尚的人物談話,是在文字的燦爛世界中翱翔。“學語文就是學做人,伴隨語言文字讀寫聽說訓練滲透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語言文字不是單純的符號系統(tǒng),而是一個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這既是于漪幾十年語文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在語文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一種嶄新理念。于漪常說,教課一定要教到學生的心中,要把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滲透其中。幾十年春風化雨,于漪教過各類學生。1975年,她帶了全校最亂的一個年級。然而,在于漪眼里,每個孩子都有向善、上進之心。她利用各種機會給孩子們講理想信念,找同學一個個談心。1977年,這個年級被評為上海市先進集體,其中兩個班的高考錄取率達100%。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敖處熞獰釔蹖W生、了解學生,才能真正觸摸到孩子們的心靈。”于漪說,“只有把愛播撒到學生的心中,他們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不顧腹部剛動過手術,背著一名發(fā)著高燒的學生走了十幾里泥路送到醫(yī)院,也曾把逃學的孩子一個個找回來上課……教學改革——“教育方法要隨時代改變”在教《賣油翁》時,于漪準備了一枚銅錢,當講到賣油翁“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時,她出示了這枚銅錢。學生邊聽邊看,既領會了“瀝”字之妙,又驚嘆老翁的絕技。從1951年站上講臺,于漪就始終在探索中學語文教學的最佳方法?!霸诮虒W上從來不重復,即使是同一篇課文反復地教,也是如此?!痹诮逃?,于漪被公認為語文教學改革的形象代言人。于漪說,其實自己在教學實踐中也在不斷反思。她一度認為語文只是一種交際工具,但隨著時代發(fā)展,她開始思考語文的文化內涵,以及在語文教育中綜合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道德情操和文化素養(yǎng)的問題。1978年,于漪提出“教文育人”的思想,即以“全面發(fā)展的人”為培養(yǎng)目標,構建了以“思維訓練”為核心的語文教育理論。1996年,她倡導“弘揚人文”的主張,引發(fā)了全國范圍的語文性質觀的反思,促進了語文學科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皶r代在變化,學生在變化,我們的教育方法也要隨著改變?!庇阡粽f,教師對孩子們不要輕易說“不”?!耙恍├蠋熉裨宫F在學生太淡漠,其實他們沒有走進學生的內心。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灌溉學生們情感這塊‘鹽堿地’,必須找準切入點。孩子們喜歡周杰倫的歌,我也去認真聽,發(fā)現他的歌風格獨特,歌詞也有文化含量,最主要的是自我陶醉式的演唱適合獨生子女的自我傾訴。做教育,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痹诮虒W之余,于漪還不斷總結探索教學實踐的經驗。她主編的《現代教師學概論》已成為全國教師職后進修的材料。《于漪文集》六卷本也已出版?!盎畹慕逃龑W”——“生命和使命結伴同行”“不要讓題海毀了孩子!”“好好鉆研學科的規(guī)律,將語文教學與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無縫焊接,喚醒孩子青春的心靈……”一次教學研討活動中,于漪字字句句擲地有聲,回響在禮堂中每一位老師的耳畔。青年教師們說,于漪就是“活的教育學”?!敖虝藗魇谥R、發(fā)展智力,最重要的是熏陶思想。老師要站在時代和民族發(fā)展的高點上,將平凡的工作和孩子的今天、祖國的明天聯(lián)系在一起。今天的學生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更是后天的民族競爭力?!庇阡舫3η嗄杲處熣f。為了讓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她首創(chuàng)了教師與教師的師徒“帶教”方法,即組成培養(yǎng)的三級網絡——師傅帶徒弟、教研組集體培養(yǎng)、組長負責制。當老師,于漪始終忙得不亦樂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于漪就開始“帶教”全國各地的青年教師。如今,她還在為上海名校長名師培養(yǎng)基地和上海語文學科德育實訓基地帶教。除了擔任華東師大、首都師大、上海師大、上海大學4所大學的兼職教授,81歲高齡的于漪還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培訓國家級骨干教師的重任。她不顧年事已高,風塵仆仆地趕到江蘇、浙江等地講學;她還通過遠程教育網,為云南、新疆等地教師講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學經驗?!拔乙惠呑拥纳?,和肩負著的歷史使命結伴同行?!庇阡粽f,“如果下一輩子還叫我選擇職業(yè),我仍然選擇這永遠光輝燦爛、青枝綠葉的教育事業(yè)!”于漪:育無止境愛滿天下在講臺上揮灑數十年,立體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深受學生愛戴,形成了閃爍著智慧與人格魅力的教學風格與教育思想,影響巨大,享譽全國。曾任上海市第二師范學校校長,一身正氣,一心為公,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小學教師。肩負上海5屆市人民代表、3屆市人大常委、2屆教科文衛(wèi)副主任委員重任,在25年代表生涯中,廣泛調研、監(jiān)督,為教育大聲疾呼,促進教育立法,健全教育的保障機制。81歲高齡仍執(zhí)著于對理想教育的追求,憑借信仰與激情、堅守與超越,成為一代師者楷模。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曾形容于漪教書教得“著了魔”。熟悉她的學生則說,于漪老師對教育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從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于漪絲毫沒有停止過追尋理想教育的步伐。如今已81歲的她仍在以各種方式,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影響教育、影響教師、影響學生。早年的學生退休了,來看望年邁的老師,卻發(fā)現她活力四射,竟比自己都顯得年輕。2010年教師節(jié),榮譽等身的于漪被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薄!昂芏嗄暌詠?,在人們的心目中,于漪根本就已經是‘教書育人’的代名詞?!