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_第1頁
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_第2頁
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_第3頁
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_第4頁
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設計意圖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人文主題是“中華美德”,選編的四篇課文涉及散文、小說閱讀,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中華美德以及時代對這些美德的呼喚,使人追求道德修養(yǎng)的更高境界。[1]《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寫人敘事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與葉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幾件小事,展現(xiàn)了葉老嚴以律己、待人寬厚的高尚品質?!扼A路梨花》是一篇小說,圍繞大山深處的“小茅屋”講述了人人學習雷鋒精神,傳遞關愛的故事,贊頌了代代相傳的助人為樂的美好公德?!蹲羁嗯c最樂》是一篇議論說理散文,作者梁啟超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面來談人生的責任,啟迪我們培養(yǎng)勇于擔責的品格修養(yǎng)?!堵毅憽方琛奥业萝啊保憩F(xiàn)了作者高潔傲岸和安貧樂道的精神品質;《愛蓮說》托“愛蓮”言志,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潔人格。學習這四篇課文,重點學習略讀,根據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確定閱讀重點,其他部分文字則可以快速閱讀;同時,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對內容和表達技巧有自己的心得。[2]本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核心任務是制作一段主題為“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的美德公益宣傳片。這是一項實踐性活動,以單元學習過程中的閱讀與寫作為基礎。首先閱讀四篇課文,結合生活經驗,確立宣傳片的主題。接著對《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驛路梨花》《陋室銘》《愛蓮說》進行精讀賞析,歸納其組材技巧,確定和組織好宣傳片的故事素材。再品評課文的評價性語句,結合宣傳片的故事素材,形成宣傳語。最后綜合素材,完成美德公益宣傳片的制作。本單元教學分四個課段推進。第一課段:學習略讀的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夠聚焦重點內容,理解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主要觀點等,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結合生活經驗,選定宣傳片的主題。第二課段:細讀課文,賞析重點語段,體會作者的情感;在精讀的基礎上,比較、分析課文,從選材、組材、中心三個角度梳理課文的不同寫法,歸納寫作學習元素,引導學生跟著范文學組材,確定和組織好宣傳片的故事素材。第三課段:批注課文中評價性語句,結合閱讀與生活體驗表達自己的看法;發(fā)掘宣傳片故事素材的價值意義,撰寫一段評價性語句,形成宣傳語。第四課段:圍繞“德澤長青,律己躬行”這一主題,結合前期準備,撰寫宣傳片拍攝腳本,完成制作。通過四個課段,學生在“讀—品—評—寫”逐層遞進的學習實踐中,汲取中華美德的精神營養(yǎng),吸收內化成自覺的行動,從而實現(xiàn)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立德樹人的教育總目標。[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87學習需要分析

一、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四學段(7~9年級)的課程目標,在“閱讀與鑒賞”中要求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shù)據、圖表等),發(fā)現(xiàn)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在課程內容中,本單元的課文相對更契合“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中“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要求,其第四課段(7~9年級)旨在引導學生“閱讀關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yōu)秀作品,學習思考與表達的方法,結合生活經驗和閱讀材料,闡述自己的感悟和觀點”。在第四學段(7~9年級)的“學業(yè)質量描述”中要求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把握主要內容”,“通過圈點、批注等多種方法呈現(xiàn)對作品中語言、形象、情感、主題的理解”“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獲得的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綜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都要求,在學習關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yōu)秀作品,應關注評價與觀點、情感與表達兩個方面的內容。二、學情研判1.診斷測試請從所學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yōu)秀作品選擇一篇,為同學解析其中的評價性語句以及傳達出來的觀點、分析其所表達的情感。2.數(shù)據分析(測試樣本為兩個教學班,共計109位學生)(1)評價與觀點:81%的學生能夠找出其中的評價性語句,但不能從評價中凝練觀點。(3)情感與表達:69%的學生能夠感知到作品的情感,但缺少對作品所表達復雜情感的表達方式的分析。3.前測分析根據前測試題完成情況的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有表達方式的積累,基本能夠準確找到作品中的評價性語句,但無法從深入分析語句中體現(xiàn)的觀點;能夠感知作品的情感,卻缺乏情感表達方式的關注。具體情況如下:88位學生(約占測試人數(shù)的81%)能夠找出作品中的評價性語句,75位學生(約占測試人數(shù)的69%)能夠感知到作品的情感,但都停留在淺表,無法深入細致地分析。三、學習內容確定依據前測反饋的情況可知:學生閱讀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yōu)秀作品體現(xiàn)了一定的思辨性思維,但還缺乏細致深入的分析,如無法從評價性語句中提煉出觀點,無法從情感把握中透視其情感表達的方式。因此,梳理主要觀點、解析情感主旨是本專題設計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一、語言目標1.學習略讀的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聚焦重點內容,理解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主要觀點等,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2.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批注評價性語句,關聯(lián)事件,結合生活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技巧發(fā)表自己的心得;3.撰寫主題為“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的公益宣傳片的故事素材、宣傳語和拍攝腳本。二、思維目標比較、分析課文,從選材、組材、中心三個角度梳理課文的不同寫法,培養(yǎng)分析思維與整合思維。三、價值目標制作主題為“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的美德公益宣傳片,弘揚美德,陶冶情操,樹立更高的道德修養(yǎng)追求,修身正己。【核心任務】制作一段主題為“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的美德公益宣傳片。教學實施第一課段

