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中名校高考生物試題高考信息組合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中名校高考生物試題高考信息組合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中名校高考生物試題高考信息組合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中名校高考生物試題高考信息組合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中名校高考生物試題高考信息組合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中名校高考必備生物試題高考信息組合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某同學欲在棄耕一年的自家菜地中開展兩個活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兩活動的取樣點應相同,且要隨機取樣B.對土壤中活動能力強的小動物應用標志重捕法調查C.只需對樣方中的蒲公英、樣土中的各種存活動物逐個計數D.調査結果不能說明棄耕對蒲公英種群密度及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影響2.生物燃料是指以纖維素材料為原料生產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篩選出能高效分解纖維素的纖維素分解菌是制造生物燃料的重要前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能夠分解纖維素的酶是一種復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能把纖維素分解為纖維二糖B.在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過程中,剛果紅染色法能通過顏色反應直接篩選微生物C.倒平板時加入剛果紅染色,優(yōu)點是顯示的顏色反應基本上就是纖維素分解菌的作用D.用平板劃線法對纖維素分解菌進行計數時,應選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計數3.動物細胞培養(yǎng)應在含5%CO2的恒溫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A.為細胞提供碳源 B.促進細胞貼壁生長C.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穩(wěn)定 D.防止細胞之間粘連4.下列生物學實驗操作,能達到較理想實驗效果的是()A.觀察DNA與RNA在細胞中分布,用質量分數為15%鹽酸處理細胞B.蘇丹Ⅲ染液對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后,用體積分數70%的酒精洗去浮色C.檢測蔗糖分子是否被蔗糖酶水解,用碘液D.鑒定組織樣液是否含有蛋白質,先后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5.細胞代謝的過程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激素都是通過影響細胞內酶活性來調節(jié)細胞的代謝活動B.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酶與底物混合前要調節(jié)pHC.在線粒體的基質中存在著大量的分解葡萄糖的酶D.在真核細胞中,核外沒有DNA合成酶與RNA合成酶6.下列關于人口與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應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礎上保持平衡B.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7的降水C.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暖,可增大人類的宜居區(qū)域D.地球升溫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層使地球的俘獲熱增加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在肯尼亞草原上,舉腹蟻居住在金合歡樹的空心刺狀葉中,取食小葉葉尖富含蛋白質的組織-Beltian小體。舉腹蟻常常為金合歡樹清除其他的遮光植物枝葉,驅趕長頸鹿等植食性動物。長頸鹿細長的舌頭有厚皮質,還能靈巧地避開葉刺;金合歡樹葉被啃食后,會產生有苦味的單寧酸,同時釋放一種氣體告知周圍的金合歡樹分泌單寧酸。長頸鹿嘗到苦味后,迅速逆風尋找還未接收到信號的金合歡樹?;卮鹣铝袉栴}:(l)除了捕食關系外,舉腹蟻與金合歡樹的種間關系還有____。金合歡樹的葉刺向長頸鹿傳遞的信息類型是____信息。(2)金合歡樹葉被啃食后產生的單寧酸讓動物有強烈的惡心感,植食性動物會轉食其他植物,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信息傳遞具有____作用。上述物種在相互影響中發(fā)展,進化出了適應性的特征或行為的現象稱為____。(3)環(huán)境保護者曾為了保護一棵有18000多年的金合歡樹,用柵欄將它隔絕起來,以防止大象、長頸鹿等大型動物啃食。一段時間后,金合歡樹葉分泌Beltian小體減少,最終死亡了。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出發(fā),你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上得到了什么啟示?____。8.(10分)為探究鹽溶液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科研人員用水培法開展研究?;卮鹨韵聠栴}。(5)一般植物在鹽濃度過高時,會表現出葉片下垂,葉小暗綠,植株矮小,生長緩慢等現象。分析原因可能是:植物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吸收能力下降,造成營養(yǎng)不良,影響蛋白質合成。