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紀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新世紀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新世紀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新世紀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新世紀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新世紀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月考試卷545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下列各組氣體中;可用同一種集氣法收集的是()

A.H2、O2;CO

B.H2、O2、CO2

C.H2、CO2;CO

D.O2、CO2;CO

2、(2004?濰坊)小蘭同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氧氣的體積數(shù)低于針對這一事實,你認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裝置是否漏氣B.實驗中可能紅磷的量不足,沒有將瓶內氧氣耗盡C.實驗中可能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使進入瓶內水的體積減小D.將紅磷改為木炭再重做實驗3、目前,許多燒烤店都改用機制炭作燃料,引燃機制炭可以使用固體酒精,蓋滅機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酒精的燃燒是為了升高溫度B.炭灰可以隔絕空氣而使機制炭熄滅C.酒精的燃燒會升高機制炭的著火點D.機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4、地殼中含有豐富的氧;硅、鋁、鐵元素;其有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氧元素和鋁元素的根本區(qū)別在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C.鋁離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鋁離子符號為Al3+D.鐵原子的質量為55.85g5、現(xiàn)代社會對能量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化學反應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下列能源不是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是()A.“兩氣東輸”工程為12萬戶蕪湖市居民提供的天然氣B.將在繁昌縣建廠的蕪湖核電項目提供的核能C.蕪湖新興鑄管(原蕪鋼廠)煉鐵所使用的煤D.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6、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描述錯誤的是()A.鎂帶:生成白色粉末B.鐵絲:生成黑色固體C.硫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紅磷:生成白色煙霧7、溶液這種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是因為()

A.溶質是固體。

B.溶劑是水。

C.溶液是液體。

D.溶質被離解成分子或離子狀態(tài)。

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8、某學生用NaHCO3和KHCO3組成的某混合物進行實驗;測得如下數(shù)據(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

。50mL50mL50mLm(混合物)9.2g15.7g27.6gV(CO2)(標況)2.24L3.36L3.36L則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確的是()A.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3.0mol?LB.根據表中數(shù)據不能計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C.加入混合物9.2g時鹽酸過量D.15.7g混合物恰好與鹽酸完全反應9、下圖為固體M(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a、b兩點分別表示M物質韻溶液.下列有關說法或a、b間的轉化方法錯誤的是()

A.t2℃時,a是飽和溶液,b是不飽和溶液。

B.將兩份溶液降到t1℃時,a、b中都有晶體析出。

C.要將b變成a,可保持溫度不變向b中加入M直到溶液飽和。

D.M可能是熟石灰。

10、α-丙氨酸是組成人體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如圖是α-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下列對α-丙氨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

B.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C.化學式為C3H7O2N

D.屬于氧化物。

11、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化合反應B.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C.反應結束時,甲、丁的質量之比為8:1D.參加反應的丙、丁質量比為2:312、下列對實驗過程的評價正確的是rm{(}rm{)}A.某固體中加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rm{CO_{3}^{2-}}B.某溶液中滴加rm{BaCl_{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rm{SO_{4}^{2-}}C.某無色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成紅色,該溶液不一定是堿的溶液D.某溶液中加入rm{AgNO_{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溶液中不一定有rm{Cl^{-}}13、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對應關系不成立的是()A.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食品保護氣B.二氧化碳能夠制汽水,是因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C.鎂燃燒能產生耀眼的強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彈D.氧氣可以支持燃燒,可用于火箭的燃料14、下列現(xiàn)象或事實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的是()A.將稀鹽酸倒在大理石上可以觀察到氣泡B.墻內開花墻外香C.冰能熔化D.各用1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溶液總體積小于20mL15、某學生用下列溶液配制一種混和液,已知配成的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如下:2c(K+)=2c(Cl-)=c(Na+)=2c(SO42-);則配制該溶液使用的鹽可能是()

A.KClNa2SO4

B.NaClK2SO4

C.NaClNa2SO4K2SO4

D.KClNa2SO4K2SO4

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6、甲醇(CH3OH)是一種有毒、有酒味的可燃性氣體,甲醇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可發(fā)生如下發(fā)應:8CH3OH+nO2═6CO2+2CO+16H2O;若反應生成3.6g水,請計算:

(1)n值是____.

