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2單元旅游景觀欣賞與旅游活動設計第2節(jié)旅游景觀欣賞學案魯教版選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2單元旅游景觀欣賞與旅游活動設計第2節(jié)旅游景觀欣賞學案魯教版選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2單元旅游景觀欣賞與旅游活動設計第2節(jié)旅游景觀欣賞學案魯教版選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2單元旅游景觀欣賞與旅游活動設計第2節(jié)旅游景觀欣賞學案魯教版選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2單元旅游景觀欣賞與旅游活動設計第2節(jié)旅游景觀欣賞學案魯教版選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其次節(jié)旅游景觀欣賞學習目標:1.了解旅游景觀的審美特征。2.理解并駕馭旅游景觀的欣賞方法。(重點)3.理解不同旅游景觀的地理成因。(難點)一、旅游是綜合性審美活動旅游是一項綜合性的審美活動。它集自然美、藝術美與社會美之大成,具有形象美、色調(diào)美、動態(tài)美、朦朧美、聽覺美等多種美感類型。1.古詩云: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作者在詩中反映了哪些大自然的自然美?[提示]詩中“兩只黃鸝”、“一行白鷺”——形象美,“翠柳”、“青天”、“千秋雪”——色調(diào)美,“上”、“含”、“泊”——動態(tài)美。二、旅游景觀的欣賞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讀書能提高自己文化素養(yǎng)和對旅游景觀的欣賞水平。(2)行萬里路提倡親身去實踐,在實踐中提高審美情趣。2.遠望近看,適時欣賞(1)選擇觀景位置景觀欣賞,遠望取其勢,近看取其質(zhì)。詳細做法如下:欣賞位置旅游景觀欣賞效果遠望遠眺峰巒宏偉、峻秀、奇妙丘陵地區(qū)的梯田凹凸錯落,彎曲流暢,形成線與面的完備結(jié)合俯看遠望江、河、大海觀其曠景,體會遠望情趣近看平視城市中的湖泊沿湖建筑物越多越高,湖面則顯得越小,平視顯得更美低看較小的湖沼池塘臨廊、榭欣賞水中倒影,體驗天地之奇妙乘船沿水路欣賞山水組合景觀水流、船動、山移,如游畫中,令人心曠神怡(2)把握欣賞時機:欣賞自然美景要把握季節(jié)、時間及氣象變更,體驗大自然的色調(diào)美、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人文景觀欣賞同樣要把握時機。(3)動靜結(jié)合:審美活動處于“動”的狀態(tài)。3.把握特點,情景交融(1)把握景觀的美感特征:自然景觀的美感,主要包括形象美、色調(diào)美、動態(tài)美和聽覺美。其中,形象美是最為顯著的美感特征。(2)體驗景觀的意境。(3)以情觀景eq\b\lc\{(\a\vs4\al\co1(直覺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華))2.在以情觀景中,直覺感受就是視覺和聽覺感受。同一景觀不同欣賞者在欣賞時會有同樣的情感,這兩句話對嗎?為什么?[提示]這兩句話不正確。直覺感受除包括視覺、聽覺感受外,還包括味覺、嗅覺、觸覺等。旅游者移情于景時,景憐憫不同,且情隨景變,情景交融的結(jié)果也是不同的。三、不同旅游景觀的地理成因各種旅游景觀,都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產(chǎn)物。1.自然旅游景觀的成因(1)地質(zhì)構造、巖性和地貌因素。(2)天氣和氣候因素。(3)水文因素。(4)生物景觀的形成和特征,取決于氣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條件的綜合影響。2.人文旅游景觀的成因(1)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成了人文景觀的地域差異。(2)各地不同的歷史文化、人口特征、生活習慣和政治經(jīng)濟狀況,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人文旅游景觀。3.黃山松是黃山“四絕”之一,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從旅游景觀的地理成因分析黃山松的成因。[提示]黃山松是氣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條件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學生分組探究一旅游景觀的欣賞(深化理解)第1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黃山景區(qū)內(nèi)出名可數(shù)的景點800多處。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且各有特點:蓮花峰奇麗,光明頂高曠,天都峰險峻。黃山以變?nèi)?,一年四季景各異,初春: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漫山杜鵑,爭奇斗艷,十里桃花,萬紫千紅;盛夏:涌泉池清,峭壁飛瀑,層巒疊翠,綠蔭遍地,奇花異草,芳香迷人;金秋:丹楓如火,山花流芳,層林盡染,凝紫飛紅,絢麗絢爛;嚴冬:銀裝素裹,玉樹瓊樓,霧凇冰掛,晶瑩雅潔。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奇松,“高可尋丈短尺許,寄生以石不以土”。名松一百多棵,其中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有32棵。怪石,出名可數(shù)的有一百二十多處,它們巧奪天工,妙趣橫生。尤其是與奇松相映成趣,格外瑰奇?!包S山甲天下,松與石最奇”。云海,是黃山的魔術大師,使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只信茫茫云是海,不信茫茫海是云”。溫泉,屬碳酸鹽型,水質(zhì)可浴可飲,水溫長年保持在42°C左右?!拔逶廊襞c黃山并,猶欠靈砂一溫泉”。請思索下列問題:1.