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度商、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教師版)_第1頁
濃度商、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教師版)_第2頁
濃度商、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教師版)_第3頁
濃度商、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教師版)_第4頁
濃度商、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2濃度商、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同學們,平衡是一種思想,是一種超越化學的普遍存在的狀態(tài),請看下面的幾種平衡:當影響平衡的因素發(fā)生改變時,平衡將會發(fā)生變化,直到建立新的平衡,這就是化學平衡移動。那么,哪些因素會使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化學平衡移動有什么規(guī)律?我們先從濃度商和溫度兩個方面研究這些規(guī)律。學習聚焦學習聚焦知識精講知識精講知識點01利用濃度商和化學平衡常數(shù)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1.濃度商(Q):對于可逆反應mA(g)+nB(g)pC(g)+qD(g),在任意時刻,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稱為濃度商,常用Q表示。即Q=___Q=eq\f(cpC·cqD,cmA·cnB)_______________2.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反應進行的方向(1)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2)Q=K: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3)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炯磳W即練1】已知800℃時,化學反應CO(g)+H2O(g)CO2(g)+H2(g)達到平衡,K=1。試推斷在下列情況下該平衡移動的方向,填入下表:序號CO/mol·L?1H2O/mol·L?1CO2/mol·L?1H2/mol·L?1平衡移動的方向10.30.50.40.421.00.30.50.630.81.60.71.7【答案】第1組,Q=1.07>K,平衡逆向移動;第2組,Q=1.0=K,平衡不移動;第1組,Q=0.93<K,平衡正向移動。知識點02化學平衡移動當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后,若反應條件(如溫度、濃度等)改變了,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就會被打破,正、逆反應速率不再相等,平衡混合物里各組成物質的含量也就隨之改變,直至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這個過程叫做化學平衡移動。平衡移動就是“原平衡狀態(tài)→不平衡狀態(tài)→新的平衡狀態(tài)”的過程?!炯磳W即練2】反應3H2(g)+N2(g)2NH3(g)+Q(Q>0)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則A.v逆增大、v正減小B.H2的物質的量可能不變C.重新平衡后v逆與原來的相等D.v正持續(xù)增大至不變【答案】D【解析】選項A,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A錯。選項B,改變溫度,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H2的物質的量一定變化,B錯。選項C,升高溫度建立新平衡后,正、逆反應速率都比原來的快,C錯。答案為D。知識點03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1.實驗研究:NO2和N2O4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ΔH=-56.9kJmol-1,混合氣體的顏色為紅棕色。①如果加熱混合氣體,則顏色會加深,說明了NO2濃度增大,平衡向吸熱(填“放熱”或“吸熱”)方向移動。②如果冷卻混合氣體,則顏色會變淺,說明NO2濃度減小,平衡向放熱(填“放熱”或“吸熱”)方向移動。結論: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2.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影響的規(guī)律條件變化吸熱反應(ΔH>0)放熱反應(ΔH<0)升高溫度降低溫度升高溫度降低溫度平衡常數(shù)(K)增大減小減小增大Q與K的關系Q<KQ>KQ>KQ<K平衡移動方向正向移動逆向移動逆向移動正向移動【即學即練3】在一定條件下,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2A(g)2B(g)+C(g)ΔH>0達到平衡后,能使B的濃度增大的措施是A.降溫B.升溫C.使用催化劑D.減少A的濃度【答案】B【解析】選項A,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B的濃度減小,A錯誤;選項B,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B的濃度增大,B正確;選項C,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B的濃度不變,C錯誤;選項D,減少A的濃度,平衡逆向移動,B的濃度減小,D錯誤。故選B。常見考法常見考法一利用濃度商和化學平衡常數(shù)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常見考法【例1】對于CO+H2O(g)CO2+H2,已知700℃時,平衡常數(shù)K=1.67。若在反應中加入CO、H2O(g)、CO2、H2的濃度均為1mol/L,試判斷該反應進行的方向。【答案】該反應正向進行。【解析】不難算出,濃度商Q=1<K。必殺技可利用濃度商(Q)與K的相對大小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方向(1)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2)Q=K: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3)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就骄毩?