(2)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是多少克?17、根據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填寫下表.

。物質的性質用途“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________溫室肥料CO可燃性____18、生活中蘊涵著許多化學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常吃的水果、蔬菜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____.

(2)煤是一種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燃煤發(fā)電時,常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

(3)煤礦里的瓦斯中含有的硫化氫溶于水可生成酸、二氧化碳等氣體.除去煤礦瓦斯中的硫化氫的方法是____.19、化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一年的學習,讓我們共同分享同學們的收獲.(1)寫出一種你最熟悉的元素____________,它屬于_____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2)寫出一種你最熟悉的物質____________,它的用途是____________.(3)寫出一種你最熟悉化學反應________,從該反應中選擇一種物質,寫出化學式并指出它的物質分類____________.(4)寫出一種你最熟悉的化學實驗________,與該實驗現(xiàn)象對應的化學方程為________.20、往氫氧化鉀溶液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顯藍色.在氫氧化鉀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H2O、K+和OH-;哪一種粒子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呢?我們進行如下探究:

(1)提出假設:是____粒子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2)實驗探究:①在第一支試管中加入2mL水,再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試液不變色,說明水分子不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②在第二支試管中加入2mLK2SO4溶液,再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試液不變色,說明____.

(3)結論:原假設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21、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面是初中化學中幾個重要的實驗.根據如圖實驗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實驗1中,為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燃燒匙中所盛的紅磷要過量,其目的是____.

(3)實驗2中,觀察到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可得出物質燃燒的一個條件為____.

22、如圖表示的是物質甲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甲的溶解度為____.

(2)t3℃時,若將50g甲物質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在溶解度曲線圖中可表示為(填“A”或“B”)____點.

23、近年來,乳酸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之一,乳酸在醫(yī)學、食品等工業(yè)中應用前景廣闊,乳酸的化學式為C3H6Ox;已知其相對分子質量為90,求:

(1)乳酸中碳、氫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____(填最簡整數(shù)比).

(2)化學式C3H6Ox,中x的值為____.

(3)乳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____(結果保留到0.1%).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4分)24、判斷題:油漬的衣物可以用洗滌劑攪拌搓洗而除去,是為讓油滴聚集,上浮分層脫離衣物.____.(填“√”或“×”)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共1題,共2分)25、取50.00g某質量分數(shù)濃度的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18.25%的鹽酸,產生CO2氣體的質量(假設反應后CO2完全逸出)與所加的鹽酸體積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保留兩位小數(shù))

(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a:23Cl:35.5)

(1)計算原NaOH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

(2)求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及其質量.(保留兩位小數(shù))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A【分析】

A、H2、O2;CO都難溶于水;所以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A正確;

B、H2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和排水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B錯;

C、H2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錯;

D、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和排水法,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D錯.

故選A.

【解析】【答案】本題考查氣體的收集方法;常用的有排水法和排空氣法,若密度比空氣的大,采用向上排空氣法,若密度比空氣的小,采用向下排空氣法.

2、D【分析】

A、如實驗裝置漏氣,紅磷燃燒即使能耗盡裝置內的氧氣,由于裝置漏氣,外部空氣也會進入裝置內也測不準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此,實驗裝置漏氣,實驗過程中就會測定的氧氣含量低于.正確.

B;由于紅磷的量不足;燃燒時就無法將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裝置內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1/5,無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正確.

C、裝置末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這樣瓶內溫度較高,氣壓還沒降低到室溫標準,這樣水倒吸入裝置內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也無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正確.

D、將紅磷改為木炭做此試驗時,由于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木炭燃燒即使能消耗裝置內氧氣,但又增加另一氣體二氧化碳,導致裝置內氣壓變化不大,水倒吸入裝置內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無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錯誤.

故選D.

