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Lecture 5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Studies中國翻譯史研究簡述,1 翻譯史研究的意義 2翻譯史研究的思路 3中國翻譯史的研究現(xiàn)狀,1.翻譯史研究的意義,Although translation studies covers such a wide field, i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general areas of interest, each with a degree of overlap. Two are product-oriented, in
2、 that the emphasis is on the functional aspects of the TL text in relation to the SL text, and two of them are process-oriented, in that the emphasis is on analysing what actually takes place during translation. Bassnett, 2004:16,The first category involves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and is a compon
3、ent part of literary history.,The type of work involved in this area includes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t different times, 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translation, the practical processes of commissioning and publishing translations, the role and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s in a given
4、 period, the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and by far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tudy, analysis of the work of individual translators. Bassnett, 2004:17,Translation in the TL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and Poetics.,劉宓慶 翻譯內(nèi)部系統(tǒng)(翻譯史、翻譯理論、翻譯信息工程) 翻譯史分為翻譯發(fā)展史和翻譯理論史,尼采認為,人
5、們對過去有三種態(tài)度:一種是歷史的(Historisch), 就是人們把過去當(dāng)作一件實在的事物放在面前;一種是無歷史的(Unhistorisch), 就是忘卻過去;一種是超歷史的,這是處在超然的地位靜觀地觀察過去。但是一個行動者則必須時而是歷史的,時而是無歷史的,他是歷史的,因為他感到他與過去的關(guān)系,他看他是一個發(fā)展的繼續(xù),他是無歷史的,因為他要創(chuàng)造新的,他不顧這個關(guān)系,但是他也承認,那種超歷史的態(tài)度比前二者還要高一些,這種態(tài)度是在許多不同的現(xiàn)象形式中藝術(shù)地或哲學(xué)地去理解歷史。 尼采歷史對于人生的利弊5,歷史對于人所能發(fā)生的作用: 一種是紀(jì)念的作用,過去的偉大人物或事件浮蕩在我們面前,鼓舞我們努
6、力,使我們知道,這些偉大不是不可能的;同時它也可能減少我們的勇氣,使我們感到自己的渺小,這無異于“用死者打死生者”。,另一種是用好古的方式去看歷史,人們懷著一種虔敬的心去探討與過去的關(guān)聯(lián),這也是有益于人生的,只要它不流于對于過去的不加選擇的稱頌,不流為盲目的保守。 第三種是批判的態(tài)度,這是擺脫開歷史加在我們身上的種種束縛,使人生得到自由的余地。 (同上),歷史研究的目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為其它學(xué)科的研究提供規(guī)律, 第二是用于宣傳教育, 第三是為解決現(xiàn)實問題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經(jīng)驗等。 葛劍雄 歷史學(xué)是什么?211,返古為了知今。,翻譯史的研究是為: 文學(xué)等學(xué)科的研究提供規(guī)律; 宣傳教育,提高
7、對翻譯重要性的認識; 解決現(xiàn)實的翻譯問題提供認識基礎(chǔ)。,2. 翻譯史研究的思路,1 翻譯通史。 2 斷代史。 3 專門史(翻譯家、翻譯題材、翻譯作品、翻譯制度等)。 4翻譯史史。 5 翻譯理論史。,3 中國翻譯史的研究現(xiàn)狀,目前來看有影響的翻譯史書: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 馬祖毅 任榮珍漢藉外譯史(1997) 謝天振 查明建中國現(xiàn)代翻譯文學(xué)史(18981949)(2004) 陳玉剛中國翻譯文學(xué)史稿(1989),孟昭毅 李載道中國翻譯文學(xué)史(18972003)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05 張美芳中國英漢翻譯教材研究(19491998)(2001) 陳??抵袊g學(xué)理論史稿(2000)【理論史
8、】 孫致禮1949-1966:我國英美文學(xué)翻譯概論 譯林出版社(1996),萬華文20世紀(jì)中國翻譯史西北大學(xué)出版社 黎難秋中國口譯史青島出版社,2002 李亞舒科技翻譯史 西方翻譯史書: 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2004,問題: 1 通史的缺矢。 2專門史的研究不夠。 孫迎春張谷若翻譯藝術(shù)研究 3西方翻譯理論史的研究不足。 李文革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研究,馬祖毅的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 第一章 從周朝到東漢桓帝前的翻譯活動 第二章 從東漢桓帝末年到宋代的翻譯活動 佛經(jīng)翻譯、西藏地區(qū)的翻譯活動、遼、金、西夏的翻譯活動,第三章 元代的翻譯活動 第四章 從明代到鴉片戰(zhàn)爭前的翻譯活動 回蒙傣彝諸族
9、的翻譯活動 第五章 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前的翻譯活動,1 史料豐富 少數(shù)民族諸文字的互譯活動 2資料編排有序,有分析有論斷。 史料他者的評論史家自己的評論,重點闡述了前三次翻譯高潮: 東漢至宋的佛經(jīng)翻譯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 鴉片戰(zhàn)爭后至五四的科技和文學(xué)翻譯,支謙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飾” ; 道安 “案本而傳” ; 玄奘的譯場: “ 五不翻”的原則 (規(guī)定凡漢文中無可對應(yīng)和佛教特用的詞,只音譯而不意譯,避免望文生義 ),明清翻譯-利瑪竇、徐光啟、嚴復(fù)、林紓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西學(xué)東漸的重要標(biāo)志,嚴復(fù),林紓 我國最早翻譯西方文藝作品的人 依靠別人口譯,用文言文翻譯歐美等國小說170余種 巴
10、黎茶花女遺事 魯濱遜飄流記 黑奴吁天錄,五四時期-魯迅推崇“直譯” 魯迅的譯作約占他全部作品的一半 蘇聯(lián)、日本、荷蘭、匈牙利、美國等許多國家的作家作品。,史的研究方法:,1史料的搜集 翻譯家的傳記、翻譯家的文學(xué)作品、翻譯家的書信、翻譯家的譯作、翻譯家的訪談(翻譯家的史料)、文學(xué)史、科技史、思想史、中外交流史、中國外交史、中西關(guān)系史(文化發(fā)展史料)、各類翻譯史(翻譯發(fā)展史料),2 史料的編排和運用 3 對于史料的評價和認識,孫致禮的19491966:我國英美文學(xué)翻譯概論: 第一編 17年間英美文學(xué)翻譯出版概況 1 概述 2 英國文學(xué)的翻譯出版 3 美國文學(xué)的翻譯出版,第二編 17年間的英美文學(xué)翻
