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xué)語文公共課考試筆記_第1頁
四川師范大學(xué)語文公共課考試筆記_第2頁
四川師范大學(xué)語文公共課考試筆記_第3頁
四川師范大學(xué)語文公共課考試筆記_第4頁
四川師范大學(xué)語文公共課考試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一曲婦女的悲歌詩經(jīng)衛(wèi)風氓 氓是一首夾雜抒情的敘事詩。它通過一位棄婦的自述,激昂、生動地敘述她和氓戀愛、結(jié)婚、受虐、被棄的過程,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tài)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受壓迫和損害的現(xiàn)象。 全詩反映了男權(quán)社會下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實,對封建禮教提出了強烈抗議。1. 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 長詩基本上是按事件發(fā)展的過程展開敘述的,詩人的感情脈搏隨著事件的發(fā)展而跳動,時而是悔,時而是自傷,時而是斥責,這種種復(fù)雜豐富的感情伴隨著對事件的敘述而產(chǎn)生、發(fā)展,與敘事水乳交融。詩人抒發(fā)的感情由于有了敘述作基礎(chǔ),讀者也就能更好地體會理解,引起共鳴。 2.多次運用賦、比、興。 賦: 敘

2、述采用第一人稱回憶式寫法.詩歌常選擇典型的情節(jié)來烘托具體氣氛和情調(diào)”本詩也一樣采用直鋪的賦。第一、二章主要以賦為主。無論從“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到“乘彼詭恒,以望復(fù)關(guān)”。 比興: 詩人是農(nóng)村婦女,農(nóng)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觸的熟悉的,詩人觸物聯(lián)想,便歌唱起來。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是起興,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是起興,比喻棄婦面容憔悴與被棄的痛苦。 第三章的吁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對喻,喻下兩句,吁嗟女兮,無與士耽。3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 這是由于現(xiàn)實矛盾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 (1)句法對比,如“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笆恐⒁?,猶可說也

3、;女之耽也,不可說也。”這是士和女兩種不同人物的對比。“桑之未落”與“桑之落兮”的對比,“不見復(fù)關(guān)”與“既見復(fù)關(guān)”的對比,都是互相映襯,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發(fā)感情的效果。(2)前后對比。 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則“言像同一個人物前后行為的對比,從而把氓的既遂矣,至于暴矣?!鼻昂蟛煌瑧B(tài)度互相映襯,其虛偽奸詐被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出來。又如不同人物之間的思想性格的對比,女主人公的純樸熱情,善良勤勞與氓的虛偽冷酷、損人利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更加能激起讀者對氓的憤恨很對女主人公的同情;再如在刻畫心理狀態(tài),在描摹思想情緒上也是大量地運用了對比:“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

4、載言?!卑岩粋€處于熱戀中的女子的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詩歌種“比”的描寫更是明顯,從而也就自然地增強了詩的形象性,使得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含蓄、雋永。這些,對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題,加強詩的思想意義,都起了積極作用。4.詩歌的語言形式也是豐富多變。 全詩分為六章,每章十句。 主要四言為主,節(jié)奏鮮明,詞匯豐富,聲韻和諧,極富音樂美。有疊字的運用,如“蚩蚩”“漣漣”“晏晏”“旦旦”;有蟬聯(lián)句式,如“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乘彼峗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還有對偶句,如“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等等。這些語言形式的靈活運用,增強了詩歌的旋律美、音樂美,

5、豐富了詩的藝術(shù)特色,加強了思想內(nèi)容的表達。2春江花月夜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上、藝術(shù)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摹寫山水的景物詩?!傲w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tǒng)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jié)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shù)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shù)氛圍之中,整首詩篇仿佛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詩的意境空