-1】一定溫度下,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H2(g)+I2(g)2HI(g)。達到平衡時,H2(g)、I2(g)的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01mol·L-1,HI(g)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6mol·L-1?,F(xiàn)分別對平衡混合物進行下列操作,計算操作后反應的濃度商,并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1)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容器中通入H2(g),使其濃度達到0.02mol·L-1;(2)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容器中通入HI(g),使其濃度達到0.08mol·L-1;(3)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容器中通入Ar(g),使其濃度達到0.01mol·L-1?!敬鸢浮浚?)通入氫氣后,反應的濃度商為18,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通入HI后,反應的濃度商為64,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3)通入Ar后,反應的濃度商為36,平衡不移動?!窘馕觥恳罁}意可知,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6該反應的濃度商Q=,把每小題的數(shù)據代入,可得出:(1)Q=18<K(2)Q=64>K(3)Q=36=K【同步練習1-2】高爐煉鐵中發(fā)生的基本反應之一如下:FeO(s)+CO(g)Fe(s)+CO2(g)ΔH>0其平衡常數(shù)可表示為K=eq\f(c(CO2),c(CO)),已知1100℃時K=0.263?;瘜W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不隨濃度和壓強的變化而變化。(1)溫度升高,化學平衡移動后達到新的平衡,高爐內CO2和CO的體積比________,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1100℃時測得高爐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這種情況下,該反應是否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_______(填“是”或“否”,若填“是”,則后面問題可不答),此時反應向_________(填“正反應”或“逆反應”)方向進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增大增大(2)否正反應Q=eq\f(0.025mol·L-1,0.1mol·L-1)=0.25<0.263=K【解析】若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的濃度冪之積的比值Q=K,則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Q<K,反應向右進行;若Q>K,反應向左進行。(1)FeO(s)+CO(g)?Fe(s)+CO2(g)ΔH>0,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eq\f(c(CO2),c(CO))增大,則eq\f(V(CO2),V(CO))增大。(2)1100℃時測得高爐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Q=eq\f(0.025,0.1)=0.25<K=0.263,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常見考法二溫度對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影響【例2】測得某反應A+B2C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溫度50℃80℃K100400又測得溫度t時,反應2CA+B的平衡常數(shù)為0.06,可推知t的范圍是A.t<50℃B.t>80℃C.50℃<t<80℃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A+B?2C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eq\f([C]2,[A]·[B])。由題給數(shù)據可知隨溫度的升高,K值增大,說明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則反應2C?A+B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其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eq\f([A]·[B],[C]2),則該反應在50℃、80℃的平衡常數(shù)值分別為1/100=0.01、1/400=0.0025。隨溫度的升高,K值逐漸減小,而0.01<0.06,故此時的溫度t<50℃。必殺技(1)如果改變的是濃度或壓強,只要溫度不改變,K總是不變的。(2)如果溫度變化,K一定會變化,變化規(guī)律是:對于正反應放熱的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K變??;對于正反應吸熱的反應,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K增大?!就骄毩?-1】一定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4NO2(g)+O2(g)2N2O5(g);已知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00℃>K350℃,且體系中n(NO2)(單位:mol)隨時間變化如下表:時間(s)050010001500t1℃2013.9610.0810.08t2℃20abc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B.如果t2℃<t1℃,那么a>b=c,且a=10+0.5bC.如果t2℃<t1℃,那么t2℃達到平衡的時間介于1000s至1500s之間D.如果t2℃>t1℃,那么b>10.08【答案】D【解析】A項,溫度越低,平衡常數(shù)越大,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錯誤;B項,降溫,反應速率減慢,1000s時未平衡,b與c不相等,錯誤;C項,t2℃時,由于反應速率減小,達到平衡所用時間長,大于1000s,但無法確定達到平衡所需時間;D項,升溫,平衡左移,致使b>10.08,正確。答案為D?!就骄毩?