币晃谎瞿接阡舻哪贻p教師在博客里這樣寫,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教師的心聲。與此同時,對于許多年輕教師來說,雖然于漪是一個讓他們仰視與敬佩的名字,但在他們看來,于漪顯然早已屬于過去的“那一代”——只知奉獻,近乎完美。當榮譽紛至沓來,當報道連篇累牘,當于漪越來越多地被置于聚光燈下,這個時代的人們不見得真正理解她,而有的人甚至尚未了解就選擇了疏離。2010年9月,記者走近于漪,試圖通過她的親身講述,還原一個矗立多年且“被標簽化”了的教育偶像,一個作為普通教師的于漪。人淡如菊簡約的家飾、簡樸的衣著,圍繞于漪的一切,連同她本人,都顯得簡單、素凈。唯有笑起來滿臉的皺紋,似綻開的秋菊?!拔矣袧嶑?,最愛打掃衛(wèi)生?!彪x開人民大會堂耀眼的燈光,她親自操持家務,照料家人,收拾屋子,挽著環(huán)保袋上超市、上小菜場……工作之外,于漪的生活和任何賦閑在家的上海老太無異。嘗過她手藝的學生都說,于老師“燒得一手好小菜”?!跋壬奶畚夜ぷ餍量?,批評我是‘工作狂’。我不反駁,但我心里知道,家庭和工作對于一個人,不能分孰輕孰重。我是兩頭重,兩頭都不放手。只有家庭生活和諧了,才能保證一份投入工作的好心情?!庇阡敉壬诘奈葑樱D頭就笑,笑著笑著,抹抹眼角,還是笑。面對榮譽,于漪顯得非常謙遜:“選擇做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我本人,也就是個普通人?!奔热皇瞧胀ㄈ?,就不可能對“人間煙火”不為所動。退休前,有許多次上調或從政的機會,于漪都主動放棄了。放棄的理由很簡單——“留在學校,是我心中所愿”。但是,另有兩大誘惑卻真曾讓她心動不已。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上海石化二中誠邀于漪出任校長,希望她能幫助學校大幅提高教學質量?!八麄冮_出的條件十分優(yōu)越,要給我分一套大房子,還配一輛車?!碑敃r的于漪,雖然已經是上海第二師范學校校長,可家里的生活條件并不好。一家三代擠在先生單位分的建筑面積5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里,十分局促。為了給晚輩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于漪有點想出去嘗試一下??墒?,這一步并沒有邁出去,于漪對此并不感到遺憾:“第二師范是‘文革’重災區(qū),‘文革’后期仍然派系斗爭很厲害。直到上世紀80年代,學校的風氣也沒有完全樹起來。一個人心無二用,我想,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就一定要把學校帶好。”在校長的崗位上,的確責任重大,那么退休了,總該可以歇口氣了吧?1992年,于漪光榮退休。很快,一所知名民辦教育集團就找到她,盛邀她擔任特別顧問,工作輕松,待遇還特別優(yōu)厚——“每周去個兩三天,不用做什么事,只簡單指導一下工作,年薪60萬”。60萬!面對這個普通人很難抵御的巨大誘惑,于漪保持著慣有的坦誠:“不動心是不可能的。那時,我的退休工資是每月1000多元,還有幾百元的補貼,加起來將近2000元。雖然不少,但和60萬元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我也想過,我和老伴身體都不太好,賺點錢,可以補貼家用?!比欢?,這一步還是沒能邁出去?!爱敃r,市里急需我參與培養(yǎng)年輕教師,而我的長處也在于此?!焙茏匀唬阡艟土袅讼聛?。這一留,又是將近20年?;叵虢?0年的從教生涯,于漪并沒覺得自己取得了多么了不得的成績:“工作竭盡全力是本分,個人無論是天分、學識、才能,都是極其有限的。離開了大家,一事無成?!庇诩椅褰愕?,于漪是大姐,5人在各行各業(yè)都有不凡表現。大弟于渤是浙江大學教授,二弟于洸歷任北京大學組織部長、副校長、首都師范大學黨委書記,三弟于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小妹于漣是浙江大學教授。有趣的是,他們兄弟姊妹間從來不談工作成績,只知道各自大致的工作情況,具體的業(yè)績幾乎都要通過報紙才了解到?!按担瑪[,不僅無聊、小家子氣,而且會目中無人、飄飄然、裹足不前?!睂ψ约?,于漪有著再清醒不過的認識。談話間,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普通人”,她也一直在用一個普通人的邏輯對記者講述自己。了解了作為普通人的于漪,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她會說——“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學做教師”。初入教門很多人都知道,于漪不但教過語文,而且還教過歷史。殊不知,于漪的教學生涯是從教識字開始的。1951年夏,22歲的于漪從復旦大學教育系畢業(yè),經國家統(tǒng)一分配,來到當時的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屬工農速成中學當老師。工農速成中學的學生主要是革命干部、戰(zhàn)士、勞動能手等,大部分都比于漪年長。學校安排于漪教文化班,學生的文化程度是平行班中最低的,教學得從識字開始。上第一課時,于漪心里沒底,“腿不由自主地彈起了琵琶”。許多年后,當年的學生想起她臉上故作嚴肅的表情和腦后兩只幼稚的小辮子還是忍俊不禁。正當于漪在教壇蹣跚學步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把她從講臺上強行拖了下來。吐血、便血,癥狀十分嚴重,醫(yī)院診斷是消化道潰瘍病。當時的醫(yī)療條件對這種病根本束手無策,只好由著醫(yī)生“想起一出是一出”。輸血、“飲食療法”、“封閉療法”……幾乎什么流行的辦法都嘗試過了,病痛卻依然不曾減輕。禍不單行。潰瘍病還未治愈,重癥肝炎又找上門來。年三十晚上,于漪剛被送進醫(yī)院,就立刻被隔離。不但黃疸擴散,人難受得連平躺都氣喘。肝功化驗、肝臟穿刺,一項項檢查、治療下來,于漪已經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我簡直沒有想到,工作后的第一課竟是疾病的磨煉。”年輕的于漪沒有被病痛打倒,反而鍛煉了意志和韌勁,變得坦然而淡定:“生死就那么回事,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什么挫折,不能張皇失措,更不能精神崩潰。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957年下半年,工農速成中學向普通中學轉軌。于漪于1958年初調往上海市第二師范學校任教。剛到新學校,本以為能學以致用的她,被副校長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學校不缺學教育的教師,缺的是歷史教師。副校長要她帶師范二年級6個班的中國古代史,每班3節(jié)課,每周18節(jié)課?!拔也皇菍W歷史專業(yè)的,教起來當然千瘡百孔。不過,我對歷史本來就有興趣,反正可以邊教邊學,邊學邊教?!边^不了多久,校領導又找于漪談話,讓她改教語文。談話很簡單,兩分鐘。于漪說自己不是學中文專業(yè)出身,教語文有困難。