6、靈,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文筆清麗暢美,韻律揚抑回旋,格調(diào)哀而不傷,毫無脂粉氣和沒落頹唐之感,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和朝氣。詩中的傷感與嘆息帶有那個時代特有的印記。它不同于魏晉傷時嘆世的哀歌,也有別于中唐憂患重重的悲嘆,是詩人對生命、青春的珍惜與醒覺,是把握、享受人生的渴望和追求。所以,前輩學(xué)人稱之為“少年的煩惱”。概要地說,此詩有三絕。一、清麗的畫意。二、濃郁的詩情三、深邃的哲理一、清麗的畫意。張若虛稱得上是丹青妙手。作者以“月光”統(tǒng)攝群像,將江流、波光、沙灘、花林、白云、閨閣、鏡臺等一系列景物全部置于月光的沐浴之下,如同鋪展開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水墨長卷。畫面清麗,意趣恬靜。詩題“春”、“江”、

7、“花”、“月”、“夜”五字本身,都是令人醉心的美景,再加上詩人的錯綜離合,點暈渲染,使之更加美不勝收。詩中“月”是主色調(diào),主旋律,共出現(xiàn)十五次,以下依次“江”十二次,“春”四次,“花”二次,“夜”二次。經(jīng)此反復(fù)詠嘆,整個畫面澄澈如水晶,雅淡如梨花,清麗而靜謐。“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月色是如此皎潔;“月徘徊”、“卷不去”、“拂還來”,動感又是那么分明。而且與江和花交織而成的畫面,更令人沉迷:“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蹦欠N光與色的奇妙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丹青高手也難以描繪的朦朧美。二、濃郁的詩情離別相思是文學(xué)作品永恒主題之一。情侶、夫婦、友朋、親戚間,或短暫、或長久,或遠在天涯

8、、或近在咫尺等種種原因各異、程度非一的離別相思,無論古今中外,有一些閱歷的人,差不多或多或少地品味過。春江花月夜就是抒寫這一主題。這是一壇令人不禁久久品味和陶醉的醇酒。全詩三十六句,一到十六句側(cè)重寫游子,十七到三十二句側(cè)重寫思婦,最后四句雙結(jié)游子思婦。(此詩分段有多種說法,可見仁見智)“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用虛指概述這種離思對象的不定性?!叭松鸁o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狈从惩屡d嘆現(xiàn)象在時間上的無限性。詩從“連海平”的長江下游入??谔幤鹋d,以后又有“青楓浦”、“碣石”、“瀟湘”等地名,顯示了空間上的廣闊性。綜上可見詩歌所詠并非一時、一事,一己之情,而賦予它以永恒的普遍性,無怪

9、乎人人讀來都有搔著癢處之感,引起廣泛的共鳴。詩中雖貫串一條“月生月高月落”的時間線索,但如同“花如霰”到“夢落花”一樣,這條時間線索實際上也象征著人生由少年到白頭的軌跡。就抒情內(nèi)涵來說,此詩是非常深廣而有普遍意義的,從抒情方式看,它避免了憤激怨悱,而是把濃濃的情思,化為淡淡的哀愁。在夜月的純凈光色中,這種離思透出一種空蒙、迷惘、惆悵、柔和的情調(diào),它像輕夢,像絲雨,輕輕地飄過,卻又久久地籠罩在人們的心頭。這種把痛苦的離別相思詩化、景化、哲理化的藝術(shù)處理,使讀者諷詠時因其美而忘其苦,堪稱美學(xué)領(lǐng)域中的典范之作。作者往往借景色引發(fā)、渲染、暗示、寓托思婦的離懷別緒,融入詩人自己對美景常在而人生不再(宇宙

10、與人生關(guān)系的思索)、明月常圓而人情難圓(游子思婦)的感懷,使畫意、詩情、哲理交相融匯,構(gòu)成了空靈蘊藉、使人心醉神往的意境 。三、深邃的哲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边@些詩句集中表現(xiàn)了詩人對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相互關(guān)系的探索和思考,感情是那樣癡迷和純真,其中飽含著雋永的哲理。聞一多先生說它表現(xiàn)了“敻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 3長恨歌文本詳析長恨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與琵琶行共同構(gòu)成白居易感傷詩中的敘事長詩雙璧。 詩的第一層:開卷第一句到“不重生男重生女” 。劈頭就用“漢皇重色思傾國”喝起,這七個字容量極大,

