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第1頁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2025.2命題人:上饒中學張妮鷹潭一中張帆(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請保持答題卡的整潔。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中國文論中圍繞“味”有一系列表示味覺的詞匯,它們都是描述文本美學體驗重要的主導性隱喻。將《文心雕龍》中元范疇“味”置于海外漢學的言述場域中,考量“味”的各類跨文化譯釋,發(fā)現在譯解名詞“味”時,海外譯者多采用taste和flavor。本文將從原典出發(fā),在中西詩學的雙向闡釋中,進一步闡析并澄清“味”之義界。就文化交流本意而言,強調個別文化傳統(tǒng)的個性和差異,是為了突出其發(fā)展路徑中不同的偏重,以求在闡釋性的交流中達到相互的理解、借鑒和融合。某種程度而言,譯釋這種闡釋性交流方式,同時也是譯者迂回進入原文的一種方式,是譯者意識與作者意識之間的一種匯合。它并非一種簡單的個人行為,而隱含著譯者與作者所處兩種詩學的對話。從中可以窺見一種詩學對另一種詩學的觀照、比較、體驗和領悟。通過參酌原典,對“味”與taste進行比較和闡釋,以跨越思維間距推動文化互識與文論互通。從語義內涵層面進行考察,flavor語義側重能辨別出來的特性,即指某一物質有別于其他物質的顯著或獨特品質;savor的語義更側重興味和意味,通常表示喜歡或享受美味,也指某些特征和性質能賦予事物以生命力或刺激性。相對而言,taste比flavor和savor的指涉范圍要廣,它可指涉任何味道,但其本身并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性質或某一具體的味道。中國文論中多“味”的原因之一,即為“味”的涵括性,它可以將大量有共同點的范疇(如“成”或“酸”)囊括進來,也可以容納每一種味道的精細而具體的特性。此外,taste通常表示一種強烈的印象、感情或對事物性質的深層認識。而“味”也具有一種持續(xù)性特征,這種特性和閱讀之后文本在頭腦中的“持續(xù)”性相類,這就使文本的意味得以延展和敞開。由此可知,taste與元范疇“味”的涵括性和持續(xù)性兩方面含義相對接近。共8頁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第2頁共8頁接著考察“味”和taste的詞義演化歷程。《說文解字》云:“味,滋味也。從口,未聲?!薄墩f文解字句讀》云:“是滋即味也。”滋味,同義復合?!拔丁痹肝镔|的氣味,以及刺激人引起生理反應的味覺。后來隨著文明進步,人們由此而逐漸超越生理快感,而引申指向人的審美感受。先秦時“味”用于音樂批評,魏晉時開始轉向文學批評??梢哉f,先秦到魏晉是“味”從一個生理快感衍化為審美概念的時期。發(fā)展到魏晉南北朝,特別是南朝齊梁時代,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自覺,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藝理論批評發(fā)展到了一個高峰時期,“味”的內涵也迅速向審美屬性和審美活動方面展開,成為一個純粹的美學范疇。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審美范疇,“味”的真正確立,是由劉超、鐘嶸兩位理論家完成的。關于魏晉南北朝的“味”論,學界多聚焦于鐘嶸“滋味”說,多認為鐘嶸首倡此說。事實上,“滋味”最先由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中提及,《聲律》云,“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滋味流于下句,氣力窮于和韻。”隨后鐘嶸將之視為審美標準。晚唐司空圖的“味外之旨”(即“味外味”)又將“味”的關學價值和理論深度推至頂點。近代古文大家林紓把“味”視為文章的最高境界,提出“味者,事理精確處耐人咀嚼之謂”之觀點。由此可見,元范疇“味”的發(fā)展經歷了由感覺到心理統(tǒng)一融合的過程,體現了其審美體驗和審美思維不斷衍變升級的趨向。追溯西方taste的詞義演變可知,taste源自拉丁文tangere,意為“感覺、處理、接觸”。早在13世紀taste一詞就與身體感官相關聯(lián),最初它的語義范圍比“品嘗”更廣泛,近似于現在的觸覺或感覺。從14世紀的文獻資料中可見,它與感覺器官嘴密切關聯(lián),但在一段時間內通過其隱喻含義的擴展,taste具有了更普遍的含義。例如1425年,goodtaste被理解為“一種良好的理解力”,而1502年,又被賦予“沒有精神品位”的含義。從17世紀開始,尤其是18世紀,取自身體被動感覺的taste,隱喻遷移為一種本質上非被動的智識行為和操作。taste被冠以一種普遍品質的“品味”含義,即用以快速準確辨別事物性質的心智力量。于是taste原先所表示的強烈而活躍的“味覺”含義,逐漸被相對弱勢但卻是人類所共有的“品味”習慣所取代。自此,所謂的“品味”和“好品味”已與人類活躍的感官相分離,變成獲得某種習慣和規(guī)則的問題。如蘇格蘭哲學家大衛(wèi)·休謨(DavidHume)曾指出,健全的理智力能同精致的感受相結合,因實際做煉得以增強,后又經過比較而完善,還能滌除一切偏見。