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19青山不老》優(yōu)秀備課教案_第1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19青山不老》優(yōu)秀備課教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 青山不老1.正確理解“歸宿、勁挺、蕩漾、風雨同舟”等詞語。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nóng)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重點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難點理解文章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1.字詞教學根據(jù)本課生字的特點,可以通過形聲字歸類和形近字區(qū)分的方法識記生字。注意“粼”是前鼻音,“擎、杖”是后鼻音。本課生字大部分集中在第二自然段,在學習段落時可重點理解“肆虐、盤踞、擎”等字詞。指導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來理解這些字詞。2.閱讀理解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不同于

2、精讀課文,在閱讀方法上,教師要更多地放手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和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本課的學習,要參照閱讀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筛鶕?jù)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帶動全文的學習。重點引導學生體會“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通過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朗讀想象等途徑,使學生認識到老農(nóng)通過15年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將原來狂風肆虐、沙塵暴盤踞的山溝改造成了綠意蕩漾的青山。3.表達運用課文語言簡練、生動,借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將山溝里綠樹成蔭、枝繁葉茂、錯落有致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1.預習提綱(P265預習卡)(1)搜索資料,了解課文寫作背景。(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閱讀提示

3、中的問題:文中的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他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的?課文為什么以“青山不老”為題?2.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1課時。一、圖片導入,了解背景1.課件出示山西省地圖,認識晉西北的位置。2.出示我國晉西北地區(qū)土地沙化的圖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風沙四起、黃沙漫天、飛沙走石、荒無人煙、窮山惡水、土地沙漠化)3.課件出示綠意盎然的山林圖。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幅山林圖嗎?(樹木茂密、生機勃勃、綠樹成蔭)4.同學們,這兩幅圖都來自中國的晉西北的風光,為什么有如此大的不同呢?你們可知道,這綠意盎然的林海背后,凝聚著一位可敬老人畢生的心血和執(zhí)著的追求。是他為一塊塊黃土披上綠衣,讓我們一起走進課

4、文,認識這位老人吧!5.齊讀課題:青山不老?!驹O計意圖】在學生對晉西北環(huán)境缺乏認知的情況下,通過圖片的形象感知,可以讓學生更快地進入文本的學習。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課件出示“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課件出示:閱讀提示:1.默讀課文,說說文中的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的。2.課文為什么以“青山不老”為題?2.檢查自讀情況。檢查詞語認讀,正音。課件出示:粼粼 肆虐 盤踞 記載擎天 鐵鍬 拐杖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驹O計意圖】 “閱讀提示”引路,明確課堂學習要求。三、小組合作,感悟奇跡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位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在文中找出相關

5、的句子。2.小組交流。3.小組展示,教師點撥。(1)老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十五年啊,綠化了八條溝,造了七條防風林帶,三千七百畝林網(wǎng),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點撥:一畝約六百六十七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六十平方米,那三千七百畝林網(wǎng)相當于多少個教室的面積?談談你的感受。(十五年如一日的執(zhí)著,憑一己之力,綠化面積竟如此廣闊?。┱埻瑢W們齊讀一遍這了不起的奇跡!窗外是參天的楊柳。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兩個“全”字讓人感受到了樹木郁郁蔥蔥,綠意盎然。)楊樹、柳樹,如臂如股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體會樹的茁壯、頑強、勇敢。)(2)老人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奇跡:體會大環(huán)境的險惡。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

6、風常來肆虐的地方竟創(chuàng)造了這塊綠洲。(第2自然段)點撥1:說說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環(huán)境的險惡。(大風肆虐、干旱、霜凍、沙塵暴、風吹沙起、逆吹牛馬使倒行)課件出示:晉西北風沙防治刻不容緩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于沙塵暴高發(fā)區(qū),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個縣(區(qū))的風沙帶,土地沙漠化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墻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墻;五寨縣許多村莊,由于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風沙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厝俗畲蟮臄橙?。點撥2:說說你對“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

7、,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理解。體會小環(huán)境的艱苦。(第3自然段)點撥:說說老人生活的小環(huán)境條件怎么樣。(生活條件簡陋,生活簡樸、單調(diào),吃住簡單。)四、再讀課文,領悟青山不老1.這樣一位平凡的山野老農(nóng),為什么能放棄與兒女的團聚、放棄享清福的日子,而選擇屋后的青山作為自己生命的歸宿呢?2.指名交流。課件出示:作為一個山野老農(nóng),他就這樣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他已經(jīng)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1)指名讀,思考:“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2)“另一種東西”指的是什么?老人真的能與山水永遠同在嗎?他能像日月一樣發(fā)出光輝嗎?(3)齊讀句子。3.思考:課文為什么以

8、“青山不老”為題?(“青山”指蒼翠的高山,“不老”指永遠不會老。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面上說青翠的高山永遠不會老,實際上是暗指老人種樹的精神與世共存。以“青山不老”為題,直接點明了文章的主題。)4.小結:只要老人的精神長存,我們的青山怎么會老呢?它將萬古長青。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如今這位老人已離開了我們,看著這一片青山,你想對老人說些什么?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通過了解老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感受老人與青山共存的精神。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略讀課文意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課教學,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抓住三個重點問題“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老人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了奇跡”“課文為什么以青山不老為題”體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