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各地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詩歌鑒賞及名句默寫匯編_第1頁
2025年1月各地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詩歌鑒賞及名句默寫匯編_第2頁
2025年1月各地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詩歌鑒賞及名句默寫匯編_第3頁
2025年1月各地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詩歌鑒賞及名句默寫匯編_第4頁
2025年1月各地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詩歌鑒賞及名句默寫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奉答圣思講論語長句①黃庭堅簿領文書千筆禿,公庭嚚訟②百蟲鳴。時從退食③須臾頃,喜聽鄰家諷誦聲。觀海諸君知浩渺,學山他日看崇成。暮堂吏退張燈火,抱取魯論來講評。[注]①本詩作于詩人任葉縣縣尉時。②嚚(yín)訟,奸詐而好爭訟。③退食,這里指公余休息。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薄領文書千筆禿”運用了夸張手法,寫出詩人每天批改文書,公務十分繁忙。B.頷聯(lián)描繪詩人休息時聽到了鄰家書生的評論,書生諷刺了嚚訟者的無禮之舉。C.本詩選取了公堂上調(diào)節(jié)糾紛、公余休息、挑燈夜讀等生活細節(jié),文字質(zhì)樸動人。D.本詩與《勸學》都談及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子追求學問精進具有啟發(fā)意義。16.黃庭堅愛書,一日不讀便覺庸俗,甚至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本詩是如何體現(xiàn)黃庭堅愛讀書的?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敬鸢浮?5.B16.①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尾聯(lián)寫詩人結(jié)束公務后,點起燈火,品讀《論語》以修身求道,從正面體現(xiàn)了黃庭堅喜愛讀書;

②運用側(cè)面描寫的手法,頷聯(lián)寫詩人聽到鄰家傳來的讀書聲,為遇到勤奮刻苦的學子而感到欣喜,側(cè)面體現(xiàn)了黃庭堅喜愛讀書;

③運用比喻的修辭,頸聯(lián)詩人既是在勉勵廣大學子學海浩渺需積累,書山高峻要攀登,亦是在告誡自己要不斷積累,終有一日會登上頂峰?!窘馕觥俊緦дZ】此詩通過細節(jié)描寫了他在繁忙公務中的讀書熱情。用夸張手法表現(xiàn)批改文書的辛勞,休息時聽聞誦讀聲,展現(xiàn)出與他人共勉學習的喜悅。在夜間退堂后,仍堅持研讀經(jīng)典,表現(xiàn)出對學習的執(zhí)著追求,整首詩刻畫了其愛書的情懷和治學精神?!?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書生諷刺了嚚訟者的無禮之舉”錯,“諷誦”意為朗讀、誦讀。“喜聽”句意為:詩人聽到鄰家傳來的讀書聲而感到歡喜。故選B?!?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①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尾聯(lián)中“暮堂吏退”,是說傍晚詩人問案完畢,退出公堂;“張燈火”“抱取魯論”,指結(jié)束公務后,詩人點起燈火,品讀《論語》以修身求道,這一聯(lián)直接表現(xiàn)了黃庭堅愛讀書。②運用側(cè)面描寫的手法。頷聯(lián)“時從退食須臾頃,喜聽鄰家諷誦聲”,“退食”,指詩人公余休息之時;“諷誦聲”,指鄰家學子刻苦讀書的朗誦聲。詩人聽到鄰家傳來的讀書聲,為遇到勤奮刻苦的學子而感到欣喜。此聯(lián)通過詩人聽見鄰居家讀書聲的欣慰側(cè)面表現(xiàn)了黃庭堅愛讀書;③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頸聯(lián)“觀海諸君知浩渺,學山他日看崇成”中,把知識比喻成海和山,學習就像觀海登山。大海廣闊需要不斷積累,山勢崇高定當不斷攀登。詩人鼓勵晚輩學海無涯當積極上進,也聯(lián)想到自己需要不斷積累,勇攀知識高峰,體現(xiàn)了黃庭堅愛讀書。(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黃庭堅的《登快閣》善于運用典故表達情感,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伯牙與鐘子期的典故,隱喻世上已無知音,同時,“______________”又引用了晉代阮籍的典故來形容自己目光挑剔且孤獨的心境。(2)《種樹郭橐駝傳》中一些所謂的愛樹憂樹者,他們的種樹方法與郭橐駝不同,甚至做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看似愛樹實則傷樹的舉動。(3)古代京城百業(yè)興旺,精英薈萃,又被稱為“京華”,這一美稱,在唐宋詩詞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朱弦已為佳人絕②.青眼聊因美酒橫③.爪其膚以驗其生枯④.搖其本以觀其疏密⑤.世味年來薄似紗⑥.誰令騎馬客京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弦、聊、爪、薄、憔悴。