這些品質綜合起來所做的評判就是品味(taste)和美(beauty)的真正標準。而“無味”也已與味覺分離,并往往是在道德而非審美語境下,以相對較弱的方式承載了更古老和更廣泛的感覺、觸覺和理解。因此,休謨提倡品味(鑒賞)和審美判斷時應忠實地謹持道德原則。在這一過程中,taste逐漸脫離其個體主觀感覺的束縛,由小寫的“味覺”轉變?yōu)榫哂衅毡樾再|的、客觀的、大寫的“品味”。對英語世界《文心雕龍》元范疇“味”的譯釋進行考察,不僅關涉中西詩學跨時空對話的創(chuàng)生圖景,更關涉中國傳統(tǒng)文論借由他者迂回進入自我,反向衍生并豐富自我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應“以中國為方法,以世界為目的”,扎根元范疇在漢語文化土壤的核心意義,用中國的材料研究和解釋中國的思想。通過對范疇的雙向梳理與溯源,認清漢學意識形態(tài)化的誤區(qū),識解再生產過程中的誤讀及其背后的深層制因。在吐納中西的基礎上,兼取東西方之長的現代性的詩學話語,才能從根本上不斷認清自我、遙近真理。(摘編自戴文靜的《“味”與“taste”的中西互釋研究》)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第3頁共8頁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強調文化傳統(tǒng)的個性和差異,突出發(fā)展路徑中的不同偏重,就能在闡釋性交流中相互理解、借鑒和融合。B.中國文論中多“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味”具有涵括性,可以容納每一種味道精細而具體的特性。C.在中國“味”原指物質的氣味,以及刺激人引起生理反應的味覺,之后逐漸指向人的審美感受。D.在taste的演變過程中,“無味”逐漸與味覺分離,西方學者都提倡鑒賞和審美判斷時應遵守道德原則。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譯釋這種闡釋性交流方式,是譯者意識與作者意識之間的一種匯合,隱含著兩種詩學的對話。B.海外譯者多用taste解“味”,其中一個原因是taste與元范疇“味”的涵括性和持續(xù)性兩方面含義相對接近。C.審美范疇的“味”真正確立,是由劉勰、鐘嶸兩位理論家完成的,他們把“味”視為文章的最高境界。D.taste原意為“感覺、接觸”,語義近似于現在的觸覺或感覺,其早期語義范圍比“品嘗”更廣。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的“味”不具審美概念的一項是()(3分)A.茶味之苦,寧以周原而成飴?(《文心雕龍·夸飾》)B.使味飄飄而輕舉,情曄曄而更新。(《文心雕龍·物色》)C.道味相附,懸緒自接。如樂之和,心聲克協(xié)。(《文心雕龍·附會》)D.研味孝老,則知文質附乎性情。(《文心雕龍·情采》)4.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遺產是一個豐富的寶庫,由于巨大的文化隔閡,中國傳統(tǒng)文論資源很難直接應用于今天的文學現實,近些年來不斷有人提出“現代轉換”的問題。本文對古代文學理論的現代轉化有何借鑒意義,請結合文本概括分析。(4分)5.請根據材料概括并分析“味”與“taste”在語義演變過程中的異同。(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童年隨之而去(節(jié)選)木心母親、姑媽等人在睡獅庵請和尚做佛事?!拔摇彪S著在山上呆了一段時間后,天天吵著要回家,終于-回家啰!走出山門時,回望了一眼-睡獅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這樣大的庵呢?這些人都不問問。家庭教師是前清中舉的飽學鴻儒,我卻是塊亂點頭的頑石,一味敷衍度日。背書,作對子,還混得過,私底下只想翻稗書。那時代,尤其是我家吧,“禁書”的范圍之廣,連唐詩宋詞也不準上來,說:“還早?!彼砸槐尽稓v代名窯釋》中的兩句“雨過天青云開處,者般顏色做將來”,我就覺得清新有味道,瑯瑯上口。某日對著案頭一只青瓷水盂,不覺漏了嘴,老夫子竟聽見了,訓道:“哪里來的歪詩,以后不可吟風弄月,喪志的呢!”一肚皮悶瞀的怨氣,這個暗躉道的書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寫個“逃”,怎么個逃法呢,一點策略也沒有。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第4頁共8頁滿船的人興奮地等待解纜起篇,我忽然想著了睡獅庵中的一只碗!那碗卻有來歷。-我不愿吃齋,老法師特意贈我一只名窯的小孟,青藍得十分可愛,盛來的飯,似乎變得可口了。母親說:“畢竟老法師道行高,摸得著孫行者的脾氣。”我又誦起:“雨過天青云開處,者般顏色做將來?!蹦赣H說:“對的,是越窯,這只叫益①,這只色澤特別好,也只有大當家和尚才拿得出這樣的寶貝,小心摔破了?!泵看尾彤叄易匀ト呄磧?,藏好。臨走的那晚,我用棉紙包了,放在枕邊。不料清晨被催起后頭昏昏地盡呆看眾人忙碌,忘記將那碗放進箱籠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這船要起篇的當兒,暮地報起:“碗!”“什么?”母親不知所云?!澳秋埻耄礁G益?!薄澳惴旁谀睦??”“枕頭邊!”