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屆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精品學案課件:第9章 算法、推理與證明、復數(shù)―推理與證明_第1頁
2011屆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精品學案課件:第9章 算法、推理與證明、復數(shù)―推理與證明_第2頁
2011屆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精品學案課件:第9章 算法、推理與證明、復數(shù)―推理與證明_第3頁
2011屆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精品學案課件:第9章 算法、推理與證明、復數(shù)―推理與證明_第4頁
2011屆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精品學案課件:第9章 算法、推理與證明、復數(shù)―推理與證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案3 推理與證明,返回目錄,一、合情推理 1.由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該類事物的全部對象都具有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推理,稱為歸納推理(簡稱歸納).簡言之,歸納推理是 、 .,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考點分析,返回目錄,2.由兩類對象具有某些類似特征和其中一類對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類對象也具有這些特征的推理稱為類比推理(簡稱類比).簡言之,類比推理是 . 3. 和 都是根據(jù)已有的事實,經(jīng)過觀察、分析、比較、聯(lián)想,再進行歸納、類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合情推理. 二、演繹推理 1.從一般性的原理出發(fā),推出某個特殊情況下的結論

2、,我們把這種推理稱為演繹推理.簡言之,演繹推理 是 . 2.“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返回目錄,(1) 已知的一般原理; (2) 所研究的特殊情況; (3) 根據(jù)一般原理,對特殊情況做出的判斷. 三、直接證明 1.一般地,利用已知條件和某些數(shù)學 、 、 等,經(jīng)過一系列的推理論證,最后推導出所要證明的結論成立,這種證明方法叫做綜合法. 2.一般地,從要證明的結論出發(fā),逐步尋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條件,直至最后,把要證明的結論歸結為 為止,這種證明方法叫做分析法.,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定義,公理,定理,判定一個明顯成立的條件(已

3、知條件、定理、定義、公理等),返回目錄,四、間接證明 反證法是間接證明的一種基本方法. 一般地,假設 不成立(即在原命題的條件下,結論不成立),經(jīng)過正確的推理,最后得出 ,因此說明假設錯誤,從而證明了原命題成立,這樣的證明方法叫做反證法.,原命題,矛盾,五、數(shù)學歸納法 一般地,證明一個與正整數(shù)n有關的命題,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歸納奠基) ; (2)(歸納遞推) . 只要完成這兩個步驟,就可以斷定命題對從n0開始 的所有正整數(shù)n都成立.上述證明方法叫做數(shù)學歸納法.,假設n=k(kn0,kN*)時命題成立,證明當n=k+1時命題也成立,證明當n取第一個值n0(n0N*)時命題成立,返回目錄

4、,返回目錄,【分析】根據(jù)已知條件和遞推關系,先求出數(shù)列的前幾項,然后總結歸納其中的規(guī)律,寫出其通項,考點一 歸納推理,在數(shù)列an中,a1=1,an+1= (nN+),猜想這個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考點分析,【解析】 an中,a1=1,a2= a3= a4= , 所以猜想an的通項公式an= . 證明如下:因為a1=1,an+1= , 所以 即 所以數(shù)列 是以 =1為首項,公差為 的等差數(shù)列. 所以 . 所以通項公式an= .,返回目錄,【評析】通過歸納推理得出的結論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正確,它的正確性需通過嚴格的證明,猜想所得結論即可用演繹推理給出證明.雖然由歸納推理所得出的結論未必是正確的,但它所

5、具有的由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對于數(shù)學的發(fā)現(xiàn)、科學的發(fā)明是十分有用的.通過觀察實驗,對有限的資料作歸納整理,提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猜想,也是數(shù)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歸納推理的一般步驟是:(1)通過觀察個別情況發(fā)現(xiàn)某些相同性質(zhì);(2)從已知的相同性質(zhì)中推出一個明確表達的一般性命題(猜想).,返回目錄,對應演練,設f(n)=n2+n+41,nN*,計算:f(1),f(2),f(3),f(4),f(10) 的值,同時作出歸納推理,并用n=40驗證猜想是否正確.,返回目錄,返回目錄,f(1)=12+1+41=43, f(2)=22+2+41=47, f(3)=32+3+41=53, f(4)=