立德:略讀,提煉品質核心任務:略讀四篇課文,概括文章大意,提煉文中的美德和品質。一、學習任務1.學習略讀的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內容;2.通過聚焦評價性語句,理解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主要觀點等,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二、課時安排:3課時三、學習資源:本單元四篇課文四、完成任務1.略讀四篇課文,梳理文章的主要內容。參照《葉圣陶先生二三事》的示例,填好每篇文章的“略讀信息梳理表”,記錄你通過略讀所獲取的信息。2.選擇性閱讀,聚焦評價性語句,理解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主要觀點等,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1)閱讀課文,勾畫出文中評價性語句(議論句),概括人物形象、主要觀點。閱讀方法:關注段首句和結尾句。示例:“凡是同葉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無不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動?!保ā度~圣陶先生二三事》第3自然段段首句)這句話突出了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厚的偉大品格?!拔艺f人生最苦的事,莫過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保ā蹲羁嗯c最樂》第1自然段結尾句)這句話直接提出作者的觀點: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2)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點撥。這些評價性語句(議論句)一般出現(xiàn)在所敘述的事例(事物)之前或之后,或揭示人物的形象、品質,或表達作者的主要觀點。(3)根據交流結果和點撥,完善自己的理解,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葉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嚴,不論是做人還是做學問,都可以稱為“人之師表”;“梨花”不僅開在驛路,更開在人心上,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負責任是最大的苦,盡了責任是最大的樂,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身居陋室而安貧樂道;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好。不論時與地,中華美德光彩熠熠。五、學習評價1.小組內交流“略讀信息梳理表”,回顧總結不同文體的略讀策略。2.結合選文表現(xiàn)的美德與生活經驗,選定一種美德作為公益宣傳片的主題,說說你的選擇理由。第二課段

厚德:細讀,學習寫法核心任務:細讀課文,賞析重點語段,歸納寫作學習元素。一、學習任務1.細讀課文,賞析重點語段,體會作者的情感,按要求展開討論,并完成學習任務單;2.比較、分析課文,從選材、組材、中心三個角度梳理課文的不同寫法,歸納寫作學習元素。二、課時安排:3課時三、學習資源:《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驛路梨花》《短文兩篇》四、完成任務1.細讀《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驛路梨花》《短文兩篇》三篇課文,完成要求的重點語段的賞析,填寫學習任務單。示例:《驛路梨花》品讀“梨花”照應:“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與前文誤會“梨花是小茅屋的主人”相照應,梨花林與梨花姑娘相映生輝,表達對她的贊美之情。同時照應文題,推動故事情節(jié)進一步發(fā)展。《驛路梨花》學習任務單品讀“梨花《陋室銘》學習任務單《愛蓮說》學習任務單2.比較、分析課文,填寫表格,從選材、中心、組材技巧三個角度梳理課文的不同寫法,歸納寫作學習元素。要求:(1)結合重點語段的賞析與課文,獨立梳理歸納“組材技巧”的寫作學習元素,補充表格;(2)小組內交流討論;(3)班級分享,教師點撥;(4)結合分享成果與點撥,完善表格內容。五、學習評價根據第一課段所選定的美德主題,搜集或編寫故事素材,結合所學的組材技巧,確定和組織好公益宣傳片的故事素材。第三課段