(2)(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洞庭阻風許棠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綠楊花撲一溪煙。情多莫舉傷春目,愁極兼無買酒錢。猶有漁人數(shù)家住,不成村落夕陽邊。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描繪水面和岸邊蕭然景象,“盡日”二字,凸顯了詩人因風路阻的無可奈何。B.頷聯(lián)通過描寫青草似浪,柳絮飛舞等動態(tài)而極富生機的景象,側(cè)面表現(xiàn)了風之大。C.頸聯(lián)直抒胸臆,詩人遠眺已生傷春之心,再加上無錢買酒消愁,可謂愁上加愁。D.本詩由所見到所感,再到所見,脈絡清晰,情景交融,整體格調(diào)落沉郁。16.有人認為尾聯(lián)加重了詩人的愁緒,也有人認為讓詩人得到了慰藉,請結(jié)合詩句談談你的理解?!敬鸢浮?5.B16.示例一加重愁緒:①“猶有”意為“還有”;②岸邊漁家零零散散不成村落、夕陽西下;③意境蕭索,在上聯(lián)“愁極”的基礎上更添愁緒。

示例二得到慰藉:①“猶有”意為“還好有”;②岸邊不成村落的幾戶漁家籠罩在夕陽之下;③意境溫馨,在“愁極”之時給詩人以慰藉?!窘馕觥俊緦дZ】許棠的《洞庭阻風》是一首描寫詩人在洞庭湖被風阻行舟所見所感的作品。詩歌通過描繪空曠的江面、搖曳的菰蒲、飄舞的綠楊花等豐富畫面,表現(xiàn)了風景的開闊美麗,以及詩人因行路不通而心生的無奈與愁苦。詩中的景物描繪不僅突出了環(huán)境的寂寥和生機,還映射了詩人的復雜心緒,尾聯(lián)更是通過漁村暮色展現(xiàn)了寧靜中的些許慰藉,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B.“極富生機的景象”錯誤。頷聯(lián)寫青草似浪,風大難行,柳絮飛舞的凄迷的三月暮春景象,不是“極富生機”。故選B。【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個性化解讀的能力。解答時先明確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然后結(jié)合具體詩句,分條作答即可。示例一加重愁緒:①雖然有幾戶漁家存在,但因其稀少,這種“猶有”便更顯得渺小與無力,反襯出詩人身處疏落之地的寂寞感;②“猶有漁人數(shù)家住,不成村落夕陽邊”這一尾聯(lián)描繪的是漁家分散且稀少的景象,以及夕陽將下的時刻,這些意象共同營造了蒼涼寂寥的氛圍;③選取“夕陽”這一意象,意境蕭索,在上聯(lián)“愁極兼無買酒錢”示例二得到慰藉:①“猶有”在語境中可以解讀為“還好有”,表達了詩人在滿懷愁緒之時注意到岸邊還有幾戶漁家,給他帶來的微微安慰;②盡管這些漁家零零散散不成村落,但在夕陽的映照下,形成了一幅恬靜怡人的景象;③這樣的畫面雖然簡單樸素,卻蘊含溫馨,能夠讓因風阻而心生愁悶的詩人在這孤寂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一絲暖意。這些漁家不僅成為自然風景的一部分,在“愁極兼無買酒錢”的“愁極”中也似乎提供了某種心靈上的慰藉,使詩人的情感在傷春與愁緒之外得到了稍許舒緩,因此尾聯(lián)可理解為在愁極之時給詩人帶來了一種淡淡的安慰。(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娟在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作義務講解員時,引用《過秦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話,介紹了人民群眾積極參軍擁軍,支援前線,幫助人民解放軍奪取了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2)秋天的早晨,退休的周老師登上小山,看著松樹上的露水不禁心有所動,他吟誦起《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fā)人生易老、生命短暫的感慨。(3)亙古以來,夜空中的星星引發(fā)了無數(shù)古人的聯(lián)想和想象,詩文中多用“星”作喻,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天下云集響應②.贏糧而景從③.譬如朝露④.去日苦多⑤.州司臨門⑥.急于星火(雄州霧列,俊采星馳/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有:贏、景、譬、州、采、馳。