6、42+4+41=61, f(5)=52+5+41=72, f(6)=62+6+41=83, f(7)=72+7+41=97, f(8)=82+8+41=113, f(9)=92+9+41=131, f(10)=102+10+41=151. 43,57,53,61,71,83,97,113,131,151都為質(zhì)數(shù), 歸納猜想:當nN*時,f(n)=n2+n+41的值都為質(zhì)數(shù), 當n=40時,f(40)=402+40+41=40(40+1)+41=4141. f(40)的值是合數(shù),因此,由上面歸納推理得到的猜想不正確.,返回目錄,在ABC中,ABAC于A,ADBC于D,求證: ,那么在四面體ABC

7、D中,類比上述結論,你能得到怎樣的猜想,并說明理由.,【分析】首先利用綜合法證明結論正確,然后依據(jù)直角三角形與四面體之間形狀的對比猜想結論,并予以證明.,考點二 類比推理,返回目錄,【證明】如圖11-3-1所示,由射影定理得 AD2=BDDC,AB2=BDBC,AC2=BCDC. 又BC2=AB2+AC2, 猜想:類比ABAC,ADBC猜想四面體ABCD中,AB,AC,AD兩兩垂直,AE平面BCD.則 如圖,連結BE交CD于F,連結AF. ABAC,ABAD, AB平面ACD,而AF面ACD, ABAF.而RtABF中,AEBF, 在RtACD中,AFCD, 故猜想正確.,返回目錄,【評析】根

8、據(jù)兩類不同事物之間具有的某些類似(或一致)性,推測其中一類事物具有與另一類事物類似(或相同)的性質(zhì),這樣的推理叫類比推理(簡稱類比).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一種推理形式,類比的結論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所以類比推理屬于合情推理.雖然類比推理的結論可能為真,也可能為假,但是它由特殊到特殊的認識功能,對于發(fā)現(xiàn)新的規(guī)律和事實卻十分有用.類比推理應從具體問題出發(fā),通過觀察、分析、聯(lián)想進行對比、歸納、提出猜想.平面圖形中的面積與空間圖形中的體積常常是類比的兩類對象. 類比推理的一般步驟是:(1)找出兩類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用一類事物的性質(zhì)去推測另一類事物的性質(zhì),得出一個明確的命題(猜想

9、).,返回目錄,返回目錄,對應演練,在等差數(shù)列an中,若a10=0,則有等式a1+a2+an=a1+a2+a19-n(n19,nN*)成立,類比上述性質(zhì),相應地:在等比數(shù)列bn中,若b9=1,則有等式 成立.,返回目錄,b1b2bn=b1b2b17-n(n17,nN*)(由題設可知,如果am=0,則有a1+a2+an=a1+a2+a2m-1-n(n2m-1,nN*)成立,如果m+n=p+q,其中m,n,p,q是自然數(shù),對于等差數(shù)列,則有am+an=ap+aq,而對于等比數(shù)列,則有bmbn=bpbq,所以可以得到結論,若bm=1,則有等式b1b2bn=b1b2b2m-1-n(n2m-1,nN*)

10、成立,在本題中m=9.),返回目錄,在銳角三角形ABC中,ADBC,BEAC,D,E是垂足.求證:AB的中點M到D,E的距離相等.,考點三 演繹推理,【分析】解答本題需要利用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 線性質(zhì)作為大前提.,【證明】(1)因為有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 大前提 在ABD中,ADBC,即ADB=90 小前提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 結論 (2)因為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大前提 而M是RtABD斜邊AB的中點,DM是斜邊上的中線 小前提 所以DM= AB. 同理EM= AB.所以DM=EM.,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評析】演繹推理的主要形式就是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出

