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發(fā)布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輻射供暖及供冷應用技術規(guī)程》的公告現批準《輻射供暖及供冷應用技術規(guī)程》為浙江省工程建行。原《地面輻射供暖及供冷應用技術規(guī)程》(DB33/1029-本標準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并在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網站公開。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根據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確定2014年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修訂計劃的通知》(建設發(fā)〔2014〕276號)的要求,規(guī)程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經驗,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共分6章和6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術語、設計、材料、施工、驗收等。本規(guī)程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調整了大綱結構;2.增加了預制溝槽保溫板、預制輕薄供暖板、預制復合模塊、毛細管網和自限溫電熱片等輻射供暖或供冷形式的有關規(guī)定;3.提出了適合浙江省氣候特點的相關設計計算規(guī)定和絕熱層熱阻等熱工性能要求;4.給出了填充式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不同散熱量條件下的地面溫度區(qū)域劃分;5.對施工和驗收內容進行了合理劃分,明確了驗收方法;6.對各章節(jié)條文進行了全面修訂。本規(guī)程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由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zhí)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寄送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蕭山高教園區(qū);郵編:311231)。本規(guī)程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主編單位: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參編單位:浙江萬合能源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意格供暖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大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艾菲爾管業(yè)有限公司浙江曼瑞德舒適系統(tǒng)有限公司綠城裝飾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約克(中國)商貿有限公司浙江偉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歐文托普(中國)暖通空調系統(tǒng)技術有限公司杭州紅度暖通設備有限公司杭州科諾節(jié)能工程有限公司麗水晟星建設有限公司麗水超涵建設有限公司麗水市麗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麗水祥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麗水巾子峰建設有限公司慶元縣平安建筑有限公司麗水昌寧建設有限公司浙江布拉雷水利水電建筑有限公司麗水華晟建設有限公司龍泉市威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柏景園林建設有限公司浙江華益水利建設有限公司浙江華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景源市政園林建設有限公司麗水榮昌園林建設有限公司麗水市博瑞建設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黃奕法張力楊毅林峰周家志盧鋼鋒陳秀霞袁立強朱快王博王卓陳科敏湯志斌應春勇周玉玲陳麗姿姚春明葉支壽毛必勇劉先榮丁雙欽曹啟清李惠國陳圣君吳恩訓鐘麗玲主要審查人:李光華楊寶軍趙宇宏王永根郭麗王建民 (2) (5)3.1一般規(guī)定 (5)3.2設計參數 (7)3.3熱工性能及構造 (8)3.4房間熱負荷與冷負荷計算 (11)3.5輻射面?zhèn)鳠崃康挠嬎?(11)3.6水系統(tǒng)設計 (14)3.7電熱系統(tǒng)設計 (16)3.8自動控制 (18)3.9電氣設計 (20) (22)4.1一般規(guī)定 (22)4.2絕熱層材料 (22)4.3填充層材料 (25)4.4水系統(tǒng)材料 (25)4.5電熱元件及溫控設備 (25) (27)5.1一般規(guī)定 (27)5.2材料設備檢查 (29)5.3絕熱層的鋪設 (30)5.4水系統(tǒng)的安裝 (31)5.5電熱系統(tǒng)的安裝 (33)5.6電氣和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安裝 (35)5.7填充層施工 (36)5.8面層施工 (37)5.9調試與試運行 (38)6工程驗收 (41)6.1一般規(guī)定 (41)6.2絕熱層、預制溝槽保溫板、預制輕薄供暖板施工 (43)6.3水系統(tǒng)施工 (44)6.4電熱及電氣、自動控制系統(tǒng)施工 (46)6.5填充層和面層施工 (47)附錄A輻射供暖地面構造圖示 (49)附錄B填充式熱水輻射供暖地面單位面積散熱量 (56)附錄C管材的選擇 (61)附錄D加熱供冷管管材物理力學性能 (67)附錄E加熱電纜的電氣和機械性能要求 (69)附錄F抽樣檢驗 (71)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 (73)引用標準名錄 (74)附:條文說明 (77) (2) (5) (5) (7) (8) (11) (11) (14) (16) (18) (20) (22) (22) (22) (25) (25) (25) (27) (27) (29) (30) (31) (33) (35) (36) (37) (38) (41) (41) (43) (44) (46) (47) (49) (56) (61) (67) (69) (71) (72) (73) (77)1.0.1為規(guī)范輻射供暖供冷技術的應用,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新建民用建筑以低溫熱水為熱媒或采用電熱元件加熱的低溫輻射供暖工程和以高溫冷水為冷媒的輻射供冷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1.0.3輻射供暖供冷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和浙江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提升或降低圍護結構內表面中的一個或多個表面的溫度,形成熱或冷輻射面,通過輻射面以輻射和對流的傳熱方式向室內供暖供冷的方式。加熱供冷部件敷設在絕熱層或預制復合模塊上,填充混凝土、水泥砂漿或其他填充材料后再鋪設地面面層的地面輻射供暖供冷形式。將加熱管或加熱電纜敷設在預制溝槽保溫板的溝槽中,加熱管或加熱電纜與保溫板溝槽尺寸吻合且上皮持平,不需要填充材料即可直接鋪設面層的地面輻射供暖形式。末端采用細小管道,加工成網狀,敷設于地面、頂棚或墻面的一種以水為媒介的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敷設在輻射面填充層內或預制溝槽保溫板溝槽中的加熱供冷管、加熱電纜、自限溫電熱片,以及預制輕薄供暖板、毛細管網等的統(tǒng)稱。其中,加熱電纜、自限溫電熱片等利用電能發(fā)熱的加熱部件統(tǒng)稱為電熱元件。由保溫基板、支撐木龍骨、塑料加熱管、粘接膠、鋁箔、配水和集水等裝置組成,并在工廠制作的一種一體化地面供暖部件。在工廠預制的、用于現場拼裝敷設加熱供冷管或加熱電纜的、帶有固定間距和尺寸溝槽的聚苯乙烯類泡沫塑料或其他保溫材料制成的板塊。