(3)(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其五)①蘇軾小序: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②元是此中人。[注]①該詞是蘇軾任徐州太守時求雨成功后到石潭謝雨途中所作。②使君:漢代以此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后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此處是蘇軾自稱。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前小序除了交代了蘇軾創(chuàng)作此詞的背景,還交代了徐門石潭的位置和其水位清濁等情況。B.蘇軾描寫了“石潭謝雨”的經(jīng)過,調(diào)動了視覺和聽覺,將美麗的田園風光描繪得真切生動。C.在蘇軾治理下,徐州鄉(xiāng)村煥然一新,他不禁想融入到田園生活中去,所以筆下文字輕盈喜悅。D.縱覽全詞,莎草、沙路、農(nóng)田自然呈現(xiàn),作者移步換景,寓情于景,堪稱田園詞中的絕妙佳作。16.有人認為此詞與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嘗試為他提供理由?!敬鸢浮?5.B16.同:二者都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向往,都表現(xiàn)出了對官場的厭倦。異:形式上蘇軾的是詞,陶淵明的是辭賦。【解析】【導語】這首詞的上片描寫了雨后田園的美麗景象:軟草平莎經(jīng)過雨水的滋潤顯得格外新鮮,輕沙鋪成的道路上沒有塵土,馬兒在路上奔跑。下片則描寫了田園生活的美好:陽光照耀下的桑麻田地,仿佛被潑灑了一層光輝,風吹來蒿艾的香氣,仿佛在熏香。全詞通過對田園風光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語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摯?!?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描寫了‘石潭謝雨’的經(jīng)過,調(diào)動了視覺和聽覺”錯,這首詞并沒有具體描寫“石潭謝雨”的經(jīng)過,主要是描寫雨后田園風光;沒有調(diào)動聽覺,而是調(diào)動嗅覺,如“風來蒿艾氣如薰”,即暖風帶著蒿艾的熏香撲鼻而來。故選B?!?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不同之處:主要在于體裁不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屬于辭賦,蘇軾這首《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其五)》屬于詞。相同之處:本詞描繪了雨后田園的美麗景象,如“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寫雨后的青草柔軟、莎草整齊,顯得碧綠清新,在薄薄的沙土路上騎馬不會揚起灰塵;“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寫春日和暖桑麻欣欣向榮,閃爍著猶如水潑過一樣的光輝,一陣暖風帶著蒿艾的熏香撲鼻而來,從中抒發(fā)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向往。《歸去來兮辭》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等句,寫云氣自然而然的從山里冒出,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回巢中,陽光黯淡,太陽快落下去了,描繪了靜謐美好的田園風光,表達出作者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向往。故二者都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本詞中的“何時收拾耦耕身”,作者感嘆不知何時才能抽身歸田?“使君元是此中人”,作者更是覺得自己雖為使君,原本是農(nóng)夫出身,表達出了對官場的厭倦;《歸去來兮辭》中的“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等內(nèi)容,抒發(fā)心中的對官場的厭倦和親近自然夙愿:不追求富貴,也沒有希望修成神仙,要趁著春天美好的時光,獨自外出。有時放下手杖,拿起農(nóng)具除草培土。故二者都表現(xiàn)出了對官場的厭倦。(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探討六國滅亡的原因時,小欣認為蘇洵提出的“賂秦而力虧”“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固然不錯,但不如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站位高,因為杜牧的假設里體現(xiàn)了人民性。(2)語文老師提醒同學在議論文寫作時要正確闡釋概念,并圍繞概念準確選用論據(jù),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講清道理。小欣由此想到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說的也是同樣的意思。(3)古人面對自己頭發(fā)顏色的變化,常會流露復雜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使六國各愛其人②.則足以拒秦③.蓋儒者所爭④.尤在于名實⑤.多情應笑我⑥.早生華發(fā)(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拒”“儒”“華發(fā)”“斑”等。