-2】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系如表所示: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填“吸熱”或“放熱”)反應。(2)某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H2,充分反應達平衡時,CO的平衡濃度為0.25mol·L-1,試判斷此時的反應溫度為?!敬鸢浮?1)吸熱(2)830℃。【解析】(1)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溫度升高,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增大,即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根據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可知正反應是吸熱反應。(2)平衡時c(CO2)=c(H2)=0.25mol·L-1,c(CO)=c(H2O)=0.25mol·L-1,則化學平衡常數(shù)K=1,根據表中數(shù)據可知此時反應溫度是830℃。常見考法三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例3】將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閉容器,恒溫下發(fā)生反應:H2(g)+Br2(g)2HBr(g)ΔH<0,平衡時Br2(g)的轉化率為a;若初始條件相同,絕熱下進行上述反應,平衡時Br2(g)的轉化率為b。a與b的關系是()A.a>b B.a=bC.a<b 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絕熱下進行反應,溫度升高,所以絕熱平衡時轉化率低于恒溫平衡時轉化率,即a>b。必殺技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就骄毩?-1】尿素和氨氣對于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有重要作用。合成尿素的反應為:2NH3(g)+CO2(g)CO(NH2)2(s)+H2O(l)(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2)合成尿素時不同溫度下CO2轉化率變化曲線如圖。該反應正方向為_______熱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a、b、c三點對應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大小關系如何:______________(用Ka、Kb、Kc表示),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浚?)(2)放熱Ka>Kb>Kc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使K減小?!就骄毩?-2】將4molN2O4放入2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O4(g)2NO2(g),平衡體系中N2O4的體積分數(shù)(φ)隨溫度(T)的變化如圖所示。(1)D點v(正)(填“>”“=”或“<”)v(逆)。(2)A、B、C三點中平衡常數(shù)K的值最大的是點。(3)若其他條件不變,在T3原平衡基礎上,再加入一定量的NO2,達到新平衡時,與原平衡相比,NO2的體積分數(shù)(填“增大”“不變”或“減小”)。【答案】(1)<(2)C(3)減小【解析】(1)D點時φ(N2O4)小于該溫度下的平衡點時的φ(N2O4),說明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使φ(N2O4)增大至平衡點時的φ(N2O4)],v(正)<v(逆)。(2)溫度升高,φ(N2O4)減小,說明平衡N2O4(g)?2NO2(g)向右移動。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大。(3)【定性分析】平衡時又加入一定量NO2,既增大了c(NO2),又相當于增大了壓強,無論是增大c(NO2)還是增大壓強,都有利于平衡向左移動,所以NO2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径客评怼縆=eq\f(c2NO2,cN2O4)=c(NO2)·eq\f(cNO2,cN2O4),又加入一定量的NO2,這部分NO2不可能完全轉化,所以又達到平衡后,c(NO2)增大,而平衡常數(shù)K不變,所以eq\f(cNO2,cN2O4)減小,NO2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分層提分分層提分題組A基礎過關練1.下列關于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敘述正確的是A.濃度商Q<K時,平衡逆向移動B.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與溫度無關C.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化學平衡平衡常數(shù)一定發(fā)生改變D.溫度一定,對于給定的化學反應,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答案】D2.若只改變溫度,平衡常數(shù)K增大,則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溫度一定升高B.溫度一定降低C.平衡一定向左移動D.平衡一定向右移動【答案】D【解析】由于不知道化學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所以無法判斷改變溫度的方式。3.只改變一個影響因素,平衡常數(shù)K與化學平衡移動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A.K值不變,平衡可能移動B.K值變化,平衡一定移動C.平衡移動,K值可能不變D.平衡移動,K值一定變化【答案】D【解析】影響K的外界因素只有溫度,如果其他因素使平衡發(fā)生了移動,K是不變的。4.反應3H2(g)+N2(g)2NH3(g)ΔH<0,達到平衡后,將體系的溫度降低,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答案】C5.反應3H2(g)+N2(g)2NH3(g)ΔH<0,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則A.化學反應速率不變B.平衡常數(shù)增大C.化學平衡逆向移動D.NH3的含量增大【答案】C【解析】合成氨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的,所以升高溫度,該平衡逆向移動。6.在密閉容器中將CO和水蒸氣的混合物加熱到800℃時,有下列平衡:CO+H2OCO2+H2,且K=1。