11、不可等閑視之,它統(tǒng)攝全篇,又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重色思傾國”,是個體生命的感情欲求,屬人情之常,本無可厚非?!疤焐愘|(zhì)難自棄”,橫空一筆,看似平淡卻筆力千鈞,一語隱去了楊玉環(huán)可羞可痛的再嫁經(jīng)歷(楊本是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也寫出了她后來橫遭劫難的深刻的悲劇根源美麗?!盎仨恍Π倜纳鶎m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云鬢花顏金步搖”,詩人懷著驚羨之情,從各個不同的側(cè)面描寫了楊貴妃的美麗。但可悲之處在于重色愛美者是位至九五之尊的皇帝,人物的身份地位與好色的欲求形成尖銳的對峙,群體社會的秩序規(guī)范與生命個體的秀美艷麗發(fā)生激烈的沖突,這種對峙與沖突就奠定了李楊愛情

12、的悲劇基礎(chǔ)。因此,當李楊陶醉于愛情的甜蜜快樂之中,“芙蓉帳暖度春宵”,“君王不早朝”,則直接導(dǎo)致了李作為皇帝的失職;楊集“三千寵愛于一身”,而享有“姊妹兄弟皆列土”的殊榮,也就引起了世人的反感與社會心態(tài)的變異“不重生男重生女”。詩的第一層,在對楊氏得寵與兄弟姐妹高官厚祿不無貶刺的描寫中,已隱約揭示了李楊愛情的悲劇根源。第二層:從“驪宮高處入青云”到“不見玉顏空死處”, 寫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唐朝君臣逃奔西蜀,楊貴妃被絞死的經(jīng)過。“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ㄢ毼責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就是李楊在馬嵬坡生離死別的一幕,留下不可挽回的終身恨事。第三層:從“君

13、臣相顧盡沾衣”到“魂魄不曾來入夢”, 以酸楚凄惻的語調(diào)宛轉(zhuǎn)形容與描述了玄宗回宮以后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皻w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這是寫白日里因環(huán)境的觸發(fā)而睹物思人。從太液池的灼灼芙蓉與未央宮的依依垂柳,仿佛看到楊貴妃的艷容修眉,舊景長在,而不知人在何處,這出神入化的描寫充分展示了玄宗復(fù)雜微妙的內(nèi)心活動?!跋Φ钗烇w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抒寫玄宗在夜間萬籟俱寂之中難以成眠的相思情懷。面對飛螢,獨挑孤燈,聽到的聲聲鐘鼓是“遲遲”顯得特別地悠長,看到的點點繁星與迢迢銀漢是“耿耿”顯得格外的明

14、亮,用心理時間與心理色彩來寫悄然思戀的漫漫長夜,真切感人。這刻骨鏤心的苦苦思念,日夜不息,“春風桃李花開夜”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何嘗不是如此!看到“梨園弟子”頭發(fā)斑白,“椒房阿監(jiān)”容顏衰老,更喚起對往昔歡娛的追憶,黯然神傷,乃至紅葉滿階都懶得去掃。日思夜念,在現(xiàn)實中無法找到美麗的楊貴妃,那么,總可以在夢中與她共擁衾枕吧!可是,“魂魄不曾來入夢”。在這一層里,詩人自白天到黑夜,自春天到秋日,自現(xiàn)實到魂夢,以豐富的想象與虛構(gòu),從各個不同側(cè)面?zhèn)魃竦孛鑼懥诵谙嗨嫉目嗤?。第四層,從“臨邛道士鴻都客”到“梨花一枝春帶雨”,寫道士到海上仙山找到楊貴妃,美在已經(jīng)幻化仙化的彼岸世界得到復(fù)現(xiàn)與升華。詩人展