母親素知凡是我想著什么東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辦法是那東西到了我手上?!盎厝タ梢再I,同樣的!”“買不到!不會一樣的?!蔽宜坪醴浅G宄切┦怯幸粺o二?!霸趺崔k呢,再上去拿?!蹦赣H的意思是:難道不開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我走過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纜的樹樁上,低頭凝視河水。滿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顧,繼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無人上岸來勸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親才能使我離開樹樁。母親沒有說什么,輕聲吩咐一個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襖三腳兩步飛過跳板,上山了。船里的吱吱喳喳漸息,各自找樂子,下棋、戲牌、嗑瓜子,有的開了和尚所賜的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搖搖手。這河灘有的是好玩的東西,五色小石卵,黛綠的螺螄,青灰而透明的小蝦······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這么長的時間。鷓鴣在遠處一聲聲叫。夜里下過雨。是那年輕的船夫的嗓音-來啰······來啰······可是不見人影。他走的是另一條小徑,兩手空空地奔近來,我感到不祥-碗沒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他憨笑著伸手入懷,從斜搭而系腰帶的棉襖里,掏出那只益,棉紙濕了破了,他臉上倒沒有汗一一我雙手接過,謝了他。摔著,走過跳板······一陣搖晃,漸聞櫓聲欸乃,碧波像大匹軟緞,蕩漾舒展,船頭的水聲,船梢搖櫓者的斷續(xù)語聲,顯得異樣地寧適。我不愿進艙去,獨自靠前勝而坐。夜間是下過大雨,還聽到雷聲。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閃裊,迎面的風又暖又涼,母親為什么不來。河面漸寬,山也平下來了,我想把碗洗一洗。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容了河水順手潑去,陽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來,可以波得遠些-一脫手,碗飛掉了!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余著,向船后漸遠漸遠······望著望不見的東西-醒不過來了。對母親怎說······那船夫。母親出艙來,端著一碟印糕艾餃。我告訴了她。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第5頁共8頁“有人會撈得的,就是沉了,將來有人會撈起來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進艙來喝熱茶······這種事以后多著呢?!弊詈笠痪浜茌p很輕,什么意思?現在回想起來,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益,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那時,那浮余的益,隨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選自《哥倫比亞的倒影》,有刪節(jié))注釋:①益(wǎn),一種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篇用清麗的語言、平淡的筆觸敘述著對童年學習生活的回憶,奠定了樸實而雅致的基調。B.文章用簡短的對話突顯“我”忘帶盎時的焦急和遷怒于人,同時側面展現了我對盌的珍視。C.船夫取盌回來,兩手空空,后又伸手入懷的細節(jié),使讀者的心與“我”一樣由期待到失落,轉而驚喜。D.“最后一句很輕很輕,什么意思?”的設問,將全文的情感和立意和盤托出,使文章富有深刻哲理。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3段插敘兒時私塾讀書事,旨趣頗似魯迅的“三味書屋”,小趣事見作者的童心,老師的古板見童真。B.在等待船夫取盌時,通過描寫船中眾人熱鬧景象,直接展現了等待時間之久,碗的珍貴也隨之增一分。C.文中畫線部分運用比喻和多感官相結合的手法,展現怡人的風景,突顯盌失而復得后“我”的喜悅。D.文章最后一段點題,用一句虛寫結束全文,語言看似平靜,實則暗涌著激蕩心靈的哲思與情感。8.“盌”在文中多次出現,請簡析其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4分)9.班級計劃舉行讀書分享會,請你圍繞“盌·童年·成長”這組關鍵詞,寫出你的發(fā)言提綱。(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貞觀六年,有人告尚書右丞魏征,言其阿黨親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案臉此事,乃言者不直。