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安徽省阜陽市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安徽省阜陽市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安徽省阜陽市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安徽省阜陽市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安徽省阜陽市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安徽省阜陽市界首中學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

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我國某科研機構研究表明,利用K2C0O7可實現(xiàn)含苯酚廢水的有效處理,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微陰

-離

生-

物孑

A.N為該電池的負極

B.該電池可以在高溫下使用

C.一段時間后,中間室中NaCl溶液的濃度減小

+

D.M的電極反應式為:C6H5OH+28e+llH2O=6CO2t+28H

2、下列物質不屬于鹽的是

A.CuCI2B.CuSO4C.CU2(OH)2CO3D.CU(OH)2

3、用化學用語表示NH3+HCI=NH3a中的相關微粒,其中正確的是()

A.中子數(shù)為8的氮原子:;NB.HC1的電子式:H

C.NH3的結構式:"一戶一"D.C「的結構示意圖:

4、常溫下,下列各組物質中,Y既能與X反應又能與Z反應的()

XYZ

(DFeCb溶液Cu濃硫酸

②KOH溶液S1O2濃鹽酸

SO2Ca(OH)2NaHCO3

④NaOH溶液AI(OH)3稀硫酸

A.0@B.(D?C.??D.??

5、通過下列反應不可能一步生成MgO的是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復分解反應D.置換反應

6、某同學采用工業(yè)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I2O3、FI2O3等雜質)制取CaCL?6出0,設計了如下流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固體I中含有SiO2,固體II中含有Fe(OH)3

B.使用石灰水時,要控制pH,防止固體II中A1(OH)3轉化為AKV

C.試劑a選用鹽酸,從溶液III得到CaCL?6H2O產品的過程中,須控制條件防止其分解

D.若改變實驗方案,在溶液I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濾去沉淀,其溶液經(jīng)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也可得到純凈

CaCh?6H2O

7、下圖是分離混合物時常用的儀器,可以進行的混合物分離操作分別是()

r$o

A.蒸儲、過濾、萃取、蒸發(fā)B.蒸儲、蒸發(fā)、萃取、過濾

C.萃取、過濾、蒸儲、蒸發(fā)D.過濾、蒸發(fā)、萃取、蒸儲

8、向FeCb溶液中加入Na£Os溶液,測定混合后溶液pH隨混合前溶液中端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i.a點溶液澄清透明,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產生灰白色沉淀,滴入KSCN溶液顯紅色;

ii?c點和d點溶液中產生紅褐色沉淀,無氣體逸出。取其上層清液滴加NaOH溶液后無明顯現(xiàn)象,滴加KSCN溶液顯紅

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向a點溶液中滴加RaCL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2+2+

B.b點較a點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S(V+H2O-2Fe+SO4+2H

2

C.c點溶液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2Fe3++3SO3+6H2O^2Fe(OH)3+3H2SO3

D.向d點上層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再滴加NaOH溶液,紅色加深

9、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5.5g超重水(TzO)中含有的中子數(shù)目為3NA

B.常溫常壓下,44gC(h與足量過氧化鈉反應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NA

C.常溫常壓下,42gC2H4和C4%混合氣體中含有氫原子的數(shù)目為6NA

-,

D.0.1L0.5moI?LCH3COOH溶液中含有H卡數(shù)目為0.2NA

10、克倫特羅是一種平喘藥,但被違法添加在飼料中,俗稱“瘦肉精”,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有關“瘦肉精”的說法正

確的是

A.它的分子式為Ci2H17N2CI2O

B.它含有氨基、氯原子、碳碳雙鍵等官能團

C.Imol克倫特羅最多能和3mol%發(fā)生加成反應

D.一定條件下它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酯化反應、消去反應、氧化反應、加聚反應等

11、700C時,H2(g)+CO2(g)=H2O(g)+CO(g)。該溫度下,在甲、乙、丙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H?和CCh,

起始濃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經(jīng)2min達平衡時,v(H2O)為0.025mol/(L?min),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起始濃度甲乙丙

C(H2)/mol/L0.10.20.2

C(CO2)/mol/L0.10.10.2

A.平衡時,乙中CO2的轉化率大于50%

B.當反應平衡時,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溫度升至800C,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為25/16,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其他條件不變,若起始時向容器乙中充入O.lOmol/LHz和0.20mol/LC02,到達平衡時c(CO)與乙不同