由固定管道或加熱電纜用的結構層與保溫材料組合而成,并在工廠制作的一種一體化地面供暖部件,屬于填充式地面輻射供暖的一種改進形式。以供暖為目的、通電后能夠發(fā)熱的電纜。由電極、聚合物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材料和電絕緣片層壓形成的薄片狀發(fā)熱元件。分常規(guī)電壓和安全電壓兩種。預制輕薄供暖板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中,在分水器、集水器和供暖板分水、集水裝置之間,起中間輸配作用的管道。建筑地面與室內空氣直接接觸的構造層,包括裝飾面層及其找平層。在墊層或樓板面上進行抹平找坡的構造層。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種液體透過地面的構造層。在填充式輻射供暖供冷地面絕熱層上設置加熱供冷部件用的構造層,起到保護加熱供冷部件并使地面溫度均勻的作用。采用預制溝槽保溫板供暖地面時,鋪設在加熱部件之下或之上、或上下均鋪設的可使加熱部件產生的熱量均勻散開的金屬板或金屬箔。輻射供暖供冷中,用于阻擋冷熱量傳遞,減少無效冷熱損失,在現場單獨鋪設的構造層(不包括預制溝槽保溫板和預制輕薄供暖板的保溫基板)。絕熱層分輻射面絕熱層和側面絕熱層。防止建筑地基或樓層地面下潮氣透過地面的構造層。補償混凝土填充層和面層等膨脹或收縮的構造縫。3.1一般規(guī)定3.1.1低溫熱水輻射供暖系統(tǒng)的熱源宜選用熱泵機組或燃氣鍋爐。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冷熱源設備宜選用熱泵機組。3.1.2輻射供冷系統(tǒng)應結合除濕通風系統(tǒng)進行設計。3.1.3采用輻射供暖的集中供暖小區(qū),當外網的熱媒溫度高于室內設計供回水溫度時,宜在樓棟的供暖熱力入口處設置混水裝置或換熱裝置。3.1.4地面上的固定家具、設備或衛(wèi)生器具下方,不應布置加熱供冷部件。3.1.5生活給水管道、電氣系統(tǒng)管線等不得與地面加熱供冷部件敷設在同一構造層內。3.1.6輻射供暖供冷工程應提供下列施工圖設計文件:1設計說明;2樓棟內供暖供冷系統(tǒng)和加熱供冷部件平面布置圖;3供暖供冷系統(tǒng)圖和局部詳圖;4溫控裝置及相關管線布置圖,當采用集中控制系統(tǒng)時,應提供相關控制系統(tǒng)布線圖;5水系統(tǒng)分水器、集水器及其配件的接管示意圖;6地面構造及伸縮縫設置示意圖;7供電系統(tǒng)圖及相關管線平面圖。3.1.7施工圖設計說明中應包括下列內容:1室內外計算溫度;2采用的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類型;3房間總熱負荷或冷負荷、熱媒總供熱量或冷媒供冷量、加熱電纜總供電功率;4熱源或樓棟集中供暖供冷系統(tǒng)形式和熱媒或冷媒參數;5熱水或冷水系統(tǒng)選用的管材或預制輕薄供暖板、毛細管網及其工作壓力,塑料管材的管系列(S)、公稱外徑及壁厚;鋁塑復合管和銅管的公稱外徑及壁厚;6加熱電纜配電方案、類型、線功率、總長度、工作電壓、工作溫度等技術數據和條件;7絕熱材料的類型、導熱系數、表觀密度、規(guī)格及厚度等;8采用的溫控措施和溫控器形式,及其電控系統(tǒng)的工作電壓、工作電流等技術數據和條件;當采用集中控制系統(tǒng)時,應說明控制要求和原理;9分戶熱計量方式;10填充層、面層伸縮縫的設置要求。3.1.8樓棟內供暖供冷系統(tǒng)和加熱供冷部件平面布置圖應包括下列內容:1采用水系統(tǒng)時,應繪制分水器、集水器位置及與其連接的供暖供冷管道;2采用現場敷設加熱供冷部件時,應繪出各房間加熱供冷部件的具體布置形式,標明敷設長度、間距、加熱供冷部件管徑或規(guī)格、各加熱供冷部件環(huán)路或回路的敷設長度;配電線路布置平面圖;3采用預制輕薄供暖板、毛細管網地面供暖時,應繪出鋪設位置及輸配管走向;4伸縮縫敷設平面圖。3.1.9采用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的樓板隔聲性能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3.2設計參數3.2.1輻射供暖系統(tǒng)的供回水溫度應由計算確定,供水溫度不應大于60℃,供回水溫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O民用建筑供水溫度宜采用35℃~45℃O當采用熱泵機組作為熱源時,供水溫度宜采用35℃,最高不大于45℃,供回水溫差不宜3.2.2輻射供暖時,輻射體的表面平均溫度宜符合表3.2.2的規(guī)定O表3.2.2輻射供暖表面平均溫度(℃)設置位置宜采用的平均溫度平均溫度上限值地面人員經常停留的地面人員短期停留的地面無人停留的地面浴室及游泳池頂棚房間高度2.5m~3.0m—房間高度3.1m~4.0m 墻面距地面1m以下 距地面1m以上3.5m以下—3.2.3毛細管網輻射供暖系統(tǒng)供水溫度宜符合表3.2.3的規(guī)定,供回水溫差宜采用3℃~6℃O表3.2.3毛細管網供水溫度(℃)設置位置宜采用溫度頂棚墻面地面3.2.4輻射供冷系統(tǒng)的供水溫度應高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1℃~2℃;供回水溫差不宜大于5℃,且不應小于2℃。輻射供冷表面平均溫度宜符合表3.2.4的規(guī)定。表3.2.4輻射供冷表面平均溫度(℃)設置位置溫度下限值地面墻面、頂棚3.3熱工性能及構造3.3.1輻射面的構造做法應根據其設置位置和加熱供冷部件的類型確定。不同類型輻射供暖輻射面構造做法可按本規(guī)程附錄A選用。3.3.2直接與室外空氣接觸的樓板或與不供暖供冷房間相鄰的地板作為供暖供冷輻射地面時,必須設置絕熱層。3.3.3下列場合應設置防潮層或隔離層:1當與土壤接觸的底層地面作為輻射地面時,絕熱層與土壤之間應設置防潮層;2潮濕房間的填充式供暖地面的填充層上、裝飾面層采用地磚的預制溝槽保溫板或預制輕薄供暖板供暖地面的面層下,應設置隔離層。3衛(wèi)生間應在填充層和找平層之間、樓板或地面與絕熱層之間各做一層隔離層。3.3.4填充式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絕熱層熱阻應根據設計計算確定,且不應小于表3.3.4的數值。表3.3.4填充式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絕熱層最小熱阻規(guī)定值絕熱層位置絕熱層熱阻(m2●K/W)加熱水管外徑14≤D≤20加熱水管外徑3.8≤D≤10樓層之間樓板上的絕熱層與土壤相鄰的地板上的絕熱層0.670.50與無人居住的不供暖房間相鄰的地板上的絕熱層0.830.67與室外空氣相鄰的地板上的絕熱層0.980.833.3.5采用預制溝槽保溫板或預制輕薄供暖板時,如下層為有人居住的房間或與土壤相接,可不設置附加絕熱層。直接與室外空氣接觸的地板以及與無人居住的不供暖房間相鄰的地板,附加絕熱層的設置應符合表3.3.5的要求。表3.3.5預制溝槽保溫板或預制輕薄供暖板供暖地面附加絕熱層最小熱阻絕熱層位置絕熱層熱阻(m2●K/W)與無人居住的不供暖房間相鄰的地板上0.29與室外空氣接觸的地板上0.43與無人居住的不供暖房間相鄰的地板下0.73與室外空氣接觸的地板下0.983.3.6采用毛細管網頂棚或吊頂輻射供暖供冷,以及自限溫電熱片墻面供暖時,絕熱層熱阻不應小于0.3.3.7填充層應采用導熱系數較高的材料。應根據輻射供暖系統(tǒng)所采用的絕熱層材料和加熱部件類型確定填充材料類別及厚度。填充式輻射供暖系統(tǒng)的填充層和面層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填充層材料及其厚度宜按表3.3.7選擇確定;2加熱電纜應敷設于填充層中間,不應與絕熱層直接接觸;3細石混凝土填充層上部應根據裝飾面層的需要鋪設找平層;4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水泥砂漿填充層可同時作為面層找平層。表3.3.7填充式輻射供暖地面填充層材料和厚度填充層材料(標號)加熱管材料或外徑D(mm)填充層最小厚度(mm)細石混凝土(C15)加熱水管外徑14≤D≤20加熱電纜水泥砂漿(M10)預制復合模塊加熱水管外徑3.8≤D≤10自限溫電熱片注:預制復合模塊填充層厚度應從模塊頂部開始計算。3.3.8預制溝槽保溫板輻射供暖地面均熱層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加熱部件應采用鋪設有均熱層的保溫板;2加熱電纜不應與絕熱層直接接觸;3直接鋪設木地板裝飾面層時,應采用鋪設有均熱層的保溫板,且在保溫板和加熱管或加熱電纜之上宜再鋪設一層均熱層。3.3.9地面供暖供冷裝飾面層熱阻宜小于0.05m2●K/W。墻面和頂棚供暖供冷采用抹灰裝飾面層時,面層熱阻宜小于23.3.10采用預制輕薄供暖板供暖時,房間內未鋪設預制輕薄供暖板的部位和敷設輸配管的部位應鋪設填充板。