明德:評價,挖掘意義核心任務:批注課文中評價性語句,結合閱讀與生活體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一、學習任務1.批注課文中評價性語句,結合閱讀與生活體驗表達自己的看法;2.深挖第二課段故事素材的價值意義,撰寫一段評價性語句。二、課時安排:2課時三、學習資源:本單元四篇課文+課外美德故事四、完成任務1.聚焦課文評價性語句,結合自身閱讀與生活體驗,任選一種批注類型,寫下自己的思考。(1)方法指導。下面以《陋室銘》最后一句話“孔子云:‘何陋之有?’”的批注為例,介紹幾種批注類型。(批注類型及解讀摘錄自百度百科[1],有刪改)針對《陋室銘》“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的幾種批注(2)具體范例2.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點撥。3.品評上一課段組織的故事素材,撰寫一段評價性語句,總結前期收集的故事素材,挖掘作品的意義和內涵,形成一段宣傳語。4.組內交叉修改,教師巡視點撥。五、學習評價圍繞“德澤長青,律己躬行”這一主題,將故事素材和宣傳語進行完善整合,形成宣傳片的完整素材。第四課段

弘德:整合,制作宣傳片核心任務:制作一段主題為“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的公益宣傳片。一、學習任務1.圍繞“德澤長青,律己躬行”這一主題,結合前期準備,撰寫宣傳片拍攝腳本;2.完成宣傳片拍攝、制作和評獎。二、課時安排:3課時三、學習資源:1.核心資源:本單元四篇課文;綜合性學習《孝親敬老,從我做起》2.推薦資源:美德公益宣傳片案例示例1:公益宣傳片——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中宣部)[1]示例2:公益宣傳片——給媽媽洗腳(央視)[2]示例3:央視春晚公益宣傳片《筷子》分鏡頭及腳本詳析(微信公眾號:魔幀傳媒)[3]3.助讀材料:學生自行搜集的課外素材四、完成任務1.回顧整理前三個課段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成果,圍繞“德澤長青,律己躬行”這一主題,篩選并整理出拍攝所需的素材;2.小組合作,完成時長90秒的公益宣傳片的拍攝腳本。小貼士:腳本是指表演戲劇、拍攝電影等所依據的底本又或者書稿的底本。腳本可以說是故事的發(fā)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fā)展方向。[4]3.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長和興趣合理分工,安排好導演、攝像、演員、道具等的具體任務;4.組織成員排練和拍攝,教師予以協(xié)助和指導;5.展播評獎。各小組匯總成果,在班級或學校內進行展播,組織同學和老師觀看打分,評出最佳宣傳片獎、最佳演員獎、最佳導演獎、最佳腳本獎、最佳道具獎、最佳鏡頭獎、最佳人氣獎等。五、學習評價請觀看演出的老師同學按照評分表進行打分,統(tǒng)計出各大獎項獲得者。單元整體評價一、單元設計反思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選編了四篇體裁各異的美文,其人文主題是“中華美德”。通過略讀課文歸納出不同的美德品質,學習在記錄美德美行時運用的寫作手法和評價方式,掌握贊揚抒寫美德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本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核心任務是制作一段主題為“德澤長青,律己躬行”的美德公益宣傳片,目的是以情境驅動學生深入領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進而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此類文章的興趣,加深對社會人生的感悟,塑造優(yōu)秀品格。四個課段的教學實踐在“讀—品—評—寫”中逐層遞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流程,從主題選定、素材組織、評價升華、整合輸出四個維度進行了具體可操作的嘗試,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基于學生學情和文體特點來看,學生容易在閱讀學習本單元四篇不同體裁的文章時存在障礙,教師應適時予以點撥,讓學生感受到不同課文在敘事抒情議論上存在的差異。但不同體裁間的差異并不作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生只需要了解即可,關鍵在于可以選用合適的方式講清楚故事內容,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2.實施本單元的教學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較高的挑戰(zhàn),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合理拆解任務,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方法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困難。學生在初次嘗試此類任務時作品質量可能不盡如人意,教師要在其間起到關鍵的鼓勵作用,引導學生將任務順利完成,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在各小組分別開展任務時,教師要獨具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中存在的閃光點及巧辦法,推廣應用到其他小組中,以提高整體的完成效率。3.由于學生本身的認知水平差異,在學習相同知識內容的情況下產生的最終效果也存在著差異,教學內容的選擇對于群體中不同學生素養(yǎng)提升本身也是有利有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首先考慮到由于學習內容設定而對整個班級學生綜合成長情況產生的影響,同時采取恰當?shù)拇胧┻M行教學形式與內容的“再分配”,以預判并規(guī)避可能對群體中個體學生存在的弊端,提前提出解決和應對措施。二、測試反饋(一)必做題1.《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所敘事情雖小,但是“小事情”見“大品格”,既有作者親身感受,也有他人講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