12、工業(yè)上氟氣可作為火箭燃料中的氧化劑,氟單質的制備通常采用電解法。已知:KF4-HF===KHF2,電解熔融的

氟氫化鉀(KHF力和無水氟化氫的混合物制備F2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X

t

鋼電極碳電極電解質

A.鋼電極與電源的負極相連

B.電解過程中需不斷補充的X是KF

C.陰極室與陽極室必須隔開

D.氟氫化鉀在氟化氫中可以電離

13、對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可逆反應,改變某一條件,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變化、化學平衡的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

的變化全部正確的是()

條件的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改變化學平衡的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變化

A加入某一反應物一定增大可能正向移動一定不變

B增大壓強可能增大一定移動可能不變

C升高溫度一定增大一定移動一定變化

D加入(正)催化劑一定增大不移動可能增大

A.AB.BC.CD.D

14、某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電化學裝置電極I為AL其他電極均為Cu,則

A.電流方向:電極1丫一/。~一電極I

B.電極I發(fā)生還原反應

c.電極n逐漸溶解

D.電極HI的電極反應:Cu2++2e==Cu

15、探究濃硫酸和銅的反應,下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裝置甲進行銅和濃硫酸的反應

B.裝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氣

C.裝置丙稀釋反應后的混合液

D.裝置丁分離稀釋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16、下列有關物質性質的敘述一定不正確的是

A.向FeCb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B.KA1(5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1(OH)3膠體

C.NH4C1與Ca(OH)2混合加熱可生成NH3

D.Cu與FeCh溶液反應可生成CuCh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中藥葛根是常用祛風解表藥物,其有效成分為葛根大豆昔元,用于治療高血壓引起的頭疼、頭暈、突發(fā)性耳聾等

癥。其合成線路如下:

ABC!)

竺史&qg衛(wèi)*QpoT"的"Yu

EF°H葛根大豆背元bH

請回答下列問題:

(1)F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o

(2)A-B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

(3)物質E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

(4)寫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物質E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寫一種)。

①不能與Fer*發(fā)生顯色反應

②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

③苯環(huán)上有兩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

⑸已知,①Q-CH羋d(主要產物)②?"COOH處客亡、CO()H

3二叫V(主要產物)

寫出以和CH3cH20H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和有機溶劑任用,合成路線流

程圖示例見本題題干)。

18、化合物W是一種藥物的中間體,一種合成路線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系統(tǒng)命名為一。

(2)反應②的反應類型是_。

(3)反應⑥所需試劑為_。

(4)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5)F中官能團的名稱是—,,

(6)化合物M是D的同分異構體,則符合下列條件的M共有一種(不含立體異構)。

①ImolM與足量的NaHCCh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22.4L(標準狀態(tài)下);

@0.5molM與足量銀氨溶液反應,生成108gAg固體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4組峰且峰面積比為6:2:1:1的結構簡式

為_(寫出其中一種)。

O0°

(7)參照上述合成路線,以C2H50H和j80c洶為起始原料,選用必要的無機試劑合成人c",寫出合成路線

19、輝銅礦主要成分為CuzS,軟鎰礦主要成分M11O2,它們都含有少量FezO.3、SiCh等雜質。工業(yè)上綜合利用這兩種

礦物制備硫酸銅、硫酸鋅和硫單質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IhSOtSH.HCOi

fiwrMnSOrHK)

nearCttSOrSHrf)

(1)浸取2過程中溫度控制在500c?600c之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o

(2)硫酸浸取時,F(xiàn)*對MnCh氧化Cu2s起著重要催化作用,該過程可能經(jīng)過兩歲反應完成,將其補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離子方程式表示)

2++2+3+

@MnO2+2Fe+4H=Mn+2Fe+2H2O

(3)固體甲是一種堿式鹽,為測定甲的化學式,進行以下實驗:

步驟1:取19.2g固體甲,加足量的稀鹽酸溶解,將所得溶液分為A、B兩等份;

步驟2:向A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熱,共收集到0.448LNHj(標準狀況下)過濾后將所得濾渣洗滌干燥并灼

燒至質量不再變化,可得4.80g紅棕色固體殘渣:

