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單元期中期末卷 蘇科九上期末1 答案_第1頁
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單元期中期末卷 蘇科九上期末1 答案_第2頁
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單元期中期末卷 蘇科九上期末1 答案_第3頁
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單元期中期末卷 蘇科九上期末1 答案_第4頁
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單元期中期末卷 蘇科九上期末1 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科版九上期末物理試卷(1)答案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將答案直接寫在橫線上,不必寫出解題過程。)1.【分析】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熱傳遞。熱傳遞過程是能量的轉移過程,做功是能量的轉化過程;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內能增加。【解答】解:(1)在車床上,加工鋁件時,通過做功的方法使鋁件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2)鋁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內能增加。故答案為:做功;不變;增大?!军c評】本題考查了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和熔化的特點,屬于基礎題目。2.【分析】(1)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高度;質量一定,所處的位置越高,重力勢能越大。(2)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速度;質量一定,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窘獯稹拷猓河甑蝿蛩傧侣?,雨滴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雨滴高度變小,重力勢能變小。雨滴動能不變,重力勢能變小,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的和,所以機械能變小。故答案為:不變;減?。粶p小?!军c評】正確判斷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的變化,機械能等于勢能與動能的和,物體不發(fā)生彈性形變時不考慮彈性勢能。3.【分析】知道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中的電流,利用歐姆定律的公式變形可求出電阻的大小。因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其大小與電壓和電流無關,可得出當電壓改變時,導體電阻的大小?!窘獯稹拷猓河晒絀=得,導體的電阻:R===20Ω。因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其大小與電壓和電流無關,所以當導體兩端的電壓降到1V時,導體電阻的大小不變,仍為20Ω。故答案為:20;20?!军c評】本題考查了歐姆定律的簡單應用,關鍵是知道導體的電阻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是一道基礎題目。4.【分析】由圖可知繩子的有效股數,根據s=nh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根據W=Fs拉力做的功,根據P=求出拉力的功率。【解答】解:由圖可知,繩子的有效股數n=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h=3×1m=3m,拉力做的功W=Fs=20N×3m=60J,拉力的功率P===30W。故答案為:60;30。【點評】本題考查了功、功率的計算關鍵是公式的靈活運用和從圖中得出繩子的有效股數。5.【分析】知道熱水器內水的質量,又知道水的比熱容、水的初溫和末溫,利用吸熱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熱量;若這些熱量由效率為40%的天然氣燃燒來提供,Q吸=Q放×40%,再利用Q放=mq求需要天然氣的質量。【解答】解:水吸收的熱量:Q吸=cm△t=4.2×103J/(kg?℃)×80kg×(40℃﹣20℃)=6.72×106J;由題知,Q吸=Q放×40%,Q放===1.68×107J,因為Q放=m天然氣q,所以需要天然氣的質量:m天然氣===0.4m3。故答案為:6.72×106;0.4。【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密度公式、吸熱公式Q吸=cm△t、燃料完全燃燒放熱公式Q放=mq的掌握和運用,利用好條件“若這些熱量由效率為40%的天燃氣灶提供”得出Q吸=Q放×20%是本題的關鍵。6.【分析】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壓和額定電壓相等,根據銘牌求出燈泡正常發(fā)光時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根據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電阻兩端的電壓,再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阻的阻值?!窘獯稹拷猓簾襞菡0l(fā)光時的電壓UL=6V,功率為PL=3W,電路中的電流I=IL===0.5A,電阻兩端的電壓UR=U﹣UL=9V﹣6V=3V,R===6Ω。故答案為:6。【點評】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用,關鍵是知道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壓和額定電壓相等。