(4)(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懷舒州山水呈昌叔[注]王安石山下飛鳴黃栗留,溪邊飲啄白浮鳩。不知此地從君處,亦有他人繼我不?塵土生涯休蕩滌,風波時事只飄浮。相看發(fā)禿無歸計,一夢東南即自羞。[注]時王安石罷相后隱居。昌叔:朱明之,字昌叔,官至大理少卿,王安石的二妹夫。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期間,曾與昌叔游天柱山(舒州境內(nèi))。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山下、溪邊習見之禽鳥,或應節(jié)而鳴,或自在啄食,飽含詩人對舒州這方山水樂土的喜愛。B.頷聯(lián)上句追憶自己與昌叔同游舒州天柱山,下句寫不知有誰繼自己后陪伴昌叔,有對昌叔的掛懷。C.首聯(lián)、頷聯(lián)緊扣題中“懷”字展開,首聯(lián)承詩題“舒州山水”寫當?shù)仫L景,頷聯(lián)承詩題“昌叔”抒想念之情。D.“相看發(fā)禿無歸計”與“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所表達的歸思內(nèi)涵相同。16.本詩頸聯(lián)意思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D16.①頸聯(lián)意思是“我”這一生都在辛苦奔波、輾轉(zhuǎn)勞頓之中,這一身的塵埃怕也休想清洗干凈了,更何況時局變幻、人世突變,所遭所遇與盛衰變遷,都讓人只能隨波逐流,漂泊不定。②表達了詩人對宦海沉浮、身不由己的無奈,對政局變動無常、時光蹉跎的惋惜。【解析】【導語】《懷舒州山水呈昌叔》表達了王安石對舒州美好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昔日與友人同游的懷念。詩人因宦海沉浮和時局變幻而感到無奈,并對時光流逝與人生無常感到惋惜,展現(xiàn)出退隱后的復雜心緒。【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nèi)容情感的能力。D.“所表達的歸思內(nèi)涵相同”錯誤?!把嗳晃蠢諝w無計”是說詩人在邊疆尚未平息邊患、建立功勛而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回去。“相看發(fā)禿無歸計”寫詩人慨嘆年華已逝,無法與昌叔再游舊地。因此二者情感內(nèi)涵不同。故選D?!?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的能力。①頸聯(lián)“塵土生涯休蕩滌,風波時事只飄浮”中,“塵土生涯”象征詩人的仕途與人生體驗,意指在塵世中不斷奔勞的生活,“休蕩滌”表示無法清洗除去,揭示了人生奔波的勞苦,以及對舒適、寧靜生活的向往和無奈。“風波時事只飄浮”則以“風波”暗喻時事變幻的不確定性和生活的漂泊無依,表達了詩人因身不由己也隨波逐流的感慨。②整聯(lián)語言極具生活氣息,以“塵土”和“風波”描繪了詩人內(nèi)心的疲憊與對宦海沉浮的惆悵,表達了詩人對在官場中無奈飄蕩、身不由己的復雜心情,對政治環(huán)境變幻無常的失望,以及歲月消逝帶來的無可奈何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亮在記敘文寫作課上學到,要用動作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活動,于是他想到《詩經(jīng)·邶風·靜女》中“______,______”寫少女故意躲藏使心上人著急心理的句子來理解這一技巧。(2)站在洶涌翻滾的大海旁邊,看到波濤卷起雪白的浪花,人們不禁會想起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兩句。(3)水天一色,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絕美景色。唐宋詩文中有很多寫到水天一色的句子,如“______,______”?!敬鸢浮竣?愛而不見②.搔首踟躕③.怒濤卷霜雪④.天塹無涯⑤.江天一色無纖塵⑥.皎皎空中孤月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搔、踟、躕、塹、皎、鶩。