11、譯家 莎劇翻譯家、詩歌翻譯家、小說翻譯家、綜合型翻譯家 第三編 17年的經(jīng)驗與啟示,重在介紹譯家,以譯家?guī)ё髌罚瑢€別作品進行評論,謝天振 查明建的中國現(xiàn)代翻譯文學(xué)史(18981949) 上編和下編: 上編:文學(xué)翻譯發(fā)展史(翻譯活動、翻譯事件。主要的文學(xué)社團。翻譯家的貢獻和成就 下編:,按語種分為俄蘇文學(xué)、英美文學(xué)、法國及法語文學(xué)、東、西、南、北歐諸國文學(xué)、亞洲諸國文學(xué)。敘述這些國家和地區(qū)文學(xué)和代表性作家在中國的譯介情況。,上編歷時地敘述翻譯家和翻譯團體這個主體的活動;下編則是敘述翻譯史的另一個主體外國作家在中國文學(xué)舞臺上的形象,孟昭毅 李載道中國翻譯文學(xué)史 時間劃分:第一編(18971920
12、)第二編(19211950)第三編(19511978)第四編(19792003),第一編主要以譯家為主線(梁啟超、嚴復(fù)、林紓)第二編 翻譯家、翻譯團體、特定條件下特定地域的翻譯狀況(抗戰(zhàn)時期上?!肮聧u”、國統(tǒng)區(qū)、解放區(qū)的翻譯情況)第三編以事件為主(增加“文革”十年的翻譯文學(xué)狀況)第四編則以國別為主線。,1 全面。增加抗戰(zhàn)、文革時期的翻譯。對于林語堂、梁實秋、張愛玲等譯者有更多的介紹。 2 對特定時期的翻譯特點有綜述。,讀史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1對翻譯規(guī)律的思考 2對翻譯在文化交流中作用的深刻認識 3對于翻譯家工作的認識(文本的選擇、翻譯策略的選擇、翻譯規(guī)范的限制、譯者自身的心路歷程),問題:
13、1 資料的間接性 2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圣經(jīng)的翻譯史、馬克思著作的翻譯史)【視野】 3翻譯話語系統(tǒng)的總體關(guān)照不足 4對史料的解讀問題。述多于論。,Further reading,The serious discussions on translation did not begin until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to the country in the Six Dynasties (222-589) when Buddhist monks set about translating classics of Buddhism into Chinese.
14、This first wav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lasted into the Tang (618-907) and Song (960-1279) Dynasties.,The second wave began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around the 17th century when Jesuit missionaries from the West came to China to spread catholicism and teach science. The most remar
15、kable achievements during these two centuries were the introduction of such basic sciences as mathematics, geometry and astronomy.,The third wave started when China was forced to open up to the imperialist powers from the West in the mid 19th century.,Lin Zexu (1785-1850) was regarded as “the first
16、Chinese who opened his eyes to look at the outside world.” Believing that China must “l(fā)earn from the strong points of the enemies in order to eventually conquer them,” he organized a team of bilingual scholars to gather information from the Western press and have texts on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
17、f foreign countrie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Unlike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waves which dealt with Buddhism and science respectively, activity in the third wave was focused on works of social and military sciences. However, towards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literary tra
18、nslation began to flourish.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works had a phenomenal effect on the mi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a series of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ensued.,Xu Guangqi, a high-ranking official and a versatile scientist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had played an active part in importing Western science into China at a time when traditional s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電熱毯行業(yè)發(fā)展研究與產(chǎn)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評估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電子肺活量計行業(yè)產(chǎn)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護理交接班制度》考試試題(附答案)
- 教育領(lǐng)域下的電力革新-以AI輔助教學(xué)設(shè)備為例
- 教育心理學(xué)與德育在思政課程中的融合
- 教育信息化助力智慧課堂變革發(fā)展
- 智能教育新篇章綠色辦公從這里開始
- 教育技術(shù)助力特殊教育的全球化發(fā)展
- 商業(yè)教育中的心理學(xué)如何設(shè)計高效課程
- 創(chuàng)新教育心理學(xué)視角下的教室布局設(shè)計
- 遷往各地的隴西李氏
- 10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深度調(diào)峰研究
- 福建省公共建筑能耗標(biāo)準(zhǔn)
- 醫(yī)?;鸨O(jiān)管知識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冷庫pcuocu應(yīng)用培訓(xùn)
- 源網(wǎng)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工業(yè)園區(qū)示范項目環(huán)評可研資料環(huán)境影響
- 廣東省普通高中學(xué)生檔案
- 《水處理氣浮技術(shù)指南》
- 《大學(xué)法語簡明教程》課件
- 采購管理的綠色采購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 礦產(chǎn)資源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