若用2molCO和10molH2O相互混合并加熱到800℃,則CO的轉化率為A.16.7%B.50%C.66.7%D.83.3%【答案】D【解析】設CO轉化了xmolCO+H2O?CO2+H2起始(mol)21000轉化(mol)xxxx平衡(mol)2-x10-xxx令容器的容積為VL,則[CO]=(2-x)/Vmol·L-1,[H2O]=(10-x)/Vmol·L-1,[CO2]=[H2]=x/Vmol·L-1。根據K的表達式,有K=……=1,解得x=5/3≈1.67。所以,CO的轉化率為1.67/2×100%=83.3%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對于N2(g)+3H2(g)2NH3(g)達到平衡,在溫度不變、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N2,化學平衡常數(shù)變大B.對某一可逆反應,升高溫度則化學平衡常數(shù)一定變大C.化學平衡常數(shù)發(fā)生變化,化學平衡必定發(fā)生移動達到新的平衡D.改變條件,使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都增大,該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一定增大【答案】C【解析】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變,A錯誤;對某一可逆反應,可能是吸熱反應,也可能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shù)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B錯誤;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平衡常數(shù)發(fā)生變化,說明溫度一定發(fā)生變化,化學平衡必定發(fā)生移動達到新的平衡,C正確;改變條件,使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都增大,改變的條件可能是溫度,也可能是壓強,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因此平衡常數(shù)不一定增大,D錯誤。8.反應N2(g)+O2(g)2NO(g)ΔH>0,在2000℃時K=6.6×10-4。2000℃時,向10L密閉容器中充入2.9×10-3molNO、2.5×10-1molN2和4.0×10-2molO2,通過計算下列問題:(1)此反應的初始狀態(tài)是否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2)若非化學平衡狀態(tài),反應將向哪個方向進行以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答案】(1)否;(2)逆向移動?!窘馕觥浚?)Q=……=8.6×10-4>K,所以初始狀態(tài)不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2)因為Q>K,所以平衡逆向移動。9.將2molA和1molB混合置于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在溫度T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2C(g)+Q,反應進行tmin后達到平衡,測得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2.1mol。試回答:(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2)下列有關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A.在任何情況下,化學平衡常數(shù)K均為一個定值B.改變氣體A或C的濃度,都會改變平衡常數(shù)KC.平衡常數(shù)K只與溫度有關,與反應物的濃度無關D.從平衡常數(shù)K的大小可以推斷一個反應進行的限度(3)若降低溫度,則該反應的K值(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A的轉化率,化學反應速率;(4)反應進行tmin后,C的體積分數(shù)為?!敬鸢浮浚?)K=(2)CD。(3)K值增大;A的轉化率增大;化學反應速率減小。(4)85.7%?!窘馕觥浚?)K是化學反應的一個特性常數(shù),它能夠表示可逆反應進行程度的大小。對于一個特定的可逆反應,K只與溫度有關,與濃度、壓強、催化劑等外界因素無關,所以答案為CD。(3)由于該反應的正方向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K增大,A的轉化率增大。降溫將使化學反應速率減小。(4)設在反應中,B轉化了xmol,2A(g)+B(g)?2C(g)起始(mol)210轉化(mol)2xx2x平衡(mol)2-2x1-x2x依題意,有(2-2x)+(1-x)+2x=2.1,解得x=0.9C的體積分數(shù)=×100%=85.7%。題組B能力提升練10.如圖所示,三個燒瓶中分別充滿NO2氣體并分別裝在盛有水的三個燒杯中,在①燒杯中加入CaO,在②燒杯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質,在③燒杯中加入NH4Cl晶體,發(fā)現(xiàn)①中紅棕色變深,③中紅棕色變淺。已知:2NO2(紅棕色)N2O4(無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2NO2N2O4是吸熱反應B.NH4Cl溶于水時吸收熱量C.①燒瓶中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D.③燒瓶中氣體的壓強增大【答案】B【解析】①中紅棕色變深,則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而CaO和水反應放出熱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即逆反應是吸熱反應,則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故A錯誤;③中紅棕色變淺,說明平衡正向移動,因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則氯化銨溶于水時吸收熱量,故B正確;①中平衡逆向移動,氣體的總質量不變,而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增大,則體系中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故C錯誤;③中紅棕色變淺,說明平衡正向移動,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小,則③燒瓶中的壓強必然減小,故D錯誤。11.