15、開浪漫想象的翅膀,忽而上窮碧落,忽而下盡黃泉,皆茫茫不見。最后發(fā)現(xiàn)了虛無縹渺的海上仙山,樓閣玲瓏,仙女如云,金闕玉扃流光溢彩,珠箔銀屏邐迤而開,五色祥云繚繞其間。在這超塵脫俗的仙境里,楊貴妃的形象是那么圣潔那么飄逸,雪膚花貌,云鬟霧鬢,風姿綽約,“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她“花冠不整下堂來”,迎接“漢家天子使”,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哀艷形象出現(xiàn),其艷麗在于離開現(xiàn)實的此岸世界進入仙化的彼岸世界后美得到了復(fù)現(xiàn)與升華,其哀惋在于失去了真摯情愛之后的孤寂落寞。作者沒有讓李楊二人在仙國來一個庸俗的大團圓結(jié)局,而是將美與愛情不能并存的矛盾問題留給讀者去咀嚼,去思索。 第五層 從

16、“含情凝睇謝君王”到最后,寫楊貴妃托物寄情,點明“長恨”。她含情脈脈地托道士轉(zhuǎn)告玄宗,昭陽殿里是人間塵霧,不僅美遭毀滅,而且恩愛已絕;蓬萊宮中是天上仙國,美雖長存,卻是情思無寄?!拔▽⑴f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讓舊日的金釵鈿合與七夕的夜半私語來慰藉玄宗痛苦的靈魂,也安撫她自己抑郁的心靈,在綿綿不盡的相思中來實現(xiàn)“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美好愿望。然而,這美好愿望的實現(xiàn)畢竟是虛幻的想象,詩人不想自欺,也不欲欺人,借楊貴妃之口,一語道破天機:“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對李、楊二人的愛情態(tài)度:漸次升華的特點白的傾向從開頭婉而多諷發(fā)展到

17、了謳歌。1開頭對面對李、楊兩人的生活荒淫、招致禍亂作了明顯的諷刺。全詩前一部分寫致“恨”之因“驚破霓裳羽衣曲”(為界)長恨本身詩的前半露骨地諷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誤國,劈頭 用“漢皇重色思傾國”喝起,接著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諷意是極明顯的?!伴L恨歌” 全篇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叭崭咂稹薄ⅰ安辉绯?、“夜專夜”、“看不足”等等,看來是樂到了極點,像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后面無窮無盡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dǎo)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

18、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這首詩的諷喻意味就在這里。 w2、長恨歌的主導(dǎo)方面在后半篇,而另一方面白居易對楊貴妃的死和兩人誠篤的相思賦予很大的同情。作者把失掉政權(quán)后的李隆基寫得那么感傷凄苦、一心思念妃子;把幻境中的楊貴妃對明皇的感情寫得那么純潔專一、堅貞不渝;而那些情景交融、音韻悠揚的詩句又那么纏綿悱惻,富于藝術(shù)感染力;就客觀效果說,自然引起讀者對李、楊生死相思的同情。 為使前后有機結(jié)合,前半的諷刺保持著一定限度,而且多有諱飾。長恨歌不僅是成功地寫了愛情,首先是成功地寫了帝、妃之間的愛情。 白在創(chuàng)作長恨歌時既滿足了他個人心

19、理需要,又抓住了具有集體原型意義的李、楊,寫出了觸及他人靈魂更是滿足了全民族心靈需要的詩篇。4浪淘沙1、詞的上片 用倒敘的方法,描寫了詩人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夢里暫時忘卻了俘虜?shù)纳矸?,貪戀著片刻的歡愉。 景物描寫。這一句詞,景中蘊情,悲愁之情十分深刻。綾羅的被子,也抵不住五更的寒冷。這里的“寒”,與其說是身體上的寒冷,不如說是精神上的寒冷,或說悲哀。一個“寒”字,形象地傳達出李煜內(nèi)心深重的壓抑、苦悶之情。末句:歷來被評為“獨絕”之句,因為它寫出了李煜那種最幽深曲折的悲哀。 “客”:客人,外來的人。但他這個“外來人”,從南唐來的人是被俘虜來的,被宋朝的皇帝脅迫來的。而且,他這個“客”,受到的是屈辱