采用預制溝槽保溫板時,分水器、集水器與加熱區(qū)域之間的連接管,應敷設在預制溝槽保溫板中。3.3.11當地面荷載大于供暖地面的承載能力時,應采取加固措施。3.4房間熱負荷與冷負荷計算3.4.1輻射供暖供冷房間熱負荷與冷負荷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及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736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3.4.2全面輻射供暖室內設計溫度可降低2℃。全面輻射供冷室內設計溫度可提高0.5℃~1.5℃。3.4.3局部輻射供暖系統(tǒng)的熱負荷應按全面輻射供暖的熱負荷乘以表3.4.3的計算系數的方法確定。表3.4.3局部輻射供熱負荷計算系數供暖區(qū)面積與房間總面積的比值K≥0.75K=0.55K=0.40K=0.25K≤0.20計算系數10.720.540.380.303.4.4進深大于6m的房間,宜以距外墻6m為界分區(qū),分別計算熱負荷和冷負荷,并進行管線布置。3.4.5對敷設加熱供冷部件的建筑地面、頂棚和墻面,圍護結構傳熱負荷不應包含其傳熱損失。3.4.6采用分戶熱計量或分戶獨立熱源的輻射供暖系統(tǒng),應考慮戶間傳熱等因素。如資料不全,戶間傳熱可采用下式計算:h●M(3.4.6)式中:Q戶間傳熱負荷(w);h—通過分戶墻或戶間樓板(不含帶加熱供冷部件的分戶墻或樓板)單位面積平均傳熱量(w/m2),可近似取qh=7w/m2;M—分戶墻或戶間樓板的面積(m2)。3.5輻射面?zhèn)鳠崃康挠嬎?.5.1輻射面?zhèn)鳠崃繎獫M足房間所需供熱量或供冷量的需求。輻射面?zhèn)鳠崃繎聪铝泄接嬎?fd(3.5.1一1)f8[(tpj+273)4一(tfj+273)4]全部頂棚供暖時:dn)1.25(3.5.1一3)地面供暖、頂棚供冷時:dn墻面供暖或供冷時:dn地面供冷時:d=0.78(tpj一tn)1.25(3.5.1一6)式中:q—輻射面單位面積傳熱量(w/m2);f—輻射面單位面積輻射傳熱量(w/m2);d—輻射面單位面積對流傳熱量(w/m2);tpj—輻射面表面平均溫度(℃);tfj———室內非加熱表面的面積加權平均溫度(℃);tn—室內空氣溫度(℃)。3.5.2填充式熱水輻射供暖地面向上供熱量和向下傳熱量應通過計算確定。當輻射供暖地面與有人居住的房間相鄰或與土壤接觸時,其單位地面面積向上供熱量和向下傳熱量可按本規(guī)程附錄B確定。3.5.3輻射供冷地面向上供冷量應根據地面構造、供冷管敷設間距、供回水溫度、室內空氣溫度等通過計算確定。3.5.4預制溝槽保溫板、預制輕薄供暖板及毛細管網輻射表面向上供熱量或供冷量,以及向下傳熱量應按產品檢測數據確定。3.5.5房間所需單位面積供熱量或供冷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β(3.5.5)式中:q1—單位面積所需散(吸)熱量(W/m2);Q1—房間所需的有效供熱(冷)量,按3.4節(jié)計算出的房間熱(冷)負荷(W);Fr—房間內鋪設供熱(冷)部件的輻射面面積(m2);3.5.6確定供暖輻射面供熱量時,應校核輻射面表面平均溫度,確保其符合本規(guī)程第3.2.3條的規(guī)定。地面的表面平均溫度宜按下列公式計算:tpjnθ.969(3.5.6)式中:tpj———地表面平均溫度(℃);tn—室內計算溫度(℃);x—單位地面散熱量(W/m2)。3.5.7確定輻射面供冷量時,必須校核表面平均溫度,確保其不低于本規(guī)程3.2.4條的限值。頂面輻射供冷表面平均溫度可按式(3.5.7一1)計算,地面面輻射供冷表面平均溫度可按式(3.5.7一2)計算。tpjntpjn式中:tpj—表面平均溫度(℃);tn—室內計算溫度(℃);q—單位輻射面積的供冷量,W/m2。3.5.8供暖供冷房間熱冷媒的供熱供冷量,應包括輻射面的供熱供冷量和另一側通過絕熱層的傳熱損失。3.5.9當輻射系統(tǒng)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共用時,應綜合考慮冷、熱負荷和輻射面的供冷量與供熱量。3.6水系統(tǒng)設計3.6.1輻射供暖供冷的水系統(tǒng)應按設備、管道及其附件所能承受的最低工作壓力和水力平衡要求進行豎向分區(qū)設置,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現場敷設的加熱供冷管及其附件應滿足系統(tǒng)工作壓力要求;2采用預制輕薄供暖板地面輻射供暖時,應根據輻射供暖系統(tǒng)壓力選擇相應承壓能力的產品。預制輕薄供暖板的承壓能力應根據產品樣本確定。3.6.2集中供暖空調系統(tǒng)的水質及其保證措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供暖空調系統(tǒng)水質標準》GB/T29044的要求。預制輕薄供暖板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應設置脫氣除污器。毛細管系統(tǒng)應獨立設置系統(tǒng),并設置脫氣除污器。3.6.3戶內系統(tǒng)的熱媒溫度、壓力或資用壓差等參數與熱源不匹配時,應根據需要采取設置換熱器或混水裝置等措施。換熱器或混水裝置宜接近終端用戶。3.6.4采用集中熱源或冷源的住宅建筑,樓內供暖供冷系統(tǒng)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tǒng)形式。2同一對立管宜連接負荷相近的戶內系統(tǒng)。3一對共用立管在每層連接的戶數不宜超過3戶。4共用立管接向戶內系統(tǒng)的供、回水管應分別設置關斷閥,其中一個關斷閥應具有調節(jié)功能。5共用立管和分戶關斷調節(jié)閥門,應設置在戶外公共空間的管道井或小室內。6每戶的分水器、集水器,以及必要時設置的熱交換器或混水裝置等入戶裝置宜設置在戶內,并遠離臥室等主要功能方間;7采用分戶熱計量的系統(tǒng)應安裝相應的熱計量或熱量分攤裝置。3.6.5分支環(huán)路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連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的相同管徑的各環(huán)路長度宜接近;現場敷設加熱供冷管時,各環(huán)路管長度不宜超過120m;當各環(huán)路長度差距較大時,宜采用不同管徑的加熱管,或在每個分支環(huán)路上設置平衡裝置。2每個主要房間應配置獨立的環(huán)路,面積小的附屬房間可與相鄰房間加熱或供冷管串聯。3進深和面積較大的房間,當按分區(qū)域計算熱負荷或冷負荷時,各區(qū)域應配置獨立的環(huán)路。4不同標高的房間地面,不宜共用一個環(huán)路。3.6.6對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地面輻射系統(tǒng),衛(wèi)生間等地面溫度不宜過低的房間,應獨立設置環(huán)路。3.6.7加熱供冷管的敷設間距和預制輕薄供暖板的鋪設面積,應根據房間所需供熱量或供冷量、室內計算溫度、平均水溫、地面?zhèn)鳠釤嶙璐_定。3.6.8加熱管距離外墻內表面不得小于100mm,與內墻表面距離宜為200mm~300mm。加熱管距離衛(wèi)生間墻體內表面宜為3.6.9現場敷設的加熱供冷管應根據房間的熱工特性和保證地表面溫度均勻的原則,分別采用回折型旋轉型或平行型直列型等布管方式。熱負荷或冷負荷明顯不均勻的房間,宜采用將高溫管段布置于房間熱負荷或冷負荷較大的外窗或外墻側。3.6.10加熱供冷管應按系統(tǒng)實際工作條件確定,并應符合本規(guī)程附錄C的規(guī)定。3.6.11加熱供冷管和預制輕薄供暖板的輸配管流速不宜小于3.6.12預制輕薄供暖板供暖系統(tǒng)的輸配管宜采用與預制輕薄供暖板內加熱管相同的管材。3.6.13每個環(huán)路進、出水口,應分別與分水器、集水器相連接。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斷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個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環(huán)路不宜多于8路。每個分支環(huán)路供回水管上均應設置可關斷閥門。3.6.14分水器前應設置過濾器。分水器、集水器上均應設置手動或自動排氣閥。分水器的總進水管與集水器的總出水管之間宜設置帶閥門的旁通管。設置混水泵的混水系統(tǒng)應設置平衡管并兼作旁通管使用,當外網為定流量時,平衡管上不應設置閥門。旁通管和平衡管的管徑不應小于連接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進出口總管管徑。3.6.15加熱(供冷)管出地面與分、集水器連接時,其外露部分應加柔性塑料套管。3.6.16輻射供冷用分、集水器表面應做防結露處理。