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氣相互作用和環(huán)流異常(講義)(學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1頁
海-氣相互作用和環(huán)流異常(講義)(學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2頁
海-氣相互作用和環(huán)流異常(講義)(學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3頁
海-氣相互作用和環(huán)流異常(講義)(學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4頁
海-氣相互作用和環(huán)流異常(講義)(學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講海一氣相互作用和環(huán)流異常

目錄

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2

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2

03考點突破?考法探究...........................................................3

考點一海-氣相互作用.......................................................3

知識梳理.................................................................3

知識點海水蘸...................................................................3

核心突破.................................................................6

考點海一氣相互作用與全球水熱平衡................................................6

題型01海-氣相互作用與水熱交換...................................................9

考點二環(huán)流異常(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10

知識梳理................................................................10

知識點1沃克環(huán)流.................................................................10

知識點2厄爾尼諾現象............................................................12

知識點3拉尼娜現象...............................................................14

核心突破............................................................16

考點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的成因及影響...........................................16

?01厄爾尼諾現象.............................................................18

醒02拉尼娜現象...............................................................18

熱點應用................................................................19

01德雷克海峽的開關效應..........................................................19

02北極濤動與南方濤動............................................................21

03北極放大效應..................................................................24

考情簿汨?日粽旦齡

考點要求考題統計+考點提取

2024浙江1月卷,24-25題,4分,以北半球夏季大氣潛熱釋放對局地氣溫變化的貢獻

海-氣熱為情境,海-氣間熱量交換

量交換2023重慶卷,15題,3分,表層海水溫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氣間熱量交換

2023廣東卷,19題,10分,距今約17-15千年期間日本海先近岸海域上、下層海水交

換強度顯著降低的原因及對馬暖流形成于距今8千年支持的理由,海-氣間熱量交換

厄爾尼諾2023河北卷,10-11題,6分,上圖反映該年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出現及赤道附近中、

與拉尼娜東太平洋此現象發(fā)生時易出現,拉尼娜事件

2023北京卷,5-6題,6分,由圖可知及該地最可能位于,厄爾尼諾事件

命題趨勢:近三年考頻較低,難度較小,主要考查海-氣間熱量交換及環(huán)流異常對氣候的影響的基

糜知識。本節(jié)內容往往通過結合圖表,考查海一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解釋厄爾尼諾、

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候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指在正常情況下較干燥的空氣在東太平洋較冷的洋面上下沉,

沃克然后沿赤道向西運動,成為赤道信風的一部分,當信風到達西

環(huán)流太平洋時,受到較暖洋面的影響而上升再向東運行,如此形成

1了一個封閉的環(huán)流。

①液態(tài)的物質交換:—和—是海-氣間水分交換

概念:赤道中、東部太平洋海域發(fā)生的大范圍、持續(xù)性表層

的重要方式,影響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進而影響海水

海水溫度異常偏—的現象。信風減弱,沃克環(huán)流勢力

的密度。

②氣態(tài)的物質交換:對氣候影響最大的是二氧化碳物質

成因:信風明顯減弱T太平洋東側輸送到西側的暖水明顯減

的交換。海洋對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具有重要交換

海少一秘魯寒流一赤道中、東部太平洋海域表層海水溫

的調節(jié)作用,可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速率。

環(huán)度偏高

③固態(tài)物質的交換:陸源物質、火山物質等通過大氣

海一氣相流

影響:西太平洋沿岸、南部^洲—;東太平洋沿岸,水溫

氣進入海洋;海洋中的固體物質也會進入大氣。

相互作用和異增高,降水_;大西洋、西北太平洋風暴(臺風)減少;

常秘魯漁場減產。對我國的影響:夏季風弱,季風雨帶偏南,

海洋是大氣的主要一能量互

環(huán)流異常北方高溫少雨(南澇北旱);北方容易出現—;臺風減少

大氣給海洋提供.交換作

用概念:赤道表層海水溫度異常下降的現象。信風增

對水量平衡的影響:海-氣相互作用參與的對全強,沃克環(huán)流勢力.

有助于全球的水量平衡。球水

成因:信風加強T赤道太平洋東側表層海水不斷向西流動,深

熱平

胡層的冷水不斷上翻進行補充T表層海水溫度逐漸

對熱量平衡的影響:是大氣環(huán)流和將熱量從衡的

低緯地區(qū)源源不斷輸送到高緯地區(qū)。娜現

影響影響:東太平洋地區(qū)干旱而嚴寒;美國、俄羅斯、西歐普遍降

溫;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印度以及非洲

降雨—;秘魯漁場漁業(yè)資源—.對中國的影響:冬春季節(jié)

雨雪冰凍天氣頻繁;春季沙塵暴盛行,氣候干冷;夏季風增

強,北澇南旱;臺風—

㈤3

考點突破w

考點一海■氣相互作用

------------MWu

知識呵」

知識點海水溫度

(1)概念

海洋與大氣邊界上的動量、熱量、物質的交換,以及這些交換對大氣、海洋各種特性的影響,被統稱為

海一氣相互作用。

(2)海一氣間的物質交換

海洋和大氣間的物質交換是多相的,既有液態(tài)的物質交換,也有氣態(tài)的和固態(tài)的物質交換。

①海一氣間液態(tài)的物質交換

海洋通過蒸發(fā)作用向大氣提供水汽。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與水溫相關。水溫越高,蒸發(fā)越旺盛,空氣濕度

