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區(qū)間雨季施工專項方案_第1頁
盾構區(qū)間雨季施工專項方案_第2頁
盾構區(qū)間雨季施工專項方案_第3頁
盾構區(qū)間雨季施工專項方案_第4頁
盾構區(qū)間雨季施工專項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容第一章編寫依據11.1匯編的目的11.2準備基礎11.3適用范圍1第2章項目概述12.1設計概述12.2水文條件22.3氣象條件2第三章雨季施工措施33.1雨季施工影響因素分析33.2雨季施工相關措施43.3雨季施工應急措施6第四章雨季施工應急預案64.1雨季應急人員組織74.2應急材料和設備的準備94.3緊急聯系人104.4急救醫(yī)療路線11第一章編寫依據1.1編制目的為滿足xxx站xxx站區(qū)間、xxx站xxx站區(qū)間隧道正常施工和管片防水設計的需要,快速、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和科學施工管理,滿足施工質量、安全和生產的需要,確保應急措施穩(wěn)定有序,特制定本雨季施工方案。1.2編制基礎1

2、)地鐵設計規(guī)范(GB 50157-2003);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 50108-2008);3)xxx站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4) 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相關要求;5) 盾構區(qū)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1.3適用范圍適用于xxx項目部xxx站與XXX站之間的雨季施工作業(yè)。第2章項目概述2.1設計概述從xxx站至xxx站,線路離開xxx站后,沿xxx路向東至xxx站,線路完全沿XXX敷設。隧道左線長度為xxxm(長鏈2.179米),右線長度為xxxm(長鏈1.127米)。線路間距約為13.0 19.2米,區(qū)間內有兩條通信通道。隧道施工主要采用盾構法,管片設計參數如下:管片內徑:5.5m;管

3、片厚度:350毫米。管片外徑:6.2m;段寬:1.5m,最大單塊重量約為4.54噸.塊數:6塊。管片襯環(huán)是楔形量為40毫米的楔形通用環(huán)。襯環(huán)由一個封蓋塊、兩個相鄰塊和三個標準塊組成。圖2.1 XXX區(qū)間的布局2.2水文條件武漢有豐富的降水、河流和湖泊,為流水和湖泊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舉世聞名的長江流經武漢,漢江是其境內最大的支流,有15條小河,全部流入長江和漢江。武漢地區(qū)有大小湖泊73個,蓄水面積509.41平方公里。武漢長江最高洪水位為29.73米(吳淞高程),最低低水位為8.87米(吳淞高程)。長江歷年最大流量為76100 m3/s;漢江歷年最大流量為7960 m3/s;全區(qū)水系年平均流

4、量為7988.9億m3,其中長江過境流量7428億m3,漢江過境流量560.9億m3。2.3氣象條件武漢位于中國中原腹地,是東部沿海向內陸過渡的地帶。地處中緯度,屬亞熱帶濕潤的東南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夏季溫差大,7月最高,平均氣溫28.8 31.4,極端最高氣溫41.3(1934年8月10日)。過去幾年的最低溫度是1月,平均2.6 4.6,極端最低溫度為-18.1(1977年11月30日)。7月、8月和9月是高溫期,12月至2月是低溫期,有霜凍和降雪。年平均降雨量為1204.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為2107.1毫米,月最大降雨量為820.1毫米(1987年6月),日最大降

5、雨量為317.4毫米(1959年6月9日),年最小降雨量為575.9毫米。降雨量一般集中在6月至8月,約占年降雨量的40%。最大風速為27.9米/秒(1956年3月6日和1960年5月17日)。多年平均霧天為32.9天。年平均絕對濕度為16.4毫巴,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5.7%。根據武漢多年實測數據統計,每年各月平均降雨量如下圖所示。圖2.2武漢地區(qū)月降水量的列分析3)高空作業(yè)人員雨后施工時要注意防滑和膠鞋,不允許穿硬底鞋進行高空作業(yè)。4)測量門吊的接地電阻值,電阻值不得大于4歐姆。3.1.2分段防水材料粘貼1)搭建臨時雨棚。下雨時,分段止水帶的粘貼作業(yè)應在已建雨棚內進行,并注意粘結劑和止水帶的