步驟3:向B中加入足量的BaCb溶液,過漉、洗滌、干燥,可得9.32g固體殘渣。

則固體甲的化學式為

(4)相關物質的溶解度如下圖,從除鐵后的溶液中通過一系列的操作分別獲得硫酸銅、硫酸鋅晶體,請給出合理的操

作順序(從下列操作中選取,按先后次序列出字母,操作可重復使用):溶液一()一()-()-(A)-()一()-

(),_____________

A.蒸發(fā)溶劑B.趁熱過濾C.冷卻結晶D.過濾

E.將溶液蒸發(fā)至溶液表面出現(xiàn)晶膜F.將溶液蒸發(fā)至容器底部出現(xiàn)大量晶體

一硫酸銅溶液■硫釀隹溶液

20、某校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實驗,制備(NHQzFc(SO4)2+6FhO并探究其分解規(guī)律。實驗步驟如下;

I.稱取7.0g工業(yè)廢鐵粉放入燒杯中,先用熱的Na2c03溶液洗滌,再水洗,最后干燥。

II.稱取6.0g上述處理后的鐵粉加入25mL某濃度硫酸中加熱,加熱過程中不斷補充蒸儲水,至反應充分。

印.冷卻、過濾并洗滌過量的鐵粉,干燥后稱量鐵粉的質量。

W.向步驟0的濾液中加入適量(NHQ2s。4晶體,攪拌至晶體完全溶解,經(jīng)一系列操作得干燥純凈的(NH。2Fe(SO4)

2?6H2OO

V.將(NH4)2Fe(SO4)2?6H2O脫水得(NH4)2Fe(SO4)2,并進行熱分解實驗。

已知在不同溫度下FeSO4*7H2O的溶解度如表:

溫度(t)1103050

溶解度(g)14.017.025.033.0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I用熱的Na2cOj溶液洗滌工業(yè)廢鐵粉的目的是一,步驟H中設計鐵粉過量,是為了加熱反應過程中需

不斷補充蒸儲水的目的是_。

(2)步驟III中稱量反應后剩余鐵粉的質量,是為了

(3)(NH4)2Fe(SO4)2分解的氣態(tài)產物可能有N2、NH3、SO2、SO3及水蒸氣,用下列裝置檢驗部分產物。

①檢驗氣態(tài)產物中的SO2和SO3時,裝置連接順序依次為_(氣流從左至右);C中盛放的試劑為

②裝置A的作用是一。

③檢驗充分分解并冷卻后的瓷舟中鐵的氧化物中是否含有二價鐵,需用到的試劑為一。

21、(1)一定條件下,CO2與LOmoH/NaOH溶液充分反應放出的熱量如下表:

放出的熱量

反應序號CO2的物質的量/molNaOH溶液的體積/L

/kJ

10.50.75X

21.02.00y

該條件下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HCCh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⑵用焦炭還原NO的反應為:2NO(g)+C(s)^=^N2(g)+CO2(g),向容積均為1L的甲、乙、丙三個恒溫容器中分別加入

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測得各容器中〃(NO)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溫度t/min04080120160

甲(673K)2.001.501.100.800.80

乙⑴2.001.451.001.001.00

丙(673K)1.000.800.650.530.45

①甲容器中,0?40min內用NO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NO)=。

②該反應的(填序號)

a.大于。b.小于0c.等于0d.不能確定

③丙容器達到平衡時,NO的轉化率為o

(3)298K時,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K,=2xl0$,H2cO3的電離常數(shù)&1=4x10%&2=4、10川。在NH4HCO3溶液中,

C(NH4+)c(HCO3-)(填“>”、或"=");反應NH4++HCO3,+H2O=iNH3?H2O+H2c0.3的平衡常數(shù)K的數(shù)值

(用科學計數(shù)法表示)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C

【解題分析】

A.由圖可知Cr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N為正極,A項錯誤;

B.該電池用微生物進行發(fā)酵反應,不耐高溫,B項錯誤;

C.由于電解質Na。溶液被陽離子交換膜和陰離子交換膜隔離,使Na.和C「不能定向移動,所以電池工作時,負極

生成的H+透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Na。溶液中,正極生成的OFT透過陰離子交換膜進入NaCl溶液中與H*反應生成水,

使NaCI溶液濃度減小。C項正確;

D.苯酚發(fā)生氧化反應、作負極,結合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可知電極反應式為C6HsOH-28e-+UH2O=6CO2t+28H+,

D項錯誤;

答案選C。

2、D

【解題分析】

A.CuCL是銅離子和氯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A不選;

B.CuSOj是硫酸根離子和銅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B不選;

C.CU2(OH)2c03為堿式碳酸銅,屬于捻,C不選;