7.【分析】(1)當開關S1、S2均閉合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源的電壓;(2)只閉合S1時,兩電阻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lián)求出電阻R2阻值,根據P=I2R求出此時R2消耗的功率?!窘獯稹拷猓海?)當開關S1、S2均閉合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由I=可得,電源的電壓:U=IR1=0.3A×30Ω=9V;(2)只閉合S1時,兩電阻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路中的總電阻:R===45Ω,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阻R2阻值:R2=R﹣R1=45Ω﹣30Ω=15Ω,R2消耗的功率:P2=(I′)2R2=(0.2A)2×15Ω=0.6W。故答案為:15;0.6?!军c評】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是一道較為簡單的應用題。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把答案的序號填入下面答案欄表格中的指定位置。)8.【分析】要解決此題需掌握:(1)晶體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保持不變;(2)內能大小與溫度的關系;(3)內能與物體的溫度、質量有關;(4)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做功和熱傳遞。【解答】解:A、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時雖然繼續(xù)吸熱,但溫度是不變的,故A錯誤;B、物體溫度降低,其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減慢,分子動能減小,內能減小,故B正確;C、一座冰山的內能遠遠大于一杯熱水,但熱水的溫度卻高于冰山,故C錯誤;D、一個物體的溫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對其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熱量,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內能與熱量、溫度的關系。內能是狀態(tài)量,熱量是過程量,內能的改變可通過做功或熱傳遞來實現。9.【分析】解決此題要結合內燃機的做功沖程特點和原理進行分析解答,知道做功沖程中的能量轉化?!窘獯稹拷猓涸趦热紮C的做功沖程中,能量轉化關系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氣體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選A?!军c評】解決此題要結合內燃機的四個沖程特點和物體內能的改變進行分析解答。10.【分析】排斥的一定帶同種電荷,吸引的可能帶異種電荷,可能一個帶電,一個不帶電。根據上面的兩個規(guī)律進行判斷?!窘獯稹拷猓阂驗榧讕д?,甲、乙相互排斥,所以甲、乙一定帶同種電荷,即乙一定帶正電。因為甲與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現象:一是帶異種電荷的帶電體之間;二是一個帶電,一個不帶電。由于已知甲一定帶正電。所以一是丙可能和甲帶異種電荷,即帶負電;二是丙可能不帶電。故選C?!军c評】本題的關鍵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況有兩種,所以相互排斥的物體一定帶同種電荷,相吸的物體可能帶異種電荷,可能是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11.【分析】功等于作用在物體的力與物體在該力方向上運動距離的乘積,據此分析計算。【解答】解:在腳與球接觸到球離開腳的過程中,腳對球有力的作用且球在該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故此過程中腳對球做了功,但球在500N踢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不知道,所以腳對球所做的功無法計算;球離腳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滾動了50m,是因為球具有慣性,腳對球沒有力的作用,故此過程中腳對球沒有做功;所以在整個過程中,運動員對足球做的功無法計算。故選D?!军c評】本題應抓住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該力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12.【分析】根據焦耳定律,相同規(guī)格的電熱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根據加熱時間的長短分析吸熱的多少;根據Q吸=cm△t分析比熱容的大小?!窘獯稹拷猓篈、加熱時間長短未知,所以吸收熱量多少不能確定,故A錯誤;B、加熱時間長的吸熱多,根據Q吸=cm△t,質量、升高溫度相同,吸熱多的比熱容大,故B正確;C、由B分析知,加熱時間短的,比熱容小,故C錯誤;D、液體吸熱多少,與物體的質量、比熱容和升高溫度有關,與密度無關,故D錯誤。故選B?!军c評】此題考查了對焦耳定律、比熱容、熱量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在分析時,要搞清各物理量之間的邏輯關系。13.【分析】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占總功的比率,而總功是由有用功(對重物做的功)和額外功(機械損耗帶來的)組成。所以比較機械效率的大小有兩種方法:一、在機械不變的情況下(額外功不變),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就越大;二、在有用功不變的情況下(對重物做的功不變),額外功越少(減輕動滑輪的重,加潤滑油等),機械效率就越大。