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下(配中圖版)課件 第五章 第二節(jié) 第1課時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_第1頁
地理七下(配中圖版)課件 第五章 第二節(jié) 第1課時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_第2頁
地理七下(配中圖版)課件 第五章 第二節(jié) 第1課時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_第3頁
地理七下(配中圖版)課件 第五章 第二節(jié) 第1課時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_第4頁
地理七下(配中圖版)課件 第五章 第二節(jié) 第1課時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土地資源與農(nóng)業(yè)第1課時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地理悅讀】漫畫反映了什么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目標導航】?結合相關資料,了解土地資源對于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性。(人地協(xié)調觀)?結合相關資料,指出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特征,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綜合思維)基礎知識預習一、土地資源1.概念:指已經(jīng)被人類所利用,以及在可預見的未來能被人類利用的_____。2.作用:土地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的資源,_________、_________、修筑道路、開發(fā)礦藏等,都離不開土地。土地建造房屋種植作物二、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1.我國土地資源(1)利用類型:主要有_____、園地、林地、_____、建設用地、水域水面和其他土地。(2)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布。①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②大部分草地和其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2.我國土地資源特征(1)總量多,但___________少。(2)山地多、_____少。(3)高質量耕地少,_________資源匱乏。耕地草地東部季風區(qū)西部內陸地區(qū)人均占有量平原后備耕地圖解知識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名師提醒土地利用類型與降水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東。2.草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3.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該線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立德樹人—人地協(xié)調2024年6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為“節(jié)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全國土地日的設立,有助于增強全社會的土地憂患意識,進一步加強中國的土地管理工作,引導人們節(jié)約用地、合理合法用地、珍惜土地,認識到土地的價值和保護土地的意義,宣傳土地保護意識,號召人們積極愛護土地。核心要點探究主題中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影響因素及保護措施情境創(chuàng)設材料一2024年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荒漠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生態(tài)安全、社會經(jīng)濟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材料二我國地形分布圖及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思考1林地、耕地所分布的主要地形類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地(或山地、丘陵)、平原(或平原、丘陵)思考2在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半干旱地區(qū)的土地利用類型以草地為主,簡述該種土地資源的分布與氣候、地形的關系。答: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地區(qū)(或我國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的高原、山地地區(qū))。思考3【人地協(xié)調觀】近年來,內蒙古地區(qū)土地荒漠化嚴重。你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措施恢復以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好景象?答:退耕還草、禁止土地不合理利用、植樹種草。(言之有理即可)知識歸納中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差異及其自然原因地區(qū)土地資源分布差異自然原因東部濕潤、半濕潤區(qū)秦嶺—淮河以北集中全國主要的耕地和林地以旱地為主雨熱同期,土壤肥沃平原廣,耕地多,但熱量較少,降水較少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田為主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富西北內陸以草地、荒漠為主光照充足,熱量較高,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青藏高原有草地分布,土地生產(chǎn)力較低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變式訓練2022年,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4.02%,沙化土地重點治理區(qū)實現(xiàn)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讀我國草地、牧區(qū)和林區(qū)分布圖,完成(1)~(2)題。(1)下列有關我國草地分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半濕潤區(qū)

B.分布在我國中東部地區(qū)C.分布在地勢第三級階梯上

D.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D(2)a、b、c是我國三大林區(qū),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a林區(qū)物種豐富,適宜大規(guī)??撤.b林區(qū)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C.c林區(qū)地廣人稀,分布著茂密的原始森林D.三大林區(qū)氣候濕潤,適宜開墾,擴大耕地面積B【解析】第(1)題,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干旱區(qū),北部和西部內陸分布較廣,東部草地較少,且分布零散。因此,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布區(qū)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第(2)題,a西南林區(qū)緯度低,海拔高,物種豐富,地勢陡峭,易發(fā)生水土流失,不適宜大規(guī)??撤?b東北林區(qū)有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c東南林區(qū)人口稠密,是人工林區(qū);三大林區(qū)地勢崎嶇,易發(fā)生水土流失,不適宜開墾為耕地。課后作業(yè)測評

1.讀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構成、中國與部分國家陸地面積比較(2020年)和中國與部分國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比較(2020年)圖,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B.草地所占比例最小C.土地資源利用類型齊全,比例均衡D.陸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均居世界首位A【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讀圖可知我國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草地所占比例較大;土地利用類型齊全,比例不均衡;陸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均不是世界首位。東營市某中學的地理興趣小組對學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并繪制了該村土地利用類型統(tǒng)計圖(如下圖所示)。據(jù)此完成2~3題。2.從1980年到2022年,該村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情況是()A.大量林地成為建設用地