D.Cu(OH)2為氫氧化銅,在溶液中能部分電離出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屬于堿,D選;

答案選D。

3、C

【解題分析】

A、中子數(shù)為8的氮原子的質量數(shù)為15;

B、HC1中只含共價鍵;

C、NH3中含個N?H鍵;

D、C「最外層有8個電子。

【題目詳解】

A、中子數(shù)為8的氮原子的質量數(shù)為15,可表示為:N,選項A錯誤;

B、HC1中只含共價鍵,其電子式為H點L選項B錯誤;

N—II

C、NH3中含個N?H鍵,NH3的結構式為:I,選項C正確;

II

D、。最外層有8個電子,C「的結構示意圖為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題目點撥】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側重考查原子結構、離子結構示意圖、電子式和結構式,注意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是解題的關鍵,如

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的區(qū)別、共價化合物和離子化合物的區(qū)別、電子式與結構式的區(qū)別等。

4、D

【解題分析】

①Cu與FeCb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常溫下不與濃硫酸發(fā)生反應;②Si(h屬于酸性氧化物,能與強堿反應,但不與

濃鹽酸反應;③Ca(OH)2是強堿與SO2反應,與NaHCCh也反應;④A1(OH)3屬于兩性氫氧化物,與強酸強堿溶液都

反應;

【題目詳解】

①Cu與FeCb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u+2FeCh=CuCh+2FeCh,常溫下不和濃硫酸反應,故①錯誤;②SiOz屬于

酸性氧化物,能與強堿發(fā)生反應,所以與氫氧化餌發(fā)生反應SiO2+2KOH=K2SiOj+H2O,但不能和鹽酸反應;③Ca(OH”

是強堿與SO2酸性氧化物發(fā)生反應Ca(OH)2+SO2=CaSO3+H2O,與NaHCXh也發(fā)生反應;④AI(OH”屬于兩性氫氧化

物,能和強酸強堿溶液都反應,和強堿NaOH反應Al(OH)3+NaOH=NaAlO2+2H2。、和硫酸反應

3H2SO4+2AI(OHh==Al2(SO4h+6H2O;故③?正確,故答案為D。

【題目點撥】

本題考查物質的相關性質,熟記相關物質的反應及反應條件很重要。

5、C

【解題分析】

A.2Mg+612MgO屬于化合反應,A不選;

B.Mg(OH)2二MgO+lhO屬于分解反應,B不選;

C.復分解反應無法一步生成MgO,C選;

D.2Mg+CO2_—2MgO+C屬于置換反應,D不選;

答案選C

6、D

【解題分析】

工業(yè)大理石(含有少量SiCh、AI2O3、&2O3等雜質)加足量的鹽酸,得到二氧化硅沉淀和氯化鈣、氯化鋁、氯化鐵混

合溶液,所以固體I中含有Si(h,濾液中加石灰水,控制pH,可以得到AI(OH)3、Fe(OH)3沉淀,即為固體U,過濾,

向漉液加入鹽酸中和過量的氫氧化鈣,得氯化鈣溶液,CaCb?6H2O易分解,從溶液中獲得氯化鈣晶體時,要防止其

分解;

【題目詳解】

A.根據(jù)上面的分析可知,固體I中含有SiOz,固體H中含有Fe(OH)3,A正確;

B.氫氧化鋁具有兩性,可溶于氫氧化鈣溶液,生成AKh-,B正確;

C.CaCL?6H2O易分解,從溶液中獲得氯化鈣晶體時,要防止其分解,C正確;

D.若改變實驗方案,在溶液I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源去沉淀,其溶液中含有氯化鐵,經(jīng)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得

到的CaCk-6H2O不純,D錯誤;

答案為D。

7、A

【解題分析】

蒸惚燒瓶用于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兩種液體的分離或難揮發(fā)性固體和液體的分離;普通漏斗用于分嘲互不相溶的固體

和液體:分液漏斗用來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或分離在不同溶劑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蒸發(fā)皿用于可溶性固體和液體

的分離,以此來解答。

【題目詳解】

蒸饋燒瓶用于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兩種液體的分離或難揮發(fā)性固體和液體的分離,即蒸儲;

普通漏斗用于分離互不相溶的固體和液體,即過濾;

分液漏斗用來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或用來分離在不同溶劑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即分液或萃??;