20、,是懷疑。 這種為“客”的愁苦、悲哀、無奈,只有在夢里才會被忘掉,只要是在清醒時,這種悲苦就會深深的纏繞著他。既然為客如此之苦,那么對在夢里的歡樂,自然要多貪戀一會。 何種“歡”?A、這是他在作南唐國主時天天享受的聲色之樂,那種“鳳簫吹斷水云閑,重按霓裳歌遍徹”的歡樂。 B、更深的意義:李煜作為一個自由自主的皇帝,在自己的國家里享受到的自在的歡樂。這個歡樂,也就象征了他的故國,他的故國生活。反襯 他對現(xiàn)實的悲嘆與怨恨,對故國生活的懷念和向往了。w 做夢夢醒(雨潺潺、陣陣春寒) 上片 倒敘 夢里夢外 (昔今) w 對比w 一國之君階下之囚 w 回到了真實人生的凄涼景況中來2. 詞的下片w 由長夜

21、轉(zhuǎn)到白天,表現(xiàn)出作者隨時隨地存在著的“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的心情。詞的境界則由幽深轉(zhuǎn)為闊大。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w 花本是落了,繁華不在;w 又隨著流水,更是難以追回。w 想到故國的失去,內(nèi)心之悲哀,又加深了。在這樣的心境下,李煜所見的景物,所具有的情感,更悲哀:“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w 李煜的人生,從至高無上的帝王淪落到倍受凌辱的囚徒,從富貴奢侈的糜爛生活迭變到“羅衾不耐五更寒”的境地,這真是“天上人間”的巨大驚變。一在天,一在地,天地之別何其大哉!w 李煜從帝王而變?yōu)榻党?,處境的巨大變遷不得不使他產(chǎn)生這樣發(fā)自肺腑的痛呼!其情之真實,溢于言表! w 這句景物描寫,進一步

22、把詞人的把悲涼、痛苦、傷心、絕望,交織著絕望與希望的情感,進一步推向了高潮,全詞就在詞人悲嘆流水落花般的逝去好景中戛然作結(jié)了。ww 5 聽蜀僧濬彈琴 重點:A語言特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李白自己對詩歌的主張:純美自然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風格,反對裝飾雕琢。B從不同角度描寫琴音的美妙。內(nèi)容分析:1. 開頭兩句,寫這位琴師來自故鄉(xiāng)四川(是自己的同鄉(xiāng) ),表達對他的傾慕。2. 三四句正面描寫蜀僧彈琴:“揮手”是彈琴的動作 ?!皳]”:情勢在焉,迅疾而隨意。 “一揮手” ,此一揮非比尋常,下句以萬對一,表現(xiàn)尤富,雖只一揮,而聽者如聞萬壑松鳴,則蜀僧琴藝超妙,可見一斑。 這兩句以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

23、喻琴聲,使人如聞這極其鏗鏘有力的琴聲。 3. 五六句“客心洗流水” 字面: 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 第一次用典:暗含“高山流水”的典故 表現(xiàn)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 評價:含蓄且自然,雖然用典,卻毫不艱澀,顯示了李白卓越的語言技巧。 “余響入霜鐘” : 音樂終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鐘聲融合在一起。第二次用典: 4. 七八句 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鐘聲共鳴著,這才發(fā)覺天色已經(jīng)晚了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中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疊疊,布滿天空。 律詩講究平仄、對仗,格律比較嚴。而李白的這