3.6.17每個分支環(huán)路埋設部分不應有連接件。3.6.18采用熱水地面供暖的住宅,宜采用樓內熱力站的模式,樓內熱力站的形式可為換熱器或混水裝置,實現外網大溫差小流量,樓內地暖系統(tǒng)大流量小溫差的運行模式。3.6.19各種管道的壓力損失,可按《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142相關規(guī)定計算。3.6.20預制輕薄供暖板、毛細管的壓力損失應根據產品檢測報告確定。3.6.21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分水器、集水器環(huán)路的總壓力損失不宜大于30kpa。3.6.22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水系統(tǒng)設計時,應以夏季供冷工況確定的水流量進行水力計算。3.7電熱系統(tǒng)設計3.7.1加熱電纜熱線間距不宜小于100mm;距離外墻內表面不得小于100mm,與內墻最近的電纜與墻面距離宜為200mm~3.7.2加熱電纜長度和布線間距應按下式計算確定:式中:L———按加熱電纜產品規(guī)格選定的電纜總長度(m);δ———向下熱損失占加熱電纜供熱功率的比例,可根據地面構造參考表3.7.2取值;Q1—房間所需地面向上的有效散熱量(W),按本規(guī)程第3.5.5條計算確定;Ps———加熱電纜額定電阻時的線功率(W/m),應根據加熱電纜產品規(guī)格選取;S—加熱電纜布線間距(mm);Fr—敷設加熱電纜的地面面積(m2)。表3.7.2加熱電纜供暖地面向下熱損失占加熱電纜供熱功率的比例裝飾面層類型瓷磚塑料面層復合木地板地毯熱損失比例0.160.210.230.27注:計算條件為:加熱電纜外表面溫度為45℃、敷設間距為200mm;絕熱層為2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充層厚度為40mm。3.7.3每個房間宜獨立設置加熱電纜回路。當房間所需供熱功率和加熱電纜總長度超過產品規(guī)格中單根加熱電纜的最大總功率或總長度時,應分設成2個或多個獨立回路。3.7.4加熱電纜宜采用平行型布置。3.7.5采用加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敷設面積受限制,采用50mm敷設間距,且加熱電纜連續(xù)供暖時,加熱電纜的線功率不宜大于17w/mo當敷設間距大于50mm時,加熱電纜線功率不宜大20w/mo2當面層采用帶龍骨的架空木地板時,應采取散熱措施;加熱電纜的線功率不應大于10w/m,且功率密度不宜大于3.7.6自限溫電熱片單個電極的最大電流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安全電壓自限溫電熱片單個電極的最大電流不宜超過8A;2常規(guī)電壓自限溫電熱片單個電極的最大電流不宜超過5Ao3.7.7供暖房間所需要的自限溫電熱片數量應按下式計算:N=(1+k)Q/pm(3.7.7)式中:N———自限溫電熱片數量(m);Q計算房間熱負荷值(w);pm———每米自限溫電熱片向上傳熱量的有效電功率(w);k—附加運行系數,取0.2~0.3o3.7.8常規(guī)電壓自限溫電熱片功率密度不宜大于200w/m2,安全電壓自限溫電熱片功率密度不宜大于120w/m2o3.8自動控制3.8.1熱水輻射供暖系統(tǒng)應分房間或區(qū)域設置室溫調控裝置o新建住宅集中熱水輻射供暖系統(tǒng)應設置分戶熱計量裝置o3.8.2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應能自動控制供水溫度,且宜采用氣候補償聯合控制o3.8.3輻射供暖供冷水系統(tǒng)室溫控制宜采用分環(huán)路控制o公共建筑輻射供暖也可采用總體控制方式o自動控制閥可采用電熱式控制閥、自力式溫控閥或電動式控制閥,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采用分環(huán)路控制時,應在分水器或集水器處的各個分支管上分別設置自動控制閥,控制各環(huán)路所在房間或區(qū)域的室內空氣溫度;2當采用總體控制時,應在分水器或集水器總管上設置自動控制閥,控制整個區(qū)域的室內空氣溫度。3.8.4采用加熱元件的輻射供暖系統(tǒng)的每個獨立環(huán)路對應的房間或區(qū)域應設置溫控器。3.8.5溫控器設置及選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溫控器應集成定時控制功能。2室溫型溫控器應設置在附近無散熱體、周圍無遮擋物、不受風直吹、不受陽光直曬、通風干燥、周圍無熱源體,能正確反映室內溫度的位置,且不宜設在外墻上;3在需要同時控制室溫和限制地表面溫度的場合,應采用雙溫型溫控器;4當輻射供暖系統(tǒng)僅負擔一部分供暖負荷或作為值班供暖時,可采用地溫型溫控器;5對開放大空間場所,室溫型溫控器應布置在所對應回路的附近。當無法布置在所對應的回路附近時,可采用地溫型溫控器;6地溫型溫控器的傳感器不應被家具、地毯等覆蓋或遮擋,宜布置在人員經常停留的位置且在加熱部件之間;7對浴室、帶沐浴設備的衛(wèi)生間、游泳池等潮濕區(qū)域,溫控器的防護等級和設置位置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8溫控器的控制器設置高度宜距地面1.4m,或與照明開關在同一水平線上。3.8.6輻射供冷系統(tǒng)應設置防止輻射面結露的控制裝置,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住宅建筑宜采用分室多點控制,在溫濕度最不利的房間及變化最大的房間應分別設置;公共建筑宜選用分區(qū)控制方式;2防結露控制可采用露點傳感器直接探測露點的方法,也可采用溫濕度傳感器探測并計算出露點的方法;3采用露點探測方法時,埋設點應靠近最易結露的位置,傳感器可固定在冷水管表面,也可埋設在輻射體表面;4采用溫濕度探測方法時,安裝位置不宜靠近門窗等結露風險較大的區(qū)域。3.8.7采用壁掛式燃氣采暖熱水爐為熱源的輻射供暖系統(tǒng)宜采用混水裝置,并宜采用室內溫控、循環(huán)水泵及壁掛爐聯動的整體控制方式。3.9電氣設計3.9.1配電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度表的設置應符合當地供電部門規(guī)定并滿足節(jié)能管理要求;2電熱輻射供暖系統(tǒng)與其他用電設備合用配電箱時,應分別設置回路;3電熱輻射供暖系統(tǒng)配電回路應裝設過載、短路及剩余電流保護器。剩余電流保護器脫扣電流應為30mA,且不得采用延時型剩余電流保護器。3.9.2電熱輻射供暖系統(tǒng)應做等電位連接,且與配電系統(tǒng)的保護導體連接。3.9.3電熱輻射供暖系統(tǒng)配電導線設計時,應合理布置溫控器、接線盒等位置,減少連接管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導線應采用銅芯導線;導體截面應按敷設方式、環(huán)境條件確定,且導體載流量不應小于預期負荷的最大計算電流和按保護條件所確定的電流;2固定敷設的電源線的最小芯線截面不應小于2.5mm2;3.9.4溫控器的工作電流不得超過其額定工作電流;當所控制回路的工作電流大于溫控器的額定工作電流時,可采用溫控器與接觸器等其他控制設備相結合的形式實現控制功能。3.9.5熱水系統(tǒng)電驅動式自動調節(jié)閥和戶內混水泵等用電設備的電氣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源回路應設置過載、短路及剩余電流保護;2當采用220V或380V交流電壓為熱水系統(tǒng)用電設備供電時,不得將相關電氣線路、接線端子等部分外露;用電設備外殼等外露可導電的部分,均應進行保護接地;3當采用24V交流電壓為熱水供暖系統(tǒng)用電設備供電時,其電氣元件、線路應與220V交流電壓等級的電器元件、線路相互隔離。4.1一般規(guī)定4.1.1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中所使用的材料,應根據熱工性能、系統(tǒng)工作溫度、系統(tǒng)工作壓力、建筑荷載、設計使用年限、防水、防火以及施工性能等要求,經綜合比較后確定。4.1.2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中所使用材料的性能指標均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4.2絕熱層材料4.2.1絕熱層材料應采用導熱系數小、防火性能好,具有足夠承載能力的材料,且不應含有殖菌源,不得有散發(fā)異味及可能危害健康的揮發(fā)物。