【解析】【答案】實驗裝置漏氣,紅磷燃燒即使能耗盡裝置內的氧氣,外部空氣也會進入裝置測不準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將紅磷改為木炭做此試驗時,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木炭燃燒即使能消耗裝置內氧氣,但又增加另一氣體二氧化碳,導致裝置內氣壓變化不大,水倒吸入裝置內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當紅磷的量不足,燃燒時就無法將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裝置內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裝置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這樣瓶內溫度較高,氣壓還沒降低到室溫標準,這樣水倒吸入裝置內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

3、C【分析】【分析】A;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分析解答;

B;根據滅火的條件解答;

C;根據著火點市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解答;

D、根據促進物質燃燒的方法解答.【解析】【解答】解:A;酒精的燃燒是為了升高溫度達到木炭的著火點;故正確;

B;炭灰可以隔絕空氣而使機制炭熄滅;故正確;

C;酒精的燃燒是為了升高溫度達到木炭的著火點;機制炭的著火點不能改變,故錯誤;

D;機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燃燒更充分,故正確.

答案:C4、D【分析】【分析】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shù),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析】【解答】解:A;氧元素和鋁元素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核內質子數(shù)不同;故錯誤;

B;電子層數(shù)=周期數(shù);硅元素原子有三個電子層,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正確;

C、鋁離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最外層三個電子,易失去三個電子,帶三個單位的正電荷,鋁離子符號為Al3+;故正確;

D;根據鐵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5,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錯誤.

故選:D.5、B【分析】【分析】A;根據甲烷燃燒能放出熱量分析;

B;根據核能是通過原子核的變化提供的能量分析;

C;根據煤的主要成是碳;碳在燃燒時能放出熱量分析;

D、根據氫氣燃燒能放出大量的熱分析.【解析】【解答】解:A;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能放出熱量,是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核電項目提供的核能是通過原子核的變化提供的能量;不是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故B符合題意;

C;煤的主要成是碳;碳在燃燒時能放出熱量,是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故C不符合題意;

D;氫氣燃燒能放出大量的熱;是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6、D【分析】【分析】根據鎂帶、細鐵絲、硫粉、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分析判斷.【解析】【解答】解:A;鎂帶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故A正確;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故B正確;

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生成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C說法正確;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色煙霧,故D錯.

故答案選D.7、D【分析】

物質的溶解過程是溶質的微粒均勻的分散到溶劑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穩(wěn)定的特性.

故選D

【解析】【答案】溶液具有均一性;穩(wěn)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質相同,利用溶解的過程解決問題.

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8、BD【分析】【分析】A;根據方程式可以看出1mol的鹽酸會生成1mol的二氧化碳;通過二氧化碳計算出鹽酸的物質的量,在計算出摩爾濃度;

B;根據混合物的質量和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可以及計算出碳酸鈉的質量,也就可以得出質量分數(shù);

C;根據前面兩組中的數(shù)據進行分析;

D、根據前面兩組中的數(shù)據進行分析.【解析】【解答】解:NaHCO3+HCl=NaCl+H2O+CO2↑,KHCO3+HCl=KCl+H2O+CO2↑;

A;通過后面的兩組數(shù)據可以看出;第三組數(shù)據中混合物是過量的,鹽酸全部參加反應,從上面的方程式可以看出鹽酸的物質的量和二氧化碳物質的量是相等的;

二氧化碳物質的量是:=0.15mol,所以鹽酸的物質的量就是0.15mol,摩爾濃度就是:=3mol/L;故A正確;

B、從前兩組中的數(shù)據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體積增加了,混合物的質量也需要增加;第二組中實際參加反應的混合物是13.8克,15.7克的混合物沒有反應完,實際鹽酸已經不足了,設碳酸氫鈉是x克,則碳酸氫鉀就是(13.8-x)克;

依據方程式可以看出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鉀與鹽酸物質的量都是1:1,所以碳酸氫鈉物質的量是:,碳酸氫鉀物質的量是:;

+=0.15

x=6.3克.

質量分數(shù)為:×100%=46%;故B錯誤;

C;從B中的計算可以看出;50mL鹽酸會與13.8克的混合物反應,所以9.2克時鹽酸過量,故C正確;

D、從前兩組中的數(shù)據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體積增加了,混合物的質量也需要增加;第二組中實際參加反應的混合物是13.8克,故D錯誤;

故選BD.9、BD【分析】

A、t2℃時,M的溶解度為a,從圖示可知a是飽和溶液,b不飽和正確;故A說法正確.