6、防水保護。2)下雨時,及時用防水布覆蓋貼有止水片的管片,以防止水片遇水膨脹。3)如遇大雨或暴雨,停止分段止水片的粘貼操作。3.1.3始發(fā)井的防洪1)準備一定數量的防洪沙袋,放在始發(fā)井的適當位置,并儲備防洪材料和用具,如袋、沙、鏟等。2)定期檢查污水泵的工作狀態(tài)和管道的通暢情況,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隨時啟動,做好檢查記錄,并提供足夠的備用防洪泵。3.1.4盾構隧道防洪1)根據防汛預案的編制,演練人員,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及時反應。2)在隧道內全程安裝排水管,在盾構工作面上安裝潛水泵,及時將工作面積水抽出。積水被抽到排水管,送到工作井,然后由工作井內的泥漿泵抽到地面排水溝。3)在隧道洞口附近預留一定數

7、量的防洪沙袋,并預留足夠的袋、砂、鏟等防洪材料和器具。4)定期檢查潛水泵的工作狀態(tài),保持排水管道暢通,檢查防洪沙袋的堆放情況,并做好記錄。3.1.5土方外運現場取土場是盾構機開挖的臨時周轉場地,降雨會導致取土場積水。如果直接開挖,會影響沿途環(huán)境衛(wèi)生,限制土方外運,并間接影響盾構推進。因此,有必要提前掌握天氣預報,清理渣坑。集水坑配有一個集水坑,當渣池中有積水時,可以用水泵將其清除。3.1.6現場健康管理施工隊應指定崗位和職責,確保施工范圍內區(qū)域管理的可追溯性,并定期清理現場排水溝,確保排水暢通。3.2雨季施工防護措施3.2.1現場硬化施工現場的通道和料場應進行硬化處理,混凝土厚度為200mm3

8、00mm,其關鍵部位為:渣土坑周邊、渣土坑分段及進出道路。此外,所有排水溝的外圍必須是混凝土結構,以確保長期使用。3.2.2排水系統雨季前,再次清理排水管道,確保排水暢通,包括地面排水溝和地下排水管,并檢查沉淀池、洗車池等部位不積泥。3.2.3井上防雨和沖洗設施管片堆場設有雨棚,雨棚采用鋼結構焊接成活動式,保證雨季不影響防水材料的粘貼。在地面堆放材料時,雨天用彩條布遮雨。對于渣土坑,雨天用污水泵向集水坑內抽水,以保證土方能夠連續(xù)運輸;運土車使用高壓水槍在門前的洗車池中清洗身體和車輪,以減少道路污染。現場地面應使用干燥水車清洗,由專人定期清洗。3.2.4地下防雨措施為防止過量降雨或突發(fā)性暴雨,在

9、每口井的末端設置兩臺大功率37KW污水泵,兩臺同時備用。隧道入口處應設置擋水壩,用紅磚抹灰,防止雨水倒流至隧道內。3.2.5電氣設備的接地和防雷雨季來臨前,應重新確認龍門吊、攪拌機、充電器等電氣設備的接地情況,并做好以下準備6)保護零線的截面不應小于工作零線的截面,同時必須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當保護零線架空敷設間距大于12m時,保護零線選用10mm2絕緣銅線。7)與電氣設備連接的保護零線應絕緣,截面為2.5mm2,不少于多股銅線;保護零線的統一標識是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綠/黃雙色線作為負荷線。8)在正常情況下,以下電氣設備部門中帶點的外露導電部分應作為零線保護:(一)電器、變壓器

10、、電器、照明器具和手持電動工具的金屬外殼;(2)電氣設備傳動裝置的金屬部件;(3)配電盤和控制面板的金屬框架;(4)室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框架和靠近帶電的金屬外殼和門。9)保護零線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10)裸鋁導線不得用作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接地體應使用角鋼、鋼管或圓鋼。11)手持電氣設備的保護零線應采用絕緣良好的多股銅線橡膠電纜,其截面不應小于1.5 mm2,其芯線應為綠色/黃色。12)施工現場的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第一段設置漏電保護裝置。3.2.6防風措施雨季經常伴隨著大風天氣。大風天氣到來之前,禁止使用門吊,用直徑小于14毫米的門吊、水泥罐等較高的機械或部件進行風力處理。風繩