在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3A(g)3B+CΔH>0,平衡時,升高溫度,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有變小的趨勢,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B和C可能都是固體B.B和C一定都是氣體C.若C為固體,則B一定是氣體D.B和C不可能都是氣體【答案】C【解析】正反應吸熱,升溫,平衡右移。若B、C都為固體,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故A錯誤;若C為固體,B為氣體,平衡右移,氣體的總質量減小,總物質的量不變,相對分子質量減小,故B錯誤,C正確;若B、C都是氣體,平衡右移,氣體的總質量不變、總物質的量增加,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故D錯誤。12.在一定溫度下,改變起始時n(SO2)對反應2SO2(g)+O2(g)2SO3(g)ΔH<0的影響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點均為平衡點,a點未達平衡且向正反應方向進行B.a、b、c三點中,a點時SO2的轉化率最大C.a、b、c點均為平衡點,b點時SO2的轉化率最大D.a、b、c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Kb>Kc>Ka【答案】B【解析】選項A,題中橫坐標為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縱坐標為平衡時三氧化硫的體積分數(shù),曲線上的點為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選項B,二氧化硫越少,氧氣越多,則二氧化硫的轉化率越大,a點二氧化硫的轉化率最大,故B正確;選項C,根據B的分析,a點二氧化硫的轉化率最大,故C錯誤;選項D,溫度不變,則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D錯誤;故選B。13.反應2NO2(g)N2O4(g)△H=-57kJ·mol-1,在溫度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分數(shù)隨壓強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T2 B.X、Y兩點的反應速率:X>YC.X、Z兩點氣體的顏色:X深,Z淺 D.X、Z兩點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X>Z【答案】B【解析】選項A,升高溫度,化學平衡逆向移動,NO2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Y點NO2的體積分數(shù)小,則T1<T2,A錯誤;選項B,由選項A分析可知,X點的溫度大于Y點的溫度,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所以反應速率X>Y,B正確;選項C,X、Z兩點溫度相同,但壓強不同,NO2為紅棕色氣體,增大壓強,平衡右移,但是氣體的體積變小,濃度增大的影響較大,氣體的顏色加深,則X、Z兩點氣體的顏色:X淺,Z深,C錯誤;選項D,X、Z兩點都在等溫線上,X的壓強小,增大壓強,化學平衡正向移動,Z點時氣體的物質的量小,則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變大,即平均相對分子質量:X<Z,D錯誤;故選B。14.在溫度T1時,向一體積固定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

△H<0,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CO2的轉化率為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前5min,平均反應速率v(H2)=0.06mol(L·min)B.該溫度下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C.當v正(CO2)=3v逆(H2)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D.若平衡后升溫,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左移【答案】A【解析】選項A,由題意知,前5min,CO2的變化量為0.2mol,則H2的變化量為0.6mol,v(H2)=0.06mol(L·min),A正確;選項B,向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發(fā)生上述反應,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CO2的轉化率為20%,可列出三段式(單位為mol/L):,則該溫度下反應平衡常數(shù)為,B錯誤;選項C,當3v正(CO2)=v逆(H2)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選項D.平衡后升溫,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增大,因反應放熱反應,平衡左移,D錯誤;故答案為A。15.溫度為T1時,將氣體X和氣體Y各1.6mol充入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g)+Y(g)2Z(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t/min2479n(Y)/mol1.21.11.01.0A.0~4min,反應速率v(Z)=0.25mol·L-1·min-1B.T1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1.2C.其他條件不變時,9min后,向容器中再充入1.6molX,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再次達到平衡時X的濃度比原平衡時的小,Y的轉化率增大D.其他條件不變時,若降溫到T2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K2=4,則此反應的ΔH<0【答案】D【解析】由表中數(shù)據可求得前4min內消耗的Y為0.5mol,v(Y)=eq\f(ΔcY,Δt)=eq\f(\f(0.5mol,10L),4min)=0.0125mol·L-1·min-1,v(Z)=2v(Y)=0.025mol·L-1·min-1,A項錯誤;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7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采用“三段式”法進行計算:X(g)+Y(g)?2Z(g)起始濃度/(mol·L-1)0.160.160轉化濃度/(mol·L-1)0.060.060.12平衡濃度/(mol·L-1)0.10.10.12T1時,平衡常數(shù)K1=eq\f(c2Z,cX·cY)=eq\f(0.122,0.1×0.1)=1.44,B項錯誤;其他條件不變時,9min時該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再充入1.6molX,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再次達到平衡時Y的轉化率增大,但X的濃度比原平衡時的大,C項錯誤;T1時,平衡常數(shù)K1=1.44,降溫到T2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K2=4,說明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所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D項正確。