B、t1℃時M的溶解度為b,所以降低溫度a會結晶析出晶體,b正好變?yōu)轱柡腿芤?;故B說法不正確.

C、t2℃時,M的溶解度為a,b<a,故a是飽和溶液,b不飽和正確,要將b變成a,可保持溫度不變向b中加入M直到溶液飽和能實現(xiàn);故C說法正確.

D;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圖中這一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故D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選BD.

【解析】【答案】運用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固體的溶解度與溫度變化的關系解答.

10、AC【分析】

由α-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可知,一個α-丙氨酸的分子是由3個碳原子、1個氮原子、7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其化學式為C3H7O2N.

A;由α-丙氨酸的化學式可知;它是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B;α-丙氨酸中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12×3=36;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1×7=7,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16×2=32,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14,碳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最大,則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高,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α-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可知,一個α-丙氨酸的分子是由3個碳原子、1個氮原子、7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其化學式為C3H7O2N;故選項說法正確.

D;α-丙氨酸是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的;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C.

【解析】【答案】A;根據α-丙氨酸化學式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100%;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α-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可以確定α-丙氨酸的化學式.

D;氧化物是只含有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1、CD【分析】【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圖中信息可知:反應后甲質量增加了32g-4g=28克,是生成物;丁質量減少了24g-4g=20克,是反應物;乙質量不變,可能做催化劑;反應物應該還少8克,所以丙是反應物,故反應物是丙和丁,生成物是甲,是化合反應.【解析】【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圖中信息可知:反應后甲質量增加了32g-4g=28克,是生成物;丁質量減少了24g-4g=20克,是反應物;乙質量不變,可能做催化劑;反應物應該還少8克,所以丙是反應物,故反應物是丙和丁,生成物是甲,是化合反應.故乙中含有甲;丁中的所有元素.

A.因為反應物是甲和??;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應;正確;

B.乙質量不變;可能做催化劑;正確;

C.故反應中甲;丁的質量比28:20=7:5.錯誤;

D.參加反應的丙;丁質量比為8:20=2:5;錯誤;

故選:CD.12、CD【分析】解:rm{A}某固體中加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中不一定含有rm{CO_{3}^{2-}}也可能是活潑金屬,故選項說法錯誤。

B、某溶液中滴加rm{BaCl_{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rm{SO_{4}^{2-}}也可能含有銀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某無色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成紅色,該溶液不一定是堿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鈉等鹽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

D、某溶液中加入rm{AgNO_{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溶液中不一定有rm{Cl^{-}}也可能含有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等,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rm{CD}

A;根據酸能與活潑金屬、碳酸鹽等反應生成氣體;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銀、硫酸鋇;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顯堿性的不一定是堿溶液;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碳酸鹽、硫酸鹽、鹽酸鹽等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顯堿性的不一定是堿溶液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窘馕觥縭m{CD}13、BD【分析】解:A;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食品保護氣,對應關系成立,故A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能夠制汽水;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故B符合題意;

C;鎂燃燒能產生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彈,對應關系成立,故C不符合題意;

D;氧氣可以支持燃燒;但是不能做燃料,故D符合題意。

故選:BD。

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根據常見化學物質的性質與用途逐項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是化學??嫉念}型,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掌握常見化學物質的性質和用途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解析】BD14、CD【分析】【分析】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析】【解答】解:A;將稀鹽酸倒在大理石上可以觀察到氣泡;發(fā)生了化學變化,其實質是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不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故選項錯誤.

B;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不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故選項錯誤.

C;冰能熔化;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隨著溫度的改變而改變,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故選項正確.

D;各用1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溶液總體積小于2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會互相占據分子之間的間隔,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故選項正確.

故選:CD.15、AC【分析】

根據離子濃度2c(K+)=2c(Cl-)=c(Na+)=2c(SO42-)可計算出它們物質的量的比也就是離子個數(shù)之比。

為1:1:2:1.