彥博奏稱,征既為人所道,雖在無私,亦有可貴。遂令彥博謂征曰:“爾諫正我數百條,豈以此小事,便損眾美?自今以后,不得不存形跡?!本訑的?,太宗謂征曰:“昨來在外,聞有何不是事?”征曰:“前日令彥博宣救語臣曰:“因何不存形跡?”此言大不是。臣聞君臣同氣,又均一體。未聞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國之興衰,或未可知!”太宗瞿然改容曰:“前發(fā)此語,尋已悔之。實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懷隱避?!闭髂税荻栽唬骸俺家陨碓S國,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負。但愿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異乎?”征曰:“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陷君大惡,家國并喪,獨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碧谠唬骸熬`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計?!蹦速n絹二百匹。(選自《貞觀政要·直諫》)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材料二:余觀太宗常屈已以從群臣之議,而魏鄭公之徒,喜遭其時,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無不諫諍,雖其忠誠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則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稱賢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淵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書存也。及觀鄭公以諫諍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禮,失終始之義,則未嘗不反復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鄭公之賢焉。(選自曾鞏《書魏鄭公傳》)材料三:太宗之心,則吾恐其無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義,以行其私。而當時與之爭者,才能知術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義之可借。是以被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選自未熹《朱子文集·答陳同甫書》)10.文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則思唐A之所以B治C太宗D之所以E稱賢主F面前世之君G不及者H其淵源I皆出于此也11.下列對加點字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A.黨,偏袒,與成語“黨同伐異”“結黨營私”的“黨”意義相同。B.居,經過,與《登泰山記》中“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的“居”意義不同。C.者,······的人,與促織》中“村中少年好事者”的“者”用法不同。D.私,私心,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臣之妻私臣”的“私”用法相同。12.下列對相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有人告發(fā)尚書右丞魏征,說他偏袒親戚,雖最后查明是告發(fā)者沒有依據事實,但是皇帝還是讓人轉告魏征要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B.魏征表示想當良臣而不是忠臣,因為當良臣能使自身獲得美名,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稱號;而當忠臣會使自己被誅滅,使君王置身于惡名中。C.太宗對魏征將諫諍事付予史官大怒,減少了對魏征的禮遇,喪失了始終如一的君臣道義,反復嘆息,遺憾魏征不慎重思考。D.朱熹認為,與太宗同時代的其他競爭者們,既在才學及治理國家方面比不上太宗,也不知道可以假借仁義來修飾自己的行為。13.把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臣以身許國,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負。(2)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14.請你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曾鞏和朱熹對唐太宗的評價,并談談應該如何評價歷史人物。