B.大量耕地成為建設用地C.大量草地成為建設用地

D.大量建設用地成為林地3.目前,該村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A.耕地

B.林地C.草地

D.建設用地BD【解析】本題組考查土地資源現(xiàn)狀和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第2題,從1980年到2022年,耕地由原來的75%變?yōu)?%,建設用地由原來的17%變?yōu)?4%,耕地占比減少,大量耕地變?yōu)榻ㄔO用地;林地由3%變?yōu)?%,所以林地面積在擴大;圖中沒有草地變化數(shù)據(jù),無法判斷;建設用地面積在變大,所以不存在大量建設用地變成林地。第3題,由圖可知,2022年建設用地占比84%,是該村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土地日。右圖為中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4.端午節(jié)期間,某地童謠唱道:“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童謠中描述了哪種土地利用類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景色?()A.水田

B.旱地C.林地

D.草地B5.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結合地形和氣候因素綜合考慮,耕地主要分布在()A.東部濕潤、半濕潤地區(qū) B.西北內陸地區(qū)C.北部的高原山地

D.東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區(qū)A【解析】本題組考查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第4題,根據(jù)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此時成熟的小麥是我國北方地區(qū)的農(nóng)作物,土地利用類型是旱地;水田主要種植水稻;林地和草地不生產(chǎn)農(nóng)作物。第5題,根據(jù)所學知識,東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qū)地勢較為平坦,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土壤肥沃,適合耕作;西北內陸地區(qū)水源條件較差,耕地分布較少;北部的高原山地和東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區(qū),地勢起伏大,不利于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耕地面積較少。近年來,我國鼓勵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即一本教科書連續(xù)被不同學生使用。下圖為我國東北地區(qū)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讀圖,完成6~7題。6.教科書的循環(huán)使用直接保護的自然資源是()A.煤炭

B.森林

C.土地

D.石油7.上述自然資源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分布與圖中土地利用類型密切相關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BA【解析】本題組考查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第6題,課本的原材料是樹木,近年來,我國鼓勵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對森林資源具有直接保護作用;與煤炭、土地、石油無關。第7題,森林資源在東北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脈地區(qū)。甲為林地,乙為耕地,丙為草地,丁為三江平原濕地,該資源與圖中甲土地利用類型密切相關。8.由于地表形態(tài)和自然環(huán)境各異,人類利用和開發(fā)土地的方式也不相同。讀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下列搭配正確的是()A.①—水田②—林地③—草地④—旱地B.①—林地②—旱地③—水田④—草地C.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林地④—草地C【解析】根據(jù)圖例判斷可知,①為水田,②為旱地,③為林地,④為草地。9.讀我國四省級行政區(qū)土地利用類型構成統(tǒng)計表(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土地利用類型內蒙古四川黑龍江江蘇耕地8.0813.1225.048.66園林地14.4441.7751.36.06草地46.4228.435.30.23交通及建設用地2.333.233.215.20水域1.611.715.128.41未利用土地27.1211.7410.11.44A.內蒙古耕地比重最小,因為其位于山區(qū),地勢高,起伏大B.四川耕地比重較小,因為當?shù)貧夂蚋珊?地勢起伏大C.黑龍江園林地比重最大,因為當?shù)氐匦我陨降貫橹?地勢起伏大D.江蘇耕地比重最大,因為當?shù)氐匦纹教?土壤肥沃,氣候濕潤D【解析】本題考查我國不同省區(qū)土地利用類型對比。內蒙古耕地比重最小是因為內蒙古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天然降水難以滿足農(nóng)作物生長的需求,農(nóng)業(yè)以畜牧業(yè)為主;四川氣候濕熱,降水豐沛,耕地比重較小是因為地形崎嶇,地勢起伏大;黑龍江園林地比重最大是因為黑龍江省有山地分布,但也分布有大片平原,地形并不以山地為主;江蘇省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濕潤,適宜耕種,耕地比重最大。10.【素養(yǎng)提升·人地協(xié)調觀】實驗中學某小組圍繞人類生存所需的主要食物——谷物開展了探究活動。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顒右?景觀圖片信息挖掘(1)如圖為水牛春耕圖,推斷該照片拍攝點可能位于__。A.塔里木盆地

B.東北平原C.內蒙古高原

D.東南丘陵D活動二:糧食生產(chǎn)與耕地資源谷物在中國的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圖為1949-2019年我國人口數(shù)量及人均耕地面積變化統(tǒng)計圖。(2)我國在圖中所示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_____________呈現(xiàn)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____(多項選擇)。A.人口總量總體在增長B.進口糧食比重加大C.糧食需求量逐年下降D.不合理利用導致耕地退化人均耕地面積AD(3)2000年前后,人均耕地面積出現(xiàn)小幅_____(選填“上升”或“下降”),該現(xiàn)象說明中國制定和實施了保護耕地的政策,加強了對土地資源的監(jiān)督和管理。(4)請你為我國守護谷物提出兩點可行的建議。答:堅守18億畝紅線、推廣農(nóng)業(yè)科技、引入先進技術等。上升【解析】本題考查我國耕地的分布及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