領導反問:“你不是大學畢業(yè)了嗎?”于漪如實答:“隔行如隔山。”領導不由分說:“工作需要?!趹?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這是最高指示?!币诲N定音,于漪又進了語文教研組?!案粜腥绺羯健辈皇峭性~,于漪捧起語文書,難題迎面而來?!拔难晕目梢源v,現代文學生基本能看懂,該怎么教?漢語拼音根本沒學過,得先從b、p、m、f補起,漢語語法也得從零開始?!睆拇耍阡舨坏貌挥秒p倍乃至數倍的時間學習,力求在兩三年內把中文系的主要課程捋一遍,這樣教學才能有點底氣。光學沒有用,還得把課上好。為了備好一堂課,于漪常常要花10個、20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經過上百篇教材的獨立鉆研,我總算擺脫了茫然的狀態(tài),算是有了一點穿透力與判斷力。拿自己的真切體會指導學生學習,就不會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話、套話,學生就能真正受益。”除了自學,于漪又開始在比較和借鑒上下功夫。向高手求教,廣泛閱讀,回憶自己求學時的學習經歷……這些方法都成了于漪進入語文教學之門的指南針。

教人教心教起語文來神不亂、心不慌,能夠得心應手固然不錯。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于漪發(fā)現,如果僅局限于此,遠遠不夠?!敖陶Z文不能像爛泥蘿卜——洗一段吃一段,語文教師的腦子里必須有整體的框架結構,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要有很強的目的性,不能像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苯涍^反復推敲,于漪對從古至今就爭論不休的語文學科的目的、任務,有了自己的認識:“教文和育人必須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只有把‘文’、‘道’兩者辯證統(tǒng)一起來進行教學,緣問釋道,因道解文,才能使學生在弄懂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受到啟發(fā)與感染。”在教文中育人,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極不簡單。在于漪看來,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正如“矢”與“的”一般,不看準靶子,只管射箭,就是無的放矢。基于這樣的認識,于漪和學生交朋友,通過望、問、聽、閱和材料跟蹤等各種途徑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在語文學習發(fā)展上的變化。不僅如此,學生的思想、性格、興趣、愛好、學習心理、學習習慣等也都是她潛心研究的對象。“做班主任要家庭訪問,個別談心,當任課教師也一樣,同樣要全面關心學生,和學生、家長做朋友,從思想到生活到學習,無所不談?!睈酃荛e事的于漪沒少因此受到同事善意的取笑。同事們都說,于漪這個語文老師管得真多,“比班主任還班主任”。對于漪教學思想作過深入研究的內江師范學院學者戴前倫,曾舉過一個“于漪和4個口吃學生”的例子:于漪教過的一屆學生中,有4個表達能力很差,乍一看似乎都有口吃的毛病。但是,經于漪調查發(fā)現,4個人的“病因”各不相同。第一個學生是舌頭稍短,口齒不清。第二個是獨子,父母從小嬌慣,因此說起話來停頓多,語言不規(guī)范。第三個是小時候模仿口吃者說話,自己逐漸口吃起來。第四個是思維遲鈍,說話結巴。于是,她對這4個學生對癥下藥,因材施教,為他們制定了各自的訓練計劃,使他們口頭表達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有的甚至徹底擺脫了口吃?!霸诿總€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的講話發(fā)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遍喿x中,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極大地啟發(fā)了于漪?!皩W生畢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他們都懂事了,都有很強的自控能力了,那還要我們教師做什么呢?”由此出發(fā),于漪總是時時處處換位思考,設身處地進入學生的世界?!皝y班”之治“文革”前,于漪的教學水平日臻成熟,她本人卻因此受到運動沖擊,被打為“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吹鼓手”,蒙受了許多屈辱與不白之冤。更令于漪沒想到的是,剛剛“復課鬧革命”,學校就把69屆(4)班這個“亂班”交到她手里,讓她一邊挨斗,一邊帶學生。算下來,她已經是這個班的第九個班主任了,其余的老師不是被氣走,就是主動辭職不干。走進班級,迎接于漪的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黑板上抹著的大便。教室里只有4個女生,她們扭在一起打架,互相扯著辮子不放,于漪好不容易才把她們拉開。其他學生呢?從沒帶過亂班的于漪開始挨家挨戶訪問,磨破了嘴皮子,總算把所有學生全部請回教室。課上了兩個月,調皮、愛打架的學生終于不再以窗代門,老老實實地從教室門進出了。轉眼,到了77屆。此時的于漪已經是楊浦中學的年級主任。這一屆學生里,有幾個“皮大王”,全校奔竄、搗蛋,打架、鬧課是家常便飯,弄得其他學生不得安寧。一個學生上體育課竟然把男體育教師的鼻梁骨打斷了?!澳菚r的辦公室,就像個派出所,每天都要處理各個班級以及班級之間發(fā)生的大小糾紛?!背松险n,于漪的一張嘴從早說到晚。有的女教師受不了,氣得話也說不出,甚至暈倒。為此,于漪在辦公桌抽屜里總備著一包葡萄糖,哪位教師頭暈,氣不順,趕緊泡上一杯糖水,定定心。商人蔣志萍,是當年赫赫有名的“皮大王”之一。打架、逃課、欺負小同學……哪件事都少不了他,家里幾乎天天都有人找上門告狀。為他的“斑斑劣跡”,父親發(fā)下狠心,趕他出門?!案赣H對于漪老師說不要我了。于漪老師很激動,對我父親說:‘你不要,我還要!’”蔣志萍就糊里糊涂地跟著于漪回了家。這一待,就是大半年。其間,蔣志萍跟著于漪一家同吃同住?!暗任肄D變了,能認真學習了,于漪老師就給我父親寫信,請父親原諒我。信中有這么一句,我一輩子都記得:‘孩子的本質并不壞,只是衣服沾了灰,撣一撣就好了。’沒有于漪老師,我也許早就‘進去了’?!?0多年過去了,于漪的信如今仍然是蔣志萍家的“鎮(zhèn)宅之寶”?!坝阡衾蠋煵皇菍ξ乙粋€人這樣好,她對所有的學生都好。她也不是教完學生就算了,她對學生一輩子都牽掛?!笔Y志萍工作后找了對象,于漪知道了,一定要親自看看女孩才放心。蔣志萍結婚,于漪家里有病號,手頭不寬裕,仍然扯了幾米紅布相贈。幾年前的一個春節(jié),蔣志萍照例來給老師拜年,于漪又關心地詢問起他的近況?!白罱庥悬c周轉不靈?!彼簿褪请S口一說。于漪卻大為上心:“缺多少錢?我有!”“清貧了一輩子的老教師能有多少錢?我怎么能要老師的錢?于漪老師真的是對學生掏心掏肺……”浙江義烏幽暗的工廠廠房里,年過半百的漢子,說起老師竟然淚流滿面。