(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5-16題。送蔡山人李白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舵。燕客①期躍馬,唐生安敢譏。采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故山有松月,遲爾玩清暉。第6頁共8頁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第7頁共8頁送蔡山人高適東山②布衣明古今,自言獨未逢知音。識者閱見一生事,到處豁然千里心??磿鴮W劍長辛苦,近日方思謁明主。斗酒相留醉復醒,悲歌數年淚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買臣③主父④皆如斯。我今蹭蹬無所似,看爾崩騰何若為。注釋:①燕客:燕客即慕澤,唐生即唐舉,蔡澤未遇時,請?zhí)婆e看相而受到譏笑,蔡澤笑謝而去,后成為戰(zhàn)國時秦相;②東山;代指謝靈運③買臣:朱買臣,西漢人,家境貧寒,刻苦讀書,后為會稽太守;④主父:主父偃,早年游說各地,皆不被重視,因《九事》一文得多次升遷,終至中大夫。15.下列關于詩歌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白詩一、二句的抒情方式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相似,都是直抒胸臆。B.李白詩一至四句語調高昂開闊,五至八句雄奇飄逸,最后兩句歸于平靜,跌宕起伏,盡真情之妙。C.高適詩語言不事雕琢,以直白的敘述和抒情,將二人的人生境遇與內心的復雜情感展現出來。D.這兩首詩分別引用了“燕客”和“買臣”“主父”這三個不同的典故,但它們表達的情感相似。16.請簡要分析這兩首詩中詩人形象的異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小峰臨摹了一幅秦始皇的畫像,現在請你幫他題寫兩句論贊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的古語,你會選用《過秦論》中的“(2)在《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借“云”和“鳥”表現自己順應自然天性,過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3)“鷗”在古人筆下常常被用來象征了無心機、逍遙自在的生活態(tài)度,或表達高潔孤傲的情感,例如,“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共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班味兒”?!鞍辔秲骸笔侵敢环N由于上班而具有的味道,形容上班人身上獨有的疲憊氣質。無論一個人多么開朗陽光,A“班味兒”就會散發(fā)出來,揮之不去。有人將“班味兒”形象地描述為包括冰美式的苦味兒、領導畫的餅味兒、同事甩的鍋味兒等各種具體的感受,這些都反映了上班族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和困擾。然而,B它是一種身份轉換后成熟的體現,從學生的雅嫩和被動,變得成熟老練、積極主動、懂得請示匯報、溝通協(xié)調-·····總的來說,“班味兒”是當代職場人的一種常見的生活狀態(tài)和情感體驗,在大城市的職場中更是屢見不鮮。這是廣大上班族的一種自嘲。這個新潮又略帶苦澀的詞匯,像一股夾雜著職場百態(tài)的微風,吹過每一個上班族的心頭。18.請在文中橫線上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第8頁共8頁19.文中劃波浪線句子多處使用了兒化音,請結合文本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皮膚是我們身體最大的器官,它承載著保護身體,吸收營養(yǎng),感知外界刺激等重要功能。然而,當皮膚“超載”時,(甲)大家知道解決方法嗎?(乙)“超載”是什么?皮膚“超載”是指皮膚表面或皮下組織因為各種原因受到損傷,導致皮膚腫脹、疼痛、變色、功能障礙等現象。當皮膚“超載”時,冷熱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緩解方法。熱數可以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①冷數則可以收縮血管,②減少細胞組織的代謝率,③緩解炎癥引起的疼痛和腫脹。④冷熱數的時間和方式很重要。⑤冷熱數的時間不宜過長,⑥每次數的時間在15-20分鐘為宜。合理的冷熱數交替使用,可以有效地緩解皮膚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癥狀。一般來說,對于急性皮膚軟組織損傷,應先進行冷數,然后在傷后48-72小時改為熱數;對于慢性皮膚軟組織損傷,則可以在損傷部位直接進行熱數或溫熱療法??傊?,皮膚軟組織損傷是生活中常見的傷害,通過正確的冷熱數和遵醫(yī)囑進行其他輔助治療,患者可以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20.文中甲乙兩處都使用了問號,請任選一處分析它的作用。(3分)21.