也越大。

大氣中的水汽在適當條件下凝結,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從而實現與海洋的水分交換。

蒸發(fā)

海)大

洋-

降水

產生的影響: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

產生的影響: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

②海一氣間氣態(tài)的物質交換

對氣候影響最大的是二氧化碳的交換。

海洋通過生物固碳等作用調節(jié)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響著全球氣溫和大氣環(huán)流過程。

海洋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還向大氣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氣。

形式:海洋居施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產生的影響:對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具有重要調節(jié)作用,可減緩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速率。

【知識拓展】全球碳循環(huán)系統中,海洋的作用比陸地更為重要。

海水通過與大氣的接觸,直接溶解大氣中的C0〃海洋生物進行光合作用并將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體內。

被海洋生物固定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過生物呼吸作用和殘體分解釋放到大氣中,另一部分形成碳酸鹽和有

機碳(煤石油天然氣)短時期不再參與地表碳循環(huán),從而降低了表層海水中COz的含量,有利于海洋表層從大

氣中吸收更多的co2,對海洋和大氣的C02平衡產生重要影響。

若地球表面溫度增高,海水溫度會隨之上升,COz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下降,將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返回大

氣中,因此海水溫度上升,對地球將是潛在的巨大威脅。(世界熱帶海洋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有3/4來自赤

道太平洋海域)

③海一氣間固態(tài)的物質交換

海水泡沫及泡沫中的鹽類物質

海------------------------>大

洋4=

陸源物質、火山物質

大氣通過降塵向海洋提供營養(yǎng)元素。

大氣顆粒物及其攜帶的營養(yǎng)元素通過沉降作用進入海洋,促進浮游植物的生長,從而使海洋能固定更多的

碳,釋放更多的氧。

海洋中的固體物質也會進入大氣。

(3)海一氣間的能量交換

①海洋吸收了太陽輻射后,再通過潛熱、長波輻射等方式把儲存的太陽輻射能輸送給大氣,為大氣運動提

供能量,驅使大氣運動(大氣環(huán)流)。

②大氣主要通過風向海洋傳遞動能,驅使表層海水運動(大洋環(huán)流)。

大氣(吸熱)

波水汽凝結

蒸(放熱)

發(fā)

海洋表層儲存85%的熱量

在相互制約的大氣-海洋系統中,海洋主要通過向大氣輸送熱量來影響大氣運動,大氣主要以風的形式

向海洋輸送動能。也稱之為海氣之間的熱量交換。

海水反射率比較小,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能較多,并且海面上空濕度一般較大,所以長波輻射損失也

較小,因此海洋就有比較大的凈輻射收入。

海洋吸收了到達地表太陽輻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熱量儲存在海洋表層。海洋是大氣最主要的熱量儲

存庫。

海洋向大氣輸送的熱量受海洋表面水溫的影響,水溫高的海區(qū),向大氣輸送的熱量也多。

海洋通過長波輻射和蒸發(fā)潛熱向大氣提供熱能。

什么是潛熱輸送?

地球表面的水分在蒸發(fā)(升華)時,吸收下墊面的熱量,并把這部分熱量潛藏在蒸發(fā)(升華)出的水汽中,

稱為潛熱。

當水汽在空氣中受冷而凝結(凝華)時,又會把這部分潛熱釋放出來,從而提高空氣的溫度。相反空氣

中的水汽如果在下墊面上發(fā)生凝結(凝華)時,會把潛熱釋放出來,提高下墊面的溫度。這種地面和大氣之

間以潛熱形式進行熱量交換的方式稱為潛熱輸送。

實踐證明,從下墊面蒸發(fā)出的水分遠多于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結出的水分,因此潛熱輸送的結果,

大多是地面失去熱量,大氣獲得熱量。

①海洋通過長波輻射和潛熱向大氣提供能量

②海洋通過蒸發(fā)作用向大氣提供水汽;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與水溫有關。水溫越高,蒸發(fā)越旺盛,空氣濕

度也越大。

③海洋對氣溫有調節(jié)作用

海、

陸地

都比

冷月

和最

熱月

的最

水冷海洋

月左

比1個

熱都

日較

氣溫

區(qū),

的地

響大

洋影

容受海

大陸

較小

都比

較差

地和年

緩解作

效應有

的溫室

對大氣

④海洋

,

含量

的C02

氣中

節(jié)大

用調

等作

固碳

生物

通過

海洋

,并且

十倍

的數

?含量

中CO

大氣

co,是

解的

中溶

海洋

氣。

生氧

的再

40%

供了

氣提

,向大

作用

光合

通過

植物

浮游

;海洋

過程

環(huán)流

大氣

溫和

球氣

著全

影響

作用

海洋的

大氣對

結:

(5)小

浪。

與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