育無止境主持名師培養(yǎng)基地、德育實訓基地,指導制定上?!笆濉睅熧Y隊伍建設規(guī)劃,下課堂聽課……近年來,于漪已經漸漸離開講臺,將工作重心轉向培養(yǎng)年輕教師。有時去遠郊縣聽課,一聽就是一天,上午3節(jié)、下午又3節(jié)。不僅聽課,還要組織評課。年紀大了,這樣操勞,于漪也覺得很累?!暗咧v臺系著學生的青春,教師一定要把課上好才對得起學生。我苦于年紀大了,離開講臺時,幾乎覺得自己的生命之火熄滅了一半。因此,我非常愿意幫助年輕人在課堂里摸爬滾打。”閑暇時,于漪常常和自發(fā)找上門來的年輕教師一起探討工作中遇到的種種難題。“許多教師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容易感動了,課也越來越難上?!庇阡衾斫饽贻p人的感受:“我教書的那個年代,學生單純,老師說什么就聽什么?,F在的學生,身處轉型社會,遭遇社會核心價值觀變遷,平時接觸的信息量又那么大,自然不好教。老師們太不容易了!”現在,許多中學生都把周杰倫奉為偶像,而有的教師卻嗤之以鼻,師生間彼此不理解、不信任。了解到這種情況,于漪就請兒子幫忙買來周杰倫的歌曲磁帶,反復聽?!罢f實話,我并不覺得又說又唱有什么好聽,感覺不如《青藏高原》之類的歌曲。”沒有找到答案,于漪就主動去學校找學生聊天。幾個女生善意地嘲諷了她的品味,并告訴她,“您喜歡的那些歌太‘露’了?!北怀爸S的于漪并不生氣,仍然是笑意盈盈。女生們看這個老太太不板著臉亂訓人,話匣子就打開了:“我們就是喜歡周杰倫,因為別人學他都學不像!”一句“學不像”,讓于漪理解了渴望獨樹一幟的孩子們?!艾F在,住房條件改善了,城市里幾乎人人都住樓房。孩子放學回到家,門一關就和外界隔離開來。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煩惱、憂愁、孤獨、苦悶甚至喜悅都需要個性化的途徑來抒發(fā)。又唱又說的方式,不正是一種另類的傾訴嗎?”于是,她轉而勸慰青年教師:“周杰倫一些歌曲的歌詞里,中華文化的含量很豐富,學生聽聽并沒有什么壞處。”沒有人天生就會做教師,于漪一生都沒有停止過對于教書育人的思考。初為人師時,于漪也曾對兩類學生不由自主地喜愛?!耙活愂欠磻`敏,非常聰明的,我說上句,他下句已能回答,教起來十分省力。另一類是長得很可愛,像洋娃娃一樣的?!苯洑v過許多,尤其是經歷過帶“亂班”的日子,于漪才逐漸領悟到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懊總€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每個學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需要關心。教育沒有選擇性,生長在這片熱土上的孩子,都要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愛他們、培養(yǎng)他們!”對于這些從內心迸發(fā)出的吶喊,于漪不僅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更是身體力行。1996年11月,于漪給貴州偏遠山區(qū)一位中學語文教研員的長篇復信《自強不息,女教師們!》,被認為是一篇經典美文。文中,歌德借浮士德之口說的一句話讓于漪感慨不已:“要是有那么一剎那,對我說: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那時也就敲響了我的喪鐘。”“浮士德上天下地求索,經歷了愛情的悲劇、事業(yè)的悲劇,什么都一場空,但是他沒有灰心。最后,他在一塊荒蕪不毛的海灘上建立起人間的樂園,心里一片光明,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這一剎那,浮士德倒地死去。滿足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我當了一輩子教師,教了一輩子語文,上了一輩子深感遺憾的課。我深深體會到‘永不滿足’是必須遵循的信條?!?010年9月7日,于漪赴北京參加慶祝第26個教師節(jié)暨“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表彰會,出發(fā)前半小時還在審定教材。作為上海“二期課改”語文新教材審定專家組組長的她,每天仍然要花大量時間在語文教材審定上。她的執(zhí)著與追求一如往昔……于漪說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高尚;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理想。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我有兩把“尺”,一把是量別人長處,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點,自身才有驅動力,因為,“累累創(chuàng)傷,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教育,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祖國的未來。你既然選擇了當教師,就必須用一個人民教師的良知來告誡自己,自己是教師,和市儈不一樣,不能把教書當生意做,從學生身上揩油;不能把知識當商品販賣,撈取高額回報。如果那樣的話,一名教師的道德行為底線就崩潰了。如果只是教書,那么你就是一個教書匠、知識的二傳手。不能忘記教書的目的是育人,這是大目標。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能成為年輕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于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教育部日前評選出10名“全國教書育人楷?!?,其中來自上海的老師只有一位,她就是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今年已經81歲高齡的于漪。把自己的一輩子奉獻給三尺講臺、奉獻給教育事業(yè),于漪一生的理想是當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她不僅教書育人,言傳身教,還培養(yǎng)了不少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身為教師,于漪覺得自己肩上挑著千斤重擔,“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因為今天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彼呀o學生上課,視為“用生命在歌唱”?!叭珖虝丝!笔俏覈?600萬人民教師的杰出代表。而在上海,于漪已經成為一張響當當的“教育名片”。春秋60載,她在基礎教育領域默默耕耘?!