文中第二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愿意。(4分)22.文中劃橫線句子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結合文本分析其效果。(4分)四、作文(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近年來,隨著“懶人經濟”興起,洗碗機、掃地機進入很多家庭,只需說話就能控制的智能電燈讓你不需糾結“先上床再關燈還是先關燈再上床”,“餓了么”“美團”使我們不用出門也能夠輕松享受餐廳級別的盛宴······懶人經濟產品在很大程度上符合《2025年全球消費者趨勢》報告中提及的趨勢需求。據不完全統(tǒng)計,“懶人經濟”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規(guī)模已達到數千億美元,并且還在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有人對此提出了不必要的擔憂,認為“懶人經濟”會助長人們人們思維的情性、讓人養(yǎng)成不好的生活方式、使人們變得孤立和缺乏社交。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CA選項“就能在闡釋性交流中達到相互理解、借鑒和融合”錯,原文是說強調個別文化傳統(tǒng)的個性和差異,是為了突出其發(fā)展路徑中不同的偏重,以求在闡釋性的交流中達到相互的理解、借鑒和融合。B選項文中并未說是最主要原因。D選項擴大范圍,是休謨的主張,并非西方學者都提倡。2.CC選項張冠李戴,“他們把“味”視為文章的最高境界”錯,該觀點是由近代古文大家林紓提出的。3.AA選項不具備審美概念,該句的釋義為:苦菜的味道本來是苦的,怎能因為生長在周國的平原上而變得像糖漿一樣甜呢?4.①借助其它譯本的研究,迂回進入原文,認清漢學意識形態(tài)化的誤區(qū),識解再生過程中的誤讀及背后的原因,不斷認清自我。②在立足本國研究的基礎上,參照他國文論,比較研究,兼取西方之長,在文化互識、文論互通中發(fā)展自身。(每點2分,共4分)5.同:都經歷了由生理感官概念向審美范疇的轉換。異:①taste后期的語義發(fā)展還經歷了由審美向道德層面的轉化,“味”沒有轉向道德層面。②taste語義從個體的主觀感受發(fā)展為更具普遍性、客觀性的感受,“味”不僅是客觀的、普遍的審美標準,還是主觀的審美體驗、審美感受。(每點2分,共6分)6.B選項B“遷怒于人”錯,文中并未表現。7.B選項B“直接展現了等待時間之久”錯,這里是側面展現等待時間之久。8.①從老法師手上得到“盌”、“我”對其愛不釋手映襯了我的童真;忘帶“盌”而不肯上船,表現了“我”的的任性,也恰說明“我”的孩子氣。②“我”在母親面前念了有關名窯的詩句,母親表現出贊賞而非責怪,母親派人上山幫“我”取忘帶的“盌”,等情節(jié)突顯了母親的寬容、耐心以及對“我”的寵愛。(每點2分,共4分)9.①“盌”是貫穿全文的重要意象(線索),有關童年的回憶圍繞著“盌”進行,有關成長的感悟也通過“盌”抒發(fā)。②“盌”是精巧的、珍貴的,就如同我那懵懂的童年一樣美好、珍貴。童年的一去不復返,就像“盌”隨水飄走一樣讓人惋惜。③作者借“盌”的隨水流走傳達成長的感悟。美好的東西要珍惜,但未必要占有;即使失去,也要以平常心對待。(每點2分,共6分)10.CFH(譯文: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稱為賢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這里?。。?1.B選項A“結黨營私”的“黨”是同伙,名詞;選項B“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的“居”意思是停留;選項C文中的者為判斷句標志詞,“村中少年好事者”的“者”是定語后置標志詞;選項D“臣之妻私臣”的“私”意思是偏愛。12.C選項C反復嘆息,遺憾太宗不慎重思考的是作者曾鞏。13.(1)我把自身奉獻給國家,遵循正道去行事,一定不敢有任何欺騙、辜負(國家或君主)的行為。(得分點:許,給予,奉獻;直道,名詞作動詞,遵循正道;欺負,欺騙、辜負,必須翻譯出兩個單音節(jié)詞;)(2)因此他比那些人更善于運用此道,所以才能夠成就他的功業(yè)罷了。(是以,因此;彼,他,翻譯成唐太宗也可以給分;成,成就,動詞;耳,罷了)14.①曾鞏贊揚唐太宗為賢主,肯定他屈己從諫,認為這是唐朝興盛的重要原因;朱熹對太宗持批判態(tài)度,認為唐太宗不過是憑借仁義之名行私欲之事。(2分)②評價歷史人物不能僅憑單一事件或單一觀點,要綜合多方面的史實資料(1分);從人物的行為、決策、對當時及后世的影響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避免以今人的觀念過度苛求或美化古人(1分);不能盲目的認同作者的觀點,而要有自己的判斷(1分)。(答全面、多角度、客觀、不盲目等言之成理即可給分)文言文譯文:材料一:貞觀六年,有人告發(fā)尚書右丞魏征,說他袒護親戚。唐太宗便派御史大夫溫彥博去查辦這件事。結果是告發(fā)的人歪曲事實。溫彥博上奏說:“魏征既然被人講了壞話,雖然并無偏袒徇私,但也還是有可以責備的地方?!碧诰徒袦貜┎ξ赫鱾髟捳f:“你直言諫諍了我?guī)装偌?,我怎會因這點小事,就否定你那么多的好處。