11、結論的三段論推理.三段論推理的依據(jù)用集合論的觀點來講就是:若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質(zhì)P,S是M的子集,那么S中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質(zhì)P.三段論的公式中包含三個判斷:第一個判斷稱為大前提,它提供了一個一般的原理;第二個判斷叫小前提,它指出了一個特殊情況;這兩個判斷聯(lián)合起來,揭示了一般原理和特殊情況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而產(chǎn)生了第三個判斷結論.演繹推理是一種必然性推理,演繹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有蘊涵關系.因而,只要前提是真實的,推理的形式是正確的,那么結論必定是真實的,但錯誤的前提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返回目錄,對應演練,證明:根據(jù)題意,0 ,0 , 0+,又tan= ,tan= , tan(+)= 0+,

12、+= .,如圖是三個拼在一起的正方形,求證:+= .,返回目錄,【證明】要證 只要證 a0,故只要證,考點四 分析法證明,已知a0,求證:,【分析】所給條件簡單,所證結論復雜,一般采用分析法.,從而只要證 只要證 即 ,而上述不等式顯然成立, 故原不等式成立.,返回目錄,即,返回目錄,【評析】分析法是數(shù)學中常用到的一種直接證明方法,就證明程序來講,它是一種從未知到已知(從結論到題設)的邏輯推理方法.具體地說,即先假設所要證明的結論是正確的,由此逐步推出保證此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而當這些判斷恰恰都是已證的命題 (定義、公理、定理、法則、公式等)或要證命題的已知條件時命題得證.,對應演練,已知0a

13、1,0b1,0c1,求證:,返回目錄,證明:a0,b0,c0, 要證 , 只需證1+ab+bc+caa+b+c+abc, 即1+ab+bc+ca-(a+b+c+abc)0. 1+ab+bc+ca-(a+b+c+abc)=(1-a)(1-b)(1-c), 且a1,b1,c1,(1-a)(1-b)(1-c)0, 1+ab+bc+ca-(a+b+c+abc)0成立, .,返回目錄,【分析】不等式中的a,b,c為對稱的,所以從基本的不等式定理入手,先考慮兩個正數(shù)的均值定理,再根據(jù)不等式性質(zhì)推導出證明的結論.,考點五 綜合法證明,已知a,b,c0.求證:a3+b3+c3 (a2+b2+c2)(a+b+c

14、).,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證明】a2+b22ab,a0,b0, (a2+b2)(a+b)2ab(a+b). a3+b3+a2b+ab22ab(a+b)=2a2b+2ab2. a3+b3a2b+ab2. 同理:b3+c3b2c+bc2,a3+c3a2c+ac2. 將三式相加得: 2(a3+b3+c3)a2b+ab2+bc2+b2c+a2c+ac2, 3(a3+b3+c3)(a3+a2b+a2c)+(b3+b2a+b2c)+(c3+c2a+c2b)=(a+b+c)(a2+b2+c2). a3+b3+c3 (a2+b2+c2)(a+b+c).,【評析】(1)在用綜合法證明不等式時,常利用不等式的基

15、本性質(zhì),如同向不等式相加、同向不等式相乘等,但在運用這些性質(zhì)時,一定要注意這些性質(zhì)成立的前提條件.簡言之,綜合法是一種由因索果的證明方法,其邏輯依據(jù)也是三段論式的演繹推理方法. (2)一般問題都是用綜合法解決的,要保證前提條件正確,推理合乎規(guī)律,這樣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性.,返回目錄,在銳角三角形ABC中,求證: sinA+sinB+sinCcosA+cosB+cosC.,返回目錄,對應演練,證明:銳角三角形ABC中,A+B , A -B. 0 -BA . 又在(0, )內(nèi)正弦函數(shù)是單調(diào)遞增函數(shù), sinAsin( -B)=cosB.即sinAcosB. 同理,sinBcosC, sinCcos