黃山景區(qū)中隱藏著哪些美感特征?[提示]形象美、色調(diào)美、動態(tài)美、聽覺美和朦朧美。2.去黃山旅游應把握好哪些欣賞方法?[提示]選擇欣賞位置,把握欣賞時機,把握景觀特點,情景交融。第2步結(jié)論——自我總結(jié),素能培育1.遠望近看,適時欣賞項目欣賞要求景觀特點舉例選擇欣賞位置遠眺俯視高大宏偉、面積廣武陵源特定位置地貌的酷似造型黃山石猴觀海、肇慶七星巖仰視瀑布景觀黃果樹瀑布、尼亞加拉瀑布俯覽、遠望以回環(huán)曲線構景的江河,以曠景取勝的湖海岳陽樓上觀洞庭湖亭、榭、水邊小路欣賞比較小的湖沼池塘濟南大明湖乘船山水有機組合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把握欣賞時機不同季節(jié)自然景觀隨季節(jié)變更的差異明顯黃山、廬山等夏季欣賞不同時刻日出、日落泰山日出、黃山日落特定時間景觀出現(xiàn)時間特定青海湖觀鳥、錢塘江大潮、“空中樓閣”2.把握特點,情景交融(1)把握景觀的美感特征①形象美②色調(diào)美③動態(tài)美④聽覺美(2)eq\a\vs4\al(體,驗,景,觀,的,意,境)eq\b\lc\{(\a\vs4\al\co1(\a\vs4\al(自然,景觀)—\a\vs4\al(本質(zhì))\b\lc\{(\a\vs4\al\co1(成因:例如,桂林山水屬喀斯特地貌,象征意義:例如,幽蘭象征清雅,松、,竹、梅寓意君子的氣節(jié))),\a\vs4\al(人文,景觀)—\a\vs4\al(了解其歷史文化背,景,聯(lián)系相關歷史,典故、文學名篇)—例\b\lc\{(\a\vs4\al\co1(北京圓明園遺址,蘇州寒山寺,北京天壇)),\a\vs4\al(民俗,風情)—\a\vs4\al(特定地區(qū)民風民俗,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例\b\lc\{(\a\vs4\al\co1(清明祭掃黃帝陵,內(nèi)蒙古草原風光,與蒙古族風情))))(3)以情觀景步驟:直覺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華第3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某區(qū)域圖。材料二旅游景觀圖。甲乙(1)材料一圖中景區(qū)B和C分別對應材料二景觀的____圖和______圖。(2)C景區(qū)以移山倒海的壯麗氣概著稱于世,“蓋河漩渦,如一壺然”是其真實寫照。簡要說明如何欣賞此景觀才能達到最佳效果。(3)要想在B景區(qū)欣賞日出,首先要留意什么?【思路點撥】依據(jù)圖文材料推斷景觀特點,進而選擇合適的欣賞方法。[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旅游景觀欣賞。由材料一中B、C景區(qū)位置及材料二景觀圖推斷,景區(qū)B為山東泰山,在泰山觀日出應留意把握欣賞時機,景區(qū)C為黃河壺口瀑布,在適當距離仰視,才能達到最佳欣賞效果。[答案](1)乙甲(2)適當距離仰視。(3)把握欣賞時機。幾種特別景觀欣賞位置的選擇(1)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廣東肇慶的七星巖、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詩瑪、安徽黃山的石猴觀海、青島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欣賞點才能獲得某種形象。(2)山中的峽谷、洞、一線天之類的景觀,如長江三峽、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桂林的蘆笛巖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觀方知其妙。(3)瀑布景觀,宜在適當距離仰視,以兼收其形、色、聲、動等美感。學生分組探究二旅游景觀的地理成因(拓展延長)第1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桂林山水風景名勝區(qū),位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是世界聞名的風景巡游城市。地處湘桂走廊南端的槽谷平原,有著絕無僅有的喀斯特地貌。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桂林是世界聞名的風景巡游城市,有著絕無僅有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tài);漓江的水,曲折,明凈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奇麗壯麗;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瑯滿目,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譽。請思索下列問題:1.桂林地區(qū)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緣由是什么?[提示]桂林地區(qū)原為海洋,石灰?guī)r大量沉積,后抬升為陸地,石灰?guī)r廣布。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暖和,降水豐沛。地勢西、北、東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漓江南北縱貫,水的流淌性強。亞熱帶氣候利于生物生長和有機質(zhì)的積累,土壤和水中的有機酸含量高,水的溶蝕力強。2.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有何不同?