24、首五律卻寫得極其清新、明快,似乎一點也不費力。無論立意、構(gòu)思、起 結(jié)、承轉(zhuǎn),或是對仗、用典,都經(jīng)過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著痕跡罷了。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的藝術(shù)美,比一切雕飾更能打動人的心靈。 6 登 樓全詩即景抒懷,寫山川聯(lián)系著古往今來社會的變化,談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滲透,互相包容; 融自然景象、國家災(zāi)難、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境闊,寄慨遙深,體現(xiàn)著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格。 句析(略)這首七律,格律嚴謹。 中間兩聯(lián),對仗工穩(wěn),頸聯(lián)為流水對,讀來有一種飛動流走的快感。在語言上,特別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錘煉。首句的“傷”,為全詩點染一種悲愴氣氛,而且突如其來,造成強

25、烈的懸念。 次句的“此”,兼有此時、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義,也包含著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來”,烘托錦江春色逐人、氣勢浩大,令人有蕩胸撲面的感受。四句的“變”,浮云如白云變蒼桑,世事如滄海變桑田,一字雙關(guān),引人作聯(lián)翩無窮的想象。五句的“終”,是終于,是始終,也是終久;有慶幸,有祝愿,也有信心,從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滿令寇盜聞而卻步的威力。七句的“還”,是不當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語氣,表示對古今誤國昏君的諷刺。尤注意: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這兩個字在詩的構(gòu)思方面起著突出的作用:全詩寫登樓觀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跡,都是從空間著眼;“日暮”,點明詩人徜徉時間已久。這樣就兼顧了空間和時

26、間,增強了意境的立體感。單就空間而論,無論西北的錦江、玉壘,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廟,都是遠處的景物;開端的“花近高樓”卻近在咫尺之間。遠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詩的境界闊大雄渾而無豁落空洞的遺憾。 7西湖七月半張岱游山玩水,觀賞自然風光和人文美景,還不忘觀察游山玩水之人。西湖七月半主要描寫的,不是自然風光的美麗,反而側(cè)重刻畫賞景之人。文章專注于游人,把他們的情態(tài)刻畫得生動逼真。這里表現(xiàn)的已經(jīng)不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七月半看月之人有五類:一是“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的達官貴人;二是“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的名娃閨秀;三是“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名妓閑僧;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

27、而實無一看”的市井之徒;五是“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tài),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這五類人都成了作者眼中的風景。藝術(shù)特色 西湖七月半以一種詼諧的手法,寫出了游湖的五種人,他們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作者開篇就點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寫對象:“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著就以三言兩語的筆畫勾勒出五種形態(tài)各異的人,寫得細致入微,生動傳神,惟妙惟肖。“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形象地將市井閑徒的特征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層層的白描文字中,夾雜著作者醉心于昔日繁華生活的懷舊情緒。 這些游玩之作,富有作者的生活化、個人化情調(diào),顯得清新自然。西湖七月半屬于追憶之作,描摹西湖游人的情態(tài)

28、,烘托出繁華熱鬧的生活氣息。五種人,基本上涵蓋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不同類別,從達官貴人到市井無賴,游湖的繁華,其實也是社會的繁華。湖上是“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擁擠不堪;耳畔則“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喧鬧難耐。俗人看月只是“好名”,其實全然不解其中雅趣的旨意。接著,作者由動入靜,描寫了文人雅士,趁俗人散去后,才邀約三五好友名妓,在月下同坐。此刻輕歌曼舞,美酒千杯,佐以如鏡明月、清秀山水、幽香荷花。環(huán)境的優(yōu)雅,映襯出作者等諸人情懷的高雅。一俗一雅,兩相對比,褒貶不言自明,將作者的情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張岱的語言雅俗結(jié)合,頗見功底。這篇小品,寓諧于莊,富有調(diào)侃意味。諸如“明為看

29、月而實不看月者”、“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等語,饒舌一般,富有韻味。“轎夫擎燎,列俟岸上”、“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盛會”等語句,含帶調(diào)侃嘲諷口氣。前者以轎夫之克盡職守,認真其事,反諷其侍奉的主人實乃“好名”而已;后者則可以從“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的描述中,見出“速舟子急放斷橋”,不過是趕湊熱鬧,對于“看月”并不真正在意。三言兩語中,便點畫出了這些人的庸俗。 8錢神論錢神論雖然以論名篇,卻是一篇賦作。作品通過虛構(gòu)的情節(jié),推出司空公子和綦母先生兩個假設(shè)的人物,以二人在京城邂逅為紐帶,以其問答詰難的框架結(jié)構(gòu)成篇。 賦文主體全是兩個被賦予具體身份的人物的言辭而非作者的現(xiàn)身立言,