斑x擇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闭且驗閳孕胚@一點,于漪把自己的一輩子定格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在她心里,教育千斤重——偉大的教育事業(yè),與我們國家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什么樣的教師才算合格?于漪對“合格”有自己的理解?!皣野押蟠唤o教師,國家就放心了;老百姓把自己的子女交給教師,他們就放心了。這才是合格?!薄爸侨缛?,行可為表儀者,人師也?!睗h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講的這句話,常常被于漪引用,她視之為座右銘。教師是育人的工作,并非人人可以勝任。也正因此,教了一輩子書的于漪,一輩子都在學做教師。清醒認識教師崗位:寫錯一個字,影響一大片教師的身教遠遠重于言教。于漪經常和年輕教師講,教師對學生的作用,絕對不會是零,老師有什么樣的思想觀念,自然會對學生產生相應的影響。蘇步青、謝希德先生這樣的一代有為國為民、憂國憂民意識的教育家,一直被于漪奉為學習的榜樣?;貞涀约航虝牡钠瘘c,于漪說,她也曾經經歷過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階段。有件事情一直讓于漪刻骨銘心。22歲畢業(yè)后剛開始當老師,她給學生講解“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我對學生說,下里巴人就是通俗的,而陽春白雪是高雅的?!焙髞碛阡糇x宋玉《答楚王問》,才發(fā)現自己教的不準確?!坝锌偷匠汲芹断吕铩?、《巴人》兩首曲子的時候,屬而和者數千人;唱到《陽春》、《白雪》兩首曲子的時候,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到了引商刻羽、雜以流徵的時候,屬而和者數人而已,因此曲彌高和彌寡……”時至今日,于漪還記得當年的“治學不精”,她用這件事情來告誡自己,基礎教育是不能有半點差錯的,因為它是伴隨人的終生的。還有一次,于漪批改作文,對面坐著一位語文老教師?!八粗覍懰说摹郑蜃诸^下面一個目,我把羊字頭斷下來了。他對我說:你要知道,你寫錯了就會影響一大片,你在黑板上寫一個錯字,可能這個孩子一輩子就寫錯了?!弊鼋處煵荒苡薪z毫懈怠,必須要謙虛謹慎,好學不倦。于漪從此謹記在心。為了把語文教好,她決心拜眾人為師,以兩把尺子伴隨自己的人生: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每次教研組開會,她都拿本子記,別人思考問題有精彩之處,她就用心聽,認真記。還有一把尺子,她用來量自己的不足。每一次課上完,于漪都有“教后”,她記下學生的閃光點和自己備課的不足,用以發(fā)現備課的漏洞,從而掌握教與學的規(guī)律。一輩子自我教育:學而不厭,勇于實踐回顧自己的教育生涯,于漪說,她有兩根精神支柱,一根支柱叫“學而不厭”,另一根支柱叫“勇于實踐”。設問,如果一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在同一層面移動的,學生怎么會有求知欲?于漪認為,教師為了教好書,起碼要提高一步——要緊扣教材深入學。“教是要教在學生不知道的地方,教在他似懂非懂之處?!币虼耍瑢φZ文教師來說,備課時就要下足功夫,“不能讓字躺在紙面,而是鉆研到讓它站立起來跟你對話?!?978年評上第一批特級教師后,于漪迄今上了近2000節(jié)公開課。堂堂課有人聽,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于漪說,所有的事情都在眾目睽睽之下,這讓她獲得了一個好處:養(yǎng)成嚴謹的習慣,不敢有絲毫懈怠。于漪還做過班主任,各個層面的學生都帶過。帶教1977屆學生時,由于是特殊時期,全校亂得沒法上課。于漪的年級組有30多位老師,女老師中除了于漪沒有哭過外,其他全部哭過。“我擔任年級組長,天天早上6點多鐘到學校,一直到晚上9點多鐘才走。我當時就想,一定要抓好各個班級的小干部,把他們抓在手里培養(yǎng)?!碑敃r,于漪把小干部們集中起來,一方面抓理論學習,同時她也注重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的特長,組織各種課外小組開展課外活動。粉碎“四人幫”后,1977屆學生參加“文革”后首屆高考,兩個快班的學生都考取了大學?;叵脒@段當班主任的實踐經歷,于漪感慨:“做老師的一定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孩子是有未來的,一定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蹦贻p時,于漪多病,加之她的孩子身體狀況欠佳,經常需要跑醫(yī)院。但是任教幾十年來,她沒有為家庭私事脫過一節(jié)課、請過一次假。她覺得,自己的肩上都挑著千斤重擔,“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今天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追求教育理想境界: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什么樣的老師才算有水平?于漪有個看法:一個班教好一二十個學生是不稀奇的,要教好每一個學生,那是千難萬難的。當好老師,要有能力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為了研究學生的心靈世界,于漪甚至還研究了周杰倫和“還珠格格”。為什么?因為一個“還珠格格”就把初中女生全部打倒了,周杰倫起碼打倒了百分之八十的高中女孩子。于是,于漪把周杰倫的磁帶買回去聽,還和學生們討論。于漪對學生們說,她喜歡韓紅的《青藏高原》,歌曲激昂高亢。可學生們說,“不好,太露了”;于漪也聽騰格爾的《天堂》,喜歡歌曲唱出的濃濃鄉(xiāng)情,可學生們也不同意她?!爸芙軅惡迷谑裁吹胤桨??”于漪去請教她的學生,結果孩子們告訴她:“周杰倫的歌就是學不像,好就好在學不像?!薄拔以趺匆矝]有想到這個,我們想的和學生想的距離有多大啊!”在于漪看來,當一名好老師,要懂得和孩子交流,做老師無論如何都不能誤解孩子,不能隨便對孩子說“不”。“不”是最沒有力量的。教課也是如此。學生作文寫不好,于漪不會對學生說“你怎么不行”,而是會精心地指導,教學生“怎么寫才能好、才能行”。于漪堅持:教育學生要多正面引導,讓他們飲瓊漿,對他們灌醍醐,這樣學生才有精神養(yǎng)料?!敖逃^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進學生的世界”。在于漪的眼中,語文課本不僅有實用功能,還有教育功能、發(fā)展功能和審美功能?!氨热纾对狸枠怯洝防锏拿洹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它不知道哺育了多少代志士仁人,難道語文老師講到這一課,就只講字句知識嗎?”。教師責任大于天:青年教師,肩負未來希望退休以后的于漪,始終沒有離開教育工作領域,她把主要精力用于抓教師教育?!敖逃南M谇嗄杲處熒砩?。”從上世紀70年代末,于漪就開始帶教年輕教師,手把手地教。時任第二師范學校校長時,她就要求學生“明日教師今日做起”。她出入課堂聽課,聽完課就評,聽一節(jié)課,起碼評兩三節(jié)課,要站在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高度來評課。