但是從今以后,你也不能不檢點一下自己的舉止言行了?!边^了幾天,太宗問魏征說:“這兩天你在外邊,有沒有聽到什么不對的事情?”魏征說:“前天陛下叫溫彥博向我傳達圣意,說:“為什么不檢點自己的舉止言行?這話說得太不對。我聽說君臣之間意氣相投,從道理上講等于是一個整體。沒有聽說過不心存公道,只去檢點舉止言行。如果君臣上下,都去走后一條路,小心翼翼,那國家的興亡,就很難說了!”太宗這才醒悟,臉色一變說道:“前次說了這話,不久已覺后悔,實在講得很不對。你也不要因此就存退避之心。魏征于是下拜說:“我把身子交給國家,沿正道辦事,絕不敢有什么欺罔辜負,但愿陛下讓我做一個良臣,不要讓我去做忠臣?!碧趩柕溃骸爸页肌⒘汲加心睦锊灰粯??”魏征回答說:“良臣使自身獲得好名聲,君上也能得顯耀的稱號,子孫代代傳下去,榮華富貴無窮無盡。忠臣自身蒙受誅戮,也使圣上陷于極大的惡名,家與國都喪失,只留下個忠臣空名。從這點來說,忠臣與良臣相差甚遠?!碧谡f:“你只要不違背所說的話,我必定不會忘記治理國家的大計?!庇谑翘谫p賜給魏征絹二百匹。材料二: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聽從群臣的意見,而魏鄭公這些人為碰上了好時代而高興,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大大小小事情,沒有不直言進諫的,雖然這是由于他們的忠誠,但也是因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結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稱為賢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這里??!能夠知道這些,是因為相關歷史有記載。等我看到鄭公把諫諍的事記錄下來交付給史官,太宗因此大怒,減輕了對他的恩寵禮遇,喪失了始終如一的群臣道義,我沒有一次不反復嘆惜,遺憾太宗不慎重思考,而更加理解鄭公的賢良了。材料三:唐太宗的內心,我恐怕他沒有一個念頭不是出于人的私欲,只是因為他能夠假借仁義的名義,來施行他的私心。而當時和他爭奪天下的人,才能、智謀都在他之下,又不知道可以假借仁義之名行事。因此他比那些人更善于運用此道,所以才能夠成就他的功業(yè)罷了。15.C選項C“不事雕琢”錯,高適詩中“悲歌數年淚如雨”一句采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說法,并不全是直白敘述。16.答案示例:同:兩首詩中的詩人都有懷才不遇之感,都處于人生的不如意階段,如李白“世人自棄我”,高適“我今蹭蹬無所似”,都表達出對自身境遇的無奈與感慨。(2分)異:李白在詩中的形象更加灑脫不羈、豪放自由,如“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舵”展現出其不受拘束、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面(2分);高適在詩中形象則更顯沉郁頓挫,在感慨命運的同時,多了一份對蔡山人的同情和對人生艱難的深刻體會,情感更為內斂深沉(2分)。(共6分)17.(1)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2)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18.答案示例:(1)一旦開始上班(2)也有人認為班味兒不全是負面的(每句2分,共4分)角度四:“懶人經濟”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懶”是生產力,可促進生產。角度四:“懶人經濟”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懶”是生產力,可促進生產。符合社會經濟發(fā)展,是社會分工專業(yè)化、細分化的必然結果。19.答案示例:①使語言更加柔和活潑、親切,更具音韻美(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開發(fā)外包合同免責條款
- 醫(yī)療器械使用風險告知及免責合同
- 家具安裝工合同協(xié)議書
- 物聯(lián)網+智慧城市項目投資合同
- 無錫全日制勞動合同
- 藥店裝修施工合同
- 高新技術轉讓合作合同
- 電子商務平臺入駐及推廣服務合同
- 裝修地暖施工合同
- 浙江工業(yè)大學《藥用植物栽培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質量獎與自評報告
- DTⅡ型固定式帶式輸送機設計選型手冊
- 約束評分標準
- 橡膠壩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及填表說明編制于
- 抗日戰(zhàn)爭勝利題材話劇劇本范文
- GB/T 22328-2008動植物油脂1-單甘酯和游離甘油含量的測定
- 錄用offer模板參考范本
- GB 16780-2021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課件
-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解決方案-最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