(5)(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沁園春·送孫季蕃吊方漕西歸劉克莊歲暮天寒,一劍飄然,幅巾布裘。盡緣云鳥道,躋攀絕頂,拍天鯨浸,笑傲中流。疇昔奇君,紫髯鐵面,生子當如孫仲謀。爭知道,向中年猶未,建節(jié)封侯。南來萬里何求。因感慨橋公①成遠游。嘆名姬駿馬,都成昨夢,只雞斗酒②,誰吊新丘。天地無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平生客,獨羊曇③一個,灑淚西州?!咀ⅰ竣贅蚬瑯蛐?,漢成帝時大鴻臚,他當年的一句評價改變了曹操的處境。②只雞斗酒,出自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代指對死者的祭奠物品。③羊曇,東晉謝安的外甥,以善樂聞名。謝安去世后,羊曇輟樂一年,不過西州城;一日醉后誤至西州,慟哭不已。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爭知道”三句流露出詞人對英雄人物遭遇現(xiàn)實困頓的遺憾,承上啟下,全詞情感由激昂轉(zhuǎn)向低沉。B.下闋開始兩句,詞人感激孫季蕃像當年橋公欣賞曹操一樣對自己大力提攜,因此不遠萬里前來相見。C.“嘆名姬駿馬,都成昨夢”中的“名姬駿馬”借代繁華生活,一切繁華已然成夢,抒發(fā)了對人生命運不濟的感嘆。D.結(jié)尾處運用羊曇哭西州的典故,寫出孫季蕃對方漕離世的深切悲痛,凸顯了孫季蕃的重情重義。16.詞的上闋運用多種手法刻畫了孫季蕃奇人豪客的形象,請結(jié)合詞作簡要賞析?!敬鸢浮?5.B16.①外貌描寫,“一劍飄然,幅巾布裘”的裝扮和“紫髯鐵面”的長相,寫出了人物的瀟灑自在和與眾不同。②運用想象,“盡緣云鳥道,躋攀絕頂,拍天鯨浸,笑傲中流”等非同凡響的行為動作,展示人物不畏艱險、豪氣干云的精神氣質(zhì)。③運用典故,“生子當如孫仲謀”一句以孫權比孫季蕃,贊美其英明神武的英雄氣概?!窘馕觥俊緦дZ】劉克莊的這首《沁園春》,通過送友人的情境表現(xiàn)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詞的上闋描繪出孫季蕃的豪情壯志和不凡氣度,下闋則以歷史典故為引,寄托對故人的感嘆與追思,情感由激昂轉(zhuǎn)向低沉,唱嘆人生如夢?!?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詞人感激孫季蕃像當年橋公欣賞曹操一樣對自己大力提攜,因此不遠萬里前來相見”錯誤。下闋開始的兩句,并不是表達詞人對孫季蕃的感激之情,而是寫孫季蕃不遠萬里而來吊唁方漕的行為,引發(fā)詞人關于人生、命運無常的感慨。故選B?!?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能力。①上片借助“一劍飄然,幅巾布裘”“紫髯鐵面”肖像,寫孫季蕃紫髯鐵面,容貌威猛,他身披幅巾和布裘,腰間佩劍,獨自飄然前行。借助外貌的直接描寫,刻畫出孫季蕃英勇豪邁、瀟灑從容的形象。②“盡緣云鳥道,躋攀絕頂,拍天鯨浸,笑傲中流”寫作者想象孫季蕃沿著山路攀登,直到山頂,俯瞰巨浪,在江水中笑傲自如。通過想象中的“緣”“躋攀”的動作和“笑傲”的神態(tài)描寫,展現(xiàn)出人物勇攀險峰、不畏艱險、豪氣沖天的形象特點。③“生子當如孫仲謀”運用三國時孫權的典故,直接引用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的語句,通過贊美孫權的年少有為和不畏強敵,間接表現(xiàn)孫季蕃也有著孫權一樣的英姿勃發(fā)、英明神武,展現(xiàn)其奇人豪客的英雄氣概。(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師經(jīng)常用《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鼓勵學生,指出學習時只有多方涉獵并勤于反思,才能不斷成長進步。(2)深秋時節(jié),古都金陵江水澄澈、山峰林立的景色,使人聯(lián)想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用“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描寫出李白“酒仙”的形象,李白的許多詩作中都提到酒,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②.則知明而行無過矣③.千里澄江似練④.翠峰如簇⑤.呼兒將出換美酒⑥.與爾同銷萬古愁(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己、知、簇、銷、恣、謔、直。

(6)(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溪上【明】何景明溪上茅齋不掩扉,西風初罷芰荷衣。月寒沙柳蕭蕭落,天晚江鴻肅肅飛。野客行吟水邊立,家人沽酒夜深歸。相逢醉語休辭數(shù),城外黃花漸覺稀。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清冷的秋夜圖景,“初罷”一詞暗示了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B.頸聯(lián)著眼于水邊野客吟哦詩句和家人沽酒而歸的畫面,增添了生活的氣息。C.頸聯(lián)中的“行吟”兩個字令人聯(lián)想到屈原,塑造了一個高潔堅貞的野客形象。D.本詩選取“江鴻”“黃花”等秋天典型景物,寓情于景,情感表達含蓄蘊藉。16.本詩中的“蕭蕭”這一疊詞在杜甫的《登高》中也有運用,試比較二者表達效果的異同。【答案】15.C16.同:都描寫了蕭瑟的秋景,表達對時光逝去的感慨。不同:①意境:杜詩中的“蕭蕭”寫草木被秋風吹襲,意境闊大蒼涼。何詩中“蕭蕭”與“肅肅”相應,意境寂靜而冷清。②情感:杜詩中的“蕭蕭”表達了對生命消逝的感慨。何詩中“蕭蕭”寓情于景,流露出主人公內(nèi)心的落寞?!窘馕觥俊緦дZ】這首詩描繪了秋季溪上茅齋清冷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如月、沙柳、江鴻,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顯蕭瑟的氛圍。