16、A. 由+得 sinA+sinB+sinCcosA+cosB+cosC.,返回目錄,【分析】本題結論以“至少”形式出現(xiàn),從正面思考 有多種形式,不易入手,故可用反證法加以證明.,考點六 反證法證明,若x,y都是正實數(shù),且x+y2,求證: 或 中至少有一個成立.,返回目錄,【證明】假設 或 都不成立,則有 和 同時成立. 因為x0且y0,所以1+x2y,且1+y2x. 兩式相加,得2+x+y2x+2y. 所以x+y2. 這與已知條件x+y2矛盾. 因此 和 中至少有一個成立.,返回目錄,【評析】(1)當一個命題的結論是以“至多”“至少”“唯一”或以否定形式出現(xiàn)時,宜用反證法來證.反證法關鍵是在正

17、確的推理下得出矛盾,矛盾可以是與已知條件矛盾,與假設矛盾,與定義、公理、定理矛盾,與事實矛盾等方面.反證法常常是解決某些“疑難”問題的有力工具,是數(shù)學證明中的一件有力武器. (2)利用反證法證明問題時,要注意與之矛盾的定理不能是用本題的結論證明的定理;否則,將出現(xiàn)循環(huán)論證的錯誤.,返回目錄,已知數(shù)列an的前n項的和Sn滿足Sn=2an-3n(nN*). (1)求證:an+3為等比數(shù)列,并求an的通項公式; (2)數(shù)列an是否存在三項使它們按原順序可以構成等 差數(shù)列?若存在,求出一組適合條件的項;若不存在,請說 明理由.,返回目錄,對應演練,(1)證明:Sn=2an-3n(nN*), a1=S1

18、=2a1-3,a1=3. Sn=2an-3n Sn+1=2an+1-3(n+1), 得an+1=Sn+1-Sn=2an+1-2an-3, an+1+3=2(an+3), an+3是首項為a1+3=6,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 an+3=62n-1,即an=3(2n-1).,返回目錄,又由,(2)假設數(shù)列an中存在三項ar,as,at(rst),它們可以構成等差數(shù)列. 由(1)知arasat,則2as=ar+at, 6(2s-1)=3(2r-1)+3(2t-1),即2s+1=2r+2t, 2s+1-r=1+2t-r,(*) r,s,t均為正整數(shù)且rst, (*)左邊為偶數(shù)而右邊為奇數(shù), 假設不成立,

19、即數(shù)列an不存在三項使它們按照原順序可以構成等差數(shù)列.,返回目錄,已知數(shù)列an,其中a2=6且 . (1)求a1,a3,a4; (2)求數(shù)列an的通項公式; (3)設數(shù)列bn為等差數(shù)列,其中 且c為不 等于零的常數(shù),若Sn=b1+b2+bn.求,考點七 數(shù)學歸綱法,返回目錄,【分析】數(shù)列an既不是等差數(shù)列,又不是等比數(shù)列,要求其通項公式,只能根據(jù)給出的遞推式和初始值a2,分別計算出a1,a3,a4.然后歸納猜想出通項公式an,并用數(shù)學歸納法加以證明.數(shù)列bn雖然是等差數(shù)列,但無法直接求得b1和公差d,而只能利用遞推式 和an的通項公式,求出參數(shù)c的值,從而求得bn和Sn,利用拆項法求得 的和.

20、,返回目錄,【解析】(1)由題意得a2=6, 解得a1=1,a3=15,a4=28.,返回目錄,(2)由此猜想an=n(2n-1). 下面用數(shù)學歸納法加以證明: 當n=1時,a1=1(2-1)=1結論成立. 假設n=k時,結論正確,即ak=k(2k-1). 則當n=k+1時,有 , 所以(k-1)ak+1=(k+1)ak-(k+1)=(k+1)k(2k-1)-(k+1) =(k+1)(2k2-k-1)=(k+1)(2k+1)(k-1)(k-10). 所以ak+1=(k+1)2(k+1)-1. 即當n=k+1時,結論成立. 由可知,an的通項公式an=n(2n-1).,返回目錄,(3)證明:因為 bn 是等差數(shù)列,所以2b2=b1+b3. 所以 因為a1=1,a2=6,a3=15且c0, 由上式解得c=- ,所以 故Sn=b1+b2+b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