同時,這種生理干旱導致葉片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受阻,導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加之呼吸消耗增加,所以,生長緩慢,植株矮小。(2)某耐旱植物在不同鹽濃度下的表現如下表,分析數據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現象最可能與____________的變化有關。不同濃度NaCl(mmol/L)CO2吸收速率(μmol/m2/s)葉綠素含量(mg/g)類胡蘿卜素含量(mg/g)對照5.952.43.85254.532.435.32536.322.653.555335.92.523.455535.45.63.322335.95.53.242535.55.43.589.(10分)貴州麻江縣盛產藍莓,某興趣小組想深度開發(fā)藍莓,進行以下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1)開發(fā)藍莓汁,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可以在制作藍莓汁時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寫兩種)以分解果膠。該酶可從黑曲霉或蘋果青霉中提取,下列適合黑曲霉或蘋果青霉擴大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是________________(填“固體培養(yǎng)基”或“液體培養(yǎng)基”);由于這些酶溶于水,不利于重復使用,可通過________方法將酶或細胞固定在某種介質上,使之成為不溶于水而又有________________的制劑,其中細胞多采用________法固定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藍莓汁制作藍莓果酒,以藍莓汁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倒入酵母懸液,混勻,加蓋。發(fā)酵開始時,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會使發(fā)酵瓶內出現負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小鼠為XY型性別決定生物,其彎曲尾/正常尾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同學甲用一只彎曲尾雌鼠與一只正常尾雄鼠交配,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如下:性別尾型1/2雌鼠1/2彎曲尾、1/2正常尾1/2雄鼠1/2彎曲尾、1/2正常尾回答下列問題:(1)若控制彎曲尾/正常尾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根據雜交結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確定彎曲尾性狀的顯隱性。(2)若控制彎曲尾/正常尾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根據上述雜交結果判斷,顯性性狀是________,請寫出此種情況下甲同學用的兩只小鼠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3)同學乙取一只彎曲尾雌鼠與多只正常尾雄鼠交配,發(fā)現子代雌雄鼠均為彎曲尾。同學丙欲從同學甲、乙獲的子代小鼠中選擇材料,設計一個雜交實驗來探究控制彎曲尾/正常尾性狀的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色體上,請完善其實驗方案。①雜交組合:_______________。②預期結果及結論: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則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子代_______________,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11.(15分)小麥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農作物,研究環(huán)境條件變化對其產量的影響對農業(yè)生產有重要意義。(1)科研人員測定小麥一晝夜凈光合速率(Pn)的變化,發(fā)現小麥與其他植物一樣出現了“午睡”現象。一般認為,午后溫度較高,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使葉片降溫,同時,植物體也會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葉片氣孔開度來避免過度失水對細胞造成的損傷。這一變化會引起葉肉細胞間的__________不足,使午后小麥光合速率降低。(2)科研人員推測,午間強光照可能會導致由色素和蛋白質組成的光系統(tǒng)Ⅱ發(fā)生損傷,導致__________速率下降,進而抑制葉片的光合作用。D1是對光系統(tǒng)Ⅱ活性起調節(jié)作用的關鍵蛋白,科研人員使用蛋白質凝膠電泳技術檢測不同光照條件下的D1蛋白含量,結果如圖1所示,分析可知午間較強光照使細胞中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活性降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午睡”現象。(3)水楊酸(SA)是一種與植物抗熱性有關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員用適宜濃度的SA噴灑小麥葉片后,測定兩種光照條件下的D1蛋白含量,結果如圖2所示,可推測,SA能__________(填“減弱”或“增強”)較強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統(tǒng)Ⅱ活性降低程度,__________(填“緩解”或“加劇”)小麥的“午睡”現象。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D【解析】