30、行文追求駢對合韻,其體制明顯屬于賦作。 它的主旨不在以邏輯論證析明義理,訴諸理性思辨,而著力于描摹人情世態(tài),抒發(fā)感慨,訴諸于審美激情;立意也是文學(xué)家作賦,而非思想家立學(xué)術(shù)之論。這是錢神論突出的特點,也是理解作品應(yīng)首先把握的問題。 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獨到之處1. 在風格上能代表西晉后期的文風。它采用的是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賦體形式,講究鋪陳,一氣流貫,文筆酣暢飽滿,盡情揮灑,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主題。 賦中熟練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加強了揭露和諷刺的力量。文意極辛辣,而藝術(shù)上舉重若輕,又極見其圓熟精練。這種含蓄蘊藉的反諷手法,是此賦藝術(shù)上的重要特色。 2. 錢神論的語言豐富精妙、通俗明快、幽默詼諧?!盁o翼而飛

31、,無足而走”,將貨幣流通迅速的抽象道理,以借喻寫成鮮明的視覺形象,精警動人?!敖鈬酪阒?,開難發(fā)之口”。寫“京邑衣冠”,見錢眼開,呂公、漢祖喜“空版”念“贏二”,就形貌行事揭其內(nèi)心意念,可謂入骨三分。至于論事斷理的簡短精悍,更隨處可見?!翱追叫帧钡姆Q呼 3. 引據(jù)儒家經(jīng)典,摭拾俗諺口碑,寫成通篇駢對、排比合韻,間以散句的賦體文字,這也是它超越前賢、獨創(chuàng)一家的語言上的特有風格。 全篇文句以四言為主,又有五六言、八九言駢偶排比句式穿插連綴其間,力求參差錯落有致,整齊中富有變化,使人于頓挫跌宕中沉思凝想。 平易自然,隨文意轉(zhuǎn)換自如; 無生僻難字,有些文句顯似當時口語;不追求詞采富麗豐贍,音韻鏗鏘。

32、這些都體現(xiàn)著作者不圖當途權(quán)貴賞識,不與顯達文士爭雄,力求于更多寒素讀書人中流布傳播,諷世諫人的創(chuàng)作用心。9王子猷居山陰重點:1.把握遺貌取神的人物塑造手法。2.分析王徽之人格魅力產(chǎn)生的原因。以興為美:名流王子猷(徽之),因夜靜大雪,位于江南的山陰之地很少下雪,雪夜皎美的景色使富于生活情趣的王子猷油然興感,想起左思的招隱詩;想去剡溪造訪一位叫戴逵的高士,這種興致在于本身的偶發(fā)性,并不以功利目的,即見不見戴逵為目標,故而興發(fā)而行,興盡而歸。由情而思人,又激發(fā)他決意雪夜訪隱士戴逵(安道)之興。經(jīng)過一夜的舟行,似乎瑩瑩白雪,深夜的靜謐,大自然的美妙,與他的情思達到了契合,產(chǎn)生了共鳴,于是他要與戴安道交

33、流的興致得到了契合與滿足,產(chǎn)生了共鳴。因此,訪戴的初衷也就消失了,因而又做出了“乘興而行”,“造門不前”,“興盡而返”的行動。他的奇特舉動,無疑體現(xiàn)了一個任情率意、卓犖不羈的知識分子的獨特性格。像王子猷這樣率意行、返,無拘無束,就是當時士大夫所崇尚的任其“自然”,以寄胸懷。 這則軼事中蘊含了魏晉人唯美生活的意義,這也是魏晉風度的表現(xiàn)。 也反映魏晉士人通過登山涉水,詠風弄月,以寄胸懷。魏晉之際,是一個美的自覺的時代。無論是文人之間的清談,還是對人物的品評,乃至生活的狀態(tài),都表現(xiàn)出一種超越世俗功利的審美意味。王徽之具有自由無拘、率真自然的生命本色。在他的雪夜訪戴行為中,體現(xiàn)出興之所至,不計得失的超