[提示]在地層平緩、節(jié)理發(fā)育的砂礫巖分布區(qū),形成奇崎突兀的丹霞地貌;而石灰?guī)r等可溶性巖層在水的溶蝕和淀積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第2步結(jié)論——自我總結(jié),素能培育各種旅游景觀,都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產(chǎn)物,其地理成因分析如下表:景觀類型形成緣由舉例自然景觀地質(zhì)地貌景觀地質(zhì)構造、巖性和地貌因素,是形成地質(zhì)地貌景觀的重要緣由斷塊隆升——泰山、恒山、華山、廬山等;構造斷陷——鄱陽湖、青海湖等;火山活動——五大連池等;流水溶蝕——貴州溶洞、云南石林等;在地層平緩、節(jié)理發(fā)育的砂礫巖分布區(qū)——奇峰突兀的廣東丹霞山;風蝕作用——雅丹地貌,如新疆“魔鬼城”等自然景觀天象與氣象景觀天氣現(xiàn)象本身就是自然景觀;氣候?qū)︼L景地貌的雕塑、風景水體的形成、欣賞性動植物的生長與演化,有限制性的影響哈爾濱的冰雪、長春的霧凇、黃山的云海、北京香山紅葉等水域風光水文因素是旅游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動力作用是很多旅游景觀形成的重要緣由海洋、湖泊、河流、沼澤、泉水、瀑布和冰川等都是重要的旅游景觀類型;海洋的潮汐作用形成錢塘潮生物景觀取決于氣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條件的綜合影響各類自然愛護區(qū)、森林公園和特色生物景觀,都是富有朝氣的自然景觀不行缺少的組成部分人文景觀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成了人文景觀的地域差異;各地不同的歷史文化、人口特征、生活習慣和政治經(jīng)濟狀況,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人文旅游景觀我國西北地區(qū)氣候干燥,有利于壁畫保存,而南方地區(qū)氣候潮濕,以雕刻造像為主;古都、風俗民情、宗教文化景觀、各地生活習俗的不同特點、不同的飲食習俗形成不同的菜系和風味小吃等,都是重要的人文旅游景觀第3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隆冬季節(jié),走進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這就是“霧凇”。霧凇通稱“樹掛”,是水汽遇冷凝聚在枝葉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中形成的。材料二吉林霧凇形成示意圖。(1)人們常說“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說出這句話體現(xiàn)的景觀欣賞要求,并簡述吉林霧凇的形成過程。(2)2007年底國家將豐滿大壩定為病壩。豐滿大壩若被拆除,下游霧凇景觀或?qū)⒁虼讼?。簡要說明緣由?!舅悸伏c撥】細致從圖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理。[解析]第(1)題,霧凇的形成應滿意空氣的濕度大,遇冷凝聚。第(2)題,大壩的拆除,變更了下游河水的溫度,使空氣中的溫度降低,從而造成霧凇景觀的消逝。[答案](1)留意把握欣賞時機。形成過程:冬季,松花湖流出的江水水溫較高,水汽大量蒸發(fā);地處山谷,風力較弱,水汽不易消散;氣溫低于—20℃,水汽遇寒冷的空氣及樹枝而凝聚。(2)大壩拆除會使下游河流水溫下降,河水封凍,空氣中水汽含量大幅度減小。旅游景區(qū)的景觀特點及其成因分析(1)一個景區(qū)的景觀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描述:①旅游資源:是否豐富、多樣;②景觀的主要類型:以自然景觀為主還是以人文景觀為主,自然景觀以山林為主還是以水體為主,人文景觀以歷史文化為主還是以現(xiàn)代風貌為主等;③景觀特色:有何地方特色和審美特色;④景觀品位的凹凸:是世界級、國家級還是地方級。(2)景觀特點的地理成因:考慮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①自然因素:地質(zhì)地貌、氣象氣候、水文、生物等;②人文因素:人口、經(jīng)濟、城鄉(xiāng)聚落、文化、政治等。教材P42圖2-2-18廣東丹霞山——[先讀圖識表]———————————————1.由圖可知山體以紅色砂礫巖為主,巖性軟硬相間,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2.地質(zhì)構造運動將巖層整體抬升。3.長期流水侵蝕、風化和重力倒塌等外力作用。——[再演練應用]———————————————結(jié)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下列有關丹霞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主要由紅色砂巖和礫巖等沉積巖組成②與當?shù)靥貏e的地質(zhì)地貌親密相關③與當?shù)氐臍夂蚝退臈l件親密相關④與當?shù)氐娜宋沫h(huán)境親密相關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下列對地貌旅游資源所構成的巖石類型的表述,正確的是()A.火山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花崗巖B.丹霞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流紋巖C.巖溶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可溶性的沉積巖D.球狀風化形成的山石景觀的巖石構成是砂巖[解析]第(1)題,組成丹霞地貌的巖石是紅色砂巖、礫巖等沉積巖,其特別地貌的形成與當?shù)氐牡刭|(zhì)地貌、氣候、水文等自然條件親密相關,而與人文條件無關。第(2)題,火山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玄武巖類,如流紋巖;丹霞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紅色砂巖,是一種沉積巖;巖溶地貌景觀的巖石構成是可溶性的沉積巖,如石灰?guī)r;球狀風化形成的山石景觀的巖石構成是花崗巖。[答案](1)D(2)C先思索再核對答案教材第41頁活動[答案]我國的造園藝術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nèi)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我國北方北京一帶,后者主要在南方以蘇州為代表。北方皇家園林規(guī)模浩大,面積廣袤,建設恢宏,金碧輝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