11、的底部用粗鋼筋綁牢,伸入地下1米。3.3雨季施工應急措施3.3.1雨季的安全措施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防汛領導小組,確保雨季施工安全。雨季來臨前,與當地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了解當地氣象情況,指導施工。對施工現場進行防洪檢查,完善排水設施,保持排水系統暢通,確保工程順利施工。雨季施工前,根據調查研究,編制實施雨季施工組織計劃,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進入雨季后,檢查并加固所有生產和生活設施,必要時撤離人員,轉移材料和機械;加強值班工作,下雨時,必須仔細檢查施工現場,發(fā)現問題應立即處理。雨季期間,應定期對可移動的機械設備進行捆綁和加固,以避免風暴和暴雨造成的危險

12、和損失。3.3.2汛期安全措施提前與長江水利委員會、市水務局等主管部門聯系,提交汛期施工方案供審批。項目部制定并實施汛期安全生產制度,實施汛期施工組織計劃,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防汛小組,成立現場防汛搶險小組,并指派專人負責汛期巡邏。加強汛期安全檢查工作,及時發(fā)現和整改問題,消除安全隱患。在汛期到來之前,準備足夠的防汛物資和設備,并設置應急救援通道,確保通道暢通。與當地有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做好防汛抗洪的應急準備。始終與項目公司和基礎設施公司保持聯系,并在必要時尋求支持。第四章雨季施工應急預案為確保施工不受影響,我項目部從人員組織、技術措施、材料準備等幾個方面全面入手,根據需要提前做好應急準備項

13、目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是項目部應急管理的最高決策和指揮機構。各部門、各工作隊在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領導下工作,無條件服從指揮小組的安排。4.1.2應急救援指揮部群組長度:xxx副組長:xxx團隊成員:xxx4.1.3工作組的人員安排表4.1.3每個工作組的人員配置表序列號工作組領導者副校長團隊成員1技術小組2緊急監(jiān)控小組3現場救援隊4現場安全團隊5醫(yī)療救援隊6通信聯絡小組7緊急疏散小組8后勤支助股9善后工作組4.1.4崗位職責分工1)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建立健全應急救援機制。發(fā)生安全事故時,項目部在事故現場成立臨時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救援工作。2)技術團隊負責審查和確定救援計劃

14、,分析監(jiān)測數據;及時了解現場情況,為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提供最佳救援技術方案。3)應急監(jiān)控小組負責監(jiān)測處置場地及鄰近區(qū)域的建(構)筑物、管道、支撐(加固)結構和地面的穩(wěn)定性,并將監(jiān)測結果及時報告應急救援指揮小組。4)現場救援隊組織專業(yè)救援隊伍、人員、物資和設備,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按照應急救援指揮部確定的救援方案實施救援,盡快落實救援物資,搶救被困和受傷人員,控制和消除事故影響;并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應急救援的進展情況。5)現場安全小組負責事故現場的值班安全工作,根據需要要求當地公安部門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保護需要取證的事故現場;對危險區(qū)域周圍的交通路口實施定向和定期封鎖,防止公眾進入事故危險區(qū)域以外;重組和安排事故現場周圍的交通秩序,防止交通擁堵;指揮撤離危險區(qū)域的人員,使車輛順利通過,并確保應急救援隊伍、技術專家、設備和材料能及時趕到現場(必要時為運送應急救援所需物資的車輛掃清道路);保護重要目標,維護社會秩序。6)醫(yī)療救援隊負責對事故后的傷員和傷亡人員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對傷員進行急救、急救和急救;如有必要,請根據預先制定的計劃,要求衛(wèi)生部門和市醫(yī)療中心設立現場醫(yī)療急救站,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處理,并及時、合理地將其轉移到醫(yī)院治療機構進行治療,對現場救援人員進行必要的醫(yī)療監(jiān)督。7)通信聯絡組負責與上級單位及相關社會各界保持聯系,及時報告現場應急救援進展,配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