4.2.2當室內頂棚、墻面、地面和隔斷裝修材料內部安裝電加熱供暖系統(tǒng)時,室內采用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當室內頂棚、墻面、地面和隔斷裝修材料內部安裝水暖供暖系統(tǒng)時,其頂棚采用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其他部位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于B1級。4.2.3輻射供暖供冷工程中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時,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2.3的規(guī)定;當采用熱固復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溫板時,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熱固復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溫板》JGT536;當采用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時,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絕熱用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GB/T表4.2.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主要技術指標項目性能指標模塑擠塑供暖地面絕熱層預制溝槽保溫板供暖地面絕熱層預制溝槽保溫板類別表觀密度(kg/m3)壓縮強度3)(kpa)導熱系數4)(W/m●K)尺寸穩(wěn)定性(%)水蒸氣透過系數(ng/(pa●m●S)吸水率(體積分數)(%)熔結性5)斷裂彎曲負荷一一彎曲變形≥20≥20一一燃燒性能氧指數≥30≥30一一燃燒分級熱媒為水大于等于B1級注:1模塑Ⅱ型密度范圍在20kg/m3~30kg/m3之間,Ⅲ型密度范圍為在30kg/m32X200為壓縮強度≥30.0kpa的帶表皮擠塑材料;3壓縮強度是按現行國家標準《硬質泡沫塑料壓縮性能的測定》GB/T8813要求的試件尺寸和試驗條件下相對形變?yōu)?0%的數值;4導熱系數為25℃時的數值;5模塑斷裂彎曲負荷或彎曲變形有一項能符合指標要求,熔結性即為合格。4.2.4輻射供暖供冷工程頂棚、墻面采用玻璃棉氈、巖棉做絕熱材料時,玻璃棉氈和巖棉的主要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2.4的規(guī)定。表4.2.4玻璃棉氈和巖棉的主要性能指標項目單位巖棉性能指標礦棉性能指標表觀密度導熱系數W/(m●K)燃燒分級A級4.2.5預制溝槽保溫板及其金屬均熱層的溝槽尺寸應與敷設的加熱部件外徑吻合,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保溫板絕熱層最小厚度不應小于表4.2.5的要求;2均熱熱層最小厚度宜滿足表4.2.5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均熱層材料的導熱系數不應小于237W/(m●K);2)鋪設地磚、石材等裝飾面層時,均熱層應采用噴涂有機聚合物的,具有耐砂漿性的防腐材料。表4.2.5預制溝槽保溫板管道下部絕熱層最小厚度及均熱層最小厚度加熱部件類型管道下部絕熱層最小厚度均熱層最小厚度(mm)地磚等裝飾面層木地板裝飾面層單層雙層加熱電纜0.20.40.2加熱管外徑8一9一一注:1管道下部絕熱層最小厚度,指預制溝槽保溫板總厚度扣除管道外徑后的厚度。2地磚等面層,指在敷設有加熱管或加熱電纜的保溫板上鋪設水泥砂漿找平層后與地磚、石材等粘接的做法;木地板裝飾面層,指不需鋪設找平層,直接鋪設木地板的做法。3單層均熱層,指僅采用帶均熱層的保溫板,加熱管或加熱電纜上不再鋪設均熱層時的最小厚度;雙層均熱層,指采用帶均熱層的保溫板,加熱管或加熱電纜上再鋪設一層導熱層時每層的最小厚度。4.2.6預制復合模塊熱水供暖系統(tǒng)采用均熱層時,其均熱層厚度應符合表4.2.5均熱層厚度規(guī)定。4.3填充層材料4.3.1細石混凝土、輕骨料混凝土作為填充層材料強度等級宜4.3.2水泥砂漿、自流平水泥砂漿作為填充層材料強度等級不4.4水系統(tǒng)材料4.4.1加熱供冷管應滿足設計使用壽命、施工和環(huán)保性能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加熱供冷管的使用條件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冷熱水系統(tǒng)用熱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18991中的4級;2加熱供冷管的工作壓力不應小于0.4Mpa;3管道質量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加熱供冷管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本規(guī)程附錄D的規(guī)定;4加熱管宜使用帶阻氧層的管材。4.4.2預制輕薄供暖板應符合預制《輕薄型熱水輻射供暖板》GB/T29045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其輸配管應符合加熱管的相關規(guī)定。4.4.3分水器、集水器應符合《冷熱水用分集水器》GB/T4.5電熱元件及溫控設備4.5.1輻射供暖用加熱電纜產品必須有接地屏蔽層。4.5.2加熱電纜冷、熱線的接頭應采用專用設備和工藝連接,不應在現場簡單連接;接頭應可靠、密封,并保持接地的連續(xù)性。4.5.3加熱電纜外徑不宜小于5mm。4.5.4加熱電纜的型號和商標應有清晰標志,冷、熱線接頭位置應有明顯標志。4.5.5加熱電纜應經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部門檢驗合格。產品的電氣安全性能、機械性能應符合本規(guī)程附錄E的規(guī)定。4.5.6自限溫電熱片在覆蓋和無溫度控制時,電熱片表面最高溫度應小于60℃,工頻磁感應強度應小于100μT。4.5.7自限溫電熱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自限溫電熱片》4.5.8熱水地面供暖溫度控制用自動調節(jié)閥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4.5.9溫控器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外觀不應有劃痕,應標記清晰、面板扣合開啟自如、溫度調節(jié)部件使用正常。4.5.10采用安全電壓電熱元件的輻射供暖系統(tǒng)應加設置安全隔離變壓器,并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5.1一般規(guī)定5.1.1施工安裝前所具備條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應已批準,采用的技術標準和質量控制措施文件應齊全并已完成技術交底;2材料已進場報驗并符合要求;3施工現場水電供應滿足施工條件,并有材料堆放倉庫;4土建專業(yè)應已完成墻面粉刷(不含裝飾面層),外窗、外門應已安裝完畢,地面應已清理干凈,衛(wèi)生間應做完閉水試驗并經過驗收;5相關電氣預埋等工程應已完成。5.1.2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并包括下列內容:1工程概況;2施工節(jié)點圖、原始工作面至面層的剖面圖、伸縮縫的位置等;3主要材料、設備的性能技術指標、規(guī)格、型號及保管存放措施;4施工工藝流程及各專業(yè)施工時間計劃;5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及驗收標準,包括絕熱層鋪設、加熱供冷部件安裝、填充層鋪設、面層鋪設、分水器和集水器施工質量,水壓試驗、電阻測試和絕緣測試,隱蔽前、后綜合檢查,系統(tǒng)試運行調試和驗收等;6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安排;7安全、環(huán)保、節(jié)能技術措施。5.1.3施工過程中應防止油漆、瀝青或其他化學溶劑接觸污染加熱供冷部件的表面。5.1.4施工時不宜與其他工種交叉施工作業(yè),所有地面留洞應在填充層施工前完成。5.1.5施工過程中,加熱供冷部件敷設區(qū)域,嚴禁穿鑿、穿孔或進行射釘作業(yè)。5.1.6施工的環(huán)境溫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環(huán)境下施工時,現場應采取升溫措施。5.1.7施工結束后應繪制竣工圖,并應準確標注加熱供冷部件敷設位置及地溫傳感器埋設地點。