16.已知2SO2(g)+O2(g)2SO3(g),下圖為不同溫度(T1、T2)下SO2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1)T1______(選填“>”“<”或“=”)T2,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為_____(選填“放”或“吸”)熱反應,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相同溫度下:2NO(g)+O2(g)2NO2(g)K1=a;NO2(g)+SO2(g)SO3(g)+NO(g)K2=b;則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用a、b表示)。【答案】(1)>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達到化學平衡的時間越短放溫度升高時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SO2的轉化率減?。?)ab2題組C培優(yōu)拔尖練17.在一真空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N2和30molH2,發(fā)生N2+3H22NH3反應,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25%。若在同一容器中相同溫度下充入NH3,欲達到平衡時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與上述平衡相同,則起始時充入NH3的物質的量和達到平衡時NH3的轉化率分別是A.15mol、25%B.20mol、50%C.20mol、75%D.40mol、80%【答案】C【解析】10molN2和30molH2若完全轉化,即為20molNH3;H2的轉化率為25%,則NH3的“生成率”為75%,即逆向NH3轉化75%即與原反應等效。答案為C。18.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研究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O合成甲醇的反應為吸熱反應B.平衡常數(shù)C.該反應在T1時的平衡常數(shù)比T2時的小D.處于A點的反應體系從T1變到T2,達到平衡時eq\f(nH2,nCH3OH)增大【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T2溫度下達到平衡所需時間較短,反應速率較快,T2>T1,溫度越高,平衡時甲醇的物質的量越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合成甲醇的反應為放熱反應,A錯誤;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eq\f(cCH3OH,cCOc2H2),B錯誤;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減小,在T1時的平衡常數(shù)比T2時的大,C錯誤;由圖可知,處于A點的反應體系從T1變到T2,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氫氣的物質的量增大,甲醇的物質的量減小,eq\f(nH2,nCH3OH)增大,D正確。19.下表所列是2個反應在不同溫度時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值。反應①N2(g)+O2(g)2NO(g)ΔH1②N2(g)+3H2(g)2NH3(g)ΔH2溫度/℃27200025400450K0.10.5070.152關于反應①、②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①、②均為吸熱反應B.反應①不適合用于大規(guī)模人工固氮C.可求算反應4NH3(g)+5O2(g)4NO(g)+6H2O(g)的ΔHD.一定溫度下,①、②分別達到平衡,壓縮容器體積均可使N2的轉化率增大【答案】B【解析】選項A,從K值看,反應①是吸熱反應,反應②是放熱反應,A錯。選項B,常溫下,反應①的K非常小,即使在高溫下,K值也不大,所以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小,不適合大規(guī)模人工固氮,B說法正確。選項C,反應①、②的溫度各不相同,無法使用蓋斯定律求該反應的ΔH,C錯。選項D,加壓,反應①的平衡不移動,N2的轉化率不變,D錯。答案為B。20.已知A(g)+B(g)C(g)+D(g)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和溫度的關系如下:溫度/℃70080083010001200平衡常數(shù)1.71.11.00.60.4完成下列填空:(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該反應為________反應(選填“吸熱”、“放熱”)。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830℃時,向一個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應初始6s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3mol·L-1·s-1,則6s時c(A)=mol·L-1,C的物質的量為mol。(3)一定條件下,向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A(g)和3molB(g),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________。a.c(A)=c(C)b.容器中壓強不變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d.v(逆)(D)=v(正)(B)(4)1200℃時反應C(g)+D(g)A(g)+B(g)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敬鸢浮浚?)略(2)放熱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