A、若KCl和Na2SO4以1:1的物質的量的比配制時可達到目的;此項正確;

B、NaCl和K2SO4不管以何種物質的量的比配制都得不到此濃度比;此項錯誤;

C、若NaCl、Na2SO4、K2SO4以2:1:1的物質的量的比配制可達到目的;此項正確;

D、KCl、Na2SO4、K2SO4不管以何種物質的量的比配制都得不到此濃度比;此項錯誤;

故選AC

【解析】【答案】可以根據物質的量濃度的定義式來求出它們物質的量的比;然后根據電荷守恒確定物質的量的比進行判斷;

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6、略

【分析】【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原子質量不變,由生成物氧原子總數(shù)和甲醇中氧原子總數(shù)可以求出n=11;

(2)根據方程式中可以找出參加反應的氧氣和生成水的質量比,再由生成水的質量可以求得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解析】【解答】解:(1)由8CH3OH+nO26CO2+2CO+16H2O可知,反應后氧原子個數(shù)為:12+2+16=30,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的氧原子個數(shù)也是30個,因此n==11,甲醇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8CH3OH+11O26CO2+2CO+16H2O;

(2)設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x

8CH3OH+11O26CO2+2CO+16H2O

11×3216×18

x3.6g

=

x=4.4g

故答案為:(1)11;

(2)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是4.4g.17、略

【分析】【分析】根據“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做制冷劑或人工降雨解答;

根據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光合作用;做溫室肥料解答;

根據CO具有可燃性,用途:作燃料解答【解析】【解答】解:

“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做制冷劑或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光合作用;作溫室肥料;

CO具有可燃性;用途:作燃料。

答案:

。物質的性質用途“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制冷劑或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光合作用溫室肥料CO可燃性作燃料18、略

【分析】【分析】(1)根據水果蔬菜富含維生素分析;

(2)根據化石燃料屬不可再生資源;煤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促進煤粉充分燃燒分析;

(3)根據硫化氫溶于水可生成酸、二氧化碳等氣體分析.【解析】【解答】解:(1)水果蔬菜富含維生素;故答案:維生素;

(2)化石燃料屬不可再生資源;煤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促進煤粉充分燃燒,故答案:不可再生;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促進煤粉充分燃燒.

(3)硫化氫溶于水可生成酸、二氧化碳等氣體,故答案:加水.19、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1)寫出常見的元素符號,判斷屬類即可;如:H非金屬;(2)寫出熟悉的物質及其用途,如:氧氣供給呼吸;(3)寫出熟悉的化學反應,如:C+O2CO2;CO2氧化物;(4)寫出熟悉的化學實驗現(xiàn)象并用方程式舉例,如: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產生大量的氣泡;CaCO3+2HCl=CaCl2+H2O+CO2↑.注明: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考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物質的簡單分類;元素的簡單分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解析】【答案】(1)H非金屬(2)氧氣供給呼吸(3)C+O2CO2;CO2氧化物(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產生大量的氣泡;CaCO3+2HCl=CaCl2+H2O+CO2↑.20、略

【分析】

(1)提出假設:是氫氧根離子粒子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故填:氫氧根離子.

(2)在試管中加入2mLK2SO4溶液;再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試液不變色,說明鉀離子不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故填:鉀離子不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3)因為硫酸鉀溶液中含有鉀離子;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試液不變色,說明鉀離子不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原假設成立.故填:成立.

【解析】【答案】氫氧化鉀屬于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能使石蕊試液變藍色.

21、略

【分析】

(1)燃燒匙A中應放過量的紅磷;原因是為了將氧氣完全消耗掉;

(2)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熱水的溫度不能達到它的著火點,所以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白磷著火點很低,熱水的溫度達到了它的著火點,銅片上的白磷燃燒;二者對比得出有氧氣的條件下,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才能燃燒;

故答案為:(1)除盡瓶內的氧氣(2)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解析】【答案】(1)如果紅磷不足不能把裝置內氧氣消耗完;從而造成誤差考慮;

(2)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有三個:①物質具有可燃性;②物質與氧氣接觸;③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進行對比回答.

22、略

【分析】

(1)由圖可知,t1℃時;甲的溶解度為40g.

(2)t3℃時;甲的溶解度為大于50g,將50g甲物質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可表示為A點.

故答案為:(1)40g;(2)A.

【解析】【答案】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分析判斷:t1℃時,甲的溶解度的大??;可以t3℃時;若將50g甲物質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在溶解度曲線圖中的位置.

23、6:1340%【分析】【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2)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