5.1.8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調試完成后,宜對下列性能參數進行檢測,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輻射體表面平均溫度滿足本規(guī)程第3.2.2條和第3.2.4條的規(guī)定;2室內空氣溫度滿足設計要求;3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進出口水溫度及溫差滿足設計要求。5.1.9輻射體表面平均溫度測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溫度計應與輻射體表面緊密粘貼;2溫度測點數量不應少于5對,其中一半測點應沿熱媒流程均勻設置在加熱供冷管上,另一半測點應設在加熱供冷管之間且沿熱媒流程均勻布置;3輻射體表面平均溫度應取各測點溫度的算術平均值;4溫度測量系統(tǒng)準確度應為±0.2℃。5.1.10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室內空氣溫度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輻射供暖時,宜以房間中央離地0.75m高處的空氣溫度作為評價依據;2輻射供冷時,宜以房間中央離地1.1m高處空氣溫度作為評價依據;3溫度測量系統(tǒng)準確度應為:±0.2℃。5.1.11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進出口水溫測點宜布置在分水器、集水器上,溫度測量系統(tǒng)準確度應為±0.1℃。5.2材料設備檢查5.2.1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設備組件、配件、絕熱材料必須具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其性能技術指標及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并具有國家授權機構提供的有效期內的檢驗報告。進場時應做檢查驗收并經監(jiān)理工程師核查確認。5.2.2加熱供冷材料的運輸、存儲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進行遮光包裝后運輸,不得裸露散裝;2運輸、裝卸和搬運時,應小心輕放,不得拋、摔、滾、拖;3不得曝曬雨淋,宜儲存在溫度不超過40℃且通風良好和干凈的庫房內;4應避免因環(huán)境溫度和物理壓力受到損害,并應遠離熱源。5.2.3管材及管件、分水器和集水器及其連接件進場前應對其外觀損壞等進行現場復驗。5.2.4加熱供冷管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管道內外表面應光滑、平整、干凈,不應有可能影響產品性能的明顯劃痕、凹陷、氣泡等缺陷;2管徑及壁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5.2.5分水器、集水器及其連接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分水器、集水器材料宜為銅質,應包括分、集水干管、主管關斷閥或調節(jié)閥、泄水閥、排氣閥、支路關斷閥或調節(jié)閥和連接配件等;2內外表面應光潔,不得有裂紋、砂眼、冷隔、夾渣、凹凸不平及其他缺陷。表面電鍍的連接件色澤應均勻,鍍層應牢固,不得有脫鍍的缺陷;3金屬連接件間的連接和過渡管件與金屬連接件間的連接密封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55o密封管螺紋》GB/T7306的規(guī)定;永久性的螺紋連接可使用厭氧膠密封粘接;可拆卸的螺紋連接可使用厚度不超過0.25mm的密封材料密封連接;4銅制金屬連接件與管材之間的連接結構形式宜采用卡套式、卡壓式或滑緊卡套冷擴式夾緊結構。5.2.6預制溝槽保溫板、預制輕薄供暖板和毛細管網進場后,應對輻射面向上供熱量或供冷量及向下傳熱量進行復驗;加熱電纜和自限溫電熱片等電熱元件進場后,應對輻射面向上供熱量及向下傳熱量進行復驗。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每個規(guī)格抽檢數量不應少于一個。檢驗方法應符合《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5.2.7閥門、分水器、集水器組件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于主干管上起切斷作用的閥門和安裝在分水器進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通管上的旁通閥門應逐個作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其余部位的閥門應每批次抽查總量的10%且不得少于1個;2強度試驗壓力應為公稱壓力的1.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應為公稱壓力的1.1倍,試驗持續(xù)時間應不少于15S,其間壓力應保持不變,且殼體、填料及閥瓣密封面無滲漏。5.3絕熱層的鋪設5.3.1鋪設絕熱層的原始工作面應平整、干燥、無雜物,邊角交接面根部應平直且無積灰現象。5.3.2泡沫塑料類絕熱層、預制溝槽保溫板、預制輕薄供暖板的鋪設應平整,板間的相互接合應嚴密,接頭應用塑料膠帶粘接平順。直接與土壤接觸或有潮濕氣體侵入的地面應在鋪設絕熱層之前鋪設一層防潮層。5.3.3在鋪設輻射面絕熱層的同時或在填充層施工前,應在與輻射面垂直構件交接處設置不間斷的側面絕熱層,側面絕熱層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絕熱層材料宜采用高發(fā)泡聚乙烯泡沫塑料,且厚度不宜小于10mm;應采用搭接方式連接,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mm;2絕熱層材料也可采用密度不小于20kg/m3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厚度應為2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接頭處應采用搭接方式連接;3側面絕熱層應從輻射面絕熱層的上邊緣做到填充層的上邊緣;交接部位應有可靠的固定措施,側面絕熱層與輻射面絕熱層應連接嚴密。5.3.4預制溝槽保溫板鋪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可直接將相同規(guī)格的標準板塊拼接鋪設在樓板基層或發(fā)泡水泥絕熱層上;2當標準板塊的尺寸不能滿足要求時,可用工具刀裁下所需尺寸的保溫板對齊鋪設;3相鄰板塊上的溝槽應互相對應、緊密依靠。5.3.5預制輕薄供暖板及填充板鋪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帶木龍骨的預制輕薄供暖板可用水泥釘釘在地面上進行局部固定,也可平鋪在基層地面上;填充板應在現場加龍骨,龍骨間距不應大于300mm,填充板的鋪設方法與預制輕薄供暖板相同;2不帶龍骨的預制輕薄供暖板和填充板可采用工程膠點粘在地面上,并在面層施工時一起固定;3填充板內的輸配管安裝后,填充板上應采用帶膠鋁箔覆蓋輸配管。5.4水系統(tǒng)的安裝5.4.1加熱供冷管應按設計圖紙標定的管間距和走向敷設,加熱供冷管應保持平直,管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加熱供冷管敷設前,應對照施工圖紙核定加熱供冷管的選型、管徑、壁厚,并應檢查加熱供冷管外觀質量,管內部不得有雜質。加熱供冷管安裝間斷或完畢時,敞口處應隨時封堵。5.4.2加熱供冷管及輸配管切割應采用專用工具,切口應平整,斷口面應垂直管軸線。5.4.3加熱供冷管及輸配管彎曲敷設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圓弧的頂部應用管卡進行固定;2塑料管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8倍,鋁塑復合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6倍,銅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5倍;3最大彎曲半徑不得大于管道外徑的11倍;4管道安裝時應防止管道扭曲;銅管應采用專用機械彎管。5.4.4填充式供暖地面距墻面最近的加熱管與墻面間距宜為100mm;每個環(huán)路加熱管總長度與設計圖紙誤差不應大于8%。5.4.5埋設于填充層內的加熱供冷管及輸配管不應有接頭。在鋪設過程中管材出現損壞、滲漏等現象時,應當整根更換,不應拼接使用。5.4.6加熱供冷管應設固定裝置。