蒸發(fā)皿用于可溶性固體和液體的分離,即蒸發(fā),

所以從左至右,可以進行的混合物分離操作分別是:蒸饋、過濾、分液或萃取、蒸發(fā)。

答案選A。

8、C

【解題分析】

根據(jù)i的現(xiàn)象,a點溶液為澄清透明,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產生灰白色沉淀,該沉淀中含有Fe(OH)2,即a

點溶液中含有Fe?+,FeCb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先發(fā)生2Fe3++SO32-+H2O=2Fe2++SO42-+2H+,c點和d點溶

液中Fe3+和SO3z一發(fā)生雙水解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淀,且生成H2s0.3,因此無氣體產生,然后據(jù)此分析;

【題目詳解】

根據(jù)i的現(xiàn)象,a點溶液為澄清透明,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產生灰白色沉淀,該沉淀中含有Fe(OH)2,即a

點溶液中含有FM+,FeCb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先發(fā)生2Fe3++S(h2—+H2O=2Fc2++SO42—+2H+,c點和d點溶

液中Fe3+和SO3?一發(fā)生雙水解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淀,且生成H2s03,因此無氣體產生,取上層清液滴加NaOH溶液,

無明顯現(xiàn)象,是因為NaOH與H2sCh反應,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Fe3+,

A、a點處溶液中含有SO/一,加入BaCb,會產生BaSCh白色沉淀,故A錯誤;

B、pH升高說明溶液c(H+)減小,原因是CISO.*一)增大,水解程度增大,按照給出方程式,生成H+,溶液c(H+)增大,

溶液的pH應減小,不會增大,故B錯誤;

3+2

C、c點溶液中FQ+和S(V一發(fā)生雙水解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Fe+3SO3"+6H2O=2Fe(OH)3I+3H2sO3,故C正確;

D、溶液變紅后滴加NaOH會消耗溶液中的F<?+,因此紅色應變淺,故D錯誤;

答案為C。

9、D

【解題分析】

A選項,5.5g超重水⑴。)物質的量n=^="5g=o.25mol,1個T2O中含有12個中子,5.5g超重水⑴。)含有

的中子數(shù)目為3NA,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選項,根據(jù)反應方程式2mol過氧化鈉與2mol二氧化碳反應生成2mol碳酸鈉和Imol氧氣,轉移2mol電子,因此

常溫常壓下,44gCO2即物質的量Imol,與足量過氧化鈉反應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NA,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選項,C2H4和C4H8混合氣體可用通式法來分析,通式為CnH2n,42gC2H4和C4H8混合氣體中含有氫原子物質的量

m42g

n=—=----------x--2-n=6mol,因此含有氫原子的數(shù)目為6NA,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M14ngmolr

D選項,0.1L0.5moi1一七113(:0011物質的量為0.05moL醋酸是弱酸,部分電離,因此溶液中含有H卡數(shù)目小于為

0.05NA,故D錯誤,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D。

【題目點撥】

C2H4和C4H8混合氣體可用通式法來分析含碳原子個數(shù)和含氫原子個數(shù)的思想。

10、C

【解題分析】

A、根據(jù)克倫特羅結構簡式知它的分子式為Cl2HI8N2CLO,錯誤;

B、根據(jù)克倫特羅結構簡式知它含有苯環(huán)、氨基、氯原子、羥基等官能團,不含碳碳雙鍵,錯誤;

C、該有機物含有1個苯環(huán),Imol克倫特羅最多能和3m01出發(fā)生加成反應,正確;

IX該有機物不含碳碳雙鍵,不能發(fā)生加聚反應,錯誤;

故答案選Co

11、D

【解題分析】

A.根據(jù)水蒸氣的反應速率,生成水蒸氣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25x2mol?L-i=0.05mol?L-i,則消耗CO2的物質的量濃度

為0.05mol?L」,推出CO2的轉化率為幽xl00%=50%,乙可以看作是在甲的基礎上再通入H2,增加反應物的濃度,

0.1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O2的轉化率增大,即大于50%,故A正確;

B.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之和相等,因此甲和丙互為等效平衡,即丙中"CO》是甲中c(COz)的2倍,故B正確;

C.700C時,

H2(g)+CO2(g)=出。(g)+CO(g)

起始:0.10.100

變化:0.050.050.050.05

平衡:0.050.050.050.05

0.05x0.05

儂循TG子十倜吊烈州乂,1^=(005x005)=,,度開向土8UUL十倍吊姒左,說明7丁同皿反十倜|口」止

反應方向移動,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正反應方向是吸熱反應,故c正確;