34、然曠達,透露著強烈的主體意識。世俗的地位、得失,對王徽之來說毫無意義,這是何等的灑脫,何等的自在!與任性率真的生活態(tài)度相表里的,是王徽之超塵脫俗的人生情趣。 10聶小倩重點:聶小倩、寧采臣人物形象分析 虛實相間的故事情節(jié)1.主題歌頌了不為色利所誘,勇于救人于危困之中的美好品德。反映了古代社會被侮辱被摧殘的婦女對邪惡勢力的頑強抗爭和對美好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 人物形象分析2.聶小倩美麗、嬌弱又不失智慧、狡黠,最終擺脫兇惡勢力的要挾和控制,悔過自新。反映了古代社會被侮辱被摧殘的婦女對邪惡勢力的頑強抗爭和對美好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1).人物心理刻畫細膩: “孤魂” 聶小倩原本是一個良家女子,不幸被惡魔老媼

35、無情地掠去,被逼無奈充當了老媼的爪牙,專門做起了“為非作歹”的害人的職業(yè)?!肮禄辍?聶小倩原本是一個良家女子,不幸被惡魔老媼無情地掠去,被逼無奈充當了老媼的爪牙,專門做起了“為非作歹”的害人的職業(yè)。a.由不懷好意的笑-喜形于色 得意的媚笑 由決意害人-“逡巡”猶豫 由先前的“女懼”(寧采臣的義正詞嚴喚起她內(nèi)心良知,暫時的矛盾回去怕無法向老媼交待,不回去又一時達不到誘惑寧采臣的目的,于是女主人公尷尬、難堪、進退兩難的心理活動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活化出一個女性因為要求遭到拒絕而變得面紅耳赤的豐富而多變的特定心態(tài)。 )- -后來的“女慚” 由想傷害寧采臣-崇敬寧采臣 表現(xiàn)了聶小倩內(nèi)心深處既喜且懼又委屈

36、加羞慚的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刻畫了寧采臣不為美色金錢所迷惑的潔身自愛的正人君子形象 。b.她的渴望做人、悔過自新的言行表白:(蘭溪生及其仆人接連被害后,老妖就準備對寧生下手了)采臣高尚品德、學(xué)識打動了聶小倩的心(敏銳),在某一天晚上,告知自己的身世,并幫住眼前這個男人躲過一劫,而自己也因此獲得解脫。b.她的渴望做人、悔過自新的言行表白:蘭溪生及其仆人接連被害后,老妖就準備對寧生下手了。采臣高尚品德、學(xué)識打動了聶小倩的心(敏銳),在某一天晚上,告知自己的身世,并幫住眼前這個男人躲過一劫,而自己也因此獲得解脫。 c.到寧采臣家后,她對一切都深有遠慮: 鬼女聶小倩初入寧采臣家對婆母之戒心能理解承受,盡心侍奉,對寧采臣有依戀之心,卻不強求,終于使婆母釋疑,變防范為喜愛,富有濃郁的生活內(nèi)蘊,展示出女子的一種謙卑自安的性情。 逢迎:她知道怎么討自己未來婆婆的歡心,于是她照做了,也最終贏得了采臣母親得歡心。 聶小倩無疑是成功的女人。一個敢于追求自己所愛的人,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又能夠隱忍敢于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聶小倩有太多我國古代女性所不具有的品質(zhì)。(2).聶小倩外貌形象:a、小說開頭寫聶小倩美:“仿佛艷 絕”-虛筆暗示女鬼之美 。b、 暫脫險后:肌映流霞,足翹細 筍,白晝端相,嬌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