加熱供冷管彎頭兩端宜設固定卡;加熱供冷管直管段固定點間距宜為500mm~700mm,彎5.4.7除衛(wèi)生間外,加熱供冷管或輸配管穿墻時應設硬質套管。5.4.8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熱供冷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當管間距小于100mm時,或地面溫度超過表3.2.3規(guī)定時,加熱供冷管外部應設置柔性套管。5.4.9加熱供冷管或輸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連接處,彎管部分不宜露出裝飾面層。加熱供冷管或供暖板輸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閥門接口之間的明裝管段,外部應加裝塑料套管或波紋管套管,套管應高出裝飾面層150mm~200mm。5.4.10加熱供冷管或輸配管與分水器、集水器連接應采用卡套式、卡壓式擠壓夾緊連接,連接件材料宜為銅質。銅質連接件直接與PP一R塑料管接觸的表面必須鍍鎮(zhèn)。5.4.11加熱供冷管的環(huán)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層內的伸縮縫。必須穿越時,伸縮縫處應設長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5.4.12分水器、集水器水平安裝時,宜將分水器安裝在上,集水器安裝在下,中心距宜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應小5.4.13輸配管與其配水、集水裝置的接頭連接時,應采用專用工具將管道套到接頭根部,再用專用固定卡子卡住,使其緊密連接。5.4.14預制輕薄供暖板的配水、集水裝置可采用暗裝方式,也可采用明裝方式。采用暗裝方式時,宜與預制輕薄供暖板一起埋在面層下;采用明裝方式時,配水、集水裝置宜單獨安裝在外窗下的墻面上。5.4.15施工過程中如果毛細管網中毛細管出現破損、斷裂等事故,單片毛細管網損壞兩根以下毛細管可熱熔封堵,超過兩根毛細管損壞應整片更換。毛細管的修復應按下列步驟操作:1將待修毛細管網與水路分離;2將泄漏管剪掉;3使用焊槍或電烙鐵加熱兩端口使其密實地熔接封堵;4修復后應重新進行壓力測試。5.5電熱系統(tǒng)的安裝5.5.1施工過程中,加熱電纜有交叉重疊時嚴禁通電。5.5.2加熱電纜應按照施工圖紙標定的電纜間距和走向敷設。加熱電纜應保持平直,電纜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敷設前應對照施工圖紙核定型號,并應檢查外觀質量。5.5.3加熱電纜出廠后嚴禁剪裁和拼接,有外傷或破損的加熱電纜嚴禁敷設。5.5.4加熱電纜安裝前后應測量加熱電纜的標稱電阻和絕緣電阻,并做自檢記錄。5.5.5加熱電纜施工前,應確認加熱電纜冷線預留管、溫控器接線盒、地溫傳感器預留管、供暖配電箱等預留、預埋工作己完畢。5.5.6加熱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生產企業(yè)規(guī)定的限值,且不得小于6倍電纜直徑。5.5.7采用填充式地面供暖時,加熱電纜下應鋪設金屬網,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金屬網應鋪設在填充層中間;2除填充層在鋪設金屬網和加熱電纜的前后分層施工外,于1.0mm;3應每隔300mm將加熱電纜固定在金屬網上。5.5.8電氣線路的敷設方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03的規(guī)定,且符合下列規(guī)定:1暗敷在樓板、墻體、柱內的纜線(有防火要求的纜線除外),其保護管的覆蓋層不應小于15mm;2與加熱電纜系統(tǒng)的設備或元件連接的部分宜采用柔性金屬導管敷設,其長度應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3加熱電纜的熱線部分嚴禁進入冷線預留管;5.5.9加熱電纜的冷線與熱線接頭應暗裝在填充層或預制溝槽保溫板內,接頭處150mm之內不應彎曲。5.5.10地溫傳感器穿線管、自動調節(jié)閥電源穿線管等均應選用硬質套管。5.5.11自限溫電熱片安裝時應根據施工圖進行自限溫電熱片裁剪,并應對已裁剪好的自限溫電熱片進行分類編號。5.5.12自限溫電熱片剪切端應粘貼耐熱絕緣膠帶。5.5.13自限溫電熱片安裝應按施工圖鋪設,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地面安裝時應將自限溫電熱片平鋪于絕熱材料上;2墻面安裝時應將電熱片固定于絕熱板或基面上。5.5.14自限溫電熱片與電線(纜)的連接應采用專用導線連接卡。安裝時應采用專用壓接工具,連接卡壓接應對齊、牢固,當出現錯位、松動時,應更換連接卡,并應與自限溫電熱片的電極連接可靠,導電應良好。5.5.15自限溫電熱片兩極的連接導線不應有鉸接交叉,導線在隱蔽位置不應有中間接頭。5.5.16自限溫電熱片在填充層施工前和施工后,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檢驗:1當采用500V兆歐表檢測自限溫電熱片及連接電纜(線)的對地絕緣電阻時,阻值不應小于1MΩ;潮濕環(huán)境時阻值不應小于0.5MΩ;2當采用2.5級萬用表檢測自限溫電熱片直流電阻,阻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自限溫電熱片》GB/T29470和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且不應出現開路、短路和電流值異常情況。3當采用電流表檢測電熱片負載電流時,電流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自限溫電熱片》GB/T29470和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5.6電氣和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安裝5.6.1室內溫控器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設置在通良好且不被風直接吹拂,不被家具遮擋,不受陽光直射,四周不應有熱源體的位置。2安裝高度應與照明開關同一水平線。3安裝在浴室、衛(wèi)生間等潮濕區(qū)域,宜在溫控器的外部加裝防護罩;或溫控器安裝在控制區(qū)域外,利用外置溫度傳感器控制區(qū)域溫度。5.6.2溫控器的接線端子與線纜連接不應松動,不得有異常溫升。5.6.3發(fā)熱電纜系統(tǒng)的溫控器安裝時,應將發(fā)熱電纜的地線與供電系統(tǒng)的保護導體直接連接。5.6.4溫度傳感器的安裝應符合系列要求:1外置溫度傳感器的引線應單獨穿管敷設,應能插拔更換;引線護套管末端宜用銅套封堵。2發(fā)熱電纜地面供暖系統(tǒng)中,房間溫控器的外置溫度傳感器的引線和感溫頭不應直接接觸發(fā)熱電纜,引線的長度應在控制器允許的范圍內。3外置溫度傳感器做地面溫度監(jiān)測時,不應被地面上的家具等覆蓋或遮擋,應與裝飾面層保持10mm以上間距。5.7填充層施工5.7.1填充層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條件:1加熱電纜經電阻檢測和絕緣性能檢測合格;2側面絕熱層和填充層伸縮縫已安裝完畢3加熱供冷管安裝完畢且水壓試驗合格、加熱供冷管處于有壓狀態(tài);4溫控器的安裝盒、加熱電纜冷線穿管已經布置完畢5通過隱蔽工程驗收。5.7.2混凝土填充層施工,應由有資質的土建施工方承擔,供暖供冷系統(tǒng)安裝單位應密切配合。填充層施工過程中不得拆除和移動伸縮縫。5.7.3地面輻射供暖供冷工程施工過程中,埋管區(qū)域應設施工通道或采取加蓋等保護措施,嚴禁人員踩踏加熱供冷部件。5.7.4水泥砂漿填充層表層的抹平工作應在水泥砂漿初凝前完成,壓光或拉毛工作應在水泥砂漿終凝前完成。5.7.5填充層施工中,嚴禁使用機械振搗設備;施工人員應穿軟底鞋,使用平頭鐵鍬。5.7.6系統(tǒng)初始供暖、供冷前,水泥砂漿填充層養(yǎng)護時間不應少于7d,或抗壓強度應達到5Mpa后,方可上人行走;細石混凝土填充層的養(yǎng)護周期不應少于21d。養(yǎng)護期間及期滿后,應對地面采取保護措施,不得在地面加以重載、高溫烘烤、直接放置高溫物體和高溫設備。5.7.7填充層伸縮縫設置應與加熱供冷管的安裝同步或在填充層施工前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地面面積超過30m2或邊長超過6m時,應按不大于6m間距設置伸縮縫,伸縮縫寬度不應小于8mm;伸縮縫宜采用高發(fā)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或預設木板條待填充層施工完畢后取出,縫槽內滿填彈性膨脹膏;2伸縮縫宜從絕熱層的上邊緣做到填充層的上邊緣;3伸縮縫應有效固定,泡沫塑料板也可在鋪設輻射面絕熱層時擠入絕熱層中。