由“用滑輪或滑輪組提起同一重物”可知幾個裝置的所做的有用功是相等的,哪個裝置所做的額外功少,機械效率就高?!窘獯稹拷猓簷C械效率的計算公式是η=,由“用滑輪或滑輪組提起同一重物”可知這幾個裝置的所做的有用功是相等的,η的高低就取決于W總。而W總=W有用+W額外,使用滑輪或滑輪組時所做的額外功主要是克服動滑輪重和繩重、摩擦所做的功。只有圖B是一個定滑輪,額外功較少,總功也隨之較少,有用功一定時,總功少,所以機械效率較高。故選B?!军c評】機械效率的改變要抓住是有用功變了,還是額外功變了,然后再根據機械效率的物理意義來判斷。14.【分析】求出騎自行車受路面的阻力,根據二力的平衡求騎自行車的動力;知道行駛路程,利用功的公式求小敏做的功,再利用功率公式求小敏蹬車的功率?!窘獯稹拷猓河深}知,小敏騎自行車受路面的阻力:f=0.05×600N=30N,因為小敏勻速騎車,所以小敏的騎車動力:F=f=30N,小敏做的功:W=Fs=30N×100m=3000J,小敏蹬車的功率:P===150W。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了二力的平衡、功的計算、功率的計算,能根據題目條件和力的平衡求出騎車動力是本題的關鍵。15.【分析】開關閉合后,兩個燈泡都不發(fā)光,電流表的指針幾乎不動,說明電路是開路;電壓表的指針有明顯的偏轉,說明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與電源兩極相連?!窘獯稹拷猓弘娏鞅硎冀K無示數,說明電路故障為斷路。將電壓表并聯(lián)在b、c兩點,電壓表無示數,說明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不能與電源兩極相連,即L1完好。將電壓表接到a、b兩點,觀察電壓表有明顯示數,說明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與電源兩極相連,說明燈L2斷路。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了根據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情況判斷串聯(lián)電路的故障,電流表示數為零說明故障是開路,電壓表有示數,說明開路在電壓表的兩接線柱之間。16.【分析】由電路圖可知,指示燈與變阻器串聯(lián),電壓表測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根據水位的變化可知浮子的移動、滑片的移動,進一步可知變阻器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和指示燈兩端的電壓變化,根據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化,根據P=UI可知電路消耗功率和燈泡實際功率的變化,進一步可知燈泡亮暗的變化。【解答】解:當水位下降時,浮子帶動滑片下移,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指示燈兩端的電壓變大,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小,即電壓的示數變小,故A不正確;因P=UI,且燈泡的亮暗取決于實際功率的大小,所以,電路的總功率和指示燈的實際功率變大,燈泡變亮,故C正確,D不正確;反之,當水位上升時,浮子帶動滑片上移,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指示燈的實際功率變小,指示燈變暗,電壓表的示數變大,故A不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分析好水位變化時電路中總電阻的變化是關鍵。17.【分析】知道兩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根據P=UI求出兩燈泡的額定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兩燈泡的電阻,根據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求出兩燈泡串聯(lián)在15伏的電源上時電路中的電流,然后與兩燈泡的額定電流相比較,電流相等的燈泡正常發(fā)光,否則燈泡不能正常發(fā)光。【解答】解:由P=UI可得,兩燈泡的額定電流分別為:I甲===1A,I乙===A≈0.33A,由I=可得,兩燈泡的電阻分別為:R甲===9Ω,R乙===18Ω,兩燈泡串聯(lián)在15伏的電源上時,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中的電流:I==≈0.56A,因I乙<I<I甲,所以,兩燈均不能正常發(fā)光。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靈活應用,燈泡是否正常發(fā)光可以比較燈泡兩端的電壓與額定電壓是否相等、可以比較電路中的電流與燈泡的額定電流相等。三、實驗探究題(18小題8分,19小題8分,20小題6分。共22分)18.【分析】(1)水吸收熱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觀察到,可以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間接反應,加熱時間越長,水吸收的熱量越多;(2)認真分析表中數據即可得出結論。(3)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水和食用油加熱,在相等時間內水與食用油吸熱的熱量相等,加熱時間越長,液體吸收的熱量越多。(4)根據比熱容的概念和Q=Cm△t進行分析,即△t和質量相等時,吸收的熱量越多的物質,即吸熱的能力強(比熱容越大)。【解答】解:(1)在該實驗中,用加熱時間長短,反應水吸收的熱量的多少;所以記錄加熱時間,為了比較水吸收熱量的多少。(2)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加熱結束時,食用油的溫度和水的溫度分別是68℃、45℃,食用油的溫度高。