詩人在感受秋色中加入人事活動,“野客行吟”與“家人沽酒”相映,既表現(xiàn)了詩人對季節(jié)更替的感慨,也流露出其內(nèi)心的孤寂與淡淡惆悵。詩情恬靜,自然與人事水乳交融。【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C.“塑造了一個高潔堅貞的野客形象”錯誤。頸聯(lián)中的“行吟”是描寫野客在水邊吟詩的動作,并非強調(diào)高潔堅貞的形象,而是更側(cè)重于表現(xiàn)一種悠閑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故選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中詞語的含義及作用的能力。同:《溪上》中的“蕭蕭”用來描繪沙柳在秋風中的凋零,呈現(xiàn)出一種秋天獨有的蕭瑟與凄涼的氛圍。杜甫《登高》中的“蕭蕭”同樣是作為秋風瑟瑟的象聲詞,用以傳達自然景色的凋零與時間的流逝。這兩個“蕭蕭”都緊扣秋天的特點,通過自然景色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深沉感慨。兩詩都借助秋景的營造,傳遞出生命的短暫與對過往的眷戀之情。不同:①意境:杜甫的《登高》使用“蕭蕭”來描繪草木在秋風中瑟瑟作響,給人以遼闊而蒼涼的感覺,體現(xiàn)了一種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宏大而肅殺的秋景感受。而何景明的詩中,“蕭蕭”用于描寫沙柳在寒月下蕭條零落的景象,與“肅肅”一詞相呼應,營造出一種清冷寂靜的氛圍。這種意境更側(cè)重于細膩的描繪寧靜秋夜中的一隅,帶有淡淡的孤寂之感。兩首詩都通過“蕭蕭”這一疊詞傳達了秋日的蕭條,但一者重在宏大蒼涼的氣勢,另一者側(cè)重于寧靜冷清的意境。②情感:在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落葉紛紛而下,“蕭蕭”描繪出落葉飄落時那種浩大而又不可阻擋的態(tài)勢。詩人杜甫當時處于年老多病、窮困潦倒的境地,看到這無邊無際的落葉飄落,就如同看到生命的消逝,所以“蕭蕭”表達了對生命消逝的感慨;在何景明的《溪上》中,“月寒沙柳蕭蕭落”,在寒冷的月光下,沙柳蕭蕭飄落。這里的“蕭蕭”通過描寫沙柳飄落的景象,寓情于景。詩中的主人公可能處于一種孤獨或者寂寥的狀態(tài),看到沙柳蕭蕭飄落,這種景象與他內(nèi)心的落寞相呼應,從而流露出主人公內(nèi)心的落寞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老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借用古詩詞描寫古代英雄叱咤風云、馳騁疆場的形象,小佳可以寫《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2)屈原的《離騷》常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愛國的政治理想,蘇軾的《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沿用了這一傳統(tǒng)。(3)小佳想從古詩詞中選取兩句作為座右銘,提醒自己要堅持不懈、執(zhí)著追求,可以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金戈鐵馬②.氣吞萬里如虎③.渺渺兮予懷④.望美人兮天一方⑤.千淘萬漉雖辛苦⑥.吹盡狂沙始到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書寫:戈、渺、兮、淘、漉、滄。

(7)(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詞,完成15~16題。望江南【南唐】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漢宮春·立春日【宋】辛棄疾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①,料今宵夢到西園②。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③?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注】①年時燕子:指去年南來之燕。②西園:漢都長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都稱西園,專供皇帝打獵和游賞。此指后者。③解連環(huán):據(jù)《戰(zhàn)國策·齊策》:秦昭王遣使齊國,送上玉連環(huán)一串,請齊人解環(huán)。群臣莫解。齊后以椎擊破之,曰:環(huán)解矣。15.下列對于這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兩首詞含蓄雋永,情感深沉,內(nèi)容豐富,感染力較強,堪稱詞情俱佳。B.李詞“車如流水馬如龍”寫車馬喧鬧和游人興會,渲染熱鬧繁華氣氛。C.辛詞“春幡”“東風”“柳”“花開”和“塞雁”等意象,呼應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