于漪倡導“活的教育學”,她要讓老師覺得上這堂課是師生都有收獲的,所以要知道好在哪里,為什么好;不足在什么地方,為什么不足,怎樣改進?!拔乙惠呑由舷虑笏鳎褪菫榱俗鲆幻细竦慕處??!蹦暧?0的于漪,很喜歡和年輕教師交談、交流。于漪說,因為教育事業(yè)是常青的,中青年教師的手里,掌握著國家的未來。三尺講臺,是于漪最舍不得、最牽掛的地方。因為正是這個地方,讓她覺得自己的生命在閃光。“上課就是用生命在歌唱,每節(jié)課都影響到孩子的生命質量。”上海的教育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在全國有廣泛的影響。當了一輩子教師的上海教師于漪,不僅深感欣慰,也在不斷憧憬未來: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希望中青年教師人才輩出,創(chuàng)造教書育人的新業(yè)績?!鞍堰@個理想變成光輝的現實之時,就不僅是全國的創(chuàng)新,在世界上也是了不起的創(chuàng)新?!庇阡舾裱哉摻逃?教育是給孩子的心靈滴灌知性與德性。知性是孩子生存和發(fā)展的本領,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線。二者在課堂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離的。-辦教育、辦學校不是百米沖刺,而是萬米賽跑,要有勇氣,有毅力,向著理想的目標奔跑。論教師-教育的質量說到底就是教師的質量。-教師的學歷水平不等于崗位水平,學歷只說明你的受教育程度,在崗位上是要有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論學生-每一個孩子都是藝術品,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一定要目中有人,不僅要走進學生的知識世界,而且要走進他們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做教師的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目光來看待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在發(fā)展,在變化,教師加溫到一定程度,他們會開竅,會飛快進步,茁壯成長。論教學-教育事業(yè)真是遺憾的事業(yè)。我教了一輩子的課,一輩子沒有上過一堂十全十美的課。-教育界有一個比喻,“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我不太同意。知識會老化,知識結構須更新;學生是活潑的生命體,不是簡單的“容器”!課堂里沒有時代活水流淌,能與學生心靈碰撞、能使學生感奮嗎?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任維鼎先進事跡任維鼎:“鮮艷”了災區(qū)教育的“山里紅”任維鼎,四川省平武縣南壩中學一級教師,從教20余年來一直扎根偏遠山區(qū),教學水平遠近聞名。2008年,“5·12”地震發(fā)生時,他顧不上搶救埋在廢墟下的女兒,冒著生命危險緊急疏散和搶救師生。震后,他無暇照顧躺在醫(yī)院的女兒,積極投身到災后復課和恢復重建工作中。為幫助學生重建學習、生活的信心,走出地震的陰霾,他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被師生們親切地稱為“鼎哥”、“老任”2010年教師節(jié),任維鼎被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日前,記者走進平武的大山,探訪任維鼎。通往平武的山路邊、巖石的縫隙里生長著許多結出紅色果實的灌木叢。那紅色的小果子單獨的一顆并不起眼,但是,當一叢叢、一簇簇地出現在漫山遍野的綠叢中,便顯得格外搶眼。我們姑且把這不知名的小紅豆喚作“山里紅”吧。走近任維鼎的家人、同事、學生,記者發(fā)覺,他的故事并不驚天動地,但他就像那“山里紅”,與扎根山區(qū)的老師們一起,點亮了山區(qū)教育,閃耀著熠熠光彩。(1)護娃兒——先救學生后救女兒無怨無悔2008年5月12日,地震發(fā)生那一刻,任維鼎正在操場上。他是班主任,正準備組織本班學生參加中考體育測試。剎那間,地動山搖,尖叫聲四起。他看到兩幢原本三層的教學樓,塌陷后不足3米高。那時學生還在宿舍午休。任維鼎立即奔向宿舍樓,組織學生向操場有序疏散。幸運的是,宿舍并沒有倒塌。清點學生的時候,任維鼎發(fā)現少了3名學生。他大聲呼喊這3個學生的名字,沒有人回應。他奔向倒塌的教學樓,急切地尋找學生。妻子嚴永菊站在任維鼎身后,手足無措?!澳憧烊ツ蠅涡W救女兒,我救了學生馬上就過來。”任維鼎大聲對妻子說。妻子離去后,他繼續(xù)呼喊學生,壓在水泥板下的3名學生終于有了回應。任維鼎大喊:“你們不要慌,要鎮(zhèn)定,老師一定會救你們出來的?!睕]有工具,他和其他老師就用雙手刨。幾經努力,終于救出了李天鵬、賀超、唐蘇這3名學生?!捌椒康膹U墟中還有兩名特崗教師!”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任維鼎又一次沖入廢墟中,與其他老師一起,將磚頭一塊塊撿出來,手被釘子剮傷了都沒感覺到。兩位特崗教師劉庭宏和鮮梅先后獲救。緊急搶救告一段落后,任維鼎才稍有喘息機會。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女兒還在南壩小學,生死未卜。當他趕到南壩小學時,那里已是一片廢墟,女兒任鈮被壓在亂磚斷板中,很難被救出?!八容^擅長指揮人。剛開始,家長們都是亂糟糟的。他一來,就不亂了。從他手上救出來的學生,至少有六七個。”嚴永菊既埋怨丈夫,又佩服他。在好心人的協(xié)助下,壓在女兒身上的建筑重物被抬開了,但任鈮身受重傷,被送到綿陽中心醫(yī)院,此后又轉到重慶潼南醫(yī)院。5月21日,任鈮在潼南醫(yī)院接受了第一次手術。隨后,任維鼎就離開重慶回到學校,跟其他教師一起清理廢墟,搬運救災物資,到安置點上課……任鈮雖沒有生命危險,但傷勢并不輕,腰部需要植皮。由于被埋在廢墟下失血過多,加之感染,她被迫截去四根腳趾,必須要兩個人抬起來才能大小便,嚴永菊一個人根本照顧不過來。“我打電話喊他去重慶。他就是不去。女兒先后做了8次大型手術,他都沒去看一眼?!眹烙谰找贿呎f,一邊不停地抹眼淚,“在重慶,我不曉得哭了多少次!”接到妻子從重慶打來的電話,任維鼎說:“女兒有醫(yī)院的照顧,我放心。我是一名黨員,是一個教師,我的崗位在學校!盡管很多學生身體上沒傷,但是他們的心理上有陰影,需要老師的撫慰。”嚴永菊當然理解丈夫心中的大是大非。但是,她有時還是希望丈夫自私點,為家庭、妻女著想一下。幸好,潼南醫(yī)院的護士和志愿者幫了嚴永菊很大的忙。任維鼎的一位同事也因兒子受傷住在潼南醫(yī)院,給了嚴永菊母女不少照顧?!拔也缓蠡冢畠阂矎臎]埋怨過我。”事后,任維鼎說。(2)堅守——懷感恩之心扎根山區(qū)教育對父母、對鄉(xiāng)親、對國家、對教育,任維鼎始終懷有一種很樸實的感恩之情。任維鼎家里一共有6個孩子,他是“老幺”,從小倍受寵愛,很淘氣。他讀初二那年,母親去世了。從前貪玩、成績不好的他像變了個人,懂事了。那段日子,想起母親的教誨,他常常感到愧疚。