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4課 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導學案 北師大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4課 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導學案 北師大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4課 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導學案 北師大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教學目標】(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面的學習目標,明確本節(jié)的學習任務)1. 了解隋唐實行科舉制度的目的,考試科目、內容及科舉制的作用。2. 了解唐朝衣食住行的時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風貌?!緦W習重難點】重點:隋唐時期創(chuàng)立并逐步完善的科舉制度.難點:感知制度創(chuàng)新對社會進步的推動這一難點?!菊n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課文2023頁,回答下列問題:1、完成下面表格科舉制的含義創(chuàng)立和完善主要科目主要作用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2、有位調皮學生讓這位 “唐代”騎馬女俑吟誦了“北宋蘇東坡”的兩句詞,他是為了說明什么問題?3、唐代博大宏放的精神風貌產生的原因、表現(xiàn)

2、及特點分別是什么?二共同探究(不依附,不從眾,讓思考成為習慣?。?、科舉制與唐朝的社會風貌有什么關系?2、學習小組疑點、難點:歸納整理 試著能設計出本課知識結構嗎?四拓展練習(拾級而上,順達成功的頂峰?。?、科舉制創(chuàng)立于:( )A、東晉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2、在唐代“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含義是( )A、不管年紀大小都參加科舉考試B、明經和進士是科舉中常設的主要科目C、人們都看不起明經科 D、人們普遍推崇進士科4、下列對唐朝科舉考試不正確的說法是:( )A、通過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的制度B、它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C、它對參考者有嚴格的家庭出身和年齡的限制D、它為士子創(chuàng)

3、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5、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是在:( )A、西晉 B、東晉 C、唐朝 D、宋朝6、唐朝的社會習俗從飲食,服飾到音樂舞蹈都體現(xiàn)出以下什么樣的特點?( )A、封閉、保守 B、胡汗交融、中西貫通C、完全模仿北方少數(shù)民族 D、完全模仿周邊國家7、下列各項制度中,為隋朝創(chuàng)立的有:郡縣制 均田制 三省六部 科舉制( )A、 B、 C、 D、8、唐代陶器聞名于世界的工藝珍品是:(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鎮(zhèn)瓷器9、“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形象刻畫出的科考情況是( )A、秀才科 B、明經科 C、進士科 D、明算科10、自隋唐以后,讀書人實現(xiàn)“朝為天舍郎,幕登天子堂”夢想的主要途徑是( )A、九品中正制B、推薦制C、科舉制D、自薦制11、進士科中,主要測試解決社會實際問題能力的項目是( )A、策問 B、雜文 C、經史 D、詩詞1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辈牧隙骸疤诨实壅骈L策,賺得英雄盡白頭。”材料三:“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請回答:(1)上述三則史料都與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有關系?(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3)材料二、三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五:【課外延伸】魯迅把長安的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