5.8面層施工5.8.1面層施工前,填充層應達到面層需要的干燥度和強度。面層施工除應符合土建施工設計圖紙的各項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施工面層時,不得剔、鑿、割、鉆和釘填充層,不得向填充層內楔入任何物件;2石材、瓷磚在與內外墻、柱等垂直構件交接處,應留10mm寬伸縮縫;木地板鋪設時,應留不小于14mm的伸縮縫;伸縮縫應從填充層的上邊緣做到高出面層上表面10mm~20mm,面層敷設完畢后,應裁去伸縮縫多余部分;伸縮縫填充材料宜采用高發(fā)泡聚乙烯泡沫塑料;3面積較大的面層應由建筑專業(yè)計算伸縮量,設置必要的面層伸縮縫。5.8.2以木地板作為裝飾面層時,木材應經過干燥處理,符合《地采暖用實木地板技術要求》GBT35913的要求,且應在填充層和找平層完全干燥后進行木地板施工o5.8.3以瓷磚、大理石、花崗巖作為裝飾面層時,填充層伸縮縫處宜采用干貼施工o5.8.4采用預制溝槽保溫板或預制輕薄供暖板時,面層可按下列方法施工:1木地板裝飾面層可直接鋪設在預制溝槽保溫板或預制輕薄供暖板上,可發(fā)性聚乙烯(EPE)墊層應鋪設在保溫板或供暖板下,不得鋪設在加熱部件上;2采用帶木龍骨的預制輕薄供暖板時,木地板應與木龍骨垂直鋪設;3鋪設石材或瓷磚時,預制溝槽保溫板及其加熱部件上,應鋪設厚度不小于30mm的水泥砂漿找平層和粘接層;水泥砂漿找平層應加金屬網,網格間距不應大于100mm,金屬直徑不應5.8.5面層施工期間,毛細管網內應充水保壓,壓力不宜小5.8.6毛細管網裝飾層采用抹灰找平方式時,宜采用石膏或聚合物砂漿,并設鋼絲網片、玻纖網等防龜裂o抹灰及裝飾面層總5.9調試與試運行5.9.1管道敷設完成,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后應進行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壓試驗應在系統(tǒng)沖洗之后進行;系統(tǒng)沖洗應對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進行沖洗,沖洗合格后再進行室內供暖系統(tǒng)的沖洗;系統(tǒng)沖洗時應隔離分水器、集水器;2水壓試驗之前,應對試壓管道和構件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護措施;3水壓試驗應以每組分水器、集水器為單位,逐回路進行;4填充式地面輻射供暖戶內系統(tǒng)試壓應進行兩次,分別在澆筑混凝土填充層之前和填充層養(yǎng)護期滿后進行;預制溝槽保溫板、預制輕薄供暖板和毛細管網戶內系統(tǒng)試壓應進行兩次,分別在鋪設面層之前和之后進行;5冬季進行水壓試驗時,試壓完成后應及時將管內的水吹干;有凍結可能時,嚴禁進行沖洗試壓。5.9.2水壓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應小于0.6Mpa。毛細管系統(tǒng)不應大于0.8Mpa。在試驗壓力下,穩(wěn)壓1h,其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且不滲不漏。5.9.3混凝土填充層施工中,加熱供冷管內的水壓不應低于0.6Mpa;填充層養(yǎng)護過程中,系統(tǒng)水壓不應低于0.4Mpa。5.9.4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未經調試,嚴禁運行使用。5.9.5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的試運行調試,應在施工完畢且養(yǎng)護期滿后,且具備正常供暖供冷和供電的條件下,由施工單位在建設單位配合下進行。5.9.6熱水輻射供暖系統(tǒng)初始供暖時,水溫變化應平緩。供暖系統(tǒng)的供水溫度應控制在高于室內空氣溫度10℃左右,且不應高于32℃(毛細管網不應高于28℃),并應連續(xù)運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溫升高3℃,直至達到設計供水溫度,并保持該溫度運行不少于24h;在設計供水溫度下應對每組分水器、集水器連接的加熱管逐路進行調節(jié),直至達到設計要求。5.9.7輻射供冷系統(tǒng)的試運行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輻射供冷系統(tǒng)應和除濕系統(tǒng)聯合運行調試,并應先開啟除濕系統(tǒng),露點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開始向輻射供冷系統(tǒng)供冷水;2初次供冷時,冷水降溫應平緩,供水溫度應高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2℃以上,并連續(xù)運行24h;3以后每隔2h水溫降低3℃,直至達到夏季設計供水溫度;4在設計水溫下應對每組分、集水器的連接管路進行逐路進行調節(jié),直至運行正常;5試運行前后應關閉門窗,以免發(fā)生結露;6調試結束時,應先關閉毛細管網供水系統(tǒng),且空氣除濕系統(tǒng)應繼續(xù)運行2h以上。5.9.8加熱電纜、自限溫電熱片等電熱輻射供暖系統(tǒng)初始通電加熱時,應控制室溫平緩上升,直至達到設計要求。6工程驗收6.1一般規(guī)定6.1.1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工程的質量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3、《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03和地方標準及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6.1.2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應包括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施工完成后應按子分部工程進行驗收,并統(tǒng)一納入通風與空調分部工程。6.1.3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子分部工程可劃分為絕熱層及預制溝槽保溫板與預制輕薄供暖板安裝、水系統(tǒng)安裝、電熱及電氣自動控制系統(tǒng)安裝、填充層和面層施工等分項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本規(guī)程相關規(guī)定。6.1.4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的分項可根據工程量大小劃分為一個或若干個檢驗批進行驗收。檢驗批的劃分可根據施工段的劃分,與施工流程相一致且方便施工與驗收的原則,由施工單位與監(jiān)理(建設)單位共同協商。6.1.5輻射供暖供冷系統(tǒng)工程應對下列部位或內容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并應有詳細的文字記錄和必要的圖像資料:1加熱供冷管安裝;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大堂經理課程設計
- 2024版英文合同范本范例
- 2024版特許經營權許可合同
- 2025年度安置房建設項目土地租賃合同范本2篇
- 2024融資居間合同樣本
- 2024版短期兼職工作人員合同書
- 2025年度體育場館樓頂廣告租賃合同2篇
- 2024版徹磚合同書
- 2024演藝場地租賃合同范本(含無人機航拍服務及直播支持)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鋼集裝箱運輸安裝合同2篇
- 數學八下學霸電子版蘇教版
- SQL Server 2000在醫(yī)院收費審計的運用
- 《FANUC-Oi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編程技巧與實例》教學課件(全)
- 微信小程序運營方案課件
- 陳皮水溶性總生物堿的升血壓作用量-效關系及藥動學研究
- 安全施工專項方案報審表
- 學習解讀2022年新制定的《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PPT匯報演示
- 好氧廢水系統(tǒng)調試、驗收、運行、維護手冊
- 中石化ERP系統(tǒng)操作手冊
- 五年級上冊口算+脫式計算+豎式計算+方程
- 氣體管道安全管理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