若起始時,-,轉化率相等,因此達到平衡時相等,故錯誤;

D.通入0.lmol?L-iH2和0.2mol-LCO2>c(CO)D

故答案選Do

12、B

【解題分析】

根據(jù)裝置圖,鋼電極上產生H2,碳電極上產生F2,然后根據(jù)電解原理進行分析和判斷;

【題目詳解】

A、根據(jù)裝置圖,KHF2中H元素顯+1價,鋼電極上析出Hz,表明鋼電極上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即鋼電極是電

解池的陰極,鋼電極與電源的負極相連,故A說法正確;

B、根據(jù)裝置圖,逸出的氣體為Hz和Fz,說明電解質無水溶液中減少的是氫和氟元素,因此電解過程需要不斷補充的

X是HF,故B說法錯誤;

C、陽極室生成氟氣,陰極室產生Hz,二者接觸發(fā)生劇烈反應甚至爆炸,因此必須隔開防止氟氣與氫氣接觸,故C說

法正確;

D、由氟氫化鉀的氟化氫無水溶液可以導電,可推知氟氫化鉀在氟化氫中發(fā)生電離,故D說法正確.

13、C

【解題分析】

A.如加入反應物為固體,由于不改變反應物濃度,則反應速率不變,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B.如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的影響,改變壓強,平衡常數(shù)不變,

故B錯誤;

C.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且平衡常數(shù)改變,故C正確:

D.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動,且不影響平衡常數(shù),故D錯誤。

故選:Co

14、A

【解題分析】

A、由題意可知,該裝置的I、n是原電池的兩極,?是負極,n是正極,in、iv是電解池的兩極,其中in是陽極,

IV是陰極,所以電流方向:電極IVT/。-電極I,正確;

B、電極I是原電池的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錯誤;

C、電極H是原電池的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有Cu析出,錯誤;

D、電極HI是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是Cu?2e-=:Cu2+,錯誤;

答案選A。

15、C

【解題分析】

A.Cu和濃硫酸反應需要加熱,甲裝置中缺少酒精燈,無法完成銅與濃硫酸的反應,故A錯誤;

B.二氧化硫比空氣密度大,應該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導管采用長進短出的方式,故B錯誤:

C.反應后溶液中含有大量濃硫酸,需要將反應后溶液沿著燒杯內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圖示操作方法

合理,故c正確;

D.固液分離操作是過濾,但過濾時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D錯誤;

故答案為Co

16、A

【解題分析】

A項,F(xiàn)cCb溶液中含F(xiàn)e2+,NH&SCN用于檢驗Fe3+,向FeCb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不會顯紅色,A項錯誤;

B項,KAI(SO4)2T2H2。溶于水電離出的AF+水解形成Al(OH)3肢體,離子方程式為A產+3H2O==Al(OH)3

(膠體)+3H+,B項正確;

A

C項,實驗室可用NH4C1和Ca(OH)2混合共熱制NH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I+Ca(OH)2=CaCb+2NH3T+2H2O,

C項正確;

D項,Cu與FeCb溶液反應生成CuCb和FeCl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ZFeCMCuCL+ZFeCb,D項正確;答案選

Ao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解題分析】

分析題中合成路線,可知,A-B為A在濃硫酸、濃硝酸作用下發(fā)生硝化反應,B中?C三N與NaOH水溶液反應,產

物酸化后為C。C中?NO2經(jīng)Fe和HQ的作用被還原成?NH2,生成D。根據(jù)F和E的分子式以及F與間二苯酚

([IJ)的結構簡式,通過逆推方法,可推斷出E的結構簡式。據(jù)此分析。

【題目詳解】

(1)根據(jù)F分子結構,可看出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和撥基;答案為:羥基、?;?;

(2)分析A、B分子結構及反應條件,可知A-B為硝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答案為:取代反應;

(3)根據(jù)題給信息,D為對氨基苯乙酸,分析反應E-F可知,其產物為物質E與間苯二酚發(fā)生取代反應所得,結合

E分子式為C8H可知E為對羥基苯乙酸答案為:H°°Q_^_OH;

(4)不能與Fe3+發(fā)生顯色反應,說明不含酚羥基,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說明有醛基或甲酸酯基,苯環(huán)上有兩種不同化

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結合C物質的結構可推知苯環(huán)上有兩個處于對位的不同基團,可能的結構有HCOOT&)一CH?OH、