母親本來有機會跟隨父親擺脫農民身份,可由于沒文化未能如愿。為了避免兩地分居,父親不得不回到農村。之后,父母經常吵架。“幺兒,媽這輩子吃了沒有文化的虧,你一定要多讀書?!比尉S鼎一直將母親的這句話深深地刻在心底。初二下學期開始,任維鼎學習更加刻苦,成績慢慢提高了。此后,他考上江油師范學校,徹底“脫農皮”了。讀到師范二年級時,任維鼎的父親也去世了。那年他18歲,失去了經濟來源,跟哥哥住在一起,靠鄉(xiāng)親們幫忙完成了最后一年的學業(yè)?!班l(xiāng)親們真的很好,很淳樸?!边@是任維鼎的肺腑之言。讀中師時,大部分費用由國家承擔,學生幾乎不用交錢。任維鼎至今清楚地記得,第一學期交了50元學費,最后還退了19元?;锸迟M也由國家補貼,任維鼎因為有體育特長,還可以享受A等伙食補貼。那時的中師,辦學水平很高,任維鼎學到了過硬的教書技能和育人理念。1989年9月,師范畢業(yè)的任維鼎被分配到平武縣一所村小任教。那是行政區(qū)劃中最末端的學校,交通很不方便,走路需要兩個多小時,生活也很艱苦,但那段時間,他過得單純而快樂。那個年代,不少公職人員都選擇下海做生意,并嘗到了甜頭。很多同事忍受不了山區(qū)艱苦而清貧的生活,一個又一個地離開了。工作快滿1年的時候,任維鼎也打起了退堂鼓,想放棄教師這份職業(yè)。他的哥哥是做生意的,買賣香菇、木耳等土特產,錢來得很快。任維鼎教書一個月大約能掙100元,哥哥一天就要掙100多元?!爱敃r就想掙錢,不想當老師?!比尉S鼎坦言。他禁不住誘惑,假期跟著哥哥們一起出去收山貨。他親眼看到,有些商人收購時缺斤少兩,賣出時又摻水。對這種伎倆,任維鼎感到不齒?!拔覇为毴プ鲞^一兩次生意,盡折本!”那時,他意識到教師工作的可貴,學校畢竟是一方凈土,跟現實社會不一樣。孩子和家長特別尊重教師,使他在精神上特別滿足?!敖虝m然清貧,但日子還過得下去。我不是做生意的那塊料?!比尉S鼎想起母親教給他的那些最樸素的為人之道,想到鄉(xiāng)親們在關鍵時刻的幫助,想到國家對自己學業(yè)的資助,他覺得自己沒有理由離開講臺,離開孩子們。從此,他再也沒有動過離開山區(qū)教師崗位的念頭。這樣的省思也讓他更明白,在關鍵時刻該怎么做。地震后,災區(qū)教師的生活非常艱苦,長期住在狹窄的板房里。重建完成后,他們住在暫時空置的學生宿舍,一家人擠在只有12平方米大的空間里?!吧畹目嗍强梢钥朔?。當我們走上講臺,什么都忘了,只想全心全意地教好學生?!比尉S鼎說。在災后教育最艱難的時候,他們挺下來了??墒牵亟ㄍ瓿珊螅瑢W校變漂亮了,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配齊了,部分教師卻感到不適應了。比如,有些老師眼睜睜地看著教室里的多媒體系統(tǒng),卻操作不了,不會制作課件。地震后,學生學會了感恩,更加努力地學習。教師該怎么辦呢?任維鼎說:“只有教師很好地發(fā)展了,學生才能更好地發(fā)展。教師也要學會感恩,把學生教好,這樣才對得起支援我們的人?!?010年教師節(jié)前夕,任維鼎和其他教書育人楷模一起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這讓他激動不已,接連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這也讓他感到壓力在肩,常常抽時間自學,爭取機會外出培訓?!拔乙鸬綆ь^作用,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3)教書——他的課堂總是充滿歡聲笑語2010年10月12日上午,任維鼎正在給孩子們講《清兵衛(wèi)與葫蘆》這篇課文。他先讓學生齊聲誦讀,然后默讀課文后附錄的文章《畫家和他的孫女》。教室里,最后一排學生的背已經緊挨著后墻了。墻上,整齊地張貼著6張獎狀。這是全校學生最多的班,比其他班級要多20多人。家長信任他,都想把孩子往他的班上塞。他也從不拒絕調皮搗蛋的后進生,不怕他們拖班級的后腿。任維鼎走下講臺,跟學生們一起討論課文。他問學生:“你們有沒有特別喜歡的事情,就像喜歡葫蘆的清兵衛(wèi)和畫家的孫女一樣?”學生齊聲回答說:“有?!比尉S鼎問:“如果老師不同意怎么辦?比如你喜歡畫畫,老師不準你畫,要求你只能認真學習。”“老師不能打壓學生的愛好?!薄皯摴膭钆c支持?!薄袄蠋熞寣W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說開了。任維鼎說:“對,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chuàng)造力?!薄熬褪?!”后排學生大聲地喊了出來。課后,有的學生說任老師最大的缺點是用四川話上課,有的學生說他很幽默,課堂很有活力?!八系恼n,總是充滿歡聲笑語。講課時,他會有意穿插很多幽默的小故事,深入淺出地講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都喜歡任老師,喜歡聽他的課?!睂W生梁琳說。學生肖童說,任老師有時像慈祥的父親,活潑的時候又像個小孩子,嚴厲的時候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他對任維鼎講“南京大屠殺”那堂課記憶猶新。任維鼎在講那篇課文時,氣憤得眼睛、眉毛、鼻子都湊到一塊兒了。他把自身強烈的情感體驗,都融入到課堂中去了?!吧贤暾n后,因為受了任老師的情緒感染,那一兩天我們的心情都變得很低落?!毙ねf。周先(化名)是一個不喜歡語文課的學生,成績不好,記生詞有困難,而且常違反紀律。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在任維鼎看來,卻是個單純、踏實的好學生。周先的優(yōu)點是積極參加勞動,哪怕是打掃廁所,也不怕臟不怕累。任維鼎經常在勞動結束后夸獎他,號召其他學生向他學習。作文課上,其他同學寫五六百字,周先也就能寫300字。盡管如此,任維鼎也會為周先寫一些鼓勵的批語。“有進步,一定堅持抽空多看作文書。”“以后爭取多用修辭手法和成語?!薄凹佑停偬嵘粋€檔次!”慢慢地,周先找到了一些自信。現在,每天早晨,他都會提前10分鐘來到教室,為全班同學打兩大壺開水,成績也進步了,原來很多科目都不及格,現在平均分提高了20多分?!昂芏嗬蠋煻记撇黄鸪煽儾畹膶W生。但任老師對學生一視同仁,從不歧視后進生,常常把他們叫到身邊,給他們講作業(yè)題?!瘪銊缀驼f?!翱磳W生就好比看一塊鉆石,你不能總是站在一個角度。任何角度都可能會有閃光的地方?!比尉S鼎說。為了讓學生更閃光,任維鼎在課堂上想了不少法子?!安荒芫窒抻谡n文,我常常找些散文、小說、詩歌念給學生聽?!薄拔页3W寣W生自學,我只教給他們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我總是提出不同的要求。”“我對學生從不偏心,這可能是學生信服我的主要原因?!睘榱颂岣呓虒W科研能力,任維鼎參加了學校“江油關鄉(xiāng)土文化”校本課程開發(fā)與應用課題組,是主要負責人之一。南壩古稱江油關,劉備曾在此駐軍,在歷史的洪流中積淀下無數感人的史傳資料和詩文。任維鼎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師生深入鄉(xiāng)村山寨,觀賞家鄉(xiāng)的美麗風光,搜集民歌和民間故事?!