調查植物和活動能力不強的蟲卵、動物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調查活動能力強,運動范圍大的動物種群密度常用標志重捕法;土壤中小動物身體微小,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調查其豐富度不適合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而采用取樣器取樣法,樣方法用于調查植物的豐富度?!驹斀狻空{查蒲公英種群密度和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是兩個獨立活動,取樣點不要求相同,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用樣方法,要做到隨機取樣,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采用取樣器取樣法,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地點取樣,A錯誤;大多土壤小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不適合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其豐富度,B錯誤;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需對樣方中的蒲公英進行逐個計數,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只需計數小動物的種類數,不必對生物個體逐個計數,C錯誤;調査結果均是棄耕后的蒲公英種群密度、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而沒有對棄耕前進行調查,因此不能說明棄耕對蒲公英種群密度及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影響,D正確;故選D。2、B【解析】

1.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一般認為它至少含有三種組分,即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前兩種酶使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第三種酶將纖維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常用的剛果紅染色法有兩種:方法一在長出茵落的培養(yǎng)基上,覆蓋質量濃度為1mg/mI。的CR溶液,10~15min后,倒去CR溶液,加入物質的量濃度為lmol/I。的NaCI溶液,15min后倒掉NaCl溶液,此時,產生纖維素酶的茵落周圍將會出現透明圈。

方法二配制質量濃度為10mg/mI。的CR溶液,滅菌后,按照每200mI。培養(yǎng)基加入1mI。的比例加入CR溶液,混勻后倒平板。等培養(yǎng)基上長出茵落后,產生纖維素酶的菌落周圍將會出現明顯的透明圈。

3.兩種剛果紅染色法的比較:方法一的缺點是操作繁瑣,加入剛果紅溶液會使菌落之間發(fā)生混雜;其優(yōu)點是這樣顯示出的顏色反應基本上是纖維素分解菌的作用;方法二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不存在菌落混雜問題,缺點是由于在纖維素粉和瓊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類物質,可以使能夠產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現假陽性反應。但這種只產生淀粉酶的微生物產生的透明圈較為模糊,因為培養(yǎng)基中纖維素占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與纖維素酶產生的透明圈相區(qū)分。方法二的另一缺點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們在長時間培養(yǎng)過程中會降解剛果紅而形成明顯的透明圈,與纖維素分解菌不易區(qū)分?!驹斀狻緼、由分析可知,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至少含有三種組分,即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其中C1酶、Cx酶能把纖維素分解為纖維二糖,A錯誤;B、在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過程中,發(fā)明了剛果紅染色法,剛果紅染色法能通過顏色反應直接篩選微生物,B正確;C、由分析可知,倒平板時加入剛果紅染色是第二種方法,其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不存在菌落混雜問題,而顯示的顏色反應基本上就是纖維素分解菌的作用是方法一的典型優(yōu)點,C錯誤;D、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對纖維素分解菌進行計數時,應選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計數,D錯誤。故選B。3、C【解析】

1、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取動物組織塊→剪碎組織→用胰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液中(原代培養(yǎng))→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貼滿瓶壁的細胞用酶分散為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液(傳代培養(yǎng))→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

2、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條件:

(1)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①消毒、滅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清除代謝廢物。

(2)營養(yǎng)物質: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

(3)溫度和PH:36.5℃±0.5℃;適宜的pH:7.2~7.4。

(4)氣體環(huán)境:95%空氣(細胞代謝必需的)和5%的CO2(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驹斀狻縿游锛毎囵B(yǎng)應在含5%CO2的恒溫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穩(wěn)定,C正確,ABD錯誤,故選C。4、D【解析】