(5)根據(jù)信息,甲苯先發(fā)生硝化反應生成硝基甲苯,將硝基甲苯上的甲基氧化,再酯化,最后將硝基還原反應。答案

為:

0濃硫酸O

18、2,3-二甲基3丁二烯氧化反應濃氫澳酸火/COOH+CH3cH20H尸JJ^OOC^H5+Hz°羥基、

CHOCOOH

II

醛基12H3C—c—CH2-COOH或H3C—c—UH2-CHC

CHJCH3

【解題分析】

A到B發(fā)生信息①的反應,B到C發(fā)生信息②反應,且只有一種產物,則B結構對稱,根據(jù)C的結構簡式可知B中有

兩個碳碳雙鍵上的碳原子連接甲基,則B應為人』,則人為J、,C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D。

【題目詳解】

(1)A為根據(jù)烷危的系統(tǒng)命名法規(guī)則可知其名稱應為:2,3?二甲基?1,3丁二烯;

(2)B到C的過程為酸性高鎰酸鉀氧化碳碳雙鍵的過程,所以為氧化反應;

⑶根據(jù)G和H的結構可知該過程中羥基被濱原子取代,所需試劑為濃氫濱酸;

0濃硫酸O

(4)反應③為C與乙醇的酯化反應,方程式為:IICOOH+CH3CH2OH.T火與OOC1HJH2O;

⑸根據(jù)F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官能團為羥基、醛基;

(6)化合物M是D的同分異構體,且滿足:

①ImolM與足量的NaHCCh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22.4L(標準狀態(tài)下),即生成Imol二氧化碳,說明ImolM

中含有Imol叛基;

②0.5molM與足量銀氨溶液反應,生成108g即ImolAg固體,說明0.5molM含0.5mol醛基;

除去瘦基和醛基還有4個碳原子,有兩種排列方式:和,先固定竣基有4種方式,再固定醛基,則

有(數(shù)字表示醛基的位置):4/、2/、8。八4彳、!COOH、夫C0°H,共有4+4+3+1=12種同

HOOC/、//1

分異構體,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4組峰且峰面積比為6:2:1:1的結構簡式為:

CHO(JOOH

COOH或

H3C—C—CH2-H3C—C—UH2-CHO.

(7)根據(jù)觀察可知目標產物的結構與W的結構相似,合成W需要I,合成I需要發(fā)生類似D與H的反應,原料

I限OOOH、即為口,則還需類似G的物質,乙醇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乙烯和溟加成可以生成二漠乙烷,其

結構與G類似,所以合成路線為:

【題目點撥】

推斷A和B的結構的關鍵是理解題目所給信息反應過程中結構的變化,弄清楚B到C的產物只有一種的原因是B結

構對稱,然后再分析B的結構就比較簡單了。

3+2+2+

19、溫度高苯容易揮發(fā),溫度低浸取速率小Cu2S+4Fe=2Cu+S+4FeNH4Fe3(SO4)2(OH)6AFBECD

【解題分析】

(1)根據(jù)苯容易揮發(fā),和溫度對速率的影響分析;

(2)根據(jù)催化劑的特點分析,參與反應并最后生成進行書寫方程式;

(3)根據(jù)反應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各離子的種類和數(shù)值,最后計算各種離子的物質的量比即得化學式。

【題目詳解】

(1)浸取2過程中使用苯作為溶劑,溫度控制在500c?600C之間,是溫度越高,苯越容易揮發(fā),溫度低反應的速率變

小。

(2)Fe3+對MnOz氧化Cu2s起著重要催化作用,說明鐵離子參與反應,然后又通過反應生成,鐵離子具有氧化性,能

氧化硫化亞銅,本身被還原為亞鐵離子,故第一步反應為Cu2s+4Fe3,=2cli2++s+4Fe2+,二氧化鎰具有氧化性,能氧化

亞鐵離子。

(3)向A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熱,共收集到0.448LN%(標準狀況下)期0.02mol,過濾后將所得濾渣洗滌