澳切┛煲鞯纳礁瑁ぐl(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到生活中學語文,是校本課程的一大優(yōu)勢?!比尉S鼎說。他在教學上的努力也有目共睹。一天夜里1點多,胥勛和巡邏時,看到任維鼎房間的燈還亮著。胥勛和問他在做什么,他說是在備課。胥勛和感到好奇:“這么晚了還在備課?”任維鼎說,明天有外地學校來搞教研活動,希望災區(qū)學校能夠給他們留下好一點的印象。(4)育人——跟學生同甘共苦從不袖手旁觀任維鼎現在所教的學生是2008年從南壩小學升到初中的。當時,南壩小學受災嚴重,很多學生在地震中遇難了。這批學生顯得有點“蔫”,常常是坐在教室里神情木然。“如何才能喚醒他們,幫他們走出地震的陰霾,找回學習的樂趣、人生的信念?”任維鼎開設了心理講座,開展各種文娛活動,給學生講名人成長的故事,組織學生討論人生理想。但是,效果最明顯的還是那次主題為“假如他們還活著”的班會活動?!拔蚁肱闼麄円黄?,讓內心最痛的地方再痛一下。只有這樣徹底地痛一次,學生才能真正走出來。”任維鼎說。他先讓孩子們回憶曾一起學習、生活、玩耍的在地震中遇難的同學、親人或朋友。他故意直白地問學生:“你們家里有親人遇難嗎?有同學、朋友遇難嗎?你們感情怎么樣?遇難的親人和同學,他們現在在哪里?”剛開始,教室里一片沉寂。學生們都轉過頭去,神情凝重地望著窗外。窗外的山坡上,是一大片墳地。這時,很多學生都忍不住哭了。學生哭,任維鼎也哭,陪著他們哭,嚎啕大哭。任維鼎心里想,讓他們發(fā)泄吧,讓他們釋放吧!一會兒,任維鼎眼含著熱淚繼續(xù)追問學生:“你們?yōu)槭裁纯蓿克麄円呀洸辉诹?,難道還能讓他們活過來嗎?他們畢竟離開了,再也回不來了。而我們卻活著,活著的人該怎么活呢?”停頓了一下,他繼續(xù)問:“假如遇難的同學能夠再生,他們會怎么活下去?”“好好活??!”“怎么好好活?”幾經周折,同學們終于說出了任維鼎想要的答案:“愉快地過好每一天,認真地過好每一天?!比尉S鼎飛快地在黑板上寫道:生命是脆弱的,請珍惜生命。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時間。珍惜時間,就是每天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學生該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學習!對災區(qū)教師來說,災難也是一種教育資源。任維鼎一直想用心利用好這個資源,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感恩教育。課堂上,任維鼎最愛讓學生比較以前的房子和重建后的教學樓。他對學生說:“我們都要有感恩的心。我們怎么回報?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活著,學到更多的知識?!笨墒牵瑐€別家長并不這么想。有的家長希望老師給自己的孩子少布置一點作業(yè),不要管得太嚴。在他們看來,孩子平安就好,成績好不好無所謂了。“地震改變了部分家長和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學生普遍厭學,上網成癮,管理難度加大了。”南壩中學校長呂世國說。一天,一個男生的家長對任維鼎說:“我的兒子以后不來讀書了?!比尉S鼎舍不得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他主動跟家長溝通,給家長做思想工作:“既然已經走過了劫難,就更應該讓他成才。我們受了這么多恩惠,難道還要讓他成為庸才,繼續(xù)等待別人的幫助而不是憑借知識去創(chuàng)造財富嗎?”這番話說服了家長,那名男生留了下來。地震后,教師的責任更重,壓力更大了。吳檸伶是一位被截肢的女孩。任維鼎對她就像對自己的女兒一樣。他讓同學們也像親姐妹一樣照顧她,幫她打飯、打開水。一有機會,任維鼎就會給她創(chuàng)造表現的機會,培養(yǎng)她的自信心。任維鼎總是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跟他們在一起的,同甘共苦,不離不棄。前些年,學校分配給任維鼎所教班級的勞動任務是最臟最累的活——打掃廁所。2008年和2009年正是災后重建的過渡期,全校只有一個廁所供1000多名師生使用,因為缺水廁所經常被堵。放學后,任維鼎常帶著學生一起去疏通廁所。廁所臭氣熏天,有的學生一走近便捂著鼻子,有的學生根本不愿意進去。任維鼎總是第一個沖進去。他兩手握著簡陋的木棒工具,埋頭苦干。不一會兒,豆大的汗珠流了下來,手上也沾上了污穢,可是他全然不顧。有同學提醒他,他說:“沒什么,等干完了活,洗洗就好了?!薄叭卫蠋熅褪沁@樣,再苦再累的活,總是沖在第一個。他總是跟我們一起共享苦樂,絕不會袖手旁觀地指揮?!睂W生任燕說。(5)為人——在平凡生活中感受內心的豐盈“說實在的,教書這么多年,我越來越喜歡當老師了。”任維鼎說。從前,如果學生同樣的錯誤犯到第四次,任維鼎就會揪學生的手,或者用竹片子打學生屁股。一邊打,一邊問:“錯了嗎?為什么錯?”2008年之后,任維鼎舍不得打學生了?!暗卣鸷螅业男淖冘浟?。在家里我都舍不得打女兒,也就舍不得打學生了?!庇袝r候,他自己就扮演著學生家長的角色。初二上學期的一天晚上,學生肖童突然病倒。那時已經晚上11點半了。任維鼎一聽說,立即陪學生趕往鎮(zhèn)衛(wèi)生院。那晚天氣格外冷,任維鼎穿著拖鞋,打著手電筒,跟在學生后面。剛下過雨,醫(yī)院門口有一攤爛泥。為了讓光亮盡量多照著學生,他自己一腳踩進泥水里,泥水濺到他卷至膝蓋的褲管上。肖童回憶說:“我們從醫(yī)院回來已經快1點了,他看著我吃了藥才放心離開。那時,我看著任老師,感覺他比起以前老了很多。兩年多來,我感到他就像我們的爸爸一樣。”年齡大點的學生喜歡叫他“老任”?!拔覐牟挥X得這是不尊重我。相反,我認為這是‘民間’給我的最大榮譽。學生要不是十足地信任我,敢和我這么親近嗎?”任維鼎驕傲地說。青年教師李強則稱任維鼎為“鼎哥”。“我跟妻子是他介紹認識的,也多虧他撮合才走到了一起。我入黨,他也是介紹人?!崩顝娬f。在山村學校當教師,談戀愛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剛參加工作,任維鼎想談戀愛,卻找不到對象?!拔议L得丑,個子矮,收入低,不容易受到女生的青睞。年輕教師這方面的苦惱,我深有體會。所以,我就積極撮合他們,一共成功了3對?!比尉S鼎說。任維鼎跟自己的妻子也是經同事介紹認識的。夫妻二人雖然有時會為了瑣事爭吵,但他跟妻子的感情一直很好。地震后,任維鼎感覺夫妻間的感情更深了,對妻子多了一份牽掛。地震后,任維鼎對女兒也更溺愛了。他知道這樣對孩子不好,卻總是改不過來。“滿臉的嚴厲,一到了女兒面前,就軟下來了。”嚴永菊說,“女兒很喜歡她爸,知心話都跟她爸說?!奔彝剀埃蠲篮?,任維鼎打心眼里喜歡這樣的簡單生活。“我做的僅僅是本職工作,很平凡,很普通。”被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焙?,任維鼎一再強調,“既然當了‘楷?!?,就要做得更好,要起到帶頭作用。這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边@就是任維鼎,平凡而普通,卻和堅守山區(qū)教育的同事們一道,支撐起山區(qū)教育的一方藍天。他們就像一顆顆不起眼的“山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