1.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1)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2)甲基綠知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對DNA親和力強,使DNA顯現出綠色,而吡羅紅對RNA的親和力強,使RNA呈現出紅色。用甲基綠、吡羅紅的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同時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3)鹽酸(8%)的作用①鹽酸能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的跨膜運輸;②鹽酸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便于DNA與染色劑的結合。2.脂肪的鑒定:用吸水紙吸去薄片周圍染液,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吸去酒精。3.還原糖的鑒定:可溶性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可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4.蛋白質的鑒定: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A液和B液也要分開配制,儲存。鑒定時先加A液后加B液。CuSO4溶液不能多加?!驹斀狻緼、觀察DNA與RNA在細胞中分布,用質量分數為8%鹽酸處理細胞,A錯誤;B、蘇丹Ⅲ染液對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后,用體積分數50%的酒精洗去浮色,B錯誤;C、檢測蔗糖分子是否被蔗糖酶水解,用斐林試劑,C錯誤;D、鑒定組織樣液是否含有蛋白質,先加雙縮脲試劑A液,搖勻;再加入雙縮脲試劑B液3~4滴,D正確;故選D。本題綜合考察高中生物實驗的具體操作,應注意區(qū)分相同試劑在不同實驗中的用量。5、B【解析】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有催化功能的物質,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稱為核酶。酶活性受強酸、強堿、高溫、重金屬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酶的特點有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較溫和?!驹斀狻緼、激素調節(jié)細跑代謝既可以通過影響靶細胞內酶活性來調節(jié)細胞代謝,也可以通過影響靶細胞內某些酶基因的表達來調節(jié)酶的數量,從而調節(jié)細胞代謝,A錯誤;B、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酶與底物混合前要調節(jié)pH,以保證酶和底物都處于同一pH,B正確;C、在細胞質基質中存在著大量的分解葡萄糖的酶,葡萄糖不能進入線粒體,C錯誤;D、DNA和RNA主要在細胞核中合成,此外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能合成,因此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有DNA合成酶和RNA合成酶,D錯誤。故選B。6、A【解析】

人口的快速增長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當今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主要包括:①全球氣候變化、②水資源短缺、③臭氧層破壞、④酸雨、⑤土地荒漠化、⑥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等?!驹斀狻緼、控制人口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有計劃的控制人口,最終使全球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礎上保持平衡,A正確;B、酸雨是指由氮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5.6的降水,B錯誤;C、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暖,可減小人類的宜居區(qū)域,C錯誤;D、地球升溫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釋放增加導致溫室效應,D錯誤。故選A。此題主要考查人口增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互利共生物理調節(jié)生物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共同進化捕食者的存在對被捕食者并不是有害無益,長頸鹿等動物啃食金合歡樹的葉片一定程度上能促進金合歡樹葉生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個成分之間是緊密聯系的一個統(tǒng)一整體,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不能人為地阻斷食物鏈,破壞種間關系【解析】

1、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聲、溫度、濕度、磁力等;化學信息:如生物堿、有機酸等物質;行為信息:如動物的行為。2、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1)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2)種群: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3)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能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3、共同進化: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共同進化?!驹斀狻浚?)據題干信息“舉腹蟻居住在金合歡樹的空心刺狀葉中,取食小葉葉尖富含蛋白質的組織-Beltian小體。舉腹蟻常常為金合歡樹清除其他的遮光植物枝葉,驅趕長頸鹿等植食性動物”,舉腹蟻與金合歡樹的種間關系是捕食和互利共生。金合歡樹的葉刺向長頸鹿傳遞的信息類型是物理信息。(2)信息使植食性動物會轉食其他植物,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信息傳遞能調節(jié)生物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上述物種在相互影響中發(fā)展,進化出了適應性的特征或行為的現象稱為共同進化。(3)合歡樹被保護后反而死亡,說明了捕食者的存在對被捕食者并不是有害無益,長頸鹿等動物啃食金合歡樹的葉片一定程度上能促進金合歡樹葉生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個成分之間是緊密聯系的一個統(tǒng)一整體。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不能人為地阻斷食物鏈,破壞種間關系。本題考查種間關系、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和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同時(3)需要結合共同進化的知識進行分析。8、水礦質元素(無機鹽)氣孔導度減?。饪讕缀蹶P閉)二氧化碳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固定、暗反應)低鹽濃度會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高鹽濃度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或葉綠素含量或光合色素含量)【解析】