干燥并灼燒至質量不再變化,可得4.80g紅棕色固體殘渣,即氧化鐵為0.03moL說明該固體中含有錢根離子和鐵離子。

向B中加入足量的BaCL溶液,過濾、洗滌、干燥,可得9.32g硫酸弱,即0.04moL因為將溶液分成兩等份,則19.2

g固體甲含有0.04mol依根離子,0.12mol鐵離子,0.08mol硫酸根離子,則含有的氫氧根富子物質的量為

19.2-0.04>:18-0.12x56-0.08x96

=o.24〃w,則固體甲的化學式為NH4Fe3(SO)2(OH)6o

174

【題目點撥】

掌握溶液中離子物質的量計算是難點,注意前后元素的守恒性,特別注意原溶液分成了兩等份,數(shù)據(jù)要變成2倍。

20、除去油污防止Fe?+被氧化保持溶液的體積,防止硫酸亞鐵析出,減少損失計算加入硫酸鏤晶體的質

量DfCfBfA鹽酸酸化的氯化鋼溶液吸收尾氣SO2,避免污染環(huán)境稀硫酸和鐵品化鉀溶液或

稀硫酸和酸性高鋅酸鉀溶液

【解題分析】

(1)工業(yè)廢鐵粉中含有油脂,熱的Na2c(h溶液顯堿性可以洗滌油污;(2)根據(jù)目標產品NH4Fe(SO5分析需要硫酸

錢與硫酸亞鐵的比例關系;(3)①檢驗氣態(tài)產物中的SO2和SO3時,要考慮檢驗氣體的試劑及連接的順序問題;③檢

驗氧化物中是否含有二價鐵,先將氧化物溶解,再檢驗。

【題目詳解】

(1)用熱的Na2c03溶液洗滌工業(yè)廢鐵粉表面油脂,;再攪拌過程中跳2+可能會被氧氣氧化為Fe3+,步驟H中設計鐵粉

過量,把Fe“還原變?yōu)镕e2+;在加熱的過程中水會不斷減少,可能會造成硫酸亞鐵固體的析出,造成損失,所以不斷

補充蒸饌水維持溶液體積;

答案:除去油污;防止F*被氧化;保持溶液的體積,防止硫酸亞鐵析出,減少損失;

(2)步驟ID中稱量反應后剩余鐵粉的質量,計算出生成硫酸亞鐵的物質的量,根據(jù)硫酸亞鐵和硫酸核反應生成

NH4Fe(SO4)2;

答案:計算加入硫酸鐵晶體的質量。

(3)①檢驗氣態(tài)產物中的SO2和SO3時,A中的NaOH溶液適用于吸收尾氣SO2,B中的品紅溶液適用于檢驗SOz,

明顯僅剩C裝置用于檢驗SO3,但不能影響二氧化硫,那么用鹽酸酸化的氯化鋼溶液來檢驗SO3比較合理,同時避免

二氧化硫溶解,由于考慮SO3會溶于水中,所以先檢驗SO2,再檢驗SO3,最后進行尾氣吸收,綜合考慮連接順序為

D―>C―》B—>A;

②裝置A的作用是吸收尾氣SO2,避免污染環(huán)境;

③檢驗充分分解并冷卻后的瓷舟中鐵的氧化物中是否含有二價鐵,先將氧化物溶解,用硫酸溶解,再滴加鐵品化鉀溶

液,產生藍色沉淀或滴加酸性高鎰酸鉀溶液,紫紅色褪去,證明有二價鐵;

答案:D—CfB1A;鹽酸酸化的氯化鋼溶液;處理尾氣,避免污染環(huán)境;稀硫酸和鐵第化鉀溶液或稀硫酸和酸

性高鋅酸鉀溶液。

【題目點撥】

一般工業(yè)使用的金屬表面會有防銹油脂,熱的Na2cCh溶液顯堿性可以洗滌油污:對于原料的加入我們一般是要有估

算的,要根據(jù)產品化學式的原子比例來估算原料的加入量;檢驗固體中的離子時,要是固體本身溶于水可直接加水溶

解即可,要是難溶于水,可根據(jù)固體性質加入酸溶液或堿溶液等其他不干擾檢驗的溶液進行溶解。

13

21、CO(g)+NaOH(aq)=NaHCO3(aq),△H=(y-4x)kJ/molO.OUSmoM/'-min-b60%>1,25xl()

【解題分析】

(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寫出下列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反應1:2CO2(g)+3NaOH(ag)==Na2CO3(ag)+NaHCO3(ag)+H2O(l)AHi=-4xkJ/niol

反應2:COz(g)+2NaOH(ag)==Na2CO3(ag)+出0(1)^Hi=-ykJ/mol

由蓋斯定律,將反應1-反應2,即可得到該條件下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HCCh的熱化學方程式。

⑵①甲容器中,0?40min內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