(3)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水和食用油加熱,在相等時間內水與食用油吸熱的熱量相等,加熱時間越長,液體吸收的熱量越多;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水的加熱時間更長,水吸收的熱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4)由Q=cm△t知:質量相同的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多的物質比熱容大。因為水和食用油的質量相同,它們的初溫相同,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所以水的比熱容大,即水吸熱的能力更強。故答案為:(1)加熱時間反應吸收熱量的多少;(2)高;(3)大于;(4)水?!军c評】此題考查了我們對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力,還一定注意應用控制變量法來考慮。我們要能夠根據相關的實驗數據得出需要的結論,并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于生活。19.【分析】(1)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應把電阻、滑動變阻器、電流表串聯(lián)起來,電壓表并聯(lián)在電阻兩端。電流表和電壓表注意電流正進負出;滑動變阻器注意一上一下接線。(2)①實驗中要保證電阻兩端電壓不變,更換電阻后,要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②電阻兩端電壓達不到1.5V,可從滑動變阻器阻值大小、電源電壓大小、電阻本身等方面分析原因;③根據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原理,換用最大阻值較大的滑動變阻器或換用電壓較低的電源;(3)運用控制變量法歸納實驗結論?!窘獯稹拷猓海?)根據實驗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圖,如圖所示:(2)②用R2替換R1接入電路,接下來他應該進行的操作是: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R2兩端的電壓為1.5V,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2;③用R3替換R2接入電路進行實驗,發(fā)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R3兩端的電壓始終無法達到1.5V,可能是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滑動變阻器分壓太小,使電阻R3兩端的電壓過大造成的;或是由于控制的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太小造成的;或是電源電壓太大。解決的辦法:換用最大阻值較大的滑動變阻器(或換用電壓較低的電源);(3)實驗結論為: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故答案為:(1)見上圖;(2)②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1.5V;③換用最大阻值較大的滑動變阻器(或換用電壓較低的電源);(3)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军c評】1、本題考查了連接實物電路圖、畫電路圖、實驗操作與實驗現象分析等問題;2、先分析清楚實驗的原理圖,再連接實物電路圖;3、連接實物圖時應注意:①電壓表、電流表的正負極不要接反。②注意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不要接錯。③滑動變阻器的分壓與限流接法,滑片移動時阻值的變化應符合題意要求。④作圖要美觀,連線不要交叉。20.【分析】(1)(2)根據表格中數據,利用η=×100%=×100%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用同一個滑輪組提升物體時,物重越大,效率越高。而圖中的滑輪很大,卻只提起一個小皮箱,可知機械效率是很低的。【解答】解:(1)第一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55.6%,表格如下:實驗次數鉤碼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η/%110.10.60.355.6220.10.90.374.1330.11.10.390.9(2)分析三次實驗數據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3)在宣傳畫中滑輪提升物體,物重很小,機械效率很低,著實是一種浪費。故答案為:(1)55.6;(2)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3)宣傳畫中滑輪提升物體時物重太小,機械效率很低?!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滑輪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實驗,以及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四、計算題(第21小題9分,第22題9分,共18分)21.【分析】(1)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不計摩擦時,根據η=×100%=×100%=×100%=×100%求出被提升物體的重;(2)根據F=(G+G動)求出動滑輪的總重;(3)不計摩擦時,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物體重力和動滑輪重力做的功為總功,根據η=×100%=×100%=×100%求出該滑輪提升400N的重物時的機械效率?!窘獯稹拷猓海?)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n=5,由η=×100%=×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