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含水量和礦質元素?!驹斀狻浚?)鹽濃度過高,植物表現生理干旱。葉片下垂,是植物缺水的體現。因此,植物吸水能力下降,礦質元素的吸收雖然是主動運輸,但是離子是溶解在土壤溶液里面,因此,吸收無機鹽的能力也會下降。同時,植物缺水狀態(tài)下,氣孔導度下降,使得二氧化碳的固定受阻,光合作用速率下降。(2)從表格數據分析,CO2吸收速率、光合色素的變化都呈現先升高后下降,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低鹽濃度促進光合作用,高鹽濃度抑制光合作用,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與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有關。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光合作用過程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可以通過流程圖分析,表格比較,典型練習分析強化學生的理解。9、果膠酶和果膠酯酶液體培養(yǎng)基物理或化學酶活性包埋法細胞體積大難以被吸附或結合提高果酒的酒精和糖的含量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解析】

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橐胰?,再將乙醛變?yōu)榇姿帷!驹斀狻浚?)果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以原果膠、果膠、果膠酸的形態(tài)廣泛存在于植物的果實、根、莖、葉中,它們伴隨纖維素而存在,構成相鄰細胞中間層粘結物,使植物組織細胞緊緊黏結在一起,在制作藍莓汁時可加入果膠酶和果膠甲酯酶分解果膠,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液體培養(yǎng)基可擴大培養(yǎng)黑曲霉或蘋果青霉等微生物;由于這些酶溶于水,不利于重復使用,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將果膠酶固定在某種介質上,使之成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劑;其中細胞多采用包埋法,因為細胞體積大難以被吸附或結合。(2)用藍莓汁制作果酒,以藍莓汁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目的可通過微生物發(fā)酵來提高果酒的酒精和糖的含量。發(fā)酵瓶內微生物需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容易導致瓶內出現負壓。本題考查果酒制作,解題關鍵是識記參與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謝類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條件,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10、不能彎曲尾XBXb和XbY方案一:選擇同學甲子代的正常尾雌鼠×彎曲尾雄鼠方案二:選擇同學乙子代的彎曲尾雌鼠x彎曲尾雄鼠(選擇同學乙子代自由交配)雌鼠全為彎曲尾,雄鼠全為正常尾(②雌鼠全為彎曲尾,雄鼠彎曲尾:正常尾=1:1)雌雄中均有彎曲尾、正常尾(雌雄中均有彎曲尾、正常尾)【解析】

根據題意結合表格數據分析可知,親代為一只彎曲尾雌鼠與一只正常尾雄鼠交配,而子代中無論雌雄個體均具有彎曲尾和正常尾,且比例相等,因此無法判斷彎曲尾和正常尾的顯隱性以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驹斀狻浚?)若是控制彎曲尾/正常尾性狀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則該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無關,后代彎曲尾與正常尾的比例為1:1,則親本有一個為隱性純合子,一個為顯性雜合子,但無論是正常尾還是彎曲尾為隱性純合子,都可得到相同的后代比例,故不能確定彎曲尾性狀的顯隱性。(2)若是控制彎曲尾/正常尾性狀基因在X染色體上,出現雌性后代中有彎曲尾和正常尾的現象,則只能是雄性親本所攜帶的是隱性基因,雌性親本為顯性雜合子,雄性為正常尾鼠,故正常尾為隱性性狀,彎曲尾為顯性性狀;根據同學甲實驗可知,雌性親本基因型XBXb,雄性親本基因型XbY。(3)若是等位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則根據同學乙的實驗結果可知彎曲尾為顯性性狀,則乙同學所用親本基因型為BB(彎曲尾),bb(正常尾),后代都為Bb(彎曲尾),甲同學所用的親本基因型為Bb(彎曲尾),bb(正常尾),后代Bb和bb;若是等位基因在X染色體上,則甲實驗的親代基因型為XBXb和XbY,后代的基因型為XBXb、XbXb、XBY、XbY,乙實驗中親本的基因型為XBXB、XbY,乙實驗的子代基因型為XBXb、XBY,如果要驗證該等位基因是在常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